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测试试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88.50 KB
- 文档页数:10
高二语文试卷试题及答案高二语文试卷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
(25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庇护(bigrave;) 蹩进(biē) 哺育(bǔ) 通衢大道(quacute;)B.觇视(chān) 多舛(chuǎn) 罡风 (ɡānɡ) 一蹴而就(cugrave;)C.菁华(jīnɡ) 墓碣(jieacute;) 缄默(jiān) 悄无声息(qiǎo)D.跛脚 (bǒ) 恫吓(hegrave;) 吮血 (shǔn) 扪心自问(meacute;n)2.下列各项,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沉缅于希望的幻觉是人的天性。
我们有闭目不愿正视痛苦现实的倾向,有倾听女海妖惑人歌声的倾向,可那是能将人化为禽兽的惑人歌声。
B.你钦羡的目光久久停留在我的书桌上,停留在那几株刚刚开始吐苞的腊梅上。
你在惊异:那些看上去瘦削干枯的枝头,何以竟结满密匝匝的花骨朵儿?C.天使是那种长着翅膀的小飞人,魔鬼是青面獠牙要下油锅炸的那种吗?他脑子中的印象,可能有些中西合壁,天使是外籍的,魔鬼却好像是国产。
D.当流浪的乞丐在衿底找到藏珠,当迷惘的人们在氨基酸之外得悉不朽的灵魂,我们才算知道自己正确的身份,我们的诗和我们的哲学才开始有其内含。
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东阳横店的秦王宫气势磅礴,景象壮观,放眼望去,众多宫殿飞檐上翘,如同鸟儿般跃起,真有腾蛟起凤的气势啊!B.千岛湖水今日一见终生难忘,它不是那种若有若无的淡绿,也不是那种一眼望见的浅绿,甚至是有深度而耐读的一湖凝碧。
C.6月23日下午,中国足球协会新闻发言人董华表示,足协领导在西安赛区被球迷围堵的新闻不实,完全是杯弓蛇影,无中生有。
D.也许,乔布斯的传奇人生让我们难以望其项背,但我们还是希望,能够在本土企业家身上看到乔布斯的影子,见证属于我们自己的“苹果”。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目前,市场上转基因食品如大豆油、油菜籽油及调和油等均已作了标志,今后,农业部门将借鉴国外标志管理经验,进一步完善转基因产品标志管理。
2024年山东省潍坊市语文高二上学期复习试题及答案指导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阅读材料】秋之韵秋,是一个多情的季节,它承载着收获的喜悦与离别的哀愁。
当第一片落叶从枝头飘落,秋的脚步便悄然而至。
秋风带着丝丝凉意,拂过稻田,金黄一片,那是大地的馈赠;掠过果园,累累硕果,那是自然的厚赐。
而最动人的,莫过于那漫山遍野的红叶,它们在秋日阳光下熠熠生辉,仿佛是大自然最绚烂的画布。
但秋不仅仅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它更是一首诗、一支歌,讲述着生命的故事。
秋天的故事里,有丰收也有离别。
当农人们忙着收割,享受一年辛劳换来的成果时,也意味着又要与夏日告别。
孩子们背着书包踏上了求学之路,年轻的心灵在秋风中激荡,对未来充满憧憬。
而在远方,那些为了梦想离家的人们,在这收获的季节,是否会更加思念家乡?秋,总是让人在喜悦的同时感受到一丝淡淡的忧伤。
【问题】1.文章开头提到秋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A. 只有收获喜悦的季节B. 承载着收获喜悦与离别哀愁的季节C. 带有淡淡忧伤的季节D. 红叶如画的季节2.第一段中,“大地的馈赠”指的是什么?A. 秋风B. 稻田里的金黄色C. 果园中的累累硕果D. 漫山遍野的红叶3.第二段提到秋天的故事包括哪些方面?A. 仅丰收B. 收割与离别C. 丰收、离别以及对未来的憧憬D. 思念家乡4.文章最后提到“秋,总是让人在喜悦的同时感受到一丝淡淡的忧伤”,这句话反映了作者对秋天的哪种情感?A. 悲观B. 单纯的快乐C. 复杂的情绪D. 对未来的恐惧5.下列哪一项最能概括本文的主题?A. 描绘秋天的美丽景色B. 讲述秋天给人们带来的忙碌生活C. 表达对秋天复杂情感的理解D. 强调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参考答案】1.B2.B3.C4.C5.C二、现代文阅读Ⅱ(17分)【阅读材料】《古街的记忆》古街,是城市历史的见证,也是人们情感的寄托。
在我国许多城市中,古街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成为了独特的景观。
以下是一篇关于古街的文章,让我们一同走进这条充满魅力的古街,感受它的独特魅力。
高二语文试题及答案文言文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之”字的,其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 之乎者也B. 之子于归C. 之乎者也,助词也D. 之乎者也,文言虚词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A. 《论语》B. 《孟子》C. 《大学》D. 《中庸》3.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诗经》中的哪一首诗?A. 《关雎》B. 《蒹葭》C. 《子衿》D. 《鹿鸣》4.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句话的意思是:A. 水太清了,鱼就无法生存B. 人太挑剔了,就没有朋友C. 水太清了,就看不到鱼D. 人太聪明了,就无法与他人相处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而”字的,其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 学而时习之B. 温故而知新C. 而翁长髯D. 而立之年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_________,_________。
