坏境第二次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4
国道208线K825+300~K879+085段一级公路新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环保信息公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交通运输厅•【公布日期】2018.02.26•【字号】•【施行日期】2018.02.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影响评价正文国道208线K825+300~K879+085段一级公路新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环保信息公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及《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要求,我单位于2018年1月在山西交通网和拟建工程途经的村镇公告了国道208线K825+300~K879+085段一级公路新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相关信息。
现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已基本编制完成,根据有关规定,我单位公告相关信息,征求公众意见。
(一)建设项目情况简述:国道208线K825+300-K879+085段一级公路新建工程位于太原市清徐县和晋中市祁县及太谷县境内,主线起点位于清徐县常家庄村G208与X914交叉口处(国道208桩号K825+300处),终点位于晋中市与长治市交界(国道208桩号K879+085处),与国道208长治市境内改扩建工程相接,主线全长56.013公里。
支线位于晋中市祁县及太谷县境内,支线全长5.2公里。
拟建公路等级为四车道一级公路,设计车速8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5.5米。
工程投资估算364672.7023万元。
施工期36个月。
工程永久占地297.15公顷,路基土石方514.59万立方米,防护排水605.296千立方米,设置大中桥21座,涵洞160道,隧道3座,隧道管理站1座,互通立体交叉3处,分离立体交叉3处,平面交叉77处。
(二)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概述:1)该项目的建设对改善区域路网结构,缓解国道208线交通压力,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加快经济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2)公路建设对生态的影响主要是在施工期,主要表现为施工工程(包括取弃土场等临时工程)造成的水土流失以及施工占地对土地利用、农业生产、野生动植物的影响。
校园周边环境集中整治方案范本雅周镇中心园为切实加强我园安全管理工作,推进综治工作,保障师幼安全,维护校园及社会稳定,根据上级统一部署,我园决定对幼儿园及周边环境进行第二次集中整治,为确保专项整治取得实效,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此次专项整治以县教育____文件精神等为指导,通过专项整治,发现和整改一批安全隐患,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营造安全的育人环境。
二、成立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领导组幼儿园高度重视校园及周边环境集中整治工作,明确职责。
将幼儿园及周边环境治理作为幼儿园的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做到____园长总负责亲自抓,分管园长、安保主任具体负责,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幼儿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林九红副组长:汪海蓉卢小玲组员:卢颖姜丽平龚红卫陆____各班班主任三、时间部署1、排查摸底(____月上旬)认真分析、排查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制定具体整治方案和措施。
2、集中整治(____月中旬)划分包干区,责任到人。
针对排查的问题,集中人力,集中时间,突击整治,解决问题。
3、总结巩固(____月下旬)认真“回头看”,整理总结经验,形成长效监管机制,巩固集中整治成果。
做好总结上报工作。
四、突出重点1、整治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
2、整治校园周边交通安全隐患。
3、整治校园周边文化娱乐场所。
4、整治校园及周边食品卫生。
5、整治校园及周边矛盾纠纷。
6、加强校园内部安全防范。
7、消除校园周边其他不健康、不安全因素。
五、具体措施1、召开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对环境整治工作进行部署安排。
2、向教师进行广泛宣传,讲解进行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的重要性和意义,同时对校园环境整治提出要求。
分配包干区,明确职责。
3、对校园内部及周边治安环境,____一次集中排查及清剿专项活动。
排查内容主要为:治安秩序、交通隐患、娱乐场所、食品卫生、其他不安定因素。
4、继续交通安全的宣传教育及督查工作。
发现问题严肃查处,不留尾巴。
XX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二次公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部令第4号)规定,为充分征求项目周边社会各界意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现对XX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全本内容公示如下:
一、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全文:
1、《XX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电子版链接;
2、如需上述报告书纸质文件,可以向建设单位提交申请,现场查阅或者获得复印件。
二、征求意见的公众范围
三、《公众意见表》的获得途径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意见表》电子版链接;
四、提交《公众意见表》的方式
五、公示时间
公示时间:10个工作日;自20 年月日至20 年月日止。
(注:建设单位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编制完成后,向社会公示上述信息)。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第二次国家环境与健康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有关文件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已撤销),卫生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2.02.21•【文号】环办函[2012]215号•【施行日期】2012.02.2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第二次国家环境与健康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有关文件的通知(环办函[2012]215号)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部、商务部、广电总局、安全监管总局、统计局、气象局、中医药局办公厅(室),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推进《国家环境与健康行动计划(2007-2015)》顺利实施,第二次国家环境与健康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于2011年12月27日在北京召开。
