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失败病例分析
- 格式:pptx
- 大小:9.33 MB
- 文档页数:18
股骨头坏死是临床上常见的骨科疾病之一,主要以髋关节疼痛、负重行走障碍及关节活动障碍等为临床表现,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等特点,对患者日常活动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已成为当今社会日益突出的一大健康问题[1]。
因此,对其采取早期积极有效的治疗十分重要。
目前在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治疗中,有髓芯减压、骨移植、截骨术等多种治疗方法,临床效果各不相同[2]。
我院2016年3月至2019年9月收治26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均采取了带血管蒂游离腓骨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6年3月至2019年9月期间收治的26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1例,女性5例,年龄56~71岁,平均年龄(64±8)岁。
1.2方法:所有患者均予以带血管蒂游离腓骨治疗,具体手术步骤如下:麻醉满意后,患者取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单,采用改良的W atson 切口暴露股直肌、股中间肌,显露旋股外侧动静脉分支,选择其中较粗分支,以便与腓血管进行吻合,随后将坏死股骨头清除干净,取大小转子间松质骨并植入到股骨头内,切取适宜长度带血管蒂的腓骨段,应注意尽量保留血管长度,修剪腓骨段,后与腓动、静脉一同插入股骨头颈中心,血管蒂方向应朝向前方,以便更好的吻合,并避免受压,使用克氏针对移植腓骨段进行固定于显微镜下对动脉和静脉行无张力吻合,避免血管蒂受压,止血完成后依次关闭手术切口。
术后处理:术后常规卧床2~3周,予以肝素和右旋糖酐抗凝治疗3~5d 。
1.3观察指标:所有患者随访半年,观察恢复效果,并采用Harris 评分对治疗前后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分数越高,代表髋关节功能越好。
1.4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统计,Harris 评分以x ±s 表示对比,采用t 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所有患者恢复情况:26例患者均完成随访,其中25例股骨头成活,功能恢复良好,1例股骨头坏死,行股骨头置换术。
股骨缺损论文:吻合血管单侧游离腓骨双折移植治疗股骨大段缺损【摘要】目的解决股骨大段缺损。
方法采用吻合血管单侧游离腓骨双折合:通过桥式交叉法将腓动静脉与患肢同侧的桡动静脉吻合。
结果术后,2月可见游离的腓骨与股骨有少量动脉生长,6-10个月有骨性愈合,10-12个月除骨外固定支架,能行走负重,两年后腓骨明显增粗,5年后,可见腓骨股骨化,膝关节活动范围0-45°。
结论大段骨缺损(>6cm)可用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单腓骨移植强度不够,双腓骨移植损伤及难度增大,单侧腓骨双折移植可降低手术难度,达到移植目的,具有较好的治疗可操作性。
【关键词】股骨缺损游离腓骨移植股骨大段缺损在临床上非常少见,治疗极为棘手。
我科1994年6月—2003年10月共治了6例股骨大段缺损患者,采用吻合血管单侧游离腓骨双折移植治疗股骨大段缺损,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共6例,均为男性,年龄20~45岁,平均28岁。
车祸致伤4例,枪弹伤1例,骨髓炎1例。
骨股缺损部位:中段4例,中下1/3处2例。
缺损范围8~12cm。
1.2 手术方法游离腓骨移植术:一般选同侧腓骨,在外踝与腓骨小头的连线上,根据腓骨所取的长度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深筋膜。
在腓骨小头区分出腓总神经,注意保护。
在比目鱼肌与腓骨长短肌肌间隔的后侧进入。
从腓骨长短肌后缘向前绕腓骨切开,保留薄层肌。
切开胫腓骨间的骨筋膜后,根据选取腓骨的长度,上下切断腓骨。
使切断腓骨旋后,在腓动静脉与胫后动静脉之间分离,切开胫后肌、比目鱼肌。
在腓骨远侧断端切断腓动静脉。
将腓动静脉保留于腓骨侧,待受区开始接纳时。
再将腓动静脉近端切断。
然后在腓骨中点,腓动脉的对侧,切开骨膜2cm,将腓骨折成双段。
受区:先将双段腓骨置入骨缺损区,用螺钉固定:再将股骨远近端用单侧外固定支架固定。
腓动静脉与受区血管吻合方法有三种①腓动静脉与股动静脉端侧吻合。
②腓动静脉与移植的大静脉吻合,再将大静脉吻合于旋股外侧动静脉上。
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26例临床体会
张淑艳;韩孝峰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年(卷),期】2011(013)014
【摘要】目的: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观察其与单纯植骨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先通过改良的watson显露旋股外侧动静脉较粗分支,再将股骨头死骨清除干净后,可在大小转子间取松质骨植入股骨头内,切取适当长度带腓血管的腓骨段插入股骨头颈中心并固定,将腓动静脉与旋股外侧动静脉较粗分支无张力吻合,并避免血管蒂受压.结果:手术26例,术后进行1~2年的随访,其中22例股骨头存活,4例术后1年股骨头坏死,患者行股骨头置换.结论:用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移植方法治疗股骨头坏死,可提高股骨头存活率,有效缓解疼痛,改善Harris评分,延迟全髋置换时间.
