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通识选修课程模块一览表

通识选修课程模块一览表

通识选修课程模块一览表

通识选修课

1、中国税制 点两次名 没作业 好过 无聊 2、宇宙大爆炸 杜兵 不点名 挺好耍的 考试好过 期末作业一定要交,最后两次课和第一节课要去3、课程名:认识宇宙。 不点名。 确实有点点无聊。 能过,但打分偏低 4、旅游与摄影 一般不点名但是有时候要点名 没得作业 考试好过 就发张照片 一般90几 5、动物行为学 每节课点名 但是分高 也是90 笔试卷子 6、体育欣赏: 每节课都点名 作业不多 不无聊 好过 7、数学欣赏: 每节课都点名 作业不多 无聊 好过 8、饮食: 不定期点 作业不多 无聊 可以选,还不错

9、上过的选修课课程名字:情绪调节与心理健康 这门课点不点名:每节课签到 这门课作业多不多:没有 这门课上课无聊不:喜欢就不无聊,挺好玩的 这门课考试好不好过:不要错过考试都能过 关于这门课的一句话提醒:每节课都会在第一节课下课的时候签到,而且考试和平时的每一次签到要求字迹相同,老师会看的哦,所以最好不要代签,除非笔迹很像。为了凑学分不建议选,因为每次课都要上至少一节才能走 10、上过的选修课课程名字:手工艺鉴赏与制作 这门课点不点名:不多,可以代答 这门课作业多不多:没有 这门课上课无聊不:看视频 这门课考试好不好过:so easy~ 关于这门课的一句话提醒:第一节课(确定有自己的名字)和最后一节课(交作业,确定有成绩)去就行了 11、上过的选修课课程名字:羽毛球理论体系与实践 这门课点不点名:基本没有 这门课作业多不多:没有 这门课上课无聊不:喜欢打球就不无聊 这门课考试好不好过:特别容易 关于这门课的一句话提醒:第一节课去确定选到了就ok,后面去不去都无所谓,是的,就算考试不去都没关系 12、上过的选修课课程名字:钢琴音乐鉴赏 这门课点不点名:还好 这门课作业多不多:没有 这门课上课无聊不:喜欢听钢琴以及钢琴发展史会有趣 这门课考试好不好过:考试有点复杂,自己做的话必须是听过课,但应该都能过关于这门课的一句话提醒:不想考试过于复杂的话不建议选,抄起来都麻烦 13、上过的选修课课程名字:旅游规划与摄影 这门课点不点名:不多 这门课作业多不多:没有 这门课上课无聊不:不无聊,像大家都想出去走走,一点都不无聊 这门课考试好不好过:很好过 关于这门课的一句话提醒:只要对摄影以及旅游有点兴趣都建议选这门课,简单轻松分数高

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课程名称:中国诗学经典导读课程代码: CHIN119010.01 开课院系:中文系考试形式:课程论文 学生姓名:张星宁学号: 0930*******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题目“经”与“道”:辗转而无法逃逸 ——以陆游诗学为视域 总分 得分 一、下列题目撰写一篇论文 在中国诗学范围内任选自己感兴趣的题目写作论文 二、具体要求 1.正文字数在3000字以上(不包括注释和参考书目等)。 2.严格遵循论文写作规范(引文必须注明出处)。 3.必须提交A4纸打印的论文稿,并以此试卷作为论文封面,于左上方边角处装订。4.字体:凡是正文一律用宋体/五号字,注释用小五号字,大标题用宋体/三号字/加粗,小标题用宋体/五号字/加粗。段落:一律采用标准间距、1.5倍行距。 5.论文写作格式: 5.1 包括答卷页眉、论文题目、正文、注脚、引用及参考书目(或“参考文献”)5.2 答卷页眉包括学号、姓名、选课代码、选课名称,右对齐 5.3 一律使用脚注。需包括作者、篇名/书名/期刊名、页码、出版社和版次/期刊 号。 5.4 文末须列“引用及参考书目”,需包括书名/期刊名、作者、出版社和版次/期 刊号。 6.如果所提交论文不合规范者,必须改写。如果两次改写后,仍不合规范者不予以评分。 7.严禁抄袭,一旦发现按零分处理。 8.1 月7 日前提交。个别需改写的可顺延三天,最迟于1 月10 日之前全部交毕。逾期按零分处理。

