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伟人 罗文轩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2
罗荣桓,国有疑难可问者作者:来源:《新传奇》2015年第45期“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1963年2月16日,罗荣桓与世长辞,毛泽东为此夜不能寐,写了《吊罗荣桓》一诗以表哀思。
罗荣桓从事政工时间之长、经历政工岗位之多、开创政工方法之新、做出政工业绩之大令人矚目,为人称道,他在政工方面的一些鲜活故事也被广为传颂。
逃跑的战士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秋收起义失败后,红军处境艰难,士气低落,减员严重。
一些人吃不了苦而不辞而别,一些人对革命缺乏信心而悲观丧气,一些人因敌人威逼利诱而投降变节。
这是一个大浪淘沙的必备过程。
1927年9月的一天,红军特务连副连长张明与党代表罗荣桓正在组织队伍练兵。
突然,通讯员报告说谭铁匠(谭二牛)带两个同乡逃走了。
“你们想回家,就公开说,为什么要逃跑呢?”找到三人后,罗荣桓问道。
“党代表,我们也不想当逃兵,我们都希望打白狗子,可这样天天被敌人追,何况我母亲病重……”谭铁匠解释。
罗荣桓沉思了一下说:“好,我同意你们走,可是你们不要忘记了,你们是秋收起义的战士,我希望你们把秋收起义的火种带回去,在家坚持斗争,迎接最后的胜利。
如果将来你们想回来,我第一个欢迎。
”说完,罗荣桓摸出身上仅有的4块大洋,送到谭铁匠手里,又把谭铁匠的布包搭到他肩上。
谭铁匠三人惭愧地低下头,然后与罗荣桓依依惜别。
罗荣桓放走逃兵还给路费的事很快传开了。
对此,支持反对的人都有。
毛泽东认可罗荣桓的做法,并就枪毙逃兵、打骂士兵等问题与罗荣桓进行探讨。
9月29日至10月3日,红军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
10月1日清晨,毛泽东对部队发表了鼓舞人心的讲话后,宣布一个声明:愿留则留,不愿留的可以回去。
就在这个时候,谭铁匠和他的那两个同乡赶来归队。
罗荣桓连忙走上前去,嘘寒问暖。
逃跑士兵的归队,把现场气氛推上了高潮。
大家斗志昂扬,振臂高呼,“打倒蒋介石、打倒土豪劣绅”的口号荡气回肠,响彻山谷。
后来,谭铁匠因工作积极,表现出色,英勇作战,成了一名共产党员。
班长的红玫瑰
李希望;廉裕德
【期刊名称】《军营文化天地》
【年(卷),期】2008(0)5
【总页数】1页(P8-8)
【作者】李希望;廉裕德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642
【相关文献】
1.云南滇红玫瑰与墨红玫瑰香气成分比较与分析 [J], 杨秦;李杭橙;肖洪;刘士健;方明珠
2.班长的红玫瑰 [J], 李希望;廉裕德
3.他也是一支“带刺的红玫瑰”——《带刺的红玫瑰——古大存沉冤录》座谈会侧记 [J], 本刊编辑部;
4.拇指班长[连载]我成了代理班长 [J], 商晓娜
5.拇指班长[连载]我成了代理班长 [J], 商晓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罗文应的故事
罗文应是一位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和爱国将领,他的故事值得每一个人学习。
罗文应出生于明朝末年,当时中国正处于多事之秋。
他在青年时期就表现出卓越的才华和爱国情怀,毅然加入了明朝的军队,为国家保卫边疆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明朝末年,外敌入侵,罗文应率领军队多次抵御了外敌的进攻,取得了许多胜利。
其中最著名的一次是他在鄱阳湖之战中,率领明朝军队打败了清朝的入侵,取得了重大胜利。
这次胜利奠定了罗文应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他被誉为“明朝最后一位英雄”。
除了在军事上的成就,罗文还应在文学和书法方面有着卓越的才华。
他的诗歌和书法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传颂和欣赏。
罗文应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真正的英雄应该是既有卓越的才华,又有坚定的爱国情怀。
他在中国历史上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不仅对中国人民有着深远的影响,也为世界人民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一生浮沉启示后人
雷云峰
