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二物理 第2讲 运动的描述]情景导入

[初二物理 第2讲 运动的描述]情景导入

[初二物理 第2讲 运动的描述]情景导入

第2讲运动的描述

(第一种方式)

在一次世界大战中,一个法国飞行员驾驶飞机在高空执行任务,发现脸颊附近浮动着一个小物体,飞行员以为是一个小虫子,就伸手去抓了一下,哪知抓到手中一看,原来是一颗德国的子弹,飞行员为什么能抓住子弹呢?你能从物理的角度解释这件事吗?本节课,我们一起揭秘。

(第二种方式)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我们的血液在一天内可以跑19312公里,心脏每年跳动3500万次,我们每一个人时刻都在运动,,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我们说的运动,到底在物理学上,是什么。

2021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一章第1讲运动的描述教案

运动的描述 目标要求

第1讲运动的描述 一、质点和参考系 1.质点 (1)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 (2)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就可以看做质点. (3)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2.参考系 (1)参考系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但被选为参考系的物体,我们都假定它是静止的. (2)比较两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同一参考系. (3)选取不同的物体做参考系,对同一物体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通常以地面做参考系.

判断正误 (1)研究百米赛跑运动员最后冲线的动作时可把运动员看成质点.( ×) (2)以地球为参考系,地球同步卫星相对地面是静止的.( √) 二、位移和速度 1.位移和路程 2.速度与速率

(1)平均速度:物体发生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即v =Δx Δt ,是矢量,其方 向就是对应位移的方向.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经过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矢量,其方向是物体的运动方向或运动轨迹的切线方向. (3)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是标量. (4)平均速率:物体运动的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不一定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 自测 1 在伦敦奥运会上,牙买加选手博尔特在男 子100m 决赛(直跑道)和男子200m 决赛(弯曲跑道)中分别以9.63s 和19.32s 的成绩获得两枚金牌.关于他在这两次决赛中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00m 决赛的位移是100m 决赛的两倍 B .200m 决赛的平均速度约为10.35m/s C .100m 决赛的平均速度约为10.38m/s

第2节 运动的描述(基础练)(原卷版)

第一单元机械运动 第2节运动的描述 1、下面那一项不是机械运动() A、江河奔流 B、斗转星空 C、分子运动 D、地壳运动 2、下列运动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物体从高空落下 B、气温升高 C、飞机在空中飞行 D、自行车在公路上转弯 3、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寒来暑往 B、行云流水 C、斗转星移 D、龙腾虎跃 4、2017 年4 月27 日,我国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对接,首次完成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实现了空间推进领域的一次重大技术跨越.如图是它们成功对接时的情形,此时若认为天宫二号是静止的,则所选的参照物是() A、太阳 B、月亮 C、地球 D、天舟一号 5、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国防事业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如图所示为我国空军战机空中加油时的情景()

A、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B、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机是运动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和战机都是静止的 D、以战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6、假期到了,同学们送小明乘列车回家.几个同学看着列车徐徐地向前开动了,小明坐在窗边,却看到同学们渐渐向后退去,原因是几个同学和小明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A、地面、列车 B、列车、地面 C、列车、列车 D、地面、地面 7、某大学两位研究生从蚂蚁身上得到启示,设计出如图所示的“都市蚂蚁”概念车.这款概念车小巧实用,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下列关于正在城市中心马路上行驶的此车说法正确的是() A、以路面为参照物,车是静止的 B、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车是静止的 C、以路旁的房屋为参照物,车是运动的 D、以车内的驾驶员为参照物,车是运动的 8、(1)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________ 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人们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总是选取某一物体作为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________ . (2)如图所示,是因庆阅兵式上空中梯队飞越天空门广场的情景,呈“口”字形展开的战斗机群,好长一段时间队形不变,蔚为壮观.其中蕴含很多物理知识,队形不变时,飞机之间相对________ (运动/静止);观礼人听到的飞机是通过________ 传播而来,随着飞机运离听到的声音响度________ (变大/不变/变小). 9、《刻舟求剑》这则寓言故事中,刻舟人最终没能寻到剑,是因为船相对于河岸是________的,而剑相对于河岸是________的. 10、如图所示,一个白鹭正平行于水面飞行,若以白鹭为参照物,它在水中的倒影是________的,若

第一讲运动的描述(教师版)

