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支原体肺炎护理个案
- 格式:doc
- 大小:41.00 KB
- 文档页数:8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和护理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常见的儿童呼吸道感染之一,它的流行病学特点和护理对于患儿的康复至关重要。
一、流行病学特点1.患病人群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多见于6个月至3岁的幼儿,但也可发生在其他年龄段的儿童和成人中。
2.传播途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染菌物品、粪口途径等传播感染。
3.高发季节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主要发生在春季和秋季,尤其是在气温变化大及季节转换的时候。
4.流行区域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区域主要是在城市和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农村地区较为多见。
5.易感人群易感人群包括免疫力较差的儿童、早产儿、出生体重偏低的儿童等。
二、护理1.症状观察护理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孩子的呼吸、心率、体温等症状,及时发现症状变化,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
2.环境卫生保持室内清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温适宜;饮食要清淡易消化,多饮水;避免让孩子与患病者接触,不与物品、玩具等共用。
3.药物治疗如有医生指导,要按照医生的药物治疗方案,正确使用药物,坚持用药。
同时,要注意对孩子的用药过程进行观察,避免出现副作用或不良反应。
4.营养支持营养支持对于孩子的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要保证孩子的营养摄入,适当增加蛋白质、维生素等食物的摄入量,增强孩子的免疫力。
5.心理护理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容易出现恐惧、焦虑等心理问题,要通过爱心、关爱、耐心等方式,给予患儿足够的安慰与支持,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和勇气。
总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和护理需要我们密切关注,有效预防和及时治疗,在护理过程中,要做好症状观察,保持干净卫生的环境,科学用药,适当调整饮食,加强身体锻炼,从而促进患儿的康复。
儿科护士个案护理例文范文一、患儿基本情况。
我要分享的这个小患儿叫阳阳,是个3岁的小男孩,就像个调皮的小猴子。
他因为肺炎住进了我们儿科病房。
刚入院的时候,小脸蛋烧得红扑扑的,小鼻子一抽一抽的,还不停地咳嗽,那小模样看着真让人心疼。
二、护理评估。
1. 健康史。
阳阳妈妈说,这孩子前几天着凉了,刚开始就是有点小鼻涕,家里人也没太在意。
结果过了两天就开始发烧,体温一下子就飙到了39度多,吃了退烧药也不管用,这才赶紧送到医院来。
这小家伙平时身体还不错,不过就是特别爱动,一玩起来就停不下来,出汗后就容易着凉。
2. 身体状况。
体温:入院的时候体温是39.2℃,属于高热状态。
我给他量体温的时候,他还特别不配合,小身子扭来扭去的,像条小泥鳅。
呼吸:呼吸比较急促,每分钟能达到40次左右,小胸脯一起一伏的,就像个小风箱。
咳嗽:咳得很厉害,是那种刺激性的干咳,感觉他的小喉咙里像是有个小刷子在挠一样。
3. 心理状态。
阳阳刚到医院的时候特别害怕,眼睛里泪汪汪的,小手紧紧地抓着妈妈的衣服,嘴里不停地喊着“妈妈,回家,回家”。
他对周围的环境充满了恐惧,看到穿白大褂的我们就往妈妈怀里躲。
三、护理诊断。
1. 体温过高。
这是最明显的问题啦,阳阳的高热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引起惊厥等更严重的问题。
2. 气体交换受损。
他的肺部有炎症,呼吸急促,就会影响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就像小通气管道堵住了一部分一样。
3. 焦虑(患儿及家属)阳阳害怕医院,他妈妈也特别担心他的病情,每次问我病情的时候都特别紧张。
四、护理措施。
# (一)降温护理。
1. 物理降温。
我先给阳阳采用了物理降温的方法。
我拿了一块湿毛巾,轻轻地放在他的额头上,就像给他戴了个小凉帽。
这时候阳阳还不太乐意呢,小脑袋晃来晃去的。
