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养生旅游开发探析
- 格式:pdf
- 大小:716.77 KB
- 文档页数:12
湖泊保护开发与管理问题调研报告是**省第二大淡水湖,是亚洲湿地保护名录中保存最完整的湿地之一。
这里不但自然风光秀丽,而且生物种群繁多,已成为重要的生态廊道。
综合保护、开发有利于扩大**区的知名度,有利于进一步打造“化石型湖泊”、“物种基因库”和“鸟类乐园”的生态旅游品牌,充分发挥内陆湖泊的“绿宝石”效应,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实现“两个率先”,构建“两型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应重视以下几项工作。
1.加强湖泊资源的统一协调管理,形成“一龙管湖。
多龙冶湖”的良好格局。
这足解决各种湖泊资源问题的当务之急。
应加强流域与区域、区域与区域的合作,建立有效的协商沟通机制.探索建立湖泊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联动机制;进一步界定事权.研究建立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分工明确、职责清晰、权威高效、运行协调的湖泊资源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目前,有的湖泊在保护管理方面建立了管理协调机制,例如,高淳的固城湖,建立了水质保护领导小组。
协调固城湖保护管理工作,下设办公室。
由县水务局负责具体工作。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江苏省湖泊保护条例》定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水行政主管部i]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湖泊的管理和保护工作。
建议在省、市一级,可以建立一个以水行政主管部门为主导的湖泊保护、协调和监督机制,下设专i、1管理机构承担湖泊保护的具体管理工作,保障湖泊保护规划真正实行。
保证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2.强化落实湖泊保护规划,探索建立涉湖专业规划的审核/审查制度。
湖泊保护规划是有关湖泊保护工作的总体安排。
目前,省水利厅和有关部门所进行的湖泊综合性规划编制工作已初步完成,还有待修改完善。
以作为湖泊保护、开发、利用和管理的依据。
制订综合性规划,应根据湖泊各个功能的重要性程度确定各个湖泊的主导功能,并明确各个34.湖泊的重要保护内容、划定湖泊保护的范围并分别采取不同的保护管理措施。
应突出规划的强制性作用。
建立湖泊保护规划实施评价制度,对涉湖规划进行审核或者审查,强化各个参与规划实施的部的责任和任务。
2023年湖泊湿地旅游行业市场需求分析湖泊湿地旅游是近年来新兴的旅游形式,其特点是融合了自然生态、文化遗产、休闲娱乐等多种旅游元素,同时提供了独特的生态体验和文化认知。
湖泊湿地旅游市场需求分析如下:一、需求背景1.生态环保意识日益增强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湖泊湿地旅游具有密集的自然生态资源,能够满足游客对自然环境的需求,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
2.城市化进程与压力释放需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中的压力和压抑感也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旅游来释放压力,体验舒适自然的环境。
3.文化认知与休闲需求湖泊湿地旅游不仅具有自然生态资源,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遗产,游客可以通过旅游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同时还能享受到休闲娱乐的乐趣。
二、需求特点1.环保、健康、休闲湖泊湿地旅游以环保、健康和休闲为主要特点,游客可以在这里放松身心、享受自然美景,同时还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感受自然的气息。
2.多元化需求湖泊湿地旅游不仅可以满足游客对自然生态的需求,还能满足游客对文化、历史、民俗等多方面的需求。
在旅游过程中,游客可以既呼吸到新鲜空气,又可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这种多元化需求是湖泊湿地旅游的一大特点。
3.个性化需求湖泊湿地旅游游客群体以年轻人为主,他们期望在旅游过程中得到更个性化的服务,包括线路规划、旅游体验、文化认知等方面。
三、市场需求1.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湖泊湿地旅游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态旅游和新型旅游形式的认可度提高,湖泊湿地旅游市场的潜力越来越大。
2.需求结构升级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品质的不断改善,旅游需求结构也在不断升级。
游客们追求更为个性化、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希望通过旅游来获得更好的体验和感受。
3.市场竞争加剧湖泊湿地旅游市场竞争激烈,有众多的旅游景区和企业进入市场。
