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采工作面过断层措施
- 格式:docx
- 大小:18.07 KB
- 文档页数:10
21201运输顺槽在掘进到距离盘区轨道巷550米,51201回风顺槽在掘进到距离盘区轨道巷500米处,揭露一落差为3-6米的断层,受其影响运输、回风顺槽500-550段为全岩或半煤岩巷道,为确保81201工作面顺利通过该断层,特制定《80101工作面过断层安全技术措施》如下:一、工作面及构造概况81201工作面倾向长1020m,走向长90m ,煤厚平均1.91m,赋存较好,厚度变化不大。
12#煤顶板为炭质泥岩,局部为砂质泥岩与细砂岩互层,厚度3.03-0.87m;底板为细砂岩或砂质泥岩与细砂岩互层,厚度1.23-6.69m,12#煤与8#煤间距为60-63m,煤层倾角2~3゜。
二、安全技术措施1、过断层措施⑴过断层时破顶不破底跟顶回采,护顶先护帮,支架有劲不超高,严禁托顶煤回采,断层在端头时跟巷道回采。
⑵过断层时,必须根据81201运输顺槽实际掘进揭露岩煤及巷道坡度情况挑顶,既要有利于端头支护,又要确保过断层后能及时跟上煤层底板又不致挑顶破岩过多。
⑶采煤机滚筒通过断层破碎带后立即伸出前梁,移架距采煤机后滚筒4~6架,煤壁区片帮、端面距超过规定时必须带压移超前架。
若移架速度跟不上采煤机运行时,要控制采煤机速度,必要时停机移架,采煤机停机时移架及时跟上。
⑷采煤机司机严格控制采高,确保采高在支架的支护范围内,严禁出现采高超过或出现支架压死、采煤机无法通过现象。
⑸断层影响范围内顶板破碎必须超前移支架,顶板落差顶空处必须用木料接实,支架顶梁升平,升足劲。
⑹必须加强支架的日常维护,严禁支架自降,移架时合理操作,尽量少降支架带压移架,必要时用千斤顶或单体支柱辅助移架。
⑺过断层时,如岩石坚硬,严禁采煤机强行破岩,应采取放震动炮的方式助采。
⑻煤层变薄时,采取跟底破顶回采,如顶板岩石坚硬,严禁采煤机强行破顶,采取放炮松动助采。
⑼局部掉顶必须及时停运输机,接实顶板后再进行割煤。
⑽如断层处顶板破碎易冒,可采取做超前档逮顶或打锚杆护帮的方法逮顶,生产过程中因断层构造复杂严重影响回采时,应视具体情况另行措施。
工作面过断层措施1. 引言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工作面遇到断层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现象。
断层是地壳发生断裂形成的地质构造,其存在给矿井开采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本文将介绍工作面过断层时的一些应对措施,以确保矿井开采的安全和高效。
2. 断层的特征断层是由地壳内部的应力造成的岩石层面的断裂,常常伴随着位移和位移变形。
断层的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位移:断层是由于地壳内的应力超过岩石的抗剪强度而发生的,会导致断层上下两侧岩石的相对位移。
•断层面:断层面是断层面上两侧岩石直接接触的界面,断层面的粗糙度和破碎程度会影响断层的稳定性。
•断层带:断层带是指断层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岩石,受到断层应力的影响,常常伴随着断层带的破碎和变形。
•断层的长短和高低:断层的长度和高度不一,有些断层可以延伸数公里,高度可达几十米。
3. 工作面过断层的风险在工作面过断层的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风险:3.1 地质灾害风险断层附近的岩层通常破碎且稳定性较差,易发生岩层垮塌、滑坡和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
这些灾害会威胁工作面的安全以及工人的生命安全。
3.2 采矿热危险断层面上两侧的岩石位移变形,局部存在矿岩蓄热现象。
当矿体中的热量无法散发,导致工作面温度升高,从而增加工人的中暑和热衰竭的风险。
3.3 断层面发育煤与瓦斯断层面周围的煤体常常存在破碎和变形,这使得断层面附近的煤与瓦斯密度高,存在矿井瓦斯积聚和煤尘爆炸的风险。
4. 工作面过断层措施为了有效应对工作面过断层可能带来的风险,以下是常见的应对措施:4.1 工作面布置在规划工作面时,应尽量避开断层带,并合理布置工作面的进退路线。
