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伤人
- 格式:doc
- 大小:266.50 KB
- 文档页数:7
野生动物伤人案。
(2000)1案情简介:2000年5月20日早上8时30分左右,一头野生羚牛闯入陕西省洋县四郎乡田岭村村民文宏明(化名)家,将文顶倒在地,其妻吉某亦被困屋中,当地有关部门闻讯展开营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十六条明文规定,禁止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因科学研究、驯养、繁殖、展览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要捕捉、捕捞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由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由于野生羚牛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因此当地有关部门不敢擅自捕杀,只能逐级请示;当日下午1时20分才从陕西省林业厅传来指示,可以击毙羚牛;下午4时20分,羚牛终于被击毙,而此时文宏明已经死亡,其妻吉某亦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
分析参考:从这起案件本身来看,应当说当地相关部门是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办事的。
他们一面组织营救,一面向上级主管部门请求,这正是野生动物保护法所要求的。
可以说当地相关部门的行动是无可指责的.但是,如果我们把本起案件中所有的具体情形都抽掉的话,那么,呈现在人们面前的确是一个古老的法治难题;在法律权威与社会正义二者发生冲突时,人们应当如何选择?这是法治理想中的一个两难命题:严格遵守法律权威(这是法治社会的基础和原则)就意味着放弃受害人夫妇的生命安全;要实现社会正义(这是法治价值的终极体现)就意味着放弃法律权威.人类制定法律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社会正义。
然而,事物并不总是遂人所1本案例资料摘自于:西北政法大学法理学精品课程网站。
愿地发展,有时候严格实施法律,却收获的是非正义的恶果。
因此,当信守法律会造成不正义的恶果时,是忍受这种不正义的恶果,而维护法律的尊严,还是以牺牲法律尊严为代价而实现社会正义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上,引出了两大著名的法学流派:自然法学派和实证分析法学派。
自然法学派认为一切法律,都必须符合人的理性,尊重和保障个人自由和人权,任何制定法如果与人的理性以及自由与人权这些基本的价值相抵触,就没有法律的效力,“恶法非法”是自然法理论自然而然的结论。
一、预案背景随着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生物多样性的增加,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也在逐步上升。
然而,野生动物与人之间的冲突也随之增多,尤其是在农村地区,野生动物伤人事件时有发生。
为有效预防和应对野生动物伤人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野生动物保护水平,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降低野生动物伤人事件的发生率。
2. 提高野生动物保护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3. 建立健全野生动物伤害应急处置机制,确保突发事件得到及时、有效处理。
三、预案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教育,提高群众防范意识,同时做好野生动物伤害的预防工作。
2. 快速反应,协同作战。
一旦发生野生动物伤人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各相关部门协同作战,确保事件得到快速处理。
3. 科学处置,依法依规。
遵循科学方法,依法依规进行野生动物伤害处置,确保处置过程合法、合理、公正。
四、预案内容1. 组织机构成立野生动物伤害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指挥调度和监督指导。
下设以下工作小组:(1)宣传教育组:负责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群众防范意识。
(2)应急处置组:负责野生动物伤人事件的现场处置和救治工作。
(3)调查评估组:负责对野生动物伤人事件进行调查评估,提出整改措施。
(4)后勤保障组:负责提供应急处置所需的物资、设备等后勤保障。
