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七章_第3节《电阻的测量》说课

第十七章_第3节《电阻的测量》说课

第十七章_第3节《电阻的测量》说课
第十七章_第3节《电阻的测量》说课

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电阻的测量》,是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第3节的内容,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几个方面来说这节课。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用伏安法测电阻是电学里的一个基本实验,属欧姆定律变换式的具体应用。安排这个实验在理论方面可以加深对欧姆定律和电阻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在实践方面可以给学生提供初中常用电学器材综合使用的机会,有利于学生熟练掌握电路的连接,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滑动变阻器的使用等基本技能,从而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验和活动,从被动到主动,在锻炼能力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了解科技发展,从而融入到现代社会的理念。所以本课在课堂教学模式上注重让学生主动探究、全员参与。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掌握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方法。

2.学会用伏安法测量电阻。

3.加深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测量出待测电阻的阻值。

2.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发现规律,加深对电阻概念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直观:重视学生对物理规律客观性、普遍性和科学性的认识,注重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学会用伏安法测量电阻。

2初中常用电学器材的正确熟练应用,熟练地掌握电路的连接。

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发现规律,加深对电阻概念的认识。

4.教具与学具

定值电阻、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源、开关、导线若干、PPT课件。

二.说教法学法

学情分析

初三学生是初中的毕业年级,心智较为成熟,通过一年的物理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更加进步。

但是初三的学生往往是不爱发言,不主动表现自我,课堂气氛比起初二的学生沉闷。需要教师的积极、灵活的调动。他们不喜欢枯燥的理论分析和教条式的计算,但乐于参与动

手实验、观察现象、了解与物理规律有关的信息,喜欢探索自己熟悉的或与所学知识有关的生活现象、科学事件。这样才更能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创造性。

1.说教法

经集体讨论本节课教法突出以学为本,因学论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起到引导启发,指导实验,归纳提升的作用。因此我们的教法是任务驱动型教法。

2.说学法

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情况,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以自主探究为主,学生预习的过程中发现任务——合作探究——交流讨论——巩固练习。运用了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和成果展示法。

三.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将从以下几个环节展开教学:

复习提问,呈现任务-----自主操作,探究新知-----总结规律,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感悟收获------布置作业,巩固升华。

第一环节:复习提问,呈现任务

提问:1、同学们还记得密度公式吗?并展示在黑板上。

2、那么根据密度公式如何测量物质的密度呢?

3、根据欧姆电律如何测量未知电阻的大小呢?

本节课我们就通过伏安法测电阻来学习电阻的测量。(板书课题、实验原理及方法)第二环节:自主操作,探究新知。

检查学生导学案的第四环节:实验电路图的补充情况与实物电路的连接情况,强调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的使用。学生展示、进行指正后,师展示幻灯片,全班学生进一步完善导学案。为实验顺利进行打好基础。

借助于课件的第三张幻灯片讲解实验步骤及实验的注意事项。

实验步骤:

1.按电路图或实物图连接电路。

注:连接电路时开关始终要处于断开的状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要调至于阻值的最大端。实验中电流表、电压表都要选择小量程。

2.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适当位置,使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

U1 = 0.6V,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I1;

U2 = 0.8V ,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I2;

U3 = 1.0V,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I3。

每次测量完将电压U 、电流I 分别记录在对应的表格中;(前后四人为一小组进行实验吧,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看哪个组测得快又准确。) 数据记录表:

3.结束实验,断开开关,整理实验器材。

4.收集一个组的数据作为例子,并展示到课件上。(板书:数据处理) ⑴利用公式I

U

R =

求出每次测量的电阻,分别为R 1、R 2、R 3。 ⑵最后求电阻的平均值。公式为: 3

3

21R R R R ++=

并记录在表格中。

⑶学生完成数据的处理后,抽取两位同学的计算过程并展示。 ⑷提问:为什么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呢? 第三环节 总结规律,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82页的第3题 完成学习之友49页的第7题 第四环节: ,课堂小结,感悟收获 集体小结 第五环节: 布置作业,巩固升华

1.完成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报告。(书面作业)

2.家庭作业:课后习题1,2;学习只友:电阻的测量4,5,6 四.说板书设计

最后我说一下这节课的板书设计,为了使学生对知识有个系统全面的掌握,板书如下

17.3 电阻的测量

实验原理:I U

R =

实验方法:伏安法

ρ=

V

m

数据处理:1

1I U R I =

;22

2

I U R =

;3

33I U R =

3

3

21R R R R ++=

结束语

以上是我们对“电阻的测量”这节教材的认识和对这堂课的整体设计,整个过程可能还存在缺点和不足,希望各位评委多多指正,谢谢!

