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歌舞音乐》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21.82 KB
- 文档页数:3
《非洲歌舞音乐》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非洲音乐的特点和文化背景。
培养学生对非洲音乐的欣赏和表达能力。
激发学生对音乐和舞蹈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准备
教具:音乐播放器、非洲音乐录音。
材料:教案、非洲音乐的简单介绍。
教学步骤
步骤一:导入和背景介绍
教师通过简要介绍非洲音乐的特点和文化背景,激发学生对非洲音乐的兴趣。
引导学生了解非洲音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步骤二:音乐欣赏
教师播放一段非洲音乐,让学生欣赏并感受其中的节奏和情感。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聆听音乐中的不同乐器和声音。
步骤三:舞蹈学习
教师向学生介绍一种非洲舞蹈,让他们学习和跟随舞蹈的动作和节奏。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分组练习的方式进行。
步骤四:合作创作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创作,让他们根据非洲音乐的节奏和情感,自由发挥创造力进行舞蹈和音乐表演。
鼓励学生团队合作和互相鼓励。
步骤五:表演和分享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表演和分享,让他们展示自己的舞蹈和音乐表演。
鼓励学生自信地表演和表达,并互相欣赏和赞美彼此的作品。
步骤六:总结和反思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学习的收获和体会。
鼓励学生思考非洲音乐对他们的音乐和文化认知的影响,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非洲歌舞音乐》教案设计非洲歌舞音乐教案设计导语:本教案旨在通过介绍非洲歌舞音乐的特点、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提高学生对非洲音乐的认识和理解,激发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兴趣,并通过音乐欣赏和表演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一、非洲歌舞音乐概述1.1 非洲歌舞音乐的起源与发展非洲歌舞音乐是非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
它往往围绕着各种社会仪式、宗教活动和生活场景展开。
通过对非洲歌舞音乐的整体描述,让学生了解其多样性以及不同地区的音乐风格差异。
1.2 非洲歌舞音乐的特点非洲歌舞音乐独具特色,常常以韵律感强、节奏复杂、鼓乐为主导。
此外,非洲歌舞音乐还注重口传心授的传统方式,以及融入舞蹈和身体动作表达情感。
二、非洲歌舞音乐的文化意义2.1 非洲歌舞音乐与社区认同感在非洲社会中,歌舞音乐是社区认同感和凝聚力的重要表现形式。
通过学习非洲歌舞音乐,学生可以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区意识和集体意识。
2.2 非洲歌舞音乐与传统价值观非洲歌舞音乐承载着丰富的传统价值观,如尊重长辈、崇拜祖先等。
通过分析歌词和舞蹈动作,学生可以感受到非洲文化对于家庭和人际关系的重视。
三、非洲歌舞音乐教学活动设计3.1 音乐欣赏活动通过欣赏不同地区的非洲歌舞音乐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非洲音乐的多样性。
教师可以为学生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并带领学生分析其音乐元素和文化内涵。
3.2 歌曲学唱活动教师可以选取一首简单的非洲歌曲,带领学生学唱,并逐渐加入简单的舞蹈动作。
通过歌曲学唱活动,学生可以感受到非洲歌舞音乐的魅力,提高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3 创作舞蹈活动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的非洲歌曲,自行创作舞蹈动作,并进行分组表演。
通过舞蹈创作活动,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同时通过团队合作,培养彼此间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四、教学评估与反思为了检验学生对非洲歌舞音乐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评估:让学生展示所学歌曲的表演、进行简答题考试或小组合作报告等。
《非洲歌舞音乐》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音乐教材《非洲歌舞音乐》。
教材共分为八个章节,本节课主要讲解第二章《非洲歌舞音乐的基本特点》。
内容包括:非洲歌舞音乐的历史背景、音乐特点、代表性音乐作品及表演形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非洲歌舞音乐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提高学生对非洲文化的认识。
