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3 第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1
第1讲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旷日持久的战争一、动荡不安的世界1.背景(1)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生产力大大提高;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法、美、德等国,从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加剧。
(2)20世纪初的世界,已经被列强基本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2.表现(1)德国不仅在欧洲同英国展开激烈竞争,而且还想从英法等国手中夺取殖民地,重新瓜分世界。
(2)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一方面欧洲列强纠集对立的两大军事集团;另一方面它们不断加强扩军备战。
[思维点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国家矛盾产生的根源。
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的出现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随着实力的变化,列强之间围绕瓜分世界问题的矛盾日趋尖锐,冲突愈演愈烈。
二、剑拔弩张的两大军事集团1.三对基本矛盾(1)法德矛盾: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力图寻机复仇;德国为防范法国,拼命扩充陆军,试图压制法国。
(2)俄奥矛盾:主要表现在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上。
奥匈帝国把巴尔干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俄国却打着斯拉夫主义的旗号向巴尔干渗透。
(3)英德矛盾:德国想从英法等老牌殖民强国手中夺取殖民地,英国一贯推行欧洲大陆均势政策,不愿看到德国强大与其争夺殖民地等。
2.军事集团形成(1)三国同盟①1879年,德奥首先缔结“同盟条约”,这个条约具有明显的反俄性质。
②德国利用意大利同法国的矛盾,把意大利拉入同盟。
③1882年,三国同盟正式建立,德国成为核心。
(2)三国协约①1892年,法国和俄国缔结军事协定,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开始出现。
②随着英德矛盾的发展,英国分别在1904年和1907年与法、俄签订了协约,这标志着三国协约正式建立。
[图示点拨]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三、“巴尔干火药桶”1.巴尔干半岛的复杂关系(1)形势:巴尔干半岛长期处于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之下,民族关系复杂。
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1.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 1918)的背景原因及条件:⑴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引起列强对世界市场和世界霸权争夺的矛盾⑵列强的三大矛盾〔法德矛盾、俄奥矛盾、英德矛盾〕最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它们的对峙导致了世界大战的爆发⑶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⑷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使两大军事集团相互仇视,推动了战争的爆发⑸导火线(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2.人类历史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的原因:⑴客观条件:20世纪的世界已基本成为一个整体,各国联系日益加强,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⑵可能条件: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⑶现实条件:完成工业革命的主要列强,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或战争会影响到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进而影响整个世界。
3.交战双方:同盟国:德、奥匈、奥斯曼、保加利亚共4国协约国:英、法、俄、意、日、比等,后美、中等加入,共27国。
4、经过:第一阶段:1914年主动权在德方实施“施里芬计划”西线马恩河战役,〔首次重大战役〕东线俄军进攻东普鲁士战役,德速战速决计划破产第二阶段:1915—1916年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三大陆战一大海战:西线的凡尔登〔时间最长最惨烈〕、索姆河战役〔坦克〕〔规模最大〕和东线的俄军夏季攻势;英德日德兰海战〔最大的海战〕第三阶段:1917—1918年美、中等国参战〔原因、影响〕;俄国退出战争〔原因、影响〕;1918年11月德宣布投降5、1917年4月美国对德宣战,加入协约国集团的原因:⑴协约国的成败与美国利益相关⑵德国“无限制潜艇战”对美国危害较大⑶捞取战利品和攫取战后世界霸权6、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⑴经济实力处于劣势⑵军事战略上的失误⑶内部与国内矛盾的尖锐⑷国际力量比照不利于同盟国。
7、结果: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经济、军事、国内和国际力量比照来分析原因〕8、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影响:⑴导致世界格局变化:西欧相对衰落和美日崛起西欧的相对衰落表达在:①经济受重创:曾经领先世界的西欧,生产水平远远低于战前,相对衰落,中心地位受挑战②精神遭打击:人们失去了战前的乐观主义,充满了幻灭感和危机感③英国更衰落:战前已丧失工业第一强国地位美日的崛起表达在:①美国:战后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和资本输出国;国际金融中心从伦敦转向纽约②日本:经济得到长足发展,由债务国变债权。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精品教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XX年高中历史1-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步精品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课标要求探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目标:、识记: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德国与英法矛盾的激化;帝国主义国家的扩军备战;欧洲列强之间的主要矛盾;三国同盟;三国协约;两次巴尔干战争;奥匈帝国吞并波黑;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2、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理解人类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
(二)过程与方法:、问题探究:德国与英法矛盾激化的原因;三国同盟比三国协约晚形成的原因;巴尔干地区为何成为欧洲的火药桶;萨拉热窝事件为何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列强之间的矛盾,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3、理解人类历史发展到20世纪才出现世界大战的原因和条件,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资本主义列强矛盾激化的结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