电阻的测量教案

电阻的测量教案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宇华教育集团初三年级物理新授课教案 备课人桑宇峰时间年月日课时序 课题《电阻的测量》第17章第三节电阻的测量 一、学习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 2)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 2、过程和方法: 1)有在观察物理现象或物理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领会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方法,初步形成对信息的有效性作出判断的意识。培养初步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对科学的求知欲,激励探索与创新的意识。 2)培育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初步培养合作交流的愿望,能主动与他人合作,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二、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伏安法测量电阻的电路设计。 学习难点:应用欧姆定律,学习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 三、学习过程 1、温故知新: (1)电流表、电压表使用时注意事项? 【电流表: 1两个必须:必须将电流表串联接入被测电路中;必须使电流从电流表的“+”接线 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2两个不能:所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不能将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的两极上. 3三先三后:先调零后使用;先画图后连接;先认清分度值后读数 电压表: 1两个必须:必须将电压表并联在被测电路的两端;必须将电压表的“+”接线柱靠 近电源正极,“-”接线柱靠近电源负极. 2一个不能:所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量程. 3三先三后:先调零后使用;先画图后连接;先认清分度值后读数】

伏安法测电阻说课稿(一等奖)之令狐文艳创作

“伏安法”测电阻说课稿 令狐文艳 说课教师:赵宏东 甘浚镇中心学校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伏安法”测电阻。 一、说教材 《“伏安法”测电阻》是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之前已经学习了电阻和变阻器以及欧姆定律的内容,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牢固的理论基础,这节课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一个补充,也是为之后进一步学习电路知识打基础,它在整个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本节课的内容分析,我结合着九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作为九年级学生应该达到的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学会用伏安法测电阻,巩固和加深对欧姆定律的理解。能够独立连接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学生的思维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有提升。培养学生认真严谨,实事求是做好实验的科学态度。 三、本节教学的重、难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用伏安法测电阻的方法;学会连接实验电路。教学难点:设计实验电路图;学会写比较完整的实验报告。 四、说教法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1、实验教学法: 利用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有更深的理解。 2、活动探究法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和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充分的提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验操作能力。 由于本节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直观的感受,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然后经过讨论,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最后老师做补充和总结。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节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五、说学法 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真正成为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分析归纳法、总结反思法。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说课稿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说 课稿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我的说课题是: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以下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模式、教法与学法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四大方面来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一)本课特点、地位及作用 1、本节课是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电功率》中的第三节。本节课将重点突出了学生的探究活动,把科学方法的学习和科学知识的学习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而且更加注重让学生自己去体验物理规律的得出过程,帮助学生体验成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2、《测量小灯泡电功率》是这一章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在学电能和电功率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认识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别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后面又将学习电和热。所以,本节课既是对电功率的进一步理解,又为后面的知识学习打下了伏笔,真正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3、本节教材主要安排了一个"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探究实验,这是培养学生重视实验和归纳,亲自感知获得知识过程的一个很好的机会,也是提高学习能力的好素材。另外,为了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课程中还安排了通过观察室内灯泡的发光情况来判断灯泡电功率的大小这一内容,这样即降低了难度又提高的兴趣,使得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真正体现了从物理走向生活,从生活走向物理这一理念。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对教材的理解,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此课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和技能:加深对电功率的理解,巩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操作技能,培养根据理论知识和探究设计实验方案、选用实验器材的能力;通过总结、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2)过程与方法:我关注的是,学生上课是不是真正地参与科学的探究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是否学会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并能顺利地完成合作从而得到正确的结论;通过测量,体验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别;根据公式(P=UI)设计实验方法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究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神奇,获得成功的喜悦,并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讨论和交流,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态度;初步认识人类生活离不开科学,而科学也真正的服务于社会。 (三)重点与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我确立的重点和难点如下 ①重点:用伏安法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和不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②难点:额定功率、实际功率的理解,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的能力;分析信息得出正确结论。 相应对策:在组织实验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进行实验观察,引导学生归纳、补充,完成重点的落实。结合实验时对小灯泡发光现象的观察,突破学生在理解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别时的难度,同时在总结时,也可利用事先做好的多媒体课件帮助完成重难点的教学。二、教学模式:根据本节内容的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七章第3节《电阻的测量》电子教案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 第3节电阻的测量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够应用欧姆定律学习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 2.进一步掌握电压表、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及规则。 3.通过使用滑动变阻器,进一步理解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加深对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方法的理解。 1.通过学生对自己的设计、操作、结论的分析,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周密、严谨的科学思维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在共同完成的操作及实验过程中,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对信息的综合分析能力。 2.通过学生根据实验课题选择仪器、设计实验、制订实验操作方案等,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2.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做功与内能变化的关系。 利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 自行设计科学的、完整的实验操作方案。 电流表、电压表、导线、小灯泡、电阻等。

师:同学们上节课学习了欧姆定律,并已能用欧姆定律的公式做一些简单的计算,现在请同学们看这样的题目。 投影: 用电压表测出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7.2 V,用电流表测出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为0.4 A,这段导体的电阻是多少。 (学生练习,两个学生板演) 解:根据欧姆定律I=U/R得,R=U/I=7.2 V/0.4 A=18 Ω 师:欧姆定律I=U/R可变形为R=U/I,可不可以说导体的电阻R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也就是说,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导体的电阻R就会越大;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就会越小? 生:电阻是物质本身的性质,是由导体本身的因素决定的,和导体两端是否有电压,电压多高,以及导体中是否有电流,电流的大小都没有关系。 师:肯定同学的回答。强调:对于变形公式R=UI,不能单纯从数学的角度理解,不存在R与U成正比,R与I成反比的关系,但是R=UI可以作为电阻的计算式,由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来计算这段导体的电阻。 知识点1 实验原理设计 师:同学们面前的定值电阻是我们在实验室中做实验时常用到的,如果我们想知道这种定值电阻的电阻是多大,怎么办? 生:用电压表测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值,用电流表测出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值,再根据R=UI计算电阻。 师:很好,请大家画出测量定值电阻的电压和电流的电路图,然后互相交流,看自己的想法有没有和别的同学不一样。 (请一位同学将自己设计的电路图画在黑板上。教师巡视)