2. 培养学生对非洲歌舞音乐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3. 通过对非洲歌舞音乐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非洲歌舞音乐的基本特点,掌握其主要表现形式。
难点:对非洲歌舞音乐节奏的把握,以及对相关音乐术语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音响、非洲鼓等。
学具:教材、乐谱、笔记本、非洲鼓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一段非洲歌舞音乐,让学生感受非洲音乐的热情和活力。
2. 教材讲解:介绍非洲歌舞音乐的历史背景、音乐特点、代表性音乐作品及表演形式。
3. 节奏训练:讲解非洲歌舞音乐的节奏特点,让学生跟随音乐节奏进行鼓乐表演。
4. 歌曲学唱:教授一首非洲歌舞音乐歌曲,让学生学会演唱并理解歌曲含义。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非洲歌舞音乐在各自小组表演中的运用,鼓励创新。
6. 成果展示:各小组进行表演,展示学习成果。
六、板书设计非洲歌舞音乐1. 历史背景2. 音乐特点3. 代表性音乐作品4. 表演形式七、作业设计答案:非洲歌舞音乐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热情、奔放,充满了活力。
非洲文化丰富多彩,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2. 请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非洲歌舞音乐歌曲,并结合自己的音乐素养,分析歌曲的结构、节奏等特点。
答案:歌曲结构紧凑,节奏明快,富有感染力。
通过歌曲学习,提高了我的音乐素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了非洲歌舞音乐的基本特点,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非洲歌舞音乐的独特魅力。
高中音乐课《非洲歌舞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非洲歌舞音乐的历史、特点和代表作品。
2. 培养学生对非洲歌舞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 通过非洲歌舞音乐的学习,增强学生对多元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1. 非洲歌舞音乐的历史背景和发展。
2. 非洲歌舞音乐的主要特点:节奏、旋律、和声、乐器等。
3. 代表作品分析:如尼日利亚的鼓乐、塞内加尔的马尔克、南非的祖鲁舞蹈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非洲歌舞音乐的历史、特点和代表作品。
2. 示范法:播放非洲歌舞音乐的视频,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3. 实践法:引导学生参与非洲鼓乐的打击练习,体验非洲音乐的节奏感。
四、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非洲歌舞音乐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非洲歌舞音乐的特点,如节奏、旋律、和声、乐器等。
3. 欣赏:播放非洲歌舞音乐的代表作品,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4. 实践:引导学生参与非洲鼓乐的打击练习,体验非洲音乐的节奏感。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加深学生对非洲歌舞音乐的认识。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自行搜索非洲歌舞音乐的相关资料,了解更多信息。
2. 结合所学,尝试分析我国民族音乐中是否有类似非洲歌舞音乐的特点。
3. 下一节课分享自己的搜索成果和思考,共同探讨非洲歌舞音乐对我国音乐的影响。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互动和实践活动等。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搜索资料的全面性、对问题的思考深度等。
3.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专注度、合作意识、创新思维等。
七、教学资源:1. 网络资源:利用搜索引擎、音乐网站等,查找非洲歌舞音乐的相关资料。
2. 视频资源:收集非洲歌舞音乐的表演视频,用于课堂欣赏和分析。
3. 教材:选用适合高中生的音乐教材,辅助讲解非洲歌舞音乐的知识。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非洲文化展览,加深对非洲文化的了解。
非洲歌舞音乐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非洲歌舞音乐的特点和风格,感受非洲音乐的热情、欢快和节奏感。
2. 通过学习非洲歌舞音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了解非洲文化和音乐之间的联系,增进对多元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1. 非洲歌舞音乐的基本特点:节奏、旋律、和声。
