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米沙坦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4
替米沙坦联合曲美他嗪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陈照清【摘要】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联合曲美他嗪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94例CHF患者,依据抽签法分组,各47例.对照组予替米沙坦治疗,观察组予替米沙坦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均连续治疗3个月.对比两组入院时、治疗3个月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与生活质量评分(SF-36),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LVESD、LVEDD水平降低,LVEF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SF-36评分均较入院时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77%)与对照组(8.5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替米沙坦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可明显提高其心功能,改善其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8(031)008【总页数】2页(P1146-1147)【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替米沙坦;曲美他嗪;心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作者】陈照清【作者单位】河南省周口市永兴医院心血管内科 461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6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al heart failure,CHF)属多种心脏疾病终末阶段,临床表现为运动功能降低、呼吸困难、胸闷、心悸等,极大影响患者生命健康[1]。
有资料报道,其于成年人群中发病率为0.9%,且大于70岁老年人发病率高达10%,病死率占50%,引起临床高度重视[2]。
传统治疗CHF多应用β受体阻断剂、利尿剂及正性肌力药物等,虽能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但无法有效抑制心室重塑,改善患者心功能。
曲美他嗪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目的观察曲美他嗪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确诊为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曲美他嗪组(6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20 mg、3次/d)治疗。
治疗前后观察记录患者的心力衰竭症状和体征,记录NYHA分级,检测患者B型脑钠肽(BNP)浓度,6 min 步行试验(6 min WT),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LVEF,并记录不良反应及临床事件。
结果曲美他嗪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LVEDD、LVEF均有明显改善,6 min WT距离明显延长,BNP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曲美他嗪组治疗后LVEDD、LVEF较对照组明显改善,6 min WT距离明显延长,BNP下降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随访期间曲美他嗪组再入院率(5.0%)与对照组再入院率(18.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
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在慢性心力衰竭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能进一步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运动耐量及改善心室重构。
标签:曲美他嗪;心力衰竭;临床研究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是指在适当的静脉回流下,心排血量绝对或相对减少,临床上以组织血流灌注不足及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1-2]。
本研究旨在观察曲美他嗪在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以探讨优化心肌代谢对心力衰竭治疗的潜在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心内科2011年10月~2013年10月门诊或住院患者120例。
实验方案经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入选标准:入选对象需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推荐的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临床评定标准[1-2]。
曲美他嗪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的影响目的观察曲美他嗪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治疗CHF的机制。
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100例C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
对照组患者接受基础治疗(ACEI、洋地黄、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治疗组加用曲美他嗪。
随访3个月后观察治疗的有效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DS)、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DD)、血浆脑钠肽(NT- proBNP)的变化。
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左室舒张及收缩末期末径缩小,左室射血分数上升,NT- proBNP水平下降,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以传统心衰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左心重构及左心功能。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Trimetazadine o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Methods 100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orm February 2016 to February 2017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and divided into therap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5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were given basic treatment with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digitalis,diuretics,βblock.And the therapy group were given Trimetazadine in addition to the basic treatment.Heart function,LVEF,LVDD,LVDS and BNP level in those patients were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three months treatment.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the therapy group.After treatment,the LVEF of the patients was obviously improved,and RHR in therapy group was decreased.LVDD,LVDS and BNP level also decreased at 3 months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rapy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In additional to the conventional therapy,Trimetazadine can improve the left ventricular performance and remodeling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failure.[Key words]Trimetazadine;Coronary heart disease(CHF);Effecacy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為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终末阶段,是致死率和致残率极高的临床常见的综合征。