【期刊名称】《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1998(000)002
【总页数】8页(P58-64,76)
【作者】雷云峰
【作者单位】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231
【相关文献】
1.一生倾心育桃李德艺双馨励后人——记著名国画家叶桐轩先生 [J], 刘泮峒
2.与红色高棉共存亡--红高最后人物切春浮沉记 [J], 雷猛发
3.上善若水医者佛善年近百岁心无私孔德之容唯道是从苦学中医福后人——母亲的一生 [J], 王泰升
4.从知识经济视角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兼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命题的方法论启示 [J], 杨富斌
5.一生倾心育桃李德艺双馨励后人——纪念著名国画家叶桐轩先生诞辰95周年[J], 刘泮峒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英模人物书籍选_中国英模人物湖南教育书店推荐了一批介绍英雄模范的图书,希望同学们打开阅读视野,积极参加“长大后我就成为你――新中国60周年英雄人物、道德模范读书征文活动”。
《雷锋的故事》作者:姚玲峰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内容简介:《雷锋的故事》记录了雷锋的生平事迹,再次带你与雷锋一起同呼吸、共命运,感受雷锋的气息。
《刘胡兰传》作者:马烽出版社:作家出版社内容简介:本书描写了刘胡兰从一个普通农村姑娘成长为英雄的故事。
《当代青年的楷模――李向群的故事》作者:孔见等主编出版社:漓江出版社内容简介:本书介绍了抗洪英雄李向群平凡而伟大的人生。
《江姐童年故事》作者:刘仁辉,杨源孜出版社:湖北少儿出版社内容简介:本书将向你讲述江姐困苦的童年岁月。
《张海迪》作者:朱华堂,招明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内容简介:这本连环画讲述了张海迪同病残作斗争和自我成才的动人事迹。
《告诉你一个鲜为人知的杨开慧》(新) 作者:陈冠任,冯光宏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内容简介:本书以事实告诉你杨开慧鲜为人知的故事。
《贺龙元帅》作者:姜华峰编著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内容简介:本书介绍了贺龙是如何从一个普通的农民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的。
《新时期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郑培民》作者:中共中央组织部办公厅,中共中央宣传部宣教局编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内容简介:本书介绍了优秀共产党员郑培民的生平经历,及学习其事迹的通知、报道等。
《王进喜》作者:王青云出版社:团结出版社内容简介:全书介绍了铁人王进喜的工作和生活情况,诠释了铁人精神。
《叶挺将军传》作者:段雨生,赵酬,李杞华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内容简介:本书介绍了叶挺充满胜利与挫折的一生。
《项英传》修订本作者:王辅一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内容简介:本书详细介绍了项英的战斗经历、功过所在。
《瞿秋白的这一生》作者:高卫华,郭化夷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内容简介:本书介绍了瞿秋白从童年到参加革命再到被捕就义的曲折的一生。
《小萝卜头》读后感900字 1暑假里,我有幸代表学校到重庆参加全国红歌会,在紧张的比赛之余,老师还带我们参观了重庆渣滓洞和白公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正是通过这次参观,我看到了《小萝卜头的故事》这本书。
书中讲述的是一个叫小萝卜头的孩子,当他八个月大时便随着投身革命的父母一起被关押在监狱里,在敌人的魔窟里度过短暂一生的故事。
他整日被关在牢房里,吃着发霉的饭菜,穿着妈妈改小的囚衣,就像笼中的小鸟,有天空却不能飞,从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
长期的营养缺乏,使他的身体严重发育不良,头大身小,牢友们都亲切地叫他“小萝卜头”,以至于人们遗忘了他真实的名字——宋振中。
小萝卜头1949年9月6日被秘密杀害,遇难时年仅9岁,他是我国年龄最小的战士,也是世界上最年幼的革命烈士。