可以借助地质勘探和先进的定向钻孔技术,对断层进行精确定位,从而规避断层的作用范围。
4.2 支护加固技术在断层附近的工作面上,应加强支护措施,以确保工作面的稳定性。
常用的支护措施包括钢支架、锚杆和喷锚等。
4.3 通风排瓦斯技术针对断层面发育煤与瓦斯的问题,应加强工作面的通风排瓦斯措施。
综采工作面过断层的安全技术措施随着煤炭采掘的不断深入,煤层断层给采掘工作带来了更大的安全风险。
为了保障煤炭采掘工人的生命安全和产出追求,综采工作面过断层时需要采取一定的安全技术措施。
煤层断层的危害煤层断层是指岩层在受到应力作用时,由于岩石结构的不同强度、变形模式和裂隙等因素所产生的剪切断裂带。
在煤矿采掘过程中,煤层断层会给采掘工作带来以下危害:•周围岩层受力改变,导致瓦斯、水、承压水等涌出。
•煤层断层处的煤体受到剪切作用,煤体破碎,出现煤尘、坍塌等危害。
•断层带不稳定,易发生失稳事故,如地陷、滑坡等。
以上危害均会给煤炭采掘带来极大的安全风险,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安全技术措施周围巷道布置巷道的布置方案对煤层断层的采掘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选择水平布置巷道,其相邻间距不宜过大,巷道与断层的距离应当控制在1m以内。
此外,巷道的设计应该符合一定的标准,包括:巷道的高度和宽度、支撑措施、排水和通风等。
煤层掘进工艺在综采工作面过断层时,应选用适当的采掘工艺。
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采用合适的煤层掘进工艺,并做好掘进工艺的技术标准。
掘进工艺应考虑到断层的性质和分布特点,以及采煤流程和生产力的要求,以便保证采掘过程的流畅性和容易操作。
安全措施针对煤层断层对煤矿开采带来的风险,可以采取以下安全措施进行防范:•采用适当的支撑方式(如桩架型、螺旋型等)对断层带进行支撑。
•一定要对断层带进行控制,如在断层带前预留足够的支撑压力,采取加密支护等措施。
•采取烟雾探测、水平测距等技术手段来探测煤层断层的情况,并及时进行反应。
瞭望岗位设置在煤炭采掘过程中,瞭望岗位的设置非常重要。
在综采工作面过断层时,应设置瞭望岗位,并让专门人员观察采掘现场,及时掌握并共享煤矿的信息资源。
总结综采工作面过断层的安全技术措施,是保障煤炭采掘安全的关键之一。
通过周围巷道布置、煤层掘进工艺、安全措施、瞭望岗位设置等一系列安全技术措施,可以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煤层断层的危害,保障煤炭采掘工人的安全。
综采工作面过断层安全技术措施引言在综采工作面进行煤矿开采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断层的存在。
断层是地壳中断裂的地质构造,在煤矿开采过程中,断层会对工作面的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采取适当的安全技术措施来应对综采工作面过断层的安全问题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综采工作面过断层安全技术措施。
1. 断层勘探和预测在综采工作面过断层之前,需要对断层进行勘探和预测。
断层勘探可以通过地质勘探和地震勘探等手段来了解断层的位置、倾角和断裂程度等信息。
通过断层预测,可以在煤矿开采过程中提前知晓断层的存在,从而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2. 应急预案制定针对综采工作面过断层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需要制定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应包括遇到断层时的紧急撤离路径、应急通信设备的设置、救援队伍的组织和应急物资的储备等内容。
制定应急预案是为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煤矿开采过程中的安全。
3. 断层上的支护和防护综采工作面过断层时,断层上的支护和防护措施是确保工作面安全的关键。
常见的支护措施包括钢架支护、锚杆预应力锚杆支护等。