第一讲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是自然界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形态,称为机械运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2、质点我们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以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把它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称为质点,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⑴为什么要引入质点的概念? ⑵物理中的“质点”跟几何中的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为:都是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 不同之处为:质点是实际物体的抽象,它具有一定的物理内涵,不仅具有物体的全部质量,而且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几何学中的点没有质量,仅表示一个 位置,而且应该是“绝对的小” ? ⑶什么样的物体才能被看作质点? 没有运动就没有质点——只有在研究物体运动时,才考虑物体能否看成质点 没有比较就没有质点一一物体自身的尺寸与物体的运动空间范围相比较,当物体自身的尺寸远小干物体的运动范围时,物体才能被看成质

点。 当我们不能确定物体能否被看作质点时,可 运用反证法进行理解。即先假定物体被看作质点,再看题目中所研究的问题是否能进行下去若不能进行,则说明物体不能被看作质点。 【实战训练一】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D) A、质点就是质量很小的物体 B、质点就是体积很小的物体 C、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 D、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是无关紧要的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成质点 【实战训练二】在以下的哪些情况中可将物体看成质点(AC) A、研究某学生骑车由学校回家的速度 B、对这名学生骑车姿势进行生理学分析 C、研究火星探测器从地球到火星的飞行轨迹 D、研究火星探测器降落火星后如何探测火星的表面 3.参考系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做参考,观察物体相对于它的位置是否随 时间变化,以及怎样变化,这种用来做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 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实战训练三】指出以下所描述的各运动的参考系是什么? ⑴太阳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 ⑵月亮在云中穿行; ⑶汽车外的树木向后倒退。 【实战训练四】一物体从0点出发,沿东偏北30度的方向运动10 m至A点,然后又向正南方向运动5 m 至B 点。(sin30 ° =0.5 ) ⑴建立适当坐标系,描述出该物体的运动轨迹; ⑵依据建立的坐标系,分别求出A、B两点的坐标。 4、时刻和时间间隔时刻和时间间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用点表示, 时间间隔用线段表示,在物体的运动过程中,时刻与物体的位置相对应,表示某一瞬间;时间间隔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质量》练习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质量》练习题 【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 1.关于质量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质量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B.物体的质量跟物体的形状无关 C.物体的质量跟物体的状态有关 D.物体的质量跟物体所处的位置有关 2.1 kg的铁和1kg的棉花比较,它们的质量:() A.铁的质量较大 B.棉花的质量较大 C.它们的质量一样大 D.无法比较 3.感受身边的物理——质量为15 g的物体可能是() A.你的电脑B.你的课桌 C.你的钢笔D.你的质量 4.下列数据中最接近中学生身体质量的是() A.500 B.5.0×107mg C. 5000g D.0.005t 5.关于物体的质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一铁块,做成铁锤时质量较大,做成铁管时质量较小 B.一块铅熔化成液态的铅时,其质量减小了 C.一块铜在地球上的质量比在月球上的质量大 D.一块铝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6.一根铁棒,其质量发生了变化的是() A.将铁棒磨制成钢钎 B.在炉中加热到30℃ C.将铁棒拉成细铁丝 D.将铁棒带到太空中 7.(多选)天平是测质量的常用工具。使用时先要调节横梁平衡,当发现指针停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边时,要使指针停在中央刻度线,应该:() A.将左侧的平衡螺母向右调 B.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左调 C.将左侧的平衡螺母向左调 D.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右调 8.托盘天平调节好以后,在称量物体质量时,发现在右盘中放入最小的砝码后指针尖仍指在分度盘正中刻度线的左方,这时应当() A.把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移B.把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移 C.把游码向右移D.换用大一些的砝码 9.在使用托盘天平称物质质量的实验中,下列哪一项是不必要的() A.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B.调节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0”刻度处 C.称量时,左盘应放置被称量物体,右盘放砝码 D.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时,一定要等指针完全静止下来 10.小明要测量1cm长的棉线的质量,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将1cm长的棉线直接放到天平盘中进行测量 B.将一个小石块与1cm长的棉线一起放到天平盘中测出总质量,再减去测得的小石块的质量C.测100m长(或更长)的棉线的质量,再测得的质量除以100得出1cm长的棉线的质量D.以上方法都可以测出1cm长的棉线的质量 二、填空题 1.物体所含____________叫做质量。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把一块橡皮泥捏成不同的形状,其质量___;一块铁熔化成铁水时,其质量___;使一个铁块的温度升高20℃,铁块的质量____;宇航员把一块手表从地球上带到太空中,手表的质