2、资本主义生产的特性决定其对市场和原料的需求是无止境的,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不平衡性是导致列强矛盾激化的原因,帝国主义矛盾激化到不可调和的程度就必然会爆发战争。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帝国主义列强的主要矛盾和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难点:英国的大陆均势政策与帝国主义列强主要矛盾的变化;巴尔干地区为何成为欧洲的“火药桶”。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本课主要介绍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世界形势: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巴尔干地区成为欧洲的火药桶;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加剧,殖民地对各国的发展有更重要的意义。
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如德国经济发展迅速,超过了英法等老牌国家,但殖民地却已被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分割完毕,因此德国同英法等国矛盾激化。
选修三专题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学案【课标要求】1、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理解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2、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认识德奥集团失败的原因3、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认识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考察角度】主要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分析极端民族主义对世界和平的危害【知识梳理】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引起列强对世界市场和世界霸权争夺的矛盾①政治:英、法、美——民主政治日趋完善;德、日、意——保留浓厚的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传统。
②经济:美、德、日——经济发展迅速,1894年美国工业产量居世界第一,德国超过英法,居世界第二;英、法发展缓慢;俄、日迅速发展,但仍远远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2、具体原因: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同盟国与协约国)的矛盾斗争⑴三大主要矛盾:英德矛盾;法德矛盾;俄奥矛盾。
①英德矛盾(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世界范围内的全方位的矛盾)②法德矛盾(争夺欧洲大陆的霸权)(矛盾的缘起:普法战争法国战败,法国失去了阿尔萨斯和洛林,并赔款50亿法郎,丧失在西欧和中欧霸主地位。
德国则唯恐法国东山再起,为防范法国,极力扩充军备;法国则为复仇做准备)③俄奥矛盾(争夺巴尔干半岛)3、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导火线)4、客观条件:①军国主义与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思想基础)②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运用于军事领域(物质基础)(思考: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①客观条件:20世纪的世界已基本上形成为一个整体,各国联系日益加强,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②可能条件: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③现实条件:19世纪末,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加剧,帝国主义因争夺殖民地矛盾激化,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
)二、战争的进程1、爆发: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俄法德英很快参战,大战全面爆发2、交战双方:两大军事同盟①协约国集团:英国、法国、俄国、比利时、塞尔维亚、意大利、日本、美国(1917)、中国(1917)②同盟国集团: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保加利亚3、过程:⑴三条战线:东线、西线、南线①西线:英国、法国、比利时对德国作战。
战争与和平考点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1.世界格局: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的争斗,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源(1)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和垄断组织的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大国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
(2)帝国主义国家竞相奉行殖民扩张、建立庞大帝国的帝国主义政策,掀起了新的瓜分世界的狂潮。
(3)亚洲诸国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非洲几乎被瓜分殆尽。
2.实力变化: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导致它们的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1)后起而强大的德国把英国视为“日益衰落的国家”,开始寻求在欧洲乃至世界的领导地位,英德矛盾逐渐激化。
(2)法国与德国因阿尔萨斯—洛林等领土争端积怨已久,对北非殖民地的争夺剑拔弩张。
(3)德国与俄国因不断的贸易摩擦而关系恶化。
(4)奥匈帝国与俄国的矛盾集中在巴尔干半岛,使这里成了名副其实的欧洲“火药桶”。
3.军事集团:“同盟国”与“协约国”(1)两大敌对的军事集团: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同盟国”,英国、法国、俄国组成“协约国”。
(2)两大军事集团竞相扩军备战,制订战争计划,制造政治危机和局部军事冲突,国际局势日益紧张。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1.爆发(1)引线: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枪杀。
两大集团利用这一突发事件,推波助澜,导致国际局势迅速恶化(2)爆发:1914年7月28日,德国支持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
此后,德、俄、法、英相继参战2.战线:英法军队与德军对阵西线,德奥联军与俄军在东线厮杀,奥军与俄军在南线争斗。
西线是决定性战场3.阶段4.评价(1)这场战争是双方综合国力的较量,延绵过长的战线和阵地战的战争方式,使双方都难以有效突破对方的防线,迅速取胜极为困难。
(2)大战的进程完全走向大国决策者主观意志的反面:他们抱着短期取胜的侥幸心理,却形成了长期阵地战的僵局,变成了倾注全部国力的总体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课件1(新人教版选修
3)
课件
整个20 世纪由于战争和种族屠杀共死了约174000000 人,如果把这些人从头到脚连起来可以绕地球5 圈。
二十世纪人类社会历史上爆发了哪些大规模的战争?
