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桥安装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 格式:docx
- 大小:21.49 KB
- 文档页数:4
桥梁工程施工中预制T形梁施工技术摘要:在高速公路桥梁建设中,采用预制 T梁为常用的方法,其在保证工程质量、提高效率方面均有显著的应用优势。
但预制 T梁的施工环境复杂,质量要求高,极易由于某些细节把控不到位而出现问题,例如裂缝、支座病害等。
因此,需要加强对预制 T梁施工技术的探索,准确把握技术要点,提高预制T梁质量。
关键词:桥梁工程;预制T梁;预应力施工中图分类号:U445文献标识码:A引言T梁具有受力合理、结构稳定的显著特点,在我国桥梁工程中应用广泛。
但由于桥梁工程施工复杂,在现场浇筑T梁施工容易出现各种病害,严重影响T梁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为避免此类问题,施工单位在T梁建设过程中应加强预制T梁施工技术的研究,先预制T梁施工,再运输至现场安装,以有效地提升T梁施工质量。
1预制T梁施工特点在桥梁施工中,由于T梁重量、体积过大等因素,对施工场地有着较高要求,在选择施工场地前,应根据T梁施工方法与工艺等因素,合理布置T梁场地。
吊装是T梁施工的重要环节,而桥梁建设活动通常发生在偏远地区,现场交通条件欠佳,大型吊机难以进入现场,明显加大吊装作业难度。
为此,需综合考虑T梁的尺寸及重量、现场场地条件等,合理选择吊机,妥善规划吊运路线。
在实际施工中,需规范作业,以免出现问题。
对于T梁的混凝土浇筑,其质量要求较高,若建设现场较为偏远,需注重对商品混凝土的准备工作,保证供应充足,采取连续浇筑方法,加强对混凝土质量的控制。
例如水灰比、水泥用量等均要成为重点考虑对象,以试验所得的配合比为准,精准控制各类原材料的用量。
遵循随拌随用的基本原则,尽可能缩短混凝土拌和后至浇筑前的间歇时间。
2工程概况某桥梁工程总长度为150m,桥梁主拱净跨为115m,桥面宽度为5.8m,桥梁结构为T梁,桥梁施工现场施工条件差,加之工程施工周期紧、质量要求严格。
为确保桥梁工程的整体施工水平,决定采用预制T梁施工技术,先在预制场内进行T梁的制作,再运输至现场安装。
摘要:T型梁施工技术尤其是应用在现代大型桥梁工程中经常应用到转体施工技术,其中包括复杂的模板、预应力、混凝土分部工程,本文通过实际工程案例对其进行介绍,并总结了部分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施工经验。
关键词:T型梁施工技术1T构转体施工在T型梁施工中,一般为了最大限度减少在铁路行车正线上的施工作业,箱梁浇筑完成后,及时将铁路上方段的公路防撞栏杆、隔音屏等设施施工安装完成;在铁路部门给定的要点时间内,T构用两组连续千斤顶绕T构转动轴拽拉,使桥体顺时针转体71度,精调转体到位后,浇注上、下转盘间混凝土,形成梁、墩、承台固结体系。
转体过程中应随时观测作业现场的风压,若风压超过施工阶段风荷载设计标准,应采取措施,确保T构稳定。
2模板模板分为底模、外侧模和内模。
箱梁节段模板必须和前段梁段紧密接合。
另外,为避免接缝部位浆液渗漏或出现错台现象,接缝处理必须符合工程要求。
3纵向预应力管道安装用塑料波纹管做纵向预应力管道。
波纹管必须有光洁的表面,无孔洞。
装设波纹管的过程中,将井字型定位钢筋和管体通过铁丝捆紧,并采取点焊的方式连接主筋,定位钢筋的间距为0.5米,垫板与管道轴线垂直,以确保浇筑阶段管道不变位、不上浮。
管道位置的允许偏差纵向不大于±1cm,横向不大于±0.5cm。
施工阶段切忌反复弯曲,以免管壁出现裂纹。
波纹管接头处内套管要旋紧,有20cm长的接头,并用二层胶布缠在接口处,宽5cm,管道之间的连接以及管道和喇叭管的连接必须是密封的。
装好波纹管后先按照设计要求检查其安装位置、数量,确认安装质量达标后继续混凝土的浇筑。
每一梁段浇筑完毕,须检查是否有赌管、漏浆现象。
进行钢绞线穿束前,再将管道彻底冲洗一遍。
4冷拉钢筋的安置浇筑前,先在波纹管内装设精轧的螺纹钢,将一锥形母拧进上端丝扣。
浇筑后,即自行锚固于上转盘子内,下端先点焊有弹簧筋的锚垫板,锚垫板上装一垫圈,用六边形螺母紧紧旋入下端丝扣,确保钢管与锚垫密贴。
桥梁T型梁模板及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技术要点1、工程概况该桥梁工程地处川北山区,设计为跨山沟直线桥,桥梁总长31跨×40m/跨=1240m。
桥面宽度整体式全宽24.5米,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
设计安全等级一级,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0.05g。
本桥梁工程40m的“T”梁钢筋砼预制共计310片。
“T”梁的一般结构尺寸为形式为:梁长L=3994㎝,梁高h=250㎝,顶板宽b=180㎝。
细部尺寸为:中部底梁(马蹄梁)宽a1=48㎝,端部底梁宽a2=60㎝,中部腹板厚度c1=20㎝,端部腹板厚度c2=32㎝。
横隔梁厚度上为d1=20㎝、下为d2=18㎝,每5m设一道。