运动的描述高中01

第1讲.运动的描述 知识导图 知识点讲解 1 1:参考系 一.机械运动 定义:物体在空间中所处的位置发生变化,这样的运动称为机械运动。 二.参考系 定义:任何运动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的,这个选来作标准的参照物称为参考系。 说明:1.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而言的. 2.参考系的选取是的。 3.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的结果. 4.选择参考系时,应使物体运动的描述尽可能. 5.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必须选择才有意义. 举例:如在描述平稳行驶的火车时,如果我们以地面为参考系,火车在运动;如果我们以车厢里的物体为参考系,火车车厢则是静止的。思考:电影闪闪的红星中,有一句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问:“竹排江中游”和“青山两岸走”分别是以什么做为参考系的? 三.坐标系 为了定量和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坐标系。 1.描述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置变化,可以建立坐标系.

2.描述平面上运动的物体的位置变化,可以建立坐标系. 3.描述立体空间内运动的物体的位置变化,可以建立坐标系. 例题1. [单选题] [运动的基本概念] 下列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A.神舟5号飞船绕着地球运转 B.西昌卫星中心发射的运载火箭在上升过程中 C.钟表各指针的运动 D.煤燃烧的过程 2. [单选题] [参考系] [难度:★★ ] 在平直的公路上并排行驶的汽车,甲车内的人看见窗外的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的人发现甲车没有运动,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上述事实说明() 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 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 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甲.乙两车同时向西运动 3. [单选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m高空飞行时,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他以为是一只小昆虫,敏捷地把它一把抓过来,令他吃惊的是,抓到的竟是一颗子弹。飞行员能抓到子弹,是因为() A.飞行员的反应快 B.子弹相对于飞行员是静止的 C.子弹已经飞得没有劲了,快要落在地上了 D.飞行员的手有劲 4. [单选题] [位移与路程])一个小球从地面被竖直向上抛起,升到最高点O,距地面4m,又落回到地面,再次弹起,距地面为1m时被接住,坐标原点在地面处,以向上为坐标轴正方向,则小 球的抛出点.最高点以及接住点的位置坐标分别为() A.4m,0m,1m B.0m,4m,1m C.0m,0m,1m D.4m,0m,0m 我爱展示 1. [单选题] [运动的基本概念] 下列哪些现象不是机械运动() A.月亮绕着地球转 B.鱼在水中游 C.煤燃烧的过程 D.“神州5号”飞船绕着地球运转 2. [单选题] [参考系] 在有云的夜晚,抬头望月,觉得月亮在云中穿行,这是选取的参考系是()A.月亮 B.云 C.地面 D.星 3. [单选题] [参考系] 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向东冒雨行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选择汽车为参考系,雨滴是静止的 B.选择地面为参考系,坐在汽车里的乘客是静止的 C.选择汽车为参考系,路旁的树木在向西运动 D.选择乘客为参考系,刮雨器一定是静止的 4. [多项选择题] [参考系]“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句诗表明了() A.坐在地上的人是绝对静止的 B.坐在地面上的人相对地球以外的其它星体是运动的 C.人在地球上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D.以上说法都错误

第1讲 运动的描述

第1讲运动的描述 姓名学校日期 知识点一认识运动 一、机械运动 1.定义: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___________,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无论是巨大的天体,还是微小的原子、分子,都处在永恒的运动之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二、参考系 1.定义:①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处在永恒的运动之中,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择另外的一个物体作为______,这个被选来作为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参考系。一个物体一旦被选做参考系就必须认为它是静止的。②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事先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2.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同一个运动,得到的结果会有不同。 【例1】人坐在运动的火车中,以窗外树木为参考系,人是_______的。以车厢为参考系,人是__________的。 3.参考系的选择: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选取参考系时要考虑研究问题的方便,使之对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的简单。在不说明参考系的情况下,通常应认为是以地面为参考系的。 【例2】“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两句诗描述的运动的参考系分别是( ) A.竹排,流水 B.流水,青山 C.青山,河岸 D.河岸,竹排 【例3】对于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考系必须选择地面。 B.研究物体的运动,参考系选择任意物体其运动情况是一样的。 C.选择不同的参考系,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 D.研究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定参考系。 【巩固训练】 1.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什么? 2.坐在美丽的校园内学习毛泽东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时,我们感觉是静止不动的。这与诗句里的描述是否矛盾?说明理由。 3.甲物体以乙物体为参考系是静止的,甲物体以丙物体为参考系是运动的,那么,以乙物体为参考系,丙物体是() A.一定是静止的。 B.一定是运动的。C.有可能是静止的或运动的 D.无法判断。 4.关于机械运动和参照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 研究和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定参照物。 B. 由于运动是绝对的,描述运动时,无需选定参照物。 C. 一定要选固定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 D.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地球为参照物 1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教案新人教版

