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平面镜与平面系统
- 格式:pdf
- 大小:3.91 MB
- 文档页数:67
[考试要求]要求考生掌握平面镜、平行平板及棱镜的成像特性。
[考试内容]平面及平面系统的成像原理、成像特性、棱镜的分类及应用、成像坐标的判断及常见的光学材料的种类和特性等。
[作业]P54:1、2、3、4、6、7、10、11第三章平面与平面系统一、平面及平面系统它能起到透镜元件无法起到的作用1、可改变光路;(将共轴变为非共轴的)2、实现转向,改变坐标3、实现色散等。
二、常见的平面系统平面镜棱镜(含两类:反射棱镜、折射棱镜);光楔(严格说它也是一种折射棱镜);平行平板。
§3-1平面镜成像一、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的成像特性平面镜最常用,也是最简单并能成完善像的唯一一个光学元件。
A A图3—1 平面镜成像在平面镜前放一物AB,则AB要经过平面镜进行成像,根据作图法求像。
从B任意引二条光线,则根据反射定律,可做出其像点'B,故可见:入射为同心光束,出射为同心光束,所以'B 为完善像.而B 又为物面空间上任一点,所以对平面镜来说,它能成完善像。
2、物像位置关系及放大率公式1)位置关系:在讲折射定律的时候曾经提到,反射是折射的特例,是n n'时的情况,而平面像又可看作r 的球面镜,这样根据单个的折射面的成像位置公式:ll rn n r nn n l n l ',''''2)放大率:1''''nn l l ln nl 即物像大小一致,且成正像。
3、镜像、一致像1)镜像:若物为右(左)手坐标,则像为左(右)手坐标。
镜像可通过奇次反射得到。
图3—2 平面镜的镜像x o yz p z'Mo'y'x'。
第三章平面与平面系统一、填空题I级1空1、()是唯一一个成完善像的最简单的光学元件。
平面镜2、对于平面镜而言,实物成()。
虚像3、3、若一个右手坐标系的物体,变换成左手坐标系的像,这种像称为()。
镜像4、设平面镜转动的角度为α,反射光线转动的角度为θ,则α与θ的关系为()。
θ=2α5、光线经过双平面镜时,双平面镜的夹角为α,则入射光线与出射光线的夹角为()。
2α6、()是由两个相互平行的折射平面构成的。
平行平板7、平行平板的垂轴放大倍率为()。
18、平行平板的等效空气平板厚度为()。
d/nd9、将一个或多个反射面磨制在同一块玻璃上形成的光学元件称为()。
反射棱镜10、光学系统的光轴在棱镜中的部分称为()。
棱镜的光轴11、在反射棱镜中,工作面之间的交线称为()。
棱12、在反射棱镜中,垂直于棱的平面称为()。
主截面13、光轴在棱镜内的总的几何长度称为()。
光轴长度14、斯密特棱镜是()次反射棱镜。
315、()棱镜可以将一束光分为光强相等或光强成一定比例的两束光,且这两束光在棱镜中的光程相等。
分光16、()棱镜的主要特点是出射光轴与入射光轴平行,实现完全倒像,常用于望远镜光学系统当中。
转向17、棱镜展开是用一块等效的()来取代棱镜的展开。
平行平板18、在光楔中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称为()。
19、折射角很小的棱镜称为( )。
光楔20、两相同楔角α的光楔绕光轴相对旋转,即一个光楔逆时针旋转φ角,另一个同时顺时针旋转φ角时,两光楔产生的总偏向角δ与φ的关系为( )。
ϕαδcos )1(2-=n21、白光经过棱镜后将被分解为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这种现象被称为( )。
色散22、光线经过夹角为22.5°的双平面镜两次反射后,出射光线相对入射光线偏转( )。
45°23、f ’为100mm 的望远物镜,后面加一直角边长为30mm ,折射率为1.5的直角棱镜后,此时物镜后主面到像面的光轴长度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