“经”与“道”:辗转而无法逃逸 ——以陆游诗学为视域【摘要】 陆游之诗在“经”与“道”涵摄下。陆游作为生命本体,“经”是其安顿自我生存的家园;“道”:满足生存渴望的空间。陆游之诗在“经”与“道”之间辗转。再观陆游之诗论,无论是“文以载道”的文学标准、浩然之气的儒学映射,抑或是“自然天成”的诗意境界,无不诠释着陆游诗学在本体范畴内的无法逃逸。“经”与“道”两座金字塔的界限是不分明的,文人在两者的拉锯之中辗转,“经”与“道”间的灰色地带成了大多数文人的思想栖居地。他们自身痛苦地磨合着“经”与“道”,如同蚌内珍珠,把不同的思想因素吸收整合为一种健康而折中的观点。只要他们的主体意识得到觉醒,他们就不可逃逸。作为生命主体的我们,需要时刻守护一丝清醒。在思辨的空间中,面对“经”与“道”这两个本源,我们自身可能也缺乏逃逸的能力。【关键字】诗学陆游经道本体范畴 诗学,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诠释,意指文艺理论,而非仅仅是诗的研究。回观中国古典诗学,诗学概念的混淆经常有之。然而,在中国古典诗学与诗的学问间,我们轻易便能找到双轨交汇处的契合。诗是诗学的显性承载,诗学则是诗的精神内涵——哲学、美学等的沉思。当诗学以诗的形式跨越过一个个巅峰,我们依旧在设问,诗学的思辨空间在怎样影响着文人、影响着生命的存在?笔者将以陆游诗学为视域,浅析生命主体在“经”与“道”的本体范畴中,怎样辗转而无法逃逸。 一、“经”与“道”涵摄下的陆游之诗 1.“经”:安顿自我生存的家园 南宋朝廷苟安于半壁江山,南北分治已成定局,抗金复国的报复不能实现,陆游就身处于这样的时代。他的生命价值观与建功立业息息相关,这种生命意志终身服膺、矢志不渝,以此实现生命的不朽。“山中有异梦,重铠奋雕戈。敷水西通渭,潼关北控河。凄凉鸣赵瑟,慷慨和燕歌。此事终当在,无如老死何!”①他重视现世,关注生命及其存在价值——戎马一生、收复失土。然而,对于陆游,这种完全契合于儒家伦理纲常的生命渴望是有缺失的。 当生命缓缓靠近客观存在的终点,生命的恐惧感愈发浓重,如何看待生死问题,如何克服①《异梦》,宋陆游著,钱仲聊校注,《剑南诗稿》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

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

今年,在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课程表上,出现了一批新的课程——自2006年起实施的复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实施10年后开始“大换血”。180门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重新规划,一些不符合通识教育培养目标的课程将进行调整。据悉,整个调整过程将持续3至5年。 新方案打破学科壁垒重新整合课程内容 复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共分六大模块: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科技发展与科学精神、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此次调整后,核心课程增加了新的模块——社会研究与当代中国。 这七大模块共分50多个基本课程单元,而且不再按照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大科目进行分类。 复旦大学将根据通识教育的目标,整合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每个课程单元成立教学团队,不同院系、学科和专业的优秀教师共同规划同一个单元的课程,共同研讨教学读本。 比如,原本文史经典中的子学,不再像过去那样,各个院系的老师各开各的课,而是在“诸子经典”这一基本课程单元中,由来自中文系、

历史系、哲学系等不同院系的老师们共同组成“教研室”,对教学大纲、教学要求、教学读本等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研讨,重新整合。 10年探索试点,通识教育目标进一步深化 在中国的大学中,通识教育课程出现时间才10年左右,许多大学对究竟什么是通识课程的认识,是在教学中逐步统一的。 复旦大学是最早推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高校,在2006年推出前,全校曾经就此进行过讨论,即这一课程设计必须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最终的共识是——大学必须培养“全面的人”。 大学期间是一个人求知欲最旺盛、心智最开放的时期,而高中的文理分科使得学生的知识越来越割裂。因此,在通识教育最初实施时,六个模块的设计意味着学生需要有相当的知识宽度。 但现代知识体系中,学生要真正掌握足够宽度的知识,可能终其一生都无法实现。加之目前国内大学在推行通识教育过程中,普遍面临师资力量不足的难题,结果导致课程短缺而不得不因人设课。

尔雅通识选修课程课程类别及课程列表

尔雅通识选修课程课程类别及课程列表

尔雅通识选修课程课程类别及课程列表 一、尔雅通识选修课共分为六大类别。 A.中华文化与历史传承 B.自然、科学与科技 C.社会热点与世界视野 D.自我认知与人生发展 E.经济管理与法律基础 F.文学修养与艺术鉴赏 二、尔雅通识选修课课程列表 A.中华文化与历史传承 中华文化是具有独特属性的文化,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更是影响着今日中国乃至世界的辉煌诗篇,中华文化的独特性正是她的核心优势,是其软实力和竞争力所在,也是对外的标志符号和名片。“中华文化与历史传承”从不同层面介绍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中华传统思想以及中华文明,让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更加客观与全面地认识中国,从而更好地去传承属于中国人的人文精神。 A.中华文化与历史传承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 主讲 人 主讲人单 位 主讲人 职称 建议 学分 课 时 A101 中国文化概 论 李山 北京师范 大学 教授 1 19 A102 中国古典小 说巅峰 蔡义 江 中国红楼 梦学会 副会长 3 57

