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按纽13专题十三
- 格式:ppt
- 大小:1.53 MB
- 文档页数:43
2018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3章原子结构原子核第2讲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核能模拟新人教版选修3-5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3章原子结构原子核第2讲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核能模拟新人教版选修3-5)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3章原子结构原子核第2讲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核能模拟新人教版选修3-5的全部内容。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核能1.(多选)(2016·全国卷Ⅲ)一静止的铝原子核2713Al俘获一速度为1.0×107m/s的质子p 后,变为处于激发态的硅原子核2814Si。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导学号 51343311(ABE ) A.核反应方程为p+错误!Al→错误!SiB.核反应方程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C.核反应过程中系统能量不守恒D.核反应前后核子数相等,所以生成物的质量等于反应物的质量之和E.硅原子核速度的数量级为105m/s,方向与质子初速度的方向一致[解析]核反应方程满足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A项正确;微观粒子相互作用过程中,满足动量守恒定律,B项正确;题述核反应过程属于“二合一”形式的完全非弹性碰撞,机械能有损失,但对于封闭的系统,能量仍然守恒,C项错误;核反应过程中的机械能有损失,故存在质量亏损现象,D项错误;硅原子质量约是质子质量的28倍,由动量守恒定律知,m0v0=28m0v,所以硅原子核速度数量级为105m/s,方向与质子初速度的方向一致,E项正确.2.(多选)(2017·甘肃兰州一中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错误!( ACE )A.天然放射性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的结构B.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的结构C.原子核发生β衰变生成的新核原子序数增加D.氢原子从能级3跃迁到能级2辐射出的光子的波长小于从能级2跃迁到能级1辐射出的光子的波长E.γ射线是原子核内部发生核反应而释放出的多余的能量[解析]天然放射性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的结构,选项A正确;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选项B错误;根据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知,β衰变放出一个电子,新核的电荷数增加1,即原子序数增加,故C正确;氢原子从能级3跃迁到能级2辐射出的光子的能量小于从能级2跃迁到能级1辐射出的光子的能量,故从能级3跃迁到能级2辐射出的光子的波长大于从能级2跃迁到能级1辐射出的光子的波长,选项D错误;γ射线是伴随着α或β衰变而释放出的多余的能量,故E正确。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计划高三化学二轮复习计划一、明确任务一轮复习基本是按知识模块与课本的章节顺次综合,梳理知识环节、构建知识网络,而二轮复习那么是根据模块化、程序化的方式进行综合训练,所以二轮复习节奏更快、强度更高。
二轮复习的主要任务,一是形成知识网络系统并强化记忆。
二是在系统把握整体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练习,培育同学综合敏捷运用知识的学科技能。
解题的过程中,留意提高速度及精确性。
做到既要“对”,又要“快”。
二、详细建议二轮复习主要是通过练习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综合训练与专题训练相结合,练题的同时留意归纳总结,比如有机推断专题,钢铁的腐蚀、离子反应等专题。
同时,训练答题的精确性、规范性,提高解题速度,多整理易错点、失分点,并进行强化练习。
信息题那么要学会如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1、专题训练、归纳总结近几年的高考化学试卷,逐年倾向于“技能立意”,更加着重技能和素养的考查。
同时由于试题数目有限,高考卷考察的知识点也比较固定。
所以专题练习可以根据题型和知识点分类专题练习。
以北京高考题为例,7道选择题中,电化学(原电池、电解池或者金属的防护和腐蚀)、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方程式的正误判断、试验题是常考题目,我们就可以根据这样的专题进行练习。
练习时,留意归纳总结,反思复习,找出同一类题目之间的共通点,同时构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以题目“反刍”知识,以知识指导题目。
2、限时训练、综合训练(1)限时训练理综化学的选择题并不多,北京卷7道,考试时10-15分钟内完成比较合适,建议同学给自己规定一个时间,对每一个专题模块或者综合训练时进行限时训练,防止大量题海战术时脑疲惫,做题效率下降。
(2)综合训练每周进行一次学科内综合训练。
以北京卷为例,7道Ⅰ卷选择题,4道Ⅱ卷题,限时45分钟完成。
45分钟时间虽然焦灼,但不能给得太多时间。
