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古典主义美术作品鉴赏
- 格式:ppt
- 大小:1.58 MB
- 文档页数:28
法国新古典主义美术名词解释
法国新古典主义美术是一种以古希腊和罗马艺术为灵感,强调理性、优美和对称的艺术风格,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法国非常流行的艺术运动。
新古典主义美术的特点包括:
1. 强调理性:新古典主义美术强调理性,追求合乎逻辑和秩序,注重对古希腊和罗马艺术的深入研究,以及古代艺术家的技巧和思想。
2. 追求优美:新古典主义美术追求优美和雅致,注重形式和线条的完美,强调优美的比例和对称。
3. 重视素描:新古典主义美术重视素描,强调线条的清晰和准确,注重细节和表现力。
4. 强调色彩的稳定性:新古典主义美术强调色彩的稳定性,避免过多的色彩变化,注重色彩的对比和平衡。
新古典主义美术的代表艺术家包括雅克·路易·大卫(Jacques-Louis David)、安托万·让·格罗(Antoine-Jean Gros)、雅克·约瑟夫·提索特(Jacques-Joseph Tissot)等。
他们的作品通常以历史和神话故事为题材,注重表现人物的情感和性格,以及场景的氛围和细节。
法国新古典主义绘画的技法分析作者:朱艳秋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4年第01期摘要:十九世纪新古典主义绘画的艺术理想始终是追求稳定,优雅与和谐之美。
其审美和技术在西方美术史上都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
作为一个绘画学习者,学习和传承“古典”这个永垂不朽的审美标准,既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又能对油画传统精髓进行更好的传播。
关键词:新古典;学习;传播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2-0108-01一、法国新古典主义绘画的素描阶段西方绘画是建立在可靠的知识和对材料训练有素的运用之上的。
新古典主义绘画延续了欧洲油画对材料的充分认识和研究的基础上把直接画法和间接画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从新古典主义中坚力量安格尔未完成的许多油画作品可以看出,对于画布的处理和油画底子的制作上新古典主义画家依然沿用了历代油画制作传承的成功经验。
大部分会选择石膏、铅白、白垩或半白垩很好地给画布做上白底子。
这种底子也会根据每个画家的具体需要做上二至四遍不等。
古代油画制作过程和今天一样选择好稳定的画布并做上白底子后,画家会用铅笔或炭笔之类的工具起稿。
通过观察新古典主义画家作品并未完全覆盖的地方我们可以看到类似铅笔或炭笔的起稿痕迹。
在起稿完成后就开始严谨而充分的进行单色素描的描绘,画家通常选择黑、白、褐色作为这个阶段所用颜色。
等到素描关系已经完成得相当的精致了才开始使用丰富的颜色进行作画。
在这个时期,很多画家作画时还是把素描和色彩分成两个阶段分别完成。
二、法国新古典主义绘画的色彩阶段在进入色彩阶段时新古典主义画家把罩染和直接画法结合起来自由发挥,保持画面的统一性又不失色彩的流动性和人物的生动自然。
从整体画面而言,在最初的白色底子基础上画面变得更加的平整和光洁,这也体现了这个时期的画家对于古典油画的延续和尊重,所有颜色都控制在一个很薄而透明的状态,多遍颜色之后画面依然十分平整犹如一面明镜。
人称之为"革命的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美术的特征是:选择严峻的重大题材(古代历史和现实的重大事件),在艺术形式上,强调理性而非感性的表现;在构图上强调完整性;在造型上重视素描和轮廓,注重雕塑般的人物形象,而对色彩不够重视。
法国新古典主义美
古典主义(法语:Le Classicisme 英语:Western classical),形成并繁盛于17世纪的法国,从古希腊罗马文化里面吸取艺术形式和题材,主张拥护中央集权,尊崇王权,歌颂
义风格以冷静、克制、均衡为特点,常常选取宗教和古典历史主题,构思复杂深奥,它反对
新古典主义出现于法国大革命前夜。
18世纪初,法国的传统封建贵族仍然把持着国家政权,他们掌控着政治、经济、艺术界,流行精致的洛可可风格。
但是,资产阶级在此时逐渐壮大,他们对政治经济环境开始感到不满,逐渐在政治上试图发出自己的声音。
伴随着革命的热情,新古典主义慢慢显露。
新古典主义被罗伯斯庇尔等革命领袖在掌权后定为新政权的官方艺术风格,不过这里的古典主义已不同于文艺复兴时期和17世纪的古典主义。
虽然还是如同古典主义一般以古希腊和古罗马题材为典范和样板,但表现和宣扬的内容核心却变成了体现革命精神和维护共和政体,它“以希腊为典范的旗帜”,追求古典文化和英雄精神。
新古典主义美术的艺术特征
新古典主义美术是指在近代以来,西方艺术史的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种新类型的艺术。
该流派是从独立于“古典”概念的传统中发展而来,以更加有针对性和精巧性向多样化的文化借鉴发展。