这些支护措施可以增强工作面的稳定性,防止断层发生破裂和滑动等危险。
同时,还可以采取地层注浆、爆泡防护等技术手段来加强断层的防护。
4. 安全监测和预警系统为了实时监测综采工作面过断层的安全情况,可以建立安全监测和预警系统。
该系统可以通过测量工作面的应力变化、岩层位移以及断层的活动情况等指标来判断工作面的安全状况。
当监测指标超过预警阈值时,系统能够及时发出警报,提醒工作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
5. 培训和教育综采工作面过断层的安全技术措施需要操作人员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因此,需要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
培训内容包括断层的基本知识、安全防护措施的操作方法以及应急预案的执行流程等。
通过培训和教育,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降低综采工作面过断层带来的风险。
结论综采工作面过断层的安全技术措施是确保煤矿开采过程中工作面安全的重要环节。
综采工作面过断层安全技术措施随着采矿技术和设备的不断进步,综采工作面的开采已经成为煤矿生产中的主要方式,但是综采工作面过断层区域的安全隐患也越来越凸显。
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综采工作面过断层区域的风险。
断层的危害断层是地质构造上的一种常见形式,往往会对煤矿生产造成很大的危害。
综采工作面过断层区域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不稳定性断层的存在使得地层的结构不够稳定,易造成地面塌陷、裂缝、滑坡等问题。
这可能会导致综采工作面的周边区域不稳定,增加掘进和支护的难度。
水文地质风险断层常常伴随着大量的地下水流,其过程非常复杂,容易造成压力变化,增加煤层顶板的不稳定性,对难以控制的漏水和冒顶事故产生负面影响。
瓦斯爆炸断层与煤体之间存在一定的缝隙,易于积存瓦斯,增加瓦斯爆炸的风险。
特别是当断层的厚度较大、距离较近时,危险性更高。
技术措施为了减少综采工作面过断层带来的风险,需要采取以下技术措施:1. 地质预测与认识在设计采区时,需要对煤矿地质进行深入的了解和认知。
对综采工作面过断层带进行详细勘探,综合地理预报、地下水、工程地质及矿山地质分析,制作详细地质断面图及剖面图,准确预测和确定断层的位置、方向、倾角、宽度等重要参数。
同时,也应在施工前及时对断层情况进行重点监测和评价。
2. 合理布置综采工作面在确定综采工作面的布置方案时,应尽量避免采用横向贯穿断层的方案,采用平行断层的方案,避免综采工作面直接横向掘进过断层,减少过断层带的采矿压力。
3. 加强支护针对综采工作面过断层带内煤体的不规则形状以及过断层带内岩体存在糟糕性质,可采用更加完善的支护措施。
例如,双重支护、喷浆加强岩体稳定等措施,有效降低煤层的变形,防止煤层产生掘进支承失效和掘进面掉顶等问题。
4. 加强通风管理为了预防瓦斯等有害气体的产生和积累,应制定更加完善的通风管理方案。
通风系统要采用合理的排风井和自通风排风系统,掌握通风风量和风压,并定期监测和维护通风系统。
8301 综采工作面过断层安全技术措施为保证 8301 综采工作面在过断层中的安全,维持正常、高效采煤秩序,特编制本安全技术措施。
本安全技术措施依据以下内容编制:1.国家制定的有关于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定。
2.行业主管部门有关于安全生产的各项规定。
3.《煤矿安全规程》有关于采煤管理工作中过断层的有关规定。
4.煤矿制定的《各工种操作规程》。
5.顶板事故防治的部份培训教材和书籍。
6.本矿井 8301 综采工作面实际情况。
本安全技术措施实施时间为 2022 年 9 月 5 日。
此次过断层的方法经过煤矿安全、技术和生产部门研究决定,采用挑顶的方法直接过断层。
1、综采工作面液压泵压力不足 30MPa 造成支架达不到初撑力造成顶板事故。
2、单体液压支柱初撑力连续 2 根小于 50KN,且数量不足失去支撑力造成顶板事故。
3、底板松软而支柱不“穿鞋”,造成支柱钻底大于 100mm 失去支撑力造成顶板事故。
4、煤壁留有伞沿、悬矸、危石不及时敲帮问顶处理,不作暂时支护造成伤人事故。
