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肺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药物敏感试验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4
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分析及临床对策摘要目的:了解医院icu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
方法:回顾性调查医院icu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培养情况,对分离的171株铜绿假单胞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icu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培养所分离的171株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的美罗培南耐药率31.6%;哌拉西林耐药率49.7%;庆大霉素耐药率46.8%;3代头孢菌素类头孢哌酮耐药率31.6%,头孢吡肟耐药率34.5%,头孢他定耐药率44.4%,头孢曲松耐药率75.4%,头孢噻肟耐药率85.4%。
结论:治疗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在结合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的同时应考虑该菌的耐药机制;同时应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
关键词 icu 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分析随着感染菌的变迁,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呈上升趋势,icu患者更易造成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
对171例来自icu的下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者的耐药状况及临床采取的对策进行了综合分析。
资料与方法2010~2011年icu下呼吸道感染者171例铜绿假单胞菌,不包括重送检的菌株。
质控菌株: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
药敏纸片:头孢噻肟、头孢曲松、替卡西林/棒酸、哌拉西林、庆大霉素、头孢他定、头孢吡肟、左旋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头孢哌酮、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曲南、头孢哌酮/舒巴坦。
培养基:血琼脂平皿、巧克力、mh和麦康凯平皿,琼脂为哥伦比亚琼脂,羊血。
仪器: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测试仪vitek2 compact 60和配套鉴定卡。
方法:①细菌鉴定:采用常规培养分离及vitek2 compact 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测试仪和配套鉴定卡进行分析鉴定。
②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k-b(kirby-bauer)纸片法,严格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药敏试验规定的标准进行。
175株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与耐药分析周安宇【期刊名称】《北方药学》【年(卷),期】2015(000)001【摘要】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PA)的临床分布及其耐药性特征,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收集本院2011~2013年分离的175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进行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的分析。
结果: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主要发生在ICU和呼吸内科,分别占25.1%和14.9%;痰标本所占比例最高(50%)。
PA耐药率低于30%的有亚胺培南(25.6%),头孢吡肟(25.7%)。
PA耐药率高于90%的有头孢唑林(100%),头孢西丁(92.34%),氨苄西林(100%),复方新诺明(100%)。
结论:PA是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应强调及时送检标本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并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菌药物。
【总页数】2页(P162-163)【作者】周安宇【作者单位】江苏省仪征市人民医院仪征 211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5【相关文献】1.我院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及耐药分析简 [J], 丁毅伟;郝秀红;李艳君;钱扬会;2.我院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及耐药分析 [J], 丁毅伟;郝秀红;李艳君;钱扬会;3.某院2015-2017年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分析 [J], 韩飞; 周政; 杜红心4.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分析 [J], 叶秋英; 付名丰; 丁岚; 许春5.862株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分析 [J], 陶敏;廖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实验鉴定和病例回顾分析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在由各种原因所致的人体抵抗力低下时引起皮肤感染、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烧伤感染等,亦可导致菌血症、心内膜炎、囊性纤维变性,该菌引起的慢性肺部感染占有较大的比例。
其临床表型分为黏液型及非黏液型。
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mucoid pseudomonas aeruginosa,mPa)与非黏液型在生长特点、致病性及药物敏感方面均存在差异。
现对我院分离的一株mPa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此为临床诊疗提供一些帮助。
实验室鉴定一、研究对象临床微生物室分离的一株mPa,药敏试验同时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K-B法)和肉汤稀释法(MIC法),作对照比较。
