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草坪生长状况分析及总体评价
- 格式:doc
- 大小:64.50 KB
- 文档页数:7
浅谈沈阳市小区园林绿化的养护现状和技术措施摘要:文章分析了园林绿化工作的重要性及当前沈阳市小区园林绿化养护工作滞后的原因,提出绿化养护应抓住的几个环节,以促进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前言近年来,随着房地产的蓬勃发展,小区园林景观建设投入也不断加大,步伐进一步加快。
万科、保利、恒大、金地等全国性大型房企纷纷在沈阳抢标夺地,再加上本地房企的建设,一个个美观生态的绿色社区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提升了沈阳整体的城市形象,进一步优化了市民的生活品质。
但沈阳房地产小区绿化普遍存在着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在这些全国性大型房企的楼盘一样可以看到许多突兀的死树,树上挂满虫网的现象。
充分认识绿化养护的重要性,切实做好绿化养护工作已成为城市绿化工作的当务之急,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好高昂成本换来的绿化成果。
本文在这里分析了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主要环节,并针对这些环节探讨了具体养护管理措施。
1 绿化养护应抓住的主要环节要保证绿化养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园林绿化建设需要以长远的眼光考虑,从设计、施工、养护三方面着手,统一协调,缺一不可。
1.1从设计方面来讲,这就需要设计者有很高的艺术水平的同时还要有扎实的植物学知识,生态学及植物病理知识,做到适地适树,合理配置。
保证植物对当地土壤、气候的适应性,同时照顾到不同种植物一间的相生相克关系。
1.2绿化施工对后期养护也有很重要的影响。
施工中不能因工期的紧张而不按照正常施工程序和标准施工,不能因为成本而降低施工质量,这就需要监理方面加强对施工的管理和施工单位自身素质的提高。
要保证园林植物的成活率,达到预想的绿化效果,这就需要设法保证移栽树木的水份平衡,尽量根据植物生长规律的季节性进行施工,还要保证植物有良好足够的生长土壤。
另一方面在对树木起挖、运输、种植过程中减少根系受伤、减少树冠失水,应对树冠进行必要的修剪,还可用浸湿的草绳缭绕树干,采取适当的遮荫措施,进行叶面喷洒,以减少水份蒸发对树木造成的伤害。
辽宁省草牧业发展现状辽宁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拥有着丰富的草原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草牧业发展区之一。
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和政策扶持的持续加大,辽宁省草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本文将就辽宁省草牧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资源禀赋辽宁省地处东北亚温带区域,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冬长寒冷,夏短炎热,适宜牧草生长。
全省草原面积达到2.41亿亩,其中天然草地面积为1.91亿亩,人工草地面积为5000余万亩,是全国重要的草原畜牧业基地之一。
辽宁省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为草原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支撑。
二、发展现状1. 畜牧业规模化趋势明显近年来,辽宁省积极推动畜牧业的规模化发展,大力支持畜牧企业的兴办和扩大。
通过引进先进的饲养技术和设备,提高养殖效益,推动畜牧业的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
以肉牛、肉羊、奶牛为主的畜牧业规模化养殖呈现出明显增长态势,为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 牧草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辽宁省广泛开展牧草资源的整理和整合工作,鼓励推广优质牧草品种的种植和利用。
通过合理的轮牧和放牧制度,有效保护了草原生态环境,提升了牧草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借助现代化的饲料生产技术和设备,辽宁省的畜牧业能够更加充分地利用牧草资源,提高了畜牧业的经济效益。
3.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辽宁省对畜牧业进行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大对高档畜产品生产的扶持力度。
在优质奶牛的引进和驯化培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奶业生产规模持续扩大,奶制品质量不断提高。
辽宁省对肉牛、肉羊的培育也赋予了重要的战略地位,推动了畜牧业产业结构的优化。
4. 科技创新成果丰硕辽宁省积极推进科技创新,不断加大对畜牧业的科技支持力度,促进养殖业技术水平的提升。