此用意在于:①提高解题速度;②提高阅读、审题技能;③学会合理舍弃,同时调整考试心理,提高考试技巧。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第3节核反应和核能1.(多选)(2015 •广东高考)科学家使用核反应获取氟,再利用笊和氟的核反应获得能量,核反应方程分别为:X+Y—He+:H+4.9 MeV和:H+爼—He+X+17. 6 HeV,下列表述正确的有()A.X是中子B.Y的质子数是3,中子数是6C.两个核反应都没有质量亏损D.笊和嵐的核反应是核聚变反应AD核反应方程遵守核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贝I]由:H+;H—He+X+17.6 MeV知X 为詁,由X+Y—He+;H+4.9 MeV知Y为:Li,其中Y的质子数是3,中子数也是3,选项A 正确、选项B错误;两个核反应都释放岀核能,故都有质量亏损,选项C错误;X+Y-iHe 4-iH+4. 9 MeV是原子核的人工转变,fH+:H-:He+Jn+17. 6 MeV为轻核聚变,选项D正确.2.(多选)(2017・襄阳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导学号:96622230]A.太阳辎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B.用加热、加压或改变其化学状态的方法都不能改变原子核衰变的半衰期C.一朿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可能是因为该朿光的波长太短D.铀核(‘題)衰变为铅核CIAb)的过程中,要经过7次□衰变和4次B衰变BD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选项A错误;加热、加压或改变化学状态均不影响元素的半衰期,选项B正确:一束光照射到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由于该光的频率小,即光的波长太长,选项C错误:根据质疑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电U-塔Pb +7;He+4_:e,选项D 正确.3.(2015 •福建高考)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和原子核的认识,苴中正确的是()A.丫射线是髙速运动的电子流B.氢原子辐射光子后,其绕核运动的电子动能增大C.太阳辐射能量的主要来源是太阳中发生的重核裂变D.常Bi的半衰期是5天,100克盗i经过10天后还剩下50克B B射线是高速电子流,而丫射线是一种电磁波,选项A错误:氢原子辐射光子后,绕核运动的电子距核更近,动能增大,选项B正确;太阳辐射能量的主要来源是太阳内部轻核的聚变,选项C错误;10天为两个半衰期,剩余的盗i为100x(护g=100X(訴=25 g, 选项D错误.4.(2016 •全国甲卷)在下列描述核过程的方程中,属于a衰变的是___________ ,属于B衰变的是________ ,属于裂变的是_______ ,属于聚变的是________ .(填正确答案标号)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借•欢迎下载支持.A.%Ci7N+ZeB.初P-*::S+_:eC.噩U YTh+SieD."7N+爼e-”80+:HE.电U+:n-習Xe+?Sr+2:nF.xH+m-*:He+on【解析】«衰变是一种元素衰变成另一种元素过程中释放出«粒子的现象,选项C 为«衰变;P衰变为衰变过程中释放出粒子的现象,选项A、B均为B衰变;重核裂变是质量较大的核变成质疑较小的核的过程,选项E是常见的一种裂变:聚变是两个较轻的核聚合成质量较大的核的过程,选项F是典型的核聚变过程.【答案】C AB E F5.某些建筑材料可产生放射性气体一一氯,轨可以发生u或B衰变,如果人长期生活在氯浓度过高的环境中,那么,氨经过人的呼吸道沉积在肺部,并放出大量的射线,从而危害人体健康.原来静止的氯核(予Rn)发生一次a衰变生成新核针(Po),并放出一个能量为氏=0.09 MeV的光子.已知放出的a粒子动能为£.=5. 55 MeV:忽略放出光子的动呈:,但考虑其能量;1 u=931.5 MeV/c5.(1)写岀衰变的核反应方程;(2)衰变过程中总的质量亏损为多少?(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解析】⑴衰变方程为:V涵一许o+猥+丫.(2)忽略放出光子的动呈:,根据动量守恒左律,0=p”+g即新核针(Po)的动量与«粒子的动量大小相等,又E=訂,4可求出新核针(Po)的动能为"珂尹,由题意,质量亏损对应的能量以光子的能量和新核、«粒子动能形式出现,衰变时释放出的总能量为+故衰变过程中总的质呈:亏损是A zz?=O. 006 16 u・【答案】⑴专Rn-滸o+;He+Y(2)0. 006 16 u。
新闻阅读(2018·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日前,中国科学院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宣布,“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提前并圆满实现全部既定科学目标,为我国在未来继续引领世界量子通信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信安全是国家信息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的基本需求。
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通信安全的追求从未停止。
然而,基于计算复杂性的传统加密技术,在原理上存在着被破译的可能性。
随着数学和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经典密码被破译的可能性与日俱增。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说:“通过量子通信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把量子物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利用量子调控技术,用一种革命性的方式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传输和操纵,从而在确保信息安全、提高运算速度、提升测量精度等方面突破经典信息技术的瓶颈。
”量子通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
量子密钥分发通过量子态的传输,使遥远两地的用户可以共享无条件安全的密钥,利用该密钥对信息进行一次一密的严格加密。
这是目前人类唯一已知的不可窃听、不可破译的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
量子通信的另一重要内容量子隐形传态,是利用量子纠缠特性,将物质的未知量子态精确传送到遥远地点,而不用传送物质本身,通过隐形传输实现信息传递。
(摘编自吴月辉《“墨子号”,抢占量子科技创新制高点》,《人民日报》2017年8月10日) 材料二:潘建伟的导师安东·蔡林格说,潘建伟的团队在量子互联网的发展方面冲到了领先地位。
量子互联网是由卫星和地面设备构成的能够在全球范围分享量子信息的网络。
这将使不可破解的全球加密通信成为可能,同时也使我们可以开展一些新的控制远距离量子联系的实验。
目前,潘建伟的团队计划发射第二颗卫星,他们还在中国的天宫二号空间站上进行着一项太空量子实验。
潘建伟说,未来五年“还会取得很多精彩的成果,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
潘建伟是一个有着无穷热情的乐观主义者。
