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讲解模板:手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修复术
- 格式:ppt
- 大小:291.00 KB
- 文档页数:52
小儿手部烫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手术整复方法分析作者:易朝锋谭雄王双利邹杰李杨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3年第29期【摘要】目的:研究小儿手术烫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手术及整复方法,为临床更好地提高小儿手术功能给予参考和借鉴。
方法:选择2009年8月-2012年9月本院收治的小儿手部烫伤后瘢痕挛缩畸形患者40例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手术后综合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经过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康复功能评分指标显示,患者的手指关节总活动度明显升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小儿;手部烫伤;瘢痕挛缩;手术;整复中图分类号 R64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29-0135-02小儿手部烫伤后发生瘢痕挛缩会严重地影响患者的手部功能,患者病变的早期主要发生在浅层软组织的挛缩,随后会发展为韧带、肌腱及关节囊的挛缩,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骨发育畸形[1]。
因此,主张对小儿手部烫伤后瘢痕挛缩手术治疗。
本文研究分析小儿手部烫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有效治疗方法,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8月-2012年9月本院收治的小儿手部烫伤后瘢痕挛缩畸形患者40例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20例,其中男15例,女5例,年龄4~15岁,平均(9.99±1.02)岁;患者从受伤到本次入院就诊的时间4个月~3年,平均(1.56±0.77)年;20例患者共41处瘢痕。
试验组患者20例,其中男16例,女4例,年龄4~16岁,平均(9.86±0.98)岁;患者从受伤到本次入院就诊的时间5个月~3年,平均(1.71±0.68)年;20例患者共43处瘢痕。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和瘢痕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小儿手部烫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手术整复方法分析目的:研究小儿手术烫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手术及整复方法,为临床更好地提高小儿手术功能给予参考和借鉴。
方法:选择2009年8月-2012年9月本院收治的小儿手部烫伤后瘢痕挛缩畸形患者40例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手术后综合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经过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康复功能评分指标显示,患者的手指关节总活动度明显升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小儿手部烫伤后瘢痕挛缩畸形采用手术联合综合治疗的效果较好,可以更好地提高患者的手部功能,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标签:小儿;手部烫伤;瘢痕挛缩;手术;整复小儿手部烫伤后发生瘢痕挛缩会严重地影响患者的手部功能,患者病变的早期主要发生在浅层软组织的挛缩,随后会发展为韧带、肌腱及关节囊的挛缩,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骨发育畸形[1]。
因此,主张对小儿手部烫伤后瘢痕挛缩手术治疗。
本文研究分析小儿手部烫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有效治疗方法,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8月-2012年9月本院收治的小儿手部烫伤后瘢痕挛缩畸形患者40例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20例,其中男15例,女5例,年龄4~15岁,平均(9.99±1.02)岁;患者从受伤到本次入院就诊的时间4个月~3年,平均(1.56±0.77)年;20例患者共41处瘢痕。
试验组患者20例,其中男16例,女4例,年龄4~16岁,平均(9.86±0.98)岁;患者从受伤到本次入院就诊的时间5个月~3年,平均(1.71±0.68)年;20例患者共43处瘢痕。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和瘢痕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
病历书写是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右手瘢痕挛缩的病历书写,以下是一个参考样本:
---
医院名称: XXX医院
患者病历号: XXX-XXXX-XXXX
患者姓名: XXX
性别: XX
年龄: XX岁
科室:整形外科/皮肤科
入院日期: XXXX年XX月XX日
主诉:右手瘢痕挛缩,影响手部功能,伴有轻度疼痛。
现病史:患者于X年前因右手外伤,在当地医院行清创缝合术,术后伤口愈合良好。
