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动物模型
- 格式:ppt
- 大小:7.64 MB
- 文档页数:82
实验动物助理技师测试题+答案1、全身麻醉剂采用的是以下()种。
A、巴比妥类B、乙醇C、氯仿D、乙醚答案:A2、普通级实验动物的用途()。
A、教学示教之用没有培养出高级别的动物,不得以用之生产所用B、教学示教之用某些科学研究为探索方法而从事的预试验之用没有培养出高级别的动物,不得以用之C、教学示教之用科学研究之用生产所用D、科学之用检定之用教学示教之用生产所用答案:B3、小鼠灌胃一次能耐受的最大容量是()。
A、09mlB、19mlC、05mlD、39ml答案:C4、下列哪个不属于悉生动物?()。
A、四菌动物B、双菌动物C、三菌动物D、单菌动物答案:A5、雌性大鼠体成熟时间为()。
A、30-35日龄B、45-60日龄C、80-90日龄D、70-75日龄答案:C6、一种革兰氏阴性,多形态、念珠状有芽胞和鞭毛的细杆菌,引起动物腹泻,出血性肠炎和盲肠炎,肝脏多发性灶样坏死和高死亡率疾病的病原体是()A、假结核耶尔森菌B、毛样芽胞杆菌C、嗜肺巴氏杆菌D、鼠伤寒和肠炎沙门氏菌答案:B7、动物性别判定可依肛门与生殖孔距离,间距小者为性。
A、雌性B、无法确定C、雄性D、不能这样判断答案:A8、清洁级、SPF级动物的管理要点是()。
A、饲养在隔离系统中饮水、饲料、垫料、空气都要除菌后才可以使用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定期检测环境、动物。
B、饲养在屏障系统中饮水、饲料、垫料、空气都要除菌后才可以使用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定期对动物进行微生物、寄生虫的检测。
C、饲养在屏障系统中饮水、饲料、垫料、空气都要除菌后才可以使用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定期检测环境、动物。
D、饲养在隔离系统中饮水、饲料、空气都要除菌后才可以使用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定期检测环境、动物。
答案:C9、在注射巴比妥钠进行麻醉比格犬时,通常的配置浓度是多少?A、.001B、.03C、.2D、.05答案:B10、抗日战争时期从印度进入我国,以后被带到北京,并被推向全国的一种在我国使用最广、使用量最大、抗病力、适应性强的封闭群小鼠是()A、NIHB、KMC、ICRD、LACA答案:B11、对动物进行药物注射治疗时吸收最快的方式是( )A、肌肉注射B、皮下注射C、腹腔注射D、静脉注射答案:D12、具有诱导排卵特点的动物是()A、犬,家兔,大鼠B、猴,猫,骆驼C、家兔,猫,骆驼D、家兔,大鼠,豚鼠答案:C13、如果采用酪蛋白作为单一的蛋白质来源,不补充氨基酸,则日粮蛋白质必须要达()时,才能保证豚鼠生长最快。
小鼠解剖知识点总结小鼠(Mus musculus)是一种常见的啮齿动物,也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动物模型之一。
对小鼠的解剖学知识的掌握对于实验室工作者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对小鼠的解剖可以帮助科研人员更好地了解小鼠的内部结构和器官功能,从而为其实验研究提供更准确的数据和结果。
本文将总结小鼠解剖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小鼠的内部结构和解剖特点。
一、小鼠的外部特征小鼠的头部呈圆锥形,眼鼻较突,触须发达,上颌略长于下颌,耳大而外露,耳垂圆圆的,四肢短小,尾巴较长。
小鼠的毛色一般为灰色或棕色,也有白色或黑色的个体。
在解剖时,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外部特征来初步判断小鼠的品种、性别和年龄。
二、小鼠的骨骼系统1. 小鼠的颅骨小鼠的颅骨由颅底骨和颅顶骨构成,颅骨的形状因品种而异。
在解剖时,我们可以通过观察颅骨的形状和结构来初步判断小鼠的品种和年龄。
2. 小鼠的脊柱小鼠的脊柱由颈椎、胸椎、腰椎和尾椎组成,其中颈椎的数量为7,胸椎的数量为13,腰椎的数量为6,尾椎的数量为28-31。
在解剖时,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小鼠的脊柱来了解其躯干的骨骼结构和解剖特点。
3. 小鼠的四肢骨骼小鼠的四肢骨骼包括肱骨、桡骨、骨和尺骨,其形态特征因品种而异。
在解剖时,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小鼠的四肢骨骼来了解其四肢的骨骼结构和特点。
4. 小鼠的骨骼连结小鼠的骨骼连结主要是通过关节连接,以及肌腱和韧带的连接。
在解剖时,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小鼠的骨骼连结来了解其骨骼系统的连结结构和功能。
三、小鼠的消化系统1. 小鼠的口腔小鼠的口腔由牙齿、舌头和颊粘膜组成,其中牙齿主要包括门齿、臼齿和犬齿。
在解剖时,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小鼠的口腔结构来了解其牙齿的形态特征和生长情况。
2. 小鼠的食道小鼠的食道位于颈部,连接口腔和胃。
在解剖时,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小鼠的食道来了解其食道的结构和功能。
3. 小鼠的胃小鼠的胃位于腹部,具有前胃、中胃和后胃三部分。
在解剖时,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小鼠的胃来了解其胃的结构和功能。
诱发性疾病动物模型概况疾病动物模型的分类按制作方法分类心按系统疾病分类可按疾病病理过程分类(一)按制作方法分类诱发性疾病动物模型突变系疾病动物模型转基因疾病动物模型(二)按系统范围分类与人类各系统疾病(心血管、呼吸、消化、泌尿、生殖、内分泌、神经等系统)相对应的动物模型。
(三)按疾病基本病理过程分类指致病因素在一定条件下作用于动物后,动物所出现共性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某些改变的动物模型。
第二节诱发性疾病动物模型概况定义: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等因素作用,人为地诱发动物产生某些类似人类疾病的模型,又称实验性疾病动物模型。
