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黄乐天)
- 格式:ppt
- 大小:14.17 MB
- 文档页数:25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难缠作者:林尊强来源:《现代养生·上半月》2021年第12期在生活中,带状疱疹疾病十分常见,虽然可以通过规范化的治疗缓解,但是依然会有一部分人留下后遗症,轻者会连续疼痛数月,重者可疼痛数年,患者苦不堪言,并且以现有的医疗条件是无法形成有效治疗的。
因此,人们称其为“不死的顽症”。
所以,应该正确认识、了解疾病病因、临床表现等,在发病时及时就医接受检查和诊断,并在医生建议下进行科学治疗,从而缓解疼痛,缩短疼痛时间,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
一、何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在研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之前,首先要认识带状疱疹,其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皮肤病,临床上比较常见,很多人都得过这个病,大部分人在治疗后都可以痊愈,但是部分人会因为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引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成为挥之不去的病痛。
一般情况下,在治疗带状疱疹的时候,是可以通过药物治疗的方式将患者体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以及传感到末梢神经的病毒彻底清除,不会留下后遗症,反之则会出现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尤其是对此病毒免疫力较差的人,例如儿童、老年人等,在感染病毒后,因为病毒具有嗜神经性,所以在感染后可以沿着患者的皮肤感觉神经末梢移动到脊髓后跟神经节中,直接发病或者潜伏下来,在预防人体免疫力下降时,例如感冒、发热等,会重新激发该病毒,造成神经节发炎、坏死,引起神经痛。
年龄越大的患者疼痛感越强烈。
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病因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根本病因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袭神经,从患者以及带状疱疹疾病的方面来看,年龄、疱疹损伤皮肤面积、器质性疾病、急性发作期伴有严重神经痛等,均是引起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因素。
首先,年龄大于60岁的人群在发生带状疱疹时,应该考虑到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疾病,因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根本原因是病毒侵袭神经节,并且在免疫力低下时被激活,引起疼痛,老年人的免疫力普遍都比较差,在发生带状疱疹疾病后,有很大几率会形成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并且年龄越大疼痛越严重,持续时间越长。
不一样的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一般定义为带状疱疹皮损愈合后3个月局部仍然疼痛。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 hz)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是皮肤科门诊和疼痛科临床较常见的疾病,带状疱疹发病率为人群1.4‰-4.8‰之间,并且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约有10%带状疱疹患者可并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而以60岁以上老年患者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发生率为最高,可达50%—75%。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带状疱疹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病率会显著增加。
带状疱疹急性期约80%以上患者伴有疼痛,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异常性疼痛和痛觉超敏的治疗更加困难。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是指急性带状疱疹临床治愈后持续疼痛超过一个月的后遗症,是带状疱疹病毒破坏脊髓后角细胞所致,目前仍是世界级的疼痛难题。
多发生在胸部,其次是头面部,腰腿部也可累及,是困扰中、老年人的顽固性痛症之一,其持续时间短则1~2年,长者其至超过10年,如无有效的疼痛控制方法,一般病史均长达3~5年。
患者长期遭受疼痛的折磨而苦不堪言,不仅情绪低落,生活质量低下,而且工作和社交能力降低其至丧失。