再想想我自己,我不禁羞愧的低下了头,小箩卜头在监狱里都希望读书、上学,无论条件多么有艰难,他都坚持不懈。
而我却身在福中不知福,暑假里,妈妈让我练习写字,可我总是不能按时保质的完成,总想:“反正时间还早,先玩会游戏吧”。
一不做,二不休。
我立马打开电脑玩起了QQ农场。
一个小时后,我听见我们家车的“报警”声,就知道是妈妈回来了,于是我赶紧关掉游戏,假装写了起来,可我的雕虫小技哪瞒得过妈妈的火眼金睛,终究被扇了一巴掌,妈妈嘴里念到:“你怎么就不明白呢,学习就是学习,玩就是玩,给你的学习时间你做好了,玩的时间会少你的吗”?妈妈的巴掌打得我痛彻心肺。
没错,暑假里,每个星期妈妈都会让我玩几次电脑,还带我出去旅游,但我却不能按要求完成练习,总想着玩电脑、看电视,字写得还是那么难看……和小箩卜头相比我太差劲了。
我决定用实际行动来证明我自己,就算妈妈不在家,我也要认真写作业、练字、弹琴。
虽然走到电脑前我还会有一点犹豫,但一想到小箩卜头的'故事,我就控制住自己,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无论何时何地,无论现在和未来……党是阳光我是花,党是灯塔我是船。
学榜样演讲比赛主持稿(19篇)学榜样演讲比赛主持稿(19篇)学榜样演讲比赛主持稿篇1 整个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最终需要每个人道德品质的提高,尤其是道德模范榜样的无穷力量,必定对提高人们道德素质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他们为榜样。
星期一,一个让我期盼已久的日子。
因为,老师说星期一要换位。
啊!终于离开代瀚清了!不过我心里怦怦跳个不停。
因为说不定有一个张瀚青呢终于轮到我了,我一看正是我盼星星、盼月亮都想要的那个同位。
但是,与他在一起的一段日子里,我看到了他不是十全十美的,而是与正常人一样,既有优点,也有缺点,但是让我难以忘怀的还是他的优点。
他,一张大大的脸上长着一双小小的眼睛,你不要以为他的眼睛小得象一条线,但他做起题来眼睛却炯炯有神,总是闪烁着灵动的光芒。
就拿那次的月考来说吧!那一次,老师说再过几天要月考试。
我一听,毫不在乎,根本不把考试放在心上。
心想:不就是一次普通的考试吗反正也不是期末考试。
所以我就没有复习。
第一场考语文,我匆匆地做着试题,做完后就玩起来了,没检查一直等到收试卷。
等试卷发下来时我惊讶极了!“82”这个鲜红的数字在我眼前摇晃,似乎嘲笑着我不如他!他考了全级第一:“96”分。
我更惊讶,为什么我总是不如他我不服地对他说:“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一个第一吗哼!”虽然我嘴上这样说,但是我心里却十分佩服他:佩服他认真的态度;佩服他谦虚好学的精神!他就是我学习的榜样——李震宇,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谢谢大家!学榜样演讲比赛主持稿篇2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向身边的榜样学习。
有人曾说:“播撒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撒一种行为收获一种性格。
”我想说的是,播撒一种榜样,我们就能够时时看到奋斗的目标和参照物。
徐本禹是一个榜样,他用自己的青春书写一卷美丽的教育图画;刘翔是一个榜样,他用一面奔跑的旗帜,将崛起的中国形象深深烙刻在世界的每一个人的心里。
新东方教育集团创始人俞敏洪先生认为生命中要有榜样。
第一篇: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小萝卜头的故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读本课生字11个生字,会拼写10个生字,能在具体语境中正确拼读多音字看。
2、、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这个故事。
3、默读课文,认识小萝卜头,了解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4、了解当时国民党统治的残酷以及革命者对自由生活的追求与渴望。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文中具体语句的理解,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2、通过反复朗读,感悟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引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扩大学生阅读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想象的好习惯,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激发学生有感而发的情感。