先进的养殖技术、新型的饲料添加剂以及人工智能在畜牧业中的应用,使得畜牧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畜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也取得了初步成效,为畜牧业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沈阳生态调研报告沈阳生态调研报告一、引言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保护生态环境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解沈阳市的生态状况,本次调研对沈阳市的生态环境进行了详细调查和分析,以期能够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和建议,促进沈阳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资源沈阳市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其中包括森林、湖泊、河流等自然景观。
其中,沈阳市辖区内的森林覆盖率达到了30%,湖泊和河流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15%。
这些生态资源在维护城市生态平衡和改善空气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生态环境质量1. 空气质量通过对沈阳市不同地区的空气质量进行监测,我们发现沈阳市的空气质量整体较好。
2019年,沈阳市PM2.5浓度平均值为50μg/m3,未超过国家标准。
但是,在冬季取暖季节,由于燃煤等因素,部分地区的空气质量会下降,需要加强监测和控制措施。
2. 水环境质量沈阳市的水环境质量相对较好。
通过对细菌、氨氮、总磷等指标的监测,我们发现沈阳市主要河流和湖泊的水质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
但是,对于一些城市附近的农田和工业区域,水环境污染问题依然存在,需要进一步加强监测和治理。
四、生态保护措施为了保护沈阳市的生态环境,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1. 构建生态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区,保护珍稀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2. 推行绿色发展理念,鼓励企业进行环境友好型的生产。
3. 加强环境监测,确保环境污染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
4. 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强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五、存在问题和建议1. 生活垃圾处理问题:沈阳市的生活垃圾处理仍然存在一定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处理效率。
2. 水环境污染问题:农田和工业区域的水环境污染问题需要加大治理力度,建立更为完善的水环境治理体系。
3. 生态保护教育:加强对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教育,提高公众参与生态保护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六、结论通过对沈阳市生态环境的调研发现,沈阳市在生态资源和生态环境质量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
辽宁省草牧业发展现状草牧业是辽宁省的重要产业之一,拥有广阔的草原资源。
该省共有草原面积6700万亩,占全省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草原资源储量丰富,是国家重要的草原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
辽宁省的草牧业具有以畜牧业为主的特点,其中主要以牛、羊、马、猪、鸡、鸭、鹅等家禽家畜为主。
(一)草原资源利用辽宁省草原资源丰富,草地覆盖率高,但草原生态环境破坏较为严重,目前正在积极推进草原生态修复工程。
同时,还在积极推广草原生态旅游,带动草原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草牧业发展。
(二)养殖业现状辽宁省的畜牧业发达,但养殖业水平相对滞后,存在着养殖规模小、技术含量低、产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
但近年来,辽宁省加强了养殖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改造,积极推进现代化畜牧业生产模式,逐步提高草牧业的产业化水平。
(三)机械化水平辽宁省的草牧业机械化水平较低,农机装备水平低下,主要依靠人力进行草地管理和畜牧生产。
但近年来,在政府和企业的支持下,草牧业机械化水平得到提升,相应的机械化设备也逐步完善。
(四)市场现状辽宁省的草牧业市场需求旺盛,主要销往全国各地和国外市场。
