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上)第14课《普罗米修斯盗火》 主备:王敏

四年级(上)第14课《普罗米修斯盗火》 主备:王敏

四年级(上)第14课《普罗米修斯盗火》 主备:王敏
四年级(上)第14课《普罗米修斯盗火》 主备:王敏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解析

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解析 知识点 主题思想: 本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毁灭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和对侵略者野蛮、无耻行径的无比痛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内问题: 1.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了昔日的圆明园? 答:(1)圆明园的位置与总体布局:(2)圆明园的种种景点,突出它在园林建筑上的杰出成就:(3)圆明园内收藏的历史文物和奇珍异宝,突出它的文化艺术价值。 2.课文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课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和对侵略者野蛮、无耻行径的无比痛恨之情。 3.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答:课文用较大篇幅写圆明园的过去是为了让读者了解这座艺术的园林,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反应出被毁前后的不同,给读者强烈的视觉冲击,圆明园昔日何等的好看,越是被写得完美,世人对被毁的圆明园就越是痛心。不但用对比写出了差距,更反应出了破坏者对我们国家历史宝物的残忍破坏,反应出当时的残忍,也反映出当时人们的懦弱无能反抗。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增强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让我们记住这段屈辱的历程,学好本领,报效祖国。 4、读下面的句子,注意表示时间表的词语,联系上下文说说你的感受。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说明了圆明园内收藏的历史文物和奇珍异宝的年代跨度大、种类多、数量多,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从而突出它的文化艺术价值。它的毁灭,真是让人痛心、惋惜。 生字组词: 毁:毁灭毁坏销毁坠毁烧毁诋毁 估:估计估测低估估算估量评估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毁灭、不可估量、举世闻名、众星拱月”等23个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园明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增强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情感的变化。 4、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感受情感的变化。 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 本课要求的15个会写字,可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识字和理解。“金碧辉煌”这个词可结合文中句子以及相关图片来理解;注意区分同音字“臂”“壁”“璧”的不同用法。本课生字的书写,注意形近字的区分,“境”与“镜”的区别,“陵”与“凌”的区别。 2、阅读理解。 本课讲的是中华民族曾经的一段历史,主要讲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惨遭侵略者毁灭后的景象。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正确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并不困难,但是通过语言文字,揣摩藏在文字背后的深刻含义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文中呈现了两幅画面,“不可估量”呈现的是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美丽的景观;“化为灰烬”展现的是圆明园被毁后的惨景。抓住课文中的语言文字,想象两幅画面呈现的不同意境、不同的感情,这样就找到阅读文章的切入点了。 3、表达运用。 学会准确地表达是语言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学习课文时,应引导学生认真体会课文在表达方面用词的准确,以及一些有特色的句子。能用相似的表达来说一说看到名胜古迹时自己的感受,学习并运用到平时的习作中。 课前准备: 1、预习提纲 (1)读通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熟悉昔日圆明园的景观,感悟其“美”。 (2)初读课文,走进圆明园,体会圆明园“不可估量”的价值。

14普罗米修斯盗火

14普罗米修斯盗火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区分“决心、决定”近义词的不同的意思,并能准确使用。 2.朗读课文,围绕“盗火”提出问题,在弄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清故事情节,学习分段并概括段意。 3.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展开想象,感知普罗米修斯的英雄壮举,感受他不畏强暴,为民造福的伟大精神。 4.具体、生动地复述课文,进一步感受神话故事丰富的想象、经典的形象、美好的情感,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围绕“盗火”提出问题,在弄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清故事情节,学习分段并概括段意。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展开想象,感受普罗米修斯的不畏强暴,为民造福的伟大精神,感受神话故事丰富的想象、经典的形象、美好的情感,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难点: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展开想象阅读理解,感受神话故事丰富的想象、经典的形象、美好的情感。 三、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完成预习单(见附件1) 教师:1.多媒体课件、阅读原故事。 2.查看预习单,了解学情。 四、教学时间: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导入新课,识读生字词语。 1.师生共同板书课题。提示生字“普”的书写注意上大下小;盗:上下结构,下面的“皿”字底要写得扁些,托住上面的部分。读准课题。

