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yon管尺神经卡压
- 格式:ppt
- 大小:2.07 MB
- 文档页数:47
腕尺管综合征腕尺管综合征(ulnarturreel syrldrme)是指尺神经在GuyOn管内受压所产生的一组综合征,又称Guyon管综合征。
法国医师GuyOn(1861)首先对腕尺管的解剖进行研究,提出此部位有发生神经卡压的可能,Hunt(1908)描述了腕部的尺神经卡压综合征,Dupond(1965)将其命名为腕尺管综合征。
【解剖与病因】腕尺管位于腕关节的掌尺侧腕横韧带之上的一个短斜形骨纤维管道,起于豌豆骨的近端,止于钩骨钩的远端,横截面为扁三角形,尖端指向桡侧,其底由腕横韧带、豌豆骨与钩骨之间的豆钩韧带、豌豆骨与掌骨之间的豆掌韧带及小指对掌肌的纤维腱膜构成;顶由腕掌侧韧带及掌短肌组成,腕掌侧韧带远端与小鱼际筋膜相连,近端与前臂深筋膜相连;GuyOn管近端尺侧为豌豆骨及尺侧屈腕肌腱,远端桡侧由钩骨钩构成,止于钩骨和钩豆韧带纤维弓。
尺神经及尺动、静脉通过此管至手掌,尺神经位于尺动脉的尺侧。
尺神经在GuyOn管内分为两支,浅支先发出运动支支配掌短肌,然后继续下行,发出感觉支支配小指及环指尺侧的皮肤感觉;深支为运动支,通过钩骨钩与尺动脉深支一起在小指展肌和小指短屈肌之间走行,发出分支支配拇内收肌、拇短屈肌深头、小指展肌、小指对掌肌、小指短屈肌、骨问肌和环小指的蚓状肌。
尺神经在Guyon管内有3个部位易发生神经卡压。
第1个部位位于GuyOn管的近端腕豆骨处,在尺神经分为浅、深两支之前,神经于此处卡压将出现受压神经支配肌肉的无力及环小指麻木;第2个部位位于尺神经分出浅、深支后的远端桡侧,主要是尺神经深支压迫,表现为骨间肌和第3~4蚓状肌无力,无环、小指的感觉障碍;第3个部位位于Guyon管远端的内侧,压迫尺神经浅支,表现为环、小指的感觉障碍。
腕部尺神经受压的原因很多,此部位的先天与后天的解剖异常、肿瘤、炎症性疾病,均可压迫神经产生症状。
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①创伤:腕部的职业性慢性钝性挫伤,腕部的骨折脱位如豌豆骨、钩骨、第4~5掌骨基底部骨折,腕掌关节脱位等;②腕部的肿瘤及肿瘤样病变:如腱鞘囊肿、脂肪瘤、血管瘤、神经鞘膜瘤等;③Guy。
尺神经小切口松解疗肘部尺神经卡压综合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肘部不适、手部麻木无力等症状,这其中的一个可能原因便是肘部尺神经卡压综合征。
而尺神经小切口松解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正逐渐为人们所关注和应用。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肘部尺神经卡压综合征。
尺神经在肘部通过一个相对狭窄的通道,当这个通道因为各种原因变得狭窄,或者周围的组织对尺神经产生了压迫,就会引发一系列症状。
常见的原因包括肘部骨折后的畸形愈合、肘部长期反复的活动导致的软组织增生、肘部的腱鞘囊肿等等。
患者常常会感到小指和无名指的麻木、刺痛,手部力量减弱,比如无法握紧物品,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出现手部肌肉的萎缩。
那么,尺神经小切口松解术又是怎样的一种治疗方式呢?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一个较小的切口,精准地找到受压的尺神经,并解除周围组织对它的压迫。
这种手术方式相比传统的大切口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在进行尺神经小切口松解术之前,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评估。