草牧业产品包括畜牧品种、畜禽产品、草商品、草原旅游服务等。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草牧业产品的品质、安全、营养价值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二、草牧业未来发展展望(一)基础设施建设草牧业的发展必须依托于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水源设施、道路交通、通信网络、能源供应等。
辽宁省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更加重视。
(二)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草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可以提高养殖效益,改善生产环境,提高草地的生态功能。
辽宁省应更加注重草牧业的科技创新,推广科学的养殖模式和管理方法。
(三)品牌建设品牌建设是草牧业成功发展的重要保证,辽宁省草牧业企业应注重品牌建设,加强产品质量管理,提高草牧业产品的附加值和知名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四)国际合作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草牧业国际化发展越来越重要。
沈阳市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建议沈阳市是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优良的农业生产条件。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沈阳市设施农业发展迅速,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本文将对沈阳市设施农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沈阳市设施农业发展现状1. 产品结构单一:目前,沈阳市主要发展的设施农业产品以蔬菜为主,缺少其他多样化的高附加值农产品。
2. 转型升级速度慢:与其他一些发达地区相比,沈阳市的设施农业转型升级速度较慢,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3. 设施农业规模相对较小:沈阳市的设施农业规模相对较小,仍然以传统的露地种植为主,设施农业占比较低。
4. 市场需求与供应不平衡:沈阳市的设施农业供应相对稳定,但市场需求与供应不平衡,导致价格波动较大。
5. 资金投入不足:沈阳市设施农业的资金投入相对不足,设施农业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进受到限制。
3. 扩大设施农业规模:加大设施农业的投资力度,引导农民逐步转变种植方式,增加设施农业的规模。
4. 健全市场体系:加强设施农业和市场的对接,建立健全的市场体系,提高设施农业产品的销售和供应能力。
5. 增加资金投入:加大对设施农业的资金投入力度,提供技术培训和财政扶持,鼓励农民发展设施农业。
6. 加强农业科技支撑:加强农业科技研究与推广,提供先进的设施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农民的生产能力和素质。
7. 加强合作与交流:加强与其他地区和农业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的设施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沈阳市设施农业的发展。
沈阳市设施农业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但同时也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机会。
通过政府的强力支持和相关政策的引导,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创新和技术改进,沈阳市设施农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辽宁省草牧业发展现状辽宁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农牧业大省之一。
草牧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辽宁省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的推进,辽宁省草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为辽宁省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辽宁省草牧业发展的现状。
一、草牧资源丰富辽宁省地处温带区域,气候条件适宜,土地肥沃,适合草场的生长。
全省的草地面积达到了6000万亩以上,是发展草牧业的重要基础。
辽宁省的草地以草原、草甸、荒草地等为主,不同类型的草地适合不同类型的牲畜饲养,为发展多样化的畜牧业提供了保障。
二、畜牧业规模化随着畜牧业的发展,辽宁省也在加大畜牧业的规模化经营力度。
目前,辽宁省的畜牧业呈现出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趋势,养殖场和畜牧基地已经成为辽宁省畜牧业发展的主体。