这是一个古希腊神话故事,我们刚刚读了《开天辟地》这个中国神话故事,你觉得神话故事有哪些吸引我们读的地方?(想象丰富、故事有趣等)古希腊人们凭着丰富的想象,创造出了许多精彩的神话故事,塑造出一个个个性鲜明的神话人物,你知道哪些希腊神话人物?(生:宙斯、阿波罗、赫拉、雅典娜、普罗米修斯……) 我们今天读的故事是关于谁的故事呢? 2.借助预习单,检查识读生词的情况。 (1)指名分行读词语,教师随时纠错,做到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2)说说不理解的词语,同学结合课文内容及查阅的资料交流解决,不能解决的老师指导。再齐读,注意记住生僻的字词。 (二)借助课题,引发问题,读懂课文内容,理清故事结构。 1.看课题,从题目看就可以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故事内容,那就是——(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故事) 课文写了“盗火”的故事,围绕“盗火”要写清哪些内容?(起因、经过、结果) 2.默读课文,思考是哪些自然段分别写了这三个方面的内容?(自学、分组交流讨论) 3.按照三部分朗读课文,引导概括主要内容。 (1)哪些自然段写“盗火”的原因——指名读课文1、2自然段,注意纠正不对的地方。 “盗火”原因是什么呢?谁能简要地说一说。你能从这两段话中选择几个词语用上来概括这部分内容吗?(引导交流——没有火种、困苦、寒冷、黑暗、决心盗火;引导说连贯、通顺) (2)“盗火”的经过是怎样的,谁来读读。(读第三段)注意纠正不对的地方,认识“茴”,理解“茴香树”。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14 普罗米修斯盗火(课堂实录)

14《普罗米修斯》课堂实录 教学过程: 师:出示屏幕,这是一团燃烧的火,在希腊神话中,已演变成了一个滚烫的名词,这个故事的题目是,出示课题,齐读课题。跟老师一起规规矩矩写课题。注意火字的笔顺,一年级时已讲过了。这节课我们就将继续学习来自上古时期的神话。 师:能说说发生了什么事吗?说主要内容。 生:很久很久以前,地面上本没有火,普罗米修斯就去盗火,结果被发现,被宙斯惩罚,锁在高加索山上…… 师:说得不错,基本把主要内容说出来了。我们继续来学习,故事一开始就把我们带入了一个不同寻常的世界,请一位同学读一下。 出示:很久很久以前,地面上没有火,…… 生读。 师:很好,跟老师一起来读一下。引读—— 师:为什么只能吃生的东西? 生:没有火来烧东西。 师:为什么无边的黑暗中? 生:没有火照明。 师:为什么本来香甜睡觉的夜痛苦漫长? 生:没有火。 师:火太重要了,没有火的日子是什么样的? 生:根本没办法过下去。

师:你的感觉? 生:人类的生活非常困苦。 生:苦不堪言 师:说不尽的苦,道不尽的难,带着感情再来读。 生齐读。 师:如果有人挺身而出,这样的人我们叫他什么? 生:英雄。 师:大家异口同声,普罗米修斯就是这样一位英雄,他的出场让人震撼。 生读:普罗米修斯跑到太阳车那里…… 师:这就是写普罗米修斯盗火的一段情景的语句。 生:是 师:普罗米修斯盗取了火种,对人类意味着改变,对普罗米修斯呢? 生:人类可以过着幸福的生活。 师:对,对普罗米修斯呢? 生:接受严厉的惩罚。 师:普罗米修斯知道这个结果吗? 生:知道。 师:你怎么知道? 生:普罗米修斯是偷火种,否则可以光明正大地去拿火种。 师:偷是要承担后果的。他知不知道要面临惩罚的。我告诉你,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四单元第14课《木笛》类文阅读含答案

类文阅读-14 木笛 不忘历史,面向未来 我们按照参观路线的指引有序地参观,每一个参观者心情都是十 分沉重,特别是看到泥土中一堆堆死难同胞骸骨真是有难言的疼痛, 同时一张张日军残杀我同胞的照片又使人义愤填膺,对日寇恨之入骨。在这些照片中,有日军在南京奸淫掠夺的,有日军杀人比赛的,有日 军向我同胞挥刀砍头的,还有日军活埋我同胞的…… 据纪念馆记录显示,从1937年12月13日至1938年1月,在这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我同胞被日军杀害30多万人。这是多么巨大的数字啊!这是全国人民永远不能忘记的! 对于日本军国主义入侵南京后的大屠杀,有良知的日本人都会忏悔的,但也有一些极右分子否认这铁的事实。 作为中国人,我们要不忘历史教训。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英法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战争,直至1931年“9·18”事变、七七卢沟桥事变, 100 多年来我国都是受侵略的,光是七七事 变后的8年全面抗日战争,我国牺牲3000多万人,这悲惨历史我们 绝对不能忘记! 我们要面向未来,振兴中华,为中华崛起而奋斗! (选自《第二个春天的日记<岁月如流未蹉跎>续集第6册》中国文联出版社) 1.解释词语。 义愤填膺:

恨之入骨: 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参观纪念馆令人心情沉重。 B.所有日本人都否认南京大屠杀的事实。 C.“9·18”事变、七七卢沟桥事变都是历史教训。 D.8年全面抗日战争,我国牺牲3000多万人。 4.用“”画出文中表达作者心情的句子。 【参考答案】 1.胸中充满了正义的愤恨,形容十分愤怒。恨到骨头里去,形容痛恨到极点。 3.B 4.画出:我们还要面向未来,振兴中华,为中华崛起而奋斗! 我的祖国(节选) 张海迪 有一天,父亲和母亲带我去看电影《上甘岭》,一位美丽的志愿军护士唱了一首歌,那优美的旋律深深打动了我幼小的心: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 惯了船上的白帆…… 从此我就会唱这支歌了,我也慢慢懂得了祖国就是生我养我的地方,祖国就是农村广阔的田野,宁静的村庄,密密的树林,还有绿色 的山峦,清凉的小河。祖国就是城市宽阔的马路,高高的楼房,美丽 的公园,来来往往的人们,他们都像我的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叔叔

张家口市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普罗米修斯盗火》同步练习A卷

张家口市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普罗米修斯盗火》同步练习A卷 一、基础题 (共22题;共171分) 1. (10分)查字典填空。 (1)“搅”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组词________ (2)“幻”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组词________ 2. (4分)看拼音,写词语。 ɡāo diǎn________yuè bǐnɡ________ luó kuānɡ________chén jìn________ 3. (3分)选词填空 突然猛然居然 ①________,小男孩往地上一坐,哭了起来。 ②我________想起,他不就是李晓明吗? ③我把伞________是你的? 4. (8分)给下面的字加部首再组词。 却——________——________ 各——________——________ 那——________——________ 果——________——________ 5. (5分)猜猜姓名的含义和出处,并填空。 (1)我叫程霜叶,我的名字出自一句古诗,这句诗就是: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__。 (2)我的姓名是王德学,我的名字出自《弟子规》中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不如人,当自砺。 (3)我爸爸叫张万里,他的名字出自成语:读万卷书,________。

(4)我叫张听,“昕”字读“xīn”,意思是太阳将要出来的时候。爸爸希望我________。 6. (6分)按课文内容填空。 《圆明园的毁灭》描述了圆明园昔日________和________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________、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________,激发学 生________、________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7. (4分)根据下面词语的不同意识分别写一句话。 收拾:①整理;②修理;③整治;④消灭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8. (4分)给划线的词换上意思相近的词。 ①护林工人只好照着他的命令去做。________ ②没有天敌来制服害虫,树林就渐渐给毁了。________ ③把杂草统统除尽。________ ④森林面貌顿时改观了。________ 9. (8分)看拼音,写词语 fāchóu nónɡmìjìn shìjìx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jiēkǒu fēnɡ zhēnɡláoɡùpiāo dòn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7分)照样子,写句子。 ①贝贝一回到家,就向妈妈要新的铅笔。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教案设计

14、圆明园的毁灭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 1.掌握课文的生字词。认识9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挡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天南海北、奇珍异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语,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本课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圆明园的建造和毁灭反映祖国的强盛与衰败,唤起学生捍卫祖国神圣尊严的责任感。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语句:“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及与中心思想的关系。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准备: 圆明园园景的照片或图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引发兴趣 1.有哪些同学去过北京的圆明园遗址,或者是从电视节目,课外书上,家长那里了解到有关圆明园的资料,请举手?谁来向大家介绍介绍圆明园呢?(学生说。) 2.教师:同学们说得对,现在的圆明园是一片废墟。它是怎样成为废墟的呢?圆明园原来是什么样呢?课文《圆明园的毁灭》会告诉我们一切的。(板书课题:22.圆明园的毁灭)