2. 非洲歌舞音乐的代表作品:南非的祖鲁舞、尼日利亚的约鲁巴舞、刚果的萨克斯风音乐等。
3. 非洲歌舞音乐的文化背景:非洲的民间生活、宗教信仰、社会习俗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非洲歌舞音乐的基本特点、代表作品和文化背景。
2. 演示法:播放非洲歌舞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风格和特点。
3. 实践法:引导学生参与非洲歌舞音乐的演唱和舞蹈表演,亲身体验非洲音乐的魅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播放一段非洲歌舞音乐,让学生初步感受非洲音乐的风格和特点。
2. 讲解:介绍非洲歌舞音乐的基本特点、代表作品和文化背景。
3. 演示:播放非洲歌舞音乐作品,让学生进一步感受音乐的魅力。
4. 实践:引导学生参与非洲歌舞音乐的演唱和舞蹈表演,亲身体验非洲音乐的魅力。
5. 总结:让学生谈谈对非洲歌舞音乐的认识和感受,总结教学内容。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简要描述非洲歌舞音乐的特点和风格。
2. 学生能列举出非洲歌舞音乐的代表作品。
3. 学生能参与非洲歌舞音乐的演唱和舞蹈表演,感受到非洲音乐的魅力。
4. 学生对非洲文化和音乐之间的联系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年龄阶段的非洲歌舞音乐教材,介绍非洲歌舞音乐的基本知识、代表作品和文化背景。
2. 音响设备:音响、耳机、音响连接线等,用于播放非洲歌舞音乐。
3. 视频设备:电脑、投影仪等,用于播放非洲歌舞音乐的演出视频。
4. 舞蹈道具:非洲鼓、木琴、铃鼓等,用于引导学生参与非洲歌舞音乐的演唱和舞蹈表演。
七、教学准备1. 提前准备非洲歌舞音乐的教材和音频、视频资料。
《非洲歌舞音乐》精品教案非洲歌舞音乐是非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风格和节奏感深受人们喜爱。
在这个精品教案中,我将介绍非洲歌舞音乐的特点,并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欣赏非洲音乐。
一、教学目标1.了解非洲歌舞音乐的发展历史和特点。
2.能够辨别非洲音乐的常见风格并分辨其不同特点。
3.通过学习非洲歌舞音乐,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非洲歌舞音乐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2.非洲歌舞音乐的常见风格和特点。
3.非洲音乐与西方音乐的异同点。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非洲歌舞音乐的特点和常见风格。
难点:通过音乐作品分析和比较,理解非洲音乐的节奏感和情感表达。
四、教学准备1.PPT介绍非洲歌舞音乐的发展历史和特点。
2.多样化的非洲音乐作品,如传统鼓乐、民族舞曲和现代流行音乐。
3.鼓乐器和舞蹈教学视频。
4.活动准备:摆放鼓乐器、创设舞蹈空间。
五、教学步骤1.导入(10分钟)教师播放一段非洲歌舞音乐视频,让学生感受非洲音乐的节奏感和热情,引发学生对非洲音乐的兴趣。
2.学习非洲音乐的发展历史(15分钟)3.辨识非洲音乐的常见风格(20分钟)播放多种不同风格的非洲音乐作品,如传统鼓乐、民族舞曲和现代流行音乐,让学生辨别其不同特点和节奏感。
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非洲音乐的多样性和独特之处。
4.欣赏非洲音乐作品(20分钟)教师选择一首具有代表性的非洲音乐作品,引导学生仔细欣赏并分析其节奏、旋律和情感表达。
通过提问和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非洲音乐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5.学习非洲音乐的舞蹈艺术(20分钟)教师播放非洲舞蹈教学视频,引导学生学习非洲舞蹈的基本动作和舞步。
通过实践训练和表演,让学生感受非洲音乐与舞蹈的紧密结合,体验非洲文化的独特魅力。
6.总结与展示(15分钟)教师对今天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展示他们学到的非洲音乐和舞蹈技巧。
同时,激发学生对非洲文化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引导他们深入学习和体验非洲音乐的魅力。
《非洲歌舞音乐》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非洲音乐的基本特点,如节奏强烈、旋律自由等。
2. 掌握非洲音乐的演奏技巧,如节奏感、旋律把握等。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4. 增强学生的文化自大,了解非洲文化的奇特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亲身感受非洲音乐的节奏感和自由旋律,通过演奏实践掌握演奏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非洲音乐的奇特文化内涵,培养他们的文化自大。
三、教学准备:1. 准备非洲音乐的相关视频、音频和乐器。
2. 准备教学用具,如钢琴、鼓等演奏乐器。
3. 制作教学课件,包括非洲音乐文化背景、演奏技巧等。
