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病句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317.00 KB
- 文档页数:28
修改病句的8大方法及运用分析一、成分残缺句子里缺少了某些必要的成分,意思表达就不完整,不明确。
例1:上课的时候,做小动作,被老师批评。
解析:这道题我们不知道是谁被老师批评,是谁上课,读起来特别的怪,这类题要用到我们的口诀1了。
根据口诀1:在被的前面加上小明、也可以在上课的前面加上小明、也可以在做小动作前加小明,只要语句通顺都可以。
答案:上课的时候,做小动作,小明被老师批评。
例2:春天到了,林荫大道上的花草树木。
解析:这道题是缺少了一个和花草树木搭配的词语。
根据口诀3:在花草树木后面加“发芽了”。
答案:春天到了,林荫大道上的花草树木发芽了。
二、用词不当由于对词义理解不清,就容易在词义范围大小、褒贬等方面用得不当,特别是近义词,关联词用错,造成病句。
例1:我们一定要紧密勾结,互相帮助。
解析:我们是土匪吗,还要勾结,这种题就是“披着羊皮的狼题”把贬义词当成了褒义词。
根据口诀6:把“勾结”改成“团结”即可。
答案:我们一定要紧密团结,互相帮助。
例2:小明兴奋得张牙舞爪,一溜烟跑回家去了。
解析:这种题又是“披着羊皮的狼”题,我们又不是怪物凭什么张牙舞爪呀,那多难看呀,我们要变成可爱的小天使。
根据口诀6:把“张牙舞爪”换成“手舞足蹈”即可。
答案:小明兴奋得手舞足蹈,一溜烟跑回家去了。
三、重复啰嗦、成分累赘在句子中,所用的词语的意思重复了,显得罗嗦累赘。
例1:我忍不住不禁笑了起来。
解析:这是一道两个意思相近的词语混用的病句。
根据口诀2:忍不住和不禁任意去掉一个即可。
答案:我忍不住笑了起来。
例2:那个房间非常宽敞得很。
解析:根据口诀2,去掉“非常”或“得很”。
答案:那个房间非常宽敞。
四、搭配不当在句子中某些词语在意义上不能相互搭配或者是搭配起来不合事理,违反了语言的习惯,造成了病句。
例1:我们要热爱公共财产。
解析:这道题是热爱和财产的不当搭配问题。
根据口诀3:财产只能和保护搭配,不能和热爱搭配。
(热爱只能生活搭配)。
初一修改病句大全及答案及解析初一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病句的修改是一项重要的能力。
病句是指句子在语法、用词、结构等方面存在错误,需要通过修改来使其表达清晰、准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初一病句类型及其修改方法和解析:1. 成分残缺:句子缺少必要的成分,导致意思不完整。
- 错误示例:我们去公园玩。
- 修改后:我们周末去公园玩。
- 解析:原句缺少时间状语,添加“周末”后,句子意思完整。
2. 搭配不当:词语搭配不符合语言习惯。
- 错误示例:他提高了学习成绩。
- 修改后:他提高了学习成绩。
- 解析:原句中的“提高”与“成绩”搭配不当,应改为“提高了学习成绩”。
3. 语序不当:词语或句子成分的顺序不符合逻辑或语法规则。
- 错误示例:他昨天去了图书馆学习。
- 修改后:他昨天去图书馆学习了。
- 解析:原句中“去了”和“学习”的顺序不当,应调整为“去图书馆学习了”。
4. 前后矛盾:句子中的信息自相矛盾。
- 错误示例:他既聪明又笨拙。
- 修改后:他既聪明又勤奋。
- 解析:原句中的“聪明”与“笨拙”是矛盾的,应改为“聪明又勤奋”。
5. 逻辑错误:句子表达的意思在逻辑上不合理。
- 错误示例:所有的学生都不喜欢数学。
- 修改后:有些学生不喜欢数学。
- 解析:原句过于绝对,应改为“有些学生”,以符合实际情况。
6. 重复累赘:句子中出现不必要的重复。
- 错误示例:他非常地高兴。
- 修改后:他非常高兴。
- 解析:“非常”和“地”重复,去掉“地”即可。
7. 主谓不一致:主语和谓语在人称或数上不一致。
- 错误示例:学生们是一群好学生。
- 修改后:学生们是一群好孩子。
- 解析:原句中的“学生”与“孩子”在逻辑上不一致,应统一使用“孩子”。
8. 用词不当:使用不恰当的词语。
- 错误示例:他的行为令人发指。
- 修改后:他的行为令人愤怒。
- 解析:“发指”一词过于强烈,不符合语境,应使用“愤怒”。
通过以上示例,我们可以看到,修改病句需要对句子的结构、用词、逻辑等方面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调整。
修改病句的例子和答案初中语文修改病句是初中语文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对语句的分析,找出其中的错误,并进行修改,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语文素养。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修改病句的例子和答案,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技能。
