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肝转移消融
- 格式:ppt
- 大小:4.79 MB
- 文档页数:43
资料与方法2013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结直肠癌肝转移瘤患者6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n =30)和观察组(n =30),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
观察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36~66岁,平均(49.6±8.6)岁,病程8~12个月,平均(9.6±1.3)个月;对照组男女各15例,年龄34~68岁,平均(50.1±9.4)岁,病程9~13个月,平均(9.8±1.4)个月。
在一般资料上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可进行较好的对比。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手术切除进行治疗,一般为行结直肠肿瘤根治性切除,术后多采用xelox 方案化疗(根据NCCN 指南和我国结直肠癌治疗规范),肝转移不做特殊处理(认为肝转移Ⅳ期,肝转移瘤不做处理,如为孤立肝转移瘤)。
观察组采用手术切除联合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对肝转移瘤患者进行手术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需要注意的是:能不用射频就手术切除;可以射频消融不需手术就射频消融治疗;需要手术切除大肿瘤或大块肝脏的还有其他小子灶的可一次或多次行射频消融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发现肝脏新发肿物可继续射频消融术,单发肿瘤在3cm 内可行消融,>3cm 手术切除肿瘤或半个肝,对既有大肿瘤同时有小肿瘤部分可大部分切除,小的射频,同时射频还可以分多次进行,不能对同一个肝转移瘤患者既手术又射频消融)。
操作方法:采用WE7568多极射频消融治疗仪,设置脉冲功率200W,脉冲频率是290kHz,消融针采用的是带侧孔的WHK 24多极消融电极,直径16G,长度15cm,结合CT 和超声检查,对患者的病变部位进行消融,动态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1]。
观察指标: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状发生率和复发率,疗程评定为SD 患者的病情相对稳定,PD 患者的病情有恢复,疾病有进展,PR 患者的病情有所缓解,CR 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缓解,有效率=SD+PR+CR。
2024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转化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具有极其特殊的生物学特性,肝转移灶的手术切除可以给患者带来明显的生存获益,20%左右手术切除的患者可以获得治愈。
近年,随着结直肠癌肝转移外科治疗研究的深入和经验的积累,肝转移灶的手术切除越来越积极,肝转移灶的数目、大小、发生的时间,甚至合并肝外转移,这些因素已经不是肝转移灶手术切除的禁忌。
对于不可手术切除的肝转移灶,应该积极地选择强效的转化治疗进行转化,对于转化治疗有效的患者应该在合适的时机进行手术切除或者手术切除联合射频消融术/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关键词:结直肠癌;肝转移;转化治疗1.转化治疗与肝转移灶的数目分析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截至2022年治疗的1000多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资料,结果显示,肝转移灶越多,肝切除术后患者生存越差。
其中单发肝转移的患者5年总生存率为52.6%,5年无病生存率为39.9%;肝转移灶≥5个的患者5年总生存率为30.4%,5年无病生存率为14.2%o1.1肝转移灶的数目是手术的绝对禁忌证吗?欧洲肿瘤学会(EUroPean SocietyforMedicalOncology,ESMO)2016年指南指出,肝转移灶≥5个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不适合手术切除。
2013年美国一项研究显示,相较于肿瘤数目,肿瘤对化学药物治疗的反应性对预后的影响更大。
2017年BritiShJournalofCanCer发表的一项欧洲多中心研究分别统计肝转移灶1~3个、4~9个、≥10个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情况,结果显示肝转移灶≥10个的患者5年总生存率为30%o该研究中的总生存期是从诊断后开始计算,包括了转化治疗阶段。
近年,对于肝转移灶数目很多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手术治疗越来越积极。
2019年Adam等的一篇综述显示对于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治疗,外科切除的指征范围越来越大,包括年龄、肿瘤负荷、肿瘤数目、肝外转移、R1切除等都不是禁忌,可以进行手术治疗。
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规范(一)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定义。
1.国际通用分类:①同时性肝转移。
结直肠癌确诊时发现的或结直肠癌原发灶根治性切除术后6个月内发生的肝转移。
②异时性肝转移。
结直肠癌根治术6个月后发生的肝转移。
2.结直肠癌确诊时合并肝转移与结直肠癌原发灶根治术后的肝转移在诊断和治疗上有较大差异,因此本规范按“结直肠癌确诊时合并肝转移”和“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发生肝转移”两方面阐述。
(二)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诊断。
1.结直肠癌确诊时肝转移的诊断。
(1)对已确诊结直肠癌的患者,应当进行肝脏超声和/或增强CT影像检查,对于怀疑肝转移的患者加行血清AFP和肝脏MRI检查。
PET-CT检查不作为常规推荐,可在病情需要时酌情应用。
(2)肝转移灶的经皮针刺活检仅限于病情需要时应用。
(3)结直肠癌手术中必须常规探查肝脏以进一步排除肝转移的可能,对可疑的肝脏结节可考虑术中活检。
2.结直肠癌原发灶根治术后肝转移的诊断。
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的患者,应当定期随访肝脏超声或/和增强CT扫描,怀疑肝转移的患者应当加行肝脏MRI检查,PET-CT扫描不作常规推荐。
(三)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
推荐所有肝转移患者接受多学科协作治疗。
手术完全切除肝转移灶仍是目前可能治愈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唯一方法,推荐符合下述手术适应证的患者在适当的时机接受手术治疗。
初始肝转移灶不可切除的患者推荐经多学科讨论后行新辅助化疗,以期转化为可切除肝转移并择机接受手术。
1.肝转移灶手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1)适应证:①结直肠癌原发灶能够或已经根治性切除。
②根据肝脏解剖学基础和病灶范围肝转移灶可完全(R0)切除,且要求保留足够的肝脏功能,肝脏残留容积≥50%(同步原发灶和肝转移灶切除)或≥30%(分阶段原发灶和肝转移灶切除)。
③患者全身状况允许,没有不可切除的肝外转移病变。
(2)禁忌证:①结直肠癌原发灶不能取得根治性切除;②出现不能切除的肝外转移;③预计术后残余肝脏容积不够;④患者全身状况不能耐受手术。