我就哄他说:“阳阳呀,这个小毛巾是魔法毛巾哦,它能把你身体里的小火苗扑灭呢。
”然后我又用温水给他擦了擦身子,特别是脖子、腋窝和腹股沟这些大血管经过的地方,就像给这些小血管洗个凉水澡,让它们把热量带出去。
肺炎的护理个案范文英文回答:Case Study: Nursing Care for Pneumonia.Pneumonia is a common respiratory infection that can be caused by bacteria, viruses, or fungi. It involves inflammation of the air sacs in one or both lungs, leadingto symptoms such as cough, fever, chest pain, anddifficulty breathing. Nursing care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managing and treating patients with pneumonia. In this case study, we will discuss the nursing care provided to apatient diagnosed with pneumonia.Assessment:Upon admission, a thorough assessment of the patient is conducted to gather information about their medical history, current symptoms, and vital signs. This includes monitoring the patient's temperature, blood pressure, heart rate, andrespiratory rate. The nurse also assesses the patient'slung sounds, oxygen saturation level, and overallrespiratory status. Additionally, the nurse evaluates the patient's level of pain and discomfort.中文回答:个案范文,肺炎的护理。
新生儿肺炎护理的具体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
本案例涉及一名新生儿患有肺炎的护理过程。
该新生儿名为小明,出生仅一周,因发热、呼吸急促和咳嗽等症状被送入医院。
经
过医生的诊断,小明被确诊为新生儿肺炎。
护理目标
1. 确保小明的呼吸道通畅,维持良好的氧气供应。
2. 控制小明的体温,降低发热症状。
3. 提供适当的抗生素治疗以消除病原体。
4. 监测小明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1. 维持呼吸道通畅:定期清洁鼻腔和口腔分泌物,避免堵塞呼
吸道。
使用氧气面罩或插管等方法提供足够的氧气供应。
2. 控制体温:定期测量小明的体温,并根据需要给予退热药物。
保持室温适宜,避免过度穿衣或覆盖过多被单。
3. 抗生素治疗:根据医生的指导,按时给予抗生素,并监测病
原体敏感性情况。
注意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时间。
4. 监测病情:定期监测小明的呼吸频率、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
观察痰液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注意事项
1.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烟雾、灰尘等刺激物对小明的呼吸
道造成伤害。
2. 避免与其他患有传染病的人接触,以免交叉感染。
3. 给予小明充分的营养,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强免疫力。
4. 定期带小明复诊,遵循医生的嘱咐,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治疗。
以上是针对新生儿肺炎护理的具体案例分析,根据患者情况和
护理目标,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并注意相关的注意事项。
护理过
程中应及时记录和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确保护理效果的监测和调整。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诊疗及护理支原体肺炎,是指由于肺部感染肺炎支原体而发生的炎症。
多见于学龄期儿童及青少年。
特点为发热,咳嗽、咳痰症状较重,而检查胸部体征较少。