近年来,患者发现右手瘢痕逐渐挛缩,手部功能受限,并伴有轻度疼痛。
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
既往史:无特殊。
个人史:无特殊。
家族史:无特殊。
体格检查:右手掌侧可见一长约Xcm的线性瘢痕,质地硬,局部挛缩,手指关节活动轻度受限。
右手感觉正常,无红肿、压痛等异常表现。
辅助检查: X线片显示右手骨质未见异常。
诊断:右手瘢痕挛缩。
治疗计划: 1. 完善相关检查;2. 择期行右手瘢痕挛缩松解术;
3. 术后康复治疗。
医师签名: XXX
签名日期: XXXX年XX月XX日
---
以上病历书写仅供参考,实际书写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同时,病历书写应遵循医学规范和法律法规,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手部烧伤后疤痕畸形的手术治疗临床分析目的:探讨手部烧伤后疤痕畸形的手术治疗。
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0月,手部烧伤后疤痕畸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51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所有患者恢复良好,无感染、坏死等并发症,患者对疤痕处理和手外观恢复度高、功能恢复满意度高。
结论:手部烧伤遗留的疤痕导致手畸形可以通过手术治疗矫正,手术后疤痕不明显,手部外观和手功能恢复良好。
标签:手部;烧伤;疤痕;畸形;手术手部烧伤后,手部皮肤的浅层软组织因瘢痕发生挛缩,导致韧带和肌腱等继发挛缩,严重者骨畸形,畸形包括手背、手掌的挛缩畸形、爪形手、拳状手[1],不仅外观受影响,更影响手正常抓握功能,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更会影响患者情绪。
病变早期即伤后1年内,如果创面已经愈合,而且无并发感染,可以通过手术矫治,重建手的功能;如果病程长,也可以手术矫治,但治疗效果要差一些。
手术方式根据病变涉及的范围和畸形程度决定,病变范围小、挛缩程度轻,对肌腱、关节囊无太大影响,手指关节活动障碍小的,多采用“z”字线形或连续成形术,必要时行“五瓣”成形术,如果病变范围较大,可彻底切除瘢痕部位,在身体的其它部位取活体皮瓣进行移植修复。
笔者将近年进行手术修复的资料进行统计,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0月,手部烧伤后疤痕畸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51例67手,男28例38手,女23例29手;年龄最小的2岁,最大的52岁,平均29.3岁;受伤时间最短3个月,最长2.3年,平均7.5个月;受伤原因:热水或热粥烫伤18例22手,火烧伤22例29手,电烧伤11例16手;受伤部位:手指17例23手,手背5例7手、腕关节15例21手,虎口14例16手。
入选者均单纯烧伤,排除肌肉、神经损害导致肌腱、骨骼严重畸形者和不耐受手术者。
1.2治疗方法:根据手指畸形类型,采取切除瘢痕、“z”字型松解、皮瓣转移、皮瓣替换等手术。
手部烧伤疤痕畸形患者整形手术治疗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手部烧伤疤痕畸形患者临床应用整形手术治疗的路径及效果。
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58例手部烧伤疤痕畸形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58例患者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均未出现坏死、感染等并发症情况,患者对疤痕整形术治疗满意度相应较高。
结论应用整形手术治疗矫正因烧伤所致手部疤痕畸形情况,可有效降低患者手部功能影响,改善手部外观,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手部烧伤;疤痕畸形;整形术;效果Analysis of plastic surgery treatment of hand burn scar deformity patients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of hand burn scar deformity patient clinical the path and the effect of surgical treatment.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2 to April 2013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during the period of 78 cases of hand burn scar deformity patient as clinical research object, to retrospectively analyze clinical data of 78 patients,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s were observed. Results all patients recovered well , no complications such as necrosis, infections occurred, for patients with scar plastic surgery treatment, hand appearance recovery degree, the corresponding functional recovery satisfaction is higher. Conclusion the use of plastic surgery for correction caused by burn of hand scar deformity,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jury caused by the affects of hand function and appearance, maximize eliminate patients with hand scar deformity, improve patient quality of life, worthy of clinical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Key words] hand injuries; Scar deformity; Plastic surgery; The effect手部烧伤是各类烧伤的高发部位,易导致患者手部皮肤浅层软组织康复后期出现疤痕挛缩,同时可引发肌腱、韧带的继发性挛缩问题,严重者将产生骨畸形情况,如手掌挛缩畸形、拳状手与爪形手,不仅会对患者手部外观带来较大影响,同时也会影响正常的抓握功能,导致患者日常生活诸多不便,亟待临床给予合理优化处理。