1. 原句:他的一件衣服和一双鞋都很好看。
错误原因:“一件衣服和一双鞋”是两个并列的主语,但在表述时使用了“都”,造成语法错误。
修改后:他的一件衣服与一双鞋都很好看。
2. 原句:我在刷牙的时候,听见了一声巨响。
错误原因:时间和动作之间的关系表述不够准确,导致了意思混乱。
修改后:我听见了一声巨响,当时正在刷牙。
3. 原句:他喜欢猫大于狗。
错误原因:应该使用“比”来表达大小的关系。
另外,“喜欢”是一个及物动词,应该有宾语。
修改后:他喜欢猫比喜欢狗多。
4. 原句:这本书是比较好的。
错误原因:缺少宾语,读起来不够自然。
修改后:这本书比较好看。
5. 原句:我的妹妹天天都喜欢玩玩具。
错误原因:应该去掉“都”,因为“天天”已经表达了频率的意思。
修改后:我的妹妹天天喜欢玩玩具。
6. 原句:在路上的时候,我发现了许多美景。
错误原因:时间和动作之间的关系表述不够准确,导致了意思混乱。
修改后:我在路上发现了许多美景。
7. 原句:本来我想去看那个电影,但是下雨了。
错误原因:使用了“但是”,在语意上与“本来”相冲突。
修改后:虽然我最初想去看那个电影,但下雨了,只能取消计划。
8. 原句:她很快的跑过来,喊着我的名字。
错误原因:副词“快”的位置错误,没有修饰“跑”,而是修饰了“她”。
修改后:她跑得很快,喊着我的名字跑过来。
9. 原句:老师给我们留了份练习题,要交上去。
错误原因:动词形式错误,导致语态混乱。
修改后:老师留给我们一份练习题,需要我们交上去。
10. 原句:她说那个故事的时候,我都睡着了。
错误原因:语序不够准确,造成语义混乱。
修改后:我在她说那个故事的时候睡着了。
通过以上几个修改病句的例子和答案,我们可以看到,在语文学习中,我们要注重语言的表达和运用,尤其是在语句的构造和语法方面要做到严谨。
修改病句的例子10个修改病句是写作中非常重要的一步,病句修正后能够让文章更加严谨、精确,读者易于阅读。
下面列举了10个常见的病句,并给出了修改后的语句。
1. 病句:“明天是我生日,会有十来个朋友来参加我对我的生日宴会。
”修改后:“明天是我生日,将会有大约十个朋友参加我举办的生日宴会。
”分析:病句中的“十来”在数量上有些含混,可以用“大约”来表示更加精确。
2. 病句:“尽管他不愿意,但还是得跟我们一起去。
”修改后:“虽然他不愿意,但仍然必须和我们一起去。
”分析:病句中的“还是”有些口语化,可以用“仍然”来表达更加正式。
3. 病句:“据报道,这种病毒已经在全球范围内传播。
”修改后:“据报道,这种病毒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
”分析:病句中的“传播”有些笼统,用“广泛传播”来说明更加具体。
4. 病句:“这个问题的答案非常简单,我不明白你们为什么会不知道。
”修改后:“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我不能理解为什么你们不知道。
”分析:病句中的“我不明白”语气较强,可以用“我不能理解”来减弱语气,更显礼貌。
5. 病句:“我想与你分享我的快乐,因为你是一个最好的朋友。
”修改后:“我想与你分享我的快乐,因为你是我的最好朋友。
”分析:病句中的“最好的朋友”本身就是与“我的”相连的,去掉“的”更加简洁、明确。
6. 病句:“唯一需要改变的是你的态度。
”修改后:“你需要改变的唯一就是态度。
”分析:病句中的“唯一需要”表达有些不妥,可以把它移到主语的后面,同时去掉“的”更加简练。
7. 病句:“你可以得到一个更好的成绩,只要你好好复习。
”修改后:“只要你好好复习,你就可以得到更好的成绩。
”分析:病句中的语序不自然,将条件部分放在前面,结果部分放在后面,更符合习惯。
8. 病句:“他说如果这个问题他不解决的话他就不回来上班。
”修改后:“他说要是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他就不会回来上班。
”分析:病句中的“如果这个问题他不解决的话”表达过于复杂,改成“要是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更加简单、清晰。
小学语文考试修改病句题型分析(语序不
当)
1、定语位置不当。
如:
(1)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定语与中心语位置颠倒,应该为:我国生产的棉花,长期不能自给。
)
(2)广大的农村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走社会主义的热情。
(定语无比错放在状语的位置上而造成病句,应该将无比放至热情之前。
)
2、状语位置不当。
如:
(3)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应该发挥广大知识充分的作用。
(状语充分错放在定语的位置,应该将之放在发挥之前。
)
3、虚词位置不当