一、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发病机理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机制主要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1、病毒侵袭神经:带状疱疹是由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病毒通过皮肤破损处进入体内,沿神经纤维传播,侵犯神经元,导致神经炎症和损伤。
2、神经损伤:病毒感染神经纤维后,会引起神经细胞的炎症、变性、坏死等损伤,导致神经传导功能受损,从而产生疼痛。
3、神经修复能力减弱: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神经细胞的修复能力逐渐减弱,一旦发生神经损伤,修复过程缓慢,疼痛症状持续时间延长,容易导致后遗神经痛。
4、免疫力下降:年龄大于60岁的患者,免疫力相对较低,病毒更容易神经,且免疫力低下导致神经修复能力减弱,从而增加后遗神经痛的风险。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概述】带状疱疹系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此病毒一般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元中。
临床上认为带状疱疹的皮疹消退以后,其局部皮肤仍有疼痛不适,且持续1个月以上者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即PHN。
表现为:1.急性带状疱疹临床治愈1个月后患区仍存在持续或发作性剧烈疼痛;患区范围内可见明显的色素沉着改变。
2.患区有明显的感觉和触觉异常,大部分患者表现为以对痛觉超敏为特征,轻轻触摸即可产生剧烈难以忍受的疼痛;部分患者以感觉功能减退为特征,触痛明显。
3.疼痛的性质以自发性刀割样或闪电样发作痛或持续性烧灼痛为主,大多数患者疼痛程度剧烈难,以忍受。
极个别患者缺乏典型的神经痛。
4.由于对剧烈疼痛的恐惧,患者的心理负担沉重,情绪抑郁,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和有自杀倾向。
5、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青年人略轻,老年人较重,且多见。
【病因病理】西医病因病理:带状疱疹系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这个病因很清楚。
通过典型皮疹,单侧性和按神经节分布的疼痛,和疼痛的“认时性”(在夜间12点至零晨3点加剧)很容易确诊。
但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病因病机并不完全明确。
现代研究认为主要与病毒感染,炎症,年龄等因素有关。
部分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伴有自主不稳定性,可因理化因素,精神紧张而加重疼痛程度,反之可因松弛而觉缓解。
1、病毒感染引发后遗神经痛的主要原因是,神经线的外皮粗纤维被疱疹病毒大量吞食破坏的结果,其次是残余的病毒不定期在作怪。
2、炎症刺激带状疱疹病毒的亲神经性侵袭神经末梢造成的,病毒能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激烈的炎症。
3、年龄该病是医学界的疼痛难题,是中老年人健康潜在的杀手。
年龄愈大,机体抵抗力越差,神经痛越重。
4、其他如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患者的特异体质、神经细胞受损后变性及遭受慢性刺激等因素有关。
中医病因病理: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主要表现为受病部位灼痛、窜痛、刺痛,而且疼处固定不移,频繁发作,经久不愈。
血瘀,湿热,气虚,阴虚是本病的常见原因和诱因。
中医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贾高增
【期刊名称】《中国民间疗法》
【年(卷),期】2012(20)9
【摘要】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指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导致的相应节段神经系统损伤,引起疼痛,是困扰中老年人群的顽固痛症之一,其疼痛持续时间数月至数年。
由于患者长期忍受疼痛折磨而苦不堪言,治疗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日常生活质量。
笔者用TDP特定电磁波理疗、针刺、拔罐、擦药的方法治疗本病168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观察带状疱疹病人共168例,均为2008~2011年带状疱疹研究所的门诊病人,男64例,女104例;年龄19~76岁,平均53.4岁;病程6天~3年,平均6.5个月;疼痛部位:头面颈项部11例,胁背上肢部63例,腰腹下肢部89例,大腿内侧5例。
在医院输液10~20天:昔65例,在外诊所或单方治疗者103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剧烈的顽固性疼痛、触痛或带有断裂撕扯样、压榨样、烧灼样疼痛。
多数患者伴有心烦、失眠、情绪低落、无食欲的症状。
【总页数】1页(P23-23)
【作者】贾高增
