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卡压综合症
- 格式:ppt
- 大小:1.43 MB
- 文档页数:80
1.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症是指臀上皮神经在其行径途中的骨纤维管、筋膜的出入点、神经本身因损伤、水肿、粘连而受到卡压,引起相应神经支配部位疼痛的综合征。
临床表现:患者自觉腰臀部疼痛,尤其是臀部呈刺痛、酸痛或撕裂样疼痛,疼痛位置较深,区域模糊。
急性期疼痛较剧烈,向大腿后外侧放射,一般不超过膝关节;慢性期可见臀部麻木,无下肢麻木;行走、站立均痛,起坐闲难、疼痛加重、腰部使不上劲,需扶物或由人帮助,腰部功能活动受限。
对侧肢体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加强试验阴性,屈膝屈髋试验阳性,可在臀部查到明显的压痛点。
2 鉴别诊断本病应与以下疾病相鉴别(1) 腰椎间盘突出症:该疾病的疼痛常超过膝关节且在腹压增加时可加重病症,直退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相应神经根椎旁压痛试验阳性,CT、MRI 可明确鉴别。
(2) 梨状肌综合症:在臀中部可找到横条状的病变,该部位有明显压痛,髋关节内收和内旋受限并加重疼痛。
(3) 腰 3 横突综合征:该疾病的特征性压痛点在腰三横突尖部作鉴别。
(4) 腰椎管狭窄症:其疼痛比拟重。
腰后伸试验阳性,下肢肌力、反射、感觉均可出现异常,并且根据 CT、MRI不难做出鉴别。
治疗:1.在腰臀部循臀上皮神经的行径路线查找明显的压痛点,选择确定治疗部位,然后针对治疗点进行点、按、揉、拨等手法治疗,力量大小以病人有酸胀痛感,但不抗拒为准,时间为 30rain ,每天一次。
2.中频电刺激治疗:每日两次。
3.口服甲钴胺、维生素 B1、B6 等营养神经性药物。
4.针灸治疗:常选用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委中、环跳、阿是等穴进行针灸治疗,一天一次。
5.局部封闭:用复方倍他米松 0.5mL 和 2%利多卡因 3mL混合液在髂嵴中点或髂嵴中下 2~3 cm 压痛点处注射, 1 次/ 5 d ,3 次 1 疗程。
讨论 : 〔1〕一般认为臀上皮神经来源于 L1-3 脊神经后支的外侧支 ,外侧支有肌支和皮支:肌支支配竖脊肌,皮支走行至髂嵴上方骶棘肌外缘处穿出腰背肌筋膜后层到皮下,然后跨越髂嵴到臀部为臀上皮神经,分布于臀部和股外侧皮肤,入臀以后继续在筋膜中下行,可达股后下部。
神经卡压综合征【病因】病变多位于一些特定解剖部位,骨--纤维管,或无弹性的肌肉纤维缘、腱弓等神经通道关键卡压点,该处受压神经难以回避、缓冲。
其病因可归纳成三大类:①管内压迫:腱鞘囊肿,神经纤维瘤,神经慢性损伤性炎症。
②管外压迫:骨疣、骨与关键损伤、韧带损伤。
③全身疾患:类风湿性关节炎、粘液水肿、肥胖病、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Reynaud病、妊娠等可合并神经卡压征。
【症状】一、本病的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1、疼痛和感觉异常:可按神经支配皮节发生感觉缺失或异常。
2、夜间加重又称休息痛。
3、疼痛可向近侧远侧同时放射,需与双重卡压鉴别。
4、肌肉萎缩、无力、运动不协调。
5、交感神经受累征:表现为温度、颜色、发汗及营养障碍。
6、卡压点的局限性压痛、放射。
卡压点远近侧均有压痛称Vallex 现象。
7、Tinel征:为卡压点的轻叩痛并有发麻感。
二、各部位神经卡压综合征(一)腕管综合征本病又称迟发性正中神经麻痹,是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引起。
腕管位于掌根部,底部和两侧由腕骨构成,腺横韧带横跨其上,形成一骨-纤维通道。
手和腕长期过度使用引起慢性损伤,腕横韧带及内容肌腱均可发生慢性损伤性炎症,使管腔狭窄是最常见的原因。
其次是腕部急性损伤,桡骨远端骨折,月骨脱位可引起正中神经急性或继发受压。
某些全身疾病可通过腕管内容物增大,引起自发性正中神经损害。
好发年龄为30~60岁,女性为男性的5倍,一般为单侧发病,也可双侧。
起病缓慢,正中神经支配区疼痛,麻木,发胀,常入睡数小时后痛醒,活动后缓解。
正中神经分配区皮肤感觉迟钝,过敏。
大鱼际可有萎缩,拇指笨拙无力。
叩击腕部可出现Tinel征,腕关节极度屈曲60秒,手的感觉异常可加重(Phalen试验),腕管内压增高。
血压计充气超过收缩压30~60秒可诱发患手疼痛。
过度伸腕与屈腕试验同样引起感觉异常和疼痛加重。
腕管掌侧卡压点压痛放射痛。
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非手术治疗使腕制动于中立位,腕管内注射皮质激素。