1副词不的位置不对。
例如:
(4)我们如果把自己国内的事情不努力搞好,那么在国际上就很难有发言权了。
(把句字否定副词应该在把字之前)。
(5)如果趁现在不赶快检查一下代耕工作,眼前地就锄不好。
(不应移至趁字前)
2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复句中两个分句用同一主语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后边;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前边。
如果颠倒,就属位置不当。
例如:
(6)不但他好好学习,而且带帮助其他同学。
(他应移至不但前)。
80个常见病句病因分析示例1病句:我最喜欢的书是《西游记》和电影。
病句类型:搭配不当具体病因:句子中“书”和“电影”不是同类事物,不能并列作为“喜欢”的宾语。
修改病句:我最喜欢的书是《西游记》,最喜欢的电影是《哪吒之魔童降世》。
示例2病句:今天的天气十分晴朗的阳光。
病句类型:结构混乱具体病因:“天气”与“阳光”重复表达,且“十分晴朗”已经描述了天气状况,无需再加“阳光”。
修改病句:今天的天气十分晴朗。
示例3病句:他通过努力学习,语文成绩取得了显著地进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具体病因:“取得了”与“显著地”语序颠倒,影响表达流畅性。
修改病句:他通过努力学习,语文成绩显著地取得了进步。
示例4病句:夏天的池塘里,荷花盛开着五颜六色的红色花朵。
病句类型:前后矛盾具体病因:“五颜六色”与“红色”矛盾,因为红色不是多种颜色。
修改病句:夏天的池塘里,荷花盛开着红色的花朵。
示例5病句:我们要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防止不出现错别字。
病句类型:否定不当具体病因:“防止”与“不”连用导致句意与预期相反。
修改病句:我们要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防止出现错别字。
示例6病句:花园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红玫瑰。
病句类型:前后矛盾具体病因:“五颜六色”与“红”颜色单一矛盾。
修改病句:花园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玫瑰。
示例7病句:他兴奋得几乎要跳了起来似的。
病句类型:成分赘余具体病因:“得”后已有补语“几乎要跳了起来”,再加“似的”显得多余。
修改病句:他兴奋得几乎要跳了起来。
示例8病句:在这次比赛中,他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真是值得可喜可贺。
病句类型:语义重复具体病因:“值得”与“可喜可贺”意思相近,重复使用显得啰嗦。
修改病句:在这次比赛中,他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真是可喜可贺。
示例9病句:我被妈妈批评了一顿,难过极了,忍不住忍不住哭了出来。
病句类型:成分赘余具体病因:“忍不住”重复出现。
修改病句:我被妈妈批评了一顿,难过极了,忍不住哭了出来。
病句的辨析和修改1.常见的病句类型(1)语序不当、(2)搭配不当、(3)成分残缺、(4)词语赘余。
其它病句还有关联词语误用、前后矛盾、句式杂糅、语句产生歧义等。
(1)辨析A.语感法;B.紧缩法;C.分解法;D.聚焦法(2)修改病句的方法有:增、删、调、换。
即增加字词、删去多余字词、调整字词顺序、更换字词。
无论用那种方法,修改病句都要遵循两条原则;一是保留原句基本意思不变;二是变动越少越好,不能在修改中出现新的语病。
病句修改八项注意一.注意关联词的前后搭配。
在涉及到复句的病句中,我们要注意它们的关联词,考虑关联词搭配是否恰当,关联词有无放错位置,语序是否合理等等。
复句的关联词分单用和配对使用两种,如果句子中使用了必须配对使用的关联词就要注意它们的搭配是否恰当,看有没有张冠李戴的现象。
如果是递进关系的复句,则要留心两个分句的语序是否合理,看有无语序不当的语病。
例1:想象不是对诗人的创作是一种必要,而且对于读者的欣赏也是一种必要。
例2:无论干部和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
分析:例1是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应用“不但……而且……”,而“不是”应与“而是”搭配,例句就犯了张冠李戴的毛病了。
例2“无论”是表示无条件的关联词,后面不能动并列性的词组,只能带选择性的词组,例句中“和”应为“还是”。
能力提升:1.只有好好听课,好好完成作业,学习成绩就能大幅提高。
2.既然你来了,我也该走了。
3. 应用这种罗盘,无论在阴云密布以及早晚看不到太阳的时候,也不会迷失方向。
