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字母表示数例4、例5
- 格式:ppt
- 大小:1.57 MB
- 文档页数:14
用字母表示数的应用例4例5教材分析:经过前面三个例题的学习,从两个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入手,为学生学习用字母表示数、建立符号意识打下了基础。
例4、例5则从多个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开始,为学生的符号化意识、代数思想进行拓展,让学生体会到了代数式的功能性作用,为学生学习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奠定了基础。
教材处理:例4是通过倒果汁的练习,让学生对问题的数量关系进行分析,并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达出来,加深学生对实际问题中简单的基本数量关系的分析与表达。
本题可以放手让学生讨论自主学习。
而例5教材通过让学生用小棒摆三角形和正方形的活动情境,直接让学生表示出摆x个三角形和x个正方形一共用的小棒的根数。
引导学生思考“这个式子是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启发学生简化形如“ax±bx”的式子。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用字母表示数。
2.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向学生渗透符号化思想。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用字母表示数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掌握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学习活动中,感受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能熟练地用字母表示简单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应用题的意图和解题思路。
备课时间: 11月5日上课时间:二、教学过程小红,周末家里要来客人了。
她和妈妈一起到超市去买点水果和饮料招待客人。
(1)橙子每千克x元,买了3千克,买橙子花了()元;(2)买2瓶同样的可乐共花了y元,每瓶可乐()元;(3)买水果和饮料一共花了30元整。
买饮料花了m元,买水果花了()元。
【设计意图】本节课是用字母表示数的应用,所以通过对用字母表示数或数量关系的复习,使知识能够串联起来,促进学生通过迁移、转化等思想学习新知。
(一)教学教材第58页例4。
1.出示教材第58页例4。
2.通过阅读例4可知:一共有果汁1200 g,倒了3小杯,每小杯的容量用x g表示,还剩下多少克?一小杯的容量是x g,那3小杯的容量是3x g,还剩下多少克呢?列出式子:1200-3x 。
1用字母表示数第1课时用字母表示数、数量关系课时目标导航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教材第52~53页例1、例2)1.在理解数量关系的基础上,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2.在理解含有字母式子的具体意义的基础上,会根据字母的取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3.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重点: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难点:理解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的意义。
一、情景引入1.导入:你今年几岁了?再过两年呢?再过三年、四年、n年呢?学生回答自己的年龄,根据教师的问题回答:过几年就用年龄加几,n年就加n。
2.质疑:这里的n表示的是什么?(一个数)3.揭题:今天咱们就来研究用字母表示数。
(板书课题:用字母表示数)二、学习新课1.教学教材第52页例1。
(1)引导:图中小红和爸爸也在探讨年龄的问题,从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明确:小红1岁时爸爸31岁;爸爸比小红大30岁。
(2)学生尝试用算式表示爸爸的年龄。
出示教材第52页的表格,引导学生列式表示爸爸的年龄,并集体完成表格。
(3)任何一年爸爸的年龄吗?通过表格,学生能很快列出式子:小红的年龄+30=爸爸的年龄。
“小红的年龄”写起来有些麻烦,谁能想个办法让我们的书写更简便?小组交流讨论,有些学生可能会想到用“小红”“红”代替小红的年龄,也有些学生可能会想到用一个字母或一个符号来代替。
(4)重点引导学生用字母来代替。
引导:说一说你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学生可能用(n+30)表示,n表示小红的年龄,(n+30)就表示爸爸的年龄;也有可能用(a +30),用a代表小红的年龄,因为爸爸比小红大30岁,所以(a+30)就是爸爸的年龄。
思考:大家都用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代替上面所有的算式,既简洁又方便。
这些式子中的字母n、a……都表示什么?追问:是不是只能用这些字母表示?还能用其他字母表示吗?引导学生理解:可以用任意字母来表示小红的年龄。
质疑:这些字母可以表示哪些数呢?能表示200吗?先让学生讨论,然后汇报:这里的字母能表示从1开始的自然数,但是不能表示太大的数,不能表示200,因为人不可能活到20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