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三)
- 格式:doc
- 大小:216.00 KB
- 文档页数:1
专题十三烷烃的命名及同分异构体书写第一部分:烷烃的命名一、习惯命名法:1、通常把烷烃泛称“某烷”,某是指烷烃中碳原子总数(系统命名法为主链碳数)。
由一到十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表示,自十一起用汉字数字表示。
例如:CH4叫甲烷,CH3CH3叫乙烷,CH3CH2CH3叫丙烷;C15H32叫十五烷。
2、为了区别同分异构体,用“正”、“异”和“新”来表示。
(1)CH3—CH2—CH2—CH3 正丁烷(2)CH3—CH—CH3 异丁烷∣CH3习惯命名法只能使用于结构比较简单的烷烃。
对于结构比较复杂的烷烃必须用系统命名法。
二、系统命名法:在系统命名法中,对于支链烷烃,把它看作直链烷烃的烷基取代基衍生物。
烃分子失去一个氢原子所剩余的部分叫做烃基;烷烃分子失去一个氢原子所剩余的部分叫做烷基。
通式:C n H2n+1 (n≥1),通常用“R—”表示。
常见的烷基:CH3—甲基CH3—CH2—乙基CH3—CH2—CH2—正丙基CH3—CH—异丙基(注意:碳原子处于上下位置时中间短线不能省)∣CH3对于支链烷烃的命名法可按照下列步骤进行:1、选主链,称“某烷”。
(最长最多为主链)选定分子里最长碳链为主链,并按主链上碳原子的数目称为“某烷”。
(碳原子数在1~10的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命名。
)例:主链含八个碳原子故叫辛烷。
侧链则当作取代基。
2、编碳号,定基位。
在选定主链以后,就要进行主链的位次编号,也就是确定取代基的位次,主链从一端向另一端连续编号,号数用1,2,3┉等表示,读成1号位,2号位,3号位等。
①主链中离支链最近的一端作为起点,用阿拉伯数字给主链的各个碳原子依次编号定位,以确定支链的位置②若有两个不同支链,且分别处于距主链两端同近的位置,从较简单的支链一端开始编号③若两个相同支链分别处在距主链两端同近位置,中间还有其他支链,从主链两个方向编号,可得到两种标号,将支链位置相加求和,和小者为正确编号。
九年级化学沭阳银河学校
专题十三—探究之质量守恒
1、某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
(1)请写出镁条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小明发现燃烧产物的质量大于反应物镁条的质量,认为这个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我_____(“同意”或“不同意”)小明的观点,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红按下图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却发现产物中还有少量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②镁能与氮气剧烈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
③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做出猜想】黄色固体是Mg3N2
【反思与交流】空气中N2的含量计远大于O2的含量,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MgO却远多于Mg3N2,为什么呢?请给出合理的解释_____________.
2
上表中,用水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上表中的实验现象,请写出三条结论,并分析可能的原因(不分析原因,不得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专题十三工业革命时期:近代后期的西方目录考点一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易错点1】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也引起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易错点2】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考点二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和世界市场的形成【易错点1】西班牙、葡萄牙两国殖民掠夺得来的财富并未在本国转化为资本【易错点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按住Ctrl键,同时点击目录,即可直接跳转到对应内容考点一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01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也引起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破解】(1)工业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工业革命使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但工业革命的成果绝大多数被资本家占有,工人阶级受到剥削,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此外,环境污染、人文精神缺失等问题也日益凸显。
(2)促使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机器化生产方式是对传统生产方式的巨大突破,而新技术革命则使生产方式面临从单纯增长到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3)促使工业现代化转型:工业现代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也是工业化的重要内容。
(4)促使城市化转型: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状况和人口结构,加快了人口向城市的流动。
(5)促使社会思想转型:工业化和法国革命两种力量联合在一起,导致了1815年以后种种新学说的产生与发展,在1848年的欧洲普遍革命中发挥了作用。
(6)促使社会形态转型:经济形态上,工业取代农业占主导,城市化进程加快;政治形态上,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两大阶级,社会改革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意识形态上,促进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
【深度剖析真题】1.(2023·海南·统考高考真题)17世纪,欧洲贵族男性穿着华美、妆容精致,且以戴假发和编发辫为时尚。
从19世纪中叶开始,工业资产阶级引领服装潮流,男装简洁而实用。
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专题讲座13专题十三热和能【重点知识解读】1.分子动理论三个论点:一切物质都是由大量分子组成;一切物质的分子都是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分之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
2.物体内部所有分子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和状态有关。
同一个物体状态不变时,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剧,分子动能增加,内能增加;同一物体,发生物态变化时温度不变,分子动能不变,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放出热量内能减小。
3.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
热量总是自发的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
热传递的过程是内能的转移过程。
4.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实质是其它形式的能量与内能的相互转化。
5.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反映了物质吸热放热本领的强弱。
比热容与物质的质量、体积、温度无关。
6.燃料的热值q是指单位质量的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