4.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条件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上了顶峰。
5.“管住自己”,不仅是良好精神面貌的体现,更是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
6.在建设三峡大坝的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二.注意出现“禁止”“防止”类词的句子。
有些词语,如“禁止”“防止”“忌”“避免”等词语,本身就有“设法阻止”的意思,命题者常增设否定词,造成句意相反,形成语病。
小学语文常见的八大病句类型修改方法及解析在小学语文学习中,病句的修改是一项重要的内容。
正确地识别和修改病句,不仅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让我们的写作更加清晰、准确。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小学语文常见的八大病句类型及其修改方法。
一、成分残缺句子里缺少了某些必要的成分,意思表达就不完整,不明确。
例如:“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眼界。
”这个句子就缺少主语,应该删去“通过”或“使”,让“这次活动”或“我们”成为主语。
再比如:“他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里,从小就养成爱劳动。
”这句话缺少宾语,应在“爱劳动”后面加上“的习惯”。
修改成分残缺的病句,首先要仔细读句子,找出缺少的成分,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
二、用词不当由于对词义理解不清,就容易在词义范围大小、褒贬等方面用得不当,特别是近义词、关联词用错,造成病句。
比如:“他做事很冷静、武断。
”“武断”是贬义词,用在这里不合适,应改为“果断”。
又如:“因为我喜欢养花,而且养了许多花。
”“因为”和“而且”搭配不当,应把“而且”改为“所以”。
遇到用词不当的病句,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选择恰当的词语进行替换。
三、搭配不当在句子中某些词语在意义上不能相互搭配或者是搭配起来不合事理,违反了语言的习惯。
例如:“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
”“听到”与“优美的舞蹈”搭配不当,应把“和优美的舞蹈”改为“,看到了优美的舞蹈”。
再如:“我们要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增加学习效率。
”“增加”与“学习效率”搭配不当,应把“增加”改为“提高”。
修改搭配不当的病句,要注意词语之间的合理搭配,多积累一些常见的搭配组合。
四、语序不当在一般情况下,一句话里面的词序是固定的,词序变了,颠倒了位置,句子的意思就会发生变化,甚至造成病句。
比如:“语文对我很感兴趣。
”应该是“我对语文很感兴趣”。
又如:“我们要认真克服并善于发现学习上的毛病。
”应该是“我们要善于发现并认真克服学习上的毛病”。
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所谓病句,是指在语法或逻辑上有毛病的句子;如何判别句子的正误呢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再看句子主干的修饰成分使用是否合理,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其次,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等方面仔细推敲,逐一分析;一、具体地说辨析病句、修改病句有如下几种方法:一、语感觉察法:审读病句,可以从感觉上察觉毛病,按习惯的说法会觉出别扭;以上搭配不当,语序不当,语义重复的地方,都可以用此法辨析、修改;二、提取主干法:运用语法分析的方法,光将句子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补语去掉,提取出主干,检查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果主干没毛病,再检查附加成分,看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修饰语内部是否有毛病;以上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的病句,都可以用此法辨析、修改;三、有的放矢法:语病往往会出现在句子中的一些特定部位,如:多重定语、多重状语,可能会出现语序不当的问题;多重否定词,可能会出现否定不当的问题;是非句中,可能会出现前后不对应的问题;如:“是否刻苦学习,是取得良好成绩的关键;”“在老师的帮助下,使他提高了学习成绩;”四、逻辑分析法:有的病句没有语法毛病,但不合乎情理,逻辑分析法是从概念使用,判断、推理方面考虑是否违背逻辑;以上语义重复,不合情理的病句,都可以用此法辨析、改正;学好任何知识都需要多思,改病句也是如此;不能满足于知道答案,要多揣摩,多实践,在语言运用的实际活动中不断提高能力;二、下面介绍一下常见的语病:1.