第2节运动的描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参照物的概念;2.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学习重点:1.机械运动的概念;2.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 学习难点:1.参照物的概念;2.认识物体运动的相对性;3.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教具准备 视频资料,玩具车、玩具人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展示物体运动的图片,感受我们身边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平时认为不动的房屋、树木等随地球而转,同时绕太阳公转,整个太阳系、乃至整个银河系及宇宙,也都不停地运动。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 二、新课教学 探究点一机械运动 教师引导我们已经认识到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奔驰的骏马、行驶的火车、自转中的地球、还有在空中飞行的飞机、奔腾的江水、划过夜空的流星、腾空而起的“神舟八号”飞船……这些运动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特点呢?请用科学的语言对这些运动进行描述。 交流归纳上述运动物体的位置随时间不断地发生变化。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探究点二参照物 1.概念 问题探究:既然自然界中所有的物体都是在做机械运动,可为什么我们还常说××物体是静止的呢?如黑板是静止的,房屋、树木是静止的等等。 讨论:我们常说物体静止也是为了研究问题方便,如果都运动,我们也不容易为物体定位了,房屋、树木说它们静止是因为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它在某一位置是固定不动的,即它相对于旁边的房屋来说,它们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判断物体是否运动时,我们也常看它与其他物体间的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所以我们平时说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都是以一个物体做标准而言的。 总结:说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做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第2讲 运动的描述与速度

第二讲 运动的描述与速度 1.定义: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机械运动。 ①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普遍的现象,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在做机械运动。 ②机械运动是指宏观物体相对位置的变化,它不同于物体内部分子的运动。 2.判断物体是否做机械运动的方法 主要看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否发生了变化。 1.定义:判断物体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总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 做参照物。 2.选取参照物的五个原则 3.利用参照物判断物体的动和静 原则 说明 假定性 参照物一旦被选定,我们就假定改物体是________(填“运动”或“静止”) 任意性 参照物可以是任意的,运动的物体、静止的物体均可以被选为参照物 排己性 参照物不能选________________ 不唯一性 同一物体可以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故同一物体运动状态的描述可能________ 方便性 为了方便研究,一般选择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此时可以不指明参照物;若选取了其他物体为参照物,则一定要指明所选定的参照物 一定 确定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 选择一个___________ 三分析 分析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有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 四判断 若物体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没有位置的改变,则物体是________的; 若物体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位置发生改变,则物体是________的; 一、机械运动 二、参照物

4.根据物体的动和静判断选择的参照物 1.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①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_________的。(“有”或“没有”) ②物体静止,是指物体相对于所选择的参照物的位置________发生改变。(“有”或“没有”) 2.对运动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 ①要对物体的运动状态进行描述,必须选定__________; ②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得出的结论可能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③相对运动:是指研究对象相对于参照物位置________发生改变。(“有”或“没有”) ④相对静止:是指研究对象相对于参照物位置________发生改变。(“有”或“没有”) 3.因为所选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____________的。 方法一:定时间,比路程,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二:定路程,比时间,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意义:表示物体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 2.定义: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也就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3.公式:________________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 一定确定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二 判断 若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分析寻找与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位置________的物体就是参照物 若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分析寻找与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位置________的物体就是参照物 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四、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五、速度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质量教案

八年级物理质量教学设计 一.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物体的质量。 2.知道质量的主单位和常用单位;能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3.知道实验室测量质量的仪器是天平;知道托盘天平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重点:质量单位及单位间换算,天平使用方法 难点:质量的概念,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教具:铁钉、铁锤、木桌、木凳、托盘天平、彩色挂图等 二. 新课导入 问:自行车是用哪些材料制成? 答:钢、铁、橡胶等材料制成的,教师接着说明:一般我们把自行车称为物体,钢、铁、橡胶等称为物质。这样我们可以说:自行车这个物体是由钢、铁、橡胶等物质构成的,其它物体如:铁钉、铁锤、桌子、凳子等也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思考、回答 三.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包括三部分知识,即质量的概念,质量的单位和用天平测质量.