这包括询问病史,了解症状出现的时间、发展的过程,以及是否有过肘部的外伤、手术等情况。
同时,还会进行体格检查,检查手部的感觉、运动功能,判断尺神经受损的程度。
此外,还可能会借助一些辅助检查,如肌电图、肘部的 X 光、CT 或磁共振成像(MRI)等,以更准确地了解尺神经受压的位置和原因。
手术过程中,医生会在肘部选择一个合适的位置做切口。
这个切口通常不会太大,一般只有几厘米长。
然后,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小心地分离出尺神经。
在找到受压的部位后,医生会仔细地松解周围的筋膜、韧带等组织,解除对尺神经的压迫。
有时,还可能需要处理一些增生的组织或者囊肿。
手术的关键在于既要充分解除压迫,又要尽量避免损伤尺神经及其周围的血管。
手术后的恢复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患者通常需要佩戴一段时间的支具,以保护肘部和尺神经。
在恢复期间,医生会指导患者进行一些康复训练,比如手部的伸展、握拳等动作,帮助恢复手部的功能。
肘管综合征尺神经前移术后再发尺神经卡压的治疗王健【摘要】目的探讨肘管综合征尺神经前移术后再发尺神经卡压的治疗方法.方法2008-2014年,对收治的12例肘管综合征尺神经前移术后再发尺神经卡压的患者实施了屈肌腱表面筋膜与皮下浅筋膜包绕前置皮下尺神经的手术.结果本组12例经6~60个月随访,患手尺侧及环小指麻木疼痛感逐渐消失,手内在肌萎缩症状无加重.结论尺神经皮下前置术确切的纤维筋膜固定尺神经是预防和治疗肘管综合征尺神经前移术后再发尺神经卡压的有效方法.【期刊名称】《实用手外科杂志》【年(卷),期】2016(030)001【总页数】2页(P106-107)【关键词】肘管综合征;尺神经前置;尺神经卡压【作者】王健【作者单位】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医院手足显微外科,辽宁营口115007【正文语种】中文肘管综合征是肘部的尺神经在不同平面受到卡压而产生的一系列神经损伤的综合征[1]。
2008年-2014年,我们对外院12例肘管综合征尺神经前移术后再发尺神经卡压的患者实施了屈肌腱表面筋膜与皮下浅筋膜包绕前置皮下尺神经的手术。
经6~60个月随访,患者手部尺侧及环小指麻木、痛觉感逐渐消失,手内在肌萎缩症状无加重。
我们认为,尺神经皮下前置术确切的纤维筋膜固定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2例,男5例,女7例,年龄27~62岁,平均42岁。
病程为第一次术后9~36个月,平均14个月。
临床症状主要为手掌内侧、环小指感觉麻木,疼痛较第一次术前加重,手内在肌萎缩较第一次术前加重。
1.2 手术方法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在肘部内上髁上8.0 cm处向远端7.0 cm做手术切口,分别探及远、近端正常尺神经,仔细剥离尺神经,见尺神经前置于肱骨内髁前0.5 cm处,粘连较重,充分游离尺神经,切除神经外膜纤维增生组织,前置皮下脂肪组织内,于内侧屈肌群表层深筋膜自内上髁将腱膜从外侧4.0 cm处向内与屈肌分离,再将筋膜下肌肉做35°斜行向外、深、下分离(宽约 2.5 cm,长 5.0 cm,深1.5 cm),形成尺神经肌床。
腕部神经卡压|腕尺管综合征概述腕尺管综合征又被称为Guyon管尺神经卡压、腕尺管综合征和腕部尺神经卡压等,是临床上常见的尺神经卡压病变,也是较早被认识的上肢周围神经卡压病变之一。
本病多为慢性职业劳损,多见于水工、铁工、铲掘工、骑自行车长途旅行者。
应用解剖腕尺管也称Guyon管,位于小鱼际肌区的近端,豌豆骨和钩骨钩之间的一个狭窄的间隙。
近端的入口为三角形,由豌豆骨尺侧、腕掌韧带浅面和腕横韧带后侧的横向面组成。