但由于湖泊湿地旅游的自然生态资源和文化遗产不可复制,一些地方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浅谈高邮湖的旅游开发和对策高邮湖位于江苏省扬州市,是一处风景秀美的湖泊景区。
高邮湖拥有较好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如湖光山色、渔船漂移、碧水荷花等,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开发不足、管理不善、环境污染等。
针对这些问题,有必要采取措施进行旅游开发和处理对策。
下面本文将对高邮湖的旅游开发和对策作一论述。
一、旅游开发:1.开发旅游资源。
高邮湖水质清澈,水面较大,适于游泳、垂钓、划船等水上项目,也是观赏荷花、绿化带散步的好去处。
此外,可开发集休闲、生态、文化等于一体的旅游项目,如打造高邮湖原生态文化村、高邮湖乡村旅游度假区等。
2.提高配套设施。
配套场所和设施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至关重要。
因此,可以修建适合家庭游、团队游、自驾游等游客的餐饮、住宿、游乐场所。
还可增加专业化的接待中心、旅游服务中心、导游点等,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旅游配套服务。
3.建设文化旅游特色。
高邮湖湖区文化底蕴丰富,百年老街、岸边的古建筑、深厚的渔民文化等都应该成为文化旅游的推广特色。
此外,还可增加伴随着本地寺庙传统民俗活动的文化体验项目,如凌晨赶集、庙会活动等,让游客感受到当地人的生活和风情。
二、对策:1.加强规划管理。
为了防止随意开发和建设对高邮湖的环境造成影响,应加强规划管理。
在规划中要充分考虑自然资源、社会环境以及文化特色,保证旅游开发与保护协调统一。
2.落实环保监管。
高邮湖是一个生态完善的地方,必须保护良好的自然环境。
应着重治理局部水质,关注假日旺季污染,整改餐饮等相关设施的污染治理。
3.提高安全保障。
高邮湖旅游市场需做到完善的安全保障,加强安全教育,并建立健全的应急机制和救援体系。
同时,加强警务和管控力度,维护游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以上是本文对高邮湖旅游开发和对策的探讨,希望有所借鉴。
浅谈高邮湖的旅游开发和对策【摘要】高邮湖位于江苏省扬州市,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生态环境,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潜力。
本文通过介绍高邮湖的旅游资源概况和现状分析,分析了目前高邮湖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问题的对策建议。
其中包括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优化旅游设施建设和提升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措施。
在总结了高邮湖旅游开发的现状,展望了高邮湖旅游的美好未来。
通过本文的分析和建议,希望能够为高邮湖的可持续旅游发展提供参考,实现高邮湖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存。
【关键词】高邮湖、旅游潜力、旅游资源、旅游开发、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对策建议、总结、展望、美好未来。
1. 引言1.1 1. 介绍高邮湖及其旅游潜力高邮湖位于江苏省扬州市高邮湖风景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国家级湿地公园。
作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一颗明珠,高邮湖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拥有丰富的湖泊资源、湿地资源和水资源。
高邮湖水域辽阔,湖水清澈见底,周围山峦起伏,景色优美,是一处极具旅游潜力的风景区。
高邮湖被誉为“长寿之湖、温泉之城、森林之境”,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玩。
高邮湖的周边还有许多历史人文景点,如高邮古镇、伏山寺等,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和人们对自然风光的追求,高邮湖的旅游潜力不断凸显,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休闲,成为江苏省乃至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业发展的热点之一。
1.22. 引出本文主题本文将深入探讨高邮湖的旅游开发现状,分析其旅游资源以及现有的开发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这些问题的对策建议。
通过对高邮湖旅游开发的全面剖析,希望为高邮湖的旅游开发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为其未来的发展探寻更加可行的发展路径。
2. 正文2.1 1. 高邮湖旅游资源概况高邮湖位于江苏省扬州市高邮湖风景区,是一处以湖泊为主体的自然景观,湖水清澈碧蓝,四季风光如画。
高邮湖周边山峦起伏,树木葱郁,环境清新怡人。