教材首先从学生所熟悉的铁锤和铁钉、木船和木椅,通过比较组成这些物质的物质的多少,引出质量的概念.接着介绍了质量的单位——千克、克、毫克、吨,列举了一些物体质量的大小,目的是让学生对千克形成较具体的观念. 质量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质量又能与能量相联系,这些知识将在高中物理中学习.在初中对质量的概念讲得很浅显,只简单地使学生认识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但这并不是质量的定义,教学中不必过分强调.对于物体的质量不随位置、状态、形状而变,也是让学生知道即可. 四.合作学习 1. 质量 (1)对实物的观察,引入质量的概念 铁钉和铁锤含有铁这种物质的多少不同,桌子和凳子含有木这种物质的多少不同,物理学里为了表示这性质就引入的质量这个物理量,质量是表示物体所含物质多少的物理量,用符号“m”表示。 (2)举例说明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2. 质量的单位 (1)国际单位:千克(kg) (2)其他单位:吨(t)、克(g)、毫克(mg)。 (3)换算关系: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1克=1000毫克。 看P109表中一些物体的质量。

1-: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知识框架)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知识框架) - 1 -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知识框架) 运 动 的 描 述 质点:形状、大小可忽略不计的有质量的点 物体可看成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大小、形状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参考系: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用来选作标准的另外的物体 坐标系:用来准确描述物体位置及位置变化 基本概念 概念对比 时刻:是指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是一个点 时间:是时间间隔的简称,指一段持续的时间间隔, 两个时刻的间隔表示时间 路程:质点实际运动的轨迹的长度;单位m 。 位移: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终点的有向线段,表示位置的变化; 单位:m 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如:速度、位移 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如:路程、时间 定义:物体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速度 公式:t x t x =??=ν;单位:m/s 矢量性:矢量 定义:某一过程中的一段位移与其所对应的时间的比值 物理意义:粗略地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公式:t x t x =? ?= ν ;单位:m/s 矢量性:矢量 平均速度 速率:表示速度的大小;标量。 平均速率:表示某义过程中的一段路程与其所用的时间的比值 是一个标量 速率 速度 定义:速度的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 物理意义: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 公式: t v v t v a t 0-=??=; 单位:m/s 2 矢量性:矢量,与速度变化量方向相同 加速度 实验 打点计时器分类: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 振动频率:均为50Hz ,即每隔0.02s 打一个点 纸带分析:a.可计算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b .粗略计算瞬时速度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运动的描述教案

第2节运动的描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参照物的概念 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2、过程与方法 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方法论,养成科学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参照物的概念、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教学难点 参照物的概念及参照物的判断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展示物体运动的图片,感受我们身边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平时认为不动的房屋、树木等随地球而转,同时绕太阳公转,整个太阳系、乃至整个银河系及宇宙,也都不停地运动。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 一、温故 请同学们阅读第十二章的章首短文,这是对一场滑雪比赛的描述。从中我们能想到的一句话是“生命在于运动”。请同学们想想,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物体在运动的? 答: 二、链接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米的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飞行员以为是昆虫,敏捷地一把抓了过来,令他吃惊的是,抓到的竟是一颗德国子弹。这名法国飞行员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本领呢? 这是因为尽管飞机和子弹都在飞,但对飞行员来说那颗子弹是的。 二、新课教学 探究点一机械运动 教师引导我们已经认识到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奔驰的骏马、行驶的火车、自转中的地球、还有在空中飞行的飞机、奔腾的江水、划过夜空的流星、腾空而起的“神舟八号”飞船……这些运动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特点呢?请用科学的语言对这些运动进 行描述。 交流归纳上述运动物体的位置随时间不断地发生变化。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探究点二参照物 1.概念 问题探究:既然自然界中所有的物体都是在做机械运动,可为什么我们还常说××物体是静止的呢?如黑板是静止的,房屋、树木是静止的等等。 讨论:我们常说物体静止也是为了研究问题方便,如果都运动,我们也不容易为物体定位了,房屋、树木说它们静止是因为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它在某一位置是固定不动的,即它相对于旁边的房屋来说,它们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判断物体是否运动时,我们也常看它与其他物体间的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所以我们平时说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都是以一个物体做标准而言的。 总结:说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做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播放视频:观察哪辆列车在运动?它们是以什么物体做参照物来研究的? 2.特点 问题:(1)对某一运动状况的判断,所选的参照物只有一个吗? (2)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物体运动状况一定相同吗? 分析:当观察一小汽车在公路上驶过时,判断它是运动的,我们可以选地面为参照物,也可以选路边的房屋做参照物,还可以选树木做参照物,它们都能得出汽车是运动的结论,所以对某一运动状况的判断,所选的参照物并不只有一个。 如果我们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如选汽车司机中靠椅,则会判断小汽车是静止的,所以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物体运动情况不一定相同。 探究点三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问题探究坐在汽车里的乘客、司机和路旁的孩子们有如图所示的对话。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知识点大全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知识点大 全 知识点1:质量 1.概念:质量是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用符号:m表示。。 2.质量的单位: (1)国际单位:千克(kg) (2)其他单位:吨(t);克(g);毫克(mg)。 (3)单位间的换算: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克=1000毫克。 3.属性: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温度、物态和位置而改变。 知识点2:天平 1.托盘天平的构造:由底座;托盘;横梁;指针;分度盘;平衡螺母;标尺;游码构成;且每架天平有一套砝码。 2.使用方法: “调”: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横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测”: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读”: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和刻度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收”首先将被测物体取下,然后用镊子将砝码夹回砝码盒,最后将游码拨回游标卡尺的左侧零刻度线。 3.测量时的补充: (1)调节平衡螺累母按:指针左偏就向右调;右偏向左调。 (2)天平调节平衡后,左右盘不能对调,平衡螺母不能再动。 (3)取砝码时一定要用镊子。 (4)往盘里加砝码应先估计被测物的质量,再从大到小加砝码,当加到最小一个砝码时太 重了,则应改用移游码。 (5)游码的读数是读游码的左边所对标尺的刻度值。 4.测量时的注意事项: (1)不能超过称量(天平的称量=所配砝码总质量+游砝最大读数)。 (2)已经调好的天平,当位置改变后应重新调节横梁平衡,方可进行测量。 (3)取砝码要用镊子,并轻拿轻放。 (4)潮湿的物品或者化学物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托盘中。 知识点3:密度 1.概念: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符号:ρ表示。