在Guyon管内,管壁的底部,豆钩韧带位于中央,腕橫韧带纤维位于桡侧,豆掌韧带位于尺侧端;管壁的顶部为多层结构,由腕横韧带掌腱膜近端的纤维束和掌短肌远端组成;管的内侧壁由豌豆骨和小指展肌的腱性起点构成;管的外侧壁则由被覆有腕横韧带的钩骨钩和联系掌短肌筋膜与小鱼际肌筋膜之间的筋膜组织组成。
在远端的出口处,有从钩骨钩的顶部发出的腱弓样结构向内侧和近侧跨行至豌豆骨,并加入到小鱼际肌的腱性起点中。
Guyon管内有尺神经、尺动脉及其伴行静脉,以及脂肪组织。
尺神经在腕部近侧7-9cm处发出了手背支后,下行至腕部,在动脉的尺侧进入Guyon管。
在管内,尺神经分为深支和浅支,即运动支和感觉支。
科学家们根据尺神经分为深支和浅支的部位Guyon管分为3个区:一区是指尺神经分叉处以近的部分;二区是指分叉以远包绕尺神经深支的部分;三区是指分叉以远包绕尺神经浅支的部分。
尺神经感觉终末支在Guyon管内与运动支分开后,继续由浅面向远走行,最后跨过出口处的腱弓行至小鱼际肌的浅面,离开Guyon管;运动支则继续向远侧和深面行走,最后在腱弓的深面下行,向桡侧绕过钩骨,行经小指短屈肌的深面,离开Guyon管。
在管内,尺神经深支发出支配小鱼际肌的肌支,支配掌短肌的分支则起于尺神经的浅支。
尺神经浅支在出管时分为两个终末支,并最终延续为支配小指桡侧和环指小指尺侧皮肤感觉的指神经。
尺神经深支到达掌中部后,位于指深屈肌腱的深面,并发支以支配尺侧的两块蚓状肌、全部的骨间肌、拇收肌和拇短屈肌的尺侧头。
尺神经嵌压在手外科是比较常见的,但是经常被误认为是神经内科的疾病或者颈椎病等,从而耽误了治疗。
本节课将根据尺神经受压的部位将疾病分为几个综合征,并且分别加以阐述。
一、概述周围神经在经过解剖上某些特定的部位时,如经过某些肌肉的起点处、穿过肌肉,或者神经骨性纤维鞘管,或者是先天畸形变异等处,因为这些地方比较硬韧,所以神经本身可移动的位置比较小,经过长时间的压迫以及肢体活动的时候对神经局部产生的牵拉和磨损可以导致神经的损害,从而产生感觉以及运动的障碍,称为周围神经嵌压综合征。
(一)症状特点周围神经嵌压综合征起病缓慢,一般先出现感觉障碍,后出现肌肉麻痹,根据受压神经的部位不同,组成纤维成分不同,其功能障碍表现各异,有的是单纯感觉障碍,如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有的是单纯运动障碍,如前臂旋后肌卡压综合征,也有同时感觉和运动的障碍,如腕管综合征、尺神经嵌压综合征等等。
神经伴行的血管也可同时受压出现症状。
(二)周围神经病理变化慢性神经嵌压有三个基本变化,一是反复短暂的缺血,二是血—神经屏障改变,三是神经变性—瓦勒变性。
无髓纤维最先发生变性,有髓纤维次之,但无髓纤维再生亦早。
神经束周边的纤维首先开始变性,继之整个神经束和神经干的神经纤维出现广泛的瓦勒变性,周围结缔组织增生。
(三)临床表现早期的轻度神经卡压几乎无症状,需造成局部神经缺血,才能诱发症状:如腕管综合征的屈腕试验。
中度损伤时患者有神经感觉区的疼痛、发麻、感觉异常,卡压部 Tinel 征阳性,症状和体征时重时轻,但随着运动和感觉纤维的逐渐减少,而出现肌肉萎缩和感觉障碍以及两点辨别觉的异常。
晚期,神经再生亦停止, Tinel 征也可变现为阴性。
(四)解剖结构1. 尺神经走行尺神经是由颈 7 、胸 1 神经组成,它是从臂从的内侧束发出来,然后沿着肱二头肌内侧沟随着肱动脉下行,在臂的中部转向后下,经过肱骨内上髁后方进入尺神经沟,然后再进入前臂。
尺神经在前臂尺侧屈腕肌深面,随着尺动脉下行,到了桡腕关节上方约 5 cm 处,发出尺神经的腕背支,然后神经干下行,这一段神经称为尺神经的掌支。
腕尺综合征腕尺综合征又称Guyon综合征、腕部尺神经卡压综合征、腕尺管综合征、豆-钩裂孔综合征等,是尺神经在通过腕部狭窄的纤维性管道时受到嵌压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本病的发生率低于腕管综合征,好发于40~70岁的中老年人。
一、病因引起手部掌面尺侧疼痛的因素很多。