2024年湖泊湿地旅游市场发展现状引言湖泊湿地旅游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旅游模式,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生态资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本文旨在探讨湖泊湿地旅游市场的发展现状,包括市场规模、旅游产品和消费者需求等方面,以及当前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湖泊湿地旅游市场规模目前,湖泊湿地旅游市场的规模逐渐扩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渴望和对休闲度假的需求增加,湖泊湿地旅游逐渐成为热门的选择。
统计数据显示,过去几年间湖泊湿地旅游市场年均增长率达到10%,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湖泊湿地旅游产品湖泊湿地旅游产品主要包括观光游、生态游、度假游等多种形式。
观光游是最常见的形式,游客可以通过游船、游艇等方式欣赏湖泊湿地的美景;生态游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科普教育,游客可以参与野生动植物观察、湿地保护等活动;度假游则提供了更多的休闲娱乐设施,游客可以尽情享受湖光山色和各种度假活动。
不同的旅游产品可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湖泊湿地旅游的消费者需求湖泊湿地旅游的消费者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自然环境:消费者希望能够亲身体验湖泊湿地的自然环境,享受清新的空气和宁静的氛围。
2.生态体验:消费者对生态保护和科普教育的需求逐渐增加,他们希望通过旅游活动了解湿地的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
3.休闲娱乐:湖泊湿地旅游提供了丰富的休闲娱乐设施,消费者希望在旅游过程中享受不同的娱乐体验,放松身心。
4.文化体验:湖泊湿地地区通常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消费者希望通过旅游活动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
挑战与发展趋势湖泊湿地旅游市场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一些挑战。
其中,环境保护是最重要的一个挑战,湖泊湿地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活动必须保持对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
另外,旅游设施和服务的提升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只有提供更好的服务和设施,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
未来,湖泊湿地旅游市场有望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二、湖泊休憩休闲旅游服务(一)湖泊旅游湖泊是指陆地上由洼地积水形成的水域面积宽阔、水量交换缓慢、具有独特自然资源的水域综合体。
早在《山海经》一书中就有“四海”的名称,而其中提及的“海”存在着广义和狭义的区别,广义是指真正的大海,而狭义则是指湖泊,古人将地面凹陷之地,水流汇集之地也叫“海”,而水流汇集之地今天我们都称为湖,在云南十八怪中就有“湖泊称作海”的说法。
我国湖泊众多,大小湖泊数量超过10万个,它们具有供水、发电、灌溉、渔业、航运、旅游、气候调节等功能。
近年来各地方凭借水上运动、休闲观光、餐饮度假等一系列旅游项目,大力发展湖泊旅游经济。
湖泊对于旅游服务提供者而言,是将湖泊的水文特征、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人文底蕴与旅游设施、开发政策等相互融合,向游客提供全面的旅游服务产品。
而对于游客,湖泊休憩休闲旅游是以观赏湖泊独有的景观属性和体验依托湖泊所开展的旅游活动为目的的经历。
湖泊旅游在区域发展上呈现出从湖面到湖岸扩散的发展趋势。
湖面旅游,是指在湖泊核心水域范围内开展的旅游活动,主要包括湖泊岛屿观光、湖泊运动体验、湖泊生态农业。
例如在千岛湖进行岛屿观光,在升钟湖体验垂钓,在阳澄湖感受生态农业。
湖岸旅游,是指在环湖滨区域及依托湖泊而存在的更大范围内开展的旅游活动,主要包括湖岸景观观光、湖岸疗养度假、湖岸休闲游乐。
例如在纳木错湖岸观念青唐古拉雪峰,在洱海边享受度假休闲的惬意,在青海湖感受环湖自行车赛事。
(二)湖泊旅游的分类湖泊旅游的范围和类别的划分原则与湖泊旅游的定义密不可分,我们不能完全按照湖泊自身的形成原因和湖水矿化度等属性来进行简单分类,而应该从湖泊所承载的旅游功能上来考虑划分,于是,我们得到了四种类型的湖泊旅游分类。
1.观光游览型:这类湖泊大多位于离城市较远的地区,依托湖泊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人文底蕴等吸引游客,让游客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和人文风光。
例如四川九寨沟就是以藏族风情和钙化湖泊、瀑布奇观、岩溶水系统等闻名。
湖泊湿地旅游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能包括对湖泊湿地旅游市场的整体介绍,包括市场规模、增长趋势、相关产业发展现状等方面的分析。