【主要表现】(1)症状,病初患儿出现发热,常达39℃以上,呈弛张热或间歇热,可持续1~3周。
常有顽固性剧烈咳嗽,有时表现为百日咳样痉挛性咳嗽,痰液黏稠,有时痰液带血丝。
重者可有呼吸困难、喘憋,年龄较大儿童可有胸痛等。
患儿可有全身不适、乏力、头痛。
有的出现溶血性贫血、脑膜炎、心肌炎、肾炎等肺外表现。
(2)体征:肺部体征不明显是本病特点,少数患儿可闻及干、湿性啰音或呼吸音减弱,但短时间内可消失。
(3)辅助检查:血常规检验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增多,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血沉增快;支原体抗体阳性;胸部X线检查常为重要诊断方法,多表现为以肺门为中心的沿支气管走向的云雾状浸润影,可扩展到肺野,少数可见大片状阴影,但阴影内不像大叶性肺炎那样均匀一致,可有少量胸腔积液。
【治疗与护理】(1)就诊导向:住院治疗。
(2)抗感染治疗:一般可给红霉素20~40毫克/千克体重/日,分3~4次,口服;或红霉素20~30毫克/千克体重/日,缓慢静脉滴注。
也可用阿奇霉素5~10毫克/千克体重/日,分2次,口服;或阿奇霉素5~10毫克/千克体重/日,静脉滴注,连用3日,停4日为1个疗程。
注意青霉素治疗本病无效。
(3)对症处理:①气促发绀者,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给予氧气吸人。
②高热者,可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③烦躁不安者,酌情给予镇静药物。
④止咳祛痰,可给急支糖浆、复方甘草合剂等。
⑤酸中毒时,可酌情给予5%碳酸氢钠。
(4)护理措施:①一般护理。
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②饮食护理。
加强营养,给予清淡、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饮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等。
③发热护理。
可酌情选用物理降温措施,营养不良、体弱的可用40℃的温水擦浴降温。
④协助排痰。
定时变换体位和拍背,有助于痰液排出。
【小提示】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新生儿肺炎的个案护理一、情况分析刘,男性,新生儿,现入院3天,初步诊断为新生儿肺炎,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和呼吸急促。
家族病史中有亲属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婴儿母亲怀孕期间饮食不规律,生活压力大。
通过身体检查,发现婴儿呼吸频率加快,喘息、呼吸困难,肺部听诊发现湿啰音。
二、护理目标1.改善婴儿的呼吸困难状况,保持呼吸道通畅。
2.控制婴儿的发热情况,维持体温稳定。
3.减轻婴儿的咳嗽症状,促进痰液排出。
4.改善婴儿的全身状况,提高免疫力。
5.贴心关怀,给予家长正确的教育和支持。
三、护理措施1.保持呼吸道通畅(1)观察婴儿的呼吸状况,注意呼吸频率和深度的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保持环境干燥,定期更换床单、被褥等,防止交叉感染。
(3)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污染。
(4)正确翻身,促进痰液排出。
(5)鼓励母亲进行母乳喂养,提高免疫力。
2.控制体温(1)定期测量体温,记录变化。
(2)合理安排室内温度,保持温暖。
(3)给予适量的温开水喂养,保证身体液体摄入。
(4)根据体温变化决定是否需要进行退热治疗。
3.促进痰液排出(1)保持婴儿咳嗽的舒适性,避免剧烈运动和哭闹。
(2)保持室内空气湿润,使用加湿器。
(3)给予正规的胸部按摩,帮助痰液排出。
(4)进行物理理疗,如呼吸道引流、气道扩张等。
4.改善全身状况(1)给予足够的营养,保证婴儿的生长发育。
(2)监测体重和身高的变化,及时调整饮食。
(3)提供合适的体位,减轻呼吸负担。
(4)根据医生的建议,按时接种疫苗,提高免疫力。
5.给予家长正确的教育和支持(1)详细了解婴儿的病情和护理措施,并向家长进行科学、正确的宣教。
(2)解答家长的疑虑和困惑,提供情感上的支持。
(3)与家庭、社区合作,让婴儿回到家庭环境中恢复。
四、护理效果评估1.婴儿的呼吸困难明显减轻,呼吸频率和深度正常。
2.体温稳定在正常范围内,无明显发热。
3.婴儿的咳嗽症状明显减轻,痰液排出良好。
4.婴儿的全身状况明显改善,免疫力提高。
支原体感染的患儿护理支原体感染是一种由支原体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常见于婴幼儿和年幼的儿童。