-四大名著鉴 赏侯会 首都师范 大学 教授段启 明 首都师范 大学 教授袁世 硕 山东大学教授 A103 中华诗词之 美 叶嘉 莹 南开大学教授 1 23 A104 考古与人类高蒙 河 复旦大学教授 2 27 A105 中华传统思 想 -对话先秦哲 学 万献 初 武汉大学教授 1 19 李景 林 北京师范 大学 教授 郭齐 勇 武汉大学教授 夏可 君 中国人民 大学 副教授 陈炎山东大学教授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 主讲 人 主讲人单 位 主讲人 职称 建议 学分 课 时 A106 中国古代史李鸿 宾 中央民族 大学 教授 3 45 A107 先秦君子风 范 赵敏 俐 首都师范 大学 教授 2 30

通识选修课课程介绍

通识选修课课程介绍 《雅思听力》 《雅思听力》是一门听力专项训练课程。此课程依托雅思考试,在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并熟悉雅思听力的题型、所涉及内容范畴以及解题方式。通过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和词汇水平,扩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力求改善学生在英语学习进程中应对听力时的恐慌心理。本课程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词汇基础,尤其适合通过大学英语四级后期望进一步提高听力水平的学生群体。 《英国社会与文化》 本课程的内容主要是全面系统地介绍英国社会与文化相关知识,如政治制度、教育体制、城市风情、体育娱乐、民族特点、家庭生活、文学艺术、新闻传媒、民俗习惯等,为学生提供了解西方社会,尤其是英国社会的知识平台。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认知英国的社会与文化的各个相关方面;培养学生分析、比较中国与英国社会和文化的异同的能力;巩固和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通过对于英国社会文化的介绍,在提升学生基本语言技能的同时,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其进一步深层次地了解世界文化多元化,并逐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通过查找网络、阅读图书等获取信息的能力,进而充实文化知识,丰富思维方式,提高交际能力和对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英美报刊选读》 《英美报刊选读》是为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开设的英语通识课程。本课程的内容主要涉及英美主要报刊简介、报刊基础知识、报刊重要词汇短语、报刊词汇特点以及英美报刊选读及其思维导图的画法。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报刊英语语言、文体、词汇、语法等基本常识的基础上,通过阅读最新鲜、最丰富的报刊语言材料,充分利用报刊文章的语言典型性和行文结构的可模仿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以读促写,以写促读,逐步训练学生的摘要写作和观点陈述能力,从而提高其提炼、整合及评论信息的能力,同时训练其学术写作的基本技能。 《高级英语口语》 《高级英语口语》的目的在于通过语境教学,培养学生在真实语境中协调自如的运用论据、观点和推理,来增强语言的说服力;为学生提供各项技能综合集成和应用的平台,以最终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为学生在求职、就业甚至是生活等多种语境中用英语进行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 《高级英语写作》 本课程的内容主要涉及中英文写作的差异,写作标准,写作与修辞,一般文体写作及应用文写作。其目的使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地了解英文

通识选修课实施方案

包头师范学院通识选修课实施方案(讨论稿)通识教育选修课是学校本科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加强课程管理,提高开出课程质量,特制定本方案。 一、通识选修课的内涵与目标 通识选修课贯彻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理念,注重不同类课程的融合与渗透,强调人类文化的共同基础,突破单纯的专业视域下的知识学习,重在启发思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人文修养和思想视野。通过通识选修课的学习,诣在形成学生自主的学习意识、合理的思维方式、必要的价值分析,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二、通识选修课的内容与学分 我校通识选修课分为人文经典与人生修养、社会发展与公民教育、科学精神与科学技术、艺术鉴赏与审美人生4个系列,50%的通识选修课的学分不得低于3学分。本科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应积极主动选修通识课程,共需修读12学分。 三、开课资格及要求 1、通识选修课主讲教师原则上应具有副教授及其以上职称,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讲师,经二级学院批准也可以申报。 2、各二级学院应鼓励具有教授职称的教师开设通识选修课,原则上开出通识选修课的教授职称教师应占本教学单位教授职称教师数的比例不低于30%。 3、教师每学期开设通识选修课须提交《包头师范学院通识选修课申报表》和该课程的教学大纲等材料,经二级学院审核并提交教务处审核、备案。 4、鼓励各二级学院聘请身体健康、学术造诣高的离退休教师开设通识选修课。 四、课程申报及建设 1、通识选修课的开设由主讲教师申报(特邀教师除外),各二级学院审核、推荐,学校审核、备案,每位教师原则上每学期申报1门通识选修课。学校可根据课程建设需要,确定需重点建设的通识选修课。 2、对于重点建设的通识选修课,学校或二级学院可邀请或选拔主讲教师个人或教学团队进行通选课申报,其它课程可由教师以个人或教学团队形式自由申报,鼓励以教学团队的形式申报通识选修课。 3、对于已申报的重点建设通识选修课,鼓励以课程项目的形式进行立项建设,由学校统一拨付项目建设经费,由教务处负责项目管理与验收。