同时,还可以对湖泊湿地旅游市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以及文化特色进行简要介绍,为后续的市场分析提供背景和基础。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目的和总结,旨在介绍文章的整体框架和目的,并为读者提供一个整体的认识。
正文部分包括湖泊湿地旅游市场概况、需求分析和竞争情况三个部分,对湖泊湿地旅游市场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展示。
结论部分包括总结与展望、建议与策略以及可持续发展措施三个部分,对前文的分析和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并提出相关的发展建议和可持续发展措施。
"1.3 目的":本报告旨在对湖泊湿地旅游市场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旨在了解湖泊湿地旅游市场的概况、需求情况以及竞争情况。
通过本报告的撰写,旨在为相关企业和机构提供决策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市场趋势,制定营销策略,提高市场竞争力。
此外,本报告还旨在提出一些建议和可持续发展措施,促进湖泊湿地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
1.4 总结在本报告中,我们对湖泊湿地旅游市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调查。
通过对市场概况、需求分析和竞争情况的研究,我们深入了解了湖泊湿地旅游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我们发现,湖泊湿地旅游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受到了旅游者的青睐和关注。
然而,也存在着一些挑战和障碍,比如资源保护问题、服务品质不足等。
因此,在湖泊湿地旅游市场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制定合理的发展策略,注重可持续发展,并加强市场监管,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保护好湖泊湿地资源。
通过本报告的分析,我们相信湖泊湿地旅游市场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促进旅游业的繁荣,同时也为湖泊湿地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做出积极贡献。
希望我们的报告能够对湖泊湿地旅游市场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湖泊旅游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第一章总论1.1概论某某市委、市政府确立未来旅游产业的发展目标:即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生态城市的总体目标,树立某某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形象,力争10年时间,将某某打造成为享誉世界的国际精品旅游区,最终建成“北国湿地休闲之都,国际生态旅游名城”。
针对某某市由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旅游过渡的发展现实,某某市委、市政府把“实施生态立市”作为五大发展战略的首要战略,把“精心打造百公里生态湿地旅游带”作为全市两大产业带之一,正在将红海滩风景区、鼎翔生态旅游度假区整合为国家重点支持的《某某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其提升为5A 级旅游区,被列为国家重点支持某某旅游基础设施第一名。
鸭舌岛、辽河左岸湿地公园、辽滨水城、温泉养身休闲、湿地水上乐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和设施配套正在实现新突破,以旅游大项目建设拉动相关经济的蓬勃发展,标志着某某市旅游产业正在转型升级。
随着某某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某某依托弥足珍贵的滨海湿地资源,已华丽转身,面向大海,全面开启了扬帆远航的新征程。
《某某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中指出,“某某要依托石油、湿地等资源优势,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建成具有北方水乡特色的石化城和环境宜居的滨海新城”。
市委、市政府已明确表态:“我们一定要将某某沿海地带变成一条闻名世界的生态景观带、产业带。
这是我们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也是我们要创造的一个旅游高地。
我们要充分挖掘湿地等旅游资源,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打造个性鲜明的红海滩5A级景区、鼎翔生态风情小镇等一批特色景区,创建水上乘船游、湿地休闲体验游等精品旅游路线,提升旅游服务的国际化水平,使旅游产业跃上一个新的层次,向世界展现一个美丽的湿地休闲之都。
2010年1月下旬,市长孙某某就水利工程及旅游项目建设情况进行工作调研时指出:“要科学选址、合理规划,将水利工程建设同旅游景观开发紧密结合,充分盘活周边资源,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浅论骆马湖景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摘要】骆马湖景区位于风景秀丽的南方,具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