他低调地表达了自己的信心,称中国政府将会支持下一个宏伟计划——一项投资20亿美元的量子通信、量子计量和量子计算的五年计划,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欧洲2016年宣布的旗舰项目,投资额为12亿美元。
第3节核反应和核能知识点1原子核的组成放射性及放射性同位素1.原子核的组成(1)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2)基本关系①核电荷数=质子数(力=元素的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②质量数U)=核子数=质子数+中子数.(3)X元素的原子核的符号为臥,苴中月表示质量数,Z表示核电荷数.2.天然放射现象(1)天然放射现象:元素自发地放岀射线的现象,首先由贝可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说明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2)放射性和放射性元素:物质发射某种看不见的肘线的性质叫放射性.具有放射性的元素叫放射性元素.(3)三种射线:放射性元素放射岀的射线共有三种,分别是射线、0射线、丫射线.3.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与防护(1)R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原子核.(2)放射性同位素:有天然放射性同位素和人工放対性同位素两类,放射性同位素的化学性质相同.(3)应用:消除静电、工业探伤、作示踪原子等.(4)防护:防止放射性对人体组织的伤害.知识点2原子核的衰变、半衰期1.原子核的衰变(1)泄义:原子核放出«粒子或3粒子,变成另一种原子核的变化.(2)分类:a 衰变:K;Y+lHeB 衰变:lX-*rAY+AeY辐射:当放射性物质连续发生衰变时,原子核中有的发生«衰变,有的发生B衰变,同时伴随着丫辐射.(3)两个典型的衰变方程:① a 衰变:MU-^Th+iHe;②B衰变:MTh-孝Pa+Ne.2.半衰期(1)左义: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理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2)影响因素: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是由核血自身的因素决左的,跟原子所处的化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学状态和外部条件没有关系.知识点3核反应和核能1.核反应在核物理学中,原子核在英他粒子的轰击下产生新厘逑的过程.在核反应中,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2.重核裂变(1)定义:质量数较大的原子核受到高能粒子的轰击而分裂成几个质量数较小的原子核的过程.(2)特点:①裂变过程中能够放出巨大的能量;②裂变的同时能够放出2〜3(或更多)个中子;③裂变的产物不是唯一的.对于铀核裂变有二分裂、三分裂和四分裂形式,但三分裂和四分裂概率比较小.(3)典型的裂变反应方程::9:U + Jn —•- ssKr+:5sBa + 3;n.(4)链式反应:由重核裂变产生的蛀使裂变反应一代接一代继续下去的过程.(5)临界体积和临界质量:裂变物质能够发生链式反应的最小体积及其相应的质量.(6)裂变的应用:原子弹、核反应堆.(7)反应堆构造:核燃料、减速剂、鯉、防护层.3.轻核聚变(1)左义:两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的反应过程.轻核聚变反应必须在高温下进行,因此又叫热核反应.(2)特点:①聚变过程放出大量的能量,平均每个核子放出的能量,比裂变反应中每个核子放出的能量大3至4倍.②聚变反应比裂变反应更剧烈.③对环境污染较少.④自然界中聚变反应原料丰富.(3)典型的聚变反应方程::H+泊一爼e+:n+17.6 MeV4.核能核子结合为原子核时鲤的能量或原子核分解为核子时吸收的能量,叫做原子核的结合能,亦称核能.5.质能方程、质量亏损爱因斯坦质能方程E=是、原子核的质量必然比组成它的核子的质量和要小5这就是质量亏损.由质量亏损可求出释放的核能"=皿・[核心精讲]1.a衰变、B衰变的比较2.衰变次数的确泄方法方法一:确左衰变次数的方法是依据两个守恒规律,设放射性元素啜经过m次u衰变和巾次B衰变后,变成稳左的新元素f Y,则表示该核反应的方程为2X-4Y+於He+必一】匸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列方程A=A f +4刀Z= Z' 4"2n~znJ—A r A—屮由以上两式联立解得力=亠血=七一+7 -Z4 2由此可见确定衰变次数可归结为求解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方法二:因为P衰变对质量数无影响,可先由质量数的改变确左a衰变的次数,然后根据衰变规律确定B衰变的次数.3.对半衰期的理解(1)半衰期是大量原子核衰变时的统汁规律,对个别或少数原子核,无半衰期可言.⑵根据半衰期的概率,可总结出公式再(+片,恥式中丹、加廉表示衰变前的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数和质量,A/、加倉表示衰变后尚未发生衰变的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数和质量,上表示衰变时间,r表示半衰期.(3)影响因素: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是由原子核内部因素决左的,跟原子所处的物理状态(如温度、压强)或化学状态(如单质、化合物)无关.[题组通关]1.(多选)(2014 •全国卷I)关于天然放射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导学号:96622228]A.所有元素都可能发生衰变B.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外界的温度无关C.放射性元素与别的元素形成化合物时仍具有放射性D.a、B和丫三种射线中,Y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E.一个原子核在一次衰变中可同时放出a、B和丫三种射线BCD自然界中绝大部分元素没有放射现象,选项A错误;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只与原子核结构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选项B、C正确:(」、0和丫三种射线电离能力依次减弱,穿透能力依次增强,选项D正确:原子核发生衰变时,不能同时发生«和B衰变,丫射线伴随这两种衰变产生,故选项E错误.2.(2015 •北京髙考)实验观察到,静止在匀强磁场中於点的原子核发生P衰变,衰变产生的新核与电子恰在纸而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方向和轨迹示意图如图13-3-1所示,则()图13-3-1A.