神经卡压综合征有哪些症状?*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神经卡压综合征症状,尤其是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早期症状,神经卡压综合征有什么表现?得了神经卡压综合征会怎样?以及神经卡压综合征有哪些并发病症,神经卡压综合征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神经卡压综合征常见症状:感觉障碍、关节疼痛、肩痛、囊肿、麻痹、营养障碍、肌肉萎缩*一、症状1、疼痛和感觉异常:可按神经支配皮节发生感觉缺失或异常。
2、夜间加重又称休息痛。
3、疼痛可向近侧远侧同时放射,需与双重卡压鉴别。
4、肌肉萎缩、无力、运动不协调。
5、交感神经受累征:表现为温度、颜色、发汗及营养障碍。
6、卡压点的局限性压痛、放射。
卡压点远近侧均有压痛称Vallex现象。
7、Tinel征:为卡压点的轻叩痛并有发麻感。
*二、各部位神经卡压综合征1、腕管综合征本病又称迟发性正中神经麻痹,是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引起。
腕管位于掌根部,底部和两侧由腕骨构成,腺横韧带横跨其上,形成一骨-纤维通道。
手和腕长期过度使用引起慢性损伤,腕横韧带及内容肌腱均可发生慢性损伤性炎症,使管腔狭窄是最常见的原因。
其次是腕部急性损伤,桡骨远端骨折,月骨脱位可引起正中神经急性或继发受压。
某些全身疾病可通过腕管内容物增大,引起自发性正中神经损害。
好发年龄为30~60岁,女性为男性的5倍,一般为单侧发病,也可双侧。
起病缓慢,正中神经支配区疼痛,麻木,发胀,常入睡数小时后痛醒,活动后缓解。
正中神经分配区皮肤感觉迟钝,过敏。
大鱼际可有萎缩,拇指笨拙无力。
叩击腕部可出现Tinel征,腕关节极度屈曲60秒,手的感觉异常可加重(Phalen 试验),腕管内压增高。
血压计充气超过收缩压30~60秒可诱发患手疼痛。
过度伸腕与屈腕试验同样引起感觉异常和疼痛加重。
腕管掌侧卡压点压痛放射痛。
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非手术治疗使腕制动于中立位,腕管内注射皮质激素。
反复发作,非手术治疗难以缓解者需行手术减压。
有利用内窥镜手术的报道。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症周围神经卡压综合症 [基本概念]:神经系统疾病当中周围神经卡压综合症是针刀治疗的适应症之一。
目前比较统一的周围神经卡压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的概念是指周围神经在其行程中任何一处受到卡压而出现感觉、运动等功能障碍,这一定义临床引用较少,但概括全面且恰当。
狭义的概念临床引用较多,但覆盖面不广,是指周围神经经过某些解剖上的特定部位,如经过肌肉的腱性起点,穿过肌肉,绕过骨性隆起,经过骨纤维鞘管及异常纤维束带处,因这些部位较硬韧,神经本身因肢体运动,在这些部位反复摩擦造成局部水肿等炎症反应,使鞘管容积减小,神经在压迫及反复摩擦下引起血液循环障碍,发生脱髓鞘改变,造成不同程度的感觉及运动功能障碍。
[治疗方法]:周围神经卡压有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两种方法,原则上应采取手术治疗,且疗效也较满意。
手术治疗是对卡压神经行松解术,包括单纯松解去除卡压物、神经外膜松解和神经束膜松解等。
针刀治疗能够通过对神经受卡压部位附近的软组织进行有限松解,直接或者间接的接触神经卡压,从而缓解症状。
并且经过多年临床实践,显示针刀治疗对于部分周围神经卡压综合症具有良好的疗效。
以下举例列举了一些临床常见的周围神经卡压综合症类的疾病,这些疾病都是经过针刀治疗效果比较明显的疾病:1.神经根型颈椎病2.腕管综合征3.肘管综合征4.梨状肌综合症5.股外侧皮神经综合症6.莫顿跖痛症7.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症8.枕大神经卡压综合症9.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神经根型颈椎病(周围神经卡压综合症之一) [基本概念]:神经根型颈椎病是各型中发病率最高者,约占60%。
此乃侧后方突出物刺激或压迫颈脊神经所致,主要表现为与颈脊神经根分布区相一致的感觉、运动及反射障碍。
[临床病因]: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是由于髓核的突出与脱出,后方小关节的骨质增生,钩椎关节的骨刺形成,以及其相邻的三个关节(椎体间关节、钩椎关节及后方小关节)的松动与移位均可对脊神经根造成刺激与压迫。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身体疼痛问题,其中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症就是一种容易被忽视但却会给人带来不小困扰的病症。
