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玻片和盖玻片的区别
- 格式:docx
- 大小:274.41 KB
- 文档页数:2
He染色切片制作(各动物、全过程、操作要点、注意事项)石蜡切片制备基本步骤一、准备工作(一)洗涤实验所需器皿:(玻璃器皿的清洗)1、用洗衣粉将玻璃器皿表里擦洗干净反复洗刷2、将器皿在自来水下冲洗干净3、将器皿倒扣在铺有吸水纸或纱布的桌子上控干注:一般情况下,经以上步骤后,用蒸馏水洗过1~3次即可烘干备用,如果做特殊染色还需浸泡在酸性清洁液内12~24小时,再经自来水彻底冲洗,再用蒸馏水过洗1~3次烘干备用。
(二)配制:硫酸洗液的配制清洁液(洗液)的配制:成分强酸液次强酸液弱酸液浓硫酸(ml) 1000 200 100重铬酸钾(mg) 63 120 100蒸馏水(ml) 200 200 1000重铬酸钾1200g蒸馏水 2000ml将2000ml浓硫酸缓缓倒入上述溶液中,边倒边用木棒轻轻搅拌(三)载玻片与盖玻片的处理1. 将所需载玻片与盖玻片清洗后,放入硫酸重铬酸钾溶液中浸泡24小时2. 流水冲洗,再用蒸馏水冲洗3遍3. 95%~100%酒精浸泡24小时,用绸布擦干备用注:在将载玻片与盖玻片放入清洁液中时,要一片片地投入,使其不致重叠。
二、常用液体的配制(一)缓冲溶液:1.磷酸盐缓冲液A液:0.1mol/L磷酸二氢钠B液:0.1mol/L磷酸氢二钠A液与B液按比例混合调整到所需的PH值(3:7≈PH7.0)2.枸椽酸缓冲溶液A液:0.1mol/L枸椽酸B液:0.1mol/L枸椽酸钠A液与B液按比例混合调整到所需的PH值(6.2:42.8≈PH6.2)(二)固定剂:1.甲醛:10%甲醛福尔马林 100ml蒸馏水 900ml注:实际甲醛含量只有3.6~4.0%但习惯上都将其视为10%。
液内每96 ml中加4 ml冰醋酸,放置1周后成熟,即可用于染色,保存期1~2个月。
此染液在加醋酸后,对核染色特具选择性,故很适于脱落细胞的核染色。
由于染液内已加有氧化剂,故不能长期储存,但利于配后即用。
2.Mayer苏木精掖苏木精1g钾矾或铵矾50g碘酸钠0.2g蒸馏水1000ml水合氯醛50g枸橼酸1g将苏木精,钾矾及碘酸钠依次加入水内,略加热并搅拌,此时液体呈蓝色,待全溶后过夜。
常见生物玻片标本种类和制作过程:材料种类制作 生物材料,载玻片(长方形),盖玻片(正方形 切片 切片是用从生物体上直接切取的薄片制成的,可用切片机切取或用徒手切片法切取 涂片 用涂抹的方法,将动植物较为疏松的组织或游离的细胞均匀地散布在载玻片上装片 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或直接用个体微小的生物制成特别提醒:①制作三种玻片的共同要求是所观察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最好是一层细胞,特别微小的生物可直接做成玻片标本。
②三种玻片按保存时间的长短可分为临时和永久两大类。
③染色剂对细胞具有毒害作用,因此,制作生物玻片时尽量不染色,在材料各结构对比度较弱的情况下尽量使用毒害作用较小的染色剂。
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1)擦:用洁净的纱布吧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2)滴:把载玻片放在试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制作临时装片(3)撕: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侧撕取内表皮,把其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镊子展平(4)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避免出现气泡。
(5)染:滴一滴碘液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令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特别提醒:①去除装片中气泡的方法:可用滴水引流法或镊子挤压法去除气泡。
②区分细胞和气泡:气泡在视野中是圆形或椭圆形,有黑而粗的边缘,用镊子或解剖针按压盖玻片。
气泡会变形、移动,而植物细胞不会变形,也不会移动。
切片,涂片,装片的辨析:用显微镜观察生物标本时要先做成玻片。
生物玻片根据制作方法可分为切片、涂片、装片三种,这三种玻片根据保存时间长短不同可分为两类,即永久性的和临时性的。
它们的相同之处是被观察的材料必须簿而透明,生物玻片无论从概念上还是从制作上都比较易混淆,需注意区分。
显微镜各构件的说明和使用方法一、显微镜的光学系统显微镜的光学系统主要包括物镜、目镜、反光镜和聚光器四个部件。
广义的说也包括照明光源、滤光器、盖玻片和载玻片等。
(一)、物镜物镜是决定显微镜性能的最重要部件,安装在物镜转换器上,接近被观察的物体,故叫做物镜或接物镜。
1、物镜的分类物镜根据使用条件的不同可分为干燥物镜和浸液物镜;其中浸液物镜又可分为水浸物镜和油浸物镜(常用放大倍数为90—100倍)。