该病可导致呼吸道感染、肺炎、结膜炎等症状,对患儿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
因此,在护理患儿时,我们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缓解症状、提高患儿的舒适度。
本文将介绍支原体感染患儿的护理要点,以及合适的护理措施。
1. 疾病观察与评估支原体感染的患儿通常会出现咳嗽、鼻塞、喉咙痛等症状。
在进行护理时,我们需要仔细观察患儿的症状及其发展情况,并进行评估。
例如,观察儿童是否有发热、皮肤疹、呼吸急促等表现,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2.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支原体感染的患儿需要呼吸新鲜的空气。
我们可以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并避免患儿长时间暴露在污浊的空气中。
另外,空气净化器也可用于过滤空气中的细菌和病原体,提供更加清洁的环境。
3. 必要的药物治疗支原体感染的患儿可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必要的药物治疗。
在给儿童用药时,我们需注意剂量和给药途径。
药物治疗通常包括抗生素等药物,可以有效地消除病原体,缓解症状。
4. 饮食调理正确的饮食对于患儿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我们可以给予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柚子等水果,以增强患儿的抵抗力。
此外,多给予蔬菜、蛋白质等均衡营养的食物,帮助患儿提高免疫力,促进康复。
5. 适当休息与运动支原体感染的患儿需要充足的休息和适量的运动。
我们可以安排患儿适当的户外活动,如散步、运动等,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此外,定期休息也对患儿康复十分重要。
在护理中,我们要注意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为患儿提供良好的休息条件。
6. 保持个人卫生支原体感染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因此良好的个人卫生对于预防传染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可以教导患儿正确的洗手方法,并定期更换床单、被褥等物品,保持周围环境的清洁。
7. 家庭隔离措施当患儿被诊断为支原体感染时,家庭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我们可以建议家庭成员戴口罩,避免与患儿过于密切接触。
同时,定期消毒患儿常用物品和家居环境,以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1 小儿支原体肺炎护理个案 儿科门诊 陈绍妮 2
目 录 • 摘 要 ………………………………………………………………3
• 前 言 ………………………………………………………………3 • 临床资料 …………………………………………………………..3 • 发病机制……………………………………………………………..4 • 临床表现 ……………………………………………………………4 • 诊断 …………………………………………………………………4 • 治疗 …… ……………………………………………………………5 • 护理诊断 …… ………………………………………………………6 • 护理目标 …… ………………………………………………………6 • 护理措施 ……………………………………………………………7 • 3
一、摘要 通过临床病例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整体护理,了解引起支原体肺炎的常见原因及掌握其临床表现特点,增加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治愈率,促进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护理工作更好的发展。
二、前言 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l pneumonia)旧称原发性非典型肺炎、冷凝集阳性肺炎,是由支原体(mycoplasma,MP)感染引起的、基本病程间质性肺炎及毛细支气管炎样改变。临床表现为顽固性剧烈咳嗽的肺部炎症。MP是儿童时期肺炎和其它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