从通选课到通识教育核心课

摘要:北京大学自2000年起设立“本科生素质教育通选课”,自2010年至今在原有通选课基础上积极探索以经典阅读和小班讨论为特色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并开展试点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学校多次梳理通选课体系,不断总结和反思,着力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培育核心价值观和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目标,在重视专业教育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关键词:通选课;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核心价值观;健全人格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是相对于专业教育而言的,它是指所有大学生都应接受的有关基本知识、基本理念、基本技能和基本素养的非专业性教育。[1]通识教育旨在引导学生拓宽视野,奠定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有效交流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之成长为健全的公民。 [2]相对于专业教育强调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通识教育”强调在更广泛的学科基础上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念、基本技能和基本素养,使之成长为健全的人。 通识教育的缘起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通识教育”源于西方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在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发展到鼎盛[3],最终在美国发展为通识教育,并在全世界传播。虽然“通识教育”的表述源自西方,但这一理念深深蕴含于中国的传统教育中。古代儒家倡导的“六艺[4]之教”就在于将学生培养成“通才”。 到了近代,受西方民主与科学思想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逐步偏离古典的通才教育传统,开始更多地转向实用专业教育,但蔡元培、梅贻琦等教育学家一直都强调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要重视通识教育或全人教育。例如:北京大学早期的教育受德国的影响比较大,蔡元培校长特别强调大学应当研究高深之学问,但同时他还主张沟通文理,提倡“五育[5]”。[6]20世纪50年代,全国院系调整进一步强化了专业教育。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高校合并和社会发展对于综合型人才的需求,我国高等教育界意识到过于强调专业教育对跨学科人才培养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不利影响,开始大力提倡人文素质教育,西方的通识教育概念重新被引入并在中国得到发展。 国内高校素质教育选修课的建设 北京大学从2000年9月起在全校开设“本科生素质教育通选课体系”,目前通选课累计322门,分为“数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与心理学”“历史学”“语言学、文学、艺术与美育”“社会可持续发展”六大领域,要求学生在每个领域修满至少2学分,总计修满至少12学分方能毕业;复旦大学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包含“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科学精神与科学探索”“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六大模块,同时思想政治课也被纳入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体系。此外,国内高校的素质教育选修课由于课程资源有限,但选修人数较多,一般都采取较大的班级规模,以主讲教师讲授为主,课程内容以导论或概论类课程居多。 随着通选课模式的全面铺开,一批学者开始对素质教育选修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学界普遍认为,当前的素质教育选修课重拓展知识,而价值观与能力培养不足;内容广博,但课程内涵和深度有待加强。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引入 21世纪初,为了进一步提高素质教育选修课的质量,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对以通选课建设为代表的国内高校的通识教育进行了反思和探讨,提出建设“以经典阅读和小班讨论”为特色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思路。 2010年,北京大学根据自身实际,着手推动以“经典阅读和研讨式教学”为特征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试点工作。截至2015年,北京大学共组织建设了30门“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鼓励“经典阅读”和“大班授课、小班讨论”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阅读经典文本、深

东北林业大学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一览表

东北林业大学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一览表

续表 代码学期方式单位 T200002 从“愚昧”到“科学”—科学技术简史 2 35 单、双考试网络课程T200003 魅力科学 1 19 单、双考试网络课程T200016 天文学新概论 2 31 单、双考试网络课程T200017 数学文化 2 26 单、双考试网络课程T100010 家用化学品 2 32 双考试材料T020004 微生物与健康 1 16 双考试动资T030001 数学建模与竞赛导论 2 32 双考查理学T010006 环境污染与人群健康 2 32 双考试林学T010005 食品安全与日常饮食 1 16 双考试林学T070002 转基因食品及其安全性 1.5 24 双考试生命T010008 昆虫世界与人类社会 1.5 32(24+8) 单、双考试林学T010009 生态:人类与地球未来 2 32 单、双考试林学T060008 ACM程序设计 1.5 32(16+16) 双考试信息T060001 计算思维 1.5 32(16+16) 双考试信息T080009 管理学 2 32 单考试经管T080007 金融学与好的社会 2 32 单考试经管T080008 生活中的经济学 2 32 单考试经管T080010 资产评估 2 32 单考试经管T050001 当前中国社会热点问题评析 2 32 单考查文法T050002 公共政策与公民生活 1.5 24 单考试文法T080014 推销技巧实训 1.5 32(16+16) 单、双考查经管T200047 管理百年 2 24 单、双考试网络课程T080002 管理沟通 2 32 双考试经管T080005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2 36(32+4) 双考试经管T080003 理财基础 1.5 24 双考试经管