5、特殊地段放炮管理不善,警戒设臵不当造成事故。
6、经过端头断层时两盘煤层过厚支架失去支撑力或者煤层过低造成死架。
7、其它意外事故。
六、过断层安全技术措施㈠严格现场管理1.在采煤工作面过断层期间,采煤班班长,当班值班副矿长工作重点以采煤工作面为主,采煤工作面现场管理特殊以过断层地点为主,当班瓦斯检查员加大瓦斯检查力度,同时配合班长和值班副矿长做好工作面顶板管理工作;2.采煤工作面过断层期间,掘进工作面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交由掘进工作面瓦斯检查员和掘进班班长负责,掘进工作面瓦斯检查员和掘进班班长必须严格管理,确保掘进区域的安全生产工作;3.严格工程施工管理和质量验收工作,坚持谁验收、谁负责,确保各项工程质量符合该《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规定;4.加大对“三违”人员的查处力度,防止因“三违”导致的安全隐患产生;5.加强隐患排查和管理力度,安全隐患必须及时安排管理整改,各地点不得留有安全生产隐患,防止隐患滋生事故;6.各管理人员和特殊工种严格执行本工种岗位职责,过断层地点必须有人现场盯岗,各工种必须在工作地点现场交接班,严处任何形式的脱岗、空岗;7.过断层期间,除当班值班管理人员外,每班必须有一位矿籍管理人员或者技术员参预现场管理,协助、配合当班值班管理人员搞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工作面过断层安全技术措施引言工作面过断层是矿山开采中常见的情况之一,它带来了特殊的安全风险和挑战。
在采矿过程中,如果不采取适当的安全技术措施来控制断层活动,工作面上的人员和设备可能会受到严重威胁,甚至导致事故发生。
因此,采矿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技术措施来确保工作面过断层的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工作面过断层安全技术措施。
工作面过断层安全技术措施的目标工作面过断层安全技术措施的目标是确保工作面上的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并有效地控制断层活动。
具体来说,工作面过断层安全技术措施的目标包括:1.预测和监测断层活动:通过采用先进的监测设备,及时发现和预测断层活动,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2.控制断层活动:通过合理的支护和排水措施,有效地控制断层活动的范围和程度。
3.停工预警机制:建立完善的停工预警机制,确保在发生可疑的断层活动时及时停工,以避免事故发生。
工作面过断层安全技术措施的具体内容预测和监测断层活动预测和监测断层活动是工作面过断层安全的基础。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测和监测断层活动的技术:1.断层活动监测仪:安装断层活动监测仪器,对断层进行持续监测。
常见的监测仪器包括应变计、振动监测仪等。
2.断层活动预测模型:根据历史数据和地质特征,建立断层活动的预测模型。
通过模型的预测结果,可以及时预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3.实时数据监测系统:通过使用实时数据采集和传输系统,及时获取地质参数和断层活动的数据,以便进行实时监测和预测。
控制断层活动控制断层活动是工作面过断层安全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控制断层活动的技术:1.支护技术:采用合理的支护技术,如钢架支护、木枋支护等,加强断层周围的支护,防止断层活动对工作面造成破坏。
2.排水技术:通过排水井和排水管道等设施,及时将地下水排出,减少地下水的压力,从而减轻断层活动对工作面的影响。
3.隔离措施:在断层附近设置隔离带,禁止人员和设备进入,以减少可能的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