最新初二物理运动的描述练习及答案

第二节运动的描述1 1、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我们平常所说的运 动和静止是相对于一个选定的而言的。 2、放暑假了,小明乘座火车外出旅游。列车开动后,小明看到窗外的人群在往后退,这是以为参照物;若以站台为参照物,则小明是的。 3、说“太阳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是以为参照物的。 4、如图1所示的六架战机以相同的速度列队飞行。此时,若以战机下面的白云为参照物,战机上的飞行员是的;若以其中任意一架战机为参照物,其他战机是的。 图1 图2 5、如图2示,在“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对接成功后,若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神舟十号”飞船是的;以地面为参照物,“神舟十号”飞船是的。 6、小明同学在路上骑自行车,若说他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A、迎面走来的行人 B、路旁的树木 C、小明同学骑的自行车 D、从身边超越的汽车 7、把汽车的行驶、轮船的航行、飞机的飞行、运动员的跑步等这类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叫做. 8.坐在正在行驶的汽车里的乘客说他是运动的,这是以为参照物;说他是静止的,这是以为参照物. 9.夜晚抬头望星空时看到:“月亮在云里穿行”,这是以为参照物;“乌云遮住了月亮”,是以为参照物. 10.图中的特技跳伞运动员只有在他们保持时,才能形成一定的造型.

11.图(a)、(b)两图表示游戏“谁在动”中的两个情景.坐在石块上的小孩先用双手蒙住双眼,后放开手,发现编和的小朋友作了机械运动(以地面为参照物).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的流动不属于机械运动 B.只有机器的运动才是机械运动 C.任何物体如果以自身为参照物,它的速度就是零 D.参照物必须是绝对不动的物体 13.卡车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下列有关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于地面来说,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 B. 选卡车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 C. 相对于联合收割机来说,卡车在运动 D.选地面为参照物,卡车是静止的 1.2 运动的描述参考答案1 1、机械运动;参照物 2、列车;运动 3、地面

[初二物理 第2讲 运动的描述]讲义教师版

第2讲运动的描述 1.知道机械运动,知道参照物的概念。 2.认识运动是宇宙中华的普遍现象,知道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会选择适当的参照物描述物体的运动。 3.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4.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1.参照物的选取。 2.速度的计算。

机械运动、参照物 一、机械运动 1、运动: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从广义来讲,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从狭义来说,运动是指机械运动。 2、静止: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没有改变,我们就说它是静止的。静止都是相对运动而言的,不存在绝对静止的物体。 3、机械运动:在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通常简称为运动。 4、判断机械运动的方法: 机械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判断物体是否做机械运动的依据就是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有没有位置变化。如果有,我们就说这个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在做机械运动。 二、参照物及其选择 1、参照物 运动的描述 机械运动、参照物 机械运动辨析 参照物的选择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 性运动与静止相对性 的应用 运动的快慢比较运动快慢的方 式运动快慢的比较 速度的基本计算 速度比例计算匀速直线运动的理 解