首先,咱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臀上皮神经。
臀上皮神经是从腰 1 到腰 3 脊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发出的,它穿过了多层肌肉、筋膜等组织,最终分布在臀部的皮肤区域。
简单来说,它就像是一条传递感觉和运动信号的“电线”,如果这条“电线”在某个地方被卡住或者受到了压迫,就会出现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症。
那么,是什么原因会导致臀上皮神经被卡压呢?常见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外伤。
比如不小心摔了一跤,臀部着地,或者受到了直接的撞击,都可能导致局部的组织损伤,从而压迫到臀上皮神经。
第二种是长期的姿势不良。
像是长时间弯腰干活、久坐不动,尤其是坐姿不正确,会让臀部的肌肉和筋膜处于紧张状态,增加了对神经的压力。
第三种是寒冷刺激。
在寒冷的环境中,臀部的肌肉和筋膜容易收缩,也可能会挤压到神经。
当臀上皮神经受到卡压时,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
最明显的就是臀部的疼痛,这种疼痛可能是刺痛、酸痛或者胀痛,有时候还会像电击一样。
疼痛的位置通常在臀部的上方、外侧,甚至可能会延伸到大腿的后侧。
除了疼痛,还可能会有麻木感,感觉臀部和大腿的皮肤像是被打了麻药一样,知觉变得不灵敏。
有些人还会出现肌肉无力的情况,比如走路的时候感觉腿使不上劲。
要诊断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症,医生通常会通过详细的询问病史,了解疼痛的发生时间、原因、特点等。
然后进行身体检查,看看疼痛的部位、有没有压痛点、感觉和运动功能有没有异常。
有时候还会借助一些辅助检查,比如 X 光、CT 或者磁共振成像(MRI),来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比如腰椎间盘突出症、髋关节疾病等。
对于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症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
如果症状比较轻,可以先尝试保守治疗。
比如休息,让受伤的部位得到充分的放松和恢复。
物理治疗也是常用的方法,像热敷、按摩、针灸等,可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减轻神经的压迫。
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一概述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是指股外侧皮神经在途经之处因某种致压因素卡压而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
二病因常见致压原因有:1.股外侧皮神经在出骨盆入股部有成角,当肢体活动、体位不当时,神经受到持续性牵拉、摩擦、挤压等,造成局部组织水肿、瘢痕形成、肌肉筋膜鞘管增厚,引起神经卡压。
2.骨盆骨折、肿瘤、异物、石膏压迫股外侧皮神经,引起卡压。
3.手术切取髂骨时刺激神经,或局部瘢痕粘连压迫神经。
4.因外伤或血友病患者发生的髂腰肌筋膜内血肿可引起本征。
三临床表现1.多数患者有腰臀部闪伤、扭伤史,女性多见。
2.患侧臀部疼痛,呈刺痛、酸痛或撕裂样痛,急性期疼痛较剧烈,且有大腿串痛,但都超过膝部,有下肢麻木痛症状,疼痛的部位深,区域模糊,没有明显的分布界线。
3.患者常起坐困难,由坐位改直立位或由直立位下坐时,感觉腰腿部使不上劲,疼痛加重,都不能直接起坐,需双手扶物或他人扶持方能起坐。
4.弯腰活动受限,患侧下肢直腿抬高受限,但无神经根刺激体征。
在髂嵴中点直下可触及一滚动、高起的条索状物,即肥厚的股外侧皮神经,压痛明显,疼痛难忍,其周围软组织肿胀、钝厚。
四检查X线检查,可排除腰椎、骨盆及髋部骨性病变。
CT及MRI可排除肿瘤、结核及炎症。
五诊断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局部压痛、Tinel征阳性,髋后伸时症状加重,即能成立诊断。
六治疗明确诊断后,按照不同病因进行治疗。
如为局部瘢痕增生、肌筋膜鞘管狭窄所致,宜行保守治疗(休息、理疗)。
无效时,可进行手术探查,去除致压因素,切开肌筋膜鞘管,切除神经周围的瘢痕。
如患者神经受压变形或触之有硬感,或疼痛症状剧烈,应行神经手术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