轨迹1是电子的,磁场方向垂直纸而向外B.轨迹2是电子的,磁场方向垂直纸而向外C.轨迹1是新核的,磁场方向垂直纸而向里D.轨迹2是新核的,磁场方向垂直纸而向里D根据动量守恒泄律,原子核发生P衰变后产生的新核与电子的动疑大小相等,设为Q根据qvB=—.得轨道半径『=先=± 故电子的轨迹半径较大,即轨迹1是电子的,轨r QD QD 迹2是新核的.根据左手左则,可知磁场方向垂直纸而向里.选项D正确.3.(1)(多选尺Th(锂)经过一系列a衰变和B衰变,变成MPb(铅).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铅核比锂核少8个质子B.铅核比牡核少16个中子C.共经过4次a衰变和6次P衰变D.共经过6次a衰变和4次B衰变(2)约里奥•居里夫妇因发现人工放射性元素而获得了193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他们发现的放射性元素組衰变成::Si的同时放出另一种粒子,这种粒子是____________ .沖是沖的同位素,被广泛应用于生物示踪技术,1 mg :沖随时间衰变的关系如图13-3-2所示,请估算4 mg的沖经多少天的衰变后还剩0. 25 mg?图13-3-2【解析】(1)设“衰变次数为x, B衰变次数为y,由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得232=208+4.Y90=82+2xp解得x=6, y=4, C错、D对.铅核、社核的质子数分别为82、90,故A对.铅核、社核的中子数分别为126、142,故B对.(2)写出衰变方程»:Si+ 0+心故这种粒子为0+1e(正电子),由炉r图知訝的半衰期为14天,由也金=zz? . 得0. 25 mg=4 ,故t=56天.【答案】(l)ABD (2)正电子56天[名师微博]1.一个区别:静I上的原子核在磁场中发生«衰变和P衰变时的轨迹不同,分別为相外切圆和相内切圆.2.两个结论:(1)原子核发生衰变时遵循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2)每发生一次a衰变,原子核的质量数减小“4”,每发生一次B衰变,原子核的质子数增大“1” .[核心精讲]1.核反应的四种类型2.核反应方程式的书写(1)熟记常见基本粒子的符号,是正确书写核反应方程的基础.如质子CH)、中子Gn), a粒子(址)、P粒子(_:e)、正电子(0+址)、笊核(泊)、氟核CH)等.(2)掌握核反应方程遵守的规律,是正确书写核反应方程或判断某个核反应方程是否正确的依据,由于核反应不可逆,所以书写核反应方程式时只能用“一”表示反应方向.[题组通关]4.(2015 •北京高考)下列核反应方程中,属于a衰变的是()【导学号:96622229]A.泾+俎e-;0+;HB.塔U-%Th+爼eB a衰变是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放出o粒子(爼e)的核反应,选项B正确.5・(2016 •全国丙卷)一静止的铝原子核浪1俘获一速度为1.0X107 m/s的质子p后, 变为处于激发态的硅原子核話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核反应方程为p+;jAl-*riSi*B・核反应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C.核反应过程中系统能量不守恒D.核反应前后核子数相等,所以生成物的质量等于反应物的质量之和E.硅原子核速度的数量级为1(/ m/s,方向与质子初速度的方向一致ABE核反应过程中遵循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核反应方程为p+詡1一話门说法A正确.核反应过程中遵从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说法B正确,说法C错误•核反应中发生质量亏损,生成物的质量小于反应物的质量之和,说法D错误•根据动量守恒泄律有处% =抵仏,碰撞后硅原子核速度的数量级为105 nv^,方向与质子初速度方向一致,说法E正确.6.(1)(多选)关于核衰变和核反应的类型,下列表述正确的有()A •魁U-%Th+爼eB・:N+田e-:0+:HC. ;H+!H-:He+on 是轻核聚变D.::Se-;;Kr+2^e 是重核裂变(2)现有四个核反应:A.B・;;U+;n~*X+;:Kr + 3;nC.^a-*I^Mg+AeD.:He 4- ^BeiC+on①.是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方程. 是研究原子禅的基本核反应方程,是研究氢弹的基本核反应方程.②求B中X的质量数和中子数.【解析】(1)A为a衰变,B为原子核的人工转变,C为轻核聚变,D为B衰变,故A> C正确.(2)®D为查徳威克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方程:B是研究原子弹的基本核反应方程:A是研究氢弹的基本核反应方程.②X 的质量数为:(235 + 1) —(89+3) =144X的质子数为:92—36=56X的中子数为:144-56=88.【答案】⑴AC⑵①D B A②144 88[名师微博]两点提醒:1.核反应方程一定满足质量数守恒和核电荷数守恒.2.在确泄生成物是哪种元素时应先由核电荷数守恒确定生成物的核电荷数.[核心精讲]1.对质能方程的理解⑴一泄的能量和一泄的质量相联系,物体的总能疑和它的质量成正比,即E=m& 方程的含义:物体具有的能量与它的质量之间存在简单的正比关系,物体的能疑增大,质量也增大:物体的能量减少,质量也减少.(2)核子在结合成原子核时岀现质量亏损 5 英能量也要相应减少,即二(3)原子核分解成核子时要吸收一泄的能量,相应的质量增加△皿吸收的能量为" —△ W.2.核能的计算方法⑴根据"=皿计算,计算时△亦勺单位是“kg”,c的单位是“m/s” , AE的单位是“J” .(2)根据A£= A 20X931. 5 MeV计算.因1原子质量单位(u)相当于931. 5 MeV的能量,所以计算时△山的单位是“u” , 的单位是“MeV” .(3)根据核子比结合能来il•算核能:原子核的结合能=核子比结合能X核子数.[师生共研]•考向1对原子核的结合能的理解卜例E!(多选)关于原子核的结合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核的结合能等于使貝完全分解成自由核子所需的最小能量B.一重原子核衰变成a粒子和另一原子核,衰变产物的结合能之和一泄大于原来重核的结合能C.钠原子核(^Cs)的结合能小于铅原子核隹Pb)的结合能D.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不稳定E.自由核子组成原子核时,苴质量亏损所对应的能量大于该原子核的结合能ABC原子核分解成自由核子时,需要的最小能量就是原子核的结合能,选项A正确;重核衰变时释放能量,衰变产物更稳立,即衰变产物的比结合能更大,衰变前后核子数不变, 所以衰变产物的结合能之和一立大于原来重核的结合能,选项B正确;艳核的核子数比铅核的核子数少,英结合能也小,选项C正确: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泄,选项D错误;自由核子组成原子核时,需放出能量,因此质量亏损所对应的能量等于该原子核的结合能,选项E错误.