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教案:第一次世界大战
- 格式:docx
- 大小:10.54 KB
- 文档页数:5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教案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是20世纪初最具有影响力的冲突之一,对世界格局和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教案将重点介绍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战争进程、与会国家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将能够:1. 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和各国参与的原因;2. 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进程和主要战场;3. 了解与会国家以及其参与大战的动机;4. 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后世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和各国参战原因;2.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进程和主要战场;3. 与会国家和其参与大战的动机;4.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后世的影响。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0分钟)通过提问和讨论,引起学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兴趣。
例如,“你们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有什么了解?”、“你觉得为什么会爆发如此大规模的战争?”等问题。
步骤二:授课(30分钟)1.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和各国参战原因:a. 欧洲主要列强之间的竞争和矛盾;b. 意外的事件:萨拉热窝事件;c. 各国参战原因的复杂性:同盟关系、领土争端等。
2.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进程和主要战场:a. 西线阵地战:塞纳河、马恩河战役等;b. 东线战争:图图拉海战、加利波利战役等;c. 其他战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军队在加里波利战役中的表现等。
3. 与会国家和其参与大战的动机:a. 协约国家:英国、法国、俄罗斯等;b. 同盟国家: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等;c. 中立国家:美国、瑞士、荷兰等。
4.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后世的影响:a. 工业和技术的飞跃:坦克、飞机、毒气等新兵器的使用;b. 政治格局的重塑:俄罗斯革命、凡尔赛体系的建立等;c. 带来世界秩序的动荡和不确定性。
步骤三:小组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组并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1. 你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有哪些?哪些原因对你影响最深?2. 你了解哪些与会国家以及其参与大战的原因?3.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你认为最重要的影响是什么?步骤四:总结回顾(10分钟)由学生代表发表小组讨论的结果,并进行总结回顾。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同江三中王云峰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及主要战场和欧洲的三条战线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俄国二月革命美国参战苏俄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奥匈帝国瓦解德国投降大战的性质和影响2、能力目标:(1)通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的讨论,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和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大战性质的分析,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3)通过对大战结局和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帝国主义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相互争夺,疯狂扩军备战的结果。
(2)讲述“凡尔登绞肉机”的情况,观看有关大战的影视资料,加深对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空前灾难的认识,树立热爱和平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大战爆发的原因及其影响。
三、教学难点:大战的性质和大战结束的原因。
四、学情分析战争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学生也比较感兴趣,而且美伊战争刚刚结束不久,对战争的残酷场面仍记忆犹新,对战争的性质也比较容易分析。
初三学生已经掌握了历史思维的基本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基础,对问题的深入探讨充满热情和自信。
但在挖掘历史的现实意义方面尚有欠缺,个别同学的思想认识还比较肤浅。
所以,基于已有经验,引导学生认识战争的灾难性,体会和平的宝贵,有利于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五、学法分析(1)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阅读、分析有关材料,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通过对研究结果的展示和交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
(3)通过“辩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大胆质疑的学习习惯。
本课采用网络研究性学习的模式,进一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六、过程与方法:(1)了解萨拉热窝事件,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加深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原因的理解(2)利用影视资料,加深对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空前灾难的认识,树立热爱和平的意识。
一战初中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原因和过程。
2. 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参战国家、战场和战役。
3. 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和教训。
教学重点:1.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和原因。
2.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和主要战役。
3.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和教训。
教学难点:1.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复杂过程和众多战役。
2.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和教训。
教学准备:1. 教材或历史资料。
2. 投影仪或白板。
3. 地图或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询问是否还记得上一个世纪发生的重大事件。
2. 提问:你们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吗?它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参战国家有哪些?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阅读教材或历史资料,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和原因。
2. 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信息,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讲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和原因,包括民族矛盾、帝国主义竞争、军备竞赛等。