二、试剂和仪器深圳迪尔DL-96细菌测定系统及其提供的NE鉴定板条,普通公司的MH肉汤和MH琼脂平板,英国OXOID公司生产的药敏纸片,质控菌株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均购自湖北省临检中心。
三、方法1.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取病患留取的晨痰做涂片和接种哥伦比亚血平板、含万古巧克力平板(三区划线),痰涂片一张行革兰氏染色,一张行萋-尼抗酸染色。
镜检为合格痰(上皮细胞25个/LP),未发现抗酸阳性杆菌。
平板在35℃、C02孵箱培养24h后观察,均长出水滴样菌落,在血平板的第三区,水滴样菌落>5个,半定量判定为4+,具有临床意义。
取巧克力平板上水滴样菌落分纯,第二天做氧化酶试验:阳性。
刮取黏液型菌落接种于营养肉汤,35℃孵育5h后,调节菌液浓度至0.5麦氏单位,按照试验要求接种迪尔公司提供的NE板条;无菌棉拭子蘸取MIC法多余的药敏液接种MH平板,贴药敏纸片。
35℃孵育48h判读结果。
2.结果48h后,利用迪尔DL-96细菌测定系统判读为铜绿假单胞菌(P:99.58),两种方式的药敏结果如下(以2017年更新的CLSI为判读标准):3.比较发现哌拉西林、头孢他啶的药敏结果不相符,美罗培南的K-B抑菌圈直径过大(标准菌株ATCC27853对美罗培南的抑菌圈直径为27~33mm)。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药敏分析及临床意义发表时间:2011-06-15T15:01:47.92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3期供稿作者:游先辉[导读]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敏感及耐药情况,从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游先辉(成都青白江区人民医院 610300)【中图分类号】R44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3-0426-02 【摘要】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敏感及耐药情况,从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对我院各种临床标本所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共分离铜绿假单胞菌126株,其中呼吸道(痰及咽拭子)分离出101株(80.1%);脓及分泌物分离出15株(11.9%)。
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头孢吡肟、丁胺卡那的耐药率分别为3.2%、6.3%、9.5%、9.5%;对复方新诺明、氯霉素、替卡西林的耐药率分别高达96.8%、95.2%、40.5%。
结论我区铜绿假单胞菌主要以呼吸道及伤口感染为主,对其抗生素耐药情况严重。
严格执行抗生素的管理制度,使临床用药在药敏试验结果的指导下进行,对控制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具有重要意义。
加酶的三代头孢(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以及四代头孢(头孢吡肟)可作为我院铜绿假单胞菌重症感染的首选药物。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属于假单胞菌属,是临床常见的条件致病菌。
由于该菌分布广泛,生长条件低、繁殖能力强,对许多常用抗菌素出现多重耐药,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是目前医院感染中最严重的问题之一。
为了解我院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的敏感及耐药情况,我对本院于2009年3月~2010年12月各种临床标本中分离的126株铜绿假单胞菌药敏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菌株来源 126株铜绿假单胞菌来自2009年3月~2010年12月我院住院病人所采集的各类标本中分离所得。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标准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革兰氏阴性细菌。
铜绿假单胞菌可以导致多种感染,特别是对于免疫系统功能较弱的患者,如免疫抑制剂使用者或者长期使用呼吸机的患者。
因此,及时、准确地检验并识别铜绿假单胞菌对于预防和控制感染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铜绿假单胞菌的检验方法,并提供一个标准的检验方案,以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铜绿假单胞菌检验前的准备工作1.1 样本采集从患者身上采集适当的样品,如各种体液(如血液、尿液、脑脊液等)或病灶分泌物。
确保样本获取的无菌操作,以避免外界细菌的污染。
1.2 检验材料准备准备必要的检验材料,包括培养基(如MacConkey琼脂培养基、肉汤培养基等)、培养皿、菌液吸管、无菌显微镜玻片、无菌移液器等。
一、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2.1 培养方法将适量的样品分别接种于不同种类的培养基上。
通常情况下,MacConkey琼脂培养基和肉汤培养基可以用于初步选择铜绿假单胞菌的生长。
将培养皿置于适当的温度下(通常在35-37摄氏度),保持培养皿适当湿润。
在培养过程中要注意杂菌的干扰,定期观察培养皿上的菌落的形态、颜色等特征。
2.2 生理生化试验经过初步培养,我们可以利用各种生理生化试验来确认菌种的鉴定。
例如,碳水化合物利用试验、氧化酶试验、羟基苯丙酮酸酶试验等。
这些试验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菌株是否为铜绿假单胞菌。
2.3 PCR检测使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是一种快速而准确的方法来检测铜绿假单胞菌。
通过选择合适的引物和扩增条件,可以从样品中扩增出铜绿假单胞菌特异性的基因片段。
通过检测PCR反应产物,可以确认铜绿假单胞菌的存在。
2.4 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由于铜绿假单胞菌普遍存在多重耐药性的问题,进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十分必要。
通过将不同的抗生素添加到含有菌落的培养皿中,观察菌落的生长情况及抗生素对菌落的抑制作用,可以确定铜绿假单胞菌的抗生素敏感性谱。
我院 2020年 69例痰培养铜绿假单胞菌阳性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我院痰培养铜绿假单胞菌阳性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
方法:收集我院2020年69例痰培养铜绿假单胞菌阳性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铜绿假单胞菌的病区分布情况、耐药情况、抗感染治疗方案和临床疗效。
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的敏感率最高,为100%,其他敏感率较高的抗菌药物依次为多粘菌素(98.55%)、庆大霉素(88.41%)、亚胺培南(86.96%)、美罗培南(86.96%);其他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在63.77%-81.16%。
检出多重耐药菌株20株,检出率28.99%。