当人们摔倒时,多以手腕过伸,手掌尺侧着地为主,可导致掌部尺侧损伤。
使用重锤或气钻的工人易发生小鱼际区损伤。
这些损伤可导致钩骨钩或豌豆骨骨折,豆骨、三角骨脱位,月三角韧带的撕裂,尺动脉瘤和动脉血栓的形成,以及尺神经的损伤,这些损伤是腕部尺神经卡压的主要因素。
除此之外,占位性病变、瘢痕挛缩、异常肌肉和神经瘤等也可引起腕部尺神经卡压。
(一)结节性压迫腕部尺神经卡压最常见的病因为结节性压迫,大约占总患者数的30%。
在无明显创伤的患者中,86%由结节性压迫引起,压迫神经的部位大多数位于三角骨与钩骨的关节处。
常见于职业性慢性损伤,如腕部长期承受尺侧重压或长期使用振动工具及叩击工具的职业,如持铲掘土、剪切钢丝、起重司机握持操纵杆等。
(二)腕尺侧骨折骨折导致的腕尺综合征是尺神经卡压的主要因素,特别是钩骨骨折,大约14%的腕尺侧骨折患者可出现尺神经卡压。
(三)解剖异常一些肌肉变异如副小指屈肌、小指展肌以及掌长肌延伸至腕尺管等,引起的神经卡压是腕尺综合征的主要原因,大约占患者总数的16%。
另外,腕骨的副骨亦可压迫尺神经。
(四)腕尺管内容物增加如起于三角钩骨关节的腱鞘囊肿,以及神经瘤、巨细胞瘤、血管瘤、脂肪瘤韧带增厚、豆骨钩骨联合等均可压迫腕尺管内的尺神经。
(五)其他1.尺动脉栓塞可单纯引起感觉功能障碍,此类因素大约占腕尺综合征的7%。
2.重复性创伤所致的腕尺综合征大约占患者数的6%。
3.风湿性滑膜炎、类风湿性滑囊炎,特别是尺侧腕屈肌和指浅屈肌腱滑囊炎,也与腕尺综合征有关。
二、临床表现根据尺管解剖分区,临床将腕尺综合征分为3型:混合型、感觉功能障碍型和运动功能障碍型。
解剖知识精进专题神经篇——尺神经一、走行及分支:然后沿肱三头肌内侧头的前面下降到肘后侧,于肱骨内上髁及尺骨鹰嘴之间,经内上髁后下侧的尺神经沟,穿尺侧腕屈肌两头之间至前臂,继续沿前臂内侧下降,在前臂上半部,位于指深屈肌的表面,被尺侧腕屈肌遮蔽。
下半部则位于尺侧腕屈肌的桡侧,仅被皮肤及固有筋膜覆盖,继而,越过腕横韧带的浅面,在腕掌侧韧带的深面,经豌豆骨桡侧进入手掌,分为掌深支及掌浅支。
尺神经分支:1、经肘关节时,发2-3细支,至肘关节。
2、在前臂上部,近肘关节处,分出两肌支,一支至尺侧腕屈肌,另一支至指深屈肌尺侧半。
3、掌皮支:在前臂中点发出,沿尺动脉掌侧下降,穿深筋膜分布于手掌小鱼际的皮肤。
4、手背支:在前臂下1/3处由本干发出,经尺侧腕屈肌深方下行达手背,分成五支指背神经,分布于手背尺侧半和尺侧两个半手指背面的皮肤(中指末节和环指末节桡侧指背皮肤由正中神经分布,但这种分布不是绝对的,有时可出现变异)。
5、浅支:主要由感觉神经构成,于掌腱膜深方分为一条指掌侧固有神经和一条指掌侧总神经,后者至指根部又分为两条指掌侧固有神经,分布于尺侧一个半手指的掌面皮肤(其分布区域可有变异)。
6、深支:主要由运动纤维组成,经小指展肌与小指短屈肌之间穿入掌深部,分布于小鱼际肌群、全部骨间肌、第3、4蚓状肌、拇收肌和拇短屈肌深头。
7、尺神经在前臂及手掌发出血管支,至尺动脉及掌动脉。
二、卡压点1、Struthers弓:起于肱三头肌内侧头,止于内侧肌间隔增厚的筋膜带,存在于70%的正常人群中,位于肱骨内上髁近侧8cm,宽1.5~2cm,斜行从尺神经表面经过。
其前界为臂内侧肌间隔,外界为肱三头肌内侧头的深部纤维。
注意不要与Struthers韧带混淆,后者连接肱骨内侧的髁上突与内上髁,与正中神经卡压有关。
2、臂内侧肌间隔:由深筋膜发出的结缔组织,构成筋膜板,连接骨膜和深筋膜,臂内、外侧两个肌间隔将臂部肌肉分为前(屈肌)、后(伸肌)两群。
综述精选:上肢3大周围神经卡压综合症(1)——尺神经管综合症上肢的周围神经可在多个解剖位置受到卡压,并可在卡压后表现出肌力减弱、感觉异常以及疼痛等功能障碍。
正中神经在腕部受到卡压,即表现为腕管综合征;而在肘部受到卡压,则表现为肘管综合征。
除了上述两种最常见的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骨科医师还需要熟悉其它少见的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从而更好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