停工预警机制建立停工预警机制是工作面过断层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阐述综采工作面过断层的方法煤矿赋存的地质条件千差万别,在煤矿开采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地质构造,断层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种。
这些地质构造的存在,给煤矿开采工作带来了一些困难,迫使人们不得不采取各种措施来应对地质构造引起的不利条件。
比如,在遇到较大的断层时,常常需要进行工作面搬家。
有时候,为了避免工作面搬家,在进行工作面设计时要尽量避开断层,这就会使得工作面的形状变得不规则。
目前,在处理地质构造方面,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只是有一些比较成功的案例可以借鉴。
1.工作面过断层的常用方法目前,综采工作面过断层的方法主要有平推硬过法、调整采高法、跳采法、导硐法以及工作面调斜法等等。
具体选择哪一种方法,需要根据有关地质条件和综采技术条件而定。
其中地质条件主要有煤层的厚度、断层落差大小、断层处岩石的硬度等、煤层的断失方向等,而开采的技术条件主要有采煤机的最大采高、液压支架的最大工作阻力等。
还有就是要考虑经济效益问题。
下面对几种主要的过断层方法进行一下介绍。
1.1 平推硬过法该方法又称采煤机强行截割围岩法。
适用于断层落差较小,且顶板、底板岩石较为脆软(如泥岩)的工作面。
当煤层高度小于设备允许最小煤层高度时,且工作面顶底板围岩比较松软,在距断层位置5m 时,采取挑顶或卧底使采煤机截割围岩强行通过断层,缓慢上山或下山推运输机、拉移支架,然后强行通过断层。
1.2 调整采高法当断层落差较小,且断层上下盘接触之间煤层的厚度大于或等于液压支架的下限通过高度时,可以采用调整采高的方法过断层。
当煤层高度大于设备允许的最小煤层高度时,先估算出工作面距断层前方所需要的过渡段,通过调整割煤高度来通过断层。
这种方法的主要优点是能保证机组的正常运行,减轻采煤机截齿的耗损,同时采出的煤炭质量较好,含矸率低。
缺点是需要留底煤,煤损较大。
1.3 跳采法跳采即将工作面搬家倒面,跳过断层区域,有全部跳采和局部跳采之分。
全部跳采工作面需要整体搬家,工作量较大,且会损失大量的煤炭储量。
综采工作面过断层安全技术措施综采工作面过断层安全技术措施综采工作面过断层是煤炭开采过程中常见的情况,断层的存在给煤炭开采带来了更大的难度和危险性。
综采工作面过断层的安全工作是煤炭企业必须重视的一个环节,其措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直接关系着人员和设备的安全,也关系到生产成本和效益。
本文将从综采工作面过断层危险因素、安全技术措施以及技术提升等方面探讨综采工作面过断层的安全问题。
一、综采工作面过断层危险因素1.断层构造影响采场的稳定性,破碎带密度、含水量等特性对采场的工艺条件和煤质分布有显著影响。
2.断层带附近岩体断裂与变形,引起地面经济极限的改变。
岩层强度降低,煤层的抵抗能力减弱,采场的稳定性降低。
3.断层附近影响地应力分布,影响采场的围岩压力,导致采空区内应力卸载过快,引起采场坍塌变形、煤柱破坏等现象。
4.断层贯穿采场,部分地段有两个断层贯穿采场或者多个断层相互交错,采空区内地质条件复杂,采场的稳定性;另外,还有断层水的影响,给采场的安全带来了一定威胁。
二、综采工作面过断层的安全技术措施1.岩体地质勘察岩体地质勘察应主要考虑断层带的影响,勘察断层带的走向、宽度、构造特征,采用无损探伤、地电磁法等地质勘察和监测技术,掌握在此段煤层中断层的特征,提高对断层带的认识程度,为安全开采提供数值分析、数值模拟、预测预报等依据。
2.采场布置在综采工作面过断层时应尽量避免其经过采场,如果不能避免则应尽可能的降低断层对采场稳定性的影响。
采用完全煤柱采高方式进行采煤,尽量控制煤柱宽度,使未破碎带处于完整状态,煤柱宽度不宜超过煤层高度的1/2-2/3。
同时采用工作面一抽多支的采煤方式,使采空区的应力分布均衡。
3.采煤工艺采用断层处逐层放炮的方式进行爆破,断层带采用天然裂隙和微动力触发方式减轻其影响,强化支护,采用高强度、刚性的支护材料进行支护,采用钢筋网片对支架进行抗剪裂加固。
对于夹弧断层或多重断层带,采用错体减肥法降低断层带对采场的影响。
正邦煤业有限公司150105综采工作面过断层措施预计150105综采工作面回采到615米时遇到断层,经技术部初步推测该断层长大约22米,内含灰岩、砂岩和泥岩及煤层碎屑,杂乱无章无水患。