替米沙坦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分析发表时间:2017-06-20T15:58:43.827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第7期作者:苏静[导读] 心力衰竭属于心肌损伤,主要由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心肌梗死、炎症、心肌病等引起。
达川区中医医院四川达州 635000【摘要】目的:分析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替米沙坦联合曲美他嗪的治疗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本院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7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开展研究,随机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每组38例患者。
两组患者均应用替米沙坦开展治疗,联合组患者在此基础之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与单一组比较,联合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佳,P<0.05。
另外,联合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更低,P<0.05。
结论: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过程中,联合运用替米沙坦和曲美他嗪,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并且可以有效避免发生不良反应。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曲美他嗪;替米沙坦;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心力衰竭属于心肌损伤,主要由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心肌梗死、炎症、心肌病等引起,心力衰竭会导致心肌功能和结构产生病理变化,进而导致心室泵血,降低充盈功能。
体液潴留、全身乏力以及呼吸困难均是心力衰竭的主要临床表现。
慢性心力衰竭属于心血管疾病终末期,具有很高的病死率和发病率。
有资料表明,将曲美他嗪与替米沙坦联合治疗效果十分显著[1]。
本研究选取7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目的在于明确替米沙坦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实际效果。
现做如下详细报告。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本院于2015.05至2106.12收治的所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随机选择76例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76例患者均符合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并且按照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对患者心功能进行分级,所有患者均属于II级至IV级。
76例患者中,冠心病患者51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19例,风心病患者3例,高心病患者3例。
替米沙坦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探讨目的:分析探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联合使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用曲美他嗪和替米沙坦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68例慢性心力衰竭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有患者3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替米沙坦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曲美他嗪+替米沙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6min步行距离、心功能与不良反应。
结果:实验组6min步行距离提高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心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为73.53%,对照组总有效率55.88%,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率8.8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53%(P<0.05)。
结论:曲美他嗪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获得显著的疗效,与单纯替米沙坦比较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并且安全可靠,具有臨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标签:慢性心力衰竭;曲美他嗪;替米沙坦;心功能慢性心力衰竭(CHF)指的是持续心力衰竭状态,可稳定、恶化或者失代偿。
CHF治疗预后差,其发病率与死亡率非常高,成年人发病率0.9%,70岁以上老年人发病率10%,死亡率50%。
因此临床上给予了很高的重视。
随着对慢性心力衰竭病理机制的认知与发展,在慢性心衰的治疗上得到很大的改进,如果能够在早期对心衰发展进行有效的控制,将大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本次研究纳入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68例慢性心力衰竭为此次研究对象,分析探讨了联合使用曲美他嗪与替米沙坦治疗的临床疗效。
现将结果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纳入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68例慢性心力衰竭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美国心脏病协会AHA标准,按照心功能分级标准NYHA标准进行分级,均为Ⅱ~Ⅳ级,病因:16例扩张型心肌病,2例风心病,2例高心病,48例冠心病。
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
曲美他嗪是一种降压药,其药理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可乐定和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
质的释放,减弱交感神经兴奋性,进而降低心脏、血管和肾脏等器官的血流阻力,降低血
压和心脏负荷,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等症状。
此外,曲美他嗪还具有利尿
作用,能够减轻心力衰竭患者的体液潴留,减轻肺部充血的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曲美他嗪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中,可以起到多种作用。
首先,曲
美他嗪能够降低血压和心脏负荷,改善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减轻心脏的缺血状态,进而
减少心肌损伤的程度。
其次,曲美他嗪具有利尿作用,可以减轻心力衰竭患者的体液潴留,缓解肺部充血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此外,曲美他嗪还可以改善心肌收缩功能,增加心输出量,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受能力和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曲美他嗪是一种安全有效、多种药
