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肺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药物敏感试验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13.40 KB
- 文档页数:2
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铜绿假单胞菌是临床常见的病原体类型,会直接引起下呼吸道、肺部感染等疾病,分布广泛[1]。
目前临床上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再加上介入治疗、糖皮质激素应用等原因,使得革兰阴性菌的耐药性越来越强。
革兰阴性菌抗菌药物多药耐药菌株[2]为临床治疗带来了巨大挑战,它不仅会延长患者的治疗周期,还会增加患者的疾病负担和经济负担,大大影响了患者的预后[3]。
多药耐药是指包含对两大类以上抗菌药物耐药和多重耐药。
本文将对依替米星+美罗培南对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部感染的治疗效果进行深入分析。
资料与方法2017年9月-2019年9月收治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部感染患者6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3例。
对照组男17例(51.52%),女16例(48.48%);平均年龄(41.5±1.3)岁;平均病程(5.8±1.1)d。
观察组男15例(45.45%),女18例(54.55%);平均年龄(41.3±1.2)岁;平均病程(5.5±1.0)d。
病例收集以痰的细菌培养+药敏为标准。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①对照组采用依替米星治疗:患者静脉滴注依替米星,依替米星0.15g与氯化钠注射液100mL混合,静脉滴注。
每12h滴注1次。
②观察组在依替米星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美罗培南治疗:患者静脉滴注美罗培南,取美罗培南1g,与氯化钠注射液250mL混合,静脉滴注。
每8h滴注1次。
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各项指标水平:包括体温、白细胞(WBC)以及氧合指数(PaO2/FiO2)。
②比较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包括降钙素原(PCT)以及C反应蛋白(CRP)。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分析及临床对策摘要目的:了解医院icu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
方法:回顾性调查医院icu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培养情况,对分离的171株铜绿假单胞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icu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培养所分离的171株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的美罗培南耐药率31.6%;哌拉西林耐药率49.7%;庆大霉素耐药率46.8%;3代头孢菌素类头孢哌酮耐药率31.6%,头孢吡肟耐药率34.5%,头孢他定耐药率44.4%,头孢曲松耐药率75.4%,头孢噻肟耐药率85.4%。
结论:治疗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在结合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的同时应考虑该菌的耐药机制;同时应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
关键词 icu 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分析随着感染菌的变迁,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呈上升趋势,icu患者更易造成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
对171例来自icu的下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者的耐药状况及临床采取的对策进行了综合分析。
资料与方法2010~2011年icu下呼吸道感染者171例铜绿假单胞菌,不包括重送检的菌株。
质控菌株: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
药敏纸片:头孢噻肟、头孢曲松、替卡西林/棒酸、哌拉西林、庆大霉素、头孢他定、头孢吡肟、左旋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头孢哌酮、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曲南、头孢哌酮/舒巴坦。
培养基:血琼脂平皿、巧克力、mh和麦康凯平皿,琼脂为哥伦比亚琼脂,羊血。
仪器: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测试仪vitek2 compact 60和配套鉴定卡。
方法:①细菌鉴定:采用常规培养分离及vitek2 compact 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测试仪和配套鉴定卡进行分析鉴定。
②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k-b(kirby-bauer)纸片法,严格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药敏试验规定的标准进行。
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实验鉴定和病例回顾分析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在由各种原因所致的人体抵抗力低下时引起皮肤感染、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烧伤感染等,亦可导致菌血症、心内膜炎、囊性纤维变性,该菌引起的慢性肺部感染占有较大的比例。
其临床表型分为黏液型及非黏液型。
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mucoid pseudomonas aeruginosa,mPa)与非黏液型在生长特点、致病性及药物敏感方面均存在差异。
现对我院分离的一株mPa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此为临床诊疗提供一些帮助。
实验室鉴定一、研究对象临床微生物室分离的一株mPa,药敏试验同时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K-B法)和肉汤稀释法(MIC法),作对照比较。
二、试剂和仪器深圳迪尔DL-96细菌测定系统及其提供的NE鉴定板条,普通公司的MH肉汤和MH琼脂平板,英国OXOID公司生产的药敏纸片,质控菌株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均购自湖北省临检中心。
三、方法1.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取病患留取的晨痰做涂片和接种哥伦比亚血平板、含万古巧克力平板(三区划线),痰涂片一张行革兰氏染色,一张行萋-尼抗酸染色。
镜检为合格痰(上皮细胞25个/LP),未发现抗酸阳性杆菌。
平板在35℃、C02孵箱培养24h后观察,均长出水滴样菌落,在血平板的第三区,水滴样菌落>5个,半定量判定为4+,具有临床意义。
取巧克力平板上水滴样菌落分纯,第二天做氧化酶试验:阳性。
刮取黏液型菌落接种于营养肉汤,35℃孵育5h后,调节菌液浓度至0.5麦氏单位,按照试验要求接种迪尔公司提供的NE板条;无菌棉拭子蘸取MIC法多余的药敏液接种MH平板,贴药敏纸片。
35℃孵育48h判读结果。