三、临床资料 现病史: 患儿:陈晚秋,女、2岁。咳嗽20天,高热4天以小儿支原体肺炎于2013年9月23日收住院。患儿12天前,受凉后发热咳嗽,在私人门诊静脉点滴头孢类抗生素治疗,热退。过几天后又发生咳嗽、发热。后反复治疗4天无效后转我院门诊治疗。在我院门诊经支原体血检、胸部ⅹ线拍片检查后,诊断为小儿支原体肺炎,收住院。 家族史:母亲无母体疾病;无接触毒物;孕早期无感染;无孕期用药;无妊娠溶血史、习惯性流产史、剖宫产史、死胎史、畸胎史、出血史、酗酒、吸烟等不良 习惯。父母均体健,非近亲结婚,无心、肾、高血压等慢性病史,家族无传染病、遗传病史。父母血型不详。 体格检查:体温39.2℃、脉搏116次、呼吸26次。全身大汗,精神差,皮肤无缺血点和黄疸,表浅淋巴结不舯大。咽部轻度充血、扁桃腺Ⅱ度,无脓性分泌物。心率116次/分,律齐、心音有力。两下肺可闻干湿性罗音。腹平软,肝脾不肿大。无病理神经反射。 辅助检查:血常规:RBC4.22×1012/L、Hb120g/L;WBC 19.2×109/L,N 0. 62,L 0.38。肝肾功能正常。肺炎支原体lgM阳性(+)。胸片检查:双肺纹理增多、 4
模糊,呈网状改变。 四、发病机制 本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染,平时见散发病例,全年均有发病,以冬季较多。约每隔3~7年发生一次地区性流行,其流行特点为持续时间甚长,可达一年。除肺炎外,还可表现为支气管炎、气管炎及咽炎。不少门诊病人症状较轻,如不做血清学检查,极易漏诊。学龄儿童患病较多,学龄前儿童亦可发生,痊愈后有的可携带病原体。
五、临床表现 1.潜伏期 约2~3周(8~35天)。 2.症状 轻重不一。大多起病不甚急,有发热、厌食、咳嗽、畏寒、头痛、咽痛、胸骨下疼痛等症状。体温在37~41℃,大多数在39℃左右,可为持续性或弛张性,或仅有低热,甚至不发热。多数咳嗽重,初期干咳,继而分泌痰液(偶含小量血丝),有时阵咳稍似百日咳。偶见恶心,呕吐及短暂的斑丘疹或荨麻疹。一般无呼吸困难表现,但婴儿患者可有喘鸣及呼吸困难。 体征依年龄而异,年长儿往往缺乏显著的胸部体征,婴儿期叩诊可得轻度浊音,呼吸音减北,有湿性罗音,有时可呈梗阻性肺气肿体征。镰状细胞性贫血患儿并发此种肺炎时,症状往往加重,可见呼吸困难、胸痛及胸腔积液。 支原体肺炎可伴发多系统、多器官损害,呼吸道外病变可涉及皮肤粘膜,表现为麻疹样或猩红热样皮疹、StevensJohnson综合征等;偶见非特异性肌痛及游走性关节痛;胃肠道系统可见吐、泻和肝功损害;血液系统方面较常见溶血性贫血。 3.X线检查 多表现为单侧病变,约占80%以上,大多数在下叶,有时仅为肺门阴影增重,多数呈不整齐云雾状肺浸润,从肺门向外延至肺野,尤以两肺下叶为常见,少数为大叶性实变影。可见肺不张。往往一处消散而他处有新的浸润发生。有时呈双侧弥漫网状或结节样浸润阴影或间质性肺炎表现,而不伴有肺段或肺叶实变。体征轻微而胸片阴影显著,是本病病特征之一。 4.病程 自然病程自数至2~4周不等,大多数在8~12日退热,恢复期需1~2周。X线阴影完全消失,比症状更延长2~3周这久。偶可见复。
六、诊断 诊断要点为: ①持续剧烈咳嗽,X线所见远较体征为显著。如在年长儿中同时发生数例,可疑为流行病例,可早期确诊。 ②白细胞数大多正常或稍增高,血沉多增快,Coombs试验阳性。 ③青、链霉素及磺胺药无效。 ④血清凝集素(属IgM型)大多滴度上升至1∶32或更高,阳性率50%~75%,病情愈重阳性率愈高。冷凝集素大多于起病后第1周末开始出现,至第3~4周 5
达高峰,以后降低,2~4月时消失。 此为非特异性反应,也可见于肝病、溶血性贫血、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但其滴度一般不超过1∶32。而腺病毒所致年长儿肺炎,冷凝集素多为阴性。 ⑤血清特异性抗体测定有诊断价值,临床常采用者有补体结合试验,间接血凝试验,间接免疫荧光法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此外又可用酶联吸附试验检测抗原。 ⑥用病人痰液或咽拭洗液培养支原体需时太久,常要2~3周,因此对临床帮助不大。 鉴别诊断:①肺结核;②细菌性肺炎;③百日咳;④伤寒;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⑥风湿性肺炎
七、治疗 小儿MP肺炎的治疗与一般肺炎的治疗原则基本相同,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一般治疗、对症治疗、抗生素的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及肺外并发症的治疗等5个方面。 一般治疗 ⑴呼吸道隔离 由于支原体感染可造成小流行,且患儿病后排支原体的时间较长,可达1~2个月之外。婴儿时期仅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在重复感染后才发生肺炎。同时在感染MP期间容易再感染其它病毒,导致病情加重迁延不愈。因此,对患儿或有密切接触史的小儿,应尽可能做到呼吸道隔离,以防止再感染和交叉感染。 2.