2. 讲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包括主要战场、战役和重要事件。
3. 讲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和教训,如民族自决、和平主义、国际联盟等。
四、课堂讨论(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什么?我们应该如何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2. 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 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五、课后作业(5分钟)1. 让学生结合教材或历史资料,绘制一次世界大战的流程图。
2. 让学生撰写一篇短文,总结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讨论,使学生了解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原因和过程,掌握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参战国家、战场和战役。
同时,通过思考和讨论,使学生认识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培养了学生的和平意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和教训的讲解还需更深入,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世界历史的演进。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学习。
了解同盟国集团、协约国集团、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等基本史实。
(2)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主要交战国、主要战场、结果、性质、影响等。
2.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中的柱状图、地图和漫画,体会和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并培养从图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2)通过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交战国、主要战场、结果、性质、影响等,培养正确认识、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战争所带来的灾难以及战争的残酷性,能够辩证地看待科技的作用;懂得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全球性的浩劫,培养热爱和平的热情,树立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意识。
【教学重点】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教学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评价。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在历史进入20世纪的时候,人类陷入了一场灾难,1914年,一场规模空前的世界大战爆发,将人类拖进了长达四年的战火之中。
这场世界大战的根源是什么?又给人们带来了怎样的影响?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新知讲解一、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列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实力对比发生很大变化。
原来落后的国家迅速赶上并超过老牌强国,强烈要求根据实力重新分割世界。
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越来越不平衡,殖民地对各国的发展有更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们来看看1899年德国外长皮洛夫是如何表示的。
教师出示材料: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对我们说:“怎么办?世界已经分割完了!我们不愿阻挠任何人,但我们也不容许任何人妨碍我们的道路。
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一边,而让别人分割世界……”“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给自己一块光明之地、一块阳光下的地盘。
”教师提问:我们从德国外长皮洛夫的这番话中可以解读出几个信息?学生发表看法后教师总结并讲述: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如德国经济发展迅速,超过了英法等老牌国家,但殖民地却已被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分割完毕,因此德国同英法等国矛盾激化。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教案教案标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2. 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主要战役和重要事件。
3. 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历史和国际关系的影响。
教案步骤:步骤一:导入(10分钟)1. 利用图片、视频或简短的故事引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问学生是否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他们对这场战争的了解程度。
步骤二:知识讲解(20分钟)1. 介绍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包括军备竞赛、民族主义、殖民地争夺等因素。
2. 解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包括西线战场、东线战场、战争动员和战争技术的发展等。
3. 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包括凡尔赛和约、战争赔款、领土变动等。
步骤三:主要战役和事件(20分钟)1. 列举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主要战役,如马恩河战役、索姆河战役、坦能堡战役等,并简要介绍其背景和结果。
2. 讲解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重要事件,如林肯号事件、拉辛事件、斯拉夫人的暗杀等,并探讨其对战争进程的影响。
步骤四:影响和启示(15分钟)1. 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历史和国际关系的影响,如对战后国际秩序的重塑、帝国主义和殖民地体系的动摇等。
2. 探讨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人类社会的启示,如和平与合作的重要性、对战争的警醒和反思等。
步骤五:总结与评价(10分钟)1. 与学生一起总结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重要内容和学习收获。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展开讨论,以加深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理解。
教案评价:1. 教案设计合理,内容丰富,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 导入部分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的动力。
3. 知识讲解部分结构清晰,重点突出,易于理解。
4. 主要战役和事件部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具体情况。
5. 影响和启示部分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
注:教案的具体步骤和时间分配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
第1篇一战历史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一战的基本史实,认识一战爆发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2.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3.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内容:1. 一战爆发的原因2. 一战的过程3. 一战的影响四、教学重点:1. 一战爆发的原因2. 一战的过程五、教学难点:1. 一战爆发的原因的多样性2. 一战过程中的重要战役和事件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一战的基本史实。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析一战爆发的原因。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一战过程中的重要战役和事件,使学生深入了解一战。
