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几种常见的概率分布律
- 格式:ppt
- 大小:736.00 KB
- 文档页数:36
第三章第二次课: 回顾概率基础知识,通过离散型和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引出本次讲授内容。
第二节几种常见的理论分布重点:掌握正态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的定义、特点和概率计算。
难点:二项分布的概率函数特征,正态分布的特征。
一、二 项 分 布一)、贝努利试验及其概率公式将某随机试验重复进行n 次,若各次试验结果互不影响, 即每次试验结果出现的概率都不依赖于其它各次试验的结果,则称这n 次试验是独立的。
对于n 次独立的试验,如果每次试验结果出现且只出现对立事件A 与A 之一,在每次试验中出现A 的概率是常数p (0<p <1),因而出现对立事件A 的概率是1-p=q ,则称这一串重复的独立试验为n 重贝努利试验,简称贝努利试验(Bernoulli trials )。
在生物学研究中,我们经常碰到的一类离散型随机变量,如入孵n 枚种蛋的出雏数、n 头病畜治疗后的治愈数、n 尾鱼苗的成活数等,可用贝努利试验来概括。
在n 重贝努利试验中,事件A 可能发生0,1,2,…,n 次,现在我们来求事件A 恰好发生k (0≤k ≤n )次的概率P n (k)。
先取n =4,k =2来讨论。
在4次试验中,事件A 发生2次的方式有以下24C 种: 21A A 43A A 4321A A A A 4321A A A A 4321A A A A 4321A A A A 4321A A A A其中A k (k =1,2,3,4)表示事件A 在第k 次试验发生;k A (k =1,2,3,4)表示事件A 在第k 次试验不发生。
由于试验是独立的,按概率的乘法法则,于是有 P (21A A 43A A )=P (4321A A A A )=…= P (4321A A A A )= P (1A )·P (2A )·P (3A )·P (4A )=242-qp又由于以上各种方式中,任何二种方式都是互不相容的,按概率的加法法则,在4 次试验中,事件A 恰好发生2次的概率为)2(4P = P (21A A 43A A )+P (4321A A A A )+…+ P (4321A A A A )=24C 242-qp一般,在n 重贝努利试验中,事件A 恰好发生k (0≤k ≤n)次的概率为)(k P n =kn C kn k qp - k =0,1,2…,n (3-14)若把(4-14)式与二项展开式∑=-=+nk kn k k n nqp C p q 0)(相比较就可以发现,在n 重贝努利试验中,事件A 发生k 次的概率恰好等于np q )(+ 展开式中的第k +1项,所以也把(4-14)式称作二项概率公式。
第三章 几种常见的概率分布律3.1 有4对相互独立的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问有3个显性基因和5个隐性基因的组合有多少种?每种的概率是多少?这一类型总的概率是多少?答:代入二项分布概率函数,这里φ=1/2。
()75218.02565621562121!5!3!83835==⎪⎭⎫⎝⎛=⎪⎭⎫ ⎝⎛⎪⎭⎫⎝⎛=p结论:共有56种,每种的概率为0.003 906 25(1/256 ),这一类型总的概率为 0.21875。
3.2 5对相互独立的等位基因间自由组合,表型共有多少种?它们的比如何? 答:(1)543223455414143541431041431041435434143⎪⎭⎫ ⎝⎛+⎪⎭⎫ ⎝⎛⎪⎭⎫ ⎝⎛+⎪⎭⎫ ⎝⎛⎪⎭⎫ ⎝⎛+⎪⎭⎫ ⎝⎛⎪⎭⎫ ⎝⎛+⎪⎭⎫ ⎝⎛⎪⎭⎫ ⎝⎛+⎪⎭⎫ ⎝⎛=⎪⎭⎫⎝⎛+表型共有1+5+10+10+5+1 = 32种。
(2)()()()()()()6976000.0024114165014.00241354143589087.002419104143107263.0024127104143105395.00241815414353237.0024124343554322345541322314==⎪⎭⎫⎝⎛==⨯=⎪⎭⎫⎝⎛⎪⎭⎫ ⎝⎛==⨯=⎪⎭⎫ ⎝⎛⎪⎭⎫ ⎝⎛==⨯=⎪⎭⎫ ⎝⎛⎪⎭⎫ ⎝⎛==⨯=⎪⎭⎫ ⎝⎛⎪⎭⎫ ⎝⎛===⎪⎭⎫⎝⎛=隐隐显隐显隐显隐显显P P P P P P 它们的比为:243∶81(×5)∶27(×10)∶9(×10)∶3(×5)∶1 。
3.3 在辐射育种实验中,已知经过处理的单株至少发生一个有利突变的概率是φ,群体中至少出现一株有利突变单株的概率为P a ,问为了至少得到一株有利突变的单株,群体n 应多大?答: 已知φ为单株至少发生一个有利突变的概率,则1―φ为单株不发生一个有利突变的概率为:()()()()()φφφ--=-=--=-1lg 1lg 1lg 1lg 11a a an P n P n P3.4 根据以往的经验,用一般的方法治疗某疾病,其死亡率为40%,治愈率为60%。
概率论常见的几种分布常见的概率论分布有:均匀分布、正态分布、泊松分布和指数分布。
1. 均匀分布均匀分布是指在一段区间内,各个取值的概率是相等的。
比如在一个骰子的例子中,每个面出现的概率是相等的,为1/6。
均匀分布在实际应用中常用于随机数生成、样本抽取等场景。
2. 正态分布正态分布又被称为高斯分布,是最常见的概率分布之一。
正态分布的特点是呈钟形曲线,数据集中在均值周围,并且具有对称性。
正态分布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比如人的身高、体重等都近似服从正态分布。
在统计学和数据分析中,正态分布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建模、假设检验和置信区间估计等方面。
3. 泊松分布泊松分布是一种离散概率分布,描述了在一段时间或空间内,某事件发生的次数的概率分布。
泊松分布的特点是事件之间是独立的,并且事件发生的平均速率是恒定的。
泊松分布在实际应用中常用于描述稀有事件的发生概率,比如电话呼叫中心的接听次数、交通事故的发生次数等。
4. 指数分布指数分布是描述连续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用于描述时间间隔的概率分布。
指数分布的特点是事件之间是独立的,并且事件发生的速率是恒定的。
指数分布在实际应用中常用于描述如等待时间、寿命等连续性事件的概率分布。
这四种分布在概率论和统计学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它们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和问题,能够帮助人们理解和分析数据。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常常需要通过对数据进行建模和分析来确定数据的分布类型,从而更好地理解数据的特征和规律。
除了这四种常见的分布外,还有其他许多概率分布,例如二项分布、伽玛分布、贝塔分布等。
每种分布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分布模型对数据进行建模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据,做出准确的推断和预测。
概率论中常见的几种分布包括均匀分布、正态分布、泊松分布和指数分布。
每种分布都有其特点和应用场景,在实际问题中选择合适的分布模型对数据进行建模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对数据的分布进行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数据的规律和特征,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