本文将介绍尺神经、桡神经和正中神经在上肢所出现的相对少见的卡压综合征,主要从神经及其走行部位的解剖特点、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相应的治疗进行介绍。
尺神经管综合征尺神经最常见的卡压部位是肘部,可出现肘管综合征;尺神经也可在腕部的远端出现卡压,即尺神经管综合征。
与在肘部卡压相似,尺神经在腕部远端卡压可出现手和手指的运动、感觉功能障碍(小指、环指尺侧半)。
尺神经管综合征在解剖上呈现的重要临床特征可将其与肘管综合征区分开来,因为尺神经在进入腕部的尺神经管前就分成手掌支和手背支,而主干则继续下行。
出现肘管综合征的患者可表现为肌肉萎缩、无力,可导致手部无力、功能障碍;而尺神经远端受卡压(尺神经管综合征)的患者,患者的尺侧腕屈肌、控制小指、环指的指深屈肌(FDP)这些肌肉的肌力可以正常,但是却更常出现爪形手畸形。
尺神经远端卡压可单独出现也可与近端卡压同时出现,若近端、远端同时出现卡压,则近端卡压的临床表现可掩盖远端卡压的表现。
1解剖1861年,Guyon最先对尺神经在腕部的卡压进行描述,即在尺神经通过腕部一个三角形间隙时可出现卡压症状,该间隙也被称为Guyon管或尺神经管。
随后学者按照尺神经的走行及解剖特点将该间隙分为3个区域,尺神经在不同区域卡压可出现不同的运动、感觉功能障碍;反过来说,医生可根据患者的不同主诉、检查来推断卡压的部位。
尺神经管长约4~4.5cm,起自于腕掌侧韧带近端边缘(图1),并延伸至小鱼际肌腱弓处,其边界并不恒定,多在豌豆骨和钩状骨之间,此外尺动脉也走行与尺神经管中。
周围神经病“神经卡压综合征”手术治疗之“腕尺管综合征”腕尺管综合征(carpal ulnartunnel syndrome),又称Guyon 氏综合征(Guyon's syndrome),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腕部尺神经在 Guyon 氏管内受到卡压所引起的综合征,可伴有其支配区的感觉或(和)运动障碍。
该病较为少见。
••腕尺管示意图•腕尺管是一个骨性纤维管道:•顶由腕前韧带组成、掌短肌组成;•底由小鱼际肌及屈肌支持带组成;•外壁由屈肌支持带、钩骨钩组成。
•内壁由小鱼际筋膜远端及豌豆骨组成。
腕尺管内有尺动脉、尺静脉、尺神经及其分支通过,这些内容物被密闭的骨纤维管道包裹,管腔狭窄坚硬,因此任何引起管腔狭小或内容物增大或增多的因素都可能会引起尺神经卡压。
腕部的尺神经卡压通常由占位性病变引起的,如脂肪瘤、囊肿、尺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肌肉异常及腕骨骨折;反复的创伤如操作气锤或使用手操作鼠标的活动也可以在手腕部引起尺神经病变。
尺神经及分支、皮肤支配区解剖示意图该病的诊断依据是:1. 患侧手尺侧一个半指麻木,不伴有手背侧感觉麻木,2. 手内在肌萎缩,肌力减退,可出现爪形手畸形,3. 夹纸试验、Froment征、Tinal 征阳性。
辅以MRI影像、超声及肌电图等辅助检查可基本确诊该疾病。
治疗1.保守治疗:•1.对于症状较轻,且只存在感觉症状,确定无占位性病变的患者;•2.职业相关损伤等慢性劳损引起的Guyon 氏综合征,可先去除损伤因素。
•3.对于一些病因不明或诊断不明确的患者也应该先行保守治疗。
2.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无好转的患者均应尽快采取手术治疗,根据临床经验,卡压时间越长,肌肉萎缩越严重,预后越差。
预后病变早中期,神经损害尚不严重,诊治及时得当者,效果较好,85%以上的患者可获痊愈。
而病变晚期,神经已产生严重的华勒变性,即便进行了较为精良的神经松解术,效果亦难尽人意。
