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液腺苷脱氨酶测定在小儿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234.02 KB
- 文档页数:2
腺苷脱氨酶测定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意义探讨目的探讨腺苷脱氨酶测定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意义,以供临床参考。
方法选择2010年8月至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以同一时期收治的非结核性脑膜炎患者30例为对照组。
对比两组患者脑脊液腺苷脱氨酶水平的差异性。
分析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脑脊液腺苷脱氨酶水平的变化。
结果对比两组腺苷脱氨酶水平发现,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腺苷脱氨酶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腺苷脱氨酶水平明显高于非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可将脑脊液腺苷脱氨酶水平作为结核性脑膜炎的辅助诊断指标之一。
标签:腺苷脱氨酶;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诊断意义结核性脑膜炎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在临床较为常见。
由于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症状不典型,诊断难度较大,因此寻找一种简单易行、特异度高的生物标记物一直是临床工作研究的重点。
腺苷脱氨酶是一种与机体细胞免疫活性密切相关的核酶,在早期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的水平较高[1]。
我院探讨了脑脊液中腺苷脱氨酶活性测定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8月至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年龄22~64岁,平均年龄(38.63±5.23)岁;体重47~85kg,平均体重(62.15±6.38)kg;病程1~5d,平均病程(3.02±1.14)d;其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
以同一时期收治的非结核性脑膜炎患者30例为对照组,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39.18±4.98)岁;体重48~84kg,平均体重(61.87±5.85)kg;病程1~6d,平均病程(3.13±1.08)d;其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1例;化脓性脑膜炎21例、病毒性脑膜炎组9例。
脑脊液腺苷脱氨酶测定对结核性脑膜炎诊断的临床意义目的:探讨脑脊液腺苷脱氨酶测定结果对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诊断意义,为提高此类患者诊断正确率提供可靠依据。
方法:指定1~2名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临床实验室检查人员完成四组患者脑脊液检查工作。
记录四组患者脑脊液中免疫球蛋白、乳酸脱氢酶、腺苷脱氨酶检测结果,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
结果:研究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IgG、IgA、ADA检测结果较其他组显著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1组化脓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IgM检测结果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腺苷脱氨酶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类型脑膜炎患者及非脑膜炎患者,临床医师根据疑似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腺苷脱氨酶检测结果可准确判断病情,提高患者预后及降低死亡率。
标签:腺苷脱氨酶;结核性脑膜炎;诊断结核性脑膜炎是临床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其发病原因为结核杆菌感染。
有研究表明,若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未得到及时诊治则病死率较高,且预后效果不良,相关后遗症将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提示尽早确诊并实施正确救治是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的关键因素[1]。
本文将笔者所在医院自2013年1月-12月前来就诊的28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给予临床研究,从而探讨脑脊液腺苷脱氨酶测定结果对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诊断意义,为提高此类患者诊断正确率提供可靠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8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研究组)进行本次研究,其中男11例、女17例,年龄18~79岁,平均(42.95±2.36)岁。
选取本时期前来就诊的28例化脓性脑膜炎患者(对照1组)与28例病毒性脑膜炎患者(对照2组)作对比研究。
其中对照1组男10例、女18例,年龄20~78岁,平均(43.57±2.69)岁;对照2组中男11例、女17例,年龄19~82岁,平均(42.68±2.43)岁。
脑脊液腺苷脱氨酶检测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
张朋;李世明
【期刊名称】《中国临床新医学》
【年(卷),期】2014(000)007
【摘要】目的:探讨脑脊液腺苷脱氨酶( ADA)在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治疗前后脑脊液ADA的含量进行比较和分析。
结果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早期ADA含量增高,随病情好转ADA含量下降。
结论脑脊液ADA 含量检测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疗效观察、预后有重要的价值。
【总页数】3页(P643-645)
【作者】张朋;李世明
【作者单位】063001 河北,唐山市第四医院内二病区;063001 河北,唐山市第四医院内二病区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29.3
【相关文献】
1.检测脑脊液腺苷脱氨酶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诊断价值 [J], 刘丹丹;江旭东
2.联合检测脑脊液中腺苷脱氨酶和结核杆菌DNA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 [J], 傅钰;王永斌;何军兰;施秀霞;杨永红;同重湘
3.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腺苷脱氨酶水平动态变化及其诊断价值 [J], 史君华;范惠先;郜晓飞;张弥兰
4.联合检测脑脊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及腺苷脱氨酶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 [J],
王彦斌