本文通过对骆马湖景区生态旅游资源的特点、开发模式、可持续发展、推广策略和发展前景进行分析,探讨了其在生态旅游业中的重要性和意义。
建议在开发过程中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制定多样化的推广策略,提升景区知名度和吸引力。
强调了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开发建议,以及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骆马湖景区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不仅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还能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文化遗产传承,为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骆马湖景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特点、模式、可持续发展、推广策略、发展前景、重要性、建议、意义1. 引言1.1 骆马湖景区生态旅游资源的意义骆马湖景区的生态旅游资源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可以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游玩,增加旅游业的收入,创造就业机会,推动当地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繁荣。
生态旅游也可以推动当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促进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与交流,提升当地形象和知名度。
骆马湖景区的生态旅游资源不仅对游客来说是一次难得的享受和体验,更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加强对骆马湖景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提升旅游业水平、改善生态环境、增强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和保护意识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2 骆马湖景区现状分析为了更好地了解骆马湖景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需要对骆马湖景区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分析。
骆马湖景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是一个自然生态环境优美的湖泊景区。
目前,骆马湖景区已经初步建成并开放,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玩。
骆马湖景区在开发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由于开发建设的速度较快,部分区域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有些湖泊水质受到污染,影响了生物多样性。
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导致游客的游览体验不佳,也限制了景区的发展潜力。
景区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缺乏科学规划和有效的保护措施。
湖泊养生旅游开发探析文/大地风景旅游研究院我国是一个湖泊资源大国,湖泊资源非常丰富,现有湖泊2万多个,总面积91000余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0.95%。
按地理区位分为五大湖区,包括东部平原湖区、青藏高原湖区、蒙新高原湖区、云贵高原湖区和东北湖区。
作为水体旅游资源的一种,湖泊旅游已发展成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近年来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的兴起,以观光游览、水上运动、游船休闲和湖滨酒店度假为代表的湖泊旅游开发,更是为湖泊旅游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同时,随着现代人对身心健康的关注度逐渐提高,康疗养生旅游逐渐兴起,因此,湖泊养生旅游的发展也有了一定的市场基础和发展前景,将成为湖泊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发展方向。
一、现阶段湖泊旅游开发的主要模式与存在的问题(一)现阶段湖泊旅游开发的主要模式目前湖泊旅游的开发,国内的学者通过研究,总结了以下五种方式:1.综合旅游开发模式充分挖掘湖泊的各类旅游资源,形成集观光、休闲、度假、运动、修疗养等功能为一体的开发模式。