4. 安排教室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演奏实践。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是《非洲歌舞音乐》教学的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主要包括:理解非洲音乐的特征,认识非洲音乐的文化背景,以及学习基本的非洲节奏和舞蹈动作。
以下为详细的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非洲音乐的重要性,以及其与世界音乐史的干系。
通过展示一些非洲音乐的视频片段,引发学生对非洲音乐的探索兴趣。
2. 讲授非洲音乐文化背景:介绍非洲的音乐传统,包括各种部落的音乐风格,以及非洲音乐的多样性。
通过讲述非洲的音乐历史和传统,帮助学生理解非洲音乐的背景。
3. 介绍非洲节奏:起首展示一些典型的非洲节奏型,然后让学生尝试模仿。
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非洲节奏的特点。
4. 非洲舞蹈动作教学:通过视频和示范,传授学生基本的非洲舞蹈动作。
这些动作应该简单易学,同时能够体现非洲舞蹈的奇特风格。
5. 实践环节:让学生根据所学的节奏和舞蹈动作,自由创作一段舞蹈。
这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增强学习的乐趣和效果。
6. 分享与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效果,并邀请其他同砚进行点评和讨论。
这不仅能增强教室的互动性,还能让学生在互相学习和交流中,加深对非洲歌舞音乐的理解。
7. 总结回顾: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回顾非洲音乐的重要性和特点,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探索和学习非洲音乐。
非洲歌舞音乐教案优秀5篇非洲歌舞音乐教案篇一设计意图非洲人性情开朗,热情奔放,而音乐是他们生活的灵魂,伴随着鼓声与人声的结合,让孩子们感受到一个快乐的非洲之旅,用音乐看非洲,用鼓点来敲醒非洲生活的美妙。
把情景灌输到整个活动中,让幼儿轻松快乐的去学习模仿动感的非洲鼓点节奏。
活动目标1、尝试用声音、动作、造型表现歌曲热情奔放的风格和主题,进行多元化的体验。
2、通过声势、欣赏、表演等活动,训练其节奏感、韵律感,培养其创造力和表现力。
3、感受非洲的风俗,学习用呼喊的方式大胆地演唱歌曲。
重点难点1、学习非洲鼓的节奏,并能根据节奏拍打出来。
2、通过观看视频,创编非洲舞蹈动作。
3、能根据音乐的风格,热情、大胆、奔放的舞蹈。
活动准备有关非洲舞蹈视频;非洲简介 PPT;草裙若干。
活动过程1、教师扮演成非洲酋长,带领幼儿举行欢迎仪式(1)教师带幼儿随音乐舞动进场。
(2)教师以非洲酋长的口吻欢迎小朋友们的到来。
孩子们,非洲到了,我是非洲的酋长,我代表非洲欢迎你,也欢迎我们的老师们!2、尝试用呼喊的方式演唱歌曲。
(1)师:来到非洲,首先要学一句非洲话,是什么呢?请你们听一听Funga Alafia Achi Achi。
(2)学念歌词,师:Funga Alafia Achi Achi(师幼共同说三遍,声音逐渐变大)来,跟着老师一起说一说。
师: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意思?(这是非洲欢迎你)(3)学唱歌曲,师:我把刚刚学到的话编成了一首歌曲,它的名字就叫《非洲欢迎你》,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3、学习歌表演,表现非洲人的热情好客。
教师拍鼓,幼儿跟节奏一起唱。
(1)非洲人是非常热情好客的,他们不仅喜欢唱歌,更喜欢跳舞,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是怎么样跳舞的。
(看视频,了解非洲人舞蹈的特点、并模仿腿部和身体动作)等下要请你们来表演哦,(2)请幼儿个别示范,集体模仿。
(3)穿上草裙,集体表演。
4、师:现在每一位小朋友去请客人老师和我们一起来跳非洲舞,再邀请的时候要说我们刚刚学到的。
高中音乐课《非洲歌舞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非洲歌舞音乐的历史、特点和代表作品,提高学生对非洲音乐的认知水平。
2. 通过欣赏和分析非洲歌舞音乐,培养学生对多种音乐风格的鉴赏能力。
3. 体验非洲音乐的热情、欢快和富有节奏感,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创作热情。
二、教学内容1. 非洲歌舞音乐的历史与发展2. 非洲歌舞音乐的主要特点3. 非洲代表作品欣赏与分析4. 非洲歌舞音乐的节奏练习5. 创作实践活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非洲歌舞音乐的历史、特点和代表作品。
2. 教学难点:非洲歌舞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四、教学方法1. 欣赏法:通过聆听和观看非洲歌舞音乐作品,使学生感受和体验非洲音乐的风格特点。
2. 分析法:引导学生对非洲歌舞音乐的作品进行分析,了解其音乐结构、节奏、旋律等要素。