电阻测量说课稿

《电阻的测量》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第三节的内容。欧姆定律是电学的基本定律,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电学知识和分析电路的基础,电阻的测量是欧姆定律的应用,是初中物理课标中要求掌握的一个重要的测量型实验,是今后学习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基础,因此本节课是初中电学的重点,处于电学实验的核心位置,在中考中也是一个热点。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使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 过程与方法:通过测量电阻了解欧姆定律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实验电路的设计和连接。 教学难点:测量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及数据的处理。 二、学情分析 教材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步骤、实验记录表格等,并要求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比较高。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对电流电压和电阻有一定的认识,但还比较片面,如R=U/I,受到数学思维的影响,学生很容易认为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的错误认识。学生虽然经历了几个探究,有一定的实际操作经验。但考虑到学生的动手操作机会少,在本节内容的学习中可能存在三个方面的困难: (1)学生不能很好的设计实验步骤和实验数据表格 (2)在实验操作中,出现一些电路故障,不能迅速排除故障。 (3)在数据分析中出现困难。 三、学法指导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启发引导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学习方法:(1)小组合作探究法:让学生自主的参与到学习中,参与探究,学会在小组中合作,培养合作能力。 (2)分析归纳法:通过对实验探究的过程和数据分析,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

实验: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说课稿 教案

实验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知识梳理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多用电表的构造和原理; 2.使用多用电表测电阻; 3.探测黑箱内的电学元件. 二、实验原理 1.多用电表的构造及功能 流电流和直流电压的,其刻度是分布均匀的,最下面一条刻度线左侧标有“V”是用于测交流电压的,其刻度是不均匀的.多用电表表面的下半部分为选择开关,周围标有测量功能的区域和量程.将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旋转到电流挡,多用电表就测量电流;当选择开关旋转到其他功能区域时,就可测量电压或电阻. 多用电表表面还有一对正、负插孔.红表笔插“+”插孔,黑表笔插“-”插孔,插孔上面的旋钮叫调零旋钮,用它可进行电阻调零.另外,在表盘和选择开关之间还有一个机械调零旋钮,用它可以进行机械调零,即旋转该调零螺丝,可使指针(在不接入电路中时)指在左端“0”刻线. 2.多用电表是电流表、电压表和欧姆表的组合,测电流和电压的原理与电流

表和电压表相同 (1)直流电流挡:直流电流挡的几个挡位实际是由同一表头并联不同电阻改装而成的几个量程不同的电流表. (2)直流电压挡:直流电压挡的几个挡位实际是由同一表头串联不同电阻改装而成的几个量程不同的电压表. (3)测电阻的原理如图7-3-56所示. 图 二极管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电子元件,它有两个引线,一根叫正极,另一根叫负极,二极管的表示符号是,当二极管的正极接高电势点、负极接低电势点,即加正向电压时,二极管电阻很小(与加反向电压比较),处于导通状态,相当于一个接通的开关;当给二极管加反向电压时,二极管的电阻无穷大,相当于一个断开的开关,这种特性叫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已被广泛应用 三、实验器材 多用电表一只,干电池一节,电阻箱一个,定值电阻三个,黑箱一个,导线 若干 四、实验步骤

17.3《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

《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 塔子城镇中心学校王广宇一、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方法。 2.学会用伏安法测量电阻 3.加深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的理解。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根据实验原理设计电路图,并且能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 2、难点:引导学生分析实验,发现规律,加深对电阻概念的认识。 三、教学资源: 电源、开关、定值电阻、小灯泡、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导线若干四、教学过程 (1)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 问题引入:如何测定一个定值电阻的阻值大小? 设计实验:由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R=U/I可知,用电流表测出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用电压表测出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把实验数据代入公式,即可求出定值电阻的阻值大小。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实际测量中要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多次测量电压及电流的值,求出每次的电阻值,最后求电阻的平均数。其中,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移动滑片,就可以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和流过的电流。电路设计如图所示: 进行实验: 实验前: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注意事项: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什么状态;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是否处于阻值最大处; 3.滑动变阻器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是什么;

