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权分立定稿
- 格式:doc
- 大小:108.83 KB
- 文档页数:16
近代三权分立思想的发展及其对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启示摘要:本文界定了三权分立的概念,阐述了近代三权分立思想的发展历程,列举了三权分立主要的三种实践模式,分析了三权分立思想的历史意义及其在现代的新发展,最后总结了三权分立思想对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三权分立总统制内阁制双首长制政治体制改革[中图分类号]:D5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is paper defines the concept of separation of powers,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idea separation of powers,lists the three main practical mode of separation of powers,analysis of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separation of powers and the new development in the modern. Finally,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separation of powers of reference for China's political reform.Key words: Separation of powers Presidential System Cabinet System Dual-leadership System Political Reform一三权分立概念的界定三权分立(checks and balances)亦称三权分治,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的建制原则。
其核心是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相互独立、互相制衡。
三权分立具体到做法上,即为行政、司法、立法三大权力分属三个地位相等的不同政府机构,由三者互相制衡。
是当前世界上资本主义民主国家广泛采用的一种民主政治思想[1]。
学学科的教案标题理解的三权分立原则学科教案主题:理解的三权分立原则导语:三权分立原则是现代国家制度的重要核心之一,它确保了政府权力的制衡和平衡。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三权分立原则的概念和重要性,并探讨其在不同国家制度中的实践。
一、介绍三权分立原则(400字左右)三权分立原则是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原则,旨在将国家的权力划分为行政、立法和司法三个独立的机构,以确保权力的制衡和平衡。
行政权力由行政机关行使,立法权力由立法机关行使,司法权力由司法机关行使。
三个权力机构各自独立,相互制约,形成了互为对抗的关系,以防止权力滥用和保障人民利益。
二、探究三权分立原则的起源(500字左右)1. 古希腊的民主制度与三权分立古希腊城邦中,出现了与三权分立相似的民主制度。
雅典是古希腊最著名的民主城邦,它实行公民大会制度,并由公民投票决定重要事务。
在雅典的制度中,行政、立法和司法的职能由不同的机构分担,形成了一种分权制衡的局面。
2. 启蒙运动对三权分立的影响18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对现代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启蒙思想家们开始倡导权力的制约和平衡,主张行政、立法和司法三个权力应该相互独立,以确保公正和自由。
三、三权分立在不同国家中的实践(700字左右)1. 美国的三权分立体系美国宪法规定了行政、立法和司法三个独立的权力机构。
行政权力由总统和其内阁行使,立法权力由国会行使,司法权力由最高法院和联邦法院行使。
三个机构相互制约,互不干涉,共同维护了国家的法治和民主。
2. 英国的三权分立原则英国没有明确的宪法,但其政治制度中仍然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
行政权力由内阁和政府行使,立法权力由议会行使,司法权力由独立的司法机构行使。
虽然英国的三权分立不像美国那样明确,但仍然有效地制衡了权力的滥用。
3. 法国的三权分立原则法国三权分立的实践有其独特性。
在法国宪法中,行政权力由总统和政府行使,立法权力由国民议会和参议院行使,司法权力由独立的司法机构行使。
第1篇一、引言三权分立是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的核心原则之一,它将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以确保权力制衡,防止滥用,实现国家治理的有序与高效。
本文将从三权分立的起源、原则、法律规定以及在我国的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三权分立的起源与原则1. 起源三权分立理论起源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政治学》中首次提出了三权分立的思想。
然而,这一理论真正得到广泛传播和发展是在17世纪,英国政治学家洛克和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对三权分立进行了系统阐述。
2. 原则(1)权力制衡原则:三权分立的核心是权力制衡,即立法、行政、司法三权相互制约,防止某一权力过于集中,导致专制。
(2)分权原则:三权分立要求国家权力在立法、行政、司法三个部门之间进行合理分配,避免权力过于集中。