”是《岳阳楼记》中的名句,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7. 《左传》是_________时期的一部史书,主要记载了_________到_________年间的历史。
8. “_________,_________。
”是《滕王阁序》中的名句,用以形容滕王阁的壮丽景色。
9. “_________,_________。
”是《出师表》中的名句,表达了诸葛亮对国家的忠诚。
10. “_________,_________。
”是《醉翁亭记》中的名句,描绘了作者在亭中饮酒作乐的情景。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请简述《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的生平及其创作《史记》的背景。
12. 《桃花源记》中,作者陶渊明是如何描绘理想中的世外桃源的?四、翻译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将下列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4. 将下列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考试检测试题卷及参考答案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ChatGPT是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研发的最新聊天机器人模型。
现实生活中,各种应用软件里的机器人客服,以及苹果手机的Siri,国产智能音箱里的小度、小爱、天猫精灵等,广义上都是与ChatGPT类似的人工智能产品。
它们能够通过理解人类语言与互动者进行对话,还能根据聊天上下文进行互动等。
只不过,ChatGPT学习能力最强,“智慧”等级最高,能够回答人类提出的各种远超以往难度的复杂问题,这使其火爆全球。
ChatGPT在和全球网友的互动中,有着各种令人吃惊的成绩。
参加了美国高校的入学资格考试(SA T),成绩为中等学生水平;用《坎特伯雷故事集》风格改写了90年代热门歌曲《BabyGotBck》;用《老友记》主角口吻创作了剧本对白;根据文字素材撰写文章;根据关键词输出一幅基本功扎实的画作;简要阐释了经济学理论;给出了消除经济不平等的六点计划……ChatGPT甚至能够按照预设的道德准则,从“人类反馈中强化学习”,以此识别恶意信息并拒绝给出有效回答。
就目前现实来看,在某种意义上,ChatGPT越来越像一个“真实的人”。
理论上,只要算力足够强大,ChatGPT与人类的互动越多,它就将“成长”越快。
虽然大型语言模型无法像人类一样思考,但基于模型算法得出的答案,在传播理论的助推下,越来越具有迷惑性,也越来越真实。
这意味着ChatGPT能够形成具备一定逻辑的“思考”结果,而基于这一能力,已经有很多人开始通过ChatGPT取巧逃避本应需要人类大脑思考进行的工作。
让人工智能不断进化演变,最终能够像人类一样思考,本是这一科研领域的终极目标。
只要时间足够长,人工智能必然能够发展出科幻电影里所描绘的能力。
但正如科幻电影里的人工智能总会超出人类控制一样,当前基于大数据学习和给定模型下的人工智能始终存在着近乎无解的“黑箱”弊端——人们无法理解算法背后的各种逻辑,以及在这些逻辑下运行的程序将会对人造成的影响。
雅礼集团2024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高二语文时量:150分钟分值: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不可像霍布斯那样,因为人没有任何善的观念,便认为人天生是恶人;因为人不知道什么是美德,便认为人是邪恶的;人从来不对他的同类效劳,因为他认为他对他们没有任何义务;人自认为他有取得自己所需之物的权利,因此便以为他自己是整个宇宙的唯一的主人。
诚然,霍布斯看出了现今的人们对自然的权利所作的种种解释的缺点,然而从他自己所作的解释中得出的结论就可看出,他的解释的着眼点也是错误的。
既然这位作者是根据他自己提出的原则进行推理的,他的论点就应该这样来表述:我们在自然状态中对保护我们自己的生存的关心,是丝毫不妨碍他人对保护他自己的生存的关心的,因此这个状态是有利于和平的,是适合于人类的。
然而他在书中所说的话却恰恰相反,因为他把为了满足许许多多欲望而产生的需要,与野蛮人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存而产生的需要混为一谈了;其实,这些欲望乃是社会造成的,而且,正因为人的欲望丛生,才使法律成为必需的东西。
既然霍布斯认为恶人是一个强壮的孩子,那我们就要问:野蛮人是否也是一个强壮的孩子?如果我们承认他是一个强壮的孩子,那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如果这个人强壮的时候也像他柔弱的时候那样依赖他人,那么,什么过分的事他干不出来呢?他的母亲如果不及时喂他奶,他就会打她;如果他觉得他的弟弟招他讨厌,他就会掐死他:如果别人碰撞了他或打扰了他,他就会咬别人的腿。
说自然状态中的人是强壮的,与说自然状态中的人需要依赖于人,这两种说法是矛盾的。
人只有在处于依赖状态的时候才是柔弱的:如果他无拘无束,不依赖他人的话,他早就是很强壮的了。