4.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一战中的主要角色,体验一战的历史情境。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战相关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一战爆发的原因(1)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激化。
(2)军备竞赛和军国主义思潮的泛滥。
(3)民族主义情绪的高涨。
(4)巴尔干半岛的地缘政治冲突。
3. 讲解一战的过程(1)一战爆发的时间、地点和参战国。
(2)一战的主要战役和事件。
(3)一战期间的和平努力。
4. 讲解一战的影响(1)政治方面:国际格局的变动、凡尔赛体系的建立。
(2)经济方面:战后经济恢复、国际经济关系的变化。
(3)社会文化方面: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对人类思想的冲击。
5. 案例分析选取一战中的重要战役和事件,如马恩河战役、索姆河战役、凡尔赛条约等,引导学生分析一战的过程和影响。
6.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一战中的主要角色,如德国、英国、法国、俄国等,体验一战的历史情境。
7. 总结回顾一课所学内容,强调一战爆发的原因、过程和影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一战基本史实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一战爆发原因、过程和影响的分析能力。
3.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
第2篇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过程、结果及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历史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和影响。
2. 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关键事件和战略。
3. 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全球政治、经济和社会的深远影响。
【教学内容】一、背景介绍1.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a. 国际形势紧张:列强之间的殖民地争夺、军备竞赛和贸易紧张等。
b. 欧洲国家的结盟体系:协约国和同盟国的建立。
2. 爆发和持续时间:1914年-1918年。
二、关键事件和战略1. 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导致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2. 穿越比利时中立国的德军入侵法国,引发西线阵地战。
3. 意大利加入协约国,向奥匈帝国宣战。
4. 1917年,美国宣布对德国宣战,影响战争局势。
5. 德国在东线推进失败,俄国由布尔什维克革命后退出。
6. 西线战争在1918年结束,协约国取得胜利。
三、影响1. 军事技术的改变:毒气、机械化战争、阵地战等。
2. 伤亡和流离失所的民众:战争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和移民潮。
3. 和约:凡尔赛和约(Versailles Treaty)导致德国给予巨额赔款和领土割让。
4. 地缘政治重塑:奥斯曼帝国解体、阿拉伯民族主义兴起等。
5. 第一次世界大战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伏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活动(5分钟)引导学生回想并分享自己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了解,了解学生对这段历史事件的基本认知。
二、知识讲解与讨论(25分钟)1. 介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和持续时间,并与学生进行讨论。
2. 解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关键事件和战略,引导学生理解战争的进程和影响。
3. 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全球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并与学生共同探讨。
三、运用实例(3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以深入研究以下问题:1. 探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军事技术变革对战争形态的影响。
2. 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不同国家的影响,并展示讨论结果。
四、课堂展示与总结(10分钟)请部分小组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并与全班共同讨论。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教案标题: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目标:1. 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2. 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历史和国际关系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资源:1. 教科书:包含第一次世界大战相关内容的历史教科书。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3. 图片、视频、音频等相关的教学素材。
4. 活动材料:学生练习册、笔、纸等。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使用一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图片或视频片段,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问学生是否听说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了解他们对这个话题的了解程度。
知识传授:1. 通过讲解和展示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向学生介绍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参战国家、战争过程和结果。
2. 引导学生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历史和国际关系的影响,如战争结束后的和平条约、领土变化、经济影响等。
小组合作活动: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参战国家进行深入研究。
2. 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研究结果,制作一份关于该国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角色和影响的报告。
3. 每个小组轮流展示自己的报告,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互动和讨论。
个人思考活动:1. 要求学生以第一人称的角度,写一篇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日记或信件。
2. 学生可以选择扮演一个参战士兵、一个家属或一个政治家等角色,表达他们对战争的看法和感受。
总结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和总结他们在这堂课上学到的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知识和理解。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疑惑,解答他们的疑问。
扩展活动:1. 鼓励学生进一步阅读和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资料,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2.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博物馆或纪念馆,亲身感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遗迹。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和个人思考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收集学生的报告、日记或信件等作品,评估他们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组织一次小测验,考察学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基本知识和分析能力。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课程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简述“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组成国,了解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