初始治疗选择最多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1.74%)、其次为头孢他啶(18.84%)、头孢哌酮舒巴坦(17.39%)、头孢噻肟(17.39%)。
单联用药29例(42.03%),联合用药40例(57.97%),主要联用药物为依替米星(65.0%),其次为莫西沙星(12.5%)、左氧氟沙星(7.5%)。
治疗后共治愈20例,好转25例,无效24例,总体治疗有效率65.22%。
结论: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仍处于较高水平,临床治疗可根据患者的基础疾病情况经验性用药,并在开始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先留取有关标本,立即送细菌培养,以尽早明确病原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并结合患者病史和临床表现选用或调整抗菌药物,提高感染治疗的有效性。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抗菌药物铜绿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aeruginosa,PA )是一种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它在环境中广泛分布,尤其是水中,甚至可以污染蒸馏水[1-2]。
其可引起重度医院获得性感染(尤其是对于免疫功能受损的宿主),常对抗生素耐药而使治疗方案的选择更为复杂,并且伴有高死亡率。
为了解铜绿假单胞菌的病区分布情况、耐药情况、抗感染治疗方案和临床疗效,本研究对我院2020年1-12月痰培养检出的69例PA阳性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试验结果及耐药性分析【摘要】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份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115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药敏试验结果以及耐药趋势,为临床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提供参考。
方法用合肥恒星HX-21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检测115株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
结果 1358份临床标本中共分离出115株铜绿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头孢他啶及环丙沙星的敏感率较高,而对头孢噻肟、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等抗生素已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性。
而且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比例也日渐增高。
结论近年来,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率已经很高,多重耐药菌日趋增多,耐药机制复杂。
因此,加强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药敏试验监测可为临床提供最新的流行病学,尽量减少临床经验用药,避免盲目和滥用抗生素。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药敏试验耐药趋势抗生素【Abstract】 Purpose It aims to analyze the drug susceptible experiment results and the drug resistant tendency of the commonly-used antibiotic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115 pseudomonas ageruginosa, which were isolated from our hospital’s clinical specimen between January 2008 and December 2009. And meanwhile, it is expected to offer reference for curing pseudomonas ageruginosa infection in clinic. Usage method It utilizes HX-21 drug susceptible analysis instrument for bacterial appraisal of Hefei Hengxing Company to identify bacteria and carry out drug susceptible experiment, and then to check the susceptibility of the commonly-used clinical bacteria under the effect of 115 pseudomonas ageruginosa. Findings Among the 115 pseudomonas ageruginosa isolated from 1358 clinical samples, pseudomonas ageruginosa are found to be more sensible to amikacin, piperacillin,ceftazidime and ciprofloxacin, but show its drug resistance towards some antibiotics, such as cefotaxime, gentamicin, SXT and ampicillin. Plus, the proportion of pseudomonas ageruginosa resistant to imipenemis also increasing. Conclusion In recent years, the isolation rate of pseudomonas ageruginosa has been high. Multidrug-resistance bacteria are increasing and resistance mechanisms are complex. Thus, such drug susceptible experiment detest by combining Pseudomonas ageruginosa with commonly used antibiotics can provide the newest epidemic study for clinical medicine, help to reduce the use of medicine as much as possible, and avoid the abuse of antibiotics.【Key words】 Pseudomonas ageruginosa drug susceptible experiment resistance tendency antibiotics铜绿假单胞菌为临床最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尤其是在医院感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离和药敏情况分析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离和药敏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方法对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临床分离的524株铜绿假单胞菌采用统一的方法、设备和判断标准进行耐药性检测,使用WHONET5.6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在50%以上的抗生素包括复方新诺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氯霉素、头孢噻肟、四环素、氨苄西林、呋喃妥因和头孢唑啉,敏感性高于70%的抗生素包括头孢他啶、哌拉西林、左旋氧氟沙星、头孢吡肟、美洛培南、环丙沙星、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和多粘菌素B。