要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先选定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选定的标准物体叫参照物。 2、参照物的选择 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既可以选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也可以选运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可本着便于研究的原则,选取合适的参照物,如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通常选取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被研究的物体本身不能选作参照物,因为以此研究对象为参照物,研究对象永远都是静止的。 注意:不要把地面当地球: 以地球为参照物,实际上是以地心为参照物,以地心为参照物,就是假定地心足不动的,也可以想象观察者是在地心处。以地面为参照物,就是假定地球表面的某一点(不是整个地球表面)是静止不动的,也可以认为观察地点是地球表面的那一点。地面是绕着地球的自转轴做圆周运动的,所以,选择地面还是地球作参照物,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描述是不一样的。 3、参照物概念的理解: 参照物的选定是为了研究机械运动中物体的运动或静止的。所选定的参照物是一个假定不动的物体,有了它作比较再看被研究的物体跟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就比较方便了。因此,参照物一旦被选定,我们就假定该物体是静止的。 4、参照物的判断方法: 方法指南: ①要明确研究对象; ②明确物体的运动情况; ③如果研究对象是运动的,哪个物体相对于它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哪个物体就是参照物;如果研究对象是静止的,哪个物体相对它的位置没有改变,哪个物体就是参照物。 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运动是绝对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 (2)静止是相对的我们平常说某物体静止,是指它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实际上这个被选作参照物的物体也在运动(因为一切物体都存运动),所以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存的. (3)对运动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 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总之,不事先选定参照物,就无法对某个物体的运动状态作出肯定的回答,说这个物体运动或静止是毫无意义的。 对相对性的理解: ①们说运动是绝对的,这里的“运动”是一个广义概念,而说运动是相对的,是指对机械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 ②相对静止。两个运动物体运动的快慢相同,运动的方向相同,这两个物体就是相对静止。例如,卡车和联合收割机,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以其中一个为参照物,另一个是静止的,属于相对静止。 2、判断物体运动的方法判断: (1)一个物体是否运动,怎样运动,要看它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在改变和怎样改变。 (2)其具体步骤是 ①选定一个参照物; ②观察比较物体与参照物之间位置有无变化以及怎样变化;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质量与密度思维导图.docx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 唐玲出品 质量与密度思维导图

第一节:质量 一、质量一节主要内容导学 (1)质量的含义 (2)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3)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4)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二、质量一节自主学习完成知识结构网 1._________叫质量,通常用字母____表示。质量的国际单位是_____,符号是_____。常用的还有_____、_____、_____等,它们的换算关系是:1t=_______kg、 1g=______kg、 1mg =______kg 2.当物体的位置、形状、状态发生改变时,它的质量_______,这说明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而变化。 3.实验室里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是_______。使用天平时要注意: (1)每个天平都有自己的_______,也就是它所能称的最大质量。被测物体的质量_____超过称量。 (2)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_______,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3)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_______直接放到天平的托盘中。 4.天平使用的基本步骤: (1)把天平放在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处; (2)调节横梁右端的,若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调,反之,平衡螺母向_______调,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处,这时横梁平衡. (3)把被测物放在盘中,按“先后”的顺序用镊子选择适当砝码,用镊子向盘里增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平衡. (4)盘里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就被测物体的质量. (5)测量结束要用镊子将砝码夹回砝码盒,并整理器材,恢复到原来的状况。 三、质量一节重点和难点如何处理的思维方法 1. 本节重要的基本技能是天平的使用方法。

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第二章第1讲运动的描述 一. 质点 1.定义:在某些情况下,不考虑物体的和,把它简化成一个有的点,称为质点。 2.物体看做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和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就可以把物体当作质点。 3.质点是一种的物理模型,是一种科学抽象,实际不存在。 二. 参考系 1 .定义:为了描述物体的,另外选来作为的假定不动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2.参考系的选取原则上是的,但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选取不同的参考系,观察到的结果可能是的。以研究问题的方便为原则,通常研究地面上的物体一般选为参考系。 三.坐标系 1.定义: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及,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2.根据描述的物体运动的复杂程度,可将坐标系分为、、。 一.时间和时刻 1.时刻:表示物体运动的,时间轴上用表示,对应的是位置、速度等状态量。 2.时间:指两个时刻之间的,时间轴上用表示,对应的是位移、路程等过程 量。 二.路程和位移 1.路程:物体的长度,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量。 2.位移:表示物体的物理量,用从指向的有向线段表示, 大小只与有关,与物体运动路径无关。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量。 3.联系:当物体作运动时,路程=位移的大小。