在提高养殖效益、保障畜产品质量和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牛、羊、猪、鸡等主要畜禽养殖规模庞大,养殖业对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三、草牧业产业链不断完善随着农业产业化的推进,辽宁省的草牧业产业链不断完善,由简单的饲养养殖向加工、销售等环节延伸,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草牧业产品包括畜牧产品和副产品,畜牧产品主要有牛奶、肉类和羊毛等,副产品主要有骨粉、毛羽等。
辽宁省的草牧业产品远销国内外,形成了一定的市场影响力。
四、农牧业科技创新为了提高草牧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辽宁省积极推进农牧业科技创新,加大对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和推广力度。
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畜牧业的生产效益,新品种的推广增加了畜牧业的多样化,新工艺的应用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进一步推动了辽宁省草牧业的发展。
五、政策扶持力度加大随着农业农村的全面振兴战略的实施,辽宁省政府也加大了对草牧业的扶持力度。
在草牧业发展中,政府加大对草牧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并且通过出台相关的产业政策,加大对畜牧业的财政扶持力度。
政府还加大对草牧业的科技扶持力度,引导农民转变生产方式,提高畜牧业和草牧业的发展质量。
沈阳地区常用绿化草坪及养护管理沈阳地处温带,自然条件一般,适宜的草种比较有限。
适合沈阳地区好的草坪品种要耐寒、绿期长、耐践踏、再生能力强、多年生、抗旱、抗病能力强、有观赏价值和实用价值等品质。
构成沈阳地区草坪的草种主要有冷季型草地早熟禾和高羊茅等;暖季型草坪很少,仅有结缕草。
l.沈阳市的自然条件概况沈阳在辽河平原与长白山余脉的交界处,在东经122度25分9秒-123度48分24秒、北纬41度11分51秒-43度2分13秒之间。
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气温为8.1℃左右,7月份气温最高,月平均气温约24.0℃;1月份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8.5℃。
年降雨约721.9毫米。
日照时数2289.2小时,无霜期188天。
2.适宜沈阳地区栽植的绿化草种及其性状2.1 冷季型草坪草冷季型草坪草适宜在我国黄河以北的地区生长。
最适生长温度l5-23℃。
沈阳地区适宜栽种的冷季型草坪草有草地早熟禾、高羊茅。
2.1.1 草地早熟禾(Poapratensis L.)草地早熟禾是一种多年生的草坪草,在灌溉条件下可在寒冷半干旱区生长。
在较高温度和水分缺乏的逆境条件下,其生长会持续缓慢,夏季休眠。
草地早熟禾的抗性、秋季保绿性和春季返青性均较好,在全日照或轻微遮阴的条件下能正常生长,但当遮阴程度较强时则生长不良,特别是寒冷潮湿条件下的严重遮阴会使其患白粉病。
草地早熟禾对土壤的适应性是有限度的,潮湿、排水良好、肥沃、PH值6-7、中等质地的土壤最为合适,不耐酸碱。
成坪后修剪高度一般为2.5-5.0cm,好多品种能够忍受更低的修剪,当修剪高度低于1.8cm时,大多数栽培品种都能形成寿命长的高质量的草坪。
该草须根系,具有根状茎,叶片优美,色泽诱人,绿期较长,观赏性强,抗寒能力强,耐修剪。
在沈阳地区表现突出的品种有:康尼(Conni)、菲尔金(Fylking)、优异(Merit) 、肯塔基(Kentul)2.1.2 高羊茅 (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羊茅属,是生长在欧洲的一种冷季型草,应用广泛。
2018年第4期现代园艺草地早熟禾()属于禾本科,早熟禾属。
是多年生冷季型草坪草,适宜气候冷凉,抗寒能力强,耐旱性稍差,耐践踏。
根茎繁殖迅速,再生力强,耐修剪。
在北方及中部地区,南方部分冷凉地区广泛用于公园、居住区、运动场等地绿化。
研究草坪杂草(特别是对草坪构成严重危害的优势杂草)的种类、分布、特点和种群的发生规律,并采取积极的杂草防控措施,已成为园林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1调查地点及方法1.1调查地点沈阳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辽宁省中部,以平原为主,山地、丘陵集中在东南部。
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6.2~9.7℃,全年降水量600~800mm,全年无霜期155~180d。
受季风影响,降水集中在夏季,温差较大,四季分明。
冬寒时间较长,近6个月,降雪较少;夏季时间较短,多雨。
春秋两季气温变化迅速,持续时间短:春季多风,秋季晴朗。
主要调查6个地区的草坪杂草,分别是:管理粗放型:苏家屯林院家属区绿地、长白岛公园绿地、苏家屯临湖公园绿地;管理精细型:林职院校园绿地、西峡谷公园绿地、沈阳农业大学校园绿地。
1.2调查时间4~10月,对这些地段进行调查,每15d调查1次。
1.3调查方法每块草坪采用“W”形9点取样法进行调查,每个样方1m2,记载杂草的种类、数量。
为量化调查结果,分析杂草密度、杂草频率和危害程度等3个参数,其计算方法如下:杂草密度(D):某种杂草在各调查草坪中的平均密度(株/m2)之和与总调查草坪数之比。