手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的整复【摘要】手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烧伤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介绍了烧伤瘢痕形成的机制,以及手部烧伤瘢痕挛缩对患者的严重影响。
探讨了手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的整复方法,包括手术和非手术治疗。
也介绍了手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整复后的护理工作,以及常见的手部烧伤瘢痕整复手术。
文章强调了手部烧伤瘢痕挛缩整复的重要性,以及展望了未来该领域的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关注手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的整复工作,帮助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手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整复、烧伤瘢痕、影响、整复方法、护理、手术、重要性、发展、未来1. 引言1.1 手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的整复简介手部烧伤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伤害,可能会导致瘢痕挛缩畸形。
烧伤后的瘢痕挛缩会严重影响手部功能和外观,给患者带来身心困扰。
整复手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成为一项重要的医学技术。
手部烧伤瘢痕挛缩的整复通常通过手术和护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手部烧伤瘢痕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烧伤后局部皮肤受损,再生修复过程不完整导致的。
瘢痕挛缩会使皮肤收缩,造成手部畸形。
目前,常见的整复手术包括皮瓣移植、皮肤扩张术等,这些手术能够有效改善手部的功能和外观。
在手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整复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精心的护理,包括注意伤口消毒、定期更换敷料等。
良好的护理能够帮助伤口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手部烧伤瘢痕挛缩整复的重要性在于能够恢复患者手部功能和外观,提高其生活质量。
未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手部烧伤瘢痕挛缩整复技术也将更加完善,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2. 正文2.1 烧伤瘢痕的形成手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的整复是一种重要的整形外科修复手术,而了解烧伤瘢痕的形成对于手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的整复至关重要。
烧伤瘢痕的形成可分为三个阶段:炎症期、增生期和成熟期。
在炎症期,烧伤部位会出现红肿、疼痛和体温升高等症状,伴随着皮肤损伤和血管受损。
手部烧伤畸形的治疗手部烧伤畸形的治疗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
手术前,必须对疤痕挛缩情况,肌腱及骨关节的病变程度进行全面的检查,然后研究和制订手术治疗方案,以便施行综合性修复。
否则往往由于粗枝大叶或草率从事而影响手术疗效,甚至需要返工重作手术,给伤员增添痛苦。
首先应对病员作全面检查,包括一般体检在内。
观察病员的健康条件是否适应一次或多次的手术。
局部检查应包括皮肤疤痕性质、范围及深度,肌腱损伤程度;骨关节畸形的情况以及功能活动的范围。
有时还需要拍摄手部X线片以供参考。
手术必须在烧伤创面已经完全愈合,局部已无任何感染的情况下方可进行。
手术前,最好先做一个阶段的理疗和体疗,如温水浸浴、泥疗、蜡疗、音频疗法,或疤痕软化膏等处理。
这些治疗都有利于疤痕软化。
并鼓励病员多作手部功能锻炼,以利关节活动和增加手术后疗效。
手术前还必须对疤痕切除后创面的修复问题进行研究及决定。
一般说来,轻度畸形在手背疤痕切除后都可以应用中厚皮片移植来覆盖创面。
手掌部位的疤痕挛缩解除后可用全厚皮片移植整复,或应用皮瓣移植修复。
对于有严重“爪形手”畸形而需作肌腱、关节修复的病例,则应预先考虑到采用皮管或皮瓣移植来修复切除疤痕后的创面。
手术前数日开始,每日用肥皂水洗擦手部,特别是疤痕凹陷及指蹼缝隙间,最易藏垢纳污,必须予以剔除洗净。
也可应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1/1000新洁尔灭液浸泡,每日2次。
术前一日修短指甲。
在单手做手术时,可在电针麻或臂丛麻醉下进行。
如在双手进行手术,可分二组同时进行。