二、范读课文,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读后简单说说。 三、学生自学课文 1.借助字典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对照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利用熟字记清生字字形,注意易错的地方。 2.读通课文,划出生字、词,并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不理解的做记号。 3.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并思考:圆明园是被谁毁灭的?(1860年被英法侵略者毁灭的。) 四、检查自学情况,出示生字卡片 损失苏州幻想唐朝博物馆艺术统统奉命 1.指名、齐读生字卡片,纠正不正确读音。 2.读词语,说说哪个字字形易错。区别:“幻”与“幼”、“博”与“搏”、“统”不要写成“”。 3.指出不理解的词语,大家讨论。通过查字典或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 4.读第116页第4题“读读写写”,并对词义加以理解。 5.指名读课文。(注意纠正字音)然后回答思考题。 五、自己朗读课文,质疑问难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看照片或图片,引入本课时 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圆明园原来是非常美丽的,现在的颐和园只是圆明园的三分之一。现在我们就欣赏圆明园的美景。(放录像或幻灯片。) 二、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么美丽的景色的呢 请打开书,自己朗读全文,找到课文的这部分描写。 三、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说说从这里你知道了圆明园的什么特点 讨论后板书:皇家园林: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 四、自己朗读第三自然段 1.读后说说这里向我们介绍了圆明园的什么特点?联系课文前后内容用一句话概括出来。(板书:建筑宏伟、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2.理解:什么叫瑰宝?什么叫精华?

14、普罗米修斯盗火

14、《普罗米修斯盗火》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2、品读课文中重点语句,体会普罗米修斯富有同情心、勇敢机智的高大形象。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讲述课文内容。 学习重点: 理解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学习难点: 体会普罗米修斯富有同情心,勇敢机智的高大形象。 教法指导: 阅读法、讲解法.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目标导入。 1、同学们听说个普罗米修斯的故事吗? 2、介简普罗米修斯。 3、呈现目标:略 二、自主学习。 1、自由读课文,圈画重点词语。 2、同桌学词语。 惩罚啄食小心翼翼烟火袅袅大发雷霆悬崖峭壁 3、学习重点词 普罗米修斯阿波罗宙斯赫剌克勒斯 奥林匹斯圣山高加索山 4、根据提示练习分段,交流。并结合标题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提示:“没有火种——盗取天火——受到惩罚——重获自由”

三、合作探究。 1、读第一段,思考:普罗米修斯为什么要盗取天火? 2、“普罗米修斯是个勇敢而极富同情心的神。他看到人类生活在寒冷和黑暗中,决心为人们盗取天火。” 理解“决心”一词: 3、“决心”一词换成"决定"你觉得好吗?换词语比较朗读,适当讨论。 4、请模仿普罗米修斯的语气来表达一下这种决心。 四、展示交流。 1、课件出示:“传说地球上本没有火种,那时人类的生活非常困苦。没有火烧烤食物,只好吃生的东西,没有火来照明,就只好在那无边的黑暗中,度过一个又一个漫长的夜晚……” 2 读句子,指导学生用“因为……所以……”进行回答。 3、你能说说人类没有火种的日子是如何的困苦吗?再读句子,体会。 4、适当想象:人们没有火的种种困苦还有哪些方面? 5、试想一下,从未见过火的人类,此时见到了神奇的火种,他们心情如何?人们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这种欣喜若狂的心情?你能想象一下人们欣喜若狂的场景吗?(生展开想象,小组交流后集体交流) 五、课堂检测。 练习说话:“人们生活非常困苦:没有火▁▁▁只好▁▁▁。 动笔写火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 六、课堂小结。 小结:因为有了火,人类就能吃到熟食,而熟食能促进人大脑的发育,使人变得越来越聪明;因为有了火,人们学会了冶炼金属,不再用那些粗陋的石器工具,从此人类步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因此,文中提到——“人类文明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读) 难道你不想对普罗米修斯说点什么吗? 七、课后作业。 展开想象,将人们欣喜若狂的场景写下来。 第二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

14 圆明园的毁灭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圆明园的毁灭》先用了大量的篇幅写了圆明园辉煌的过去,然后讲述圆明园的毁灭,运用反衬的手法,表达了作者的无限痛心和悲愤,激励读者要奋发图强,同时也增强了读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积累“毁灭、殿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情感的变化。 3.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了解课文内容。 4.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准确把握课文主旨。 (三)教学重难点。 1.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了解课文内容。(重点) 2.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感受作者是怎样呈现圆明园由富丽堂皇到走向毁灭的。(难点) 二、说教法。 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1.朗读与默读结合法 五年级强调锻炼学生的默读能力,因此本课采用默读与朗读相结合的方法,默读课文,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朗读课文,是要让学生通过朗读句子感受到作者情感的变化。 2.发现点拔教学法 本课主要是要让学生了解课文的表现手法,准确把握课文的思想主旨,加深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本课准备了多媒体同步教学课件。包括作者简介,课文生字和课文讲解内容,配有适量插图,图文结合,避免枯燥说教形式教学。 三、说学法。 学习本课,要求学生将课前预习和课堂学习结合起来。课前预习是自主学习本课生字,标出课文中不认识的字,结合课文注音和查字典识记生字。课堂学习要掌握本课生字词,积累重点词句,要准确领悟课文主旨,加深对民族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四、说教学流程。 (一)布置预习