通识选修课目录全

B0280010 0 商务礼仪32 2 杨波15 2 1-16 周 B0480010 0 宗教文化导论32 2 李艳华15 2 1-16 周 B0480020 0 劳动者权益及其保护32 2 韩桂君24 2 1-16 周 B0480030 0 电影中的法律32 2 陈敬刚51 2 1-16 周 B0480030 1 电影中的法律32 2 何鹏51 2 1-16 周 B0480050 0 以案说法32 2 陈军35 2 1-16 周 B0480050 1 以案说法32 2 陈军34 2 1-16 周 B0480050 2 以案说法32 2 罗鑫25 2 1-16 周 B0480050 3 以案说法32 2 龚春霞45 2 1-16 周 B0480050 4 以案说法32 2 石晓波15 2 1-16 周 B0480050 5 以案说法32 2 石晓波25 2 1-16 周可选通识选修 B0480060 0 西方法律思想与流派32 2 陈会林51 2 1-16 周可选通识选修B0480060 1 西方法律思想与流派32 2 罗鑫53 2 1-16 周可选通识选修B0480070 0 中西法律文化比较32 2 陈会林15 2 1-16 周可选通识选修B0480070 1 中西法律文化比较32 2 孙丽娟25 2 1-16 周可选通识选修B0480080 0 就业与法律32 2 陈会林25 2 1-16 周可选通识选修 B0480080 1 就业与法律32 2 陈会林35 2 1-16 周可选通识选修 B0480080 2 就业与法律32 2 张国文35 2 1-16 周可选通识选修 B0480080 3 就业与法律32 2 张国文25 2 1-16 周可选通识选修 B0480090 0 商法与企业经营管理32 2 黄勇35 2 1-16 周可选通识选修B0480090 1 商法与企业经营管理32 2 向前15 2 1-16 周可选通识选修B0480100 0 环境与法律保护32 2 高利红35 2 1-16 周可选通识选修 B0480100 1 环境与法律保护32 2 高利红15 2 1-16 周可选通识选修 B0580020 0 大学生心理卫生32 2 吴江皓15 2 1-16 周可选通识选修 B0580020 1 大学生心理卫生32 2 吴江皓22 2 1-16 周可选通识选修 B0580030 0 人际关系学32 2 吴江皓42 2 1-16 周可选通识选修 B0580030 1 人际关系学32 2 吴江皓53 2 1-16 周可选通识选修 B0580040 0 创伤与急救32 2 舒玲华35 2 1-16 周可选通识选修 B0580040 1 创伤与急救32 2 舒玲华45 2 1-16 周可选通识选修 B0680010 0 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32 2 陈玉萍42 2 1-8周可选通识选修B0680010 0 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32 2 陈玉萍53 2 1-8周可选通识选修B0680020 0 商务沟通32 2 黄漫宇15 2 1-8周可选通识选修 B0680020 0 商务沟通32 2 黄漫宇35 2 1-8周可选通识选修 B0680030 0 生态学32 2 杜长乐42 2 1-8周可选通识选修 B0680030 0 生态学32 2 杜长乐53 2 1-8周可选通识选修 B0680030 1 生态学32 2 杜长乐25 2 1-8周可选通识选修 B0680030 1 生态学32 2 杜长乐35 2 1-8周可选通识选修 B0680050 0 饮食与文化32 2 邹蓉15 2 1-8周可选通识选修 B0680050 0 饮食与文化32 2 邹蓉45 2 1-8周可选通识选修 B0680050 1 饮食与文化32 2 邹蓉25 2 1-8周可选通识选修 B0680050 1 饮食与文化32 2 邹蓉35 2 1-8周可选通识选修 B0680070 0 世界遗产与旅游32 2 邓爱民42 2 1-8周可选通识选修 B0680070 0 世界遗产与旅游32 2 邓爱民51 2 1-8周可选通识选修 B0680070 1 世界遗产与旅游32 2 邓爱民15 2 1-8周可选通识选修

通识必修课程模块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09版) 学科门类:理学专业代码:070102 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数学素养,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运用所学知识和熟练的计算机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在德、智、体、美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等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打好数学基础,受到较扎实的计算机训练,初步具备在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领域从事科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及设计开发有关应用软件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及专用软件),具有较强的算法设计、算法分析与编程能力; 3.能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信息技术或科学与工程计算中的某些实际问题; 4.了解信息与计算科学理论、技术与应用的新发展,初步具备从事科学研究和软件开发的能力;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技术跟踪与创新能力; 6.了解我国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了解我国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及相关知识。 三、主干学科: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四、主要课程:数学基础(分析、代数、几何)、概率统计、微分方程、数学模型、物理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概论、算法与数据结构、软件系统基础)、信息科学基础、理论计算机科学基础、数值计算方法、计算机图形学、运筹与优化等。 五、学期总周数分配及安排表(表一) 六、课程教学课内学时、学分及比例分配表(表二) 七、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表三) 八、课程分类及教学进程计划表(表四) 九、有关措施说明 1.本专业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必须在3.5~6年内获得201.5学分方可毕业,其中: 课内学分163.5(包括通识必修课程43学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91学分,专业方向课19.5学分,通识选修课10学分);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24.5学分(包括军事训练1学分,公益劳动1学分,假期社会实践或调查3学分,课程设计3.5学分,毕业实习8学分,毕业论文8学分); 通识必修课实践环节5.5学分(形势与政策、国防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各1学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5学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学分); 素质拓展8学分(学生在1~7学期通过学科竞赛、论文著作、校园文化活动、技能培训、社会调查等项目中获得)。 2.本专业设两个方向供学生选择。方向1:信息科学;方向2:计算数学 1