有时还可能同面部畸形整复性手术一起进行,这时因创面广泛,多宜采用全身麻醉。
手部晚期烧伤畸形的整复手术,都在止血带下进行。
这不但减少了伤口出血,而且在手术中易于辨认重要而精细的组织结构以免损伤,并便利于许多手术操作的进行,如侧副韧带的切除,关节的复位或融合固定,以及肌腱修复等手术操作。
轻度畸形型的治疗造成此型畸形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皮肤的疤痕挛缩,深部组织均无损伤。
手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手术治疗摘要】目的探讨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防治以及有效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5年5月至2011年5月期间收治的60例手部烧伤患者,分析瘢痕挛缩畸形产生的原因以及整形手术治疗方法。
结果所有的患者在早期进行积极的创面处理,对于深Ⅱ度和深Ⅲ度创面早期手术,手部瘢痕畸形较轻,手功能恢复较好。
而对于手部烧伤创面发生感染、手术时间晚,后期瘢痕畸形严重的患者,手功能丧失多。
患者的手部畸形矫正效果满意,手部功能得到了较好的恢复。
结论手部深度烧伤早期手术治疗可有效的预防瘢痕增生,远期手功能恢复良好。
对手烧伤后瘢痕增生挛缩畸形整形应当及早的进行。
【关键词】烧伤瘢痕挛缩手术治疗疗效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的60例患者共95只手,烧伤深度为Ⅱ~Ⅲ度,其中男性42例,女性18例,年龄为3~56岁。
烧伤原因:热液烫伤33例,火焰烧伤20例,电烧伤3例,化学烧伤4例。
患者手部烧伤后,18例患者烧伤面积小,病情较轻,经过清创处理并包扎、抗感染治疗之后,创面基本愈合,无明显瘢痕挛缩。
23例患者在烧伤后早期对深度创面行手术治疗,术后积极进行功能锻炼,无明显的瘢痕挛缩。
9例患者因为在烧伤初期没有及时就医,在创面感染之后才入院接受治疗,在手术过程中没有接受手术治疗,只是依靠药物愈合创面,导致瘢痕挛缩畸形严重。
10例患者虽然在早期接受了规范的治疗,但是在出院后未严格遵医嘱,手部长期处于屈曲状态,未行功能锻炼,故出现局部瘢痕挛缩畸形。
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在入院后给予清创保痂、抗感染处理。
待患者的病情稳定后,5d内行切痂或者削痂治疗[1]。
本组的42例患者70只手,瘢痕位于手背29只手,手掌面瘢痕21只手,手掌手背均有瘢痕的为20只手,需要进行整形手术。
具体手术方法:全麻或者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上臂气囊止血带控制下,首先切口挛缩瘢痕或切除瘢痕,手指掌侧瘢痕于挛缩关节部位做垂直瘢痕切口至内外侧指中线,牵拉指尖使指伸直,向近端及远端轻推瘢痕残端松解皮下,然后再于切口内外侧远近端各做与原切口城45°角之辅助切口,被动伸直指关节,并充分松解皮下,使手指无牵拉阻力完全伸直;手背瘢痕多数给予彻底切除,部分扁薄无明显挛缩瘢痕予以保留;严重关节囊挛缩、掌指关节脱位者酌情行侧副韧带切断,关节手法复位;对于拇指内虎口挛缩者,应切断拇指内收肌横头扩大虎口。
·临床医学·177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1.1 一般资料以我院于2017年7月-2019年7月期间收治的36例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患者(42只手)作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数量为22例(25只手),女性患者数量为14例(17只手),年龄为8-61岁,平均年龄为(33.27±11.84)岁,病程为1个月-3年,平均病程为(1.05±0.62)年。
1.2 方法实施外科整形修复治疗采用的麻醉方式为臂丛神经麻醉,取患者仰卧位,将挛缩瘢痕组织完全切开,对软组织实施松解,确保受烧伤累及的关节活动范围正常。
完成瘢痕切除后不可立即搬动患者,妥善保护外露肌腱及关节囊。
正常组织松解完成后实施被动矫形,操作过程需保持动作轻柔。
如患者手部烧伤属临床发病率极高的烧伤类型,烧伤后普遍伴有过伸畸形、关节屈曲、瘢痕挛缩等症状,影响手部的正常活动,手部功能及外形均存在异常,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临床治疗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主要采取外科整形修复手术,通过合理的术式可促进患者手部功能恢复正常。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取外科整形修复治疗后,皮片移植成活40只手,成活率为95.2%,1例患者发生皮瓣转移坏死,发生率为2.4%,患者关节均得到有效矫正。
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外科整形修复通常需在无局部感染且烧伤完全愈合的情况下进行,手术时间点通常为烧伤后3个月。
手术操作中需将患者瘢痕组织完全切除,并将软组织松解,使关节活动范围逐步恢复正常。
术中为避免肌腱外漏178及关节囊撕裂,需避免用力搬动患者。
完成远端软组织松解后需实施被动活动的矫形治疗,如患者为关节囊挛缩,需实施骨膜下松解和剥离,如患者为手部屈伸畸形,需游离及松解固有动脉神经束,术中各项操作需妥善保护动脉及神经组织。
完成矫形后,需利用克氏针将屈伸畸形患者于伸直位固定,腕关节畸形可采用石膏固定。
患者创面修复需结合烧伤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方式,皮片移植修复主要适用于小面积组织外露或无深部组织外露的患者,将周边区域软组织缝合后可完全覆盖,医护人员术中需对患者创面进行有效的止血,并采用加压包扎。
手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治疗分析手由于暴露在外,经常需从事劳动,是人体最容易出现烧伤的部位,同时也是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高发部位之一[1]。