1.自主识记生字,结合生字表查字典识记字音字形。 2.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3.了解课文的表现手法,说一说这种表现手法的好处。 (二)本课的教学内容分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 一、课题导入 1.课件展示《圆明园》(中央电视台记录片)和圆明园遗址图。 板书:圆明园的毁灭。 二、学习生字词 1.朗读课文,标出课文生字,结合课文注音或查字典读准字音。 2.课件出示生字。 3.让学生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结合词语表理解词语。 4.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生字书写,强调笔顺。讲解难理解的词语。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标出课文段落,尝试给课文划分层次,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提示:课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总起全文,紧扣文题。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介绍了圆明园曾经壮观华美的景象。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介绍了圆明园毁灭的经过。 2.思考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同桌之间相互交流。 3.查找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圆明园的历史。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 请同学说一说,课文从哪些角度介绍了圆明园。 提示:位置,建筑,文物 二、学习课文内容 1.读第1自然段,作者开门见山的指出,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不可估量的损失。为什么这么说呢? 2.学习第2-4自然段。 (1)默读这三个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①圆明园位置在哪里,由哪三园组成?北京西北郊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 ②圆明园中有哪些建筑,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述的?(引导学生注意

14普罗米修斯盗火

教学设计 设计者:庄永峰 课题:14、普罗米修斯盗火 一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幸福甘愿受罚的英雄形象,能联系课文内容展开合理想象。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4.想象人们得到火种后欣喜若狂的情景,先说后写。 二、教学重难点: 1、体会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不畏强暴、勇敢盗火的英雄壮举。 2、有感情地复述课文。 三、教学准备: 四、教学活动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活动调整与反 思 一、谈话揭题、理解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不添字漏字,遇到生字多读几遍,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打个“?”。 2、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学生读词语,指导读好本文中出现的人名、地名。 太阳神阿波罗、主神宙斯、奥林匹斯圣山、高加索山、希腊大英雄赫剌克勒斯 (2)、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意。 小心翼翼、悬崖峭壁、壮举、大发雷霆、触犯、烟火袅袅 3、指名学生分节朗读课文,相机指导朗读长句。 投影片出示长句: (1)当太阳神阿波罗驾着太阳车轰隆隆从天空中驶过的时候,普罗米修斯悄悄地将茴香树的枝条插进太阳车的烈焰中,偷取了火种。 (2)宙斯派天神用沉重的铁链把普罗米修斯锁在高加索山的悬崖峭壁上,让他经受烈日暴雨的折磨。 三、根据提示练习分段。

1、提示:无火——盗火——受罚——获救 2、练习分段。 3、每一组读一段课文。 四、精读课文第一部分。 1、自由读第一节,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2、学生讨论,引导体会“没有——只好——”中包含的无可奈何。 3、理解省略号的意思,练习用“没有——只好——”接下去说省略的内容。 (先让学生想想哪些地方需要火,再练说。) (没有火来取暖,只好忍受冰天雪地的寒冷;没有火来炼制工具,只好用简陋的石制工具;没有火来驱赶野兽,只好面对猛兽的侵袭……) 4、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五、生字教学 1、学生看生字表,以自己的方式记忆“盗、偷、迈、触”这四个字。 2、钢笔描红这四个字。 六、作业 1、练读课文。 2、搜集希腊神话故事。 3、练习用“没有——只好——”写话。 (学生自由选择一个完成)要求:A:选用文中两句话,自己想一句。 B:选用文中一句话,自己想两句。 C:不用文中句子,完全自己想。 板书设计: 14、普罗米修斯盗火 无火——盗火——受罚——获救第二课时 一、谈话 读了课文后,你们觉得普罗米修斯是个怎样的人? (机智勇敢、不畏强暴) 二、精读课文2——6节。 1、自由读课文2——6节,思考:找出表现普罗米修斯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句子。 2、学生讨论,相机指导朗读这些句子。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原文及教案 【原文】 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不可估量的损失!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_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王英琦,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珑、剔”等8个生字,会写“毁、拱”等12个生字。掌握“毁灭、众星拱月”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4课《母鸡》课后作业及答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4课 《母鸡》课后作业及答案 一、选字填空。 【厌伏】讨()潜()四面埋()百看不()【绩迹】成()足()名胜古()丰功伟()【倔掘】挖()()强()地三尺()头()脑二、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母鸡常欺侮.(wǔ wū)鸭子,在跟别的母鸡打架时也非常凶恶.(èwù),但却永远不会反抗公鸡,真是惹人厌恶.(è wù)。但当它有了鸡雏.(chú chóu)后,又会变得伟大。 三、读句子,选择对应的母鸡的特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欺软怕硬拼命炫耀用心教导叫声烦人 1. 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完没了,并且没有什么理由。 2. 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儿成绩。 3. 它永远不反抗公鸡。有时候却欺侮最忠厚的鸭子。 4. 它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不知教多少次。 1. 2. 3. 4. 四、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1. 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