4.是否认真检查电路,电流表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是否接反了;确认无误 后才闭合开关等。 5.是否通过“试触”进行量程的选择; ①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 ②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来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并记下相应的电压表示数和电流表示数填在表格中。 ③断开开关,整理器材,结束实验。 ④算出待测电阻的阻值大小及电阻的平均值并填入表格中。 次数电压/V 电流/A 电阻/Ω电阻平均值/Ω 1 2 3 分析与讨论: 当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改变时通过它的也随之而改变,但电压和电流的比值不变,即电阻不变,同时证明了电阻是导体自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由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决定,与电压和电流无关。 (2)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参照教科书“想想议议,用同样的方法测定小灯泡的电阻,会发现灯丝的电阻是变化的。 分析与讨论: 由于定值电阻是采用电阻受温度影响小的材料制作的,因此当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发生变化时,定值电阻的温度虽然改变了,但阻值发生的变化却很小,可以不计,但小灯泡的灯丝是采用阻值受温度影响大的材料制成的,因此当灯泡两端的电压增大时,灯丝的温度升高,灯丝的电阻受温度的影响而增大,灯丝的电阻变化不是实验误差在起主导作用,因此灯丝的电阻不能求平均值。 五、课堂练习 动手动脑学物理1、2、3、4题。 六、板书设计: 伏安法测电阻 a)原理:R=U/I b)电路图: 表格设计:

初中物理说课稿《欧姆定律》

初中物理说课稿范例《欧姆定律》 一、说教材: 1、说教材的地位、作用和特点 《欧姆定律》是人教版物理义务教育八年级下册第六章“欧姆定律”的第四节内容。 本节是在学习了电流、电压、电阻之后编排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可以对电流、电压、电阻与电压和电压的关系的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又可以为后面学习“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和“安全用电”打下基础。所以欧姆定律是本章的重要内容。本节教材的特点之一是适合于学生探究学习,同时也适合让学生阅读自学。 2、说教材目标 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及认识能力,确定以下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欧姆定律的认识,体会物理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增强对科学和科学探究的兴趣。 3、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究同一段电路中电流与电阻和电压的关系,体验控制变量法在实验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重点:对欧姆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二、说教法 基于上面的教材分析,我根据一年多来的实施新课程的经验主要在教法改革中突出以下几方面:一是大胆设计了学生探究同一段电路中电流与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实验,突出物理学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体现新课程“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的基本理念,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精神以及创新意识。二是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提高法、讲授法、观摩法、阅读法、分析、归纳法等,使整个教学过程处于引导——启发的教学状态之中,以求获得最佳教学效果。三是注重渗透物理科学方法——控制变量法,让学生在探究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领会物理学研究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性素质。 三、说学法 学生学习的过程不再是一种简单的刺激和反应关系,而是个人借助某种“认知桥梁”或者“同化和异化”不断组织和构建知识的过程。因此,我觉得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应重视学情,突出自主学习。本届初二学生一年半新课程理念的熏陶及半年的物理新教材的学习,已基本领会了科学探究的各主要环节,也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及操作能力。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渗透以下几个方面的学法指导。 培养学生学会通过自学、观察、阅读等方法获取物理知识。本节课通过阅读三道例题,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模仿分析、推理过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让学生亲自经历运用科学方法探究物理知识的过程,真正掌握控制变量实验这种科学方法。如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保持电阻阻值不变,而在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则调节变阻器的滑片,保持每次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自己摸索,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出“新”的物理规律。如让学生从实验得到的两组数据进行讨论分析,最终得出“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程序设计意图 导 入 新 课试电笔是检修电路时必备的工具,使用它来检查电路时手指必须接触到笔尾的金属体,让电流通过人体,流入大地。 让一位学生当场检查教室里插座的火线和零线,并说说有没有不良的感觉。 引导学生分析、提问:通过人体的电流有多小?它与电路的电压和电阻有什么关系?通过演示,创设物理情景激发学生探究心向,引导学生提问问题。本节

最新电阻器的识别与测量一体化教案

电阻器的识别与测量一体化教案 一、电阻器的基础知识 引入新课:(和学生互动,复习和讲解相结合) 请同学们回顾电工基础课和电子技术课中都学了哪些电阻器的内容?(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选第二组一名同学起立说明,其他组补充,然后老师讲评并由此引出本次课程的学习内容) 1、电阻器的用途: 稳定和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电阻在电子产品中使用最多的是分压、降压、分流、限流、滤波(与电容组合)和阻抗匹配。 2、电阻器的分类、性能与特点 常见固定电阻器的外形如图2—1(讲课时用实物和PPT结合演示): 图2—1 固定电阻器实物图 可变电阻器的外形图(讲课时用结合实物和PPT结合演示): 必备知识

图2—2 可变电阻器实物图 敏感电阻的外形图(讲课时用结合实物和PPT结合演示) 图2—3 敏感电阻器实物图 常用电阻的性能与特点见表2—1 电阻名称性能与特点 碳膜电阻稳定性高,噪声小,应用广泛。阻值范围:1Ω-10MΩ 金属膜电阻体积小,噪声小,稳定性高,温度系数小,耐高温,精度高,但脉冲负载稳定性差。阻值范围:0.1Ω-620MΩ 线绕电阻体积小,噪声小,稳定性高,温度系数小,耐高温,精度很高,功率大(可达500W)。但高频性能差,体积大,成本高。阻值范围:0.1Ω-5MΩ