2、模板施工a、底模(台座)该预制场设在山体开挖的路堑山,地基为强风化岩石,地基承载力强。
根据现场地质情况及梁板重量及附属重量,结合地基的容许承载力进行综合考虑,台座设为凸状钢筋混凝土台座。
为利于模板的安装及拆卸,台座凸出地面部分高约25~30㎝。
为保证台座的多次周转利用及预制梁板底部的平整度,台座采用4毫米厚钢板进行压面,棱角处采用5㎝×5㎝的角钢进行加固,并每1m焊接一根φ12的钢筋定位、连接。
在台座制作过程中,台座宽度可按设计尺寸减少5毫米,安装模板前贴上防漏胶后即可保证预制梁板底部宽度尺寸的准确性。
在预埋拉杆预留孔时,其位置与侧模底端所预留的孔相对应。
b、侧模板的设计、加工为便于施工及保证进度,模板制成两端模及侧模板二部分。
侧模采用整体式钢模板,共加工3套,其中边梁模板1套,中梁模板2套。
每块钢模长度与梁两个横隔板间距等(即每块模板长为5m),以减少模板接缝以防漏浆,保证梁板的外观质量,同时也便于人工操作及吊装操作。
钢模骨架采用10槽钢制作,厚δ=6㎜的Q235钢板作为钢模面板,钢模骨架上下两端均留预留孔以便于模板两侧对称接结,以防震捣时模板松动引起漏浆、甚至变形。
每块侧模板的外侧设置附着式振捣器安装螺栓,便于安拆附着式振捣器。
文件编号:TP-AR-L4150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示范文本)编制: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T桥安装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正式样本T桥安装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正式样本使用注意:该解决方案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1、装配式构件(梁、板)的安装,应制定安装方案,并建立统一的指挥系统。
施工难度、危险性较大的作业项目应组织培训。
2、吊装偏心构件时,应使用可调整偏心的吊具进行吊装。
安装的构件应平起稳落。
3、单导梁、墩顶龙门架安装构件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导梁组装时,各节点应联结牢固,在桥跨中推进时,悬臂部分不得超过已拼好导梁全长的1/3;(2)墩顶(或临时墩顶)导梁通过的导轮支座必须牢固可靠。
导梁接近导轮时,应采取渐进的方法进入导轮。
导梁推进到位后,用千斤顶顶升,将导梁置于稳定的木垛上;(3)导梁上的轨道应平行等距铺设,使用不同规格的钢轨时,其接头处应妥善处理,不得有错台;(4)墩顶龙门架使用托架托运时,托架两端应保持平衡稳定,行进速度应缓慢。
龙门架落位后应立即与墩顶预埋件联结,并系好缆风绳;(5)构件在预制场地起重装车后,牵引至导梁时,行进速度不得大于5m/min,到达安装位置后,平车行走轮应用木楔楔紧;(6)构件起吊横移就位后,应加设支撑、垫木,以保持构件稳定;(7)龙门架顶横移轨道的两端应设置制动枕木。
跨铁路桥T构转体梁施工安全应急预案一、基本情况1.1 项目概况本项目为一座跨越铁路的T构转体梁,全长150米,宽度25米,支座设置在两侧铁路地基上。
现已进入施工阶段,主要施工内容包括:基础施工、主体结构施工、桥面铺装及装饰等。
1.2 工程特点本工程位于铁路上方,架设有临时支架,施工过程中必须要保证铁路的正常运营,因此施工安全极为重要。
1.3 安全目标确保施工过程中对人员、设备和环境的安全、预防各种事故,保证保质保量完成施工任务。
二、应急预案2.1 突发事故的分类及应急处理2.1.1 人员伤亡若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应立即进行救护,将伤员迅速送往医院救治,并及时通报相关部门。
2.1.2 设备故障若发生设备故障,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2.1.3 爆破若发生爆破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机制,迅速疏散现场人员,确保人身安全,启动与爆破有关的预防措施。
2.1.4 火灾若发生火灾,应立即启动火灾应急预案,协调消防人员到现场灭火,确保周围建筑物和铁路的安全。
2.2 应急预案的具体实施2.2.1 应急演练为了保证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应对每种类型的突发事故建立相应的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演练,增加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2.2.2 严格遵守施工规范根据施工规范,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发生安全事故。
2.2.3 安全检查制度建立定期安全检查制度,将安全生产纳入日常工作之中,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有序展开。