2003年6月~2013年12月,笔者科室共收治125例手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患者,给予畸形矫正后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25例,共184只手,其中男78例,女47例,年龄1~77岁,平均(30.42±12.67)岁。
烧伤时年龄在12岁以下者28例,入院时间为烧伤后3月~6年。
烧伤原因:热液烫伤75例,火焰烧伤40例,强酸烧伤3例,强碱烧伤2例,电击伤5例。
1.2 手术方法:184只手,手掌或手指掌侧瘢痕挛缩屈指畸形111只,手背瘢痕挛缩掌指关节过伸畸形73只(其中合并指间关节屈曲畸形41只),伴虎口瘢痕挛缩19只,伴指蹼瘢痕挛缩粘连38只。
术中切开挛缩瘢痕或切除瘢痕,手部或手指掌侧瘢痕挛缩面积较小者,可在切除瘢痕后取全厚或厚中厚皮肤移植,注意植皮时张力不可过大以免术后仍然限制手指伸直;手部或手指掌侧瘢痕挛缩面积较大并且严重,瘢痕切除后暴露了深部的肌腱或血管神经束,应采用皮瓣移植覆盖缺损区。
轻度的手背部瘢痕挛缩,可切除瘢痕,创面全厚或厚中厚皮肤移植;严重的手背部瘢痕挛缩,同时合并深层组织的挛缩和畸形,可在切除瘢痕后,彻底松解手背部伸肌腱,若肌腱短缩则应予延长,切除拇指双侧、食指尺侧及小指桡侧以外其余手指的掌指关节侧副韧带,用克氏针将掌指关节固定于轻度屈曲位,将相邻手指近端的皮缘缝合,行腹部超薄带蒂皮瓣转移。
严重的拇内收畸形,在彻底松解拇内收肌和第一背侧骨间肌后仍不能矫正时应对拇指腕掌关节内侧和背侧关节囊作松解;索条状瘢痕挛缩给予行多“Z”成型。
虎口、指蹼创面局部皮瓣或全厚、厚中厚皮肤移植,局部皮瓣类型有“Z、M、VY”成型、局部旋转推进、邻指皮瓣等,移植皮肤力求完整,减少在功能部位的拼接[2]。
1.3 康复治疗:较大瘢痕要求加强功能锻炼、局部按摩、被动牵压、弹力套持续加压、支架持续牵引以及夹板固定等;对于较小瘢痕局部注射激素、激光治疗,外用抗瘢痕药物等。
• 62•屮N实ill咲问 2020 年11 月第 47 卷笫22 期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ine,Nov. 2020,Vol. 47,No. 22手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的整形修复治疗骆强山西省大同市二医院外一科037000通信作者:路强,Email:nindian683@ 126. com【摘要】目的探讨手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的整形修复治疗效果。
方法抽取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大同市二医院收治的手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患者78例,均行外科整形修复术。
记录术后3个月手术治疗效果,术后6个月统计患者满意度c结果术后3个月,78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6. 15% (75/78);关节活动度(ROM)、健康调查简表(S F-36)评分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术后未见皮肤坏死,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6%(2/78)。
术后6个月,患者总满意度为98. 72%(77/78)。
结论手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给予整形修复手术后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术后关节活动度,患者满意度较高。
【关键词】手部烧伤;瘢痕孪缩畸形;整形修复;关节活动度D0I : 10. 3760/cm a. j. cn l 15689 - 20200524 - 02590Plastic repair treatment of burn scar contracture deformity of the handLuo Q iangFirst D epartm ent o f S u rg ery,the Second H ospital o f D a to n g,D aton g 037000,ChinaC orresponding a u th o r:Luo Qiang^ E m a il:n in d ia n683@126.c o m【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lastic repair on bum scar contracturedeformity of hand.Methods A total of 78 patients w ith bum scar contracture deformities of handadmitted to the Second Hospital of Datong City from June 2017 to M ay 2019 were selected,and allpatients underwent surgical plastic repair.The results of surgical treatment were recorded 3 months after operation,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was counted 6 months after operation.Results Three m onths aftersurgery,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78 patients was 96. 15% (75/78) ;the scores of the range of m otion(ROM)and the M O 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 (SF-36)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operation,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ignificant(P < 0.05 ).There was no skin necrosis after operation,and the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fter operation was2.56%(2/78) •The total satisfaction of the patients6months after surgical treatment was 98. 