杂草频率(F):某种杂草出现的草坪数占总调查草坪数的百分比。
危害程度:用目测法,布朗喀多段级,共分5级:5(非常多)、4(相当多)、3(比较多)、2(稀少)、1(很少)。
以杂草多度等级反映杂草对草坪的危害程度,4、5级为重度危害,2、3级为中度危害,1级及其以下为轻度危害。
根据调查结果,分析草坪杂草群落组成、危害特点和发生规律。
2结果与分析2.1草坪杂草种类及发生情况通过调查,共采集杂草标本50余株,鉴定出草坪杂草46种,隶属18科。
沈阳市林下经济现状及发展王宇【摘要】林下经济是以林地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充分利用林下自然条件,选择适合林下生长的微生物(菌类)和动植物种类,进行合理种植、养殖,以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达到林地生物的多样性,从而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新途径。
一.林下经济发展优势与现状目前,沈阳市有林地面积307万卣,其中适宜发展林下经济面积达100万亩,并且绝大部分处于闲置状态,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优势。
沈阳市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降雨量626毫米,年均日照时数2350小时,无霜期212天,气候条件也非常适宜发展林下经济。
利用林地资源,在林下综合发展种养业效益亦十分可观,以鸡、鹅、貂养殖和食用菌种植为例,一个大棚可养鸡6000只,每年可养5茬,按目前市场价格,年百丁获纯利12.6万元;一个大棚可养鹅2000只,每年可养4茬,按目前市场价格,年可获纯利15万元;以饲养1000只貂计算,按目前市场行情,年可获纯利57万元;种植双孢菇,【期刊名称】《新农业》【年(卷),期】2012(000)015【总页数】2页(P42-43)【关键词】农村经济;沈阳市;大陆性季风气候;有林地面积;林地资源;合理种植;经济发展;空间优势【作者】王宇【作者单位】沈阳市林业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57.2林下经济是以林地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充分利用林下自然条件,选择适合林下生长的微生物(菌类)和动植物种类,进行合理种植、养殖,以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达到林地生物的多样性,从而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新途径。
一、林下经济发展优势与现状目前,沈阳市有林地面积307万亩,其中适宜发展林下经济面积达100万亩,并且绝大部分处于闲置状态,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优势。
沈阳市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降雨量626毫米,年均日照时数2350小时,无霜期212天,气候条件也非常适宜发展林下经济。
辽宁省沈阳市草坪生长状况分析及总体评价
摘要:本文主要对辽宁省沈阳市的月平均最低、最高气温,月平均降雨量及月平均相对湿度等气候条件进行了总结分析,并依据气候条件分别对该地区冷季型草坪草和暖季型草坪草的生长状况进行了分析评估,最后提出适宜该地区草坪草种植的建议。
关键词:沈阳市、温度、湿度、降雨量、冷季型草坪草、暖季型草坪草、总体评估
一、沈阳市总体气候、地理概况
辽宁省沈阳市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位于寒冷潮湿带。
沈阳位于辽宁省中部,以平原为主,山地、丘陵集中在东南部,辽河、浑河、秀水河等途经境内。
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6.2-9.7℃,自1951年有完整的记录以来,沈阳极端最高气温为38.3℃(1952年7月18日),极端最低气温为-32.9℃(2001年1月15日);之前沈阳还观测到39.3℃(1920年)的高温,和-33.1℃(1950年)的低温。
全年降水量600-800毫米,1951年至2010年市区年平均降水量716.2mm, 全年无霜期155-180天。
受季风影响,降水集中在夏季,温差较大,四季分明。
冬寒时间较长,近六个月,降雪较少,最大降雪为2007年3月4日470毫米的特大暴雪;夏季时间较短,多雨,1973年8月21日曾下过215.5毫米的大暴雨。
春秋两季气温变化迅速,持续时间短:春季多风,秋季晴朗。
沈阳﹝中国﹞气候资料
气象站位置:北纬 41.8 度,东经 123.4 度,海拔 42 米
注:降雨日表示日降雨量不少于 1.0 毫米
二、温度、降水量、湿度对草坪草生长状况的影响。
我国强烈的季风气候特征对草坪草的选择和应用有重要影响,表现出某种严酷性。
在草坪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温和的气候特征以及丰富而均衡的降水对草坪草的生长最为有利。
温度、降水量、湿度三个因素是影响草坪生长状况的三个重要因素。
(一)温度因素
温度是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之一,每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必须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及其一定持续期才能完成。