三、安全管理建议3.1 工人培训对参与施工的工人开展安全生产培训,加强其安全意识,提高其安全技能,提高其安全驾驶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3.2 现场管理建立现场管理制度,制定现场管理规定,对施工过程中的隐患进行严格的检测和管理,保证施工的安全性。
3.3 环境保护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环境保护,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防止施工污染环境,保护生态环境。
四、本文提出了跨铁路桥T构转体梁施工安全应急预案,旨在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对突发事故做出应对措施,提出了安全管理建议,以保证施工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桥梁T型梁预应力施工技术桥梁T型梁是桥梁工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构件,对于确保桥梁的稳固承重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建筑技术和工艺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施工技术被引入到桥梁建设中来,其中就包括了预应力施工技术。
那么,桥梁T型梁预应力施工技术是什么呢?T型梁预应力施工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施工工艺,主要通过在钢筋或钢束上施加一定的拉力来达到预应力的目的,以增强混凝土的承载能力。
具体来说,这种技术会在混凝土浇筑前使用钢筋或钢束将模板中的混凝土板件用预程序设定的张力牢固地粘结在一起,在混凝土浇筑后,张力逐渐释放,并向混凝土施加压力。
这样,当外力作用于T型梁时,就会有与传统混凝土结构相比更大的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
理论上,T型梁预应力施工技术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它可以提高桥梁的整体承载能力和耐震能力。
其次,该技术可以减少混凝土的开裂现象,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
另外,T型梁预应力施工技术也节约了施工时间,减少了工程成本。
然而,这种技术也存在一些难点和风险。
首先,预应力的调控是一项必要的工作。
如果预应力过大或过小,都会对桥梁的承载能力产生潜在的危害。
因此,控制和调节预应力的过程需要十分精密。
其次,在施工时应注意预应力的均匀施加和调整,以确保结构整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值得一提的是,T型梁预应力施工技术在应用实践中也面临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比如,混凝土本身的性质和特点、钢筋和钢束的使用要求、施工模板的设计和制作等方面都需要考虑周到,增加了施工难度。
而且每个项目都需要进行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这也增加了设计的复杂度。
综上所述,桥梁T型梁预应力施工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施工方法,在桥梁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然而,它也存在一定的难点和风险,施工过程中需注意控制预应力和调整稳定性。
因此,在应用这种技术时,建议在专业团队的指导下进行,确保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桥梁工程施工安全保证措施(一)、安全保障措施1、工序开工前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的同时,要进行必须的安全交底,并履签《安全措施交底通知单》。
2、所有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
3、进入现场的施工人员,要遵守施工现场各项管理制度,施工场地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4、所有使用的电器设备均要设置防雨罩,工作结束后要及时罩上,关闭电源,并设专人负责,安全员定时检查。
5、进行起吊作业时要设专人指挥,起吊索具定期检查更换。
6、认真计算构件重量,合理配制吊机及索具,严禁违章操作。
7、施工机械专人统一调配。
8、夜间施工必须配备足够的照明设施,照明供电安全由值班电工负责。
9、夜间施工各施工作业点配备专职安全值班人员。
10、夜间施工前要收听气象预报,预测施工作业期间的气象变化决定施工时间。