(3)独立原则:三权分立要求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各自独立,相互之间不干预,以保证各自行使权力的有效性和公正性。
三、三权分立法律规定1. 立法权立法权是制定、修改和废除法律的权力。
在各国宪法和法律中,对立法权的行使有以下规定:(1)立法机关:大多数国家设立立法机关,如议会、国会等,负责行使立法权。
(2)立法程序:立法机关制定法律必须经过提案、审议、表决等程序,确保法律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3)立法限制:立法机关在行使立法权时,应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不得违反宪法原则和法律规定。
2. 行政权行政权是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权力。
在各国宪法和法律中,对行政权的行使有以下规定:(1)行政机关:大多数国家设立行政机关,如政府、内阁等,负责行使行政权。
(2)行政职能:行政机关负责制定政策、实施法律、管理公共事务等。
(3)行政程序: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时,应遵守法定程序,确保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3. 司法权司法权是审判和监督法律实施的权力。
在各国宪法和法律中,对司法权的行使有以下规定:(1)司法机关:大多数国家设立司法机关,如法院、检察院等,负责行使司法权。
法的生命就在于它的运行,法正是在其运行过程中完全体现出其本质、功能和价值的。
法的运行也有广狭义两种。
狭义的法的运行是指法律系统内立法、司法、执法、守法和法律监督一整套的环节和过程,广义的法的运行,除此之外,还包括了法律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我们假设以法律制定作为法律运行的起点,在法律制定过程中,一般情况下对某个赞成者、反对者和中立者三方力量,赞成者和支持者展开较量,以争取更多的人支持,假定法案以法定多数通过,成为法律,进入实施过程,在实施过程的每个环节,都会受到法律制定过程中所展示出的各种观点以及来自社会的各种因素的影响,法律实施绝对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法律实施会对社会系统产生影响,或是改变了一些社会关系,或是维护了一些社会关系,社会关系被改变或被维护的结果又反馈过来,影响法律实施和法律制定,反馈的信息对法律实施的影响就是可能使某些实施者加强或者减轻了法律实施的力度,反馈的信息对法律制定的影响就是可能引起法律制定过程中各方重新组合,调整立场,展开新一轮的博弈。
法律就是在法律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的信息和能量相互交换过程中发挥作用的。
只有法的运行诸环节各就各位又彼此衔接,法调整和促进社会生活的潜力才能充分发挥出来,良好的法律秩序才能生成三权分立(separation of powers)亦称三权分治,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的建制原则,其核心是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相互独立、互相制衡。
分权的目的在于避免独裁者的产生,三权分立具体到做法上,即为行政、司法、立法三大权力分属三个地位相等的不同政府机构,由三者互相制衡,是当前世界上资本主义民主国家广泛采用的一种民主政治思想。
这一学说基于这样一个理论前提,即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所以,国家权力应该分立,互相制衡。
三权分立原则的起源可追溯至亚里士多德时代,亚里士多德提出了著名的政体三要素论, 他首次把国家的政权划分为议事权、行政权和审判权,,并认为国家之治乱以三权是否调和为转移。
政治课教案学习国家的三权分立原则政治课教案:学习国家的三权分立原则一、引言国家的三权分立原则是现代政治学的重要概念,它体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保障了国家的稳定与公正。
本教案将通过准备充实的课堂材料和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三权分立原则及其在现代政治中的重要性。
二、学习目标1. 理解三权分立原则的定义和内涵;2. 掌握三权分立原则在保护公民权益、制衡政府职能、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1. 概念解释(20分钟)- 通过投影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料,向学生简明扼要地介绍三权分立原则的定义和起源;- 引导学生思考三权分立原则对权力制约和平衡的意义。
2. 三权分立的体现(30分钟)-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以法律、行政、司法等角色的视角,搜索相关案例并分析其中对三权分立原则的应用;- 小组报告: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例案例,向全班汇报案例背景、具体情节以及它们对权力分立与制衡的作用。
3. 角色扮演活动(40分钟)- 要求学生在教室环境中进行模拟国家的三权分立;- 学生自愿报名担任国家元首、行政部门代表、立法机构代表以及司法部门代表,他们将通过辩论和合作来模拟并解决具体问题;- 角色扮演结束后,组织全班就模拟情况进行分析,并讨论三权分立原则在模拟中的作用。
4. 实例分析(30分钟)- 运用课堂黑板或投影仪,给出相关国家中存在的违反三权分立原则的案例;- 引导学生针对每个案例,分析其对社会稳定和公正造成的影响,进一步巩固学生对三权分立原则的理解。