点儿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 聋子本来是不怕吵的,作者却说“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这是一种的手法,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的情绪。 2. 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而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巍巍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来。 句中形容母鸡叫声的词语有、、,我还能再写出一个形容声音的四字词语:。 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有()(多选) A. 母鸡会“趁其不备”攻击另一只母鸡,这里的“备”和“德才兼备”中的“备”意思相同。 B. 本文的语言风格比较口语化,直白自然,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读来令人感到亲切舒服。 C. 本文中,“我”对母鸡的情感发生变化的原因是:“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 D.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一句中,作者用“不敢”一词,表明了自己对母鸡情感的变化,此时作者对母鸡已不是简单的喜欢,而是转为尊敬。 E.《母鸡》和《猫》的作者都是叶圣陶,这两篇文章结构都非常清晰,在表现动物特点时善于用事实说话;不同点在于,作者对猫始终充满喜爱之情,对母鸡则由讨厌到尊敬。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一课一练答案阅读题答案课堂同步作业14.《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预习提示】 阅读课文,填空: 1、父亲的教导让我一生受用不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如你发现走这条路不能到达目的地的话,就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基础达标】 一、读拼音写汉字。 jīfākāi mù biān zhī ()()() sù jìnɡ nǎo hǎi dìnɡɡòu ()()() 二、多音字组词。 tiǎo()fénɡ()cān() 挑缝参 tiāo()fènɡ()shēn() 三、组词。 珠()骗()幕()择() 蛛()编()墓()绎() 四、把下列词语填写完整。 与众不()源源不()心灵手()依依不() 络绎不()垂头丧()大喜过()筋疲力() 五、选词填空。 巧妙美妙 1、()的歌声传入耳中,大家的精神为之一振,是游击队增援的信号。 2、这件毛衣编织得极为(),穿在我的身上,令人叹为观止。 视察观察 3、为了()别人的反应,我穿着这件毛衣,参加了一个时装商人的午宴。 4、()了地形后,工程师决定往东边移动路线,让这条公路绕过这棵大橡树。 强烈热烈激烈猛烈 5、会场上响起了()的掌声。 6、这次战斗打得非常()。 7、寒冷的冬天,()的北方呼呼地刮着, 8、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的阳光将使人无法睁开眼睛。 六、下列句子是比喻句的打“√”。 1、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这样。() 2、我大喜过望,脚下仿佛踩着一朵幸福的云。() 3、从此,一条时装的河流,源源不断地从我的时装店里流了出来。() 4、脚底下星罗棋布的村庄环抱着罗马,如蛛网般交叉的街道,一条条通往城市广场。 七、判断下面破折号的作用。 破折号的作用有: A解释说明; B转折 1、我的时装展不得不推迟了——不然,就只有展出未缝成的衣服了。() 2、父亲的教育让我一生受用不尽——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普罗米修斯盗火》同步练习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普罗米修斯盗火》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一、xx题 (每空xx 分,共xx分) 一、基础题 1. 按照课文看拼音写词语。 qū ɡǎn mài jìn liè yàn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zhānɡ ɡōnɡ dā jiàn dà fā léi tínɡ ________ ________ 2.选择正确的读音 开辟(pìbì)________浑浊(zhuózuó)________ 冉冉(rǎnrǎng)________ 混沌(dùntún)________纵(zòngzhòng)横________雷霆(tíntíng)________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惩罚________凶恶________复原________ 4.比一比,组词 偷________壁________啄________ 愉________璧________逐________ 5.读课文《普罗米修斯盗火》,将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悬崖绝________ 不________不挠 ________弓________箭 小心________________ 大发________霆驱________取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袅袅不远________里 ________风________雨 ①我________地把二十个鸡蛋放到篮子里,然后亲自给奶奶送去。 ②太阳是人类不可缺少的朋友,寒冷的冬季,它无私地帮助人们________。 ③加拿大的白求恩大夫________来到中国,不辞辛劳地进行救死扶伤。 ④有些草药长在________很难采摘。 6.读课文《普罗米修斯盗火》,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以无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要线索,写出了普罗米修斯是个________的神。他看到人类生活在________和________中,________为人们盗取天火。 7.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驱赶________ 烈焰________ 凶残________ 8.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困苦________打造________甘愿________ 9.根据拼音写汉字。 chénɡ fá dào qǔ chù fàn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xiǎo xīn yì yì xuán yá qiào bì ________ ________