2.结果48h后,利用迪尔DL-96细菌测定系统判读为铜绿假单胞菌(P:99.58),两种方式的药敏结果如下(以2017年更新的CLSI为判读标准):3.比较发现哌拉西林、头孢他啶的药敏结果不相符,美罗培南的K-B抑菌圈直径过大(标准菌株ATCC27853对美罗培南的抑菌圈直径为27~33mm)。
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现状及耐药性分析目的:对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现状及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选取从2012年3月到2014年3月住院患者的112株铜绿假单胞菌标本,并对其进行培养及鉴定,药敏试验采用MIC法。
结果:在ICU病区,铜绿假单胞菌检查率最高,有41株,占36.61%;其次为内科病区,有35株,占31.25%;外科病区检出21株,占18.75%;其他科室检出18株,占13.39%。
在112株铜绿假单胞菌中,有73株来自痰液标本,占65.18%;有16株来自分泌物以及脓液标本,占14.29%;有12株来自尿液标本,占10.71%;有10株来自胸腹腔积液标本,占8.93%;有1株来自血液标本,占0.89%。
耐药性较高的抗菌药物有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曲松、氯霉素、米诺环素、复方新诺明和头孢唑肟等。
年龄、住院时间≥2周、营养不良、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激素、肿瘤、气管插管、广谱抗生素的使用等与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相关(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而性别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目前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现状以及耐药性十分严重,在临床中医生应该给予高度重视,严格进行消毒操作,以药敏实验结果为指导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预防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的发生。
标签: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能在黏膜、皮肤、胃肠道以及呼吸道定植,在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时,便会侵袭人体引发感染,是医院感染常见的病原菌之一[1]。
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加,甚至出现了大量的多药耐药菌株[2]。
由其所引发的感染性疾病具有迁延性以及难治性等特点,为临床治疗带来困难,其高病死率、高耐药性、高分离率对医院感染的控制提出挑战[3]。
本文主要对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现状及耐药性进行分析,为医生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选取从2012年3月到2014年3月住院患者的112株铜绿假单胞菌标本,并对其进行鉴定以及培养,具体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从2012年3月到2014年3月住院患者感染性标本中分离出来的112株铜绿假单胞菌。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标准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革兰氏阴性细菌。
铜绿假单胞菌可以导致多种感染,特别是对于免疫系统功能较弱的患者,如免疫抑制剂使用者或者长期使用呼吸机的患者。
因此,及时、准确地检验并识别铜绿假单胞菌对于预防和控制感染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铜绿假单胞菌的检验方法,并提供一个标准的检验方案,以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铜绿假单胞菌检验前的准备工作1.1 样本采集从患者身上采集适当的样品,如各种体液(如血液、尿液、脑脊液等)或病灶分泌物。
确保样本获取的无菌操作,以避免外界细菌的污染。
1.2 检验材料准备准备必要的检验材料,包括培养基(如MacConkey琼脂培养基、肉汤培养基等)、培养皿、菌液吸管、无菌显微镜玻片、无菌移液器等。
一、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2.1 培养方法将适量的样品分别接种于不同种类的培养基上。
通常情况下,MacConkey琼脂培养基和肉汤培养基可以用于初步选择铜绿假单胞菌的生长。
将培养皿置于适当的温度下(通常在35-37摄氏度),保持培养皿适当湿润。
在培养过程中要注意杂菌的干扰,定期观察培养皿上的菌落的形态、颜色等特征。
2.2 生理生化试验经过初步培养,我们可以利用各种生理生化试验来确认菌种的鉴定。
例如,碳水化合物利用试验、氧化酶试验、羟基苯丙酮酸酶试验等。
这些试验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菌株是否为铜绿假单胞菌。
2.3 PCR检测使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是一种快速而准确的方法来检测铜绿假单胞菌。
通过选择合适的引物和扩增条件,可以从样品中扩增出铜绿假单胞菌特异性的基因片段。
通过检测PCR反应产物,可以确认铜绿假单胞菌的存在。
2.4 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由于铜绿假单胞菌普遍存在多重耐药性的问题,进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十分必要。
通过将不同的抗生素添加到含有菌落的培养皿中,观察菌落的生长情况及抗生素对菌落的抑制作用,可以确定铜绿假单胞菌的抗生素敏感性谱。
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试验结果及耐药性分析【摘要】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份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115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药敏试验结果以及耐药趋势,为临床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提供参考。
方法用合肥恒星HX-21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检测115株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
结果 1358份临床标本中共分离出115株铜绿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头孢他啶及环丙沙星的敏感率较高,而对头孢噻肟、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等抗生素已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性。
而且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比例也日渐增高。
结论近年来,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率已经很高,多重耐药菌日趋增多,耐药机制复杂。