该类开发模式一般要求湖泊水域面积较大,水体自净能力较强,周围地形多样,生态环境良好,且地处经济发达地区,具备近邻客源市场的区位优势,交通进入性良好,附近有较理想的城镇作为游客接待的依托。
例如,江苏太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形成了旅游观光、度假、休闲为一体,配套设施齐全的旅游目的地。
美加交界的五大湖群和韩国的庆州波门湖是综合旅游开发较成功的典范。
2.观光旅游开发模式有些湖泊由于水体及周边环境的生态敏感性等原因,不适宜开发直接侵入水体和环境的参与性旅游项目,但这些湖泊具有较高的风光观赏价值,或有奇特的自然景观相支撑,或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相映衬,适合开展观光旅游。
例如,浙江西湖以园林湖泊赏玩为主要功能定位,讲求从不同季节、不同时段、不同角度欣赏其美。
美国与加拿大交界处的伊利湖和安大略湖由尼亚加拉大瀑布连接起来,形成独特的风景,自1846年以来,乘坐“雾中少女号”在安大略湖上观赏婚纱瀑布的朦胧之美一直是此处最受欢迎的项目。
3.度假旅游及休疗养开发模式在湖的周围气候条件适合,水面开阔、水质优良或附近拥有特殊的有益物质,如温泉、冷泉等对某些疾病有特殊疗效的湖泊,常被用于开展度假旅游和各类休疗养项目。
例如,浙江千岛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优雅的自然风貌、丰富的名胜物产、多姿多彩的生物资源,是适合度假养生的多元化旅游景区。
如日本箱根的芦湖,周围温泉资源丰富,成为度假旅游和休疗养的胜地。
4.体育训练及水上运动开发模式当湖泊具有水体自净能力较强、不易受到污染,且水面开阔、深度适合的特点时,能够开展各种水上运动和岸上运动,这时湖泊的主要旅游功能就是吸引水上运动的爱好者。
例如,云南滇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冬暖夏凉的气候条件适宜开展休闲体育运动或娱乐;度假区海拔在1888 米,具有良好的高原训练条件。
北京昆明湖湖面广阔,水面平稳,每年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都在此开展赛艇比赛,并逐渐向国外的大学发出邀请,成为一项国际性的大学生友谊赛事。
5.探险旅游开发模式某些湖泊由于奇特的成因形成了特殊的湖底构造,对于探险者和科学考察者具有不可抗拒的诱惑力,因而是开展探险考察旅游的难得之地。
例如,新疆喀纳斯湖,因为“湖怪”传说而日渐火爆,游客追寻“湖怪”踪迹的同时可以游山玩水、休闲度假。
在我国新疆的东部有一座“没有围墙的迷宫”——罗布泊。
罗布泊曾是中国最大的飘移湖。
罗布泊附近曾有一个楼兰国,过去曾是森林繁茂、牧草肥美、商贾云集的古丝绸之路重镇。
不知何故楼兰国在地球上神秘消失了,只留下古民居遗址、佛塔、古墓群及古钱币。
特殊的地形和丰富的人文历史,造就了罗布泊多姿多采的探险旅游资源。
最近,有越来越多的人组团到罗布泊探险旅游,成功征服了这个有“死亡之海”称号的湖泊。
(二)现阶段湖泊旅游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1.环境污染严重,湖泊生态系统脆弱湖泊资源具有环境敏感性和生态脆弱性。
湖泊旅游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环境,由于一些地方盲目或者不科学地开发湖泊旅游资源,使湖泊旅游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旅游开发后,现代设施的使用,垃圾的处理不当等都容易使湖泊的水质等自然环境条件的污染,使水质恶化,湖水富营养化,同时也往往会让原生态的区域文化丧失生存空间。
如今越来越多的湖泊走向富营养化,湖泊生态系统结构破坏、功能退化,水质性缺水日趋严重,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2.湖泊旅游产品单一,产业配套设施滞后由于湖泊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资源,可替代性强,如果只片面强调这种普遍存在的山水自然特点,不突出旅游地自身特有的历史、人文景观,开发的旅游产品必然雷同多、个性小,品牌不突出,形象不鲜明。
3.湖泊归属分割化,不利整体发展与保护许多湖泊的开发使用权归属不同地区和单位,它们在开发思路及经营理念上很难一致,又缺乏统一管理,根本无法进行可持续性开发。
例如巢湖在2010年行政区划调整以前,分属合肥、巢湖两市管理,由于地区经济和发展思路的差异,会影响湖区的发展。
如太湖也是跨省跨区域的管理,容易导致产品重复开发,不利整体发展与保护。
4.湖泊旅游季节性明显,发展不均衡湖泊型旅游景区的季节性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明显的淡旺季对景区旅游活动的开展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一方面,旅游景区在旺季时接待游客量较大,环境容量承载着较大负荷,长时间在这种超负荷状态下经营,很容易导致景区环境破坏,资源质量下降。
另外一方面,淡季造成景区旅游服务设施利用率低,大量旅游服务资源闲置,不能带来经济效益,给景区造成一定的经济压力。
5.湖泊度假地产开发过热,旅游功能淡化休闲度假市场这块大蛋糕不仅吸引了旅游经营者的目光,也吸引了很多地产开发商和投资商的目光,旅游地产受到了热捧。
在这样的背景下,湖泊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以及休闲度假市场的青睐,更是吸引着地产开发商和投资商们,因此,湖泊休闲度假旅游变成了一系列的产权酒店、时权酒店和度假村建设和度假房地产建设,而一些利润较低的旅游吸引物和良好的康体休闲设施却投资不足。