课前准备:诵读有关小萝卜头的故事,搜集图片。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前两天我们了解了二小放牛郎的故事,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小朋友,他的名字特别有意思,很多人都叫他小萝卜头,你听说过他的故事吗?如果你知道可以向大家介绍。
学生介绍课前搜集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1、学生借助拼音读文章,认清生字。
注意薄的读音。
2、学生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思考每段的意思。
要求: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
3、自由读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与同座或学习小组的伙伴讲一讲。
三、理解课文师:机智勇敢、舍己救人的二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小萝卜头又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教师出示课后练习题二中的两组段落。
1、学生读熟段落。
2、联系课文中的具体语句,猜一猜小萝卜头当时在看什么,想些什么。
重点理解若有所思是什么意思?小萝卜头想到了什么?师:下面请把你感受深刻的地方读给你的伙伴听。
如果你发现了问题,可以提出来。
四、拓展延伸师:1、同学们,小萝卜头的故事还有很多,如《我的弟弟小萝卜头》,大家可以读一读。
我们还可以读一读你喜欢的历史人物故事。
第二篇:小萝卜头的故事《小萝卜头的故事》说课稿说教材1.教材分析:《小萝卜头的故事》是冀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章。
有定力的名人的例子长篇“定力”一词,源自佛教,即“伏除烦恼妄想的禅定之力”。
意思是说,一个人要学会摒除各种私心杂念、抵御住外界各种诱惑、能吃苦耐劳、能守住寂寞,一门心思修炼,才能攀上得道之大境界。
是不是想到了《天龙八部》中的“扫地僧”?罗泽南就是这么一个扫地僧。
他只活了49岁,而且前46年基本上都处于困顿不堪之中。
在迎来人生最后3年巨大的辉煌成就之前,罗泽南就认真做了两件事:读书和教书。
1807年,罗泽南出生于湖南双峰一个贫寒农家,“家业零落,四壁萧然”,从小就饱尝饥饿的痛苦。
但比起接下来的噩运,饥饿就算不上什么痛苦了。
在他19岁到29岁这十年间,因为家里实在太穷了,吃不饱饭,看不起病,罗家“前后死者计十人”,包括罗泽南的祖父、母亲、兄嫂、妹妹、侄子及三个儿子。
他的妻子因为接连丧子,悲伤过度,两只眼睛全都失明,耳朵也重听,疾病缠身。
罗泽南自己也多有疾病,腰背酸痛,由于家贫,又不能买药给自己治病,只能拖着。
19岁到29岁,是一生中最好的黄金年龄,罗泽南却遭此劫难,怎能不悲痛欲绝?他在《殇侄殇子哀辞》一文中写下这样的文字:“恍恍惚惚,迷迷离离,是血是泪,终莫能辨。
呜呼痛哉,呜呼痛哉!”每个字都痛彻心扉。
但苦难并没有把他击垮。
他继续守护着初心:读书,读书,读书!家里穷,没有钱买油灯,他就“把卷读月下”,累了就“露宿达旦”。
参加科举,失意,他就一面教书谋生,做个清贫的塾师;一面夜以继日地苦读。
别人实在看不下去了,说:“你读什么书啊?不如去做点小生意,赚点钱,不是很好么?”罗泽南却不以为然,始终“强自支持,颇不为世俗所动”。
虽然穷,罗泽南的家风很好。
他爷爷罗拱诗,完全可以成为当今“读书日”、“图书节”的形象代言人。
他没读过什么书,深以为憾,千方百计供后人读书,不管日子如何艰难,都不肯让孙子辍学去学习其他的谋生技艺。
定力,其实是一种不为外界所动的坚持、一种良好习惯的长期养成。
罗泽南这么苦苦读书、著述,渐渐地有了名气,成了一代名儒。
罗姓红色名人故事简短
罗姓红色名人有很多,以下是其中几位的简短故事:
1. 罗荣桓: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元勋之一,曾参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朝鲜战争。
1949年,他率领部队攻占南京,宣告了南京解放。
1955年,他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元帅军衔。
2. 罗瑞卿: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曾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长、中央革命根据地红军政治部主任等职。