因此,加强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药敏试验监测可为临床提供最新的流行病学,尽量减少临床经验用药,避免盲目和滥用抗生素。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药敏试验耐药趋势抗生素【Abstract】 Purpose It aims to analyze the drug susceptible experiment results and the drug resistant tendency of the commonly-used antibiotic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115 pseudomonas ageruginosa, which were isolated from our hospital’s clinical specimen between January 2008 and December 2009. And meanwhile, it is expected to offer reference for curing pseudomonas ageruginosa infection in clinic. Usage method It utilizes HX-21 drug susceptible analysis instrument for bacterial appraisal of Hefei Hengxing Company to identify bacteria and carry out drug susceptible experiment, and then to check the susceptibility of the commonly-used clinical bacteria under the effect of 115 pseudomonas ageruginosa. Findings Among the 115 pseudomonas ageruginosa isolated from 1358 clinical samples, pseudomonas ageruginosa are found to be more sensible to amikacin, piperacillin,ceftazidime and ciprofloxacin, but show its drug resistance towards some antibiotics, such as cefotaxime, gentamicin, SXT and ampicillin. Plus, the proportion of pseudomonas ageruginosa resistant to imipenemis also increasing. Conclusion In recent years, the isolation rate of pseudomonas ageruginosa has been high. Multidrug-resistance bacteria are increasing and resistance mechanisms are complex. Thus, such drug susceptible experiment detest by combining Pseudomonas ageruginosa with commonly used antibiotics can provide the newest epidemic study for clinical medicine, help to reduce the use of medicine as much as possible, and avoid the abuse of antibiotics.【Key words】 Pseudomonas ageruginosa drug susceptible experiment resistance tendency antibiotics铜绿假单胞菌为临床最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尤其是在医院感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美罗培南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 ICU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的应用研究【摘要】目的探析对ICU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患者予以美罗培南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从2018.3-2021.3月期间于本院ICU接受治疗的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患者中,随机抽样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纳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应用动态化随机分组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即对照组患者(应用美罗培南治疗)与观察组患者(应用美罗培南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各39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好转时间。
结果观察组发热、咳嗽及咳痰症状好转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ICU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患者予以美罗培南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可加快患者康复,取得理想的预后效果,可提高在临床中的应用频率。
【关键词】ICU;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由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肺部炎症常发生于老年人群体中,且主要感染途径为院内感染,尤其ICU住院患者的发病率高于其他病房住院患者[1]。
本研究即针对ICU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患者予以美罗培南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详情见下文报道: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2018.3-2021.3月期间于本院ICU接受治疗的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患者中,随机抽样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纳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应用动态化随机分组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即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各39例,对照组男20例,女19例,年龄50-75岁,平均(62.32±6.23)岁;观察组男22例,女17例,年龄51-75岁,平均(62.94±6.01)岁。
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经对比后,结果显示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对象在知晓研究内容的前提下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本研究经上报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后获支持并通过。
1.1.方法以美罗培南作为所有研究对象的基础治疗方案,对照组选择美罗培南(深圳市海滨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250)作为治疗方案,静脉滴注,1g/次,每8h给药1次,连续给药5d;观察组的美罗培南治疗与对照组类同,并联合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国药准字H19990020)进行治疗,静脉滴注,0.5g/次,1次/d,连续给药5d。