一.平均速度 1.平均速度: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的比值,叫做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v,平均速度只能(“粗略”“精确”)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对同即 一运动物体,在不同的过程,它的平均速度可能是的,因此,平均速度必须指明对应的 或。平均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方向:与相同。二.瞬时速度 1.瞬时速度:质点在某一(或某一)速度。瞬时速度可以(“粗略”“精确”)描述运动的快慢。瞬时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方向:即为的方向。三.速率和平均速率 1.速率: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量。 2.平均速率:与的比值,不一定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 1.定义:速度的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的比值,叫加速度。 2.公式:单位: 3.物理意义:描述速度的物理量。 4.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量,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

第一章 第1讲 运动的描述

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第1讲运动的描述 时间:6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一定是体积和质量极小的物体 B.因为质点没有大小,所以与几何中的点没有区别 C.研究运动员在3 000米长跑比赛中运动的快慢时,该运动员可看做质点D.欣赏芭蕾舞表演者的精彩表演时,可以把芭蕾舞表演者看做质点 答案 C 2.北京时间2012年2月25日凌晨0时12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将第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轨道.这标志着我国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以免费提供定位、测速和授时服务,定位精度10 m,测速精度0.2 m/s,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北斗导航卫星定位提供的是被测物体的位移 B.北斗导航卫星定位提供的是被测物体的位置 C.北斗导航卫星授时服务提供的是时刻 D.北斗导航卫星测速服务提供的是运动物体的速率 解析由位置、位移、时间、时刻和速度的定义可知,北斗导航卫星定位提供的是一个点,是位置,而不是位置的变化,故选项A错误,B正确;北斗导航卫星授时服务提供的是时刻,故选项C正确;北斗导航卫星测速服务提供的是

运动物体某时刻的速度大小,即速率,故选项D 正确. 答案 A 3.关于时刻和时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1 s 很短,所以1 s 表示时刻 B .第3 s 是指一个时刻 C .中国飞人刘翔在瑞士洛桑田径超级大奖赛男子110米栏的比赛中,以12秒88打破了世界纪录,这里12秒88是指时间 D .2012年2月2日5时16分,辽宁省营口市发生4.3级地震,这里的5时16分指时间 解析 时刻是时间轴上的一个点,没有长短之分,1 s 在时间轴上是一段,表示的是时间,所以A 选项错误;如图所示,第3 s 是1 s 的时间,是时间的概念,而第3 s 初和第3 s 末是时刻概念,所以B 选项错误;12秒88对应了110米,是“段”的概念,表示时间,所以C 选项正确;5时16分在时间轴上是一个点,指的是时刻,所以D 选项错误. 答案 C 4.图1-1-6是火箭点火升空瞬间时的照片,关于这一瞬间的火箭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火箭的速度很小,但加速度可能较大 B .火箭的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也很大 C .火箭的速度很小,所以加速度也很小 D .火箭的速度很大,但加速度一定很小 解析 火箭点火升空瞬间速度很小,火箭得到高速气体的反冲力,加速度可以较大,A 正确,B 、D 错误;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无必然联系,故C 错误. 答案 A 图1-1-6

八年级物理上册《运动的描述》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物理上册《运动的描述》知识点 归纳 .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运动。 2.参照物 研究机械运动,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是以哪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关系。当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运动的,如果位置没有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能不相同。例如:坐在行使的火车上的乘客,选择地面作为参照物时,他是运动的,若选择他坐的座椅为参照物,他则是静止的。对于参照物的选择,应该遵循有利于研究问题的简化这一原则。一般在研究地面上运动的物体时,常选择地面或者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也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则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这就是运动的相对性。

4.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一般按以下三个步骤进行: 选择恰当的参照物。 看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改变。 若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5.知道比较快慢的两种方法 通过相同的距离比较时间的大小。相同时间内比较通过路程的多少。 2.速度 物理意义: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定义: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速度计算公式:v=s/t。注意公式中各个物理物理量的含义及单位以及路程和时间的计算。 速度的单位①国际单位:米/秒,读做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l。②常用单位:千米/小时,读做千米每小时,符号为km/h。③单位的换算关系:1m/s=3.6km/h。 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①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对于匀速直线运动,虽然速度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但速度的大小却与路程和时间无关,因为物体的速度是恒定不变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