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政治必修四课时专题导学案44

高中政治必修四课时专题导学案44

高中政治必修四课时专题导学案44
高中政治必修四课时专题导学案44

学习目标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2、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学习重难点:两点论与重点论

使用方法与学法指导阅读课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完成知识要点的梳理以及思考题答案,并做好展示、质疑的准备。

课前预习

教材助读

1.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1)含义: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地位、对事物发展起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地位、对事物发展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

(2)主次矛盾之间的联系: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并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2、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

(1)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含义

在事物居于支配地位,起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次要方面。

(2)矛盾的主次方面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①从定义中,就可以看出,矛盾的主次方面无论地位、作用、力量对比上都是有差别的,这就是说矛盾的主次方面是相互排斥的。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

所规定的。

②二者又是相互的,并在一定条件下,矛盾的主次方面可以

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辨证关系的原理的方法论要求:要坚持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1)什么是两点论、重点论?

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2)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是紧密相联的,两点是重点中的两点,决不是均衡论;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决不是一点论。我们要把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起来,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

(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预习自测

思考分析:(1)在辽沈战役中存在哪些敌我矛盾需要解决(2)为什么把首攻地点选沈阳、长春

我的疑问

课内探究

1、成语:买椟还珠

(1)这个人犯了什么错误

(2)如果抓不住矛盾的主要方面会有什么危害呢

在我国江南的一个经济开发区,一次,一位从事尖端科技研究的法国友人准备在这里投资。一位接待员代表中方热情的接待了他,并向他介绍了开发区的具体情况。接待结束后,外国友人却取消了投资打算,理由是:这位接待员的衬衫袖口上掉了一颗钮扣。

这则材料说明什么问题在哲学上给我们什么启示

3、分析以下故事体现中的做法包含着什么哲学道理

据《三国志》记载,州官倪寻和李延都患头痛、身热,便一同请华佗看病,华佗检查后,却给他们开了不同的药。两人惊讶地问:我们的症状相同,开的药为什么不一样华佗解释说:倪寻的病是内部伤食引起的,而李延的病是外部受寒引起的,因此,治疗的方法不同。两人回去按方服药,果然病都好了。

当堂检测

1、下列选项体现了唯物辩证法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观点的是()

A、既看到“世上没有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又承认“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B、要学会“弹钢琴”,反对“胡子眉毛一把抓”

C、既承认有“近墨者黑”的可能,又肯定“近墨者未必黑”的道理

D、要善于纵观全局,反对“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和“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2、“牵牛要牵牛鼻子”,“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工作要做到点子上”。这些说法表明()

A、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B、要善于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C、要善于抓住事物的内部矛盾

D、要善于解决特殊矛盾

3、建设新农村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这是因为()

A、矛盾存在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

C、矛盾的主要的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4、“我们不能因为党内出现消极腐败现象而看不到党的主流是好的,更不能因为党的主流是好的,而对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掉以轻心。”这段话体现了()

①实事求是的观点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原理③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

④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原理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5、古有一父,为解决家中鼠患,买了一只猫。猫抓老鼠的同时,却也偷吃鸡,其子甚怨。父道上:“宁无鸡也不能无猫,因无鸡不会挨冻受饿,而无猫,则会挨冻受饿。”遂其子不再怨。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在处理和解决问题时要注意()

A、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B、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C、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课后训练

解决当前经济增长中的需求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国家必须坚持“有保有压”,坚决抑制不合理的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保”就是加强和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压”就是坚决控制投资需求膨胀,把那些技术含量低、不符合结构调整要求的项目,特别是资源消耗高、污染重的项目坚决控制下来。

从哲学上分析“有保有压”的依据。

【课后反思】

参考答案

合作探究:

1、(1)——扔掉了最主要的东西而去取次要的东西。这说明看问题办事情要善于分清主流和直流。

——既然事物的性质主要是又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那么,我们要正确认识事物,就必须分清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分清主流和支流。