四年级上语文课时测评14普罗米修斯盗火_苏教版

14普罗米修斯盗火 课时测评方案 字词模块 一、我是拼写小能手。 dào qǔlièyàn chénɡ f pǔtōnɡ xīlàxuán yájué b 二、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偷()腊() 愉()蜡() 啄()肝() 逐()竿() 三、照样子写词语。 1.小心翼翼 ..(ABCC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悬崖.绝壁.(含近义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轰隆隆 ..(模拟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补充词语。 ()()袅袅()()雷霆 ()崖绝() 不远()() 句子模块 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普罗米修斯把火种带到人间。(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2.天神用沉重的铁链把普罗米修斯锁在高加索山的悬崖绝壁上。(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3.普罗米修斯的英雄壮举激动了希腊大英雄赫剌克勒斯。(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六、按原文填空。 1.普罗米修斯是个()而极富()的神。 2.当他得知是普罗米修斯()了天规,便(),决定要狠狠惩罚他。读写模块 七、课外阅读。 女娲补天 传说盘古开辟了天地后,女娲用泥捏了人类。后来女娲继承了皇位,镇守冀方的水神共工十分不满,就兴风作浪,女娲即令火神祝融迎战。经过殊.(shūzhū)死搏斗,共工大败,恼羞成怒,一头向擎天柱不周山(今长子县境内)撞去,竟把擎天柱撞折了,霎时天塌了个大窟窿。天地相通,脉气失常,洪水泛滥.(làn jiàn),大火蔓延,人类陷入灾难之中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同步练习(含答案)

圆明园的毁灭 一、基础知识 1.我能从下面的括号里选择合适的字,填在横线上。 (1)(以已): _____往 _____经 _____为 _____知 (2)(艰坚): _____决 _____苦 _____持 _____难 (3)(数术):_____次战_____ 技_____ 字_____ (4)(毫豪):自_____ 丝_____ 文_____ 无_____ 2.我能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 举世()名满()怒火斩钉()铁 众星()月诗()画意亭台楼() 玲珑()透一如()往奇珍()宝 3.我能给下面句中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奉:A.给,奉献B.接受C.尊重D.信仰 (1)我们的部队奉命还击,消灭了全部来犯的敌人。() (2)我们有很多优秀的战士,他们把自己年轻的生命奉献给了祖国。() (3)我们都是奉公守法的公民。() 4.我能做词语接龙的游戏。 文——文学——我喜欢文学作品——品——品位——做人要有品位—— 5.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我已经掌握了改写句子的方法,你看,我能按要求改写下面的句子。 (1)校园里传出笑声。 扩句: (2)戴红领巾的小姑娘一片一片地捡起地上的树叶。 缩句: (3)星星在夜空中闪烁。 拟人句: (4)小妹妹的脸圆圆的。 比喻句:

二、拓展训练 6.瞧瞧我的阅读天地。 可爱的祖国 朋友,中国是养育我们的母亲。你们觉得这位母亲可爱吗?我想你们和我有一样的见解,都觉得这位母亲是蛮可爱的。以气候而言,中国处于温带,不十分热,也不十分冷,好像我们母亲的体温,不高不低的,最适宜与孩子们偎依。以国土而言,中国地域广大,纵横数千万里,好像我们的母亲是一个胸宽背阔的妇人,不像日本姑娘那样苗条瘦小。中国有许多有名的崇山大岭、长江巨河以及大小湖泊,岂不象征着我们母亲丰满坚实的肌肤之上健美的筋络和笑窝?中国土地的生产力是无限的,地底蕴藏着的未开发的宝藏也是无限的,废置又未曾利用起来的天然力,更是无限的,这又岂不象征着我们的母亲,保存着无穷的乳汁,无穷的力量,以养育她的数万万孩儿? (1)选择正确答案,用“√”在括号里表示出来。 ①短文中“蕴藏”一词其“藏”的正确读音应是:() A. zàng B.cáng C.cháng D.zhàng ②短文所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A.排比() B.夸张() C.对偶() D.比喻() (2)用“∥”给短文分层。 (3)作者从适宜、辽阔、无限,说明祖国是蛮可爱的。 答案 1.(1)以、已、以、已 (2)坚、艰、坚、艰 (3)数、术、术、数 (4)豪、毫、豪、毫 2.闻、腔、截、拱、情、阁、剔、既、异 3.(1)B (2)A (3)C 4.5.略 6.(1)①B.②D.