课件
(1914—1918)
课件第1 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课程标准:
1、了解一战前夕欧洲列强之间的主要矛盾、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过程和一战爆发的导火线;
2、理解人类历史发展到20 世纪才出现世界大战的原因和条件;
3、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资本主义列强矛盾激化的结果。
课件
拿破仑战争(1790~1815):233
克里米亚战争(1854~1856):1075
普鲁士丹麦之战(1864):22
普奥之战(1866):1125
美国南北战争(1861~1865):518
普法战争(1870~1871):876
波亚战争(1899~1902):10
日俄战争(1904~1905):292。
第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学案(1课时)一、教学要求1、了解一战前夕欧洲列强之间的主要矛盾、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过程和一战爆发的导火线。
2、理解人类历史发展到20世纪才出现世界大战的原因和条件。
3、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资本主义列强矛盾激化的结果二、知识整理1、大战爆发的原因: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 阶段,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发展不平衡加剧,形成 、 、 三大主要矛盾,其中 矛盾是最主要的,随着列强之间矛盾不断加剧,欧洲出现了 个对立的集团,即 集团和 集团。
2、两大军事集团形成过程: 年,德奥首先缔结了“ ”, 年,三国同盟正式建立,成员是 、 、 ,以 为核心。
年法国和俄国缔结军事协定,标志欧洲 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英国与法、俄分别于 年和 年签定协约,标志着三国协约正式建立,欧洲两大军事集团 形成。
3、大战的导火线: 年, 皇储斐迪南大公到 检阅军事演习,在萨拉热窝遭到 青年普林西刺杀,历史上称之为 ,它成为一战的导火线。
三、知识结构1、一战爆发的原因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根本原因 ②列强间矛盾的激化——主要原因③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及扩军备战——具体原因 ④萨拉热窝事件——导火线2、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两大军事集团形成3、一战的爆发① 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② 爆发:1914年7月28日,奥匈向塞尔维亚宣战4、20世纪初才出现世界大战的原因:20世纪的世界已基本上形成为一个整体,各国联系日益加强,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
意 德奥 法 英俄 1904 1907 1892 协约国 同盟国 1882四、拓展探究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德意志放弃它在东非的要求……承认荚国保卫桑给巴尔……英国把海利哥兰岛让给德国……德意志应……对大英帝国……在非洲的反法政策……在亚洲的反俄政策……给以帮助。
晴点书理历史答案选修三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学思之窗】三国同盟条约针对的对象是哪些国家?它的出现,引起哪些连锁反应?解题关键: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主要矛盾。
―思路引领:三国同盟的盟主是德国,而德国不共戴天的死敌是法国。
由此不难看出三国同盟的矛头所向。
法国为了摆脱普法战争后的孤立处境,急欲寻找同盟者。
这就形成了帝国主义的两大军事集团。
―答柔提小:N文F家~间的主要矛盾,英国的对外政策也发生了变化。
义的两大军事集团。
随着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英国的对外政策也发生了变化。
为了战胜强大的敌人德国,英国放弃了传统外交政策,开始积极结盟。
1904年签订了《英法协定》,1907年又签订了《英俄协定》,正式形成了协约国集团。
【探究学习总结】本课测评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是什么?为什么到20世纪初才出现世界大战?解题关键:从世界大战“为什么要打”和“为什么能打”两方面去理解。
思路分N可避码。
而一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发生的战争,会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空刖激然,尺地讲而影响到整个世界。
20 世纪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影响到它们控制下的小国、殖民地或半狙民地,达物后和均术其础。
°答案提示:20世纪初,资本主义的进步,也为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提供』必女的物及们N的角容前激列,形成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世界殖民体系形成,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和分力范团的而0H级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事集团。
两大集团扩军备战,剑拔弩张,也界人牧术其础。
n2.巴尔干地区为什么会成为欧洲的“火药也为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2.巴尔干地区为什么会成为欧洲的“火药桶”?―解题关键:巴尔干地区的民族成分和俄国同奥匈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
―思路引领:俄国同奥匈帝国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对巴尔十半岛的制造5口,以至酿成世界大战。
答案提示:巴尔干半岛上突,必然会给蓄意挑起战争的帝国土文人四斯人同种同教,沙俄挥舞着“泛斯拉夫主义”的旗帜,以“斯的国家多为信奉东正教的斯拉夫人,与俄罗斯人同种同教,沙俄挥舞着“泛斯拉夫主义”的旗帜,以“斯拉夫民族的保护者”自居,向巴尔干渗透。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本课概括地介绍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凡尔登战役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