该患者”右手尺侧1指半麻木1+年”,经保守治疗及服药,效果不佳,难以忍受。
神经卡压综合征是指周围神经受到某周围组织的压迫,而引起疼痛、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及电生理学改变,属骨-纤维管、室压迫综合征之一。
慢性神经卡压通常是患者感觉和运动不适的根源。
相对于外伤的急性周围神经卡压,此病通常为慢性表现。
表现为肢体运动的无力,麻痹,感觉过敏等感觉障碍,但不包括疼痛,由周围神经引起的疼痛提示急性神经嵌压,神经营养血管的栓塞,或者全身性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受到慢性压迫,温度和痛觉是最后消失的,运动,震动,压力等感觉是最先受到损伤的。
病理生理神经卡压病变的致伤因素为神经缺血和机械性损害。
急性短期的压迫可使神经缺血,受压轴索轴浆流受阻,缺氧,水肿。
压迫严重持久可使神经纤维发生脱髓鞘变化,甚至远端轴索崩解,髓鞘发生Waller变性。
肢体活动时,处于狭窄通道内神经纤维在机械刺激下发生慢性损伤性炎症,并加重水肿-缺血的恶性循环。
但一般病理变化都在Seddon机能性麻痹阶段和Sunderland5级分类的第1、2级。
大部分为可逆性损害。
病因诱发神经嵌压的疾病大致可分三大类:①管内压迫:腱鞘囊肿,神经纤维瘤,神经慢性损伤性炎症。
②管外压迫:骨疣、骨与关键损伤、韧带损伤。
③全身疾患:类风湿性关节炎、粘液水肿、肥胖病、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Reynaud病、妊娠等可合并神经卡压征。
周围神经相关的检查本病由于发生部位较多,且各个部位的检查方法不一,无法一一列举,从各种普遍的检查上来说,采用神经根病EMG检查,可显示纤维震颤和去神经电势,一般无传导速度减慢。
周围神经受累可有传导速度减慢和远端潜伏期减慢。
而X线平片则仅能发现骨增生和陈旧损伤征象。
另外还可以采用一些诊断性神经阻滞的方法,主要是应用于临床表现不典型的患者。
可于怀疑发生神经卡压综合征的部位,选取主要的神经,注射1%的利多卡因2ml,如果患者的临床症状迅速缓解,有助于诊断。
临床常见的周围神经卡压1.腕管综合征本病又称迟发性正中神经麻痹,是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引起。
尺神经卡压超声诊断标准
尺神经卡压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病变,常常导致手部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
超声诊断已经成为诊断尺神经卡压的重要工具,其诊断标准也逐渐得到了明确。
超声诊断尺神经卡压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神经形态学,超声可以准确显示尺神经在横断面和纵断面的形态,包括神经的厚度、形态、内部回声等。
在正常情况下,尺神经应呈现出清晰、均匀的形态,而在卡压情况下,神经可能会出现扁平、增厚等异常表现。
2. 神经运动学,超声可以用于观察尺神经的运动情况,通过对神经的运动性能进行评估,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卡压导致的神经运动受限。
3. 神经血流,超声可以检测尺神经周围的血流情况,包括动脉和静脉的血流速度、血流方向等,从而评估是否存在血管对尺神经的压迫。
4. 神经压痛点,超声可以帮助医生找到尺神经卡压的压痛点,从而确定病变的位置和范围。
总的来说,超声诊断尺神经卡压的标准主要包括形态学、运动学、血流动力学和压痛点的评估。
这些标准的明确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尺神经卡压,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从而减轻病痛,恢复手部功能。