【记忆窍门】 用背景颜色可以区别电阻器的种类:浅色(淡绿、浅兰、浅棕)表示碳膜电阻器,红色、棕色表示金属膜电阻器,深绿、灰色表示线绕电阻器。 3、电阻器的主要性能参数,见表2—2

4、电阻器的命名方法 根据国家标准GB/T2470—1995《电子设备用固定电阻器、固定电容器型号命名方法》的规定,电阻器的型号由以下4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表示主称;第二部分表示材料;第三部分表示分类特征;第四部分表示序号,如图2—4所示,详细内容见下表。 图2—4 电阻命名方法 表2—3 电阻器的型号命名方法 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用字母表示主称用字母表示材料用数字或字母表示类别或额定功率序号 字母含义字母含义数字或字母含义数字额定功率用数字表示 R RP 电阻器 电位器 C 沉积膜 或高频瓷 1 普通 0.125 1/8W 用个位数或无数字 表示 2 普通或 阻燃 F复合膜 3 或C 超高频 0.25 1/4W H合成碳膜 4 高阻 I玻璃釉膜 5 高温 0.5 1/2W J金属膜7或J 精密 N无机实心8 高压 1 1W S有机实心9 特殊 T碳膜G 高功率 2 2W U硅碳膜L 测量 X线绕T 可调 3 3W Y氧化膜 X 小型 C 防潮 5 5W O玻璃膜Y 被釉 B 不燃性10 10W 例如RJ71-0.125-5.1kⅠ型的命名含义:R表示电阻器;J表示金属膜;7表示精密;1表示序号;0.125表示额定功率;5.1k表示标称阻值;Ⅰ表示误差5%。

第三节大 气 压 强

第三节大气压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由于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而产生的现象。 (2)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了解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 (3)了解抽水机的工作原理。 (4)了解生活中利用大气压强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观察跟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感知大气压强一种客观存在。 (2)观察演示实验现象,感知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 (3)通过观察感知人类是如何利用大气压强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大气压强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大气层的测量 ●教学难点:大气层的测量 ●教具:空饮料盒或罐、弹簧测力计、吸盘、托里拆利实验装置、金属盒气压计、抽水机模型的 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通过介绍马德堡半球实验、吸盘、用吸管吸饮料、吸墨水、注射器吸药水等,引导学生思考,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这是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空气也能流动,我们周围是否存在大气的压强?这节课就来研究大气压强。 二.新课教学(一)大气压的存在 1.演示:吸盘、用吸管吸饮料、吸墨水、注射器吸药水、纸板托水。 2.介绍马德堡半球实验:得出结论:大气压强确实存在。 强调: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二)大气压强的测量 1.估算大气压强的数值2.通过演示介绍“托里拆利实验” (1)强调第一个用实验方法测出大气压数值的是意大利的科学家托里拆利。 (2)观看托里拆利实验 提出问题:1、大气压的数值是多大?为什么 2、实验中换用不同大小的管来测,结果是否相同? 3、将管提起一些(始终未露出液面)、压入一些,结果是否相同? 4、将管倾斜,结果是否相同? 分析大气压强的数值等于这段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 把760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叫做标准大气压。P0 = 760mmHg =1.013×105Pa。 3.大气压的变化 (1)大气压受天气的变化而变化; (2)大气压随大气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在海拔3000m以内,大约每升高10m,大气压减小100Pa。4.测量大气压的仪器叫气压计。 介绍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 5.大气压的作用: (1)抽水机(2)用吸管吸饮料

苏科版初中物理欧姆定律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很高兴今天能参加“说课标,说教材”这项活动。 首先,介绍一下我的流程:“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 一,说课标,分为1,说课程目标2,说课程内容 首先说课程目标 1,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目标定位于: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总目标: ●学习终身发展必需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尝试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 ●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乐于参与和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活动,有运用研究方法的意识。 ●保持探究科学的兴趣与热情,在认识自然过程中获得成就感,能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尊重事实、勇于创新。 ●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树立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总结:课程总目标是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 新课程标准对三维目标部分也做了调整: 知识技能方面:1.修订后的物理课程标准在认知领域中只设立了解、认识、理解三个层次,不再使用“初步认识”、“大致了解”等介于两者之间的说法,其行为要求更清楚。2,本次修订中适当增加了个别知识内容。如,增加了“通过实验,观察摩擦起电现象,探究并了解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 过程与方法:修订后在科学探究知识内容掌握程度上更明确。例如将“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规范为“探究并了解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因为对该条目不仅要求探究的过程而且要求了解探究的结果。另外,为加强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关注未来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提升,本次修订增加“通过实验,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等条目,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感:进一步加强了跟生产、生活的联系。如:原条目“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物体的惯性。能表述牛顿第一定律”更改为“通过实验,认识牛顿第一定律,用物体的惯性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接下来说一下课程内容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内容分为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两部分,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法。科学内容部分要求教学重心要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新课标对课程内容这部分的调整主要“保持原结构不变,微调“科学探究”,修订“科学内容”. 1,科学探究包括七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例如探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在这里我们要注意(1)科学探究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学生的科学探究中,其探究过程可涉及所有要素,也可只涉及部分要素。(2)探究活动应该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由部分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教案 第17章第3节《电阻的测量》