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离和药敏情况分析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离和药敏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方法对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临床分离的524株铜绿假单胞菌采用统一的方法、设备和判断标准进行耐药性检测,使用WHONET5.6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在50%以上的抗生素包括复方新诺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氯霉素、头孢噻肟、四环素、氨苄西林、呋喃妥因和头孢唑啉,敏感性高于70%的抗生素包括头孢他啶、哌拉西林、左旋氧氟沙星、头孢吡肟、美洛培南、环丙沙星、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和多粘菌素B。
结论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复杂,应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控制医院感染,采取多种治疗策略最大限度减少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发展。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isolation and drug susceptibility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and to guide the 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s in clinic. Methods A total of 524 strains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clinically isolated from January 2016 to October 2017 in our hospital were tested for drug resistance using a uniform method,equipment and judgment criteria. And data analysis was performed using WHONET 5.6. Results Antibiotics with pseudomonas aeruginosa drug resistance rate above 50% included cotrimoxazole,amoxicillin/clavulanic acid,chloramphenicol,cefotaxime,tetracycline,ampicillin,nitrofurantoin and cefazolin. Antibiotics with sensitivity greater than 70% included ceftazidime,piperacillin,levofloxacin,cefepime,meropenem,ciprofloxacin,imipenem,piperacillin/tazobactam,gentamicin,amikacin and polymyxin B. Conclusion The mechanisms of drug resistance monitoring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are complicated. The clinical distribution and drug resistance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o guide the 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s in clinic. Effective preventiv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control nosocomial infections and various treatment strategies should be taken to minimize the development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drug resistance.[Key words] Pseudomonas aeruginosa;Drug-resistance;Antibiotics;Meropenem銅绿假单胞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是土壤中存在的最常见的细菌之一,在水、空气、正常人的皮肤、呼吸道和肠道等都有本菌存在,该菌存在的重要条件是潮湿的环境,本菌为条件致病菌,是医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
·医学检验·2012年12月第9卷第35期中国医药导报CHINA MEDICAL HERALD铜绿假单胞菌属于革兰阴性杆菌,是常见的非发酵条件致病菌之一,常引起呼吸道、泌尿道、烧伤感染等多种疾病[1],也是ICU 感染常见的病原菌。
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医院获得性铜绿假单胞菌较社区分离株有较高的耐药性,常显示多重耐药[2]。
多重耐药甚至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逐渐增多,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我院ICU 2008年1月~2011年12月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耐药性,以期为临床预防及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提供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1.1菌株来源选择2008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诊断为医院感染的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患者64例,同一患者同一取材部位多次检测只计算首次分离株。
1.2质控菌株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购自江苏省临床检验中心。
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耐药性分析陈名霞东南大学附属南京江北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南京210000[摘要]目的探讨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 )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采用Microscan-autoscan 半自动细菌鉴定系统鉴定菌株,以药敏分析系统微量稀释法检测药物敏感性,对2008年1月~2011年12月入住我院ICU 发生院内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感染的64例患者的药物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64例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显示对喹诺酮类药物较敏感:环丙沙星耐药率为21.9%,左氟沙星耐药率为25.0%;对青霉素类和头孢类耐药率较高:氨苄青霉素、氨苄青霉素/青霉烷砜、头孢唑林、头孢西丁耐药率均为100.0%,头孢噻肟为98.4%,头孢三嗪为90.6%;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情况:庆大霉素耐药率为40.6%,丁胺卡那霉素为32.8%,妥布霉素为32.8%;对β内酰胺酶/β内酰胺酶抑制剂耐药情况: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率为100.0%,替卡西林/克拉维酸为46.8%,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为29.7%;对单环内酰胺类代表性药物氨曲南的耐药率为45.3%;对青霉烯类代表性药物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