理作用的药物,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运用曲美他嗪治疗的效果探讨刘平丰【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运用曲美他嗪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86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
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曲美他嗪治疗。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分别为93.02%、79.06%,观察组患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LVEF、LVDD、LVDS等各项指标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I、NT-proBNP以及6mWT的水平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曲美他嗪应用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中,临床治疗效果良好,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曲美他嗪;临床疗效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肌梗死、心肌病、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炎症等任何原因引起的心肌损伤,造成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最后导致心室泵血或充盈功能低下。
临床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和体潴留。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指持续存在的心力衰竭状态,可以稳定、恶化或失代偿。
治疗心衰的目标不仅是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而且针对心肌重构的机制,延缓和防止心肌重构的发展,降低心衰的住院率和死亡率[1]。
本次研究采用的曲美他嗪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现将本次研究的详细结果呈上。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86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
其中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60-84岁,平均年龄(67.9±6.2)岁,病程5-15年,平均病程(9.8±3.4)年;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67.8±6.4)岁,病程4-15年,平均病程(9.9±3.3)年。
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目的:探討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曲美他嗪片,比较两组临床心功能变化,并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
结论:在对照组常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可改善临床症状,疗效肯定。
标签:曲美他嗪;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
冠心病随着发病率的增高,逐渐成为CHF发生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当冠心病患者心肌血供受到影响,引起心肌细胞功能障碍时极容易诱发心力衰竭[1]。
传统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可以减轻心脏负担,提高运动耐量,防止心肌损害进一步加重,降低病死率。
近年来研究认为改善心肌细胞能量代谢可能成为治疗心力衰竭的另一手段。
曲美他嗪作为心肌代谢类药物,在心力衰竭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我院于2013年10月~2014年5月对60例慢性心力衰竭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第6版《内科学》中有关冠心病及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2];60例患者中男32例,女28例。
年龄54~78岁,平均64.5岁。
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病程1~4年,平均2.4年;心功能分级标准(NYHA):Ⅱ级18例,Ⅲ级34例,Ⅳ级8例;排除因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非冠心病等因素引起的心力衰竭患者以及伴有严重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疾病患者。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心功能分级比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洋地黄制剂、利尿剂、血管扩张剂、β-受体阻滞剂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内科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曲美他嗪片(施维雅(天津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5465)20mg,每日3次,疗程3个月。
曲美他嗪、替米沙坦治疗糖尿病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冯松青
【期刊名称】《中国农村卫生》
【年(卷),期】2013(000)003
【摘要】目的观察曲美他嗪、替米沙坦治疗糖尿病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方法82例糖尿病心脏病心力衰竭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曲美他嗪20mg,tid,替米沙坦40—
80mg,1次/d,疗程4个月。
疗效结束后观察B型尿钠肽(BNP)改善情况、心率和心功能疗效改善情况。
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BNP有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O.01);两组治疗后心率无显著性。
治疗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93.66%,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6.42%,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盐酸曲美他嗪、替米沙坦联用可改善糖尿病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明显降低B型尿钠肽,疗效肯定,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总页数】2页(P53-54)
【作者】冯松青
【作者单位】肇庆市端州区人民医院,广东肇庆52604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
【相关文献】
1.替米沙坦治疗舒张期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J], 程桂丽
2.曲美他嗪联合替米沙坦、比索洛尔治疗酒精性心肌病疗效观察 [J], 杨建梅
3.替米沙坦联合托拉塞米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 [J], 陈斌;钟德福
4.替米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J], 宋福春;王崇屹
5.替米沙坦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探讨 [J], 佟志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曲美他嗪治疗56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目的:研究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予以曲美他嗪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分11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Ⅰ、Ⅱ两组,Ⅰ组(54例)予以ACEI、强心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常规药物治疗,Ⅱ组(56例)予以常规药物加曲美他嗪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疗效。