·临床研究·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晚期结肠癌伴肝转移的临床价值韩小军袁理郭道宁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晚期结肠癌伴肝转移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102例晚期结肠癌伴肝转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贝伐珠单抗联合常规化疗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免疫功能、不良反应及预后情况。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CD3+、CD4+、CD8+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CD3+、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治疗后,两组胃肠道反应、食欲减退、疲劳乏力等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累积无复发生存率及累积总生存率分别为78.77%、57.45%,均高于对照组(49.32%、34.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086、4.536,P=0.001、0.033)。
结论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联合贝伐珠单抗能提高晚期结肠癌伴肝转移患者的治疗效果,缓解免疫功能抑制,改善生存状况,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超声引导;微波消融;结肠癌,晚期;肝转移;贝伐珠单抗[中图法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AClinical value of ultrasound-guided microwave ablation combined withbevacizumab in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colonadenocarcinoma with liver metastasisHAN Xiaojun,YUAN Li,GUO DaoningDepartment of Ultrasound Medicine,Mianya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chool of Medicine,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Technology of China,Sichuan621000,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clinical value of ultrasound-guided microwave ablation combined with bevacizumab in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colon adenocarcinoma(COAD)with liver metastasis.Methods A total of102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OAD with liver metastasi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and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with51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bevacizumab combined with conventional chemotherapy.On this basis,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ultrasound-guided microwave thermal ablation.The curative effect,immune function,adverse reactions and prognosis after treatment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After treatment,the objective remission rate(ORR)and disease control rate(DCR)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both P<0.05).After treatment,the CD3+,CD4+and CD4/CD8+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CD8+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all P<0.05).After treatment,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rates of adverse reactions such as gastrointestinal reactions,loss of appetite and fatigue between the two groups.The cumulative recurrence-free survival rate and cumulative overall survival rate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78.77%and57.45% respectively,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49.32%and34.23%),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χ2=10.086,4.536,P=0.001,0.033).Conclusion Ultrasound-guided microwave ablation combined with作者单位:621000四川省绵阳市,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绵阳医院绵阳市中心医院超声医学科(韩小军、郭道宁),肿瘤科(袁理)通讯作者:郭道宁,Email:******************结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逐渐升高。
手术切除与射频消融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对比研究卢欣;李孝成;吴永融【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切除与射频消融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37),观察组给予射频消融治疗,对照组行肝脏切除术.观察2组治疗效果、复发率、生存率、术后肝功能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均顺利完成治疗,无围术期死亡;2组1、2、3年复发率及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2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白蛋白(ALB)和胆碱酯酶(CHE)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或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 05).结论射频消融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肯定、对肝功能影响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可用于不适合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年(卷),期】2015(019)015【总页数】3页(P62-64)【关键词】结直肠癌肝转移;射频消融;手术切除;肝功能【作者】卢欣;李孝成;吴永融【作者单位】广西科技大学附属柳州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广西柳州,545026;广西科技大学附属柳州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广西柳州,545026;广西科技大学附属柳州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广西柳州,54502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3结直肠癌死亡率居中国肿瘤死亡率的第五位,居世界癌症死亡率第四位,约50%的患者在初诊或根治术后发生肝转移[1]。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方法包括肝切除术、肝动脉结扎、肝移植术等外科手术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冷冻治疗、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局部放疗等非手术治疗。