霍布斯没有看出:我们的法学家所说的阻碍野蛮人使用理智的原因,正好就是霍布斯本人所说的阻碍野蛮人滥用他们的官能的原因。
因此,我们认为野蛮人之所以不是恶人,其原因恰恰在于他不知道什么是善,因为防止他们作恶的,既不是智慧的发达、也不是法律的约束,而是欲念的平静和对恶事的无知:他们从对恶事的无知中得到的益处,比别人从对美德的认识中得到的益处多得多。
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2024.7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一个作家如何选择和书写细节?首先必须准确。
美国诗人庞德说过:“写作的道德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它的表达在根本上是否准确。
”我读许多小说,时间一长,会忘掉情节,甚至是主人公的名字,但能清晰地记得其中的一些细节。
我常常折服于优秀作家对日常生活中细节的准确把握和扎实表达,他们目光如炬,不耍花招,像技艺高超的渔夫,一叉下去就是一条鱼,鱼身上水淋淋的,散发出腥气,鱼还在挣扎,但已经被捕获了。
许多人描写细节喜欢用大量的形容词和花哨的比喻,看上去很美,让人感觉作者有才华,却华而不实,词不达意,有一种无力的感觉。
也有人描写的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细节,我们翻开许多杂志一眼就能看到,这样的细节准确但无聊、无神。
好作家不这样写细节,他们描述的细节往往是真实的细节,生活中确实存在,还能打动你。
一般作家就捕捉不到,因为它们太平常、太普通了,看上去不够美,也不够感人。
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细节,小说的现场感才更强,让读者感觉写什么都像是真的。
这类细节,是优秀小说的基础,使小说具有了真实性。
好作家描述的细节除了来源于真实生活,还有一种是在生活的基础上通过想象来呈现。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的《我们的祖先》三部曲写的内容都是假的,《不存在的骑士》中的骑士没有身体;《树上的男爵》中的男爵永远待在树上不下来;《分成两半的子爵》中的子爵被打成两半活了下来,一半代表善良,一半代表邪恶。
四川高二试题及答案语文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箴言(zhēn)缄默(jiān)踌躇(chóu)B. 翩跹(xiān)蹉跎(cuō)踌躇(chú)C. 箴言(zhēn)缄默(jiān)踌躇(chú)D. 翩跹(piān)蹉跎(cuō)踌躇(chú)答案:C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B. 他不仅勤奋好学,而且成绩优异,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C. 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关于环保的重要性。
D. 我们要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
答案:D(以下选择题略,共10题)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离骚》,其作者是_________。
答案:屈原2.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诗经》中的名句,其下一句是“_________”。
答案:但为君故(以下填空题略,共10空)三、阅读理解(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文言文材料略)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举”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
答案:选拔、提拔(2)“谤”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
答案: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2.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答案:(翻译内容略)3. 文章通过叙述_________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于_________的思考。
答案:(根据文章内容填写)四、作文(20分)请以“我与传统文化”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1. 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2. 语言流畅,表达清晰。
3. 可以结合个人经历,谈谈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作文内容略)参考答案:(根据学生作文内容给出具体评分标准和参考意见)注:以上内容为示例,实际试题及答案应根据具体考试内容进行编写。
高二语文期末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锲而不舍B. 一愁莫展C. 千均一发D. 涣然冰释答案:A2.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真是一语双关。
B.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老当益壮。
C. 他这个人做事总是一曝十寒,没有恒心。