•考向2核能的计算卜例13 环的放射性同位素常Pu静止时衰变为铀核激发态谆U•和«粒子,而铀核激发态聲U•立即衰变为铀核VU,并放出能量为0. 097 MeV的丫光子.已知:當Pu、至U和a粒子的质量分别为皿=239. 052 1 u、处=235. 043 9 u 和皿=4. 002 6 u, 1 uc2=931. 5 MeV .(1)写出衰变方程:(2)已知衰变放出的光子的动量可忽略,求a粒子的动能.【规范解答】(1)衰变方程为注u—甌・+:He, MU•—啦+丫.或两式合并为许u― £U+:He+丫 .(2)上述衰变过程的质量亏损为氐m=呱—毗―,由质能方程得卜E= ' mf由能量守恒得+耳设衰变后的铀核和«粒子的速度分别为内和几,则由动量守恒左律得僦内=血几又民=£皿伉联立解得E"='—[(址一/zt+亦)c — E-t ],处十皿代入题给数据得啟=5. 034 MeV.【答案】⑴気Pu—迪J+爼e+Y(2) 5. 034 MeV核能求解的思路方法1.应用质能方程解题的流程图:书写核反应方程一计算质量U损A 2ZT-* 利用△ E= A me计算释放的核能2.在动量守恒方程中,各质量都可用质疑数表示.3.核反应遵守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龙律,因此我们可以结合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泄律来计算核能.[题组通关]7.恒星向外辐射的能量来自于英内部发生的各种热核反应,核反应方程为爼e+:He-爼e + Y.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该核反应为裂变反应B.热核反应中有质量亏损,会放出巨大能量C.由于核反应中质量数守恒,所以质虽也是守恒的D.任意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总是相等的B该核反应为聚变反应,故A错误:核反应中的裂变和聚变,都会有质量亏损,都会放出巨大的能量,故B正确:核反应中质量数守恒,质量不守恒,故C错误;原子中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不一左相等,有的原子中相等,有的原子中不相等,有的原子没有中子, 例如氢原子核内有一个质子,没有中子,故D错误.8.(2014 •北京高考)质子、中子和址核的质量分别为加、处和处,当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结合成嵐核时,释放的能量是(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A.(加+皿―za)cB. (za—/zt—/a)cC. (zoi + zzh —2Zb)CD.(血—ZZfc —ZZb) c~C由质能方程A E— A me ,其中、m= 处一ok可得△片(血+处一庞)选项C正确.。
高考语文核按钮综合训练三答案20211、七股大水,从水库的桥孔跃出,仿佛七幅闪光的黄锦,直铺下去,修辞格是()[单选题] *拟人比喻(正确答案)比拟夸张2、1《我的空中楼阁》是一篇托物言志、寄情于景的散文,作者是台湾作家李乐薇。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3、2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单选题] *A.妯娌(zhóu)酒肆(sì)镌刻(juān)暴风骤雨(zhòu)(正确答案)B.狡黠(xié)挟持(xié)胡髭(zī)惨绝人寰(yuán)C.燥热(cào)翘首(qiào)嶙峋(xún)言不由衷(zhōng)D.私塾(shú)遁形(dùn)糜子(mí)日夜不辍(zhuì)4、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蠕动(rú)艾蒿(hāo) 聆听(líng)B、残羹(gēng)给予(jǐ) 湍急(tuān)C、悚然(sǒng) 允诺(nuò) 弹丸(dàn)D、侍坐(shì) 徘徊(huí) 凌驾(léng)(正确答案)5、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撰文(zhuàn)炫耀(xuàn)嗔怪(zhēn)伺候(sì)B、捧场(pěng)贮藏(zhù)锲而不舍(qiè)瑰丽(guī)(正确答案)C、瓜葛(gé)勾当(gōu)皈依(guī)山冈(gáng)D、深奥(ào)陨石(yǔn)角斗(jiáo)收敛(liǎn)6、“阡陌”“纤维”“纤夫”中的“阡”“纤””“纤”的读音各不相同。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7、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荔枝(lì)吹嘘(xū)B、奶酪(lào)珊瑚(shān)C、贮藏(chǔ)嘲讽(zhāo)(正确答案)D、渣滓(zǐ)雌雄(cí)8、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阔绰(chuò)校对(jiào)默契(qì)随声附和(hé)B.伫立(zhù)愚钝(yú)热忱(chéng)忍俊不禁(jīn)C.濒临(bīn)卑鄙(bǐ)恪守(kè)春寒料峭(qiào)(正确答案)D.蛮横(hèng)粗拙(zhuō)襁褓(qiǎng)鲜为人知(xiān)9、1公司号召大家为贫困山区的孩子捐款,作为公司秘书的你说:“在座的不是董事长,就是总经理,现在请大家出钱出物,为国家尽匹夫之责。
第1节动量动量守恒定律1.定义运动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通常用P来表示.2.表达式p=mv.3.单位kg • m/s.4.标矢性动呈:是矢量,其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同.知识点2动疑守恒左律1.内容如果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的矢虽和为0,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这就是动量守恒左律.2.表达式(1)p=p f,系统内力作用前总动量门等于内力作用后的总动量P'.(2)盘%+处%=加叫'+址卩/ ,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作用前的动量和等于作用后的动量和.3.动量守恒泄律的适用条件(1)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不是系统内每个物体所受的合外力都为零,更不能认为系统处于平衡状态.(2)近似适用条件:系统内各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内力远大于它所受到的外力.