2. 应急处置流程(1)接到野生动物伤人事件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各工作小组按照职责分工开展工作。
(2)应急处置组迅速赶赴现场,对伤者进行初步救治,同时维护现场秩序,防止事态扩大。
(3)根据伤者伤情,联系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救治,确保伤者得到及时救治。
(4)对野生动物进行观察、记录,必要时进行捕捉、隔离,防止其再次伤人。
(5)对事件进行调查评估,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3. 野生动物伤害补偿机制(1)对野生动物伤人事件中的受害者,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进行补偿。
第1篇一、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养狗的人越来越多。
然而,狗咬人事件也时有发生,给受害者带来了极大的伤害。
我国法律对被狗咬事件有明确的规定,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被狗咬适用法律进行详细阐述。
二、被狗咬的法律责任1. 犬只主人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七十八条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减轻责任。
”这意味着,如果狗咬伤他人,犬只主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犬只管理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五条规定:“饲养的动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或者放任动物伤害他人的,或者驱使动物伤害他人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情节严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犬只主人有义务对犬只进行管理,防止其伤害他人。
3. 第三人责任如果被狗咬事件发生在他人饲养的犬只身上,第三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三人包括犬只的所有人、管理人、使用人等。
三、被狗咬的赔偿范围1. 医疗费用被狗咬后,受害者有权要求犬只主人承担医疗费用。
医疗费用包括但不限于:挂号费、检查费、治疗费、药品费、住院费等。
2. 误工费如果被狗咬导致受害者无法正常工作,可以要求犬只主人承担误工费。
误工费的计算标准根据受害者的实际收入和伤情程度确定。
3. 护理费被狗咬后,受害者可能需要他人进行护理。
护理费可以要求犬只主人承担。
4. 交通费如果受害者因治疗被狗咬的伤势而发生的交通费用,可以要求犬只主人承担。
5. 精神损害赔偿被狗咬给受害者带来精神上的痛苦,可以要求犬只主人进行精神损害赔偿。
四、被狗咬的诉讼程序1. 调解被狗咬后,受害者可以先尝试与犬只主人进行调解。
如果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可以签订调解协议。
2. 起诉如果调解不成,受害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在起诉时,应当提交以下材料:(1)起诉状;(2)身份证明;(3)侵权事实和证据;(4)赔偿请求及相关证据。
猞猁吃人事件是假的,网络上流传的所谓有真凭实据的猞猁吃人事件,其实只是谣言而已。
自建国以来,我国并没有发生过猞猁吃人的事件。
而猞猁作为我国的珍稀动物,是受到国家保护的。
其并不会主动伤人,但是伤害家禽的事件发生的还是很频繁的。
猞猁主要以小型动物为食,并不敢主动攻击大型的人类。
因此没有猞猁吃人的事件发生,其反而多次攻击动物。
一、猞猁曾咬死鸡在祁连山地区曾经发生过一件猞猁咬死鸡,然后养鸡的人家将猞猁打死因此被判刑的情况。
事情发生在某年的二月份,在祁连山这个自然保护区的一个保护站内,有一户人家在此居住。
并且他们设置了一个养殖棚,用来养鸡。
而就在2月9号的早上,这户人家中的一个人,发现自己家养的鸡被咬死了五只,而罪魁祸首猞猁就在旁边。
于是其赶忙叫来其他家人将猞猁控制住,而发现猞猁的女子的老公看到这一幕之后,与朋友拿起身边的工具便将猞猁打倒,随后两人一同将猞猁打死。
然后大家纷纷将猞猁的皮给剥掉了,但是并没有吃掉猞猁的肉,而是将肉和猞猁的皮一同扔到了一片人迹罕至的山区。
而当时的两人还不知道杀死猞猁的这一行为,会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猞猁是我国的保护动物,而就在事发之后,当地检察院提起公诉,要求杀死猞猁的两人承担刑事责任。
提供的证据就包括警察局的立案决定书,以及两人杀死猞猁的木棒,以及猞猁的皮毛。
两人对这举动进行了辩解,但是二人杀死猞猁的行为事实已经得到认定。