讲述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对相关史料的阅读分析,培养学生根据历史事实得出结论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阅读课文和史料,自主讨论与分析,自己得出结论,培养学生根据历史事实得出结论的能力。
将历史知识与现代社会相结合,培养学生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凡尔登战役的学习,讨论战争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的严重灾难,培养学生热爱和平、远离战争的现代意识。
教学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及影响。
教学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认识和评价。
教具:课件。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
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
用课件展示几张关于战争的图片,提问学生:看到这些图片,最容易让你想到的是什么?将图片内容与第一次世界大战联系起来。
引导学生去走近一战,关注一战。
二、新课。
1、引导学生探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被称为瓜分世界的首次大屠杀,共有38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
那么,它是怎样发生的呢?课件展示: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请问:你知道欧洲是怎样变成一只“火药桶”的?这将它点燃的“一粒火星”又是什么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寻找答案。
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要用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得出结论:帝国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导致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在学生说到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的导火线后,请学生介绍萨拉热窝事件,教师在此基础上补充介绍萨拉热窝事件的有关内容,充分理解它的导火线作用。
课件展示:关于萨拉热窝事件的图片和文字介绍。
2、教师小结: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发展十分迅猛,资本主义国家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主要有美、德、英、法、日、俄等。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原因和过程。
(2)掌握重要战役、参战国家、战争结果以及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分析历史资料、图片和地图,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时空观念。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性,珍惜和平。
(2)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对人类命运的关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2)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和战争的影响。
2、教学难点(1)对一战爆发原因的综合分析。
(2)理解一战对世界格局的深远影响。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史料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纪录片片段,展示战争的残酷场景和巨大破坏。
(2)提问学生:“看到这些画面,你们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有什么初步的感受和疑问?”2、讲授新课(1)一战爆发的背景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展示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和殖民地占有情况的图表,分析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解释这种不平衡导致的矛盾和冲突。
②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讲解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和三国协约(英国、法国、俄国)的形成过程和目的,通过地图展示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的对峙态势。
(2)一战爆发的原因①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进一步阐述经济实力与殖民地占有不匹配,使得帝国主义国家争夺霸权和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日益激烈。
②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讲述 1914 年 6 月 28 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刺杀的事件,分析这一事件如何成为一战的导火索。
(3)一战的过程①战争的阶段介绍一战的三个阶段:1914 年是战争的第一阶段,德国实施“施里芬计划”但未能实现速战速决;1915 1916 年是战争的第二阶段,双方在西线进行了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等大规模战役,战争陷入胶着;1917 1918 年是战争的第三阶段,美国参战、俄国退出战争等因素影响了战争的走向。
第⼀次世界⼤战优秀教案第⼀次世界⼤战【教学⽬标】1.知识⽬标(1)通过学习。
了解同盟国集团、协约国集团、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等基本史实。
(2)掌握第⼀次世界⼤战的爆发原因、主要交战国、主要战场、结果、性质、影响等。
2.能⼒⽬标(1)通过阅读教材中的柱状图、地图和漫画,体会和认识第⼀次世界⼤战爆发的原因,并培养从图中提取信息的能⼒。
(2)通过学习第⼀次世界⼤战的主要交战国、主要战场、结果、性质、影响等,培养正确认识、评价历史事件的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标感受战争所带来的灾难以及战争的残酷性,能够辩证地看待科技的作⽤;懂得第⼀次世界⼤战是全球性的浩劫,培养热爱和平的热情,树⽴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意识。
【教学重点】两⼤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第⼀次世界⼤战的影响。
【教学难点】第⼀次世界⼤战爆发的原因;对第⼀次世界⼤战的评价。
【教学过程】新课导⼊:在历史进⼊20世纪的时候,⼈类陷⼊了⼀场灾难,1914年,⼀场规模空前的世界⼤战爆发,将⼈类拖进了长达四年的战⽕之中。
这场世界⼤战的根源是什么?⼜给⼈们带来了怎样的影响?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新知讲解⼀、两⼤军事集团的对峙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列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实⼒对⽐发⽣很⼤变化。
原来落后的国家迅速赶上并超过⽼牌强国,强烈要求根据实⼒重新分割世界。
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越来越不平衡,殖民地对各国的发展有更重要的意义。
下⾯我们来看看1899年德国外长⽪洛夫是如何表⽰的。
教师出⽰材料: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对我们说:“怎么办?世界已经分割完了!我们不愿阻挠任何⼈,但我们也不容许任何⼈妨碍我们的道路。
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边,⽽让别⼈分割世界……”“让别的国家分割⼤陆和海洋,⽽我们德国满⾜于蓝⾊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给⾃⼰⼀块光明之地、⼀块阳光下的地盘。
”教师提问:我们从德国外长⽪洛夫的这番话中可以解读出⼏个信息?学⽣发表看法后教师总结并讲述: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如德国经济发展迅速,超过了英法等⽼牌国家,但殖民地却已被⽼牌资本主义国家分割完毕,因此德国同英法等国⽭盾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