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超声诊断在尺神经卡压的应用将会更加精准和可靠。
尺神经卡压查体及治疗定位尺神经来源尺神经主要由来自C8和T1的脊神经纤维组成,部分人群C7的神经纤维也参与尺神经的组成,其神经丛穿过斜角肌间隙,然后走行在胸小肌和肩胛下肌之间。
体表投影:自胸大肌下缘肱动脉始端博动点开始,向下内侧到肱骨内上髁与鹰嘴之间,继续经前臂尺侧达豌豆骨桡侧的连线为尺神经投影线。
肱骨内上髁后方尺神经位置表浅,是常用检查尺神经部位。
尺神经走行上臂尺神经在上臂近端伴随肱动脉内侧走行,与走行在肱动脉外侧的正中神经相对,在此部位,尺神经走行于屈肌和伸肌肌间隔,在上臂中段喙肱肌附着于肱骨处,尺神经穿过此肌间隔,然后被肱三头肌内侧头的前内侧面包绕。
约50%的肌间隔筋膜延伸形成拱形结构连接于肱三头肌内侧头,此结构位于上臂中下1/3,称为Struthers弓(距离内上髁向上8cm 处)。
肘部在尺神经由上臂下端肱三头肌内侧头穿出后,随即进入肘关节髁后窝。
髁后窝是一个由肱骨内上髁和尺骨鹰嘴组成的弯曲骨性凹槽。
走行经过肘关节后,尺神经随即穿入尺侧腕屈肌下方,继续下行。
骨性髁后窝下方区域称为肘尺管,其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由连接尺侧腕屈肌近端两肌腱及覆盖于尺神经上方的腱膜组成。
第二部分是尺神经在尺侧腕屈肌两个头之间及下方走行的区域。
在约75%的人群中,尺侧腕屈肌之间的腱膜组织非常厚,被称为Osborne韧带,其可造成尺神经压迫。
当肘关节屈曲时,上述尺侧腕屈肌腱膜张力增加,有可能使走行于其下方的尺神经受到挤压。
此外,当尺侧腕屈肌收缩时,尺神经也容易在上述靠远端的肘管第二部分受到挤压。
前臂尺神经由尺侧腕屈肌两个头之间穿入其下方,向前臂远端走行于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之间。
在发出支配尺侧腕屈肌的分支后,尺神经通常仅发出一个主要分支支配指深屈肌。
尺神经在腕横纹向上7cm处穿出尺侧腕屈肌,因此在前臂远端1/3无肌肉覆盖保护,走行于尺侧腕屈肌腱内侧和指浅屈肌腱外侧之间。
尺神经在前臂远端1/2处发出两个感觉分支:一个是尺神经背侧皮支,它由距腕关节6cm处发出后即折返远离尺神经背侧中线,向前臂远端背侧走行于尺骨与尺侧腕屈肌腱之间,然后穿过前臂筋膜走行于皮下。
尺神经腕部Guyon管内卡压的诊断与治疗
凌磊;郝国严;陈洪勋;张云岐
【期刊名称】《辽宁医学杂志》
【年(卷),期】1998(000)003
【摘要】尺神经腕部Guyon管内卡压的诊断与治疗解放军第二0二医院(110003)凌磊郝国严陈洪勋张云岐*我们于1980年以来收治了11例少见的由于构成Guyon管本身的韧带、骨端增生肥厚及致密纤维束压迫尺神经的病人,由于诊断及时,早期手术,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总页数】1页(P42-42)
【作者】凌磊;郝国严;陈洪勋;张云岐
【作者单位】解放军第二0二医院;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1.3
【相关文献】
1.针刀治疗腕部尺神经卡压综合征 [J], 王基萍;张明;丛培军;王春叶
2.腕管综合征与尺神经腕部卡压相关性的神经电生理学分析 [J], 刘晓琳;殷文靖;盛加根
3.大骨节病致尺神经腕部卡压的诊治 [J], 付晓晖;王金昌
4.腕部尺神经卡压的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J], 丁健;路来金;陈临炜
5.腕部尺神经深支卡压综合征 [J], 周枫;方有生;陈德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