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便秘36例辩证护理
- 格式:pdf
- 大小:120.52 KB
- 文档页数:2
老年骨折卧床患者便秘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摘要】老年骨折卧床患者便秘的相关因素很多,本文归纳总结了老年骨折卧床患者便秘的相关因素,以便于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预防及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降低老年骨折卧床患者便秘的发生率。
【关键词】老年人;骨折;卧床;便秘便秘历来是老年骨折卧床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一般为50%~70%。
常导致患者腹痛,食欲不振,甚至烦躁焦虑等,不但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而且影响了患者的术后康复。
近年来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本文给予了归纳总结,以便于更好的掌握老年骨折卧床患者便秘的相关因素,进行有效的预防和实施相关护理措施,降低老年骨折卧床患者便秘的发生率。
1 老年骨折卧床患者便秘的相关因素1.1 躯体活动减少①术后长期卧床,活动量突然减少,胃肠蠕动减慢,食欲不振;②由于伤口疼痛卧床,限制了活动。
1.2 术后饮食不当(1)缺少预防便秘的科学饮食方面的知识;(2)有些患者因担心排便麻烦其他人,为了减少大小便次数而少食,禁饮;(3)少食,导致肠内容物不足以刺激胃肠正常蠕动,蠕动减慢可导致便秘。
1.3 排便习惯及姿势的改变正常人多采用蹲姿或坐姿排便,利用重力或增加腹内压促进排便,而骨折卧床患者只能采取卧床使用便盆排便,所需的腹压增高或床上排便不习惯,一致便秘。
1.4 心理因素的影响①术后伤口疼痛,活动受限,担心预后,均可是患者产生焦虑情绪,导致食欲低下,胃肠蠕动减慢,引起便秘;②担心排便时活动腰部会引起并发症,或不愿麻他人而抑制排便[2]。
2 老年骨折卧床患者便秘的护理措施2.1 功能锻炼加强锻炼是增加胃肠蠕动,提高胃肠道消化吸收能力的重要措施。
2.1.1 只要患者病情允许,应适当增加运动量,知道患者多翻身,对健康肢体进行全方位的活动。
指导患者行膈肌,腹肌和肛提肌的运动。
具体方法是:指导患者行深呼吸,特别是腹式深呼吸,训练患者早中晚各行提肛活动一次,每次不少于70遍。
2.1.2 穴位治疗便前按摩迎香穴或足三里穴,也可以按摩或针刺脾俞,胃俞等穴。
【关键词】部按摩股骨颈骨折便秘的临床观察便秘是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近年来,我院对30 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发生的便秘采用腹部按摩疗法,收到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60 例均为2004年6月至2007年12月我院骨科病区股骨颈骨折住院患者,男24 例,女36 例;年龄53~91 岁,平均73 岁。
住院时间平均为17 d。
便秘出现时间多在伤后1~5 d。
其中10 例是因手术、损伤等强烈的疼痛刺激使机体处于应激状态而引发的便秘;18 例是因卧床制动造成的便秘;20 例是不适应床上排便方式,主动控制便意引起的便秘;5 例是因精神紧张,对骨折的转归与预后过分担心导致的便秘;7 例是因进食少,营养缺乏,饮食结构不合理所致的便秘。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腹部按摩组)和对照组各30 例。
两组性别、年龄、便秘原因、住院时间基本相同,具有可比性。
所有病例均符合以下三点:a)粪便坚硬,量少,排出困难;b)排便次数小于2~3次/周;c)排除肠道器质性疾病。
2 治疗方法治疗组:嘱患者排空小便,平卧静神,放松全身,排除杂念,腹式深呼吸,引意念于肠,同时暗示直肠放松,大便畅通。
术者搓热双手掌后,右手掌在下重叠,自右下腹开始,围绕脐部按顺时针均匀用力推按腹部,按压的力量以患者能接受为限,由轻到重,稳而持续,共绕脐60周,时间约10 min;若体虚乏力者则可先绕脐顺时针推按30周,再自左下腹开始绕脐逆时针推按30周。
每日1次,在晚上睡觉前或早晨起床前操作。
按摩后感到肠蠕动,有肠鸣音或肛门排气者为佳。
按摩期间停用其他通便治疗。
对照组:多食蔬菜水果等富含粗纤维食物,多饮水,每天至少2 000 ml,定时排便配合心理护理。
3 结果3.1 疗效标准显效:按摩开始后24 h内排便且便次恢复到1~2 d 1次;有效:按摩开始后24~48 h内排便且便次恢复到2~3 d 1次;无效:按摩开始后48 h内未解大便。