他在革命斗争中表现突出,被誉为“江汉雄鹰”。
3. 罗瑞哲:中国人民志愿军将领,曾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并多次立功。
他率领的第38军在战争中表现英勇,被誉为“38军铁军”。
4. 罗炳辉: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曾在湖南、湖北等地从事革命工作。
他在1926年南昌起义中担任重要角色,后参加了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革命活动。
他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真正的伟人
罗文轩
雪下得很大,我们一直走到一条窄窄的小巷尽头。
“他就住在这儿。
”这位三十来岁的布尔什维克党员轻轻推开了门。
“兄弟,他们来了。
”他亲切地朝屋里一个角落喊了一声。
我们看见黄色灯光下,一位坐在床上的人放下一本书,抬起了头。
“欢迎,请进吧。
”深沉有力的声音响起。
我进来了。
屋里很暖,只有一盏吊在书桌上头的电灯。
我看向那个角落。
一位身着绿色军服,胸前一个党徽的瘦男……奥斯特洛夫斯基。
他不高大,但十分精神,笔直的腰杆实在令人看不出他已瘫痪。
“坐这吧。
“他用耳朵发现我们很拘谨地一声不响,指了指桌对面的几条凳子。
那位领路的党员也招呼着。
就这样,我与他就反隔了一张书桌。
他长得不算英俊,深深的双目有着一般蓝色的瞳孔,生活磨难积成的高高颧骨,蕴满智慧的额头,轻微上扬的嘴角更让我们自然不少。
“您好,您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发表后影响颇大,我们代表所有渴望了解你的人们来拜访您。
”我说。
他转过侧着的头:“我也很。
”“我们知道您所受的磨难,那么,您现在觉得生活如何,有到幸福和痛苦的程度吗?”她仰起了头,似乎在看着灯光,用手轻挠了以下鬓角。
他似乎忽然想到什么,低下了头:“在肉体上,我可以说是一个极痛苦的,行动生活都要靠他人。
可以说没有幸福,虽然我也这样想过,但是幸福是多方面的,我有时也是幸福的。
创作产生了惊人的快乐,当我用双手为美丽的社会主义大厦砌砖添瓦时,我个人的悲痛就解除了。
”我认真地记了下他所说的一字一句。
“一片树叶虽然被虫咬,但只要它还连接数目,它就不亚于其他树叶,它就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
奥斯特洛夫斯基,他像一艘失去灯塔的小舟,在海中自信勇敢地横冲直撞。
失去灯光的小舟固然困苦,但失去自信的小舟才真是困苦,他就像这样,灯塔没有给他指引,但他却指引其他小舟航行!
黄灯之下,他向我们敞开心扉,谈起了他加入红军时与敌人的战斗,战争胜利后在修筑铁路时的故事,双目失明事那段苦闷的日子一直到如今创作的快乐。
最后,奥斯特洛夫斯基紧握着手中的书说道:“收起抱怨的话吧,哪怕生活无法忍受也要坚持下去,这样的生活才会充满价值。
”
奥斯特洛夫斯基,他是真正的伟人。
鲁迅
温兆伦
夏日的炎热,死死地压抑着我的心,我不免有些沉闷,翻起语文课本,看到那篇篇文章,字字紧连,心情更加抑郁。
偶然翻到了鲁迅的《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即刻想起了他的《朝花夕拾》,我最喜欢的书中,就有一本是《朝花夕拾》,我觉得这本书是我写作的追求,我总觉得里面描写的很像我周边的世界,可却不是我能描写出来的,这也许就是一个文学家与常人的区别。
想到鲁迅的生平,那是多么朴实。
他的头发总是像一把刷子,直冲向天上,透出一鼓朝气。
他的浓密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多具艺术感,可却并不全是他一心栽培而成,就像“无心插柳”一样自然。
一般人的装束刻意却无此酒脱之意,这也许就是以个思想家与常人的不同。
若说起他的贡献,那是多么伟大。
辛亥革命前夜,鲁迅在浙江师范学堂教授,担任化学、生物学教员,后又到故乡担任绍兴府中学堂监学博物教员。
他一方面教书育人,一培养天才,一方面积极投身辛亥革命,他领导故乡文学因体“越社”,支持创办《越锋日报》。
俄国十月革命后,他深爱鼓舞,与李大钊,陈独秀等知识分子写文章,揭开了中国五四运动的序幕。
他在反革命政变期间经历了腥风血雨的考验,因未营救我学生而愤之辞职,在血的教训前,他形成的社会发展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解剖自己的思想,纠正了过去错误的“偏颇”,这就是一个革命家与常人的差异。
“鞠躬尽瘁”,这就是他一生的主旨。
他是人民眼中真正的“民族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