根据放大倍数的不同可分为低倍物镜(10倍以下)、中倍物镜(20倍左右)高倍物镜(40—65倍)。
根据像差矫正情况,分为消色差物镜(常用,能矫正光谱中两种色光的色差的物镜)和复色差物镜(能矫正光谱中三种色光的色差的物镜,价格贵,使用少)。
2、物镜的主要参数:物镜主要参数包括:放大倍数、数值孔径和工作距离。
①、放大倍数是指眼睛看到像的大小与对应标本大小的比值。
它指的是长度的比值而不是面积的比值。
例:放大倍数为100×,指的是长度是1μm的标本,放大后像的长度是100μm,要是以面积计算,则放大了10,000倍。
显微镜的总放大倍数等于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②、数值孔径也叫镜口率,简写NA 或A,是物镜和聚光器的主要参数,与显微镜的分辨力成正比。
干燥物镜的数值孔径为0.05-0.95,油浸物镜(香柏油)的数值孔径为1.25。
③、工作距离是指当所观察的标本最清楚时物镜的前端透镜下面到标本的盖玻片上面的距离。
物镜的工作距离与物镜的焦距有关,物镜的焦距越长,放大倍数越低,其工作距离越长。
例:10倍物镜上标有10/0.25和160/0.17,其中10为物镜的放大倍数;0.25为数值孔径;160为镜筒长度(单位mm);0.17为盖玻片的标准厚度(单位mm)。
10倍物镜有效工作距离为6.5mm,40倍物镜有效工作距离为0.48mm 。
3、物镜的作用是将标本作第一次放大,它是决定显微镜性能的最重要的部件——分辨力的高低。
显微镜载玻片和盖玻片使用方法
嘿,你用过显微镜载玻片和盖玻片不?超简单!先把要观察的东西放载玻片上,那感觉就像给小宝贝找个小床。
然后小心地滴上点液体,让观察物舒舒服服待着。
接着拿盖玻片,从一边慢慢盖上去,就像给小宝贝盖被子,可不能有气泡哟!这过程得细心,不然搞砸了可就糟心啦。
这玩意儿安全不?那肯定安全呀!只要你小心操作,不会有啥危险。
稳定性也不错,只要放好了,就乖乖待着让你观察。
就像听话的小朋友,不会乱跑乱动。
那啥时候用呢?哎呀,学校里上生物课能用呀,看看细胞啥的,多神奇!科研的时候也少不了,能发现好多小秘密呢。
优势可大啦,小小的不占地方,价格也不贵。
不像那些大家伙,又贵又占地方。
我记得上生物课的时候,大家一起用载玻片和盖玻片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哇,那画面,真的太震撼啦!没想到小小的洋葱里面有这么多奥秘。
显微镜载玻片和盖玻片真的超棒,谁用谁知道!。
《植物保护》课程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植物保护实验教学是植物保护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农学类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标,与理论教学相互配合,又相对独立的自成体系。
二教学目的实验教学主要在于加深对理论教学所获知识的理解并对某项技能进行训练。
要求学生了解植物病、虫、杂草标本制作及保存的基本技术;掌握常见(50-60种)病虫草害的识别;掌握植物病原物分离、培养的基本原理及技术;了解农药的常见种类特点及使用技术;熟悉植物病、虫、草害的基本调查和防治方法。
三课程总学时:79学时+0.6周课程总学分:实验总学时(课外学时/课内学时):28学时+0.6周总学分:必开实验个数:10个选开实验个数:3个四适用专业:09种子生产与经营五考核方式及办法按照平时考核成绩和技能抽考成绩4:6的比例计算,其中平时考核根据现场操作情况、实验纪律、安全文明、实验报告(作业)等综合评定实验成绩,专项考核采取技能抽考的方式,按照评分标准评等。
六配套的实验教材或指导书1、李清西、钱学聪. 植物保护.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2、刘学敏、陈宇飞. 植物保护技术与实训.北京: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七实验项目实验一昆虫外部形态及各发育阶段特征观察实验学时数: 2学时(一)实验类型:演示型(二)实验类别:基础实验(三)每组人数:2人(四)实验要求:必修(五)实验目的:认识昆虫体躯外部形态的一般特征,学会区分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掌握昆虫各虫态主要类型的形态特征,为正确识别害虫和学习昆虫分类奠定基础。
(六)实验内容:1.昆虫外部形态观察:昆虫体躯、触角、胸足、翅、口器、口式观察;2.昆虫的变态和虫态观察:变态类型、卵、若虫形态、幼虫形态、蛹、成虫性二型和多型现象观察。
(七)主要仪器设备及其配套数:材料:粉蝶、天蛾、螟蛾、夜蛾、蝽象、蝗虫、瓢虫、草蛉等的卵或卵块;蝗虫、有翅蚜虫、蝽象类的若虫;瓢虫类、蛾类、蝶类、蝇类、金龟甲类、尺蠖类、叶蜂类、象甲类、寄生蜂类的成虫、幼虫和蛹;螳螂、龙虱、金龟甲、步行甲、蚜虫、蓟马、草蛉等足的类型盒装标本各5份,地老虎、蚜虫成虫性二型和多型性标本,全变态和不全变态生活史标本各25份、浸渍标本、针插标本各5份和有关挂图。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载玻片在显微镜观察中的应用及重要性。