电阻的测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够应用欧姆定律学习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 (2)进一步掌握电压表、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及规则。 (3)通过使用滑动变阻器,进一步理解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巩固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对信息的综合分析能力。 (2)通过学生根据实验课题选择仪器、设计实验、制订实验操作方案等,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自己的设计、操作、结论的分析,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周密、严谨的科学思维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在共同完成的操作及实验过程中,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利用电流表、电压表测小灯泡的电阻。 难点:自行设计科学的、完整的实验操作方案。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教师:导体对电流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叫电阻。灯泡内的灯丝对电流有阻碍作用吗? 学生:有,因为灯丝是钨丝,是金属导体,当然有一定的电阻。 教师:怎样才能知道灯丝电阻的大小呢? 学生交流讨论,打开探究之门。 二、新课讲解 (一)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教师:如何知道灯丝电阻的大小呢? 学生:由欧姆定律I=U/R可以推出R=U/I,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出正在工作的灯丝的电压、电流,即可用R=U/I算出其阻值。

教师:很好,这种利用电流表和电压表间接测量电阻的方法,叫做“伏安法”测电阻。请大家画出测量小灯泡的电压和电流的电路图,然后互相交流。看自己的想法有没有和别的同学不一样。 请一位同学将自己设计的电路图画在黑板上。教师巡视,这时可能会发现,不论同学们灯泡、电表摆放的位置如何,大致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只画出电流表、电压表、灯泡,另一种较完整,接进了滑动变阻器。 学生:只要能测出电灯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电灯中的电流就可以算出电阻的值。用电流表、电压表就行,不用变阻器也可以。 教师:另一部分同学,你们为什么要将电路接入变阻器呢? 学生:变阻器能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教师:像前一部分同学讲的,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出小灯泡中的电流和灯两端的电压就可以计算灯泡电阻。为什么还要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有什么用呢? 学生:灯丝电阻有可能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建议多测几组。 教师:部分同学认为一组数据不足以说明问题,建议多测几组,可见同学们考虑得很全面,那怎样才能达到多测几组的实验目的呢? 学生:(1)更换电池组的个数,改变灯泡两端的电压。 (2)加入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电阻,进而改变通过灯丝的电流及其电压。 教师:请同学们讨论哪一种方案较方便,并再设计电路。结论讨论意见,完善实验电路: 讨论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 学生:(1)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更准确。 (2)将滑动变阻器调到最大可以保护电路。 (3)可以调节电路中的电流为整数值便于计算。 难点突破: 教师:同学思考,小灯泡的电阻有无可能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其阻值会不会是一个定值?(启发学生考虑实验过程中可能改变的物理量。) 教师:在实验中,灯泡的电压和电流是会发生变化的,我们可以用电压表、电流表来监

初中科学精品教案—第三节 大气的压强(1)

第三节大气的压强(1)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列举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现象和生活现象,并能用大气压解释 有关现象。能说出标准大气压的数值,测量大气压的工具。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操作学会运用和比较两种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和于思考的科学态度,培养合作精神。 重点:大气压存在的证明。 难点:大气压的大小。 学习过程 一、新课引入 引言:如果把地球上空的大气层比作浩瀚的海洋,那么我们就生活在大气海洋的底部。 生活在江河湖海中的鱼类会受到水的压强,那么大气是否也会对我们产生压强 呢? 二、新课过程 (一)大气压强的存在(证据) 演示 1.P55图2—11 覆杯实验 2.P55图2—12 牛奶盒的变化 3.P55图2—13 瓶中取袋 结论:——大气压强确实存在. (二)大气压强的方向 设问:液体在各个方向上存在压强,气体是否也一样呢? 演示 1:覆杯实验(向上) 2:瓶呑蛋实验(向下) 3:覆杯实验侧向转一周(向左右) 结论:在气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三)体验大气压强 P56思考与讨论: 1、吸矿泉水(或吸螺丝) 2、挂钩上的吸盘 小结:一切抽吸液体的过程,其实都是大气压强将液体“压”上来的过程. 设问:大气压确实是存在的,而且各个方向上都有压强。那么大气压究竟有多大呢?演示:马德堡半球实验

(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而且说明大气压是很大的。) 阅读:P56图2—17章鱼触手上的吸盘 (四)大气压的大小 大气压的大小跟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应该知道大气压的测量方法。 1、大气压测量工具:空盒气压计或水银气压计 实验:托里拆利实验。 2、大气压的变化: ①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有关(是由于大气有重力) ②大气压的大小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大气的密度随着高度而减小) ③在海平面附近,大气压的数值接近1.01×105帕(760毫米汞柱) 规定:这个大气压值称为标准大气压。 思考:如果换成是水,那么这个水柱要多高? 思考:这么大的压强,我们为什么没有受压的感觉? (人对环境的适应,人的体内也有压强,它抗衡着体外的大气压。) 讨论:57思考与讨论 三、课堂小结 四、课后作业