(2)——只有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和主流,才能辨方向、识大局。如果把矛盾的双方等同看待、不分主次,或者主次颠倒,就会混淆事物的性质。分清主流和支流,对于我们认清形势,正确估计工作中的成绩和缺点,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2、——工作中的穿戴是包含着一个人的敬业精神和修养水平,在谈判桌上它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但正是这个次要方面,却会掉了一笔投资。这说明虽然矛盾次要方面并不决定事物的性质,但它对事物的发展有影响,决不能忽视,因为矛盾双方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支流也能促进或阻碍主流的发展。如果任期自流,不加控制,就有可能影响和改变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3、——因为不同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所以解决矛盾的方法也不一样,这就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当堂检测】

1--5 BADCB 6. B

非选择题、. 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针对当前经济发展中需求结构不合理的实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应实行“有保有压”的产业政策。②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具有特殊性,对合理的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要“保”,对不合理的需求和项目要“压”,这样才能正确认识和解决矛盾。

【最新】高中数学必修四导学案

高中数学《必修四》导学案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第一章三角函数 1.1.1 任意角 【学习目标】 1、了解任意角的概念;正确理解正角、零角、负角的概念 2、正确理解终边相同的角的概念,并能判断其为第几象限角,熟悉掌握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表示 【学习重点、难点】用集合与符号语言正确表示终边相同的角 【自主学习】 一、复习引入 问题1:回忆初中我们是如何定义一个角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学的角的范围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2:在体操、跳水中,有“转体0 720”,怎么刻画? 720”这样的动作名词,这里的“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建构数学 1.角的概念 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______绕着它的_____从一个位置_____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 射线的端点称为角的________,射线旋转的开始位置和终止位置称为角的______和______。 2.角的分类 按__________方向旋转形成的角叫做正角,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叫做_________。 如果一条射线没有作任何旋转,我们称它形成了一个_________,它的______和_______重合。这样,我们就把角的概念推广到了_______,包括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终边相同的角 所有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连同角α在内,可构成一个集合_________ , 即任一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都可以表示成。 4.象限角、轴线角的概念 我们常在直角坐标系内讨论角。为了讨论问题的方便,使角的________与__________重合,角的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合。那么,角的_________(除端点外)落在第几象限,我们就说这个角是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课第一框 国家是什么 导学案-【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第一课第一框国家是什么导学案 【课标内容】 比较专制政体与民主政体的区别,说明政体国体是形式内容的关系,理解国家管理形式的多样性。 【学习任务】 1了解国家的性质及国家类型 2.理解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3.说明说明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重点难点】 重点:民主和专政的关系、国体和政体的关系 难点:国家的含义、民主的阶级性、民主政体与专制政体的区别 【知识梳理】 一、国家与国家性质 1.国家的本质 (1)国家的含义:国家是是一种是历史现象,不是从来就有的;国家是的产物与表现 (2)国家的性质:国家是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决定着国家的性质。 (3)国家的基本构成要素:、、和是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是。 2.国家的历史类型

二、国体与政体 1含义: (1)国体,即,反映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2)政体,即国家政权的,也就是国家管理形式。 2.关系: (1)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国体,一定的政体服务于一定的国体。 (2.)适当的政体能够巩固国体,不适当的政体会国体。(反作用) 3.影响政体的因素 (1)一个国家的政体不是一成不变的,这种变化既包括随着国体的变化而发生的变化,也包括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等条件的变迁,在上的不断变化。 (2)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社会习惯、等,都是影响政体的因素。 4.现代国家政体的主要形式 (1)代议制的含义: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的制度。 (2)决定因素:一方面,只有公民广泛参与,才是上的民主政体;另一方面,不可能全体公民都经常性 地所有国家事务。 (3)意义:代议制是公民与国家之间的政治纽带,这是现代民主政体的。 二、民主与专政 1.国家职能 国家的根本职能是职能(即专政),国家同时还有职能。 2.民主与专政的关系(辨证统一的) (1)相互区别 ①含义不同: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其实质是范围内,按照多数人的意志,实现国家职能。民主具有鲜明的,是服务于的。专政是指统治阶级凭借国家权力,强制服从统治阶级的意志。 ②适用范围不同:民主只适用于,专政只适用于。