四年级语文:普罗米修斯盗火课文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 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 /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普罗米修斯盗火课文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四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传说地球上本没有火种,那时人类的生活非常困苦。没有火烧烤食物,只好吃生的东西,没有火来照明,就只好在那无边的黑暗中,度过一个又一个漫长的夜晚…… 普罗米修斯是个勇敢而极富同情心的神。他看到人类生活在寒冷和黑暗中,决心为人类盗取天火。 普罗米修斯躲在太阳车所要经过的路上。当太阳神阿波罗驾着太阳车轰隆隆从天空中驶过的时候,普罗米修斯悄悄地将茴香树的枝条插进太阳车的烈焰中,偷取了火种。 普罗米修斯小心翼翼地把火种带到人间。从此,人类就用火来烧熟食物,驱寒取暖,用火来打造工具,还用火来驱赶凶猛的野兽。人类文明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主神宙斯站在奥林匹斯圣山上,发现人间烟火袅袅,立刻追查是谁盗走了天火。当他得知是普罗米修斯触犯了天规,便大发雷霆,决定要狠狠惩罚他。 宙斯派天神用沉重的铁链把普罗米修斯锁在高加索山的悬崖绝壁上,让他经受烈日暴雨的折磨。就是这样,宙斯还觉得不解恨,又派了一只凶恶的鹫鹰,每天去啄食普罗米修斯的

肝脏。可是,每当鹫鹰啄食以后,普罗米修斯的肝脏又会奇迹般地复原。 普罗米修斯忍受着巨大的痛苦,但他不后悔,也不屈服,情愿为人类而受苦。不知过去了多少年,普罗米修斯的英雄壮举感动了希腊大英雄赫剌克勒斯。他不远万里来到了高加索山的悬崖下,张弓搭箭,射死了凶残的鹫鹰,把普罗米修斯救了下来。 普罗米修斯终于获得了自由。 XX文讯教育机构 WenXu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木笛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朱丹在考场上为什么放弃考试,后来又为什么被破格录取。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够结合上下文理解难句的意思。 3.教导学生体会朱丹的爱国之情,知道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祖国历史。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木笛手朱丹的爱国之情。 教学难点:能够结合上下文理解难句的意思。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电教媒体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一个叫朱丹的木笛手到乐团去参加最后一轮考试,这是经过几轮激烈的竞争之后的终试。但是在考场上,朱丹却放弃了考试。而当晚又被破格录取,(板书:终试放弃录取)这是怎么回事?让我们一起回到12月13日这一天,来看看当时的情景吧! 二、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理解主要内容: 1.认认真真地读课文。想想朱丹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默读课文,你是从哪些词句体会出朱丹的爱国之情的?请边读边

划细细品味。出示幻灯:“看过卡片……不演奏欢乐的曲目吗?”请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词句,走进朱丹的内心世界。体会出在这个悲伤的日子里抽到这个题目而难过;他知道拒绝后意味着失去这宝贵的机会,甚至永远与机会失之交臂;他可能会想到,在这不该忘却的日子里有人竟出这样的题,这是我们民族的悲哀。 3.指导朗读 4.就是这轻轻的一句话,却犹如闷雷在会场里爆炸。这是为什么?(1)出示幻灯:这轻轻的一句话,却犹如闷雷在会场里爆炸,窃窃私语起来。” 体会这一段的意思,先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想象闷雷突然爆炸的情景。然后可以联系课文第一部分——机会来之不易。(2)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来说,教师适时引导,“也许有人认为爱国和比赛是两码事。 (3)多么难得的机会却被他却放弃了,你认为这样做值得吗?” 5.他既不是英雄、也不是名士,但他的做法却令我们肃然起敬,此时,我们再读他与大师的对话,该怎样读呢?同桌互读——指名读师:一边是自己的前途,一颗有良知的心,让朱丹选择了放弃。6.还从哪能够看出朱丹强烈的爱国之情? (1)(出幻灯“朱丹伫立雪中……天地间翩然回旋”) (2)此时朱丹又在想些什么?(体会朱丹对自己的做法无怨无悔和对遇难同胞的深深缅怀。) (3)同学们你们听,(放音乐)这是怎样的笛声啊,你从中听出了什么?(对亡灵深切哀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