【作者单位】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带状疱疹研究所,4574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中医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用药规律浅析
2.中医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0例临床观察
3.中医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分析
4.中医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研究
5.中医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研究概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带状疱疹神经疼痛后遗症什么是带状疱疹神经痛后遗症,相信这是很多人都想问的一个问题,因为我们会发现,近年来带状孢疹等起皮肤疾病已经严重的影响到我们的健康,很多人都会受到它的伤害,所以必须注重科学的认识和了解,而且要知道它容易产生哪一些后遗症问题,这样我们才能够正确解决。
带状疱疹系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此病毒一般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元中。
但机体抵抗力低下或劳累、感染、感冒发烧,生气上火等,病毒可再次生长繁殖,并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激烈的炎症。
皮疹一般有单侧性和按神经节段分布的特点,有集簇性的疱疹组成,并伴有疼痛;年龄愈大,神经痛愈重。
此病现代医学称为带状疱疹,民间称为蛇胆疮,缠腰龙等称。
带状疱疹患者只要积极治疗,迅速将体内病毒及传感到末梢神经的病毒清除体外是不会有后遗症发生的,反之就可能形成后遗神经痛。
长了带状疱疹,建议用千蒲疱疹油治疗,能标本兼治带状疱疹。
引发后遗神-经-痛的主要原因是,神-经线的外皮粗纤维被疱疹病毒大量吞-食破-坏的结果,其次是残余的病毒不定期在作怪。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就是带状疱疹遗留下来的疼痛,属于后遗症的一种。
临床上认为带状疱疹的皮疹消退以后,其局部皮肤仍有疼痛不适,且持续1个月以上者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即PHN。
表现为局部阵发性或持续性的灼痛、刺痛、跳痛、刀割痛,严重者影响了休息、睡眠、精神状态等。
据报导,带状疱疹发病率为人群的1.4‰-4.8‰之间,约有20%的患者遗留有神经痛。
50岁以上老年人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主要人群,约占受累人数的75%左右。
该病是医学界的疼痛难题,是中老年人健康潜在的杀手。
以上是针对于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一些内容分析介绍,其实的就是典型的带状疱疹后遗症的表现,所以每一个患者朋友,科学的治疗和预防这种疾病,当你发现身体受到这种问题影响的时候,千万不要忽视,你只有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才利于身体健康。
有一种痛叫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一个“止痛如神”的方子轻松搞定带状疱疹,很多人都听说过,就是一种皮肤病,一旦发作起来,皮肤表面会出现一簇一簇的红色小疹子,像带子一样连在一起,叫带状疱疹。
因为老长在前胸腋下,这一长串密密麻麻的小疹子看上去似乎又像一条缠绕在腰间的长蛇,所以古人也管它叫蛇串疮、缠腰火龙。
当然,这不是说带状疱疹只长在腋下,有时候也长在其他地方,比如,背上、腿上、胳膊上等等。
除了皮损,还伴有剧烈的疼痛,有人形容像针刺,像火烧,像刀割,就连走起路来都得小心翼翼的,有时候不小心被衣服蹭到了,立马痛得龇牙咧嘴。
可见,这种痛,不是一般人能忍受的。
而所谓的后遗痛,就是说皮肤表面的疱疹已经消退了,但疼痛还在。
这就奇怪了,明明好了,为什么还会痛呢?出现这种情况,大多是因为治疗不及时或者不彻底,表面上看是好了,但其实邪气被没有被彻底祛除,余邪依然“潜伏”在体内。
什么样的余邪呢?这就得从带状疱疹的病因说起了。
一说到带状疱疹,中医往往会把它和湿热,火毒这样的词语联系在一起。
前面说了,带状疱疹可以看到大面积的红疹,用寒热来区分,色红是有热,红疹当中还带有水疱,水泡里面包裹着的浊水其实就是身体里的湿邪。
而火毒的意思是有热,但又不是普通的火热,这火热来势汹汹,厉害的很,把皮肤和经络血脉都给灼伤了,这就形成了瘀血,瘀血堵在血脉管道里,不通而痛。
很多人觉得带状疱疹的疼痛就是皮损引起的,既然皮损已经好了,按道理说,就不应该痛了,对吧,殊不知此时的经络,因为瘀血的阻滞,依然是不通的,通了自然也就不痛了。
那就活血化瘀,清热祛湿吧。
在明代申斗恒的《外科启玄》里记载了一张方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痛,可以说是“如有神助”。
名字叫什么?就叫止痛如神汤。
止痛如神汤:秦艽3克,桃仁3克,皂角子3克,苍术2克,防风2克,黄柏1.5克,当归尾0.9克,泽泻0.9克,槟榔0.3克,熟大黄3克,这是原方的剂量,用量不大,仅供参考。
来看一下这个方子。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注意事项