通识核心课素质课课程与模块对应表

课程号课程名开课学院模块 2012501 创新方法论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创新与领导力培养模块4012502 创新思维心理学教育科学学院创新与领导力培养模块11012503 创造学与创造力开发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创新与领导力培养模块311210 大学生创业管理商学院创新与领导力培养模块302307 大学生健康教育体育学院创新与领导力培养模块312821 代理与辩护的基本技能法学院创新与领导力培养模块390004 档案学概论档案馆创新与领导力培养模块4012504 管理心理学教育科学学院创新与领导力培养模块307630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环规学院创新与领导力培养模块301201 课堂教学与管理教科院创新与领导力培养模块2012505 领导科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创新与领导力培养模块309317 人工智能计算机学院创新与领导力培养模块307628 人类活动与生态危机环规学院创新与领导力培养模块300607 商务礼仪商学院创新与领导力培养模块304701 商务谈判历史学院创新与领导力培养模块394301 素质拓展训练后备军官学院创新与领导力培养模块25012507 拓展训练后备军官学院创新与领导力培养模块301202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教科院创新与领导力培养模块311204 薪酬管理商学院创新与领导力培养模块309314 信息安全计算机学院创新与领导力培养模块28012506 信息检索与利用图书馆创新与领导力培养模块301807 知识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传媒学院创新与领导力培养模块300002 中国政治思想史政管学院创新与领导力培养模块302822 《红楼梦》文学鉴赏文学院人文科学模块2012116 《科技哲学》导读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人文科学模块6012103 《论语》导读文学院人文科学模块6012104 《三国志》导读文学院人文科学模块 文学院人文科学模块6012105 《说文解字》与汉字源 流 2012115 《西方哲学史》导读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人文科学模块6012102 《庄子》导读文学院人文科学模块 304603 旅游地理学历史学院人文科学模块9012112 旅游文化历史文化学院人文科学模块 302807 明清小说与传统文化文学院人文科学模块14012117 人文地理环境与规划学院人文科学模块9012110 世界古典文明历史文化学院人文科学模块 302805 唐宋词鉴赏文学院人文科学模块 302803 唐宋诗歌鉴赏文学院人文科学模块9012111 西方近代文明历史文化学院人文科学模块4012114 心理学与生活教师教育学院人文科学模块

北京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清单

通识教育课程 北京大学通识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生的人格塑造与德性养成为主要目标。通识教育课程是通识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载体之一,是我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识教育课程问答 1.通识教育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通过通识课程学习,学生应能够: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深化对人类文明传统的理解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认识; (2)更加清晰地认识自我、认识家国天下、认识宇宙自然,认识自身存在的价值并自觉承担社会责任; (3)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提高艺术境界,拓展国际视野; (4)提高思考批判、交流合作与开拓创新的能力。 2.通识教育课程划分为几个系列? 通识教育课程分为四个系列:I.人类文明及其传统、II.现代社会及其问题、III.艺术与人文、IV.数学、自然与技术,各系列课程教学目的如下:系列I. 人类文明及其传统: 充分理解人类文明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理解人类在思考永恒问题过程中形成的不同传统,从而拓展跨文化的全球视野,提升文明对话的意识和能力,并面向未来思考人类文明在全球化时代的发展方向。 系列II.现代社会及其问题: 能够从经济、政治、法律和社会等角度深入思考我们置身其中的现代社会,了解不同学科认识现代社会的方法,批判性地反思现代社会面临的问题,把握未来社会的发展走向,建构美好的未来社会。 系列III.艺术与人文: 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促进学生对古今中外人文艺术的感知,提升审美情趣、想象力和鉴赏力,始终保持对真善美的追求。该系列课程属于美育教育课程。 系列IV.数学、自然与技术: 理解数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领域中某些问题的认识过程及未来发展方向,提供观察、思考、认识世界的科学方法,进一步理解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今世界。 3.通识教育课程、通选课、通识核心课是什么关系? 通识教育课程(简称通识课程)对应2020版培养方案中1-2的部分,通识课程中包含通识教育核心课和通选课两类课程。