因此,十月份,祁连山林区的法院对这一案件作出判决。
其认为被告人两人将珍贵并且濒危的野生动物猞猁杀死已经触犯了刑法,因此判处两人有期徒刑,并且要赔偿人民币2000元。
二、猞猁不会咬死人这个案子虽然只是众多杀死猞猁的个案,但是其能够代表一些比较常见的现象。
那就是猞猁在我国虽然数量很少,但是受到了国家的大力保护。
这也侧面证明了其并不会过于危及人类的安全,因此也没有发生过猞猁咬死人的事件。
相反,猞猁会经常入侵人类的居住地,咬死一些家禽,或者是小型的动物。
为提高应对动物伤人的应急救援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增强相关部门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协作配合水平,特制定本演练方案。
二、演练背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野生动物与人类生活的接触日益频繁,动物伤人事件时有发生。
为应对此类突发事件,提高应急救援能力,特组织本次演练。
三、演练时间2023年X月X日四、演练地点XX市XX区XX公园五、演练组织机构1. 演练指挥部:负责演练的全面指挥、协调和决策。
2. 演练领导小组:负责演练的组织、策划和实施。
3. 演练执行小组:负责演练的具体实施和现场指挥。
4. 应急救援小组:负责现场伤员的救治和疏散。
5. 观摩小组:负责观摩演练过程,提出改进意见。
六、演练内容1. 接到动物伤人报警,演练指挥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应急救援小组迅速到达现场,对伤员进行初步救治。
3. 协调公安、卫生、消防等相关部门进行支援。
4. 对伤员进行转运,送往医院救治。
5. 对现场进行消毒、隔离,防止疫情扩散。
6. 对受伤动物进行控制,避免再次伤人。
7. 演练结束后,召开总结会议,分析演练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1. 演练准备阶段:各部门按照预案要求,做好人员、物资、装备等准备工作。
2. 演练实施阶段:按照预案流程,依次进行报警、救援、救治、转运、消毒、隔离等环节。
3. 演练总结阶段:召开总结会议,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八、演练注意事项1. 演练过程中,各部门要严格按照预案要求,确保演练顺利进行。
2. 演练现场要保持秩序,确保参演人员的安全。
3. 演练过程中,要注重实际操作,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4. 演练结束后,要及时总结经验,为今后的应急救援工作提供借鉴。
九、演练预期效果1. 提高各部门应对动物伤人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2. 增强相关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水平。
3. 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4. 为今后动物伤人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十、演练总结本次演练旨在提高应对动物伤人事件的应急救援能力,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到演练的重要性,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应急救援水平,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做出贡献。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宠物经济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养狗作为家庭宠物。
然而,随之而来的狗伤人事件也频繁发生,给社会治安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本案例将围绕一起典型的狗伤人事件,从法律角度进行分析,以期对类似事件的处理提供参考。
二、案例简介2021年5月,某市居民李某在自家小区散步时,被邻居张先生饲养的宠物狗咬伤。
事发后,李某被送往医院治疗,诊断为重伤二级。
经调查,张先生的狗曾多次出现攻击性,但未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约束。
李某要求张先生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医疗费、误工费、精神损害赔偿等。