5. 总结归纳(10分钟)- 引导学生总结三权分立原则的实际意义和对社会的积极影响;- 设计小测验,测试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四、教具准备- 投影仪、电脑- 音视频资料- 白板、彩色粉笔- 实例分析材料五、课后延伸- 布置学生写一篇文章,总结并分析一个国家违反三权分立原则所造成的问题,并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
学案3美国的三权分立学习目标核心素养要点晨背1.明确三权分立制的内容。
2.分析三权分立制的利弊,提高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3.认清三权分立制的实质,感受中美两国政治体制的差异,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1.政治认同:美国的三权分立本质上是一种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它有效地维护了美国资产阶级的统治,广大劳动人民不可能在这种制度下享有真正的民主。
2.科学精神:三权分立是美国联邦政府组建和运行的基本原则,其核心内容是权力分立、制约和平衡。
1.三权分立制是按照权力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来组织国家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
2.美国选择三权分立的政体,是其历史条件和具体国情的产物,也是由其国家的阶级本质决定的。
3.三权分立是美国联邦政府组建和运行的基本原则,其核心内容是权力分立、制约和平衡。
4.立法权属于国会,国会负责制定法律;行政权属于总统,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直接对选民负责,负责实施法律;司法权属于联邦各级法院,法院负责审查法律。
5.美国的三权分立本质上是一种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它有效地维护了美国资产阶级的统治,广大劳动人民不可能在这种制度下享有真正的民主。
探究一三权分立:权力运行的规则1.三权分立政体的确立(1)原因:美国选择三权分立的政体,是其历史条件和具体国情的产物,也是由其国家的阶级本质决定的。
(2)目的:限制普通民众对国家政治的直接参与,为有产者的私有财产和自由提供双重保险,有效地保障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运转。
2.地位与核心内容三权分立是美国联邦政府组建和运行的基本原则,其核心内容是权力分立、制约和平衡。
想一想三权分立就是三种权力彼此分立、分别行使吗?提示不是。
三权分立既指权力的分立,又指权力的制约和平衡。
3.具体内容中央政权机构由彼此平等而又独立的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机关组成,立法权属于国会,行政权属于总统,司法权属于联邦各级法院。
国会负责立法,总统负责实施法律,法院负责审查法律。
美国中期选举于2018年11月7日落下了帷幕。
宪法的十大知识点总结宪法通常包括宪法的性质、宪法的内容、宪法的形式、宪法的起草、宪法的修改等方面的知识点。
在此篇文章中,我们将从这些方面对宪法做一个详细的总结。
一、宪法的性质宪法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基本法律文件,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性质:1.最高法律地位。
宪法是最高的法律文件,所有其他法律及法律行为都必须符合宪法规定。
2.基本法律原则。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权力机构及其职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国家的根本制度等,是国家政治、法律、社会生活的基本规范。
3.长期稳定性。
宪法通常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不会随着政府的更替或其他临时因素而发生大的变化。
4.权威性和约束力。
宪法具有权威性和约束力,任何组织、团体、个人都必须遵守宪法,否则将受到法律的惩罚。
5.宪政原则。
宪法规定了国家权力机构的构成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保障了国家政治体制的稳定运行。
二、宪法的内容宪法的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国家的基本制度。
如国家的政权机构、国家的领土、国家的宗教、国家的语言、国家的国旗国徽等。
2.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如公民的生命权、人身自由权、知情权、言论自由、信仰自由、集会结社自由、住宅不受侵犯、私人通讯自由、财产权等。
3.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如国家的政府机构、国家的法律制度、国家的监督制约机制等。
4.国家的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
如国家的经济体制、国有企业、私有企业、国家的社会安全制度、国家的教育制度、国家的文化体制等。
5.国家的法律根据。
如国家的法律主体、法律的制定程序、法律的宣布、法律的实施等。
6.国家的对外关系。
如国家的对外政策、国际条约、国际法等。
三、宪法的形式宪法的形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宪法的起草。
宪法的起草一般由专门的宪法起草委员会或宪法起草小组负责,其成员一般由法学家、政治学家、历史学家、政治家等组成。
2.宪法的拟定。
宪法的拟定一般分为初稿、修改稿、定稿三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广泛听取各方的意见和建议。
