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24.35 KB
- 文档页数:5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水资源的概念和分类,以及世界和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状况。
(2)学生能够理解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和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措施。
(3)学生能够学会分析水资源相关的数据和图表,提高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通过实地调查或资料收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增强学生的水资源保护意识,培养珍惜水资源的责任感。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2)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措施。
2、教学难点(1)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如何引导学生将水资源合理利用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水资源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分布等基础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案例,如某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和提出解决方案。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措施,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合作。
4、实地调查法(如有条件)安排学生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当地水资源的利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有关水资源短缺和污染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水资源问题的关注,从而导入新课。
2、知识讲解(1)介绍水资源的概念和分类,让学生明确淡水资源的有限性。
(2)结合地图和数据,讲解世界和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3、案例分析展示某地区水资源短缺的案例,让学生分组分析造成短缺的自然原因(如气候、地形等)和人为原因(如人口增长、工农业用水增加、水资源浪费和污染等)。
4、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讨论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措施,如修建水利工程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推广节水技术、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等。
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阅读图片,了解人类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利用水资源的数量、质量情况;2.通过阅读有关资料和图片,分析常见的人类利用水资源的情况,理解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意义;3.树立珍惜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懂得基本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策略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重自然规律、积极地适应自然规律,并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改造自然的观念。
【教学重点】1.水资源的分布2.水资源与人类的联系3.合理利用水资源【教学难点】合理利用水资源【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引入:今年,特别是入秋以来,我们从化市的乡镇普遍出现农田干裂,农作物减产,农民打井抽水灌溉的情景。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气候干旱,缺水)除气候干旱造成从化的缺水外,还有什么原因造成水短缺?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这节课我们来讨论这些问题。
(一)水资源及其分布复习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引入水资源的概念。
提问:目前人类较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什么?(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再问:河水补给主要是什么?湖泊水、浅层地下水的补给又是什么?(都是大气降水)承转:由此看出大气降水量影响水资源的多少,由于降水量有时空的差异,导致水资源也有时空分布差异。
水资源丰富:降水量大,水循环活跃地区水资源缺乏:降水量小,水循环不活跃地区承接:由于人类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径流,而多年平均径流量=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蒸发量,因此衡量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水资源丰歉程度标志是多年平均径流量。
读图“世界各大洲的水资源”回答:(1)降水量多是哪些大洲?最少是哪个大洲?(2)径流量大是哪些大洲?最少是哪个大洲?(3)为什么世界不同地区水资源不同?(降水量时空差异)(4)我国水资源分布上有什么特点?承转:由于水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因此水资源对人类社会发展影响很大。
(二)水资源与人类社会1.水资源的数量影响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出示“中国地形图”,分析对比南方、北方气候、河流、地形、农产品、交通方式的差异南方北方气候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降水量多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夏季高温,降水量少河流河网密布,流量大,流程长,支流众多河网较少,流量小,支流少地形河流中下游平原、三角洲地势平坦平坦农产品著名水稻产区,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区小麦产区水路运输内河航运发达不发达2.水资源的质量影响经济活动的效益例如:从化云台山矿泉水厂位于水源充足,水质好的地方,降低开采成本,产品质量好,每瓶价格只需1元左右的亚洲矿泉水,但经济效益高讨论:除水资源外,其它的自然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是否也有这样的影响?(有)承转: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开发利用程度,会对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3.3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设计(一)课标要求课标要求: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水资源的概念和衡量水资源的指标。
②运用图表说明我国和世界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
③说明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④了解水资源面临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阅读世界和我国水资源图表资料,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②通过案例分析和活动设计,培养学生思维方式,挖掘学生潜力,激发学生的求知精神。
③通过开展小组合作作业,倡导合作探究和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树立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观点。
②增强学生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及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
难点: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学习、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教学法。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手段多媒体。
二、教学实施设计(一)教学环节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任务设计意图新课导入视频导入,引起学生注意。
观看视频并思考。
引起学生注意,明确学习任务。
1新课学习1.引导学生解读水资源的概念,以及衡量水资源丰歉程度的具体指标。
2.展示世界水资源分布的图片,以设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读图(表)分析。
3.展示反应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的图片资料,并加以身边的实例引导说明。
4.以案例引导学生探究水危机的实质和表现。
5.展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成功典范,引导学生讨论“以色列模式”的成功之处。
1.阅读并思考,明确水资源的概念和衡量标准。
2.读图分析,得出世界和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一般规律。
3.分析具体案例,结合身边实例,认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分布、利用和保护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意识和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调查、讨论等方法,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利用现状。
2. 学会运用简单的数学和科学方法来分析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2. 让学生认识到水资源的珍贵,增强爱护水资源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水资源概述1. 水资源的定义和分类2. 世界水资源的分布和我国水资源的特点第二课时:水资源的利用1. 农业灌溉用水2. 工业生产用水3. 生活用水第三课时:水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1. 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2. 节约用水的方法与技巧3. 水资源合理利用的策略第四课时:水资源利用案例分析1. 分析国内外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成功案例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改进水资源利用的建议第五课时:实践活动——设计节水方案1. 学生分组,根据所学知识设计节水方案2. 学生汇报,全班讨论评价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践活动法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实践、思考。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水资源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参与讨论、实践活动的情况。