导语: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这种疾病可能很多朋友对于它的发病原因以及发病症状都不了解,根本就不知道带状疱疹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所以我们建议大家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这种疾病可能很多朋友对于它的发病原因以及发病症状都不了解,根本就不知道带状疱疹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所以我们建议大家在生活中可以好好的了解一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这种疾病。
对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来说,你们应该要在生活中注意一下自己的饮食问题。
后遗神经痛的根本原因在于受损皮肤的神经轴突(内蕊)外露,这是因带状疱疹病毒喜食神经髄鞘中的粗纤维所致,导致髓鞘脱落,内蕊外露,出现生物电流短路,使患者出现电击一样的剧痛,痛苦不堪。
带状疱疹患者只要积极治疗,迅速将体内病毒及传感到末梢神经的病毒清除体外是不会有后遗症发生的,反之就可能形成后遗神经痛。
长了带状疱疹,建议用千蒲疱疹油治疗,能标本兼治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就是带状疱疹遗留下来的疼痛,属于后遗症的一种。
临床上认为带状疱疹的皮疹消退以后,其局部皮肤仍有疼痛不适,且持续1个月以上者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即PHN。
表现为局部阵发性或持续性的灼痛、刺痛、跳痛、刀割痛,严重者影响了休息、睡眠、精神状态等。
注意事项
1、在饮食方面:不要吃猪肉、不要饮酒及与啤酒类似的碳酸饮料。
2、在行动方面:不要活动或少活动,多注意休息。
3、在情绪方面:不要忧愁,不要急躁,心情要开朗。
4、在治疗方面:建议千万不要采取破坏神经的方法治疗。
如神经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什么疾病?以及针灸、护理的效果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带状疱疹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它指的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AHZ)是指疱疹病毒侵袭神经时产生的疼痛。
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一旦发生,主要为持续性刀割样、针刺样、电击样疼痛或阵发性烧灼痛。
临床症状严重且持续,此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由此可见,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进行有效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能够更好地治愈病人,要清楚认知疾病的发病特点。
1.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发病特点(1)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发病位置带状疱疹引起的神经疼,疼痛的发生部位就是带状疱疹受累的部位。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由于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侵犯了神经导致的。
一般来说是炎症相邻的2-3根神经同时受累,在神经的支配区就会出现皮肤上出现疱疹样改变。
疼痛的部位就是发生在疱疹样改变的部位或其附近,这叫带状疱疹后的神经疼。
带状疱疹后的神经疼是非常严重的疾病,刀割样、电击样的疼痛,因此,要及时进行有效治疗。
(2)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辨证分型①湿热阻络型:治疗后,带状疱疹仍未排除湿气,滞留在经络中,造成血瘀淤塞在经络中。
如果不及时治疗,那将为患者带来疼痛。
表现为发热疼痛,受累部位发痒,口黏不太口渴,便溏,舌苔黄腻,脉滑数。
②气虚血瘀型:身体长期受邪侵,或年老正气弱,不能驱散邪气,也会导致毒素淤滞堵塞经络,不通则痛。
症状为疼痛,局部麻木,气虚,说话懒散,乏力,舌暗,苔白。
③阴虚肝旺型:津液因阳邪而耗伤,或过度除湿治疗,导致津液流失,阴虚失血。
该病表现为白天轻度疼痛,夜间疼痛加重。
常见局部肌肉痉挛、抽搐,舌红,苔少,脉细。
(3)选取穴位治疗疗效由于本病神经功能损伤疼痛,常采用阿是穴、夹脊穴。
由于局部阿是穴对疾病反应最直接,且皮损相对狭窄,故被认为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最佳刺激点,因此首选为阿是穴。
夹脊穴具有调节自主神经的功能,所以临床上出现一些与自主神经功能有关的疾病,经常使用夹脊穴进行治疗。