5.脑脊液腺苷脱氨酶水平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 [J], 刘荣; 王丹; 李忠梅; 杜佳菊; 熊海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结核性脑膜炎患儿脑脊髓液中腺苷脱氨酶活性测定的临床意义程金玲【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创新》【年(卷),期】2012(000)033【摘要】目的:评价结核性脑膜炎患儿脑脊髓液中腺苷脱氨酶(CSF-ADA)活性对临床诊断意义及疗效判断价值.方法:选择122例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56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为A组;66例非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细菌性脑膜炎32例为B组,病毒性脑膜炎34例为C组,采用酶耦联Trinder法测定患儿治疗前CSF-ADA活性,56例结核性脑膜炎患儿于抗结核治疗后2周和6周时分别检测CSF-ADA.结果:A组CSF-ADA活性为(11.8±4.4)U/L,B组为(6.1±2.8)U/L,C组为(4.9±3.1)U/L,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150, P=0.000).取CSF-ADA≥8 U/L作为临界值时鉴别结核性脑膜炎与非结核性脑膜炎价值最高,灵敏度为87.72%,特异度为90.77%.随着患儿病情好转,CSF-ADA活性逐渐降低.结论:CSF-ADA活性≥8U/L可作为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一项辅助诊断指标,抗结核治疗后CSF-ADA活性可作为疗效判断的参考指标.% Objective: Evaluation of tuberculous meningitis with cerebrospinal fluid of adenosine deaminase(CSF-ADA)activity to clinical diagnosis significance and effect of value judgment. Method: To choose 122 cases hospitalized childr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56 cases of tuberculous meningitis was the casegroup(group A). 66 cases of meningitis of n/med tuberculosis sex as control group,including bacterial meningitis 32 cases(group B),and viral meningitis 34 cases(C group),using enzyme coupling Trinder spectrometryto analyze CSF-ADA activity before treatment. 56 cases of tuberculous meningitis in antitubercular treatment children after 2 weeks and six weeks respectively detection CSF-ADA. Result:The CSF-ADA activity of group A was(11.8±4.4)U/L,compared with group B(6.1±2.8)U/L,groupC(4.9±3.1)U/L,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meaning(F=45.150,P=0.000). Taking the CSF-ADA ≥ 8 U/L as critical value in identification of tuberculous meningitis had the highest value,and sensitivity was 87.72% and specificity was 90.77%. As patients improved,CSF-ADA activity gradually reduced. Conclusion:CSF-ADA activity was 8 U/L can be used as a auxiliary diagnosis index of tuberculous meningitis,CSF-ADA activity can be used as curative effect judgment reference index.【总页数】2页(P27-28)【作者】程金玲【作者单位】河南省汝南县人民医院河南汝南 46330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浆膜腔积液中腺苷脱氨酶活性测定的临床意义 [J], 王春翠2.脑脊液腺苷脱氨酶测定对结核性脑膜炎诊断的临床意义 [J], 谢东玲3.脑脊液腺苷脱氨酶测定在结核性脑膜炎与非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中的意义 [J], 王立4.腹膜透析患者透析液中腺苷脱氨酶活性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J], 苗里宁; 李红5.浆膜腔积液中腺苷脱氨酶活性测定的临床意义 [J], 王春翠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腺苷脱氨酶检测的临床意义及应用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腺苷脱氨酶检测的临床意义及应用分析,为早期患者治疗提供参考意见。
方法:对5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采用酶显色法检测,48例化脓性脑膜炎患者以及52例病毒性脑膜炎腺苷脱氨酶水平。
结果:结核性脑膜炎组、化脓性脑膜炎组、病毒性脑膜炎腺苷脱氨酶水平分别是(16.51±6.53)、(5.62±2.57)、(3.25±1.3)u/l;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腺苷脱氨酶水平明显低于患者入院初期的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断的治疗过程中,腺苷脱氨酶水平也随之不断下降(p<0.05)。
结论:脑脊液中的腺苷脱氨酶检测有利于结核性脑膜炎的提早发现和鉴别诊治,进行动态监测可以对治疗的效果进行正确的评估,为临床治疗提出了指导意见。
【关键词】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腺苷脱氨酶结核性脑膜炎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的炎症,在结核病中占6%,近些年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增加,人们将研究的重点放到了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以及指导临床治疗上。
腺苷脱氨酶和机体细胞的免疫功能联系密切,而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会致使腺苷脱氨酶升高[1]。
本文对5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48例化脓性脑膜炎患者以及52例病毒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腺苷脱氨酶进行检测并分析,仔细观察治疗中的变化情况并做详细记录,现将记录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5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其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在24岁与68岁之间,平均年龄(46.7±12.1)岁。
脑脊液检测到结核分枝杆菌,其他的真菌、细菌、肿瘤细胞学检查的结果都为阴性。
选择48例化脓性脑膜炎患者,其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在21岁与71岁之间,平均年龄(49.4±13.4)岁。
脑脊液细菌培养为阳性,涂片找到的细菌或见白细胞增多,以多形核白细胞为主,经过细胞学的检测没有发现结核分枝杆菌、肿瘤细胞以及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