结果:治疗后Ⅱ组LVEF增高幅度与LVSV、LVDV 减小幅度均明显大于Ⅰ组;Ⅱ组总有效率83.93%明显高于Ⅰ组总有效率72.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曲美他嗪可显著提高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常规药物加曲美他嗪是治疗CHF安全、可靠的方式。
标签:曲美他嗪;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慢性心力衰竭(CHF)的发病机制复杂多样,其中心肌能量代谢障碍可导致心肌收缩力下降,心搏血量不足,从而引起组织器官缺血缺氧,成为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之一,CHF不仅对患者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也是心脏病致死的重要原因。
因而改善心肌能量代谢对治疗CHF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拟研究曲美他嗪对CHF的疗效,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全部CHF患者均于2009年6月-2011年3月在笔者所在科室就诊,且均符合《中国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中的诊断标准[1]。
Ⅰ组54例中,男34例,女20例,性别之比为1.70∶1;年龄51~79岁;心功能均为Ⅱ~Ⅳ级;1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5例肺心病患者,10例高心病患者,18例心肌病患者,20例冠心病患者。
Ⅱ组56例中,男35例,女21例,性别之比为1.67∶1;年龄50~78岁;心功能均为Ⅱ~Ⅳ级;1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4例肺心病患者,12例高心病患者,19例心肌病患者,20例冠心病患者。
Ⅰ、Ⅱ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心功能分级及病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1)其他重要脏器(肺、肝、肾)功能障碍者;(2)合并其他重大疾病(如肿瘤、甲亢、DM等)者;(3)血压低于90/60 mm Hg者;(4)对使用的药物过敏或禁忌者。
替米沙坦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观察替米沙坦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血管扩张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硝酸酯类等药物),研究组28例应用西医常规治疗加用替米沙坦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疗程均为10周。
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nt-probnp改善情况。
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nt-probnp比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
结论替米沙坦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优于常规西医,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功能。
【关键词】替米沙坦;曲美他嗪;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型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及(或)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1];心脏结构或功能的一种异常,导致心脏不能以与代谢组织需要相适应的速率输送氧气,尽管充盈压正常(或只有以增高充盈压为代价)。
目前我国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再住院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因此我们通过替米沙坦和曲美他嗪的联合运用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研究,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nt-probnp改善情况。
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12年6月——2013年01月在安徽省六安市中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8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22例,年龄48-79岁,平均(63.5±8.4)岁。
按照美国纽约心脏学
会心功能分级标准(new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心功能ⅱ级10例、ⅲ级38例、ⅳ级10 例。
缺血性心肌病20例,扩张型心肌病12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5例,风湿性心脏病11例。
病例均符合《esc 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诊治指南2012》[2]指南标准。
随机分为研究组28例,对照组30例。
两组临床资料年龄、性别及心功能上无统计学差异。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给药方法对照组采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常规方法,包括合理饮食、休息、吸氧等对症处理,西药上给予强心剂(地高辛0.125mg.qd)、血管扩张剂(单硝酸异山梨酯胶囊40mg.qd)、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20mg.qd)等。
疗程为10周。
1.2.2研究组给药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心衰的基础上加用替米沙坦40mg.qd和曲美他嗪20mg.tid。
疗程为10周。
1.3疗效标准(nyha)①显效:心功能提高2级以上;②有效:心功能提高1级,而不及2级;③无效:心功能无改善;④恶化:心功能降低,或患者死亡。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统计数据以(χ±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病因引起的心肌损害所导致的心肌结构和功能障碍。
近年来研究证实,心衰的机制可分为:(一)
frank-starling机制、(二)心肌肥厚、(三)神经体液的代偿机制。
目前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案主要是通过利尿、强心、扩血管等措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2001年的欧洲心脏病协会中已提出,以血清bnp的水平作为诊断心力衰竭的客观指标之一[3]。
替米沙坦的药理作用:替米沙坦阻断了血管紧张素ⅰ经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催化生成的血管紧张素,从而抑制血管的收缩和醛固酮的分泌,进一步抑制神经内分泌异常激活,改善心功能。
曲美他嗪能够提供心肌细胞的保护,降低血管阻力,增加冠状动脉及其小动脉的血流量,从而减少心脏前、后负荷,改善心肌的缺血、缺氧症状。
esc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诊治指南2012:冠脉血运重建对心衰治疗作用有所改变。
本研究证明:替米沙坦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总有效率达85.7%,优于常规西医,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功能。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等.内科学(第七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65.
[2]欧洲心脏学会2012急、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工作组与欧洲心脏学会的心力衰竭协会(hfa).
[3]task force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of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guideline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j].eur heart j,2001,22(4):1527-1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