2. 掌握制作和观察载玻片标本的方法。
3. 通过观察不同标本,认识细胞结构及其功能。
二、实验原理载玻片是显微镜观察的重要工具,用于制作和观察各种生物标本。
通过在载玻片上制作标本,可以放大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功能。
本实验通过观察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和微生物等标本,认识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三、实验材料1. 载玻片:厚度为0.8~1.0mm的玻璃片,表面光滑,清洁。
2. 盖玻片:厚度为0.1~0.2mm的盖玻片,透明度好,清洁。
3. 吸水纸:用于吸去多余水分。
4. 滴管:用于滴加试剂。
5. 碘液:用于染色。
6. 显微镜:用于观察标本。
7. 标本: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和微生物等。
四、实验步骤1. 制作植物细胞载玻片标本(1)取一片新鲜的植物叶片,用刀片切成薄片。
(2)将薄片放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碘液。
(3)用镊子夹取盖玻片,轻轻覆盖在薄片上,避免产生气泡。
(4)用吸水纸吸去多余水分。
2. 制作动物细胞载玻片标本(1)取一滴新鲜动物血液,滴在载玻片中央。
(2)用镊子夹取盖玻片,轻轻覆盖在血液上,避免产生气泡。
(3)用吸水纸吸去多余水分。
3. 制作微生物载玻片标本(1)取一滴微生物培养液,滴在载玻片中央。
(2)用镊子夹取盖玻片,轻轻覆盖在培养液上,避免产生气泡。
(3)用吸水纸吸去多余水分。
4. 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1)调整显微镜光源,使视野明亮。
(2)用低倍镜观察标本,找到清晰的细胞结构。
(3)切换至高倍镜,进一步观察细胞结构。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植物细胞载玻片标本(1)细胞壁:植物细胞具有明显的细胞壁,呈环形结构。
(2)细胞膜:细胞壁内为细胞膜,透明度较高。
(3)细胞质:细胞膜内为细胞质,含有大量细胞器。
(4)细胞核:细胞质内含有细胞核,呈圆形或椭圆形。
2. 观察动物细胞载玻片标本(1)细胞膜:动物细胞具有明显的细胞膜,呈透明状。
(2)细胞质:细胞膜内为细胞质,含有大量细胞器。
普通光学显微镜示意图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名 称 作 用图 示目 镜 接近眼睛的镜头放大标本和成像 说明:1、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放大原理)光线→反光镜→遮光器→通光孔→标本(要透 明)→物镜(第一次放大成倒立的实像)→镜 筒→目镜(再次放大成倒立的虚像)→眼 2、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的关系:(1)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成“反比”关系(2)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成“正比”关系3、在高倍物镜下,看到的视野是小而暗,细胞是大而少;而在低倍物镜下,看到的视野是大而亮,细胞是小而多。
4、物镜放大倍数越大,物镜与玻片的距离越小; 物镜放大倍数越小,物镜与玻片的距离越大。
物 镜 接近玻片的镜头镜 筒上面装目镜,下面连转换器转换器上面装有1~3个倍数不同的物镜,用于调换物镜 载物台 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 通光孔 在载物台中央,使光线通过压片夹固定玻片标本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同的光圈,能调节光线强弱。
(光线强时,调小光圈;光线弱时,调大光圈)反光镜 反射光线,调节光线强弱。
(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粗准焦螺 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调 节 焦 距细准焦螺 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小镜 臂 提握显微镜的部位 镜 柱 支持镜身 镜 座 稳定镜身二、有关显微镜与实验方面的知识:三、玻片标本的种类与制作方法: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起少量的材料制成的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等四、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胞结构是立体的而不是平面的】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结构功能图示细胞壁位于细胞最外层,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