3.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非洲歌舞音乐的节奏练习和创作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一段非洲歌舞音乐,引导学生关注非洲音乐的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2. 非洲歌舞音乐的历史与发展:介绍非洲歌舞音乐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3. 非洲歌舞音乐的主要特点:讲解非洲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等特点。
4. 非洲代表作品欣赏与分析:播放非洲代表作品,引导学生分析作品风格和音乐要素。
5. 非洲歌舞音乐的节奏练习:教授非洲音乐的节奏,组织学生进行练习。
6. 创作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非洲音乐知识进行创作实践。
7. 总结与反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反馈。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非洲歌舞音乐的历史、特点和代表作品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非洲歌舞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的熟练程度。
3. 学生参与创作实践的情况和创作成果。
七、教学资源1. 非洲歌舞音乐作品录音、视频等资料。
2. 非洲歌舞音乐的相关书籍、乐谱等资料。
3. 非洲鼓、非洲舞蹈等教学道具。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非洲歌舞音乐的历史与发展。
“高中高一上册音乐教案:非洲歌舞音乐”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非洲的音乐文化特点,感受非洲歌舞音乐的魅力。
2.培养学生对非洲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3.通过学习非洲歌舞音乐,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1.非洲歌舞音乐的特点及表现手法。
2.非洲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和声。
三、教学难点1.非洲音乐的节奏感。
2.非洲音乐的即兴性。
四、教学准备1.非洲歌舞音乐素材。
2.教学视频。
3.非洲乐器模型。
五、教学过程1.导入(1)播放一首非洲歌舞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氛围。
(2)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非洲音乐的印象。
2.非洲音乐特点讲解(1)介绍非洲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和声特点。
(2)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感受非洲音乐的独特魅力。
3.非洲乐器介绍(1)展示非洲乐器模型,讲解其特点和演奏方法。
(2)让学生分组尝试演奏非洲乐器。
4.非洲歌舞音乐欣赏(1)播放非洲歌舞音乐,让学生关注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和声。
(2)引导学生分析音乐的结构和情感表达。
5.创作环节(1)分组讨论,根据所学非洲音乐特点,创作一段歌舞音乐。
(2)每组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非洲音乐元素应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六、课后作业1.收集一首非洲歌舞音乐,分析其节奏、旋律和和声特点。
2.尝试创作一段非洲风格的歌舞音乐。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欣赏、实践等环节,让学生对非洲音乐有了较全面的了解。
在创作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
但部分学生在非洲乐器演奏方面还需加强练习,以提高演奏技巧。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对非洲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拓展非洲音乐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好地感受世界音乐的多样性。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1.非洲歌舞音乐的特点及表现手法:(1)讲解:“同学们,你们能从刚才的音乐中感受到什么特别的地方吗?非洲音乐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节奏性强,它几乎伴随着所有的日常活动,从工作到庆典,从出生到死亡。
《非洲歌舞音乐》教案
1. 初步了解非洲音乐,欣赏《鼓舞》、《门库尔雅》、《非洲赞歌》等歌舞音乐作品,感受其音乐情绪,从而喜爱非洲音乐,理解和尊重世界多元音乐文化。
2. 了解非洲音乐中最重要的是节奏,鼓是非洲音乐节奏的基础,是非洲音乐之魂。
在欣赏的基础上模仿敲击鼓的节奏,并进一步了解和体验非洲鼓的多声部复节奏的特点。
3. 了解非洲歌舞音乐的特征,懂得非洲音乐的社会功能,了解非洲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间播放《非洲有爱》。