72% (77/78 ).Conclusions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plastic repair surgery for hand burn scar contracture deform ity is better,it can effectively im prove the postoperative joint mobility,and the patient's satisfaction is high.【Keywords】Hand bum;Scar contracture deformity;Plastic repair;Range of motionDOI : 10. 3760/cm a. j. cn l 15689 - 20200524 - 02590深度手部烧伤愈合后一般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瘢痕 挛缩,挛缩瘢痕会导致肢体外观和功能受损,严重影响 手部活动能力,使患者身心健康受到极大伤害目前瘢痕挛缩畸形的修复已成为临床研究重点。
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手术修复体会【摘要】目的:分析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手术修复方式,总结修复体会。
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20年8月住院的15例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患者为对象,入院之后进行修复治疗,治疗后分析结果。
结果:15例患者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无皮瓣及植皮坏死情况,术后随访3-6个月,手部畸形均得到完全矫正,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
结论:针对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患者需根据挛缩的情况采取个体化的手术修复方式治疗,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关键词】手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手术修复结合大量临床数据资料可知,手部烧伤在所有烧伤类型中占据的比例比较大,手部烧伤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瘢痕挛缩等现象,由于手部功能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限制,会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为了分析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手术修复方式,总结修复体会,选择35例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患者为对象,入院之后进行修复治疗,治疗后分析结果。
详细数据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12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35例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患者为对象。
其中男女分别是10例和5例,年龄是18-55岁,平均年龄是35.26±0.39岁,病程是12-120个月,平均病程是16.5±3.1个月。
烧伤类型:火焰烧伤8例,沸水烫伤7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研究的要求,排除存在手术禁忌。
1.2方法臂丛麻醉生效后,驱血带驱血,手术在上臂气压止血带止血下进行(压力33KPA,时间60分钟)。
①对于手掌侧及背侧的瘢痕行瘢痕切除,保护好伸肌腱,完整切除瘢痕后行中厚皮片移植;②指蹼抬高和并指:行Z成形术,同时设计矩形皮瓣或者是三角形皮瓣重建加深指蹼,皮肤缺损区行中厚皮片游离移植;③对手部虎口瘢痕挛缩的患者行五点皮瓣修复;④对于有明显瘢痕束带并伴有手指屈曲畸形这,予以切除瘢痕带,充分伸直手指,设计多Z成形术,必要时行肌腱延长和掌板及关节囊的松解,克氏针固定关节于伸直位;⑤对于瘢痕切除存在神经、肌腱及血管外露者,行皮瓣覆盖(骨间背逆行岛状皮瓣、局部皮瓣、指侧方皮瓣等修复)。
手部烧伤后疤痕畸形的手术治疗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手部烧伤后疤痕畸形的手术治疗方法和效果。
方法:手部烧伤后疤痕畸形实施手部修复手术的患者66例,按照不同畸形严重程度,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分析治疗效果。
结果:所有患者均取得不同程度的治疗效果。
痊愈49例,占比74.24%,有效17例,占比25.76%,总有效率为100.00%。
结论:手部烧伤后疤痕畸形的手术可有效改善患者手部疤痕表现,同时不同程度的恢复手部功能,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借鉴。
【关键词】手部烧伤;疤痕畸形;严重程度疤痕畸形是在烧伤后较常见的一种疾病,给患者手部的美观及功能均造成不同程度影响,目前临床治疗以手术修复为主,旨在帮助恢复手部功能,并有效改善外观[1]。