2020年新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导学案全套

2020年新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导学案全套 Welcome Unit Listening and Speaking & Reading and Thinking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节单词、短语。 2.掌握本节句型表达与运用。 【学习重难点】 掌握本节句型表达与运用。 【学习过程】 一、词汇学习 1. get to know 逐渐了解 2. exchange n.交换;交流vt.交换;交流;交易;兑换 3. lecture n.讲座;讲课;教训vi.(开)讲座;交易;兑换 4. registration n. 讲座;注册;挂号 5. sex n.性别 6. nationality n. 国籍;民族 7. anxious adj. 焦虑的;不安的 8. annoyed adj.恼怒的;生气的 9. frightened adj.惊吓的,害怕的 10. senior adj.级别(或地位)高的n.较年长的人 11. outgoing adj.爱交际的;外向的 12. impression n.印象;感想 13. awkward adj. 令人尴尬的;难对付的 14. junior adj.地位(或职位、级别)低下的n.职位较低者;(体育运动中)青少年 15. explore vt.&vi. 探索,勘探 16. confident adj.自信的;有把握的

17. designer n. 设计师;构思者 二、知识运用 1. exchange 词性:________ 意思:__________ 词性:________ 意思:__________ 短语搭配: in exchange (for......)作为(与.......的)交换 exchange A for B 以A交换B;把A兑换成B exchange sth. with sb. 与某人交流/交换某物 exchange opinion/ideas/views 交流意见/想法/看法 练习:The School of Life has a large number of professional staff who are willing to meet up with you for an hour of chat in exchange ______ a small fee. 2. designer (1)词性:_________ 意思:________ (2)词性:_________ 意思:________ 短语搭配:make designs for.....为......做设计 by design(=on purpose)故意地 design sth. for.......为......设计某物 be designer to do.......旨在做.......,用于做........ 练习:Lucy was born on January 30th, 1998, when her sister got married to a fashion_____(design). 3. anxious 词性:__________ 意思:________ 短语搭配:be anxious for sb./about sth. 为某人/某事担心/担忧 be anxious for......渴望........ be anxious (for sth.) to do sth. 渴望(某人)做某事 be anxious that.......渴望(从句谓语用“should + 动词原形”,should 可以省略) 练习:She lost her job last month. Therefore, she is anxious_______ (find) a new job.

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4—第一学期期末文科测试

开始输入x f(x)>g(x) h(x)=f(x)h(x)=g(x) 输出h(x)结束 是否 第4题图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文科数学测试 参考公式:回归直线的方程是:a bx y +=?, 其中1 2 2 1 ?,;n i i i i i n i i x y nx y b a y bx y x x nx ==-= =--∑∑g g 其中是与对应的回归估计值. 一、选择题 1.集合{}{}4,5,3,9,3M m N =-=-,若M N ?≠?,则实数m 的值为() A .3或1-B .3C .3或3-D .1- 2.若直线1ax by +=与圆2 2 1x y +=相交,则点(,)P a b 与圆的位置关系是() A.在圆上B.在圆外C.在圆内D.不能确定 3.若函数()y f x =的反函数是2x y =,则(2)f =() A.4B.2C.1D.0 4.如图所示的算法流程图中,若2 ()2,()x f x g x x ==则(3) h 的值 等于() A.8 B.9 C.1- D.1 5.若抛物线2 2y px =的焦点与椭圆22 162 x y +=的左焦点重合,则p 的值为() A.-2 B.2 C.-4 D.4