结论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复杂,应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控制医院感染,采取多种治疗策略最大限度减少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发展。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isolation and drug susceptibility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and to guide the 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s in clinic. Methods A total of 524 strains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clinically isolated from January 2016 to October 2017 in our hospital were tested for drug resistance using a uniform method,equipment and judgment criteria. And data analysis was performed using WHONET 5.6. Results Antibiotics with pseudomonas aeruginosa drug resistance rate above 50% included cotrimoxazole,amoxicillin/clavulanic acid,chloramphenicol,cefotaxime,tetracycline,ampicillin,nitrofurantoin and cefazolin. Antibiotics with sensitivity greater than 70% included ceftazidime,piperacillin,levofloxacin,cefepime,meropenem,ciprofloxacin,imipenem,piperacillin/tazobactam,gentamicin,amikacin and polymyxin B. Conclusion The mechanisms of drug resistance monitoring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are complicated. The clinical distribution and drug resistance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o guide the 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s in clinic. Effective preventiv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control nosocomial infections and various treatment strategies should be taken to minimize the development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drug resistance.[Key words] Pseudomonas aeruginosa;Drug-resistance;Antibiotics;Meropenem銅绿假单胞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是土壤中存在的最常见的细菌之一,在水、空气、正常人的皮肤、呼吸道和肠道等都有本菌存在,该菌存在的重要条件是潮湿的环境,本菌为条件致病菌,是医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
ICU肺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药物敏感试验分析目的:研究并分析ICU肺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对各类抗菌药药物的敏
感性水平,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价值。
方法:选取2013年7-12月笔者所在ICU 收治的存在肺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症状的100例患者。
对患者在ICU治疗期间,各类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药物敏感性进行试验分析。
结果:ICU肺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药物的敏感性水平最高,为78.00%,对头孢噻肟药物的敏感性水平最低,为2.00%。
患者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药物的敏感性水平与患者对其他药物的敏感性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ICU肺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在耐药性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在临床应用中需要医务人员结合对患者药物敏感性的试验结果,对各类抗菌药药物进行合理的应用,对肺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耐药加以有效控制。
标签:ICU;肺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敏感性;耐药性
铜绿假单胞菌是临床各类疾病中最为常见的致病病菌之一[1],携带铜绿假单胞菌多会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上的感染症状。
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在医院所涉及到的各类分离菌菌种当中,以铜绿假单胞菌的所占比例最高[2]。
而抗菌药药物则是现阶段对铜绿假单胞菌及其所引发感染症状加以治疗的首选药物。