成分残缺,主要是缺少主语、宾语:如:当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使我想起许多往事;没有主语,去掉“使”;如:工商管理部门立即查清了这家商场擅自提价;缺少宾语,在句末加上“的问题”;2.搭配不当,包括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修饰语和中心词搭配不当,复句中关联词搭配不当:如:他那锐利的眼睛投向了人群;主谓搭配不当,把“眼睛”改为“目光”;如:这篇小说通过平凡而又出充满生活气息的细节描写,充分揭露了主人公的心灵美;把“揭露”改为“表现;”如:只要稍微深思熟虑一下,这个道理是不难领会的;“深思熟虑”是需要时间的,是反复思考的过程,“稍微”是不可能做到深思熟虑的,所以用在这里修饰不当,应该删去;如:对他的错误,不但不应该袒护,而应该提出批评;这句关联词搭配不当,应改成“不但不应该袒护,而且还应该;”3.词序颠倒:如:我们不能忘记英法联军烧毁并洗劫圆明园的历史;“烧毁并洗劫”这样表达不合事理,应对调;如:我们看见火车、轮船在水上、陆地上行驶着;语序的排列不仅要符合事理,而且还要在行文上前后照应,连贯一致;这句话应把“水上”和“陆地上”对调一下;4.重复啰嗦:如:李大爷老了,头上的头发全白了;头发不在头上在哪里呢可见“头上的”三个字是不必要的,否则啰嗦;如:老马和老李一起多次反复地进行水稻高产试验;“多次”和“反复”是一个意思,不必要重复使用,应删去其中一个;5.前后表达不一致或矛盾:如:这场篮球赛的胜败关键是队员们的齐心协力;前半句讲“胜败”,后半句只讲“胜”,两面对一面,不一致,应改为“取胜的关键”,或改为“是队员们能否齐心协力”;如:王芳同学到现在还没有来,大家断定她大概是生病了;“断定”和“大概”矛盾,去掉“大概”或去掉“大家断定”;6.概念含混:如:张敏同学的书柜里整齐地摆放着西游记、水浒、新华字典等几十本文学书;新华字典不属于文学书,应去掉;7.滥用副词,介词以及否定词的混乱使用:如:这将保证了粮食的大面积丰收;“将”和“了”的时态不同,去掉副词“将”;如: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忌”就是“不能”,后三句中的“不”应去掉,否则意思完全相反;如:为了避免今后不发生类似事故,我们应尽快健全安全制度;这句话中的“避免”“不发生”就是“发生”,意思完全相反,应去掉副词“不”;如:对于这篇作文,我写了整整一小时;介词“对于”是多余的,应删去;8.有歧义:如:我校举办的数学、物理两个短训班开设了农用数学、农业机电课程;这句话有两种理解:1这两门课程是数学、物理短训班各开设的,即数学短训班开设了这两门课,物理短训班也开设了这两门课;2这两门课程是数学、物理短训班分别开设的,即数学短训班开设了农用数学课程,物理短训班开设了农业机电课程;看来应该是第2种理解,应该在“开设”前加上“分别”;三、修改符号:对有语病和错别字包括标点使用不当的地方应使用下列符号加以修改:1换用号:2增补号:3删除号:4复原号:5调位号:6留空号:四、修改病句要遵守两条原则:A、尽量保持原句的基本意思不变;B、尽量少改;实战演练一、修改下列语段;1、人们都知道,鸡、猫、狗等动物和人身上都是热气腾腾的,蛇身上却是冷冰冰的;前者叫“变温动物”,后者叫“恒温动物”;恒温动物为了保持体温的恒定,就要消费体内的能量物质来惟持;拿重量相等的猪和大蟒蛇相比较,只要猪每大消耗150份重量的能源物质,那么,蛇只要一份就够了;2、主题班会一开始;林非就首先第一个上台发言;他说:“我语文学不好的原因是课余时间没有阅读课外书的结果;我决心向张红学习,每天课外阅读量至少在2000字以上,争取天天写读书体会”林非的发言赢的了同学们热列的掌声;3、音乐是我至爱的饮料,告别一天,带着一身的疲备离开学校,难免头昏脑涨,此时,回到家中,我总会轻扭录音机,静静地品赏那来自远方的自然之声:溪水潺潺地流淌,在低声地吟唱小鸟,绿茸茸的小草在窃窃欢呼,还有那野花星星点点的在欢笑,我完全走入了大自然的怀抱;陶醉在深深地音乐世界之中;4、小明晚上学习到九点;感到有些劳累,正好电视台正在转播世乒赛绝赛实况;他钢打开电视,妈妈就走过来,愤怒生气地说:“马上就要考试了还看电视”小明回答:“妈,你嚷什么学习要讲究效率,你懂不懂我学习累了,想看看电视松驰一下;再说运动员的拼博精神对我难道不是一种鼓舞吗你说对吧5、我最爱戴的是小山鸡;你看,小山鸡那尖尖的小脑袋上,长着红红的鸡冠,像一枚盛开的鲜花;它在笼子里不时地