6.在ABC V 中,已知2cos c a B =,()()a b c b c a +++-3bc =,则ABC V 是() A.等腰三角形B.等腰直角三角形C.等边三角形D.无法判断 商店名称 A B C D E 销售额x (千万元) 3 5 6 7 9 利润额y (百万元) 2 3 3 4 5 根据此表可得回归直线方程为 A.0.50.4y x =+ B.0.41y x =+ C.28.6y x =- D.8.655y x =-+ 8.若函数123+++=mx x x y 是R 上的单调函数,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A .),31 (+∞B .]31,(-∞C .),31[+∞D .)3 1,(-∞ 9.函数2 ()2f x x x =--在[]55x ∈-,内任取一点0x ,使0()0f x ≤的概率是(). A . 110 B . 23 C . 310 D . 45 10.生产一定数量商品的全部费用称为生产成本,某企业一个月生产某种商品x 万件时的生 产成本为2 1()2202 C x x x =++(万元),一万件售价是20万元,为获取最大利润,该企业 一个月应生产该商品数量为() A .36万件 B .18万件 C .22万件 D .9万件 二、填空题 11.设单位向量12,e e u r u u r 的夹角为120°,向量1222,a e e b e =+=-r u r u u r r u u r ,则a b =r r g _______ 12.下列命题不是真命题的是_________________ ①平行六面体一定是直棱柱; ②一个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的直观图的面积为64 ; ③空间三点确定一个平面; ④若//,,l l m αβαβ?=I ,则//l m ; ⑤若,,,l m l n m n α⊥⊥?,则l α⊥. 13.已知0,0x y >>,若 22832y x m m x y +>+-恒成立,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辽宁省示范校北票市尹湛纳希高级中学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导学案:10.2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版(最新

温馨提示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而不是起决定作用。议题:发挥创新作用,跨入“高铁时代” 学习目标: 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导学案 使得人类思维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2.人类文化的发展是通过实现的。 3.创新是引领发展的。我们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 请思考: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文化创作生产是在精神领域搞创造, 1.识记创新在民族和社会进步中的巨大作用。 2.理解创新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3.列举实例,运用相关原理,说明创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学习重点: 识记创新在民族和社会进步中的巨大作用。 学习难点: 理解创新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课前预习自主探究】 预习任务: 一、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科学技术的每一进步都是通过实现的。 试判断:创新就是科技创新。( ) 提示错误。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及其他创新。 2.具体表现 (1)更新了人们的,促进了生产技术的进步。 (2)提高了的素质。 (3)开辟了更广阔的。 (4)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二、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1.地位 实践基础上的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2.作用 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创新、创新、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三、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1.人的实践方式决定人类的变化。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创新,也最需要创新精神。这体现了创新具有什么作用? 提示文化创新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课堂活动】 探究点一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中国高速铁路建设规划按“八横八纵”铺网构架,打造东西南北互通的高速铁路网,完工 后的每条八横八纵高铁网将覆盖广袤的国土面积。预计到 2020 年,中国 200 千米及以上时速 的高速铁路建设里程将超过 2.5 万千米,届时真正的高铁时代将来临。随着“高铁时代”的来临,一场商业格局的变革也随之而来,各地以全新的面貌灵活机动地应对高速发展的“高铁时代”。 (1)请运用创新的作用的知识,说明我们如何应对高速发展的“高铁时代”。 (2)你知道中国高速铁路建设规划的“八横八纵”吗? 答案(1)①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我们要抓住高铁发展带来的机遇,增强创新意识, 推陈出新,引进高新人才,运用新技术,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依据“高铁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适时调整与此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部分和环节。③创新推动人类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发展。在实践中变革思维方式,运用高铁发展带来的便利条件,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的发展。 (2)①八横是绥满通道,京兰通道,青银通道,陆桥通道,沿江通道,沪昆通道,厦渝通道, 广昆通道。 ②八纵是沿海通道,京沪通道,京港(台)通道,京哈~京港澳通道,呼南通道,京昆通道,包(银)海通道,兰(西)广通道。 1.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 (1)科学的批判思维和批判精神不接受任何未经实践检验的理论,也不承认有绝对完成了的科

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一3.1 《伟大的改革开放》导学案

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导学案 第三课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第一框题:伟大的改革开放 【学习目标】: 1.改革开放的进程。 2.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 3.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4.改革开放的意义。 【学科素养】: 1.政治认同:改革开放是党的重大决策。 2.科学精神:改革开放的意义。 3.公共参与:结合生活实际,感受改革开放40 年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一、自主学习,夯实基础【检、导】 (一)新知探学(课前预习:结合课本P31-P35,独立完成相关的填空或问题) 一、改革开放的进程 (一)序幕开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课本P31) 1、时间: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2、内容: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确定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了实行【1】的重大决策。 3、意义: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2】,开启了【3】和【4】新时期。 (二)突破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5】率先取得突破,【6】得以推进,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2、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就建立【9】进行部署。 3、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10】,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 4、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围绕完善【11】进行了部署。 (五)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 1、2013年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全面改革的重要部署,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12】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2、2013年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13】提出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都表明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想一想】: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提示:这次会议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二、改革开放的意义 1.意义:(课本P34) (1)改变了面貌: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2)迎来了飞跃:中华民族迎来了【14】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15】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16】的伟大飞跃。 2.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课本P34 探究与分享) (1)表现: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5%,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由改革开放之初的1.8%上升到15.2%等。 主义的【17】,是决定当代【18】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19】的关键一招。对外开放是我国的【20】,