三、案件审理1. 法院判决法院审理认为,张先生饲养的宠物狗具有攻击性,且未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约束,导致李某被咬伤,其行为构成侵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规定,侵权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五条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因此,法院判决张先生赔偿李某医疗费、误工费、精神损害赔偿等共计人民币10万元。
2. 上诉张先生不服一审判决,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上诉理由主要为:狗伤人事件属于意外事件,不应由其承担全部责任;李某在事发时未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也存在一定过错。
上一级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虽然狗伤人事件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张先生作为动物饲养人,有义务对动物进行妥善管理,防止动物伤人。
李某在事发时虽未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但并非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因此,上一级人民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四、法律分析1. 侵权责任本案中,张先生饲养的宠物狗造成他人损害,其行为构成侵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2. 过错责任在动物伤人案件中,一般采用过错责任原则。
即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未尽到管理义务,导致动物伤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宠物犬的普及,狗咬人的事件频繁发生,不仅给受害者带来了身体上的伤害,也给社会带来了诸多困扰。
在我国,狗咬人的法律责任主要包括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和行政处罚。
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分析狗咬人的法律责任。
二、案例介绍2019年6月,某市发生了一起狗咬人事件。
受害者李某(化名)在散步时,被邻居张某(化名)饲养的宠物犬咬伤,导致腿部严重受伤。
事发后,李某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并要求张某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案例分析1. 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的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在本案中,张某的宠物犬咬伤李某,是否构成故意伤害罪,需要根据以下因素进行判断:(1)张某是否知道宠物犬有攻击性,却未采取措施阻止?(2)张某是否在宠物犬咬伤李某的过程中,有过明显的故意行为?(3)李某的伤势是否达到了刑法规定的严重程度?根据案件调查,张某在宠物犬咬伤李某的过程中,有过明显的故意行为,且李某的伤势严重,达到了刑法规定的严重程度。
因此,张某的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
2. 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五条的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在本案中,张某作为宠物犬的饲养人,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1)赔偿李某的医疗费用、误工费、护理费等经济损失。
(2)赔偿李某因伤势造成的残疾赔偿金。
(3)赔偿李某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3. 行政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五十六条的规定,动物饲养人未按照规定对动物进行免疫接种的,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责令改正,可以处以罚款。
在本案中,张某未对宠物犬进行免疫接种,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应当受到行政处罚。
四、案件处理结果1. 刑事责任:张某因故意伤害罪,被当地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