2、采用针灸治疗由于病证不同、虚实不同、病灶不同等因素的不同,在针灸疗法的选择上也存在差异。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生活常识分享怎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症神经痛?导语:带状疱疹早期有效的治疗是非常关键的,带状疱疹患者最好及早治疗,若治疗不及时或效果不好,则会引起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那治疗晚了之后,带状疱疹早期有效的治疗是非常关键的,带状疱疹患者最好及早治疗,若治疗不及时或效果不好,则会引起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那治疗晚了之后,得了后遗症,神经痛怎么办?不要急。
接下来我们了解一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症状。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危害以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预防。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症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主要症状是疼痛。
这种神经痛属于剧烈的顽固性疼痛症,并常合并有心理异常因素。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的确切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有关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病理改变目前亦未完全明了,但与病毒感染急性发作后所遗留的神经组织内的炎症水肿和出血及瘢痕有关。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危害: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困扰中老年人群的顽痛症。
急性带状疱疹早期有效的治疗是非常关键的。
早期有效的治疗能降低其后遗神经痛的发病率。
因为只有及时有效的治疗,才能缩短疗程。
最好能使疱疹1周到10天内结痂,这样能同时清除湿热毒邪,这一步非常关键。
若湿热邪毒稽留体内,易阻气机,与气血搏结而化热,阻于经络。
滞于脏腑,湿困脾土,脾失健运。
湿热甚则熏蒸肝胆。
若能在10天内结痂,湿热被清除,一般是不会留后遗神经痛。
若是留后遗神经痛,多是由于早期治疗不当,或化脓感染,或使用刺激疗法,致使疗程大大延长。
带状疱疹的出现危害了很多人,少则数月或年余,多则数年,患者。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证治体会
胡美根
【期刊名称】《江西中医药》
【年(卷),期】2006(37)11
【摘要】@@ 病例1.刘某,男,72岁,2006年4月1日初诊.rn患者今年2月初因右侧头面部起水疱,疼痛剧烈,在某医院诊为"带状疱疹",以肌注维生素B1、维生素B12、干扰素,口服阿昔洛韦片后,水疱逐渐干燥,但疼痛无明显好转,夜眠不安.检查:右侧头面部有数片色素沉着,少许结痂及脱屑,舌苔暗,苔白,脉弦滑,口干苦,便干.诊断: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辨证:气滞血瘀,毒热未尽.治法:解毒活血,行气止痛.方药:紫草15 g,茜草15 g,板蓝根30 g,丹参15 g,枳壳10 g,木香10 g,厚朴10 g,延胡索10 g,全蝎10 g,木瓜10 g,制乳没各10 g,全瓜蒌15 g,大黄6 g,薏苡仁30 g,牛膝10 g.服用7剂后,疼痛减轻,继服14剂,疼痛消失.
【总页数】1页(P44)
【作者】胡美根
【作者单位】江西省新余市良山中心卫生院,新余,33802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痛经证治验案与体会
2.运用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胆瘅的证治及体会
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证治中若干问题的思考与体会
4.《脉因证治·头目痛》学习体会
5.妇人多气少血中医病因、生理病理特点及其临床证治的体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老人要警惕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老人要警惕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70岁出头的王伯轻微“感冒”几天后,左腰出现束带样灼痛。
到医院看了急诊,疗效欠佳。
他又熬了四天,疼痛区域皮肤逐渐开始出现米粒样小疹子,很快转成连片的水疱疮。
他再去看病,才知道自己患的是“带状疱疹”。
用药治疗十来天之后,疱疮慢慢好了,但是疼痛却更加厉害了,王伯甚至疼痛到夜间无法安睡的程度。
再到医院,医生告知王伯,这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老年朋友们,春季是水痘高发季节,要警惕“带状疱疹”及其并发症――后遗神经痛。
身体太劳累,带状疱疹易发作王伯患的“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发的急性病。
我们绝大多数人体内都携带有这种病毒,大多是儿时被感染的,只是未发病而已。
正常情况下,病毒与人和平共处、相安无事。
但是,当我们免疫力降低或者过于劳累的时候,病毒就可能活跃起来,引发“带状疱疹”。
王伯的病程很典型。