D. 他因为犯了错误,所以被老师一网打尽。
答案:B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B. 这篇论文对当前的环保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
C. 他虽然失败了,但是他并没有气馁,反而更加努力了。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我们一读再读。
答案:B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C.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答案:C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异。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C. 他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热爱学习。
D. 他虽然年轻,但经验丰富,能力出众。
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离骚》,作者是________。
答案:屈原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诗人________的《春晓》中的名句。
答案:孟浩然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宋代词人________的《水调歌头》中的名句。
答案:苏轼4.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是唐代诗人________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名句。
答案:李白5.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清代诗人________的《己亥杂诗》中的名句。
答案:龚自珍三、阅读理解题(共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岳阳楼记》(节选)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高二语文试题库人教版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虽然年轻,但工作经验丰富,深受同事的尊敬。
B. 经过这次事件,使我们认识到了团结的重要性。
C. 这种观点不仅是错误的,而且是有害的。
D. 他的话虽然有些偏激,但也不无道理。
答案:D2.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勤劳的蜜蜂,不停地在花丛中忙碌。
B. 她的笑容如春风般温暖。
C. 他的心情像乌云密布的天空,阴沉而压抑。
D. 这些话如同阳光一样照亮了我的心。
答案:C二、填空题1. 请填写《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__。
”答案:秋水共长天一色2. 《岳阳楼记》中描述岳阳楼的壮丽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衔远山,吞长江三、阅读理解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荷塘月色》(节选)朱自清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1. 作者在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答案:作者在文中使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
2. 描述一下文中的“月光”。
答案:文中的月光被描述为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叶子和花上,给人一种宁静、柔和的感觉。
四、古文翻译将下列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答案:孔子说:“学习并且经常复习,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的表现吗?”五、作文以“我眼中的春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答案:略(作文题目需要学生自己发挥,此处不提供具体内容)注: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实际的试题库和答案应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进行编制。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时间:150分钟分数:150分一、选择题(3×16=4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与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下载.(zǎi)揖.拿(jī)名角.儿(juã)稳操胜券.(quàn)B.颤.栗(zhàn)熨.帖(yù)轧.车道(yà)泠.泠作响(líng)C.粘.贴(nián)戏谑.(xuâ)软棉棉.(mián)义薄.云天(bó)D.眩.目(xuàn)渔樵.(qiáo)翘.尾巴(qiào)春风骀.荡(dài)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恻隐蝉联指手画脚为山九仞,功亏一匮B.门坎砝码以逸代劳管中窥豹,可见一斑C.脉络伎俩故弄玄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伸张装潢渊远流长百尺竿头,更进一步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滥觞班师回朝貌合神离两全其美B.熨贴不明就里犯而不校微言大义C.冒失祸起萧墙责无旁贷分庭抗理D.枢钮以偏概全额手称庆以逸待劳4.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记者在北京博士后研究员________会上看到,卫生、交通等领域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很迫切。