对症处理 ⑴祛痰 目的在于使痰液变稀薄,易于排出,否则易增加细菌感染机会。但有效的祛痰剂甚少,除加强翻身、拍背、雾化、吸痰外,可选用必嗽平、痰易净等祛痰剂。由于咳嗽是支原体肺炎最突出的临床表现,频繁而剧烈的咳嗽将影响患儿的睡眠和休息,可适当给予镇静剂如水合氯醛或苯巴比妥,酌情给予小剂量待因镇咳,但次数不宜过多。 ⑵平喘 对喘憋严重者,可选用支气管扩张剂,如氨茶碱口服,4~6mg/(kg·次),每6h1次;亦可用舒喘灵吸入等。 3.抗生素的应用 根据MP微生物学特征,凡能阻碍微生物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等,对支原体无效。因此,治疗MP感染,应选用能抑制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包括大环内脂尖、四环素类、氯霉素类等。此外,尚有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万古霉素及磺胺类如SMZxo等可供选用。
⑴大环内脂类抗生素 以上各种中常选用大环内脂类抗生素如红霉素、阿奇霉素、螺旋霉素、麦迪霉素、白霉素等。既往红霉素为首选,但红霉素静脉滴注后可迅速增强胃和小肠的动力,引起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并易引起穿刺部位局部疼痛和静脉炎。因为很多肺部炎症患儿本身就有消化道症状,且小儿肝、肾功能不健全,长期应用红霉素更易引起肝、肾功能受损。现在临床大多以阿奇霉素为首选,阿奇霉素对酸稳定、胃肠道刺激少;体内分布广泛,血浆蛋白结合率低,,组织内浓度可达同期血浓度的10~100倍,t1/2长(68h), 6
每日给药一次。阿奇霉素抗嗜肺军团菌、流感嗜血杆菌、支原体、衣原体活性高于红霉素;对革兰阴性菌具有更高的抗菌活性,对包柔螺旋体作用较红霉素强,对肺炎支原体的作用为大环内酯类中最强者。不良反应轻,发生率明显较红霉素低,轻、中度肝肾功能不良者可以应用。常用于支原体肺炎治疗的红霉素和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一般来说副作用比较小,常见的是服用后出现胃肠道不适。但由于药物可能损害肝脏,因此用药一周时需要检测孩子的肝功能。一般来说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检测值的正常区间是0-40 个单位,数值过高,如80以上,就需要换药;特别是病情较重,支原体已经对肝脏造成损伤的患儿,就更不适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了。另外,如果发现孩子恶心呕吐吃不进去东西,或者影像学检查发现孩子肝脏变大,这些也是肝损伤严重的临床表现,选药就更要非常小心。
⑵四环素类抗生素 MP感染虽有肯定疗效,但其毒副作用较多,尤其是四环素对骨骼和牙生长的影响,即使是短期用药,四环素的色素也能与新形成的骨和牙中的钙相结合,使乳牙黄染。故不宜在7岁以前儿童时期应用。
⑶氯霉素和碘胺类 因为治疗MP感染的疗程较长,而氯霉素类、磺胺类抗菌药物毒副作用较多,不宜长时间用药,故临床上较少用于治疗MP感染。 ⑷氟喹酮类 近年来有用氟喹酮类(fluroqumolone)药物治疗MP感染的报道。氟喹酮类属于合成抗菌药,通过抑制DNA旋转酶,阻断DNA复制发挥抗菌作用。环丙氟哌酸(ciproflaxacin)、氧氟沙星(ofloxacin)等药物在肺及支气管分泌物中浓度高,能穿透细胞壁,半衰期长达6.7~7.4h。抗菌谱广,对MP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前者10~15mg/(kg·d),分2~3次口服,也可分次静滴;后者10~15mg/(kg·d),分2~3次口服,疗程2~3周。4.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因为目前认为MP肺炎是人体免疫系统对MP作出的免疫反应。所以,对急性期病情发展迅速严重的MP肺炎或肺部病变迁延而出现肺不张、肺间质纤维化、支气管扩张或有肺外并发症者,可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或琥珀酸氢化可的松,每次5~10mg/kg,静滴;或地塞米松0.1~0.25mg/(kg·次),静滴;或强的松1~2mg/(kg·d),分次口服,一般疗程3~5d。应用激素时注意排出结核等感染。
八、护理诊断
1) 气体交换受损 与肺部炎症造成的肺通气、换气障碍有关。 2) 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患儿不能有效咳嗽、呼吸道分泌物多、痰液粘稠不易咳出有关。 3) 有体温改变的危险 与肺部感染,机体免疫反应及环境温度变化有关。 4) 舒适的改变 与患儿发热、咳喘、环境陌生有关。 九、护理目标
1.使患儿气体交换正常,气促减轻或消失。 2.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