在出疹前几天,有轻微的感冒样不适,有些人还会有头痛、畏光等症状;接着出现身体一侧某个区域剧烈的疼痛和皮肤感觉异常,表现为灼痛、刺痛、搏动痛或电击痛。
微小刺激就引发疼痛和剧烈瘙痒的也不少见。
带状疱疹一般会在疼痛的皮肤区域出疹。
先是出现散在的红斑或斑丘疹,很快汇集成簇,并转变为小水疱,疱液清亮。
水疱会很快融合,然后疱液会变得浑浊,逐渐干涸、结痴;痂皮多会在两三周之后脱落。
局部淋巴结常常会肿大、有压痛。
疱疹病变多呈带状分布,不会越过躯体的中线。
但是,带状疱疹的变化比较多,有很多不典型的病程,例如,少数带状疱疹患者可能不出水疱,皮损只有红斑、丘疹,这是所谓的“顿挫型带状疱疹”;还有少数患者只有前驱症状和疼痛,而无皮疹出现,称为“无疹型带状疱疹”;更有少数患者会在全身数个皮区不对称出疹,身体的两侧都可受累。
疱疹可自愈,神经痛难熬一般来说,带状疱疹是急性病,其皮损具有自愈性,即使不做治疗,也可以自行修复和好转。
5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一朝去除5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一朝去除2016-01-0610:37:35 来源: 网易健康综合(北京)研究表明,星状神经节在颈肩部、上肢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已广泛用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等的治疗。
(原标题:十五载带状疱疹后遗痛,一朝去除)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带状疱疹皮疹消退以后,局部皮肤仍有疼痛不适且持续1个月,属于带状疱疹的后遗症之一。
临床表现为局部阵发性或持续性灼痛、刺痛、跳痛或刀割样痛,对患者的睡眠、精神状态有极大的杀伤力。
研究显示,带状疱疹发病率为1.4‰-4.8‰,约20%的患者遗留有神经痛。
50岁以上老年人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主要人群,约占受累患者的75%左右。
该病是疼痛学界的巨大挑战,被“誉”为“不死的癌症”,是中老年人健康的潜在杀手。
近日,我院疼痛科采用星状神经节脉冲射频技术成功为一位被上臂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折磨了15年的患者解除了病痛。
黑龙江患者马某某,女,58岁,因右上肢疼痛15年,加重3个月入院。
既往有明确带状疱疹病史,之后出现右上肢内侧、右颈肩部刀割样疼痛。
3个月前,患者右上肢内侧、右颈肩部疼痛加重,为阵发性刀割样、过电样、针刺样疼痛,约5-10min一次,发作时伴右上肢大幅度抽动。
由于疼痛程度剧烈,连穿脱衣服都成了十分困难的事情,夜间常常无法入睡。
患者曾辗转全国多家医院治疗,但疗效甚微。
入院时患者托着右上肢,不敢触碰,满脸痛苦面容。
考虑到患者长期重度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病史,疼痛科医生拟定择期行右侧星状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方案。
2015年12月21日在局麻下行右侧星状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
患者取仰卧位,头稍后仰,C形臂置于患侧,影像增强器向患侧旋转45°,在斜位相上找到C6-7钩椎关节,靶点位于钩椎关节略下方(图1)。
局麻后,采用“射线引导法”,用5cm长射频针沿射线方向刺入,直至骨质。
正侧位相显示穿刺针位于C7椎体外侧缘略偏内处,位置正确。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夹脊电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病案:廖某,女,77岁,2015年4月3日。
主诉:左肋间疼痛1年余。
病史:患者1年前左侧肋间带状疱疹,经过西医抗病毒和营养神经治疗后,疱疹消失,但遗留有肋间神经痛,每于夜间加重,难以入睡,为求中医系统治疗故来我院就诊。
初诊:血压:120/80mmHg,神清,语利,左侧第十肋至十二肋间疼痛,为刺痛。
中医查体:舌暗紫,苔白,脉沉细,身倦乏力,面色萎黄。
既往带状疱疹病史,并遗留有瘢痕。
西医诊断: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中医诊断:痛证。
辨证审机:病久迁延不愈,气血不足,无力推动气血运行,瘀阻脉络。
治疗方法:常规消毒患侧针刺部位,选取30号1.5寸毫针。
取穴病变侧相应节段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胸夹脊穴及其节段或上或下病变所累及的1-2个节段胸夹脊穴直刺0.3-1.3寸,病侧节段胸夹脊穴上下接一组电针用密波治疗,电流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
病变局部围刺采用平刺进针0.3-0.1寸。
每次治疗30分钟,每日2次;针刺6天,休息1天,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
针刺1个疗程后患者症状有所减轻,夜间可以入睡。
针刺3个疗程后疼痛症状消失。
治疗期间无不良主述。
按语本法通过对病变侧相应节段的夹脊穴针刺可起到平衡阴阳“扶正祛邪”通经活络的作用。
生理解剖学证实,夹脊穴周围深层分布着脊神经节是脊神经所发出的部位,肋间神经为胸神经前支。