超过或不及所需的温度极限时,则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及其它生命活动均不能正常进行。
因此,温度因素是影响草坪生长状况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冷季型草坪草和暖季型草坪草对温度的适应有着明显的差异,温度是选择最适草坪草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
下面是沈阳市1961-1990年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高气温、月平均最低气温条形图。
(二)降水量
降水量对草坪生长状况有着很大的影响,也是草坪草种选择所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
沈阳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受季风影响,四季分明,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雨热同期,冬季寒冷干旱。
一年之中降水量差别很大。
下图为沈阳市1961—1990年月平均降雨量:
(三)相对湿度
相对湿度指的是空气中水汽压与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是衡量空气含水量的一个参数,空气含水量对草坪草的生长状况有着重要影响。
下图为沈阳市月平均相对湿度表。
(三)月温湿指数
月温湿指数=(月平均温度×月平均相对湿度)/100×30
<0.20 偏冷或偏干;0.20-0.35良好;0.35-0.5 最佳;0.5-0.6 安全;0.6-0.65 轻度不适;
0.65-0.70中等不适;>0.7 严重危害。
下图为沈阳市月平均温湿指数:
(四)沈阳市发展概况
沈阳,辽宁省省会,中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中国七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中国特大城市,东北地区最大的国际大都市,东北地区政治,金融,文化,交通,信息和旅游中心。
同时也是我国最重要的重工业基地之一,被誉为共和国长子,素有“东方鲁尔”的美誉。
经济和社会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升,沈阳经济和社会步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连续两年进入全国百强城市前十名,并跻身国内十大最具竞争力城市行列。
在此同时,沈阳先后获得“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的称号,由此可见沈阳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对城市绿化建设也非常重视。
三、冷、暖季型草坪草生长状况的具体分析
综合以上数据对冷暖季型草坪草生长状况进行逐月分析评估。
(一)对于12月—2月,最低气温均低于零下10℃,暖季型草在温度低于零下10℃时不能安全越冬,且1月的最低气温低于零下15℃,此时的暖季型草坪草冻
害致死,同时也可由月平均温湿指数得出12月—1月偏冷或偏干,因此沈阳
市不宜种植暖季型草坪草。
当温度低于0℃时,且由于降雪及蒸发量小空气相
对湿度较大,冷季型草坪草处于休眠状态而不至于受害。
(二) 3月,气温有所升高,最高气温和平均气温均高于零度但最低气温仍低于零摄氏度,冷季型草坪草仍处于休眠状态,此时如果有暖季型草坪草,则不至于
受冻害致死。
(三) 4月,气温高于零度,降雨量也有所增加,冷季型草坪草开始逐渐恢复绿色,暖季型草坪草也开始恢复绿色但是长势较冷季型草差。
(四) 5月,气温大幅度回升,降水量明显增大,冷季型草坪草生长逐渐进入年度第一个高峰期,此时的暖季型草坪草恢复绿色的速度加快。
(五) 6月,气温在11.6—21.7℃间波动,降水量80mm左右,月温湿指数0.5左右,是冷季型草生长的最佳时期,此时的暖季型草长势良好。
(六) 7月—8月,是沈阳最炎热的时间,降水量最大,温度超出最适合冷季型草坪草生长的15—24℃,不适合冷季型草坪草生长,长势下降,温度过高时有些
许泛黄现象。
此时的雨热条件达到暖季型草坪草生长的条件,其生长达到高
峰期,长势旺盛,充满绿意。
(七) 9月,夏末初秋,气温逐渐下降,降水有所减少,气温变化处于冷季型草最适生长的范围内,月温湿指数在0.35—0.5之间,冷季型草坪草恢复长势进入
年度第二个生长高峰期,而暖季型草坪草由于温度低于最适生长温度而生长
逐渐衰退。
(八) 10月,气温继续下降,在 4.1—15.9℃之间波动,降水量下降,月温湿指数在0.20—0.35之间,冷季型草坪草长势良好,但逐渐由高峰期走向衰退,暖
季型草坪草长势较差,开始有泛黄现象。
(九) 11月,进入东北的冬季,降水量下降,最低气温低于零摄氏度,有些冷季型草坪草开始泛黄进入休眠状态,仍有部分草维持绿色,暖季型草坪草全部泛黄。
四、总体评价
通过以上具体分析结合冷暖季型草坪草的生长特性可以得出结论:在自然气候条件下,沈阳地区适合种植冷季型草坪草。
对于城市绿化过程,需要根据气候和人为所能达到的条件做出更具体的分析选择合适的草种,进行各种适合草种的混合种植,达到绿化城市的最佳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