近代三权分立思想的发展及其对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启示摘要:本文界定了三权分立的概念,阐述了近代三权分立思想的发展历程,列举了三权分立主要的三种实践模式,分析了三权分立思想的历史意义及其在现代的新发展,最后总结了三权分立思想对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三权分立总统制内阁制双首长制政治体制改革[中图分类号]:D5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is paper defines the concept of separation of powers,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idea separation of powers,lists the three main practical mode of separation of powers,analysis of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separation of powers and the new development in the modern. Finally,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separation of powers of reference for China's political reform.Key words: Separation of powers Presidential System Cabinet System Dual-leadership System Political Reform一三权分立概念的界定三权分立(checks and balances)亦称三权分治,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的建制原则。
其核心是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相互独立、互相制衡。
三权分立具体到做法上,即为行政、司法、立法三大权力分属三个地位相等的不同政府机构,由三者互相制衡。
是当前世界上资本主义民主国家广泛采用的一种民主政治思想[1]。
三权分立的目的在于避免独裁者的产生。
古代的皇帝以至地方官员均集立法、执法(行政)、司法三大权于一身,容易造成权力的滥用。
即使在现代,立法、运用税款的权力通常掌握在代表人民意愿的议会中,司法权的独立在于防止执法机构滥权。
二近代三权分立思想的发展历程三权分立是一个政治学说,其主张政府的行政、立法与司法职权范围要分明,以免滥用权力。
三权分立原则的起源可追溯至亚里士多德时代。
不过近代三权分立学说起源于17世纪,英国著名思想家洛克《政府论》的发表,表明现代意义上的分权理论初步形成。
洛克在《政府论》中,对权力分立理论有详尽的描述。
他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对外权,这三种权力应该分别有不同的国家机关行使。
立法权属于议会,行政权属于国王,对外权涉及到和平与战争、外交与结盟,也为国王行使。
继洛克之后,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更进一步发展了分权理论,提出著名的“三权分立”理论。
他在《论法的精神》中,将国家权力分为三种: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
所谓三权分立,就是通过法律规定,将三种权力分别交给三个不同的国家机关执掌,既保持各自的权限,又要相互制约保持平衡。
美国的联邦党人是近代分权理论的最终完成者,总的说来,联邦党人的国家权力理论是以洛克的政治分权与法律分权思想为蓝本的,经过改造后创立了他们引以为傲的复合共和制的国家制度。
首先他们将人民的权力与政府的权力分开吸收并改造了洛克“人民最高权力”理论和欧洲“人民主权”的思想,坚持国家权力是由人民赋予的,本质上是有限的。
其次,在法律上他们把人民所赋予的国家权力分为两部,一是联邦权力,二是州的权力。
因此他们的分权思想就分为了两个部分:在中央与地方的分权(纵向分权)方面,由于美国特殊的建国历史对他们的影响,他们认为联邦的权力是各州权力和让度,是有限的;就联邦权力而言,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
2、特别提出:他们第一次明确赋予了司法机关以独立的违宪审查权和弹劾审判权,这样司法权不再像孟德斯鸠说的那样暧昧了,而是真正可以与立法权、行政权抗衡。
3、评述:联邦党人分权是一种完全的职能分权思想[2]。
三三权分立的实现模式三权分立的实现模式在各大资本主义国家有所不同,而真实的情况是只有美国(总统制)实行“三权分立”,而其他绝大多数西方国家实行议会制。
西方议会制国家的显著特点是,立法权与行政权不分立。
议会不但是国家的立法机关,而且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行使行政权的那些人来自议会(下院),包括总理也是由议会推举的(一般是议会多数党的领袖)。
他们既属于立法部门,又属于行政部门。
也就是说,立法权与行政权在实质上是合一的。
两种权力不但共生,即产生议会成员的选举也间接是产生总理(首相)的选举;而且共灭,即总理(首相)必须保持议会大多数成员的支持,否则要么下台,要么解散议会而重新举行大选。
不但如此,一般而言,议会制是没有任期限制的,只要获得议会多数的支持,总理(首相)就可以永远干下去。
在议会制下,政府(内阁)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执政联盟)组成,并对议会负责。
三权分立最具有代表性的实践模式是以下三种:(一)美国的总统制为了保障公民自由和限制政府的权力,美国接纳了孟德斯鸠的想法,在美国宪法之内清楚地把行政、司法、立法分开,而且让它们互相制衡。
在当时这种宪制是前所未有的崭新尝试。
至今美国联邦政府的三权分立,仍然是众多民主政体中比较彻底的。
而美国大部分的州政府亦有相同的宪制架构。