新古典主义美术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新古典主义美术以高士气的艺术风格体现,显得严谨、质朴,作品中注重内容素雅、抽象并及其强调艺术形式本身,非常能体现个人观念。
其次,新古典主义美术特别善于运用物质形式挖掘情感内涵,以及将抽象的内容描述出来。
在作品中常能看到主题运用几何图案这样的数学表达方式表现出来,它重视元素之间的衔接,以把复杂的立体结构和元素描绘出来。
第三,新古典主义美术通过交织形式及色彩的运用,营造出一种复合性的艺术调性,它的作品具有抽象性的内容,但又不甘于单纯的抽象而追求实用性。
在这种美术中,艺术有着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及困惑性,作品既有人文的精神关怀,也有理性的现实认识,从而形成一种更为深入的对象及更加完美的艺术表述。
最后,新古典主义美术的另一个特征就是崇尚自然、崇尚美,作品内容不单单意在表达某种特定的意义,更多的是在呈现本身的美感10。
这种美术注重精心勾画,采用具有张力、柔和性的画廊来表现出柔力、宽大、华美的艺术精神。
《大宫女》这幅油画创作于 1814 年,它的作者是法国画家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
安格尔创作的这一幅《大宫女》和其所创作的其他宫女题材的油画有着明显的不同,这一点从安格尔刻意将这幅作品命名为《大宫女》这点可以看出来。
《大宫女》这一幅作品充满着独特的格调,安格尔在《大宫女》当中的用色更体现出浓厚的异国风韵,以及装饰性的美学考量。
这一点也促使安格尔的《大宫女》和古典主义的油画美学之间产生一定的差别,无论是颜色,还有其腰身的比例,都和传统的西方古典主义油画艺术规则有所冲突,也正是如此,《大宫女》才能够很好地将观赏者震慑住,使观赏者受到这种美学的吸引,从而构建出独特的美学空间。
安格尔创作的《大宫女》在当时就已经有很大的争议,因为安格尔创作的《大宫女》之中,宫女的体型是如同平面几何一般,并没有充分和现实当中的女性身材比例进行衔接,这一点和西方油画一向来追求精益求精的写实风格之间就产生了一定的冲突。
但是,这种夸张的比例,却能够很快地造成视觉上的关注,而且蓝色的背景与宫女的身体颜色之间的冲突不和谐,也造成了非常大的视觉冲击,这种颜色的对撞、人体基本身体结构出现的错位,代表着一种属于安格尔风格的审美。
安格尔创作的《大宫女》首先是一个明亮颜色和冷暗颜色之间的撞击对比。
西方古典主义的油画创作过程当中,强调油画画面之中颜色与颜色之间的自然过渡,只有进行恰到好处的过渡,才能够更好地让整个画面进行融合。
不过安格尔创作的《大宫女》则不然,整个宫女的背景采用的是冷色调的蓝色,而宫女是裸着身子的,宫女的身体肌肤却是使用明亮的浅黄色,这两种颜色之间,安格尔并没有采用其他的颜色作为过渡。
这样一幅《大宫女》的颜色之间就形成了激烈的冲突,这种冲突虽然和古典主义的绘画风格差异甚大,但是却能够给观赏这一幅画作的观赏者留下深刻的影响。
安格尔创作的《大宫女》第二方面的美学特征就是他与众不同的人类身体结构设置。
法国新古典主义美术基本特征法国新古典主义美术是法国乃至欧洲艺术史上的重要流派,从18世纪末期到19世纪中期,对欧洲美术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基本特征包括:1、追求古典均衡和稳重;2、将艺术与政治相结合;3、注重细节和造型的准确性。
首先,法国新古典主义美术对古典艺术的追求体现在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借鉴上。
艺术家们通过对古典雕塑、建筑等艺术形式的研究,探究古典艺术所追求的 Symmetria(对称)、Proportio(比例)和Eurythmia(和谐)。
他们认为,古典艺术所追求的这些美学原则与自然界中的规律相吻合,体现了宇宙秩序和神的意志。
因此,艺术家们通过将这些美学原则融入作品中,展现出艺术的均衡和稳重。
其次,法国新古典主义美术将艺术与政治相结合,通常被认为是19世纪初期的一种政治态度。
在那个时代,法国正处于政治动荡的时期,政治力量不断转换。
因此,艺术家们开始关注社会问题,并利用艺术表现自己的政治态度。
他们通过描绘历史人物和重要事件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借此帮助塑造法国的政治形象、塑造民族精神和增强自身的社会地位。
最后,法国新古典主义美术对造型和细节的准确性有严格要求。
新古典主义追求逼真的形态和细节,注重完整的解析和分析。
艺术家们以重视古代艺术原则的方式创作,这需要对几何形态、比例、对称等单元素素进行精密的掌握,并通过一系列的构图措施来表达自己对古代艺术形式的理解。
总之,法国新古典主义美术在欧洲美术发展的历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其作品以古典美学的追求为主题,注重艺术与政治的联系,追求细节和造型的准确性,推动了法国美术和欧洲美术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法国新古典主义美术风格,对今天的艺术创作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