高中数学必修四学案:2.3向量的坐标表示 Word版缺答案

2.3向量的坐标表示 2. 3.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1.A 设向量23,42,m a b n a b =-=- 32p a b =+,试用,m n 表示p ,则p =__ 2.A 在ABC ?中,AB c =,AC b =,若点 D 满足2BD DC =,则AD =________ 3.B 向量a ,b ,c 在正方形网格中的位置如图所示.若c =λa +μb (λ,μ∈R ), 则λ μ = . 4.B D 、E 、F 分别为△ABC 的三边BC 、CA 、 AB 的中点,且BC =a ,CA =b ,给出下 列命题: ①12AD =-a -b ; ②BE =a +2 1b ; ③12CF =- a +2 1 b ; ④0AD BE CF ++=.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______________. 5.B 设a ,b 是不共线的两个向量,已知 2AB a kb =+, BC a b =+, 2CD a b =-,若A 、B 、D 三点共线, 求实数k 的值. 6.B 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点M 是AB 的中点,点N 在BD 上,1 3 BN BD =,求证,,M N C 三点共线. 7.C 如图,//OM AB ,点P 在由射线 OM 、线段OB 及AB 的延长线围成的 阴影区域内(不含边界)运动,且 OP xOA y OB =+ → → → ,则x 的取值范围 是 ;当1 2 x =-时,y 的取值范围是 . 8.C 已知点G 是△ABC 的重心,过G 作直

线与AB 、AC 两条边分别交于M 、N ,且AM x AB = → → ,AN y AC = → → .求11 x y +的 值. 2.3.2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专题1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及坐标运算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4.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导学案

第四课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核心素养 1.识记真理的含义和真理的属性。 2.理解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和具体性。 3.理解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坚持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科学精神:正确理解真理,正确对待错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综合探究】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过去的房地产调控之所以难见成效,主要原因就是没有明确房子的定位,混淆了房子的投资属性与消费属性。中外研究和实践表明,房子尽管既有消费属性,也有投资属性,但主要功能是用于居住,不是用于投资。长期以来,由于人们背离了这个常识,产生了各种问题、矛盾和风险,由此形成的房地产泡沫化、经济泡沫化将会对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 运用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知识,分析人们对房子的属性和功能认识上的变化。 【易错易混点】 1.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因此,任何真理中都包含着谬误 2.真理是客观与主观、实践与理论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真理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客观性 4.认识是一个从认识到实践、从实践到认识的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5.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推翻已有认识,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 6.追求真理永无止境,意味着人们不可能获得对事物的真理性认识? 【检测提升】 1.在互联网时代,网络民主逐渐成为中国政治文明的新鲜符号,大多数同学认为网络民主做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相信真理不会在网络热议中走失。因为( ) ①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②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③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唯一的 ④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必然不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霍金以其“黑洞理论”闻名于世,但他并未因此获诺贝尔奖。有诺贝尔奖评委会委员认为,原因在于霍金这一理论还没有得到验证;霍金也承认是因为他的黑洞蒸发还没有被观测或者被实验所证实。这说明( ) A.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C.认识的真理性必须由实践检验 D.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

【新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导学案】2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修改,直接打印使用!) 第二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学习目标: 1、说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目标; 2、记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3、能够针对宏观经济运行问题,提出合理的对策,从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角度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学习重点: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学习过程: 一、新知预习(课前) (一)自主探究(自主探究课本82-84页相关内容,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自主探究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结合在—起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作用。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坚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2),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3)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3.把坚持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条宝贵经验。 自主探究2——加强宏观调控 1.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1)加强宏观调控是发展的内在要求。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只有加强宏观调控,才能弥补的不足,从而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2)加强宏观调控是由我国的决定的,及