现将会议纪要(附件一)、《国家环境与健康信息通报机制》(附件二)及国家环境与健康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名单(附件三)印发给你们,请组织做好相关工作。
联系人: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胡国成宛悦电话:(010)66556223、6230传真:(010)66556224卫生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局关姗姗谢杨电话:(010)68792984、2628传真:(010)68792400附件:1.第二次国家环境与健康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纪要2.国家环境与健康信息通报机制3.国家环境与健康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名单二○一二年二月二十一日附件一:第二次国家环境与健康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纪要2011年12月27日,环境保护部和卫生部在北京联合组织召开了第二次国家环境与健康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卫生部副部长陈啸宏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环境保护部、卫生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部、商务部、广电总局、安全监管总局、统计局、气象局、中医药局共17个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代表和有关专家近80人参加了会议。
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渐增强和生态环境问题的凸显,中国政府不断加大环境治理力度。
为了全面了解我国污染源的分布和排放情况,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于近期圆满结束。
经过数月的调查和数据整理,我国环保部门于近日发布了《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公布了普查的主要结果和数据。
根据公报的数据显示,我国的污染源主要分布在工业、交通、农业和生活等领域,其中工业排放占比最大。
据统计,我国共有超过430万个污染源,其中工业污染源近140万个。
而这些污染源不仅遍布全国各省市,还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地区和汾渭平原等经济发达区域。
公报还透露了我国污染源排放的具体情况。
其中,大气污染排放是污染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达到56.98万吨,其中工业排放占比最大,占到了总排放量的55.7%。
尤其是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排放量占到了总排放量的40%以上,这对大气环境的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公报还披露了饮用水源地受污染的情况。
据调查,我国有千万人口的饮用水源地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超过4000个饮用水源地达到IV类及以下水质标准。
这一情况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加强水源地保护和污染治理势在必行。
针对这些问题,公报中也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和目标。
首先,要加大对工业污染源的治理,特别是对工业排放量超标的企业要进行整改。
其次,要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同时,也要强化农业污染治理,加强农药和化肥的合理使用,推动可持续农业的发展。
此外,公报还提出要加强城市交通管理,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
作为普查的结果,公报还指出了一些污染源普查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其中,废气排放量数据不准确、废水排放未得到充分重视以及数据报送和共享不畅等问题被提出。
这些问题需要在下一步的工作中予以改进和完善。
总之,《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的发布是我国环境治理的重要一步。
环评第二次公示前提条件
环评第二次公示前提条件通常包括以下几点:
1.完成环评第一次公示阶段:环评须提前公示一段时间,一般为15-30天,以便让公众提出意
见和建议。
在第二次公示前,必须完成第一次公示,并考虑并回应公众提出的意见。
2.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编制:环评第二次公示前,需要编制完整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该
报告应包含相关项目的详细情况、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和标准、环境保护措施等内容。
3.符合环评法规和标准:环评项目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包括环境影响
评价法、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国家和地方相关环境质量标准等。
4.进行环评专家评审:环评第二次公示前,需要组织环评专家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进行评审,
以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5.审查机关的初步审查:环评第二次公示前,审查机关需要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进行初步审查,以确保报告的合规性和完整性。
注:具体的环评第二次公示前提条件可能因不同地区和项目的要求而有所不同。
在具体情况中,还需要参考当地相关部门的规定和要求。