在回采过程中由于断层的作用给回采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保证工作面安全顺利通过断层。
特制定本措施:一、150105工作面过断层技术要求:1、回风顺槽的超前支护采用3排单体柱和4米∏型梁进行支护,保证第一根柱距上帮500 mm,第二根柱距第一根柱1000 mm,第三根柱距下帮500 mm,排距为0.8米,误差±100mm。
运输顺槽的超前支护采用3排单体柱和4.5米∏型梁进行支护,保证第一根柱距上帮500 mm,第二根柱距第一根柱2300 mm,第三根柱距下帮500 mm,排距为0.8米,误差±100mm。
2、支柱初撑力90KN,支架的初撑力31.5pa,支架成直线状态布置。
3、加强上隅角支护质量管理,打好切顶柱,若顶板不落时及时进行砌墙,防止出现顶板大面积空洞,造成瓦斯积聚。
4、保证工作面“三直、一平、二畅通”。
5、如果工作面岩石岩硬,采用打眼放炮震动与滚筒装运结合的方法。
二、安全措施1、过断层时,综采队必须有一名队长现场跟班,统一指挥,随时处理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保证安全施工。
2、安全员每班必须巡视过断层的安全情况,保证现场支护质量及支护强度,发现安全隐患必须通知现场作业人员立即进行处理,处理安全隐患时,队长及安全员必须在现场监督。
3、在过断层时,矿管理人员经常深入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及时解决现场存在的技术问题。
4、过断层前,现场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检查工作面所有设备及支护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过断层时的设备完好和支架的支撑强度。
5、过断层前,施工单位必须提前准备好足够的板梁,在顶板松软破碎时用板梁进行背顶,以保证顶板的整体稳定性,严禁出现支架空顶现象。
6、工作面移架时,必须指派有经验的老工人严格按照移架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移架工作的安全。
山西中煤杨涧煤业有限公司40102工作面过断层安全技术措施工作面名称: 40102工作面编制人:施工负责人:总工程师:批准日期: 2010年4月5日执行日期: 2010年4月10日矿审批意见本措施于2010年4月 10日在调度室进行了集体会审,通过研究同意本措施所编写的内容,要求现场施工中严格执行,并提出如下审批意见:40102运输顺槽在掘进到距离401盘区轨道巷700米处揭露一落差为3米的断层,受其影响运输顺槽700---300段为全岩或半煤岩巷道,为确保40102工作面顺利通过该顶板破碎地段,特制定《40102工作面过断层补充措施》如下:一、工作面及构造概况40102工作面倾向长1100m,走向长150m ,煤厚平均6.3m,赋存较好,厚度变化不大。
4#煤顶板多为山西组底界的K4粗砂岩,局部为砂质泥岩,多属中等坚硬岩石;底板多为粉砂岩,砂质泥岩及灰黑色泥岩属软一半坚硬岩石,4#煤与8#煤间距为37 m,煤层倾角3~8゜,平均4゜。
40102运输顺槽设计为矩形巷道,巷道掘进宽4.8米,掘进高3.1米,净断面14.88平方米。
40102运输顺槽所揭露断层井下距离401盘区轨道大巷700米处,走向N10°E,倾向N80°W,倾角60°,落差约3米,掘进过程初期只有顶板淋水现象,断层前后70米范围顶板比较破碎,该段巷道坡度平均为-9。
示意图如下:401回风二、安全技术措施1、过断层措施⑴过断层时破顶不破底跟顶回采,护顶先护帮,支架有劲不超高,严禁托顶煤回采,断层在端头时跟巷道回采。
⑵过断层时,必须根据40102运输顺槽实际送巷揭露岩煤及巷道坡度情况挑顶,既要有利于端头支护,又要确保过断层后能及时跟上煤层底板又不致挑顶破岩过多。
⑶采煤机滚筒通过断层破碎带后立即伸出前梁,移架距采煤机后滚筒4~6架,煤壁区片帮、端面距超过规定时必须带压移超前架。
若移架速度跟不上采煤机运行时,要控制采煤机速度,必要时停机移架,采煤机停机时移架及时跟上。
⑷采煤机司机严格控制采高,确保采高在支架的支护范围内,严禁出现采高超过或出现支架压死、采煤机无法通过现象。
⑸断层影响范围内顶板破碎必须超前移支架,顶板落差顶空处必须用木料接实,支架顶梁升平,升足劲。