质量为m的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Q=qm。
7.能量守恒定律:自然界中各种形式的能量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但总量保持不变。
【竞赛知识拓展】热量的计算:Q=cm△t。
式中△t是物体温度的变化量。
热平衡方程:Q吸=Q放。
【经典竞赛题分析】例1. (上海物理竞赛)一厚度为d的薄金属盘悬吊在空中,其上表面受太阳直射,空气的温度保持300K不变,经过一段时间,金属盘上表面和下表面的温度分别保持为325Κ和320K。
假设单位时间内金属盘每个表面散失到空气中的能量与此表面和空气的温度差以及此表面的面积成正比;单位时间内金属盘上、下表面之间传递的热量与金属盘的厚度成反比,与两表面之间的温度差和表面面积成正比。
忽略金属盘侧面与空气之间的热传递。
那么,在金属盘的厚度变为2d而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金属盘上、下表面温度稳定之后,金属盘上表面的温度将变为A.323K B.324K C.326K D.327K【参考答案】D例2.(上海市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题)A、B两物体质量相等,温度均为10℃;甲、乙两杯水质量相等,温度均为50℃。
专题十三: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课标要求我知道】1、通过了解九一八事变、东北抗联、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等史事,认识日本侵华的罪行,认识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战的艰苦历程,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知道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孕育的抗战精神,认识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历史意义;2、通过了解中共七大,认识确立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大意义。
【课本内容顺口溜】第18课一九三一九一八,日军炮轰北大营。
抗日战争从此起,反法西斯序幕开。
日军占领东三省,伪满洲国有溥仪。
奴化教育夺资源,东北人民共抗日。
华北自治三五年,亡国灭种有危机。
学生一二九运动,中共领导齐抗日。
西安事变兵谏蒋,和平解决促合作。
第19课七七事变卢沟桥,炮轰宛平战争起。
日本全面侵华始,中国全民族抗战。
国共合作宣言发,统一战线正式成。
红军改编八路军,南方游击新四军。
国共合作第二次,团结合作共抗日。
淞沪会战八一三,打破速亡中国论。
日军南京大屠杀,屠杀中国三十万。
第20课日占南京攻徐州,李宗仁战台儿庄。
正面战场大胜利,鼓舞士气强信心。
武汉会战三八年,战斗惨烈终撤退。
广州武汉日军占,抗战进入互相持。
长沙会战共三次,中国军队勇杀敌。
誓死抵抗获胜利,国民政府变消极。
中国远征军入缅,打击日军贡献大。
第21课红军改名八路军,敌后战场游击战。
林彪带领八路军,平型关获大胜利。
不可战胜被打破,毛泽东论持久战。
敌人后方变前线,陕甘宁是总后方。
广泛开展游击战,地道战和地雷战。
精兵简政大生产,百团大战在华北。
世界共反法西斯,国际联合共抗日。
第22课武汉广州沦陷后,相持阶段已到来。
建伪政府汪精卫,皖南事变造摩擦。
坚持抗战大生产,丰衣足食破封锁。
全国上下齐抗战,枣宜会战张自忠。
左权将军战沙场,全国人民齐抗日。
中共七大四五年,确立毛泽东思想。
抗日战争终胜利,地位提升贡献大。
专题十三中国地理-中国地理差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一、地理差异显著(一)自然地理差异1.自然环境差异的3大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
(1)纬度位置:自南向北,纬度升高,气温逐渐降低(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2)海陆位置: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8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3)地形地势: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①一、二级阶梯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②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二)人文地理差异1.农业:东耕西牧(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以畜牧业为主,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以种植业为主)南稻北麦2.经济:东强西弱二、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一)划分依据及名称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点,我国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二)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界限及主导因素1.界限①: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1)大致沿着我国400mm年等降水量线分布(西北地区:400mm以下;北方地区:400mm-800mm)(2)季风与非季风的分界线(西北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北方地区:温带季风气候)(3)主要界限山脉: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4)确定界限①的主导因素:降水(或夏季风)(西北地区典型气候特征:干旱)2.界限②: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1)大致沿着我国秦岭-淮河一线分布(2)大致沿着我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南方地区:800mm以上;北方地区:400mm-800mm)(3)大致沿着我国1月0℃等温线东段分布(南方地区:冬季0℃以上;北方地区:冬季0℃以下)(4)南方地区典型气候特征:湿热(5)确定界限②的主导因素:气温+降水(气候)3.界限③:青藏地区与其他区域的分界线(1)大致沿着我国一、二级阶梯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分布(2)确定界限③的主导因素:地形地势或海拔,青藏地区典型气候特征:高寒。
图
20
专题(十三)
1、(08年))如图l4所示,小明在跑步机上锻炼身体.设他在跑步机上以5m /s 的速度匀速跑动30min ,跑动的总动力为40N .
求:(1)他在这段时间内相当于跑了多少路程?
(2)他在这段时间内做了多少功?
(3)他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2、(09年)磁悬浮列车是一种新型交通工具,如图15 所示,列车受到磁力作用而浮起,使列车与轨道间的摩擦力减小到零,上海磁悬浮列车线路长是30km ,单向运行时间440s 。
(1)求列车单向运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假设一节车厢总质量是20t ,磁悬浮列车行驶时,强大的磁力使车厢匀速上升10mm ,求上升过程中磁力对该车厢做的功是多少?(g 取10N /kg)
3、(10年)如图20所示是中国女子冰壶队参加2010年冬奥会时的一个情
景。
冰壶由花岗岩凿磨而成,质量约为19Kg ,与冰道接触的底面积约为0.02m 2,
冰壶的体积约为8X10-3m 3。
(g 取10N/Kg )
求:(1)冰壶的密度(2)冰壶对水平冰道的压强。
4、(11年)用如图18所示的滑轮组在20s 内将重600N 的物体从地面竖直提高4m ,所用拉力是250N 。
在这个过程中,求:(1)有用功是多少? (2)拉力的功率是多少?
(3)滑轮组机械效率是多少?
5、(12年)图20,小王站在高3m 、长6m 的斜面上,将重200N 的木箱'沿斜面匀速从底端拉上顶端,拉力大小恒为120N ,所花时间是10s 。
求:
(1)木箱A 沿斜面方向的运动速度。
(2)小王对木箱⒕做功的功率。
(3)斜面的机械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