抖抖美丽的羽毛,似乎在跟人们比美,又仿佛在给大家天堂那精彩的节目;6、张小强同学学习勤奋,却善于动脑,他的成绩提高很快,学习非常刻苦;他在学习上有不少值得称道的做法;早晨,他总是起得很早,穿好衣服,就到操场跑步;锻炼之后,他抓紧时间读语文,背英语,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从不间断;晚上,他经常做大量的数理化习题,所以,一般的题目都难不倒他;老师布置的作业,他总是认真的完成,做作业一点儿也不马虎;遇到难问题,他不耻下问,请教老师或者与同学讨论,直到弄懂为止;他还常常帮助同学学习上的困难,从不嫌麻烦;有一次给一位生病的同学补课,一直到晚上十点多才回家;7、今天是放假第一天,早晨,我本来还想多睡会儿赖觉,不料早晨7点多就把我从睡梦中拖了起来,我还是不起来,这时,我妈妈就火了,她随手拿了一把尺,再我的屁股上拍了拍,我感觉到她拿了尺没什么好事做,一下子爬起来,人虽然是起来了,可是我的眼皮还直往下垂,我也不知道怎么穿衣服的,裤子都穿反了;考点例析:(一)常见病句类型1用词不当:①感情色彩不当:如:他那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效尤;“效尤”的意思是“学坏的样子”,是贬义,用在这里不合适,应改为“学习”;②关联词用错:如:只有坚持核查,就能和平解决伊拉克问题;“只有”和“才”连用,应把“就”改为“才”;2搭配不当:①主谓搭配不当:如: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品质”不能“浮现”,可改为“他那伟大的革命形象”;②动宾搭配不当:如:上海科技开发中心聚集了一批热心与科技开发服务、善于经营管理的专业化队伍;“聚集”的应该是“专业化人才”;③主宾搭配不当:如:这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劳动”与“一天”搭配不当,应删去“的劳动”④修辞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如:他在培育良种方面花了很大的心血;“很大”与“心血”搭配不当,应改为“很多”3成分残缺:①缺主语:如:通过学习雷锋的感人事迹,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使”字,使“我”丧失了主语的作用,所以,应删去“使”②缺宾语:如:看到他的照片,我便想起了当年我们一起玩耍、同桌共读;这个句子缺少宾语中心词;应加上“的情景”4语序不当:①逻辑语序不当:如:学校通过并研究了新的规章制度;“通过”与“研究”顺序颠倒;应是先“研究”后“通过”②关联词语序不当:如:A:不但我信任他,而且信任他的朋友;B:我不但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对过他的人现在也信任他了;两个分句是同一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边;如例A,两个分句的主语都是“我”,“不但”应在主语“我”后边;两个分句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前边;如例B,两个分句主语分别是“我”“人”,关联词语“不但”应放在“我”前边;5前后矛盾:①前后不统一:如:能否刻苦钻研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能”与“否”表达完全不同的两种情况,所以,应删去“能否”②否定多余:①紧缩时,为了避免在否定句中去掉否定词而出现与原意相反的情况,应把否定词保留在主干里;②紧缩时,必须保持原格式的基本结构不变;如果砍掉了修饰成分以外的词语,就会破坏原句的结构;二、类比法;对句子的毛病拿不准时,按照原句格式仿造一些浅近的、容易把握的句子加以比较,就能比较清楚地看到语病所在;如:这个经验值得文教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视;原句结构较复杂,先压缩化简为“这值得他们的重视”,再比照它的结构造句:“这值得他们的学习”“这值得我们的参观”,这三个句子和日常说法相比多了一个“的”字,原句要将“教师的重视”中的“的”删去;三、语感审读法;调动语感,在审读的过程中从感性上察觉语句的毛病,即按习惯的说法看是否别扭;如别扭再作分析比较,明辨原因,加以修改;如: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国难,胜利攀登到顶峰;这个句子第一部分中的“不管都极端不利”显然不合习惯,正确的说法是“不管多么不利”“尽管非常不利”;四、逻辑分析法;有的语病从语法上不好找毛病,就得从事理上进行分析,这就是逻辑意义分析法;逻辑意义分析法要从概念、判断、推理方面考虑是否得当,从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方面考虑是否合适;如:①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仿造伪劣产品”是不合事理的,应改为“制造伪劣产品”或“仿造名牌产品”;②凡是有杰出成就的人,都是艰苦环境中磨炼成才的;用了“凡是都”这个全称肯定判断,言过其实了,应将“凡是”改为“大多”,后边删去“都”字;二、修改病句的原则:把握句意,修改得要少,改动得要巧,尽可能保住原句的意思;务求全句改得妥帖,避免以错改错;一、对症下药,有针对性;简单地说,就是什么地方有毛病,就改什么地方;是什么样的毛病,就用相应方法来改;所以对各种病句的类型一定要心中有数,针对造成语病的原因进行修改;二、尽量保持句子的原意;每一个病句,一般都包含双重意义,一是没有正确表达出来的句子的原意,一是已经表达出来的歪曲了原意的错误意思;改正病句时,应尽量分析并把握它所要表达的原意;在尽量保持原意的前提下,将错误的地方加以造当的修改、调整;切忌违背原意,另起炉灶,按自己个人的意志另选一个句子去代替原句,或者添枝加叶来雕饰句子;这样做,往往会背离原意而达不到正确改正语病的目的;三、要善于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修改;每一个病句,几乎都可以从语法、修辞、逻榻的角度来分析其造成语病的原因;这样,同一个病句,也就可以有多种不同的修改方法;至于用哪一种方法来修改更加合适,这就要看病句本身的语病类型,看表达的需要,看具体的语境;我们还要注意,能够用调整语序的方法来修改就尽量不要增删词语;改一处可以解决问题就决不改两处;修改病句要注意句意的简洁,尽量保持句式或陈述者对象一致;总之,要记住修改病句的五字诀;增成分残缺的删多余的换用词不妥当简修改应简要调不搭配、不照应的三、辨析病句的原因:一、用词不当:如:他把节俭下来的钱捐给了灾区;“节俭”是形容词,不能带趋向动词“下来”;应改为动词"节省";也有虚词使用不当的现象;如:伊朗厨师可能是不熟悉我们的炊具的用法,也许是由于心情紧张,反正是把烤羊肉没有做好;“把”字短语不能放在否定词前面;应改为:反正是没有把烤羊肉做好;二、搭配不当:①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②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③定语、状语、补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④主语和宾语意义上不能搭配;⑤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如: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北京”是“季节”,主宾不搭配;如:加快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加快”可以配“速度”,但不能配“规模”,这是动宾搭配不当;三、成分残缺:①主语残缺;有两种情况:a.由于滥用介词和“介词方位词”格式,造成主语残缺;b.暗中更换主语,造成主语残缺;②谓语残缺;有两种情况:a.一句话说了主语,还没有说完谓语,却又另外起了个头,因此造成谓语中有残缺;b.由于缺少谓语中心语造成谓语残缺;③宾语残缺;往往由于宾语前的定语太长,使得中心语残缺;④定语、状语缺少或者不完整;⑤缺少关联词语;如:这个集团目前已成为拥有11个专业公司、2个研究所、3个生产厂,现有固定资产8500万元;这个句子的谓语“拥有”什么,残缺;应补上宾语“的大型企业”;四成分赘余:①主语有多余成分;②谓语有多余成分;③宾语有多余成分;④定语多余;⑤状语多余;⑥补语多余;如:①人民日报社论见诸于各大报刊;“诸”是“之于”的意思;删去“诸”或“于”即可;如:②欢迎领导到我校光临指导;“到我校”即“光临”,造成赘余,修改的办法是留其一,去其重复;五结构混乱:①词序不当;几种情况:a.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b.把定语错放在状语的位置上;c.把状语错放在定语的位置上;d.多层定语语序不当;e.多层状语语序不当;如:太监是我国封建皇宫中特有的产儿,是被阉割过的封建帝王的奴仆;对太监的介绍应先将其特点说明“是的奴仆”,再言其“是的产儿”;否则“特有的产儿”的概述设着落,交代不清;②句式杂糅;有两种情况:a.两种说法混杂;b.