本文以我院收治的手部烧伤后疤痕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现进行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科收治的手部烧伤后挛缩畸形患者66例,其中男32例,女34例,年龄12~54岁,平均(32.4±14.3)岁。
受伤部位包括:手指烧伤10例,手背烧伤11例,虎口烧伤6例,腕关节烧伤39例。
烧伤原因份包括:因水烫伤22例,因电灼伤11例,因火烧伤26例,其他原因7例。
烧伤时间3个月~2年,平均((6.93±3.25)个月。
排除具有心、脑、肝肾、免疫循环系统等严重病变患者。
将所有66例手部烧伤后挛缩畸形患者,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畸形、中度畸形以及重度畸形三组[2]。
轻度畸形28例,表现为手部轻度痉挛,同时存在轻度手指异常改变,烧伤部肌腱无明显损伤,无血管萎缩现象;中度畸形32例,表现为手部较为严重的痉挛,同时手指及手掌的形态具有明显的改变,手部的活动功能受到部分阻碍,烧伤部位出现一定程度的肌腱损伤,伴有不同程度血管萎缩现象;重度畸形患者6例,表现为手部严重痉挛,此外手部形态出现完全的改变,且丧失了手部正常活动的所有能力,烧伤处肌腱组织全部早点破坏,患处血管全部萎缩。
手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的整复作者:林闻海,郑廷忠,王庆生,蔡立伟【关键词】挛缩畸形摘要:目的:探讨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较为有效的防治方法。
方法:对2000年6月至2004年12月间74例手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产生的主要原因、整复方法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74例手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产生的主要原因为:①创面早期处理不当致感染加深;②深II度烧伤病人不接受植皮而形成增生性瘢痕;③深度烧伤创面手术时间晚或薄皮片移植及术后未进行康复锻炼。
整复手术采用瘢痕松解植皮、局部成形、皮瓣转移、关节融合等方法,术后采用抗挛缩措施并加强功能锻炼。
随访67例73只手,3例手指掌侧瘢痕挛缩松解植皮后再挛缩行二次手术;3例虎口、指蹼处缝线瘢痕挛缩,其中1例影响功能需二次手术;所有畸形关节完全或基本矫正;功能恢复满意。
结论:手部烧伤早期正确治疗可有效预防瘢痕增生,对继发手瘢痕畸形者及早行瘢痕彻底松解,植皮或局部成形、皮瓣修复,加强术后康复治疗能取得良好疗效。
关键词: 手;瘢痕;挛缩畸形;整复术The Deformed Restitution of Hand Burn Scar ContractureAbstract : Objective :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cure methods in Deformed restitution of hand burn scar contracture. Method: To retrospectively analyse the main reasons restitution measures and curative effect in 74 cases with hand burn scar contracture from June 2000 to December 2004. Result: The reasons of hand burn scar contracture in 74 cases included deepened infection due to inappropriate treating the wound surface in the early stage, the form of hyperplastic scar due to failing to accept the dermoplasty in deep II burn and late operation or thin free skin graft in deep burn and inadequate rehabilitation exercise after operation. Restitution with solution dermoplasty, transfer of skin flap, fusion of joint, anticontracture measures and functional exercise were performed in the cases. 4 cases needed the second operations because of scar recontracture of the finger palm in 3 cases and dysfunction due to suture line cicatricial contracture in hukou and fingerweb in 1 cases. all of the deformed joints completely or almost become well . patients recovered satisfactorily after follow up the 73 hands of 67 cases. Conclusion: Hyperplastic scar can be effectively prevented in the early stage after hand burn, early scarsolution, thoroughly and sking rafting, skin flap reparation strengthened rehabilitative treatment to the secondum scar contracture deformed do benefit in curative effect.Key words Hand; Scar; Contracture deformed; Restitution手部烧伤后易导致瘢痕挛缩,关节屈曲或过伸畸形,轻者手活动功能受限制,重者丧失劳动及自理能力,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