2. 民事责任:张某赔偿李某医疗费用、误工费、护理费等经济损失共计10万元,并赔偿李某残疾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共计5万元。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应对动物逃逸伤人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发生的各类动物逃逸伤人事件,包括野生动物、家养动物等逃逸造成的伤害。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成立动物逃逸伤人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和调度动物逃逸伤人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应急指挥部的日常工作,协调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3. 各相关部门职责(1)公安部门:负责现场处置、人员伤亡调查、嫌疑动物抓捕等。
(2)卫生部门:负责伤员救治、疫情监测、卫生防疫等工作。
(3)农业部门:负责动物养殖、野生动物保护、疫病防控等工作。
(4)林业部门:负责野生动物保护、疫病防控等工作。
(5)宣传部门:负责信息发布、舆论引导等工作。
四、应急处置流程1. 现场处置(1)发现动物逃逸伤人事件后,立即报告应急指挥部。
(2)应急指挥部根据现场情况,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处置。
(3)公安部门负责现场警戒、人员疏散,确保现场安全。
(4)卫生部门负责伤员救治、疫情监测,防止疫情扩散。
(5)农业部门、林业部门负责抓捕逃逸动物,消除安全隐患。
2. 调查处理(1)公安部门对伤人动物进行鉴定,明确责任。
(2)卫生部门对伤员进行救治,做好疫情监测。
(3)农业部门、林业部门对逃逸动物进行抓捕,防止再次伤人。
3. 后续处置(1)对伤员进行康复治疗,关注伤员心理健康。
(2)对逃逸动物进行妥善处理,防止再次逃逸。
(3)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五、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加强应急队伍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资金保障:确保应急资金及时到位,保障应急处置工作顺利开展。
3. 物资保障:储备必要的应急处置物资,如急救药品、防护用品等。
4. 技术保障:建立动物疫情监测系统,提高预警能力。
六、附则1. 本预案由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解释。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1
2008年12月30日上午10时10分左右,邯郸市丛台公园发生一起大熊猫伤人
事件。一位女子进入熊猫的起居区域,本想与熊猫来个“零距离”亲密接触,不想
被突然发威的熊猫咬伤。
据现场目击者介绍,当时这位女士进入到了大熊猫起居区域的走廊外,她隔着铁
栏先为大熊猫拍照,然后喂了它一些食物,当该女士用手抚摸
大熊猫的头部时,原本温顺的大熊猫突然野性大发,猛地一口咬住该女士的手臂
用力撕扯,众游客一时惊呆,十数秒后才有人反应过来大声呼喊试图赶走大熊猫,
但它仍然紧紧咬住不松口。后游客喊来公园保安,在保安赶到之前大熊猫恰好把
该女士红色羽绒服的衣袖齐肩扯下,该女士方逃脱熊口,整个过程持续数分钟。
十分钟后邯郸市急救中心120急救车赶到,对伤员进行简单处理后送往医院进
行治疗。
31日上午,记者赶到丛台公园进行采访,发现熊猫馆暂时关停,工作人员表示
元旦还会开馆,现在正在做进一步的防护工作。
记者从丛台公园方面了解到,被咬伤的女性是一家公司的工作人员,当日上午她
来到熊猫馆想进入起居区域与“阳光”亲密接触,不想,出现了意外。该负责人还
表示,受伤女士目前状态良好,已经出院。
据了解,邯郸市丛台公园这只伤人大熊猫名叫“阳光”,是北京第11届亚运会吉
祥物“盼盼”的后代,今年6岁,雄性。于2008年11月才入住丛台公园。
据有关人员介绍,大熊猫一般情况下不会主动攻击人类,但在情绪不好或受外部
刺激下,可能会出现攻击行动。阳光从四川来到邯郸,环境正在适应之中,这也
是导致出现此情况的原因之一。
2
蒙城一外地野生动物展演团狮子咬断10岁男童胳膊的事件,经本报率先报道受
到各界广泛关注。近日,这起狮子伤人事件经过双方充分协商后达成和解,河南
省洛阳市小浪底动物园一次性赔付给伤者胡润群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伤残
补助、假肢安装、精神损失补偿费等一切费用,共计人民币25万元。
3
常德老虎咬死男孩续:动物园赔偿35万 2005-04-12
老虎区一面铁笼上的水泥台阶布满着大片的血迹。一顶黑色的帽子和几块
被撕破的衣服散落在地上。图片来源:新京报
昨日下午,常德市临江公园发生惨剧,8岁男孩梅昌华在无大人照看时,翻
越1米多高的防护栏,被圈养的猛虎撕咬。其父随后赶来营救,也被猛虎咬伤