(3)如果系统在某一方向上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则系统在这一方向上动量守恒.知识点3碰撞、反冲和爆炸问题1.碰撞⑴概念:碰撞是指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持续时间很短,而物体间相互作用力很大的现象.(2)特点:在碰撞现象中,一般都满足内力远大于外力,可认为相互碰撞的物体组成的系统动疑守恒.(3)分类:2.反冲现象在某些情况下,原来系统内物体具有相同的速度,发生相互作用后各部分的末速度不再相同而分开.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系统的动能址,且常伴有英他形式能向动能的转化.3.爆炸问题爆炸与碰撞类似,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很大,且远大于系统所受的外力,所以系统动量守恒,爆炸过程中位移很小,可忽略不计,作用后从相互作用前的位置以新的动量开始运动.知识点4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1.方案一:利用气垫导轨完成一维碰撞实验(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滑块质疑.(2)安装:正确安装好气垫导轨.(3)实验:接通电源,利用配套的光电汁时装置测出两滑块各种情况下碰撞前后的速度(①改变滑块的质量.②改变滑块的初速度大小和方向).(4)验证:一维碰撞中的动量守恒.2.方案二:利用斜槽上滚下的小球验证动就守恒定律(1)用天平测岀两小球的质星,并选泄质疑大的小球为入射小球.(2)按照如图13-1-1所示安装实验装宜,调整固左斜槽使斜槽底端水平.图13-1-1(3)白纸在下,复写纸在上,在适当位巻铺放好.记下重垂线所指的位置0.(4)不放被撞小球,让入射小球从斜槽上某固左高度处自由滚下,重复10次.用圆规画尽量小的圆把所有的小球落点圈在里而,圆心尸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5)把被撞小球放在斜槽末端,让入射小球从斜槽同一高度自由滚下,使它们发生碰撞, 重复实验10次.用步骤(4)的方法,标出碰后入射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和被碰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A:如图13-1-2所示.图13-1-2⑹连接X测量线段0只%的长度.将测量数据填入表中.最后代入血0P =OH ON ,看在误差允许的范囤内是否成立.[核心精讲]1.动量守恒定律的"五性”2.动量守恒左律的三种表达式及对应意义d)p=p',即系统相互作用前的总动量P等于相互作用后的总动量F •(2)^p=p'—p=0,即系统总动量的增疑为0.(3)A A = ~A A,即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中,一部分动量的增量与另一部分动疑的增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3.应用动量守恒泄律的解题步骤(1)明确研究对象,确左系统的组成(系统包括哪几个物体及研究的过程);(2)进行受力分析,判断系统动量是否守恒(或某一方向上是否守恒);(3)规定正方向,确左初末状态动量:(4)由动量守恒泄律列出方程;(5)代入数据,求出结果,必要时讨论说明.[题组通关]1.(2015 •福建高考)如图13-1-3所示,两滑块乩方在光滑水平而上沿同一直线相向运动,滑块川的质量为加速度大小为2%,方向向右,滑块万的质量为2皿速度大小为知方向向左,两滑块发生弹性碰撞后的运动状态是()【导学号:96622218]图13-1-3A.£和万都向左运动B.£和万都向右运动C.川静止,万向右运动D.川向左运动,万向右运动D选向右为正方向,则£的动M 2v0=2mv Q. B的动疑刃=一2加%.碰前月、万的动量之和为零,根据动量守恒,碰后月、万的动量之和也应为零,可知四个选项中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2.两块厚度相同的木块和万,紧靠着放在光滑的水平而上,其质量分别为如=2. 0 kg, 皿=0.90 kg.它们的下底而光滑,上表而粗糙,另有一质量亦=0.10 kg的滑块C,以比= 10m/s的速度恰好水平地滑到月的上表而,如图13-1-4所示.由于摩擦,滑块最后停在木块万上,万和Q的共同速度为0. 50 m/s.求:图13-1-4(1)木块月的最终速度臥(2)滑块C离开月时的速度.【解析】C从开始滑上川到恰好滑至月的右端过程中,月、B、C组成系统动量守恒mcVc=(皿+皿)—+业々'C刚滑上万到两者相对静止,对万、C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IDS V A-\-mcVc =(血+业)v解得匕=0. 25 m/svc =2. 75 m/s.【答案】(1)0.25 m/s (2)2.75 m/s[名师微博]两点提醒:1.动量守恒左律的研究对象都是相互作用的物体组成的系统.系统的动量是否守恒,与选择哪几个物体作为系统和分析哪一段运动过程有直接关系.2.分析系统内物体受力时,要弄淸哪些是系统的内力,哪些是系统外的物体对系统的作用力.[核心精讲]1. 碰撞现象满足的三个规律 (1) 动量守恒即 P I +A =P ' 1+P =•(2) 动能不增加(3) 速度要合理① 若碰前两物体同向运动,则应有碰后原来在前的物体速度一泄增大,若碰 后两物体同向运动,则应有. ② 碰前两物体相向运动,碰后两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可能都不改变.2. 对反冲现象的三点说明(1) 系统内的不同部分在强大内力作用下向相反方向运动,通常用动疑守恒来处理. (2) 反冲运动中,由于有其他形式的能转变为机械能,所以系统的总机械能增加. (3) 反冲运动中平均动量守恒. 3. 爆炸现象的三个规律 (1) 动虽:守恒由于爆炸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的,爆炸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远远大于受到的外力,所 以在爆炸过程中,系统的总动量守恒.(2) 动能增加在爆炸过程中,由于有英他形式的能量(如化学能)转化为动能,所以爆炸前后系统的总 动能增加.(3) 位宜不变爆炸的时间极短,因而作用过程中,物体产生的位務很小,一般可忽略不计,可以认为 爆炸后仍然从爆炸前的位置以新的动疑开始运动.[师生共研]•考向1爆炸与反冲问题卜例D (2014 •重庆高考)一弹丸在飞行到距离地面5 m 髙时仅有水平速度v=2 m/s, 爆炸成为甲、乙两块水平飞出,甲、乙的质量比为3 : 1.不计质量损失,重力加速度g 取10 皿扌,则下列选项中两块弹片飞行的轨迹可能正确的是()B 弹丸爆炸瞬间爆炸力远大于外力,故爆炸瞬间动量守恒.因两弹片均水平飞出,飞 行时间£=\ 半=1 s,取向右为正,由水平速度知,选项A 中,八严2. 