⑹必须加强支架的日常维护,严禁支架自降,移架时合理操作,尽量少降支架带压移架,必要时用千斤顶或单体支柱辅助移架。
⑺过断层时,如岩石坚硬,严禁采煤机强行破岩,应采取放震动炮的方式助采。
⑻煤层变薄时,采取跟底破顶回采,如顶板岩石坚硬,严禁采煤机强行破顶,采取放炮松动助采。
⑼局部掉顶必须及时停运输机,接实顶板后再进行割煤。
⑽如断层处顶板破碎易冒,可采取做超前档逮顶或打锚杆护帮的方法逮顶,生产过程中因断层构造复杂严重影响回采时,应视具体情况另行补充措施。
2、过破碎带措施(1)严格遵守回采过程中破顶不破底的原则,当支架在最大允许采高时,采取预留底板破顶煤回采。
(2)由于该工作面煤层顶板为中砂岩顶板,局部易离层冒落,特别是断层交角较小时,顶板冒落可能性最大,回采过程中必须及时带压移架,提高支架支撑强度。
(3)当工作面局部遇褶曲时,必须跟随褶曲的坚硬顶煤回采,同时降底采高,及时伸出前梁及护帮板。
(4)当工作面局部遇层理、节理顶煤较发育时,必须提高整体支撑强度,减少顶底板移近量,同时降底采高,及时伸出前梁及护帮板。
(5)其它应根据现场回采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另行制定措施。
3、预防冒顶及冒顶处理措施⑴提高支架支护强度,支架初撑力≥24Mpa,泵站提供压力≥30Mpa。
⑵严格掌握采高,采高不得超过支架允许高度。
破碎顶板处采高控制在2.2~2.8m。
⑶支架保持正常的支护状态,发生歪斜及时调整。
⑷煤层松软时,应采用追机带压移架作业方式,端面距最大值≤376mm。
(5)当顶板破碎、煤壁发生片帮时要超前移架,并正确使用半圆木撅顶,必要时打玻璃钢锚杆或木锚杆护帮。
(6)若顶板冒落、煤壁片帮严重、使用半圆木撅顶仍不能有效支护的必须采取过顶措施。
其要求是:用φ18~20cm的圆木,或废旧轨道及工字钢(长度视现场情况定)扶走向棚,一架两棚,梁子一端搭在支架的前梁上,搭茬不低于30cm,梁长小于2m可一梁一柱,梁长大于2m则一梁2柱,支柱一律使用单体液压支柱,要求迎山有劲,不得打在浮煤上。
梁上用枇子、半圆木接实,并用笆片穿严顶板。
(7)人员进入煤壁区敲帮问顶时工作面采煤机、刮板运输机全部闭锁停止运行,设专人看管。
敲帮问顶人员必须手持长把工具、站在安全地点、自上而下逐段找掉,找掉时有专人监护顶板。
⑻过顶期间,人员不得在煤帮从事与过顶无关的工作。
⑼过顶要从顶板较完整处着手,由上而下逐架进行。
同时设专人观察顶板及煤壁情况,过顶人员在可靠的掩护下工作,始终保持退路畅通。
4、支护措施⑴过断层期间必须严格按作业规程的相关规定加强超前支护。
⑵支架操作工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⑶保持支架内外整洁,及时清除浮煤、浮矸及杂物。
⑷移架前必须清除影响移架的障碍物,检查管路,不得被矸石挤卡和埋压。
⑸移架时顶梁不宜下降太多,一般150~200mm即可。
顶板易破碎时可以采用擦顶带压移架,端面距≤376mm。
相邻支架高差≤顶梁侧护板高的2/3,不挤不咬,架间空隙<200mm。
支架顶梁与顶板平行支设,其仰俯角<7°。
支架移成直线,偏差≤50mm。
支架中心距偏差≤±100mm。
支架垂直顶底板,歪斜<±5°。
⑹移架时速度要快,要随时调整支架,不得歪斜,架间空隙<200mm。
移架后必须成一条直线。
移架采用追机作业,移架距离采煤机后滚筒4~6架,若移架速度赶不上采煤机运行时,要控制采煤机速度。
如果顶煤破碎则必须停机移架或超前移架。
⑺移架时要注意观察、保护管路和电缆,防止挤坏、拉断或折成死弯。
⑻移架工应站在架箱内,本架操作面向煤壁操作,严禁蹬在底座前以及上下相邻支架间,防止拉超前架或阀组失灵挤人。
移架前方和下方不得有任何人工作或停留,并及时伸出侧护板防止架间掉矸。
⑼要经常观察顶板情况,支架与顶板接触要严密,支架初撑力≮24MPa。
⑽支架操作完成后手把必须打至零位。
⑾要经常检查油管、接头、管路、支柱是否漏液和自动卸载,及时检修;情况严重的,必须先临时支护。
⑿处理本架漏液时必须将操作阀置零位,同时关闭本架高压截止阀,然后方可拔插液管,严禁用铁丝代替"U"型销。
⒀拔插管接头和拆卸其它零部件时,禁止用锤、铲、钎硬行敲打。
⒁更换主阀及立柱时,应提前做好顶板支护工作,同时用单体支柱和木料将支架顶梁撑住,然后方可降架。
降架后确认临时支柱无问题后方可拆卸主阀及立柱。
⒂支架拉不动或升不起来时,要详细检查和分析原因,以免损坏设备。