优点:制作方法简便,短期内可复制大量疾病模型。
缺点:由于疾病通过人为限定的方式产生,与临床存在差异,并不能囊括所有人类疾病。
物理因素:手术、机械、烟雾、气压、温度、辐射和噪声等。
冠脉结扎——心肌缺血模型机械损伤一骨折模型被动吸烟—慢性支气管炎模型长期热水灌胃一慢性萎缩性胃炎60Co射线辐照一再障贫血噪声刺激一听源性高血压模型化学因素:有毒药物、强酸强碱、农药、重金属、各种有害有机和无机化学物质。
环磷酰胺—白细胞减少症模型阿霉素一心衰模型心得安一银屑病模型强酸强碱一皮肤烧伤模型高脂饲料一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乌头碱一心律失常链脲佐菌素一糖尿病模型生物因素:细菌、病毒、寄生虫、激素、生物制品。
幽门螺旋杆菌一慢性萎缩性胃炎大肠杆菌内毒素一细菌性胆道感染模型HBV一乙肝模型日本血吸虫感染模型睾酮一前列腺增生模型牛血白蛋白一慢性肾小球肾炎模型抗血小板血清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模型。
实验动物尿路结石的体内外模型作者:彭婕,孙西钊,葛卫红,方芸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1. 临床药学室;2. 泌尿外科,江苏南京 210008【关键词】实验动物尿路结石模型尿石症(urinary calculus)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是肾、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结石的总称。
在过去的20年中,尿石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12]。
尿石症引起的病理损害主要有直接损害、梗阻和感染,三者互为因果,促使病变发展,最终破坏肾组织,损害肾功能,甚至造成肾功能衰竭。
因此,尿石症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
随着对尿石症研究的深入,各种利用实验动物的体内和体外尿石模型也逐渐发展起来。
尿石实验模型不但可以深入了解尿石的形成过程和机理,而且可以筛选抗尿路结石的中西药物,确认其药理作用和机制。
因此,设计和建立尿路结石的动物及体外模型,无疑为探讨尿路结石的发病机理、寻找有效防治尿路结石的药物奠定良好的基础。
1 食饵性尿路结石的动物模型尿路结石中最常见的是含钙结石(作为草酸盐或磷酸盐沉淀),占尿石症的75%~85%,而草酸钙结石又占含钙结石的92%[35]。
因此,草酸钙结石模型是最常用、也是研究最为广泛的动物结石模型。
草酸钙结石动物模型按病因可分为高钙尿、高草酸尿、维生素缺乏等。
从使用动物的种属上分,有大鼠和小鼠模型。
1.1 草酸钙结石模型草酸钙结石动物模型常以乙二醇为诱石剂。
乙二醇是草酸的前体物质,在体内可转化为草酸,从肾脏分泌排泄,辅以氯化铵酸化尿液,有利于草酸钙结晶。
1.1.1 大鼠草酸钙结石模型 De Water等[6]用0.5%、0.75%、1.0%、1.5%等不同剂量的乙二醇作为诱石剂,发现0.5%剂量组大鼠肾组织几乎无晶体形成,而其他组草酸钙沉积显著增加,故认为乙二醇饮水诱石最低浓度应为0.75%。
Pragasam V[7]和Marengo SR[8]亦使用0.75%乙二醇饮水分别于28d和8周成功建立了大鼠草酸钙结石模型。
泌尿生殖消化实验报告泌尿生殖和消化系统是人体重要的两个系统,它们协同工作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泌尿生殖系统负责排泄废物、维持水盐平衡和生殖功能,而消化系统负责摄取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
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动物模型的泌尿生殖和消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特点,进一步了解这两个系统的工作原理。
实验目的:1. 观察和描述动物模型的泌尿生殖器官的结构特点;2. 观察和描述动物模型的消化器官的结构特点;3. 理解泌尿生殖和消化器官的功能特点;4. 探究泌尿生殖和消化系统的相互关系。
实验材料:1. 动物模型(包括泌尿生殖器官和消化器官);2. 解剖工具(如手术刀、镊子等);3. 显微镜。
实验步骤:1. 将动物模型取出并仔细观察,记录泌尿生殖器官的结构特点,如肾脏、输尿管、膀胱和生殖器官等;2. 切开泌尿生殖器官,使用显微镜观察和记录其细胞结构和细节特点;3. 将动物模型的消化器官取出并仔细观察,记录其结构特点,如口腔、食道、胃、肠道等;4. 切开消化器官,使用显微镜观察和记录其组织结构和细节特点;5. 比较并分析泌尿生殖和消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特点;6. 进一步探究泌尿生殖和消化系统的相互关系,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总结。
实验结果:1. 泌尿生殖器官的结构特点:肾脏呈豆状,分为皮质和髓质,内部有众多的肾小球和肾小管。
输尿管连接肾脏和膀胱,膀胱贮存尿液,生殖器官包括生殖腺和生殖道等;2. 泌尿生殖器官细胞结构和细节特点:肾小球由肾小管和肾小体构成,肾小体含有由毛细血管和鳞状上皮组成的集合体,肾小管呈盲管状结构,负责尿液的排泄和水盐平衡调节等;3. 消化器官的结构特点:口腔包括牙齿和舌头等,食道连接口腔和胃,胃分为胃体和胃底,肠道分为小肠和大肠等;4. 消化器官组织结构和细节特点:胃壁具有多层结构,内含腺体,负责消化和分解食物,小肠具有细长的结构,内壁有许多绒毛和肠腺,负责吸收养分。
讨论与总结:通过本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泌尿生殖和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泌尿系统疾病的动物模型研究泌尿系统疾病是指影响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等器官的疾病,如肾炎、肾结石、膀胱炎等。
这些疾病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还会影响其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动物模型研究是一种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可以模拟人类疾病,从而更好地理解其发生机制和寻找治疗方法。