湖泊度假地产开发过度,易使周边的环境受到迫害,优美的环境在城镇化、商业化、社区化,这势必影响可持续发展。
6.旅游规划滞后,重复建设现象普遍在国内湖泊旅游开发中,大多对旅游规划不够重视,有些则是先开发后规划,因此无法做到以规划先行为原则,有序开发,分布实施;更多的湖泊开发,通常不结合自身的资源条件,不管有没有经济实力、有没有客源就一哄而上,重发建设现象也很普遍,其结果当然是劳民伤财浪费湖泊资源,这方面我们已有太多的教训。
我国湖泊旅游产品结构由观光型到观光度假结合型再到度假型转变,还需要走相当长的一段路。
二、湖泊养生旅游开发的可行性分析(一)康疗旅游的逐渐兴起康复疗养旅游是以治疗疾病、康复疗养为目的的特殊旅游形式,它以治疗、康复为主,娱乐和观光为辅,是旅游和医疗的有机结合。
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自身健康状况日益关心,一系列疗养胜地应运而生。
我国的康复疗养业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在80年代进入全盛时期,主要表现为慢性病的疗养康复治疗模式。
21世纪以来,随着生活品质提高,大家对于疗养也有了新的需求,健康体检结合短期度假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因此,康复疗养在现阶段蜕变为“度假旅游+体检”模式之后,疗养产业队伍进行了新的整合,此时期的最大特点就是短期旅游度假与医疗体检的结合。
近几年来,我国康复疗养旅游日益风行,成为众多旅游爱好者,企业家、公务员、白领阶层以及老年群体的时尚休闲行动。
(二)湖泊具有良好的养生资源1.湖泊的养生优势(1)自然环境优势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是成功打造康复旅游目的地的首要条件。
纵观国内外开发较为成功、深受康复疗养人群青睐的旅游地,大都设在空气清新、风光优美、自然环境优异的区域。
湖泊区域宜人的景色和生态环境资源,周边地区的气候条件和自然景观资源,本身就对康复疗养人员在调节心理平衡、消除疲劳、矫治疾病、增强体质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为提高疗效、增进健康创造了有利条件。
同时,湖泊本身是具有形、影、声、色、甘、奇六个方面的美学特色的水体资源,能给旅游者带来有别于其他自然资源的愉悦享受。
这些特点与周围山地、气候、植被等自然要素组合后,更是形成丰富的、极具欣赏价值的自然旅游资源。
2.水体的休闲养生特质湖泊水体通常具有观光和休闲养生的特质。
一方面,不同的湖泊会呈现出不同的水体形态。
不同形态的水体展示出不同的魅力,人们能直观地感受到水体的形态美。
同时,湖泊型风景区水体一般给人以视野开阔,湖面宽广的感觉,在外部环境的和谐映衬下,景观美感度高。
另一方面,水体具有可亲近性。
人们亲水、爱水、敬水,对水怀有深厚的感情,“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智仁观是儒家思想的渊源和圭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对于水,人们拥有与生俱来的亲切感。
3.水体的康疗特质有的湖泊不但拥有天然美景怡情养性,而且其水体还具备天然的药效,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康体养生绝好的自然环境。
例如,火山喷发形成的湖泊,由于火山喷发带来的火山灰等喷发产物,具有很多矿物成分,同时也会带来一些地热资源,有着保健疗养的功效。
五大连池就是第四纪火山活动给人类留下的一片珍贵遗产,是火山堰塞湖,不仅荣获“世界地质公园”的称号,更因其得天独厚的地质资源,已成为我国及东北亚地区著名的自然环境理疗基地。
五大连池不仅风景绝美,而且还以“康体养生”闻名于世。
五大连池有“四怪”:喝水能治病,洗泉把疾消,熔岩赛火坑,石头水上漂。
五大连池也因此被誉为“身体的大修厂,生命的加油站”。
它最引人的地方是它具有着“神泉”、“圣水”的美誉,是世界著名的三大冷泉之一,有着200多年的饮用和医疗的历史。
这里有世界上品味最高的具有医疗保健作用的磁化矿化电荷离子水,还有集保健、美容、医疗于一体的矿泉洗疗、泥疗区等。
由此可见,五大连池风景区水体不仅具备让人迷醉的独特风光,同时其具有康体养生功效的矿泉神水也使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
4.文化氛围优势从文化氛围的角度来讲,各种文化活动是疗养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充实疗养生活,而且在疾病的治疗,心理、精神的保健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湖区所在地大多分布有城镇或乡村居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当地居民以及来自各地的人群相互接触,促进了人们的思想交流和感情交往,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充实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增添了景观美的感受,还在一定程度上使游客的体能得到恢复、锻炼和提高。
2.湖泊的养生功能经分析,我们认为湖泊资源具有以下养生功能:●观赏自然景色特别是水景和植物景观,可以起到松弛神经紧张,增加a 脑波的效果(a 脑波的增加与放松干有关),当体验自然美景时,能减少心理上的焦虑和生理上的紧张。
●景观疗养能改善心理,且心理痛苦越大,疗养效果越明显。
●湖泊及周边地区鸟语花香的气息减少人类思维的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