②日前,世界奢侈品协会发布华人春节海外奢侈品消费数据监控报告,数据显示,春节期间,中国人在境外消费达72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点。
③医疗改革关乎老百姓的健康和生命,各级政府和卫生部门要给百姓一个_______,真正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A.引见累积承诺B.引荐累计许诺C.引荐累计承诺D.引见累积许诺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上海世博会是第一个正式提出“低碳世博”理念的世博会,中国在过程中也在全力实践这一理念。
②对于景区假期“井喷”式客流,各地假日办游客高峰应急预案,交警、辅警、志愿者全力以赴保障旅游平稳运行。
③孩子是天真烂漫的,不肯拘束自己的。
他活着整个就是在享受生命,世俗的和规矩暂时都不在他眼里。
A.筹措启用利益B.筹办启动利害C.筹措启动利害D.筹办启用利益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有人多次为芦山灾民慷慨解囊,倾尽全部积蓄,也有人声明自己将细大不捐....,以抗议某些慈善机构运作缺乏透明度。
B.他的创作风格似乎很难言说,清丽、典雅、豪放、幽默都不足以概括。
在当今文坛上,他的创作可谓独树一帜....。
C.此前中国航空西南分公司一直与四川航空公司鼎足而立....,所占市场份额相差无几,但是近来航空市场有了很大变化。
D.随着出版业的市场化和多元化,类型多样、题材丰富的作品大量涌现,其中也有一些作品粗制滥造,令人不忍卒读....。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据悉,“泉城美食节”将于本月底举行,消息一经披露,“美食家”们闻风而动,争先恐后地赶到济南,意欲大快朵颐....。
B.“被电脑”的后果,在中学生的书写方面表现最为突出。
你让学生写篇作文,他大笔一挥,龙飞凤舞....,而卷面字迹却无法辨认。
C.哈尔滨大桥垮塌、山东威海居民楼爆炸、济青高速淄博段特大车祸……一个个悲剧如影..随形..。
人们不禁要问:安全监督部门是否尽到了应尽的职责?D.改革开放之初,大家都一穷二白....,连一辆自行车都是奢侈品,但现在不同了,家用轿车满街跑,由此我们感受到社会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8.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见春花而喜年少,见秋霜而叹白头,见旷野而遥想塞外,见小溪而梦回江南,中国的诗人多是因“物”而缘情的。
B.古人对于竹子,有的喜欢,如郑板桥诗中说“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有的不喜欢,如杜甫诗中说“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C.秋日的田野真是五彩缤纷:稻谷的金黄,枫叶的火红,桂花的雪白,竹林的深绿……世界充满一种亲切而丰满的和谐。
D.中国足球的球迷们现在真的感到很迷惘:面对这片绿茵场,不知道是继续呐喊助威呢,还是干脆掉头而去?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中国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尽管难以具有实际的功效,但它有着益人心智、怡人性情、改变气质、滋养人生的价值同样不可小视。
B.我国目前已经限制使用玉米等可食用谷物作为生物燃料的原料,鼓励生物燃料产业“坚持非粮为主”,保证生物燃料的发展既不影响人们的粮食消费,也不同粮食争夺耕地。
C.通过成都妇女唐福珍的案例以及其他拆迁致死事件,促使中国顶尖大学的5名法学教授作出罕见的公开表态,呼吁改变一向鼓励开发商暴力拆迁的条例。
D.90%以上未得过麻疹和没接种过麻疹疫苗的人,在接触麻疹病人后都会发病,因此这些人应及时接种疫苗,流行期少去公共场所。
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中国首善”陈光标赴台湾高调捐赠的行为究竟是行善还是作秀,香港时事评论员赵嘉一对此的评价是肯定的。
B.学生志向的高远和低下,对其能否成才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激励学生科学地确立志向,是学校教育中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
C.“我自横刀向天笑,别看广告,看疗效!”经典名句与小品台词混搭出的“本山体”以独具个性的风格为无数网友所倾倒。
D.南昌市准备建设新公园路周边停车场和公交站点方位,已经出台了《新公园路地下通道及地下停车场规划方案》,将于5月18日前对该方案进行公示并听取、收集公众意见。
1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马远画山水布局简妙,他善于对现实的自然景色作大胆地概括、剪裁。