为进一步研究ICU病房肺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对抗菌药药物的敏感性情况,本文选取2013年7-12月笔者所在医院ICU收治的存在肺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症状的100例患者,对各类常见抗菌药药物的敏感性进行试验分析,取得确切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7-12月笔者所在ICU收治的存在肺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症状的100例患者,以上患者均为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患者,男64例,女36例,年龄45~68岁,平均(55.6±2.1)岁,69例患者行气管插管,31例患者行气管切开。
自痰液标本当中分离100株铜绿假单胞菌。
1.2 方法
对患者在ICU治疗期间,各类抗菌药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药物敏感性的试验分析。
痰液标本的采集方法为:采取一次性封闭式吸痰管,晨起自患者气管导管内吸取痰液,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中的相关规范[3],制取标本并送检。
敏感性试验过程当中,所选取的常见抗菌药药物包括以下几类:(1)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头孢哌酮/他唑巴坦;(3)亚胺培南;(4)左氧氟沙星;(5)丁胺卡那霉素;(6)替考拉宁;(7)头孢噻肟。
采取HX-21型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对所采集患者痰液标本相对于以上七类抗菌要药物的敏感性水平进行试验,记录相应的结果并加以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ICU肺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药物的敏感性水平最高,为78.00%,对头孢噻肟药物的敏感性水平最低,为2.00%。
患者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药物的敏感性水平与患者对其他药物的敏感性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100株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结果比较株(%)
药物敏感中介耐药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78(78.00)6(6.00)16(16.00)
头孢哌酮/他唑巴坦 69(69.00)15(15.00)16(16.00)
亚胺培南42(42.00)6(6.00)52(52.00)
左氧氟沙星39(39.00)6(6.00)55(55.00)
丁胺卡那霉素35(35.00)15(15.00)50(50.00)
替考拉宁10(10.00)11(11.00)79(79.00)
头孢噻肟2(2.00)4(4.00)94(94.00)
3 讨论
ICU病房患者由于自身病情比较危重,导致全身抵抗力以及免疫功能明显变差,再加上治疗期间存在大量的侵入性操作[4],一旦广谱抗菌药药物的使用不够合理,则会导致铜绿假单胞菌的侵入,引发感染。
特别是对于肺部感染而言,一旦感染,则病原菌难以做到及时且彻底的清除。
同时还可能由于患者抵抗力的下降,导致感染发作出现反复性、加重性的趋势。
对于本文所选取的患者而言,由于均为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患者,导致上呼吸道的过滤功能无法保留,气管纤维毛细血管的活动也受到了明显的抑制[5],由此导致患者的肺部保护功能及其功效被大大地削弱,最终导致此类患者发生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可能性明显较大。
本次研究结果证实:ICU肺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药物的敏感性水平最高,为78.00%,对头孢噻肟药物的敏感性水平最低,为2.00%。
患者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药物的敏感性水平与患者对其他药物的敏感性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这一研究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青霉素类以及头孢菌素类药物所呈现出的敏感性水平较低,耐药性水平较高,这一研究结果与国内外相关报道基本一致[6-7]。
相关临床研究证实:对于头孢类抗菌药药物而言,之所以会导致敏感性水平降低,耐药性水平较高,其最根本性的原因在于细菌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8]。
而对于头孢吡肟药物而言,之所以能够取得良好的敏感性水平,分析其原因多在于头孢吡肟给药后能够迅速的与体内蛋白成分结合,同时由于铜绿假单胞菌所生成的β-内酰胺酶亲和力水平较低,因此促使头孢吡肟能够保持较高的敏感性。
因此在临床有关ICU患者进行抗菌药药物干预的过程当中,对铜绿假单胞菌药物敏感性水平较低的药物长期使用,会导致药物效能持续降低,耐药菌株不断增加。
这显然是不合理,并亟待改进的。
而改进的基础就在于,通过敏感性试验的方式,研究具体的敏感性、耐药性情况。
综上所述,笔者所在ICU肺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在耐药性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在临床应用中需要医务人员结合对患者药物敏感性的试验结果,对各类抗菌药药物进行合理的应用,对肺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耐药加以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曹彬,王辉,朱元珏,等.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及预后因素分析[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4,27(1):31-35.
[2]张瑞琴,陈灿,王凤芝,等.医院内科系统铜绿假单胞菌耐药与抗菌药物的使用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2,37(7):539-544.
[3]文细毛,任南,吴安华,等.864例次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特征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6):2416-2418.
[4]蓝锴,罗强,张伟铮,等.医院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迁[J].广东医学,2011,32(18):2398-2400.
[5]解春宝,肖代雯,杨永长,等.利用Au蛋白芯片技术快速鉴定铜绿假单胞菌的研究[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11,31(5):462-466.
[6]韩学贞.2860例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的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0,7(34):121-123.
[7]李永斌.矽肺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4):172-173.
[8]张建伟,邵瑞芳,赵天海,等.肺部感染常见病原菌与感染正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