5 m/s, w 乙=—0. 5 m/s :选项 B 中,r «p = 2. 5 m/s, v/.=0. 5 m/s ;选项 C 中,卩中= lm/s, v z .=2 m,/s : 选项D 中,即 Ex+E&E'卩甲=—1 m/s,卩乙=2 m/s.因爆炸瞬间动量守恒,故mv=m中卩中+山乙卩乙,其中叭斗,m =m, v=2 m/s,代入数值计算知选项B正确.•考向2碰撞问题分析卜例固(2015・全国卷I )如图13-1-5,在足够长的光滑水平面上,物体乩B、C位于同一直线上,A位于& Q之间.月的质量为皿B、Q的质量都为",三者均处于静止状态.现使月以某一速度向右运动,求e和”之间应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使£只与万、Q各发生一次碰撞.设物体间的碰撞都是弹性的.图13-1-5【规范解答】川向右运动与6•发生第一次碰撞,碰撞过程中,系统的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设速度方向向右为正,开始时〃的速度为%,第一次碰撞后C的速度为仏,川的速度为畑由动量守恒建律和机械能守恒建律得zz/vb=功心+Mva①1 3 1 . 1 . —p/z?vb=+-jMva②联立①②式得m—M厂、汨市%③2加忌"市“④如果第一次碰撞后,月与Q速度同向,且兔的速度小于C的速度,不可能与万发生碰撞;如果m=M.第一次碰撞后,川停止,Q以月碰前的速度向右运动,月不可能与万发生碰撞;所以只需考虑水”的情况.第一次碰撞后,月反向运动与万发生碰撞.设与万发生碰撞后,£的速度为尬,同样有根据题意,要求月只与氏C各发生一次碰撞,应有EeW Vh ⑥联立④⑤⑥式得m + 4zaW—"20解得皿鼻(羽一2)."另一解mW —(* + 2).W舍去.所以,加和M应满足的条件为(A/5—2)M^nKM.【答案】(乐一 2)底水M1.一个结论:在碰撞、爆炸和反冲问题中,即使有外力作用,往往因内力远大于外力,时间极短,认为系统动量是守恒的.2.两点提醒:(1)碰撞过程中系统机械能不可能增大,但爆炸与反冲过程中系统的机械能可增大.(2)因碰撞、爆炸过程发生在瞬间,一般认为系统内各物体的速度瞬间发生突变,而物体的位置不变.[题组通关]3.(2014 •福建高考)一枚火箭搭载着卫星以速率%进入太空预左位置,由控制系统使箭体与卫星分离,如图13-1-6所示.已知前部分的卫星质量为如,后部分的箭体质量为蚣, 分离后箭体以速率力沿火箭原方向飞行,若忽略空气阻力及分离前后系统质疑的变化,则分离后卫星的速率坯为()【导学号:96622219]图13-1-6A・ vt>—vt B.比+ Vzr 处J K> ------ Vz庇D.比+二(Vb—Vz)OhD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列方程求解.对火箭和卫星由动量守恒泄律得(血+氐)内二处—+岛久解得犷+ 巾一心=“+仝仏_小Ok Ztt 故选D.4.质量为皿速度为卩的月球与质量为3羽的静止尸球发生正碰.碰撞可能是弹性的,也可能是非弹性的,因此,碰撞后万球的速度可能有不同的值•碰撞后万球的速度大小可能是()A. 0. B・ 0. 4 vC. Q.2v D・vB 根据动虽守恒泄律得妙=/zm+3毗,则当S =0・6A时,n=-0.8v,则碰撞后的总动能F =|^(~0. 8v)=4-|x3^(0. 6r)==l. 72X^,大于碰撞前的总动能.由于碰撞过程中能量不增加,故A项错误;当v c=0.4v时,幻=一0.2力则碰撞后的总动能为F =知(一0.2/+*X3”(0.访=0.52X新,小于碰撞前的总动能,故可能发生的是非弹性碰撞,B 项正确;当v c=0.2v时,%=0.4卩,则碰撞后的£球的速度大于万球的速度,而两球碰撞,£球不可能穿透万球,故C项错误;当时,n=-2v,则显然碰撞后的总动能大于碰撞前的总动能,故D项错误.[典题示例]卜例同(2015 •山东高考)如图13-1-7,三个质量相同的滑块冻B、G间隔相等地静置于同一水平直轨道上.现给滑块川向右的初速度畑一段时间后月与万发生碰撞,碰后乂1 3万分别以尹、严的速度向右运动,万再与Q发生碰撞,碰后万、Q粘在一起向右运动.滑块A.歹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同一恒左值.两次碰撞时间均极短.求氏C碰后瞬间共同速度的大小.图13-1-7【解题关键】3速度讨戶尹,3的速度内=严,由动量守恒泄律得mv/=niv A V^VS①设碰撞前A克服轨道阻力所做的功为肌,由功能关系得府=£也诟一匹)设万与C碰撞前万的速度为讨$,万克服轨道阻力所做的功为&由功能关系得怙詁据题意可知赅=恥④设万、Q碰撞后瞬间共同速度的大小为W,由动量守恒泄律得mv f J=2mv⑤联立①②③④⑤式,代入数据得【答案】耍%10利用动量和能量的观点解题的技巧1.若研究对象为一个系统,应优先考虑应用动量守恒泄律和能量守恒立律(机械能守恒定律).2.若研究对象为单一物体,且涉及功和位移问题时,应优先考虑动能疋理.3.因为动量守恒泄律、能量守恒泄律(机械能守恒泄律)、动能左理都只考查一个物理过程的始末两个状态有关物理量间的关系,对过程的细廿不予细究,这正是它们的方便之处.特别对于变力做功问题,就更显示出它们的优越性.[题组通关]5.(2016 •天津高考)如图13-1-8所示,方盒月静I上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盒内有一小滑块氏盒的质量是滑块的2倍,滑块与盒内水平而间的动摩擦因数为〃.若滑块以速度"开始向左运动,与盒的左、右壁发生无机械能损失的碰撞,滑块在盒中来回运动多次,最终相对于盒静止,则此时盒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 ,滑块相对于盒运动的路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学号:96622220]图13-1-8【解析】由于水平而光滑,则滑块与盒碰撞时动量守恒,故有:2DV= (.“+皿)“,且.lf=2a相对静止时的共同速度十m 3由功能关系知:"昭3=尹卩-—㊁(.“+加)viV解得滑块相对盒的路程s=—・3 Mgv /【答案】3莎[核心精讲]1.实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前提条件:碰撞的两物体应保证“水平”和"正碰”.(2)方案提醒:①若利用气垫导轨进行实验,调整气垫导轨时,注意利用水平仪确保导轨水平.②若利用摆球进行实验,两小球静放时球心应在同一水平线上,且刚好接触,摆线竖直, 将小球拉起后,两条摆线应在同一竖直平面内.③若利用长木板进行实验,可在长木板下垫一小木片用以平衡摩擦力.④若利用斜槽进行实验,入射球质量要大于被碰球质量,即:m皿防止碰后凤被反弹.(3)探究结论:寻找的不变量必须在各种碰撞情况下都不改变.2.实验误差分析(1)系统误差:主要来源于装置本身是否符合要求,即:①碰撞是否为一维碰撞.②实验是否满足动量守恒的条件,如气垫导轨是否水平,两球是否等大,长木板实验是否平衡掉摩擦力等.(2)偶然误差:主要来源于质虽:血和速度w的测量.(3)减小误差的措施:①设计方案时应保证碰撞为一维碰撞,且尽量满足动量守恒的条件.