目前,针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灶的肝脏切除术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患者5年生存率约为25%~45%[2]。
然而,由于受解剖位置、手术切除后残留肝脏功能能否耐受等问题的限制,绝大多数患者的肝转移灶无法获得根治性切除,适合手术切除的患者仅有15%~25%[3]。
结肠癌肝转移瘤转化治疗后根治手术联合术中射频消融1例陈启晨;赵建军
【期刊名称】《肝癌电子杂志》
【年(卷),期】2017(004)003
【摘要】在MDT指导下的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其核心目的是提高患者受益程度。
而提高手术切除率是改善肝转移癌预后的关键,只要外科技术和患者身体条件允许切除并达到局部病灶R0的控制,并且残肝容量足够(〉30%)就应积极切除。
对于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来说转化治疗是提高切除率的保障,一线转化成功率高,患者术后生存率高;越早转化成功,患者术后生存率越高。
【总页数】6页(P39-44)
【作者】陈启晨;赵建军
【作者单位】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肝胆外科,北京 100021;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肝胆外科,北京10002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经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联合肝转移灶术中射频消融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 [J], 许慧
2.血管入路联合淋巴结示踪技术在降结肠癌根治手术中的应用 [J], 赵玉洲;韩广森;李智;霍明科;张俊立;张世甲;曹养辉
3.MDT园地:结肠癌肝转移瘤转化治疗后根治手术联合术中射频消融1例 [J], 陈
启晨;赵建军;
4.XELOX联合贝伐珠单克隆抗体方案转化治疗同时性结肠癌并发肝转移患者初步研究 [J], 张华;孙宝峰;刘世祺
5.射频消融后联合伊立替康与卡培他滨化疗在结肠癌伴肝转移治疗中的价值分析[J], 余清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肝转移的治疗方案肝转移是指恶性肿瘤继发于肝脏的情况,常见原发癌种包括结直肠癌、乳腺癌、胃癌等。
肝转移是许多癌症患者面临的严峻问题,对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因此,制定科学、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对于肝转移患者至关重要。
在制定肝转移的治疗方案时,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转移部位、原发癌种类、患者的身体状况以及患者的意愿等因素。
下面将列举几种常用的肝转移治疗方案,以供参考。
1. 手术切除手术切除是最彻底、有效的治疗肝转移的方法之一,适用于部分肝转移患者。
手术切除的原则是肝脏转移灶可切除并保留足够的功能肝组织。
手术切除可以通过开腹手术或者腹腔镜手术实施。
手术切除的适应症包括:转移数量少、转移灶较小、不多发、无其他远处器官转移等。
2. 化疗化疗在肝转移的治疗中扮演重要角色。
化疗可以通过药物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繁殖。
化疗药物的选择根据原发癌种类和转移程度的不同而不同。
化疗可以通过口服药、静脉注射或者经动脉给药等方式进行。
然而,化疗药物也会对正常细胞造成一定的损害,因此,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
患者在接受化疗期间需要密切监测血象和肝功能等指标,在发生不良反应时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3. 射频消融射频消融是通过高频电流产生的热能破坏肝内肿瘤组织的一种方法。
它适用于直径小于3 cm的肝转移病灶。
射频消融相比于手术切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但是对于位于凹陷部位或者接近大血管的转移病灶,手术切除仍然是较好的选择。
4. 核医学治疗核医学治疗是一种基于放射性核素的治疗,通过将放射性物质引入肿瘤细胞中,以发射放射性粒子来杀死癌细胞。
例如,放射性碘对于甲状腺癌的转移至肝脏具有较好的疗效。
5. 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通过特定的分子靶点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
靶向治疗常用于某些特定的癌症类型,如乳腺癌、结直肠癌等。
靶向治疗的药物各不相同,使用前需要进行基因检测,以确定患者是否具有该靶向药物敏感的突变基因。
综上所述,肝转移的治疗方案需要个体化制定,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患者的意愿。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外科治疗及预后因素分析的开题报告
一、背景及意义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肝转移是结直肠癌最常见的远处转移之一,发生率高达50%以上。
肝转移是结直肠癌患者生存期缩短的主要原因之一。
治疗肝转移的主要手段有化学治疗、射频消融、肝切除等,其中肝切除是治疗肝转移的重要手段之一。
目前,随着手术以及的进步,肝切除手术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难度也在不断降低。
但需要注意的是结直肠癌肝转移的预后因素多种多样,固定的标准化指标难以适用于所有病例,因此有必要对不同因素对术后预后的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外科治疗进行分析和探讨,研究术后预后因素及治疗手段对术后预后的影响。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1. 研究对象:选择2015年至2019年期间于某医院接受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治疗的患者共200例,包括男性、女性,年龄在35-83岁之间,均经过手术治疗。
2. 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术前检查资料、手术方式、术后恢复情况、术后预后状况等资料。
使用生存分析探讨患者治疗方式对生存期的影响,并对病理分期、肝功能、术前化疗情况等因素进行统计分析,预测术后预后的概率和影响因素。
四、预期结果及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究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外科治疗及预后因素,为区分病情、制定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临床疗效的改进以及术后预后的提高提出理论指导。
通过本研究的实施,不仅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准确的治疗方案,同时也有助于为消除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影响提供更有力的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