学生畅谈对非洲和非洲音乐的初步印象和了解——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
通过直观的视频播放导入,让学生对非洲充满了新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
(一)非洲鼓
1. 教师讲授:“同学们知道,非洲作为一个地理概念无疑是指整个非洲大陆。
但是从包括音乐在内的文化角度来看,非洲往往是指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地区。
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所谓非洲音乐是指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各种族部落的音乐。
”
2. 《非洲民歌》视频(片段),听到了什么声音?(人声,鼓声)
3. 各式各样的非洲鼓
4. 模仿非洲鼓的节奏练习
提醒学生注意节奏的重音和强弱变化,可以拍手、拍腿或拍桌面。
(1)教师先引导学生用音节“哒”练习节奏,强调重音。
(2)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加以指导。
(3)全班学生共同打节奏。
(4)以几种方式来实践,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要素。
5. 欣赏布隆迪民间舞曲《鼓舞》(片段)
(1)这是布隆迪“圣鼓”表演。
在布隆迪,“圣鼓”象征着国王的权力,象征着皇族的正统与种族的延续。
(2)听赏,思考:鼓声给你什么样的感受?(节奏强烈,有震撼力)
音乐结构?(三段体)
(3)在布隆迪圣鼓的场面中,可以看到,前面有个首席鼓手以有力的身体动作,带领众鼓手敲击出洪亮的,富有震撼性的鼓声!首席鼓手除了领鼓之外,还起着一个非常重要的领诵作用,同学们还记得乐曲一开始的朗诵声吗?(一领众和)当然还有歌声。
6. 多声部复节奏练习
7. 鼓的功能和用途
[设计意图]
鼓是非洲音乐之魂,让学生一开始就去感受非洲最有魅力的乐器,这也是为后面的音乐学习作铺垫,因为同学们会发现,鼓是非洲音乐中最主要的打击乐器。
同时,在聆听、实践、讨论、再实践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就会自然回答出非洲音乐的基本特点。
(二)马林巴琴
1. 欣赏《门库尔雅》
(1)聆听苹果手机音乐,思考:这是什么乐器演奏的?(马林巴琴)
(2)教师介绍马林巴琴,学生结合书本学习:马林巴是非洲木琴的总称,是非洲最有代表
性的乐器之一。
(3)欣赏由两架马林巴琴演奏的坦桑尼亚民间乐曲《门库尔雅》。
其中高音马林巴琴反复演奏,低音马林巴琴稍作变化。
学生思考:音色有何特点,展开联想,你可以看到一幅怎样的画面?
(4)学生欣赏后回答。
(5)教师小结:正如同学们所说,两架马林巴琴紧密配合,快速、连续的琴声像珍珠落地一般清脆,既像清澈潺潺的流水声,又似不断散落的雨滴声,如此美妙的琴声若是为歌曲伴奏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呢?
2. 欣赏加纳民歌《非洲赞歌》
(1)听赏思考:其中除了歌唱,一开始还有什么声音?
(2)学生欣赏后回答:类似于说话的朗诵,并伴有笑声和欢呼声。
(3)学生唱一唱,模仿非洲语言。
[设计意图]
“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特点”,本环节以另外一种非洲乐器马林巴琴展开,通过仔细听辨马林巴琴的音色,学习演唱非洲歌曲,进一步了解非洲音乐的特点。
同时,歌声中同样有非洲鼓,也因此让节奏这样一个音乐要素贯穿于整堂课。
(三)小结非洲音乐的特点和社会功能
学生通过视频观赏,结合所学知识,合作探究。
三、拓展探究
1. 学生畅谈:现实生活中有哪些非洲音乐因素的影响?非洲音乐对世界其他地区音乐有哪些影响?
(1)欣赏《破铜烂铁》
强烈奔放、复杂多变的节奏是非洲音乐的灵魂,一直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取材于现代日常用品作为表演媒介,展现声音特质,创造出节奏丰富,金铁交鸣的迷人乐章,借以表达对生命的热情礼赞。
(2)欣赏街舞
[设计意图]
音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节奏也是无处不在。
这两个问题的设计符合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继续学习的好习惯。
街舞是学生相当喜欢的现代舞,正是其中强烈多变,动感十足的节奏让学生兴趣盎然,为之后的学生模仿学习简单的舞蹈动作做好铺垫。
2. 模仿实践
(1)看视频中的成龙舞蹈动作。
(2)教师示范动作,学生模仿。
(3)节奏加上衬词,请一位男生领诵,邀请8位学生上台表演,老师领奏,其余学生边打节奏(击掌)边吆喝。
[设计意图]
不要小瞧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在课堂里,他们不仅仅满足于听听音乐,观赏视频,还需要给他们创设条件,充分发挥他们合作实践的能力,在实践中亲身体会非洲音乐的特点和非洲音乐的魅力,也体现了师生互动,突出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课堂总结
师生以最强烈的节奏,最洪亮的呐喊声,以及最动感的舞姿感受非洲音乐的魅力!
[设计意图]
有时候,音乐的感受用任何语言都无法表达,只能用内心去感受。
当学生以响亮的节奏声、
呐喊声以及身体律动表达出他们内心情感的时候,他们将牢记这堂极富魅力的非洲音乐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