除此之外,还隐含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各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各国之间矛盾重重以及对一战性质的判定等重要知识点,加之第一次世界大战承接第二次工业革命,下启九年级下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地位非常重要。
【知识与能力目标】一战前夕欧洲列强之间的主要矛盾、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过程、一战爆发的导火线【过程与方法目标】阅读和解读文本,利用教科书课程资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一战是资本主义列强矛盾激化的结果,是全球化的产物。
【教学重点】帝国主义列强的主要矛盾与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为什么到20世纪才出现世界大战。
3、四季的形成。
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导入新课】谈话导入:进入20世纪以后,人类社会在战争与和平的问题上面临着选择。
一方面是生产力的飞速提高,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另一方面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的冲突日益加剧。
20世纪初,一场空前规模的大战首先在欧洲爆发,那么,欧洲列强为什么要选择战争?列强是如何进行战争准备◆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 课前准备◆ ◆ 教学过程的?战争是如何爆发的?战争的进程和结果如何?【讲授新课】基础知识导学一、动荡不安的世界背景:表现:二、剑拔弩张的两大军事集团1.三对基本矛盾(1)法德矛盾(2)英德矛盾(3)俄奥矛盾2.两大军事集团形成(1)三国同盟(2)三国协约三、“巴尔干火药桶”1.复杂的巴尔干半岛2.萨拉热窝事件(背景、概况、影响)3.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标志、双方、原因)探问题教方法图示法理解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图示法归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总结提升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世界局势1.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表现2.英德矛盾逐渐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主要矛盾的原因3.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俄奥矛盾主要表现在哪里?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巴尔干地区民族关系复杂的原因2.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随堂检测【课堂小结】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世界局势1.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表现2.英德矛盾逐渐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主要矛盾的原因3.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俄奥矛盾主要表现在哪里?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巴尔干地区民族关系复杂的原因2.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教学反思略。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知识要点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第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的背景:1.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引起列强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的矛盾日益尖锐;2.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导致了世界大战的爆发;矛盾:法德矛盾,英德矛盾,俄奥矛盾3.导火线(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6月28日)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4.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使两大军事集团相互仇视,推动了战争的爆发;二.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过程:1879年德奥先盟,反俄性质;1882年德奥意三国同盟,德国中心;1892年法俄协约,开始对峙;1904年英法协约,1907年英俄协约,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
焦点:巴尔干半岛。
三.巴尔干火药桶:1.因素:地理位置、民族宗教、领土纠纷、大国干预。
2.危机:1908年奥匈帝国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引发俄国、塞尔维亚等国不满。
3.两次巴尔干战争1912年,塞、保、希、门的内哥罗四国巴尔干同盟对奥斯曼帝国的民族解放战争。
奥败。
1913年,塞、希、罗、门、奥五国与保加利亚,领土纠纷,抢夺胜利成果。
保败。
为什么到20世纪初才出现世界大战?1.客观性: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加强;2.现实性:帝国主义列强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的斗争愈演愈烈;3.可能性:20世纪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第2课旷日持久的战争一.三条战线:西线:英法对德一一西线具有决定意义;东线:俄国对德奥;南线:塞对奥匈。
二.施里芬计划:德国针对法国进行军事进攻的计划,主要是在北方通过突破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三国直指巴黎,在6周内打败法国。
三.德国为什么渴望速决战?为什么速决战变成了持久战?持久战哪方有利,为什么?1.避免东西两线作战;2.双方均没有绝对优势,当时武器更有利于防守,马恩河战役打成了阵地战,法比军队顽强抵抗,俄国军队和英国军队的迅速参战,出乎德国预料;3.持久战有利于协约国一方;4.面积大、人口多、资源有优势。