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2.宏观调控的含义: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和。 3.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增加就业,稳定,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4.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1)经济手段:是国家运用和,通过对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政策和政策是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手段。国家还可以通过制定和实施、等,对经济活动参与者进行引导。 (2)法律手段:是国家通过和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3)行政手段:是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4)总之,国家宏观调控,应该以手段和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手段,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温馨提示】 1、比较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 (1)联系:市场调节被称为“看不见的手”,宏观调控被称为“看得见的手”,两者都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资源配置的手段,它们相互补充。市场调节是基础性的、第一位的手段,宏观调控是弥补市场调节不足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就我国而言,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和加强宏观调控,都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缺一不可。 (2)区别: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导学案全册精品

Unit 1 Friendship 【单元导航】 World War Ⅱ In 1933,the Jewish population of Europe stood at over nine million. Many European Jews lived in the countries that Nazi Germany would occupy or influence. By 1945,nearly two out of ,which was the Nazi every three European Jews had been kill ed as part of the “Final Solution” policy to murder all the Jews of Europe. Period 1Warming Up and Reading Step 1.Pre-reading Task1. Enjoy some proverbs to support what the truly friendship is about. 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A friend is like a second self. The best mirror is an old friend. Friends are just the people who can share happiness and sorrows. Task2. Choose the words below to describe your best friend. sociable,honest,friendly,easy-going,nervous,open-minded,anxious,careful,talented,talkative,nosy,thoughtful,generous,carefree,pessimistic,peaceful,optimistic,interesting,reliable,helpful,active,careless,caring,exact,adventurous,imaginative,hot-blooded,well-organized,trustworthy,patient,responsible,outgoing,kind,brave,warm-hearted,selfless,tolerant,etc. For example: ?His/Her name is …… ?He /She is …… years old. ?He /She likes doing…… and dislikes doing…… ?He /She is very kind/friendly/honest/brave/wise/funny/humorous/ helpful/ kind-hearted and concerned about you / responsible. ?I think a good friend should be…  ?(or)In my opinion, a good friend is someone wh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tep2.Skimming Task 1. Read the text quickly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高中数学苏教版必修4三角恒等变换练习题

第三章 三角恒等变换 § 3.1.1-2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一.选择题 1、sin750= ( ) A、14 2、tan170+tan280+tan170tan280 = ( ) A、-1 B、1 D、 3、若12sin x x =cos(x +φ),则φ的一个可能值为 ( ) A、6π- B、3π- C、6π D、3 π 4、设α、β为钝角,且sin α,cos β=α+β的值为 ( ) A、 34π B、54π C、74π D、54π或74 π 5、1tan 751tan 75+- = ( ) C、 D、* 6、在△ABC 中,若0

11、已知tan(4π+x )= 1 2 ,求tan x 12、化简2cos10sin 20cos20- 13、已知4π<α<34π,0<β<4π,且cos(4π-α)=35,sin(34π+β)=513 ,求sin (α+β)的值。 * 14、已知α、β为锐角,sin α= 8,17cos(α-β)=21 29 ,求cos β. 3.1.3二倍角的正弦、余弦与正切公式

高中数学 新人教A版必修4导学案全套

任 意 角 高中数学 1.1.1任意角导学案新人教A版必修4 一、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任意角、象限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定义。2.会写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并且会利用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判断任意角所在的象限。 二、重点、难点:任意角、象限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定义是本节课的重点,用集合和符号来表示终边相同的角是本节课的难点 三、知识链接: 1.初中是如何定义角的? 2.什么是周角,平角,直角,锐角,钝角? 四、学习过程: (一)阅读课本1-3页解决下列问题。 问题1、按方向旋转形成的角叫做正角,按 - 方向旋转形成的角叫做负角,如果一条射线没有作____旋转,我们称它形成了一个零角。零角的与重合。如果α是零角,那么α= 。 问题2、 问题3、象限角与象限界角 为了讨论问题的方便,我们总是把任意大小的角放到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加以讨论,具体做法是:(1)使角的顶点和坐标重合;(2)使角的始边和x轴重合.这时,角的终边落在第几象限,就说这个角是的角(有时也称这个角属于第几象限);如果这个角的终边落在坐标轴上,那么这个角就叫做,这个角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 问题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下列各角并指出它们是第几象限角: (1)420o (2) -75o(3) 855o(4) -510o