下图详细表述了美国立法、行政、司法三者之间的分权制衡关系:图1:美国立法、行政、司法三者之间的分权制衡关系图(二)英国的内阁制英国的权力分立跟美国的有很大程度的差异,主因是英国的政治现实跟其他地方的不同。
英国的议会由上、下院组成。
上议院也叫贵族院,主要由王室后裔、世袭贵族、新封贵族、上诉法院法官和教会的重要人物组成。
上议院是英国最高司法机关,按照英国的传统,上院议长由大法官兼任。
英国的大法官亦即法律大臣,位高权重,不仅是全国司法界领袖,而且是内阁部长。
下议院又称平民院或众议院,其议员由选民按小选区多数代表制直接选举产生。
下议院行使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
立法的程序一般是提出议案、议会辩论、经三读通过、送交上议院通过,最后呈英王批准颁布。
议会的财政权由下议院行使,财政大权为内阁一手把持。
议会对行政的监督权是通过议员对政府大臣的工作提出质问;对政府的政策进行辩论;批准或否决政府缔结的条约;同时议会有权对政府提出不信任案,出现这种情况时,内阁必须辞职,或提请国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选。
和下议院相比,上议院的权力相对有限,它的职权主要有搁置否决权,有权审查下议院通过的法案。
上议院如果不同意下议院通过的议案,只能将议案拖延一年后生效,对于下议院通过的财政法案,则只能拖延1个月。
上议院保留着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司法权,是英国最高上诉法院,也是英国最高司法机关。
上议院有权受理除苏格兰刑事案件以外的所有民事和刑事上诉案件,也审理贵族的案件和下议院提出的弹劾案。
基本上英国也是三权分立的国家,可是英国因为历史的缘故,并没有明文的宪法,以致于立法权在三权分立的地位高于其他二权(即行政权及司法权),亦即议会通过的任何法案皆是最高的法案,并不受任何宪法章程规范。
英国议会可以通过任何新法案而司法机构是没有权力宣布该新法案为无效的。
另外传统上英国行政的权力是源自二个方面,一是议会通过的法例,二是英王特权。
英王特权是一些源自英王保有的权力如签署国际公约的权力,宣战权,向国民发出护照的权力,特赦权等。
英王特权也是司法权不能挑战的权力。
所以总括的说在英国立法权是最高的权力,这个安排亦是宪法的基石。
其次的是行政权而最低的是司法权。
在英国,司法部门只是按着现有的法例及普通法内的案例对案件作出判决。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议会(下议院)是民主选举产生的,但首相(即行政机关首长)一职是英王按惯例,委任组成议会的最大党的党魁出任的,亦即是说执政党在英国是执行政权及立法权的政党,政府很容易会运用影响力去通过一些对自已有利的法例。
与其说英国有三权分立,不如说英国只有司法独立。
(三)法国的双首长制在第五共和建立时,汲取了前几次共和时期议会民主制度失败的教训,因此开始创立并执行半总统半议会民主制(双首长制),维持到现时法国的政体,并未改变。
而最近几年法国和德国的密切合作成为欧洲经济一体化不可或缺的主要动力,例如在1999年欧元的流通就是一例。
图2:法国立法、行政、司法三者之间的分权制衡关系图 解散 总统任命 议 会 直接选举国 民 议 会 参议院 据总理提名任免 总理 政府成员 政府 直接选举 选举人团 对议会负责 选 民三权分立制度在西方各国的具体模式不尽相同,但体现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即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国家职能部门分别拥有其特定的权力,并在相互牵制中达到权力的平衡。
现在,不少国家根据自己国情,积极吸取三权分立制度中的合理因素,努力建成高效、廉价的国家政治体制[3]。
四三权分立思想的历史意义及其在现代的新发展(一)三权分立思想的历史意义事实证明,三权分立的制衡模式确实作出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 在反封建专制的斗争中,成为推眼的指路明灯;在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起来的民族国家,成为立宪者们纷纷借鉴的政治架构;随着任期制、政党制、普选制等各项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在这一模式允许的范围内,各种政治力量找到了较量、妥协、合作的理想场所。
特别是,这一模式至少在理论上使人相信,三权中的任何一权都无法完全取得一种支配性地位,从而在政府内部搭建了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对保护和促进民主、自由与人权起到了重要作用。
首先:明确提出一个政府有三大职能和三大机构的划分,这一划分至今仍然是大部分现代国家政府机构和职能的基本划分,三权分立学说首要的贡献在于明确划分出政府有三种职能即立法、司法、行政,与之对应的有三种机构。
其次:从历史价值看,这一学说是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专制进行斗争的一种思想武器,它客观上帮助资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具有促进历史进步的价值。
再次,凝结在这一学说中的核心价值就是“权力要受制约”的思想。
权力一定要受到制约的思想,在古希腊时期有其深厚的理论基础。
到了近代,在洛克和孟德斯鸠那里,认为权力的集中会使人受到极大的诱惑,而一切有权力的人又都容易滥用权力,所以,权力应该分开行使。
最后,在美国,“深受社会契约论影响的美国人提出了较为完整的人权学说和限权思想。
具体体现在1776 年7 月4 日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的《独立宣言》中。
如,它提出了‘它认为权力具有天然的扩张性和腐蚀性,而且容易和人性的不完善相结合,从而造成极大的危害,侵害公民利益,所以在授予政府权力的同时,必须限定权力的行使范围和行使方式,使其不至于危害个人自由和公共福利[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