3. 学生设计的节水方案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水资源的合理利用》2. 课件:水资源的相关图片、数据、案例等。
3. 实践活动材料:如节水设备、水资源利用工具等。
六、教学内容:第六课时:水资源的分布不均与解决策略1. 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特点2. 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的影响3. 跨流域调水的意义和案例第七课时:水资源管理与法规1. 水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2. 我国水资源相关法律法规简介3. 学生讨论水资源法律法规的实际应用第八课时:水环境与水资源1. 水资源与水污染2. 水资源与水生态的保护3. 学生探讨水环境治理的对策第九课时:水资源利用的技术创新1. 节水技术的研发与应用2. 水资源利用的现代化技术3. 学生了解水资源利用技术的前沿动态第十课时:综合实践活动——水资源调研1. 学生分组进行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调研七、教学方法:继续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践活动法等,结合实地调研,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教学设计《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教学设计运城中学桑晶晶【课标要求】本文以一种自然资源为例,阐述了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了解水资源的概念和衡量水资源的具体指标;2.运用图表说明我国和世界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3.说明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4.总结水资源面临的问题和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过程和方法:1.通过阅读有关资料和图片,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2.通过活动设计,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求知精神。
3.通过小组合作,倡导合作探索和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树立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观点;2.增强学生的水资源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以及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
难点:解释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教学法【设计思路】本课程的理念是:在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图表的运用;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重要结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在重点和难点的突破方面,将重点和难点分为几个小问题,通过学生自己的小组讨论和积极的比较分析,逐一突破,从而掌握本节的内容。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程:我们生活在水的星球,但大家对水了解多少?播放视频《水资源短缺愈演愈烈,追求绿色切勿忽视蓝色》。
之后多媒体播放两则材料,2021年西南五省农田干裂、河湖干涸是由春旱导致缺水,还有什么原因可造成水资源短缺?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才可避免水战争的爆发?来导入本节课《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板书: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讲授新课:一、疑点的合作探索师:现在我来检测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
展示世界水资源分布图生:观察世界水资源分布特点:有明显的地区差异老师:还有一个问题: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丰富与短缺的指标是什么?径流、降水和蒸发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水资源最丰富和最少的洲各是哪个?生:通过分析3.10图得出结论。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一、【教学目标】1、了解水资源的概念,理解并掌握世界、中国水资源的分布规律。
2、理解水资源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3、理解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理解人类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对水资源的持续利用。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水资源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理解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理解人类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对水资源的持续利用。
三、设计思路:1、比较法:掌握水资源的概念2、了解世界和只用过水资源的特点3、分析水资源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4、借助日本著名的“水俣病事件”材料,说明人类面临的水危机,分析水资源短缺的原因5、具体的解决措施四、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同学们,我们人类现在使用水资源都是买卡用水,当你每次冲卡时,有没有感觉水用的太快?有没有意思到水危机意思呢?所以说节约用水,人人有责!一、水资源及其分布下面我们来看看世界水资源分布状况请大家预习课本54页和61页了解水圈的构成和水资源的定义1、水圈:咸水占96.53%,淡水占3.5%,思考广义的水资源:水圈内水量的总体2、狭义:陆地上淡水资源冰川占1.74%其他淡水和深层地下水,易利用淡水:浅层地下水,淡水湖泊水和和流水,称为人类目前容易利用的水资源。
下面我们来看看世界水资源差异(一)地区差异:请大家预习课本第二段,及课本世界水资源分布图,思考衡量一个地区水资源丰歉的标准是什么?世界各大洲的水资源状况怎样?衡量一个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标准是多年平均径流总量由图中可以看出:亚洲最丰富,最少的为大洋洲结论:多年平均径流总量=降水量-蒸发量思考:降水量越多的地方水资源一定丰富吗?引导学生看图,找出区别大的洲,非洲和北美洲,降水量非洲多,北美洲少,但是径流量是北美洲多于非洲,所以说不一定,还要取决于蒸发量,人类用水量等。
总结:可见降水量是影响一个地区水资源多少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
备注:记得提醒学生做好笔记(二)、我国水资源的特点1、参照课本61页第三段我国水资源的数量,空间,时间上的水资源特征。
教案3.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教案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一、教材说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三节。
二、课标要求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三、课标分解1、什么是水资源?衡量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标准是什么?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是怎样分布的?2、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各怎样影响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水资源又是怎样影响人类社会的?3、人类活动是怎样从数量、质量两个方面对水资源产生影响的?人类活动又是怎样从开源、节流两个方面来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四、教材分析自然资源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关系的纽带,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
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开发利用程度,会对社会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该节教材以水资源作为案例,说明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教材首先介绍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的状况,介绍的重点是水资源分布的不均匀;接着阐述水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紧扣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影响,在活动中安插以色列水资源的利用作为案例分析,让学生明确和巩固以上的观点,把知识及时归纳总结,并应用到实际问题的探究中去。
又在此基础上说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会随之改变,强调人类社会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而可用的水资源却不断的减少,最后提出要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促进水资源的持续利用。
五、教学目标1、运用图表,说明全球、各大洲及我国的水资源分布;2、通过阅读图片,了解人类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利用水资源的数量、质量情况;3、通过阅读有关资料和图片,分析常见的人类利用水资源的情况,理解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意义。
4、通过技能训练,基本掌握知识要点,并能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六、教学重点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