在泌尿系统疾病方面,动物模型研究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一、肾炎动物模型研究肾炎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其发生机制复杂,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
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在肾炎动物模型研究中,常用的动物包括小鼠、大鼠和猪等。
通过诱导肾炎模型,可以模拟人类肾炎的发生过程,并进行相关治疗试验。
例如,可以使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进行治疗,并观察其对肾脏功能的影响。
二、肾结石动物模型研究肾结石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其主要表现为腰部或下腹部剧烈疼痛。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因此,寻找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在肾结石动物模型研究中,常用的动物包括小鼠、大鼠和兔子等。
通过给予高钙、高氧化物等饮食,可以诱导肾结石模型,并进行相关治疗试验。
例如,可以使用利尿剂、草酸盐等药物进行治疗,并观察其对结石形成的影响。
三、膀胱癌动物模型研究膀胱癌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生机制复杂,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
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在膀胱癌动物模型研究中,常用的动物包括小鼠、大鼠和兔子等。
通过给予致癌物质或基因突变等方法,可以诱导膀胱癌模型,并进行相关治疗试验。
例如,可以使用化学药物、放射线等进行治疗,并观察其对膀胱癌细胞的影响。
总之,动物模型研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泌尿系统疾病方面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建立合适的动物模型,可以更好地理解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和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努力,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学服务。
泌尿系统感染的微生态调控1《泌尿系统感染的微生态调控1》课题申报书一、课题背景与意义(800字)泌尿系统感染是一种常见而且广泛存在的疾病,在临床中给患者造成了严重的健康问题。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特别是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和滥用抗生素导致耐药菌株的增加,泌尿系统感染的治疗变得越来越困难。
因此,开展对泌尿系统感染的微生态调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微生态调控是指通过调节宿主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功能,从而改变宿主对疾病的易感性和抵抗性的方法。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泌尿系统感染与宿主的微生物群落的平衡紊乱密切相关。
而在泌尿系统感染的微生态调控研究中,尚缺乏系统性的研究和深入的了解。
本课题旨在通过研究泌尿系统感染的微生态调控机制,深入了解宿主的微生物群落与感染的关系,并寻找治疗和预防泌尿系统感染的新途径。
在抗生素耐药菌株增加的背景下,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将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策略和思路,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1200字)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通过对泌尿系统感染的微生态调控机制的研究,寻找治疗和预防泌尿系统感染的新途径,提高疗效,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量,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并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和复发率。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探究泌尿系统感染的微生态特征。
通过对感染患者的尿液样本和健康人群的对照进行微生物学特征分析,包括微生物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功能差异等,以揭示泌尿系统感染与微生态的关系。
2. 研究微生态调控对泌尿系统感染的影响。
通过使用小鼠模型,观察不同微生态干预策略对泌尿系统感染的治疗和预防效果,包括益生菌的应用、肠道-泌尿道轴的调节、微生物群落重建等。
3. 深入探究微生态调控泌尿系统感染的机制。
通过分析微生态调控对感染相关的免疫炎症因子、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揭示微生态调控泌尿系统感染的分子机制,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三、研究方法与手段(1500字)在本课题的研究中,将采用以下主要研究方法和手段:1. 临床样本的采集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