生态环境部公告2020年第33号——关于发布《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的公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生态环境部•【公布日期】2020.06.08•【文号】生态环境部公告2020年第33号•【施行日期】2020.06.0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正文生态环境部公告2020年第33号关于发布《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的公告根据《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经国务院批准,现发布《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
特此公告。
附件: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生态环境部统计局农业农村部2020年6月8日附件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0年6月8日根据《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规定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通知》(国发〔2016〕59号)要求,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
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17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17年度。
普查对象是我国境内排放污染物的工业污染源(以下简称工业源)、农业污染源(以下简称农业源)、生活污染源(以下简称生活源)、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移动源。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各级普查机构认真谋划、精心组织,广大普查人员无私奉献、艰苦努力,广大普查对象相关人员大力支持、积极参与,现已完成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任务,摸清了各类污染源的基本情况、主要污染物排放数量、污染治理情况等,建立了重点污染源档案和污染源信息数据库。
现将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总体情况(一)各类普查对象数量。
2017年末,全国普查对象数量358.32万个(不含移动源)。
包括工业源247.74万个,畜禽规模养殖场37.88万个,生活源63.95万个,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8.40万个;以行政区为单位的普查对象数量3497个。
(二)污染物排放量。
2017年,全国水污染物排放量:化学需氧量2143.98万吨,氨氮96.34万吨,总氮304.14万吨,总磷31.54万吨,动植物油30.97万吨,石油类0.77万吨,挥发酚244.10吨,氰化物54.73吨,重金属(铅、汞、镉、铬和类金属砷,下同)182.54吨。
理学院地理12-1 陈振坤12124700155 667482
一、茂名市大气污染的规律
1、工业污染:茂名市大气污染源集中在河西区,面积约10 km2,污染源分布密度大。
污染物以有机物(酚和烃类)和粉尘( 烟尘和飘尘)为主,其次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
这些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热电厂、石油工业公司、市水泥厂、农垦氮肥厂、合成纤维厂、市化肥厂、市建材厂和市炭素厂等。
茂名市有4个区共141 条废气排放烟囱,废气排放量为3.7 x104t/a。
其中石油工业公司工业区废气排放量最大,为1.7 xl04t/a。
SO2 、NOX和CO每年排放量分别为4.2xl03t,3.3x103t和3.8x103t。
其次是文冲口区,该区每年排放废气量为8.6x103t,其中SO2 、NOX和CO分别为1.3x103 ,2.4x102和1.4x103t,粉尘5.5x103t/a,CO 和粉尘排放量分别占市区工业排污相应项目的12 % 和43 %。
公馆区污染源主要有市水泥厂和化工厂。
污染物以一氧化碳为主,其次为粉尘。
2、生活污染:茂名市车流量大,据调查,2009年6月末,茂名市每百户城市居民家庭家用汽车拥有量为11辆,几乎与上海市同期水平相当。
导致废气的排放量增大和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增加。
2、茂名市大气污染的防治
1、加强环境管理措施
要全面规划,合理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对污染严重的企业实行技术革新和改造,并迁出城市中心或人口稠密的区域,减轻对城市大气的污染。
对于新建项目要严格审批,坚决
杜绝新污染源的产生。
淘汰能耗高、污染严重的企业,适当的进行产业转移,是贯彻落实科学发观的重大战略举措,推进形成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对于大气污染的防治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其次,要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违规排污企业进行经济处罚的同时,追究法律责任。
2、不断完善公众参与制度
大气环境的保护仅仅依靠政府行为、市场机制和高科技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加强个人、社区、社团、专家对环境污染单位的监督,运用公民的自主力量,建立公众参与的环境保护监督机制。
由于大气污染的危害隐蔽、污染范围广泛、公共性更强、更难治理,国家需要在立法上对公众参与做出突破性、具体的规定,包括宣传、鼓励、严格执法、明确职责,建立公益诉讼制度等。
3、继续加强对茂名石化污染的治理
茂名石化目前对环境污染有了充分的认识,他们认识到只有保护了环境才可以实行可持续发展,茂名石化积极开展“三废”综合利用,化害为利,变废为宝。
4、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
控制污染物排放量是大气污染练合防治列重要手段。
控制排放量,可以采取改变燃料组成、改进燃烧方法、除尘、脱硫等等,各工犷企业应根据自己的特点,采取更加有效措施,减少废气的排放。
5、提倡绿色出行方法。
减少私家车的使用次数。
距离少的,市民可采用步行的方式。
距离相对远的,市民可
乘坐公共汽车。
三、茂名市水体污染的规律
茂名市区内的水体污染主要来源有化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化工业废水:茂名石化是茂名的支柱产业,但其发展对水体污染程度也是极大的。
茂名石化公司依靠茂名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向外引进原油进行二次加工提炼,其过程中含油废水、含硫废水和含碱废水。
其中含油废水最多,含硫废水具有强烈的恶臭。
生活污水:随着茂名城市发展和省内产业转移、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剧增,已成为茂名水体污染的类外一项重要污染源。
四、茂名市水体污染的防治。
控制水体污染的基本途径,要控制和进一步消除水的污染,必须从控制废水的排放入手,将“防”、“治”、“管”三者结合起来。
1.减少污染源排放的工业废水量。
①改革生产工艺尽量不用水或少用水,尽量不用或少用易产生污染的原料、设备及生产工艺。
②重复利用废水尽量采用重复用水及循环用水系统,使废水排放量减至最少。
③回收有用产品。
2.妥善处理城市及工业废水。
3.加强对水体及其污染源的监测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