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毛邓三课件第三章
- 格式:ppt
- 大小:1.89 MB
- 文档页数:62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进程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的科学学说。
•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就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革命策略的四大重大突破•马恩对只承认暴力革命的修正•列宁的一国胜利论的形成•毛泽东提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战略•时代主题的转换与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转变建设思路的四大转折•从马恩的国家所有合作生产的设想说起•第一次大转折:国家生产和国家分配制度•利用市场机制的混合经济•以全面国有化为基本框架的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顺应时代的要求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实际相结合的要求•----------放眼世界立足本国•以最广大人民的实践为理论创新的源泉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又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
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有过两次历史性的飞跃,取得了三大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理论成果是邓小平理论。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如何认识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它们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独特的经验,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第二节毛泽东思想一、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一)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条件(二)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三)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实践基础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及其特点(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1,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的初步结合(萌芽)——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2,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初期3,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4,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以后(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的特点1,毛泽东思想是在同党内教条主义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的2,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3,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一)毛泽东思想概念的提出(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1,毛泽东思想定义的变化2,为何要对毛泽东思想作新的概括3,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4,为何毛泽东思想不包括错误的思想观点5,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第三节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发展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四、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意义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发展(一)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国际背景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009/2010年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一、单项选择题注:简答从简,论述从详1.中国共产党第一个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领导人是()。
A、毛泽东B、张闻天C、周恩来D、刘少奇2.中国共产党全党真正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性是在()后。
A、红军长征后B、遵义会议后C、延安整治后D、党的七大后3.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是在()。
A、土地革命战争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D、建国初期4.做出正确评价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决议的会议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一届六中全会C、十二届三中全会D、十二届六中全会5.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主题是()。
A、战争与革命B、和平与发展C、改革与开放D、人权与主权6.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是()。
A、十二大B、十三大C、十四大D、十五大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是()。
A、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B、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C、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D、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探索8.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发展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D、统筹兼顾9.邓小平理论的逻辑起点是()。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B、社会主义本质理论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D、改革开放理论10.在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是()。
A、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B、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C、十六届五中全会《决定》D、十届四次人大会议《纲要》二、多项选择题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A、马克思列宁主义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E、科学发展观2.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
A、实事求是B、武装斗争C、群众路线D、独立自主E、统一战线3.科学发展观具有重大意义,它()。
A、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B、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第一章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P4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1)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就是把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P36科学发展,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第二章1、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P48 党的十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根本前提:一切从实际出发(2)根本途径:理论联系实际(3)实质和核心:实事求是(4)根本目的和验证条件: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P52 (1)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发展和丰富。
(2)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3)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3、如何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以理论形态表现出来的党的思想路线,是由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和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
从理论结构上看,这四个基本要素是互相联系、互相贯通、互相补充的统一整体,但它又不是不分主次的并列关系。
“实事求是”是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三者相统一的概括,它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包含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的原则,正确地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等内容,因而是其它三个基本点的核心,但它并不能代替其他三个基本点。
4、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为什么要继续解放思想?怎样科学地理解理论创新?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精神,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1)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第一专题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v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理论构成: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理论灵魂:实事求是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如何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等。
毛泽东思想第一部分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一、时代背景:20世纪前中期世界和中国政局的变动,是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时代背景。
1、向西方学习迷梦的破产。
2、走俄国人道路的新生选择。
二、历史需要: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历史需要。
1、革命运动的客观需要。
2、曲折探索的历史产物。
三、阶级基础:工人阶级成长壮大,工人运动深入发展,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提供了阶级基础。
1、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
2、工人运动深入发展。
四、思想条件: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入与传播,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准备了思想条件。
1、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2、马列主义的传入与传播。
五、实践平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是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的实践平台。
第二部分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一、为什么毛泽东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杰出的代表,这个理论成果以他的名字命名?胸怀大志刻苦读书、深入实际、注重调查信念坚定逆境中不消沉热爱人民健康管理凡人生活、名言名句二、如何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1、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2、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3、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4、要区分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晚年的错误。
错误倾向:有人借口毛泽东晚年犯了错误而否定毛泽东思想,把他晚年的错误与毛泽东思想混为一谈。
有人把毛泽东思想分为“正确的”和“不正确的”两部分,否定毛泽东思想是科学的、完整的体系。
正确答案:毛泽东的思想包括晚年的错误,但毛泽东思想不包括晚年的错误,因为:违背了马列主义、个人主观臆断的产物、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
第一章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教条,要和中国国情相结合。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应该了解中国历史状况社会状况,认真地概括提炼。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马克思主义是外来思想,要让国人接受,深入浅出地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三:新时期进步原因。
新时期依赖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的十七大对改革开放3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做出最新概括,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我们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伟大的成绩是因为我们高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五: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1.1921~1927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萌芽阶段。
19 27~1935土地革命时期,形成阶段。
毛泽东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在理论上论证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标志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
2.1927~1935抗日战争时期,成熟阶段。
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经验,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论证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政策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