上海交通大学通识核心立项课程建设与验收方案-上海交通大学教务处

上海交通大学通识核心立项课程建设与验收方案 通识教育是我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统一,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高层次人才的重要举措,通识核心课程是实施通识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为做好通识核心立项课程的建设及验收工作,现根据《上海交通大学关于设置本科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意见》(2008)、《上海交通大学关于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若干意见》(2015)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和原则 (一)目的 方案的制定旨在全校范围内形成对通识教育的育人功能、通识核心课程的启迪智慧、能力培养、价值塑造的作用有基本的共识,并促使通识核心课程的建设与运行符合通识性、顶层性、规范性、持久性。 (二)原则 1、贯彻“一个中心、三个结合”的原则:以学生为中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科学素养 和人文情怀相结合、教学和科研相结合; 2、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原则:在符合学校通识教育目标前提下鼓励百花齐放,各展特色; 3、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重视对课程的整体评估和综合评估,定量标准可操作。 4、课程效果的示范性原则:专家和学生、同行评价良好以上。 二、主要内容及标准(具体指标见附件) (一)定性评价 根据学校新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识核心课程应符合学校通识核心课程顶层设计要求,能够在人文学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及工程科学与技术模块下引导学生广泛涉猎不同学科领域,拓宽知识面,学习不同学科的思想方法,能够促进学生在人文情怀、历史眼光、科学精神、批判性思维、多元化包容五个纬度方面有所提升。 通识核心课程应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特征:①通识性以非功利性和非职业性为导向;②基础性所有学生都应该接受的基本教育;③通适性面向全体学生,不存在年级高低,文理专业之限;④综合性课程内容涉及多学科、多领域,强调学科交叉和多学科的视野。 具体而言,通识核心课程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师资队伍,注重课程负责人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以及师资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提升。②教学内容:要处理好经典与现代、理论与实践、广度与深度、学科交叉渗透等问题;考核方式应适应通识教育要求,

重庆大学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介绍

重庆大学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介绍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根据学校对全日制本科学生的学习规定,要求学生必须跨出学科专业大类,修读文学艺术、文化历史哲学、经济管理、社会科学、现代科技、生态环境等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程6学分。学校正在逐步改进和提升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程的质量,并将纳入重庆大学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系列。每门通识教育选修课程2学分,理论课32学时,并根据课程需要安排讨论课学时;每门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程1学分,32学时。目前,学校依托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的优秀师资资源,将于2012学年第二学期在虎溪校区开设2门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修读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并考核通过的学生,可获得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程2学分。修读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程并考核通过的学生,可获得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程1学分。 1、《美国文明史》(课程编号:74670110),32学时,2学分 开课单位: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授课教师:王希教授 教师简介:王希,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美国史博士毕业,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印第安纳大学历史系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特聘教授,重庆大学高等人文社会科学院资深兼职教授。主要从事美国史、美国国家与民族构建等领域的研究。著有:《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在美国发现历史:留美学人反思录》(与姚平共同主编)以及中英文论文数十篇。译著包括:《美国自由的故事》;《给我自由: 一部美国的历史》。自2004年起,任英文期刊《The Chinese Historical Review》主编。 课程简介:本课是为本科生设计的美国文明史概论课程,勾画了美国历史与文明的发展脉络,讲述18-20世纪美国经济、政治、法律、社会秩序的形成与演变,分析美国历史演进的动因、动力和机制,介绍美国文化与思想的发展,并讨论美国与世界的关系。 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并结合小班讨论。选课学生需按要求参加课程讨论、完成指定的阅读材料、作业和期末考试。 课程考核:由平时成绩、读书报告和期末考试(含论述题和简答题)构成。 开课时间:第1、3、5、7周星期四下午、星期五上午。星期五晚上讨论课。 上课地点:虎溪校区DZ126,学生人数限300人。 课程讨论主题:北美殖民地的起源;殖民地时代的政治文化;独立战争与美国立宪;早期的市场革命、民主化与改革运动;奴隶制与废奴主义运动;美国内战与重建;工业化的进程及其代价;美国外交政策的演变;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20世纪60年代的民权运动与多元文化主义的产生;冷战与美国利益的世界化;9·11之后的美国等。 2、《爱与正义:法律与文学导读》(课程编号:74790110),32学时,2学分 开课单位: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授课教师:陈颀博士,青年研究员 教师简介:陈颀,男,法学博士,重庆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青年研究员。中山大学法学博士,中山大学人