细胞膜紧贴于细胞壁内侧一层极薄的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
(细胞膜在显微镜下看不清楚)细胞质位于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物质,具有液泡【液泡中含有细胞液,细胞液中又含有有机酸、糖类和色素等物质】;线粒体和叶绿体等。
细胞质具有流动性,能加速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是细胞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
细胞生物学实验考考试样题及实验思考题答案细胞生物学实验考试样题一、填空题(2分/每空,共30分)1、洗液由重铬酸钾、浓硫酸和蒸馏水组成。
2、1640培养基包括RPMI1640培养液、谷氨酰胺、双抗、小牛血清。
3、鉴别活细胞的染液是0.4%台盼蓝溶液;鉴别细胞核的染液是甲基绿-派洛宁染液;鉴别线粒体的染液中性红-詹纳斯绿染液。
4、细胞核分离的基本步骤是组织匀浆、离心、纯化、鉴定。
5、细胞骨架中使蛋白质被保存的染料是1%Triton-100。
二、简答题(5+5+10共20分)1.线粒体在分离提取过程中,为什么要在0~4℃中进行?答:①为了保持组分的生理活性;②防止线粒体中的酶被破坏,避免酶失活2.什么我们在检测细胞渗透性时要用一定浓度的试剂?答:①确保实验是在等渗条件下进行;②防止物质的进出;③同时避免由于渗透压不同而影响实验结果。
3.细胞的计数步骤和方法。
答:加等体积的染液与细胞悬液混合~把悬液滴在计数板上~底倍镜下观察,活细胞无色,死细胞为蓝色,找计数方格计四个方格的细胞总数。
(压到大格线者“计左不计右,计上不计下”)计算。
Ⅰ:每毫升原液细胞数=4个大格细胞总数/4*100*稀释倍数Ⅱ:细胞存活率(%)=(细胞总数-死细胞数)/细胞总数。
细胞生物学实验思考题答案实验一利用各种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结构1、简述显微镜的主要结构和操作要领。
普通生物显微镜由3部分构成:①照明系统:包括光源和聚光器。
②光学放大系统:由物镜和目镜组成,是显微镜的主体。
③机械装置:用于固定材料和观察方便,包括镜台(载物台) 、调节器和物镜转换器(旋转器等使用(一)、观察前准备检查:底座右侧的光源亮度旋钮是否在“1”位置,即顺时针选到最底位。
开机:①.打开后座主电源开关——绿色按钮②打开后座CCD电源开关——红色按钮白平衡调整:不放切片,在10倍物镜下将电源调整到最亮,然后按底座右方的白平衡按钮(红色)3-5秒之后将光源亮度调回到适中状态。
经常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应该对于载玻片和盖玻片不陌生了吧,但是关于这两者的具体区别,大家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下是怎么样的吧。
一、概念不同
载玻片是用显微镜观察东西时用来放东西的玻璃片或石英片,制作样本时,将细胞或组织切片放在载玻片上,将盖玻片放置其上,用作观察。
在光学上,用于产生相位差的一种类似玻璃材料的薄片。
盖玻片是透明材料的薄且平的玻璃片,通常为方形或矩形,宽约20毫米(4/5英寸),厚为几分之一毫米,放置在用显微镜观察的物体上。
物体通常放置在盖玻片和稍微较厚的显微镜载玻片之间,显微镜载玻片放置在显微镜的平台或滑块架上,并为物体和滑动提供物理支撑。
二、清洗方法不同
盖玻片也可以重复使用,虽然便宜,但不是一次性的。
新的盖玻片也不干净。
普通洗洁精洗一下就ok了。
要求高的话,有超声波洗涤机。
没有超声波洗涤机,又要求很干净,那么普通程序洗净后,泡在铬酸洗液里放一晚,再用蒸馏水冲洗。
用清水洗或用酒精洗,然后再用棉花或纱布擦干净,当然最好用擦镜纸,手指避免接触载玻片,以免在其上留下指纹,影响下次观察使用。
三、顺序不同
载玻片在下边,是你要观察的物质的盛放载体,就是你要把东西放你它上面。
盖玻片是要放在被观察物质的上面,与下面的载玻片形成上次阿的保护,防止上面的空气中的物质污染被观察物质,是盖在上面的。
两者的物质组成无根本差别,只是根据谁先被固定在载物架上谁就是载玻片,剩下盖着的是盖玻片了。
看到这里,我们不难发现,载玻片和盖玻片还是存在很大的区别,大家在使用时一定要区别开来,尽量不要出现差错。
贝兰伯生物技术(杭州)有限公司是由教授级高工带队,博硕士及十几年生命科学领域的研发、销售团队构成,致力于研发、生产高品质实验室耗材、科研产品,为科研事业贡献力量。
主要包括:如PCR管、离心管、无酶无热源诊断包装瓶,无酶无热源吸头、细胞培养类、酶标板、检测板、深孔板、磁套,用于疫苗、抗体药物、基因治疗药物、细胞治疗药物、蛋白质药物、核酸药物、药物研发与核酸提取等学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