11、张拉现场应有明显标志,与该工作无关人员严禁入内。
12、张拉和退楔时,千斤顶后面不得站人,以防预应力筋拉断或锚具、楔块探出伤人。
13、油泵运转有不正常情况时,应立即停车检查。
在有压的情况下,不得随意拧动油泵或千斤顶各部位的螺丝。
14、作业应由专业人员指挥,操作时严禁摸踩及碰撞力筋,在测量伸长及拧螺母时,应停止开动千斤顶。
15、千斤顶支架必须与梁端垫板接触良好,位置正直对称,严禁多加垫块,以防支架不稳或受力不均倾倒伤人。
16、在高压油管的接头应加防护套,以防喷油伤人。
17、以张拉完而尚未压浆的梁,严禁剧烈震动,以防预应力筋裂断而酿成重大事故。
18、高空作业所需用的各种设备、工具、仪表、安全标志,在使用前检查并确认性能完好,方可投入使用。
进行高空作业的施工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身体检查合格,并取得合格证书,方能持证上岗。
19、高空作业时,风力影响超过6级(含6级)以上大风时,施工应停止。
20、高空作业下方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停留。
21、加强机械设备维修工作,特别对提升运输设备重点进行日常检修,不准机械设备“带病”运行,以确保安全。
桥梁工程施工安全保证措施1、在工程施工前,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学习有关技术及安全规定。
2、在施工现场设置安全标识,时刻提醒施工人员注意施工安全。
3、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
4、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保证体系,设专职安全员,建立安全生产值班制度,对现场安全生产负责日常安全检查,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5、与作业队签订安全协议,明确承担的安全职责和费用,制定安全工作细则。
6、各分项工程施工方案中,必须有安全措施,且必须直接对施工班组交底,并依据这些措施落实材料、器具和检查人员、检查方法。
7、现场职工进入施工现场必须穿戴统一的工作服和安全帽。
8、现场各种机电设备均实施挂牌验收制。
未经专职人员验收合格不得使用。
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做好保养,保洁工作。
9、临时用电要求一律用“三相五线”制配线,每个临时配电板(箱)必须全部安装灵敏漏电保护器。
10、各种电动机机械必须有接地装置。
定期检查,确保无故障后方能开动使用。
遇停电或下班休息时,必须拉闸加锁。
电机机械严格按“一机一闸制”接线。
11、机械传动部位必须设有护罩,所有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齐全,吊车的安全钩可靠有效。
12、现场施工期间,必须将施工设备电源、照明电源、办公用电源以及电灯电源分别设置电盘作出标识。
拆接电源时,由专职电工负责,其他人员不准任意拆接。
13、施工现场和生活区配备一定数量的消防安全器材,整个施工过程中须有专人监护、保养。
14、吊装作业时,严禁在起重臂下站人,禁止将重物吊起后架放在施工便道的上空。
15、遇暴风雨、雷袭、浓雾和6级以上大风时,应停止室外和高空作业。
专业的论文在线写作平台
T桥安装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装配式构件(梁、板)的安装,应制定安装方案,并建立统一的指挥系统。
施工难度、危险性较大的作业项目应组织培训。
2、吊装偏心构件时,应使用可调整偏心的吊具进行吊装。
安装的构件应平起稳落。
3、单导梁、墩顶龙门架安装构件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导梁组装时,各节点应联结牢固,在桥跨中推进时,悬臂部分不得超过已拼好导梁全长的1/3;
(2)墩顶(或临时墩顶)导梁通过的导轮支座必须牢固可靠。
导梁接近导轮时,应采取渐进的方法进入导轮。
导梁推进到位后,用千斤顶顶升,将导梁置于稳定的木垛上;
(3)导梁上的轨道应平行等距铺设,使用不同规格的钢轨时,其接头处应妥善处理,不得有错台;
(4)墩顶龙门架使用托架托运时,托架两端应保持平衡稳定,行进速度应缓慢。
龙门架落位后应立即与墩顶预埋件联结,并系好缆风绳;
(5)构件在预制场地起重装车后,牵引至导梁时,行进速度不得大于5m/min,到达安装位置后,平车行走轮应用木楔楔紧;
(6)构件起吊横移就位后,应加设支撑、垫木,以保持构件稳定;
(7)龙门架顶横移轨道的两端应设置制动枕木。
4、预制场采用千斤顶顶升构件装车及双导梁、桁梁安装构件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千斤顶在使用前,要做承载试验。
起重吨位不得小于顶升构件的1.2倍。
千斤顶一次顶升高度应为活塞行程的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