右手,梅昌华在被送往医院途中不治身亡。
现场 圈虎栏前血斑斑
记者站在1米高左右的护栏外,见四五十厘米高的圈虎栏水泥护墙上血迹斑
斑。咬死小昌华的老虎还躺在圈内。
小昌华10岁左右的表姐目睹了全过程。昨日下午2时左右,小昌华和表姐走
到临江公园老虎区时,小昌华翻过1米高左右的护栏,走过1米多远距离,然
后爬上了四五十厘米高的圈虎栏水泥护墙,站在上面看老虎。
见这边有人,老虎从草丛里扑过来,一口咬住了小昌华的左手,这时再想侧
身已经来不及了。
小昌华表姐大喊:“老虎咬人了,快来人……”然后,她飞快跑到公园门口找叔
叔梅其德。
梅其德赶到时,小昌华的左手和右腿已被撕裂。他想从虎口中夺回儿子,红
了眼的老虎弃下小孩,一口将梅其德的右手咬住,又撕下了一块肉。
等梅其德将儿子救出时,小昌华早已生命垂危。120急救车赶紧将两人送医
院就诊,但小昌华在途中不幸身亡。
昨晚8时左右,记者看到小昌华的母亲守在儿子身旁,泪水早已哭干。抚摸
着儿子血肉模糊的尸体,她一下子昏死过去。
4
英国游客南非野生动物园险落狮口 索赔百万兰特 8名英国游客日前将南非一
个野生动物保护区告上法庭,索赔数百万兰特。原因是他们2007年乘坐敞篷吉
普车游览保护区时翻车,遭狮群围困。
5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一条规定:动物园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
园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尽到管理职责的,不承担责任。
6
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动物园近日发生动物伤人事故,来自中国四川的明星
大熊猫“白云”突然攻击饲养员,导致饲养员受重伤。加州职业安全与
健康管理局正在调查事件原因。据圣地亚哥动物园发言人介绍,大熊猫
伤人事件发生在上周日(13日)上午,当一名饲养员试图让“白云”回到
睡觉的地方时,平日温顺的大熊猫突然抓住饲养员的胳膊,随后对饲养
员又抓又咬,事件持续了大约30秒钟。受伤的饲养员随后被紧急送往医
院救治。加州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发言人称,饲养员伤势“严重”。
美国职业安全和卫生署加州分署15日表示,将对此事展开全面调
查,如果发现园方存在过失,将对动物园进行民事处罚。加州分署发言
人说,已把这起事件定性为“袭击”,将派专员前往事件现场勘查并走
访其他员工,以了解动物园是否制定了安全规范、对饲养员的保护是否
到位、园方的处置措施是否恰当。调查将持续数月,如果发现园方存在
过失,将对其进行民事处罚。据了解,圣地亚哥动物园曾发生过饲养员
在工作中受伤的事故。去年,一名饲养员在拦截一匹受惊的斑马时摔伤,
动物园被职业安全和卫生署加州分署罚款2700美元。
今年19岁的大熊猫“白云”是该动物园的大明星,自1996年从中
国四川来到圣地亚哥动物园以来,一直深受游客欢迎,中方已多次延长
“白云”的租借期。“白云”在该动物园共产下五只幼崽,最近一次生
育是2009年8月5日诞下雄性幼崽“云子”。其余四名子女已先后返回
中国。
可爱的熊猫
7.
北京动物园熊猫伤人 肇事熊猫已有两次“前科”
http://society.dbw.cn/ 2009-01-08 14:24:00
北京动物园发生第四起熊猫伤人事故 肇事熊猫已有两次“前科”
男子擅闯领地惹熊猫下嘴
昨天中午12时55分,北京动物园熊猫馆室外运动场,为了给孩子
捡拾掉入熊猫运动场内的一个玩具,一男子冒险翻过护栏。就在他捡起
玩具的那一刻,受惊的大熊猫“古古”死死咬住了他的腿。该男子后被
饲养员救下,这是“古古”自入园5年来第3次咬人。
捡玩具瞬间遭熊猫袭击
伤者张校,安徽萧县人,前两天带着6岁的儿子来京游玩。昨天和
妻弟董俊喜带孩子一起来到北京动物园。第一次见到熊猫的孩子很兴奋,
不停地冲着运动场最东侧的“古古”挥舞手中毛绒熊猫,一不小心将玩
具掉进场内空地。而此时的“古古”正在悠闲地啃着竹子。张校见“古
古”离护栏很远,便迅速跃过2米高的护栏,跳了下去,就在他拿起玩
具的一瞬间,“古古”突然从后面冲了过来。
跑动的“古古”发出了声响,周围游人惊叫:“熊猫在后面!”张
校回头欲跑,游人又喊:“千万别跑,熊猫不咬人。”话音刚落,“古
古”便扑了上来,一口咬住了他的右脚脖子,他试着反抗,可“古古”
刚一松口,又咬住他的左小腿。
董俊喜称,他连声呼救后未见饲养员,便跳入场内营救姐夫。可当
他看见已露出利齿的“古古”时,只敢在大熊猫肩上轻轻拍打了一下。
随后赶来的值班饲养员跳入运动场内用器械隔离“古古”,古古的
情绪渐渐平静下来,慢慢松开了张校。
5分钟后,120月坛急救站救护车赶到。急救人员当即对张校止血包
扎、静脉输液,随后将他送往人民医院急救,而“古古”也被“禁闭”
到了兽舍内。
一位值班饲养员称,大熊猫运动场一般有三四人巡逻,但中午时间
只有1人值班,是最危险的时候,因为游客会趁人少突然跳入。事发时
受惊过度的“古古”像发狂一样,饲养员是冒着生命危险救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