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原理、会设计实验方案. 2、科学的操作实验,会根据实验要求设计表格,正确记录数据,图像法处理数据. 【过程与方法】 1、 分组设计实验,学生动手连接实物图,操作实验,设计表格 2、图像法处理数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仔细观察、真实记录实验数据等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实事求是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实验原理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以有下面三种方案求出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方案1.伏安法测电动势E 和内电阻r (1)如图甲所示,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从电流表、电压表中读出几组I 和U 的值,由U =E -Ir 可得: E =I 1U 2-I 2U 1I 1-I 2,r =U 2-U 1I 1-I 2 . 方案2.用电流表、电阻箱测电动势E 和内电阻r 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得:E =I (R +r ) 用电流表测干路中的电流,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测出两组R 、I 数据,就可以列出两个关于E 、r 的方程:E =I 1(R 1+r ) E =I 2(R 2+r ) 联立就可以解出结果,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方案3.用电压表、电阻箱测电动势E 和内电阻r 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得:E =U +Ur R 用电压表测得路端电压,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测出两组U 、R 数据,就可以列出两个关于E 、r 的方程: E =U 1+U 1r R 1 E =U 2+U 2r R 2 联立就可以解出结果,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二、实验器材 在不同的方案中需要的实验器材略有不同,分别如下: 方案1:待测电池一节,电流表、电压表各一个,滑动变阻器一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方案2:待测电池一节,电流表一个,电阻箱一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方案3:待测电池一节,电压表一个,电阻箱一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三、实验步骤 1.电流表用0.6 A量程,电压表用3 V量程按图连接好电路. 2.把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到使电阻最大的一端. 3.闭合开关,调节变阻器,使电流表有明显的示数,记录一组数据(I,U),填入下面的表格,用同样的方法测量几组I,U值,填入表格 3.闭合开关,调节变阻器,使电流表有明显的示数,记录一组数据(I,U),填入下面的表格,用同样的方法测量几组I,U值,填入表格 4.断开开关,整理好器材. 四、数据处理 1.公式法:把测量的几组数据分别代入E=U+Ir中,然后两个方程为一组,解方程求出几组E、r的值,最后对E、r分别求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2.图象法 (1)以I为横坐标,U为纵坐标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几组I、U的测量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 (2)用直尺画一条直线,使尽量多的点落在这条直线上,不在直线上的点,能大致均衡地分布在直线两侧; (3)如图所示: ①图线与纵轴交点为E.

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第三节《电阻的测量》随堂练习新人教版 (551)

人教版初中物理 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电阻的测量》练习题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R x 的阻值.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S 是单刀双掷开关、R '是电阻箱、R 0是已知阻值的电阻、Rx 是待测电阻.将开关S 拨到a ,电流表的示数为I 再将开关S 拨到b ,调节电阻箱R '的阻值,当电流表的示数为I 2时,读出电阻箱的阻值为 R ,则被测电阻Rx 的阻值为 ............................................................................................ ( ) A .R +3R 02 B .R C .R -R 02 D .RR 0R +R 0 2.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小灯泡的电阻,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来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U (不损坏小灯泡),测得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I ,记录的数据如下表,则I 与U 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 ......................................................................................... ( ) 实验次数 物理量 1 2 3 4 电压U /V 2.5 2.0 1.5 1.0 电流I /A 0.30 0.26 0.22 0.20

3.为了使一只电阻为10Ω、额定电压为6V 的电铃接在18V 的电源上能正常工作,那么电路中必须............................................................................................................................. ( ) A .串联一只30Ω的电阻 B .串联一只20Ω的电阻 C .并联一只30Ω的电阻 D .并联一只10Ω的电阻 4.如图,下列四个等式中,符合并联电路特点的是 .......................................................... ( ) A .I =I 1+I 2 B .U =U 1+U 2 C .R =R 1·R 2 D .I 1I 2=R 1 R 2 5.如右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不变,电路工作正常,一段时间后,发现其中一个电压表示数变大,则 ...........................................................................................( ) A .灯L 可能变亮 B .灯L 亮度可能不变 C .电阻R 可能断路 D .电阻R 可能短路 6.如下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 ,开关S 闭合后,电灯L 1、L 2均不发光。用电压表逐段测量,结果U ab =0,U ad =6V ,U bc =0,U cd =6V 。则发生断路的部分是 .....( ) A .电路的a L 1b 部分 B .电路的b L 2c 部分 C .电路的a E d 部分 D .电路的cR S d 部分