美国顶尖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

全球化时代的大学通识教育 加州大学伯克利校区对大学部学生的毕业要求来自以下四个层面:系、院、伯克利校区以及加州大学系统的要求。校区一级的要求一定广度和深度上掌握美国文化。每个学院会根据各自的特性而有不同的要求。不过,一般说来,伯克利校区非常强调培养高超的批判思考及沟通的能力。很多课程都要求长篇大论的报告,不少课程也提供说写的训练。除了大学系统规定的主题A(主题A之考试在确定学生已对英文及写作达到熟练的程度。)之要求,伯克利的文理学院极其他大多数的学院,要求两学期的作文课。 从1994年秋季班以后入学的学生开始实施新的规定,在此之前的要求是由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三大领域中至少选六门课(至少16个学分)。新的规定是在下述每个领域中至少选修一门课程:物理学、生物学、文学艺术、历史研究、哲学及价值、国际研究、社会及行为科学。 伯克利学生毕业最低学分为120个。新生的申请必须在中学修过两年的历史或社会科学、四年的英文、三年以上的数学、两年以上的实验科学、两年以上的外文。 ——黄俊杰著.全球化时代的大学通识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18-120 斯坦福大学的“博雅教育”认为:在人类各个重要知识领域中增广学生的知识及觉察,特别对其中的一两个领域进行深入的理解,并让他得以持续终生的学习而且把知识应用在事业及个人生活中。 每一个大学部学生的共同课程包含:满足的写作要求(the freshman writing requirement)、均匀要求(the distribution requirements)以及语言要求(the language requirement)。除了“distribution requirements”之外,斯坦福还用过“general studies requirements”及“general education requirements”等词语来描述这方面的规划。此一要求要同学面对不同的观念及不同的思考方式,去理解各种不同的重要认知途径,认识它们的优点、缺点、它们的独特之处以及它们与其他途径的共同之处。其目的在于:一是向学生介绍,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及科学技术中含有一个极为广阔的研究领域。另一方面欲使同学认识早就现代世界的重要的社会力量、历史力量、文化力量及思维力量,以帮助同学发展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社会成员。 在1991年秋季后入学者要满足均匀要求则必须在下列九个领域中选修11门课(每一门至少3学分):1、文化、观念及价值;2、世界文化;3、美国文化(以上为“文化核心课程”)4、数理科学;5、自然科学;6、科技及应用科学(为“科学核心课程”)7、文学及美术;8、哲学、社会及宗教思想;9、社会及行为科学(以上为“人文及社会科学核心课程”)。此外,在修习上述二至九领域中的课程时,至少要有一门是着重于性别研究的。 “文化、观念及价值”领域简称CIV,被斯坦福视为核心中的核心,是一门连续修三学期的课程,一般在大一修习。这是一年连续三门课的学程(tracks),每门课程5个学分,每周上课5小时。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学程,通常有六至十种学程可供选择。这些学程由各个学系提供,但在开设之前,必须先送交“CIV领域规划委员会”审核,判定该学程是否符合此一领域的教学目标。通过审核的学程在教过第三年以前要提出教学评量,在第四年如果想要继续开设,则得重新申请审核手续。事实上,斯坦福比较鼓励新学程的提出,而不是一直重复旧有的学程。 CIV领域的教学目标有五点:1、提供学生共同的智性测验,亦即,扩充他们对于我们自身文化中各种不同的观念及价值的理解,并且增加他们对于文化多样性及文化互动过程的理解;2、让学生接触那些由于其表达的观念、表达方式及其影响而具有知性重要性的著

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课程名称:网络虚拟环境与计算机应用课程代码: SOFT119003.01 开课院系:软件学院考试形式:课程论文 学生姓名:牛郑豪学号: 14302010045 专业:软件工程 一、下列题目任选一题撰写一篇论文 1. 结合自己的专业,通过思考和查找资料,并对其经典的网络虚拟环境实例进 行实践,撰写课程论文。 2. 对网络虚拟环境相关的计算机科学问题,如多主体软件NetLogo对网络虚拟 环境相关话题(如群体智能)的相关系统学习和实践,撰写课程论文。 3. 学习并实践网络虚拟环境相关的理论、方法,并实践相关学术系统,如国外 重点实验室的科研项目的学习和已有源代码的部署和实践,撰写课程论文。 4. 网络虚拟环境中的人文问题:哲学\心理\法律\政治、民主相关问题(可选择1 到多个点),阅读相关论文作为参考文献,对该领域进行综述,撰写课程论文。 二、具体要求 1.正文字数在3000字以上(不包括注释和参考书目等)。 2.严格遵循论文写作规范(引文必须注明出处)。 3.必须提交A4纸打印的论文稿,并以此试卷作为论文封面,于左上方边角处装订。 4.字体:凡是正文一律用宋体/五号字,注释用小五号字,大标题用宋体/三号字/加粗,小标题用宋体/五号字/加粗。段落:一律采用标准间距、1.5倍行距。 5.论文写作格式: 5.1 包括答卷页眉、论文题目、正文、注脚、引用及参考书目(或“参考文献”) 5.2 答卷页眉包括学号、姓名、选课代码、选课名称,右对齐 5.3 一律使用脚注。需包括作者、篇名/书名/期刊名、页码、出版社和版次/期 刊号。 5.4 文末须列“引用及参考书目”,需包括书名/期刊名、作者、出版社和版次/ 期刊号。 6.如果所提交论文不合规范者,必须改写。如果两次改写后,仍不合规范者不予以评分。

上海交通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选课手册

上海交通大学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选课手册 (2018-2019-1,2018级) 教务处 2018年9月

目录 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通识教育与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分类........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学分分布...... 错误!未定义书签。四.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选课........ 错误!未定义书签。课程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交响音乐鉴赏......................................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西乐理及其应用..............................错误!未定义书签。 美国的文化与历史..............................错误!未定义书签。 世界文化史..........................................错误!未定义书签。 大学语文..............................................错误!未定义书签。 历史视野下的美国文化......................错误!未定义书签。 马克思哲学经典著作导读 ..................错误!未定义书签。 唐诗宋词人文解读..............................错误!未定义书签。 艺术、媒介与创造性思维 ..................错误!未定义书签。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错误!未定义书签。 民族主义与族群政治..........................错误!未定义书签。 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国医疗保险制度的转型发展与创新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创业基础..............................................错误!未定义书签。 经济与法律..........................................错误!未定义书签。 生命科学导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生命科学实验探索..............................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因与人..............................................错误!未定义书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