骨折卧床患者便秘的原因分析与护理总结160例康复科卧床患者便秘的护理分析原因,采取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应用药物等措施,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160例,男94例,女66例,年龄20~81岁,肋骨骨折40例,脊椎骨折27例,骨盆骨折32例,股骨颈骨折33例,下肢骨折28例,便秘出现时间多在伤后3~15 d,多伴有腹胀。
2 原因分析2.1 创伤、疾病的初始原因或手术,对患者都是一种不同程度的损伤,身体任何部位受到严重创伤时,胃肠道的蠕动和吸收都将受到抑制;2.2 多数骨折患者卧床时间较长,缺少活动,胃肠蠕动减慢,食欲下降,全身代谢降低,肠蠕动活动减弱;2.3 营养知识缺乏,饮食结构不合理,不食或少食用粗纤维食物和水分,不注意优质蛋白质和纤维素、维生素的补充,特别是脂溶性维生素。
因卧床导致行动不便,饮水过少,身体处于缺水状态,水进入肠道数量严重减少,从而导致粪便在肠道内移动缓慢,大便干燥;2.4 忽视便意,有些患者对在床上排便顾虑较多,为了不给护理人员和家人增添麻烦,自觉不自觉的尽量控制排便,造成大便干结;2.5 精神因素,排便是通过神经反射来完成的,焦虑、恐惧、悲观失望等精神因素均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出现胃肠蠕动减弱,造成便秘。
3 护理3.1 心理护理身体任何部位受到严重创伤时,胃肠道的蠕动和吸收都将受到抑制。
创伤性骨折患者往往是由突发事故造成,瞬间的变化使患者失去了正常的功能活动,对其心理和身体带来直接冲击,生活不能自理,对治疗和预后顾虑重重,会使患者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惧、孤独和自卑等一系列不良心理变化,损伤疼痛、情绪紧张等应激反应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出现胃肠蠕动减弱,食欲缺乏,消化不良,造成便秘。
而其他卧床患者,因为长时间疾病折磨,同样会产生紧张、焦虑、恐惧、孤独和自卑等一系列不良心理变化,进而出现胃肠蠕动功能减弱,进一步导致食欲减退,进食减少,消化不良,导致便秘的发生。
3.2 饮食护理在饮食中增加新鲜水果,蔬菜及粗粮等含纤维素高的食物,特别应适当增加水果蔬菜的种类,调整和刺激患者食欲;嘱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纤维,维生素种类和含量高的食物,减少或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以促进肠蠕动利于排便;增加水的摄入量和摄入次数,成人每日1200 ml~1500 ml, 儿童每日500 ml~600 ml。
244高龄骨折住院患者便秘的原因及循证护理蒋玲田倩476600河南永煤集团总医院骨一科摘要目的:探讨高龄骨折住院患者便秘的原因,开展循证护理干预,减少便秘的发生。
方法:对94例高龄下肢骨折患者给予入院宣教、心理护理、活动指导,养成定时排便习惯。
结果:94例患者中,经精心护理76例患者中无便秘发生,排便习惯与平日相符,1 2天排便1次;12例第2 3天顺利排便;6例习惯性便秘患者,便秘改善,经用开塞露后自行排便。
结论:针对患者不同的便秘原因,进行循证护理,有效解决便秘问题,减少了患者的痛苦,促进了疾病康复。
关键词高龄骨折住院患者便秘护理干预doi :10.3969/j.issn.1007-614x.2011.11.241对老人来说,随者年龄增加,腹壁肌张力下降,胃肠蠕动减慢[1],患者胃肠道黏膜充血水肿,肠管分泌液减少,肠壁平滑肌肌力减退,肠管蠕动减弱,粪便的传输减慢,患者容易发生便秘[2]。
再加上骨折后卧床、牵引固定、疼痛刺激、活动量减少、摄食量过少、水分不足及骨折后排便方式改变,住院期间常发生便秘,对患者的饮食、睡眠、骨折的愈合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我科2009年6月 2010年9月收治94例高龄骨折卧床患者,通过分析便秘原因,进行循证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94例患者中,男48例,女46例,70 79岁78例,80 89岁11例,90岁以上5例,其中股骨颈骨折闭合穿钉固定25例,单侧股骨头置换41例,单侧全髋置换9例,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11例,胫骨下段骨折5例,单侧胫骨结节牵引3例。
合并高血压16例,糖尿病21例,冠心病14例,脑梗死17例。
结果94例患者中,经精心护理76例无便秘发生,排便习惯与平日相符,1 2天排便1次;12例第2 3天顺利排便;6例习惯性便秘患者,便秘改善,经用开塞露后自行排便。
护理入院宣教及便秘因素评估:对新入院患者进行耐心细致的入院宣教,了解患者饮食习惯、口味、有无便秘、排便习惯、情绪是否低落、经济来源、报销方式、有无基础疾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