⒃端头支架在运输机电机及减速箱侧时必须邻架操作,防止端头支架缩至最小行程时挤人。
⒄工作面严禁空顶作业,杜绝接顶不实、不严现象。
⒅工作面出口必须有固定专业维护组超前维护。
必须从煤壁线往外至少30m,往里至切顶线,采取加强支护措施。
所架棚梁必须有防滑措施。
所有超前支护单体液压支柱初撑力不得小于90KN,并有防倒措施。
出口高度和宽度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其断面必须满足通风的要求,出口内无杂物,并且留有不小于0.8m宽的人行道。
5、上下出口超前支护形式和要求⑴工作面两巷为工字钢梁支护,从工作面煤壁线起向外20m、向里至两尾巷放顶线扶双排架棚,具体按照该规程第二部分回采工艺有关上下出口超前支护设计执行。
⑵要求出口范围内支架完整无缺,无断梁折柱及漏掉顶、空顶、空帮现象,无杂物、遗煤、矸石堆积。
⑶超前架棚梁与工字钢梁间必须用木楔或木料垫实以防打滑,要求出口高度不低于1.8m,宽度不低于设计要求。
⑷三班必须固定专业维护组对两巷出口进行维护清理。
⑸两巷的维修管理应有专职人员负责,两巷中使用的单体液压支柱,要有防倒措施(防倒绳)。
三、其它安全技术要求1)断层面上下两盘以不留顶煤、破碴为原则,将断层面附近平整过渡,防止支架脱开。
工作面不得出现忽高忽低,并严格按要求将采高控制在2.3~2.8 m之间。
2)采用带压移架超前支护。
3)坚持一步三调,相邻支架错差不大于顶梁侧护板2/3,不挤不咬不倒。
保持良好支护状态。
4)根据断层大小和岩石软硬确定机组割或爆破。
5)打眼时要根据岩厚确定炮眼布置方式;破岩厚度小于1.5 m时为单排眼;破岩厚度在1.5~2.5m时为双排眼;破岩厚度若大于2.5 m时为五花眼,顶眼装药1卷,中底眼不超过2卷,使用专用炮泥封孔,泥封长度不小于500 mm,每次起爆不超过6个炮眼,一次装药一次起爆。
6)暴破前,对爆破地点上下各5架支架的立柱及活柱、压力表、及电缆、管线等用皮带保护好,同时在支架的前探梁下再吊一道覆盖工作面全高的皮带,防止爆破飞石和提高装岩效果。
避免损伤;爆破后必须将电缆槽和支架内的石块杂物清理干静。
并对附近20 m范围内进行洒水降尘。
7)打眼与割煤平行作业时,机组与打眼距离不小于20m,工作人员严禁进入机道。
进入机道时必须将刮板输送机停电闭锁,找掉活碴活煤,打出护帮。
8)断层处需打眼时,由专业人员完成。
严格执行有关风锤打眼的规定。
9)爆破工作由专职爆破员担任,工作面只准使用一个起爆器。
10)、采用串联方法连线,正向装药。
坚持一炮三检制度、留有爆破记录,关于引药的制作、装药、封泥、爆破,按《中煤进出口公司采掘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有关规定执行。
11)爆破前,班长亲自布置警戒,在一切能进人爆破地点的通道上设置警戒,警戒人员和爆破员在有掩护的安全地点警戒爆破,未经班长允许不得撤除警戒。
爆破员最后离开爆破处。
爆破员起爆前先发出爆破警戒,吹长哨后再等5 s方可爆破。
12)躲炮距离直巷70 m以上,拐弯巷50 m以上,爆破母线长不小于80 m。
13)爆破后,爆破员及班长首先进人爆破地点检查爆破情况,确认无隐患后方可由班长撤回警戒人员。
14)工作面爆破时,机组距爆破地点不小于10 m。
15)爆破前收回护帮,爆破后打出护帮,待机组扫平顶板后再移架。
16)遇瞎炮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第三百四十二条的规定执行。
17)在断层范围内每个循环必须超前拉架,保证达到最小控顶要求。
《40102工作面过断层管理领导小组组织机构》为了加强对40102工作面过断层的管理,确保过断层破碎带期间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和有关事宜的协调,特成立过断层管理领导组,总经理对顶板管理负全面责任;总工程师对顶板管理负全面技术责任;协调中心负责日常措施的落实和协调;安监部对顶板管理工作负全面监督和检查责任,技术部负责工作面顶板管理的技术指导,机电部负责机电设备检查指导责任,通风部负责“一通三防”日常管理。
组长:郭池副组长:张有前白官祥陈利民成员:李瑞王海文李书平赵立昌赵伟仝华杜高王正梁华文张国荣宋玖贵王效业邱爱民闫自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