问题6、以上各角的终边有什么关系?这些有相同的始边和终边的角,叫做 。 把与-32o 角终边相同的所有角都表示为 ,所有与角α 终边相同的角,连同角α 在内可构成集合为 .。即任一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都可以表示成角α 与整数个周角的和。 例1. 在0?~360?之间,找出与下列各角终边相同的角,并分别指出它们是第几象限角: (1)?480; (2)?-760; (3)03932'?. 变式练习 1、 在0?~360?之间,找出与下列各角终边相同的角,并分别指出它们是第几象限角: (1)420 o (2)—54 o18′ (3)395o 8 ′ (4)—1190o 30′ 2、写出与下列各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并把集合中适合不等式-720 o β≤<360o 的元素 写出来: (1)1303o 18, (2)--225o 问题8、(1)写出终边在x 轴上角的集合 (2) 写出终边在y 轴上角的集合 变式练习 写出终边在直线y =x 上角的集合s,并把s 中适合不等式-360 ≤β<720o 元素β写出来。

高中政治必修四学案(最全)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导向 一、生活处处有哲学 1、哲学的产生 ①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的作用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哲学就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总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3、哲学的任务 哲学是寻找光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的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 4、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哲学就是智慧或智慧之学即追求智慧之学。马克思说,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活的灵魂”。 二、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方法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根本方法。 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二者区别:含义不同。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还不等于哲学。 二者联系: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 4、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世界观用来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5、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区别:研究对象不同 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本质);个性、特殊性 哲学:对个别的规律和特征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抽象的、共性、普遍性 哲学研究整个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①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②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造就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德国康德;英国休谟)。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它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 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 = 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 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唯物主义 基本观点: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基本形态: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评价: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这些观点知识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评价: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原子,但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静止、片面、孤立)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评价: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现时代的思想指挥,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2、唯心主义 基本观点: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基本形态: ①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东西,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王阳明“心外无物”、贝莱克“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②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决定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朱熹“理生万物”“理主动静”“物在理先”、黑格尔。) 唯心主义哲学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着或多或少的借鉴意义

高一英语必修一导学案全集

高一英语必修一导学案全集 Unit 1 friendship (1) 课标要求: 知识与技能 1. Grasp the commoly used words and expressions related to “Friendship”. 2.Encourage the students to complete some opening given topics. 过程与方法Inspiration, Questioning and Discussion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Get the students to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friends and friendship. 2.Learn to evaluate friends and friendship. 预习内容: (1) 阅读词汇p92 (from “survey”to “on purpose” (2) 查阅字典----查找描绘朋友的形容词(honest ,friendly….) (3) 认真阅读Page one --- 划出你的问题 同学讨论的问题-----参考《学习指导》 Add Until Go without Get it repaired ask sb to do sth (宾语补足语) Borrow lend keep Concern Walking the dog, you were careless and it got loose. 分词做状语 Get loose get burnt get married (系表) 教师检测的内容: 《学习指导》p1 (1) 单元概览(2)要点预览 我的疑问: 魅力精释: 即时训练: 《学习指导》p1 p2 p4 (短语诠释) 教师反馈:

苏教版数学高一必修四模块综合检测

(时间:120分钟;满分:160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cos ??? ?-17π 3=__________. 解析:cos ????-17π3=cos ????-6π+π3=cos π3=12. 答案:12 2.已知????12sin 2θ <1,则θ所在的象限为__________. 解析:∵????12sin 2θ <1=????120, ∴sin 2θ>0, ∴2k π<2θ<2k π+π(k ∈Z ), ∴θ表示第一或第三象限的角. 答案:第一或第三象限 3.已知向量a 与b 的夹角为120°,且|a |=|b |=4,那么a ·b 的值为__________. 解析:a ·b =|a ||b |cos θ=4×4×cos120°=16×(-1 2 )=-8. 答案:-8 4.已知sin α+cos α=-52,则tan α+1 tan α的值为__________. 解析:∵sin α+cos α=-52,∴1+2sin αcos α=54,∴sin αcos α=18.∴tan α+1tan α=sin αcos α+cos α sin α = 1 sin αcos α =8. 答案:8 5.已知向量a 与b 的夹角为120°,且|a |=1,|b |=3,则|5a -b |=__________. 解析:|5a -b |2=(5a -b )2=25a 2+b 2-10a ·b =25×12+32-10×1×3×????-1 2=49,∴|5a -b |=7. 答案:7 6.函数y =A sin(ωx +φ)(A >0,ω>0,|φ|<π 2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y 的表达式为 __________. 解析:由T 2=2π3-π6,求出周期T =π,ω=2,然后可求得φ=π 6 . 答案:y =2sin(2x +π 6 )

新编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4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导学案

第三章 三角恒等变换 1.三角恒等变换中角的变换的技巧 三角函数是以角为自变量的函数,因此三角恒等变换离不开角之间的变换.观察条件及目标式中角度间联系,立足消除角之间存在的差异,或改变角的表达形式以便更好地沟通条件与结论使之统一,或有利于公式的运用,化角是三角恒等变换的一种常用技巧. 一、利用条件中的角表示目标中的角 例1.已知cos ? ????π6+α=33,求cos ? ??? ?5π6-α的值. 分析.将π6+α看作一个整体,观察π6+α与5π 6 -α的关系. 解.∵? ????π6+α+? ?? ? ?5π6-α=π, ∴ 5π6-α=π-? ?? ??π6 +α. ∴cos ? ????5π6-α=cos ???? ? ?π-? ????π6+α =-cos ? ????π6+α=-33,即cos ? ?? ??5π 6-α =-33. 二、利用目标中的角表示条件中的角 例 2.设 α 为第四象限角,若sin 3α sin α =13 5 ,则tan 2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要求tan 2α的值,注意到sin 3α=sin(2α+α)=sin 2αcos α+cos 2αsin α,代入到sin 3αsin α=13 5中,首先求出cos 2α的值后,再由同角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求出tan 2α. 解析.由sin 3αsin α=sin (2α+α)sin α=sin 2αcos α+cos 2αsin α sin α =2cos 2 α+cos 2α=135 . ∵2cos 2 α+cos 2α=1+2cos 2α=135.∴cos 2α=45. ∵α为第四象限角,∴2k π+3π 2<α<2k π+2π(k ∈Z ), ∴4k π+3π<2α<4k π+4π(k ∈Z ),

1.1 追求智慧的学问-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四 导学案

政治必修四学案1 1.1追求智慧的学问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1.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2.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自主预习】 知识点一:哲学的起源 1.哲学是一门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学问,它致力于从总体上把握人与的关系。2.正如马克思所说,哲学是“”,是“”。 3.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_____________。 4.哲学智慧不是从人们的头脑中凭空产生的,而是人们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___________关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5.一句话,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____________。 6.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________、人生的追问和思考。 知识点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1.人们对_________的总的看法和,就是世界观。 2.哲学就是关于__________的学问。 3.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系统化、____________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4.世界观所涉及的问题,是关于整个世界的最普遍、的问题。 5.哲学是世界观,也是。 6.人们关于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是世界观,用这种观点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 7.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

_______。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知识点三: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的概括和总结 2.人类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具体知识大致可以概括为三类:一类是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知识,即知识;一类是认识和改造社会的知识,即知识;还有一类是关于人的认识和思维的知识,即知识。 3. 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哲学则对其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的规律。 4.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和方法论的指导。 【必背要点】 1、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 (1)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区别: ①含义不同: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②世界观是自发形成的,人人都有,是零散的、朴素的、缺乏理论论证的;而哲学则把零散的朴素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 联系: ①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②世界观和哲学都把整个世界当作研究对象 ③两者都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2)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区别:人们关于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根本观点是世界观,用这种观点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 联系: 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②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哲学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两者是统一的。 ③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二者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区别: ①研究对象不同。哲学以整个世界为研究对象;具体科学以某一具体领域为研究对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