《电阻的测量》说课稿

《电阻的测量》说课稿 湖北省黄冈中学徐仁华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来自于黄冈中学的物理教师徐仁华,今天非常荣幸能代表我们学校来这里与在座的各位专家、同行学习交流。今天,我主要是就我们在一轮复习中关于《电阻的测量》这一块与大家共同探讨,说得不到的地方欢迎各位老师多多批评指正。 关于《电阻的测量》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感受,我今天想就以下几个方面跟大家共同探讨,也就是我今天说课的几个主要环节: 1、说考纲 2、说教材 3、说学生 4、在复习《电阻的测量》时的几点看法 5、我们在复习这部分时的一些具体方案 一、说考纲 新课标下考纲对这部分知识的具体要求是: 【总结】2013年高考仍然是热点 二、说教材 我想从两个方面来叙述这个问题: 1、《电阻的测量》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电阻测量》虽然不是高考《考试说明》中所规定的学生实验,但在其他几个电学实验中都或多或少的考查了伏安法测电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体体现在:(1)《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着重谈了测量电路中电流表的接法和滑动变阻器分压式和限流式的选取,这也是电阻测量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2)《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率》的实验核心也是导体电阻值的测量。 (3)《电表的改装》中也伴随有电表内阻的测量问题,且属于伏安法测电阻问题的变形----半偏法。 (4)《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是电阻测量的基本问题,且贯彻电阻测量中的一个基本思想----即计算法求电阻。 总结:可以说,《电阻的测量》是整个高中电学实验的核心 2、电阻的测量在高考中的地位和作用 (1)《电阻测量》不仅考查了大纲和考试说明所要求的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同时也有效地考查了电学基础知识.它所具备的双重考查功能是许多其他 实验无法替代的. (2)电学实验肩负着考查恒定电流这一章的使命.而电学实验中《电阻测量》尤其是设计性实验题最富于变化,最能体现考生的实验创新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从而为 命题者提供了广阔的命题空间. 总结:所以说,《电阻的测量》是高考中的热点 三、说学生(对学生当前对这部分的学习情况分析) 1.学生通过之前对电学实验的学习对《电阻测量》的基本原理和几种主要方法有一定 的印象,但有些方法和原理在运用的时候不够熟练。反映学生运用这部分知识的能力非常欠缺。 2.《电阻测量》因为综合性强,考虑的因素多,对整体和局部把握的能力要求高,往 往会出现因为一个问题没有注意到而导致全盘皆输,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甚至对这类问题产生恐惧心理,使学生的学习信心倍受打击。 鉴于以上情况,对于这块知识的复习我有两点看法: 四、复习建议

第三节大气压提升练习

浙教版科学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的压强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17春?岳池县期末)同学们在进行估测大气压实验时,首先读出注射器的最大刻度为V,用刻度尺量出其全部刻度的长度为L;然后按照如图所示的过程,慢慢的拉注射器(甲图没有盖上橡皮帽、乙图在排尽空气后盖上了橡皮帽),刚好拉动活塞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是F1和F2.下列计算式正确且最 接近真实值的是() A.B.C.D. 2.(2017春?河西区期末)同学们同时用两种不同的液体(密度为ρ1和ρ2)在同一地点做托里拆利实验,如图所示,两根完全相同的玻璃管内上方都是真空,两管内液柱高度h1、h2之比为4:5,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体密度ρ1、ρ2之比为5:6 B.玻璃管内液体的质量之比为3:2 C.玻璃管内液体的重力之比为1:1 D.所测大气压的值之比为4:5 3.(2016?苏州二模)在测量大气压强的实验中,为消除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将注射器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活塞通过水平细线与烧杯相连.向烧杯中缓慢加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880g;然后向外缓慢抽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右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460g.烧杯质量为100g,活塞面积为7.7×10﹣5m2,g取10N/kg,轮轴间的摩擦和细线重不计.则所测大气压的值应为 () A.1.2×105Pa B.1.1×105Pa C.1.0×105Pa D.0.9×105Pa 4.(2015秋?越城区校级期末)某同学自己设计了一个粗测大气压强的实验:

复习电功率说课稿

复习电功率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由新课标可知,在能量这个主题中,初中学生学习的重点之一就是电功率。而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是本主题中唯一有要求的学生实验,且要求较高,达到C级水平,本堂课的重点是测量小灯功率的实验。本堂课的难点是理解额定电压与实际电压,额定电功率与实际电功率的区别。 二、学生分析: 学生电学知识在不久前刚刚学习,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也进行了重点强调,所以应该比较熟悉。在初二时已学过了功与功率的概念,因此功率的概念可建立在原有基础上,以便更好的理解与记忆。估计有些同学在连接电路中碰到一些实际问题,从而导致小灯不亮,他们自己又无法解决,需要老师或者其他同学的帮助。 三、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电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学生学会用实验测出小灯的额定功率。理解额定电压与实际电压、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不同之处。知道测小灯泡功率实验和伏安法测电阻实验的不同之处。 2、过程与方法:通过类比的方法,引入电功率的概念及公式。通过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再交流并实验,从而学会测小灯泡电功率,并通过实验体会额定电压与实际电压、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的区别。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对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质疑,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 【课前知识储备】 1.电能的单位是,还有 2.小明家上月末电能表示数是2357.8度,本月末电能表示数是2489.8度,本月他家用电度 3.电功率时表示的物理量,用符号表示,单位是,电功率的计算公式是 4.调查家中的用电器在耗电量上有什么不同? 【共同探究】 情景创设:分别将15W和100W的灯泡接在电路中。要观察灯泡的亮度,更要观察电能表铝盘转动的快慢 电能表铝盘转动的快慢跟什么有关系? ★学生活动一:认识电功率的概念和表示意义 请阅读课本41页和42页的内容,与同学一起探讨下列问题:(讨论:如何比较消耗电能的快慢? 方法一:相同,看 方法二:相同,看 电功率就是用种方法比较消耗电能快慢) 1.电功率是表示的物理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