前后牵连;如:客房内均设有闭路电视、国际国内直披电话音响、房间酒吧等应有尽有;该句把两种句式拼在一起造成杂糅;一种是“客房内均设有酒吧等”,另一种是:“客房内闭路电视应有尽有”;两种句式应删其一种,从而保持句子表达的明确;③复句中暗换分句主语,造成混乱;如:老工人的一席话深深触动了小邱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也该句第一个分句的主语是“老工人的一席话”;第二个分句的隐含主语是“小邱的心”;由于句子是隐含转换主语,因此造成句式混乱;④层次不清;如:新华社发出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人工全合成在上海胜利完成的消息后,广大读者非常重视,科学界人士也非常重视,引起了强烈的反应;新华社发出的这条消息,就重视程度而言,科学界人士重于广大读者,因此,应先说“科学界人士”的反应,再说广大读者的动态;另外最后一句“引起强烈的反应”属于抽象性语言,应先说,然后再说具体的;六表意不明;①指代不明:如:王新和李红赛跑,经过一段激烈的竞争,终于他取得了胜利;“他”是指王新还是李红不明确;如:我站在窗前向操场一看,这里有很多同学在打球;“这里”指代不明,应改为“那里”②意思混杂,不知所云:如:这些年,写文章的人特别喜欢“该”和“其”这两个带有文言色彩的词;“该”和“其”当然可以用,因为今天我们用的是现代汉语,很多时候,用“这”“那”“他”之类,文章更流畅;这就提出一个问题:“该”和“其”要用得恰到好处;前面说“该”和“其”当然可用,中间又讲现代汉语中的“这”“那”“他”使文章更流畅,最后又说“该”和“其”要用得恰到好处,使读者无法明白“该”和“其”与“这”“那”“他”用哪个更好;③歧义句:如:请你代我买两张北京到西安的往返飞机票;此句有两种理解:其一,往、返共两张;其二,往,两张;返,两张;用心爱心专心7如:这个厂超额完成了全年计划的百30%,受到上级表扬;此句两种理解:一种,比全年计划多出30%;另一种,只超出全年计划的30%;七不合逻辑:①强拉因果:如:由于今天是公园里游园活动的最后一天,因此游人寥寥无几;此句强拉因果,“游人少”的原因不能推出是因为游园的最后一天所致;②自相矛盾:如: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既然幸免,就没有死,可又说是“死难者”中的一个,犯了前后矛盾的错误;③概念误用:如:图书馆增添了许多文学作品,如语文知识指南教师语文大全辞海等;文学作品与语文教学用书是不同的概念;可改成“图书馆增添了许多教学用书”④主客倒置:如:那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该句应改为:“我与报纸接触”,“我”为主动,“报纸”为被动;⑤否定不当:如:全校师生没有一个人不否认,素质教育使整个校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该句去掉“否认”前的“不”字;⑥前后失衡,缺乏照应:如有没有人毁树,是树能成活的重要条件;该句前面是两种条件"有没有";后面只说了“能成活”的一个条件,两面失衡,应在“能成活”前加“是否”二字;。
句子修改病句怎么改的句子是语言表达中最基本的单位,是人们思想和语言交流的重要工具。
在写作中,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是非常关键的,因此需要对句子中出现的病句进行修改。
下面是我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出的句子修改方法以及分析。
一、修改方法1. 去除重复一句话中出现了多个相同的词汇,可以简单修改成一句话,来提高阅读的流畅性。
例如,“他他走了”修改成“他走了”。
2. 去除不必要的冗余一些词汇在表达时又已经包含了其他含义,这些含义已经被上下文所说明,就可以去除,不必重复。
例如“说话的时候自己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可以改为“说话时不知所云”。
3. 按词序排列按照句子成分在一定程度上排列的顺序,可以使读者更快地理解句子的意思。
例如,“机器人在人类安全指挥下为我们服务”可以改为“在人类安全指挥下,机器人为我们服务”。
4. 补充适当的修饰语通过增加适当的修饰语,可以让句子的语义更加明确。
例如,“他是个好人”可以补充为“他是一个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好人”。
二、分析1. 语法错误语法错误是最常见的病句,也是最需要注意的病句。
常见的语法错误包括主谓不一致、缺少主语或宾语、虚词使用不当等。
例如,“小王经常操心父母工作问题,常常夜里十一点打电话询问事情的进度”中,“经常”和“常常”都有相同的词义,造成了重复,应该去除其中一个。
另外,“询问事情的进度”中缺少了宾语“父母工作问题”,应该改为“询问父母工作问题的进度”。
2. 词语用法错误词语用法错误也是常见的病句之一,主要包括词义歧义和词汇搭配不当等。
例如,“我对你的坦白很不以为意”,其中“以为意”使用不当应该改为“看重”。
3. 意思表达混乱有些句子的意思表达比较混乱,不够清晰明了,需要进行修改。
例如,“我没看见这个脸孔,因为我忙着微笑”,这个句子表达含糊不清,应该改为“我忙着微笑,没有留意他的脸孔。
”4. 统一句子风格句子风格的不统一也会影响句子的表达力,需要进行适当的修饰,避免句子过分单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