②采取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偶然误差.[题组通关]6.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和气垫导轨做验证动量守恒左律的实验,气垫导轨装置如图13-1-9甲所示,所用的气垫导轨装置由导轨、滑块、弹射架等组成.在空腔导轨的两个工作而上均匀分布着一泄数虽的小孔,向导轨空腔内不断通入压缩空气,空气会从小孔中喷出,使滑块稳圧地漂浮在导轨上,这样就大大减小了因滑块和导轨之间的摩擦而引起的误差.图13-1-9下而是实验的主要步骤:①安装好气垫导轨,调节气垫导轨的调盯旋钮,使导轨水平;②向气垫导轨通入压缩空气:③把打点讣时器固左在紧靠气垫导轨左端弹射架的外侧,将纸带穿过打点让时器和弹射架并固左在滑块1的左端,调肖打点计时器的高度,直至滑块拖着纸带移动时,纸带始终在水平方向;④使滑块1挤压导轨左端弹射架上的橡皮绳:⑤把滑块2放在气垫导轨的中间;已知碰后两滑块一起运动;⑥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滑块带动纸带一起运动:⑦取下纸带,重复步骤④⑤⑥,选岀较理想的纸带如图乙所示:⑧测得滑块1(包括撞针)的质量为310 g,滑块2(包括橡皮泥)的质量为205 g.(1)试着完善实验步骤⑥的内容.(2)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 02 s打一个点,计算可知两滑块相互作用前质量与速度的乘积之和为_____________ kg・皿/s ;两滑块相互作用以后质量与速度的乘积之和为_______ kg・m/s.(保留3位有效数字)(3)试说明(2)问中两结果不完全相等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先接通电源,后放开滑块1.0 9⑵作用前滑块1的速度巾=6于m/s = 2m/s,Jt质量与速度的乘积为0. 310X2 kg・m./s =0. 620 kg・m/s,作用后滑块1和滑块2具有相同的速度尸牛乎m/s = l. 2 m/s,其质量与速度的乘积之和为(0.310 + 0. 205)X1.2 kg・ m/s=0. 618 kg • m/s.(3)相互作用前后动量减小的主要原因是纸带与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有摩擦.【答案】(1)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放开滑块1(2)0.620 0.618(3)纸带与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有摩擦7.(2014 •全国卷II)现利用图13-1-10所示的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左律.在图甲中,气垫导轨上有A、B两个滑块,滑块A右侧带有一弹簧片,左侧与打点计时器(图中未画出)的纸带相连:滑块B左侧也带有一弹簧片,上面固左一遮光片,光电计时器(未完全画出)可以记录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图13-1-10实验测得滑块A的质量血=0. 310 kg,滑块B的质量皿=0. 108 kg,遮光片的宽度d= 1.00 cm: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Q50.0 Hz.将光电门固左在滑块B的右侧,启动打点计时器,给滑块A—向右的初速度,使它与B 相碰•碰后光电计时器显示的时间为A t B=3. 500 ms,碰撞前后打岀的纸带如图13-1-11所示.图13」11若实验允许的相对误差绝对值(I 碰撞器鬻倉之差X100%)最大为5%,本实验是否在误差范围内验证了动量守恒左律?写岀运算过程.【解析】按左义,物块运动的瞬时速度大小式中为物块在很短时间△ r内走过的路程. 设纸带上打出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G则△仕=£=0. 02 sA力可视为很短.设A在碰撞前、后瞬时速度大小分别为%、心将②式和图给实验数据代入①式得%=2・ 00 m/s ③Vi = 0. 970 m./s ④设B在碰撞后的速度大小为吟由①式有Vz —代入题给实验数据得v z=2. 86 m/s设两滑块在碰撞前、后的总动量分别为P和// ,则p=a-Vop =加久+血:%两滑块在碰撞前后总动虽:相对误差的绝对值为兀=P P X100%P联立③④⑥©©⑨式并代入有关数据,得^=1. 7%<5%.因此,本实验在误差允许的范用内验UE了动量守恒左律.【答案】本实验在误差允许的范用内验证了动量守恒左律:运算过程见解析⑥⑦⑧⑨。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7分,共77分。
其中1~6为单选,7~11为多选)1.关于玻尔的原子模型,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有()A.它彻底否定了卢瑟福的核式结构学说B.它发展了卢瑟福的核式结构学说C.它完全抛弃了经典的电磁理论D.原子可以处于连续的能量状态中答案B解析玻尔首先把普朗克的量子假说推广到原子内部的能量,解决了卢瑟福原子模型在稳定性方面的困难,所以A、D错误,B正确;玻尔理论不足之处在于保留了经典粒子的观念,仍然把电子运动看作经典力学的轨道运动,故C错误。
2.许多情况下光是由原子内部电子的运动产生的,因此光谱的研究是探索原子结构的一条重要途径。
关于氢原子光谱、氢原子能级和氢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氢原子巴尔末线系谱线是包含从红外到紫外的线状谱B.氢原子光谱的不连续性,表明氢原子的能级是不连续的C.氢原子处于不同能级时,电子在各处的概率是相同的D.氢光谱管内气体导电发光是热辐射现象答案B解析氢原子巴尔末线系谱线是包含从可见光到紫外线的线状谱,选项A错误;氢原子光谱的不连续性,表明氢原子的能级是不连续的,选项B正确;氢原子处于不同能级时,电子在各处的概率是不同的,选项C错误;氢光谱管内气体导电发光是高压放电现象,选项D错误.3.如图所示,是氢原子四个能级的示意图。
当氢原子从n=4的能级跃迁到n=3的能级时,辐射出光子a。
当氢原子从n=3的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时,辐射出光子b。
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光子a的能量大于光子b的能量B.光子a的频率大于光子b的频率C.光子a的波长大于光子b的波长D.在真空中光子a的传播速度大于光子b的传播速度答案C解析E a=E4-E3=0.66 eV,E b=E3-E2=1。
89 eV,E a<E b,选项A错误;根据E=hν可得ν=E/h,因为E a〈E b,所以νa〈νb,选项B错误;根据λ=c/ν,νa<νb,可得λa>λb,选项C正确;在真空中光子的传播速度相同,均是3×108 m/s,选项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