针刺夹脊穴可以刺激末梢神经中的较粗纤维,引起脊髓背角的胶状质闸门关闭,进一步阻止伤害性刺激细纤维的信号输入,减少产痛物质的释放,刺激夹脊穴的同时还可提高痛阀而产生止痛作用。
电针密波可降低神经应激功能,其先对感觉神经起抑制作用,接着对运动神经也产生抑制作用,从而可产生止痛、镇静、缓解肌肉和血管痉孪、针刺麻醉等效应,其电流量大,对于神经的再生有一定好处。
同时加大局部刺激量,增加代谢,调整人体生理功能,可起到止痛“镇静”促进气血循环的作用。
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带状疱疹是一种可治愈性疾病,但带状疱疹消退后,患部遗留长时间疼痛,称之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 , 治疗比较困难。
该病在老年患者中发生率较高,且临床症状较重,疼痛常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本病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清楚,因其临床治疗十分棘手,患者不仅疼痛异常,而且昼夜不安,难以入睡,还不时伴有难以忍受的瘙痒,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西医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疗效并非十分满意。
因此临床上试图应用中医中药治疗本病的研究,近年来十分活」跃,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祖国医学中医认为PHN 多因热毒损伤阴血、经络失养、余邪未尽、痹阻经络,从而造成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不通则痛。
本文着重对近5 年来应用中医中药治疗PHN 的临床研究进展概况进行综述。
1 中成药及中药注射液治疗1.1 血府逐瘀胶囊张淑环等将181 例PHN 患者分为治疗组98 例,口服血府逐瘀胶囊(天津第五药厂生产)6 粒/次;对照组83 例,口服维生素B1 10 mg和维生素E 100 mg,均3次/d。
均连续服药2周为一个疗程。
结果治疗组痊愈79 例,显效14 例,好转4 例,无效1 例。
对照组痊愈28 例,显效16 例,好转10 例,无效29 例,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血府逐瘀胶囊是清代名医王清任《医林改错》中“血府逐瘀汤”,为古典之名方,采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取有效成分精制而成的纯中药胶囊制剂,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功效。
现代药理及临床研究表明,血府逐瘀胶囊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提高心肌供氧量,改善血液流变性,降低血黏度,减少红细胞、血小板聚集,改善人体血流动力学、微循环、代谢及免疫功能等作用。
1.2 新癀片刘泽虎用新癀片(厦门中药厂生产)治疗PHN 26 例,口服,2 片/次,3次/d ,共治疗2 周,结果显效20 例,有效6 例。
新癀片是在传统古方片仔癀基础上改制的中药制剂,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功效。
患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梁光伟
【期刊名称】《老年健康》
【年(卷),期】2006(000)001
【摘要】我父亲患带状疱疹快一年了,皮肤疱疹消退后,仅留有色素沉着,但后
遗肋间神经痛非常严重,经常刀割般疼痛,难以忍受。
请问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吗?答:目前对此还没有特别好的治疗方法。
建议患者服用西药卡马西平,这种药从临床效果来看相当不错,服用方法是一天3次,一次2片,但这种药的副作用是可
导致头晕,并可使白细胞减少。
【总页数】1页(P58)
【作者】梁光伟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52.12
【相关文献】
1.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发生及引发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相关因素研究 [J], 刘欢;詹淑霞;梁豪文
2.不同方法肋间神经阻滞对带状疱疹神经痛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治疗的效果比较分析 [J], 单国法; 郭明仁; 曹兆流; 费正国; 邱玲; 石金鑫; 李水云
3.不同方法肋间神经阻滞对带状疱疹神经痛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治疗的效果比较分析 [J], 单国法; 郭明仁; 曹兆流; 费正国; 邱玲; 石金鑫; 李水云
4.A型肉毒毒素治疗三叉神经痛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 [J], 李华亮;潘平雷;陈佳慧;罗容;沈媛;钟建国
5.普瑞巴林与皮内注射治疗急性带状疱疹性疼痛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效果[J], 杨光;石金鑫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