,。
,。
这真是“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①他的山水画,画面上常常留出大片空白,空旷渺漠,意境十分深远②他的名作《寒江独钓图》,只画了漂浮于水面的一叶扁舟和一个独坐在船上垂钓的渔翁③他画山,常画山之一角;画水,常画水之一涯,其他景物也十分简练④然而,就是这片空白表现出了烟波浩渺的江水和极强的空间感,衬托了江上寒意萧瑟的气氛⑤四周除了寥寥几笔的微波之外,几乎全为空白⑥从而更加集中地刻画了渔翁专心于垂钓的神气,也给欣赏者提供了一种渺远的意境和广阔的想象空间A.③①②⑤④⑥ B.②⑤④⑥①③C.①②⑤⑥④③ D.①③②⑤④⑥1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前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对经典可以有不同的读法。
一个学者可以把经典当做学术研究的对象,从思想史、文化史、学科史的角度进行分析,这仅仅是学者的读法。
①惟其如此,不同时代的个人在阅读它们时,都会感受到一种灵魂觉醒的惊喜②就像一个学者只会用一种读法读经典,我就要断定他不具备大学者的资格一样③真正的经典应该在当下依然有着顽强的生命力,这样的经典才配叫做经典④但是,如果一部经典只有这一种读法,我就要怀疑它作为经典的资格⑤从这个意义上讲,经典属于每一个人,理应有多种读法⑥因为经典不仅仅属于历史,还应超越历史,仿佛有一个不死的灵魂在其中永存A.④②③⑥①⑤ B.④②③①⑤⑥ C.③⑥①⑤④② D.③⑥④②①⑤二、(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
简肃薛公墓志铭欧阳修公讳奎,字宿艺,姓薛氏,绛州正平人也。
三世皆不显,而以公贵。
初,太宗皇帝伐并州,太师①以策干行在,不见用。
公生十余岁,已能属文辞,太师顾曰:“是必大吾门,吾复何为?”乃不复事生业,务施贷以赒乡闾。
后五十年,公始佐今天子参政事,为世名臣,如其言。
初举进士,为州第一,让其里人王严而居其次,于是乡里皆称之。
淳化三年,再举乃中,授腻州军事推官。
始至,取州狱已成书,活冤者四人。
用荐者拜大理寺丞、知莆田县,悉除故时王氏无名租,莆田人至今以为德。
及居蜀,尤有善政。
民有得伪蜀时中书印者,夜以锦囊挂之西门,门者以白,蜀人随之者万计,且观公所为。
公顾主吏藏之,略不取视,民乃止。
老媪告其子不孝者,子诉贫不能养。
公取俸钱与之,曰:“用此为生以养。
”母子遂相慈孝。
人皆以公为仁恩。
蜀人喜乱而易摇,公既镇以无事,又能顺其风俗,从容宴乐,及其临事,破奸发伏,逆见随决,如逢蒙之射而方朔之占,无一不中。
拜参知政事。
公入谢,上曰:“先帝尝言卿可用,吾今用卿矣。
”公益感激自励。
而素刚毅,守节不苟合,既与政,尤挺立无所牵随。
欲绳天下,无细大,一入于规矩。
往往不可其意,则归卧于家,叹息忧愧,辄不食。
家人笑其何必若此,公曰:“吾惭不及古人,而惧后世讥我也。
”明道二年,明肃太后欲以天子衮冕见太庙,臣下依违不决,公独争之,曰:“太后必若王服见祖宗,若何而拜乎?”太后不能夺,为改他服。
太后崩,上见群臣,泣日:“太后疾不能言,而犹数引其衣,若有所属,何也?”公邃曰:“其在衮冕也。
然服之岂可见先帝乎?”上大悟,卒以后服葬。
以疾告归其政。
天子曰:“吾不可以数烦公。
”乃诏优公不朝,而使视事如故。
居岁中,数以告,乃得还第。
景祐元年八月庚申,公薨于家,年六十有八,赠兵部尚书。
太常议曰:“谥法:一德不懈曰简,执心决断曰肃。
今其状应法。
”乃谥曰“简肃”。
(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有删改)注①太师,薛奎父亲的赠号。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世皆不显.,而以公贵显:显达。
B.务.施贷以赒乡务:致力于。
C.破.奸发伏,逆见随决破:揭穿。
D.太后不能夺.,为改他服夺:强取。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蜀人随之者万计,且.观公所为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B.吾惭不及古人,而.俱后世讥我也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C.其.在衮冕也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D.数以告,乃.得还第无伤也,是乃.仁术也1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薛公“执心决断“的一组是()①让其里人王严而居其次②悉除故时王氏无名租③及其临事,破奸发伏,逆见随决④而素刚毅,守节不苟合⑤则归卧于家,叹息忧愧,辄不食⑥臣下依违不决,公独争之A.①②④B.②③⑥C.①③⑤D.④⑤⑥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薛公少年聪慧,十余岁即能属文,父亲对他寄予厚望,认定他能光大门第;后来果如其言,薛公参与政事,辅佐皇上,成为宋朝一代名臣。
B.薛公为官之后,善解民疾,在莆田时因废除无名租而深为百姓感激;转任蜀地后更有善政,人们都认为他是个善施恩义的人。
C.薛公临事持重明决,敢于坚持己见。
太后想穿天子礼服拜太庙,薛公直谏,阻止了太后;太后驾崩后薛公仍劝谏皇上,未让太后穿天子礼服安葬。
D.薛公因病告老还乡,皇上善解人意,下诏准许他不用上朝,也不用处理政务;薛公去世后,太常根据薛公的功德,为他议定谥号为“简肃”。
第II卷(共102分)三、(10分)1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始至,取州狱已成书,活冤者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