第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学设计苏艳安徽省淮北市实验高级中学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一单元第1课。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本课的要求是: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理解人类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
本课用三个子目“动荡不安的世界”“剑拔弩张的两大军事集团”“巴尔干火药桶”介绍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其中,第一个子目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进行殖民扩张和争霸的必然结果。
第二个子目是战争爆发的准备条件: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对抗。
第三个子目介绍了一战爆发的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殖民地作为宗主国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具有了更重要的意义。
在各国抢占殖民地的过程中出现了几对矛盾,最终因萨拉热窝事件的爆发逐渐形成两大利益集团进行斗争,一战由此开始。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详细的学习过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知识,尤其重点记忆过战争爆发的原因,在高中阶段如只是单纯的重复知识点,不仅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会使得思维固化,不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对于一战爆发地巴尔干半岛,学生能够简单的说出它的地理位置和“火药桶”的称呼,但是不能根据地图分析巴尔干成为战争策源地的原因,更不知道巴尔干地区的“火药桶”名称只是在20世纪才出现的产物。
一战的导火索是萨拉热窝事件,学生耳熟能详,但是对于这个事件背后所折射的民族主义、大国之间的利益之争与一战的关系缺乏整体联系意识。
三、教学目标通过对历史地图的分析和应用,能将地图与教材结合在一起相互印证并补充。
对巴尔干地区发展演变的历程有基本了解,知道巴尔干欧洲“火药桶”形成的原因。
根据地图和教材,能分析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学会辩证分析问题,理性认识民族主义的影响。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一战爆发的原因。
选修3 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第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一、动荡不安的世界
1、背景: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2、表现:欧洲列强之间的世界霸权及殖民地的争夺及由此而出现的军备竞赛
3、原因分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列强之间矛盾的实质)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引起列强对世界市场和世界霸权争夺的矛盾。
2、导火线(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引发两大军事集团主要成员国相继宣战,导致一战全面爆发。
3、军事上:列强的三大矛盾最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它们的对峙导致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4、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
5、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使两大军事集团相互仇视,推动了战争的爆发。
二、剑拔弩张的两大军事集团
1、帝国主义的主要矛盾:
英德矛盾(主要)——争夺殖民霸权、海上霸权、世界市场
法德矛盾——争夺欧洲大陆霸权
俄奥矛盾——争夺巴尔干
2、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三国同盟:1882年,德奥意结盟,对付法俄。
三国协约:1892年法俄结盟,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1904和1907年英法、英俄协约,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
三、巴尔干火药桶
1、原因:巴尔干地区的历史及历史冲突——民族关系复杂;列强在巴尔干的争夺
2、萨拉热窝事件:大战导火线
3、大战爆发:1914年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指的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0世纪初形成的资本主义世界政治经济体系,即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国家和其他非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它们之间的相互经济联系而形成的统一的经济整体。
它既包含资产阶级征服世界的过程,又包含资产阶级按自己意愿改造世界的过程。
它包括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经济体系和殖民体系。
1、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始形成于工业革命后,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完全形成。
2、内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发生在19世纪6、70年代(即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
第二,资本主义的殖民体系的形成。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至20世纪初,亚洲除日本外,大部分地区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非洲基本上沦为殖民地,拉美除原有的殖民地外,独立的国家实际上成了英美等国的附庸国。
这样帝国主义国家已经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第三,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即亚非拉美被侵占的国家成为资本主义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资本的输出场所和掠夺性的贸易,瓦解破坏了当地自然经济,把当地经济都纳入资本主义轨道,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