【总页数】1页(P47)
【作者】张淑艳;韩孝峰
【作者单位】476700,河南宁陵县人民医院骨科;476700,河南宁陵县人民医院骨科【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带血管蒂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8例手术配合体会
2.带血管蒂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8例手术配合体会
3.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移植治疗尺骨缺损的手术配合
4.吻合血管的游离背阔肌皮瓣加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移植治疗小腿软组织、胫骨缺损一例
5.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26例临床体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黄捷;施扬华;谭桢;薄占东【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年(卷),期】2024(28)21【摘要】背景: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是治疗股骨头坏死常用的有效保髋治疗手段,但其影响因素仍存在争议。
目的:探究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及股骨头坏死的病因分类和病变严重程度对其疗效的影响。
方法:采集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患者63例(共73髋)的临床资料及术前、术后髋关节的临床疗效评分。
按股骨头坏死的病因分类标准分为激素性、酒精性和特发性3组,参照Ficat分期标准分为FicatⅡ期、FicatⅢ期和FicatⅣ期3组,分析病因分类和病变程度对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临床疗效的影响。
结果与结论:①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术后各阶段的目测类比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01),术后各阶段的Harri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01);②在激素性、酒精性和特发性3组中,除激素性组术后2,3年,其余各组术后各时点Harri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③在FicatⅡ期、FicatⅢ期和FicatⅣ期3组中,FicatⅡ期和FicatⅢ期各组术后Harri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FicatⅣ期术后Harri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结果提示,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临床疗效显著,可以减轻患者髋部疼痛和改善髋关节功能;其疗效可能不受病因的影响,而受病变严重程度的影响。
【总页数】7页(P3373-3379)【作者】黄捷;施扬华;谭桢;薄占东【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关节外科运动医学科;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关节外科;广西医科大学第十附属医院关节与运动医学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59.9;R318;R687【相关文献】1.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近期临床疗效分析2.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手术技巧和效果探讨3.影像学分析在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术中的意义4.综合护理在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效果5.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效果观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吻合血管腓骨游离移植治疗创伤性胫骨大段骨缺损临床分析作者:林岿然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2年第02期【摘要】目的观察吻合血管腓骨游离移植治疗创伤性胫骨大段骨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整理我院治疗的80例创伤性胫骨大段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患者吻合血管腓骨游离移植的方法进行治疗,在治疗完成后,统计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常规治疗方法,分析吻合血管腓骨游离移植的临床效果。
结果本组80例患者的一次治疗有效率为87.5%,患者在回访过程中,肢体功能恢复效果良好,未能痊愈患者,伴发并发症情况在经过治疗后痊愈。
与常规治疗相比,治疗效果更佳。
结论在治疗创伤性胫骨大段骨缺损的时候,可以通过吻合血管腓骨游离移植的方法进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吻合血管腓骨游离移植;创伤性胫骨大段骨缺损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过程中,收集患者资料为我院在2009年1月至2010年8月收诊的创伤性胫骨大段骨缺损患者,男41例,女39例,患者年龄在17~58岁。
80例患者均为胫骨缺损,合并血管损伤,其中骨缺损在5~18 cm之间,血管损伤中,17例患者的血管完全断裂,47例患者血管不完全断裂,16例患者血管受压。
1.2 治疗方法在本组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均使用温和血管腓骨游离移植的方法进行治疗。
确保患者的受创区的炎症情况消除或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中,首先进行对患者的创口衣物清理,分离患者受创区域的血管蒂,通过手术方法,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开患者的长短肌和腓肠肌,在腓骨两端骨膜下行环形玻璃,长度在1.5 cm左右,同时,切开骨间膜,留置0.5 cm左右的肌袖,剥离患者腓骨前后侧的肌肉并保留腓静动脉和腓骨的完整。
解剖腓颈动脉并切断结扎,完成血管蒂腓骨的游离。
最后将腓骨瓣移植到患者的受创区,同时可使用外固定或钢板对骨缺损的两端进行固定,并进行血管吻合术修补患者的受损血管。
在治疗之后,对80例患者进行1~1年半时间的回访,统计回访结果,分析患者的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中外医疗IN FOR IGN M DI L T R T M NT中外医疗2008NO.18CHINA FOREIGN MEDICAL T RE ATMENT股骨头坏死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何新郑树刚李志宏程岩郭沿江(辽宁省凌源市第一人民医院骨外科辽宁凌源122500)【摘要】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股骨头血液供应破坏、骨细胞变性、死亡的病理过程。
病因、发病机理较复杂,易出现疼痛、功能障碍从而影响生活质量,甚至致残。
其治疗关键是尽早发现,干预性治疗,重建血供,防治股骨头塌陷、变形。
临床上治疗方法很多,现对其手术治疗进展情况作一综述。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手术治疗综述【中图分类号】R68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08)06(c )-0032-02股骨头坏死(Av ascular necrosis o f the femoral head ,ANFH )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股骨头血供破坏、骨细胞变性导致骨的活性成分死亡的病理过程,一直是骨科三大难治症之一。
其病因、发病机理较复杂,易出现疼痛、功能障碍从而影响生活质量,甚至致残[1]。
其治疗关键是尽早发现,干预性治疗,重建血供,防治股骨头塌陷、变形。
对已发生塌陷和变形者严格掌握手术适用症进行手术治疗。
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增加,基础研究的深入,手术技能的提高,辅助检查的进步,针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病因治疗的手术已广泛开展,扩大了手术方式选择的范围,提高了治愈率,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提供了更加优良的手术方案。
髋关节是人体负重时承受压力最大的球窝关节,由股骨头和髋臼组成。
周围有坚韧的关节囊及韧带,将股骨头包绕在密闭的关节腔内,股骨头表面覆有透明软骨,其血液供应不丰富。
主要的滋养血管有:支持带动脉,股外营养动脉,股圆韧带动脉。
高血压、大量激素、长期饮酒、、外伤等,可致滋养血管断裂,或血管内血栓形成及髓内压升高,使毛细血管受压而血流量减少或中断。
股骨头坏死的治疗进展综述作者:陈清雄来源:《中外医疗》 2014年第12期陈清雄广西贵港市桂平市中医医院骨一科,广西桂平537200[摘要] 文章概述了对股骨头坏死的治疗进展,分别采用非手术治疗及手术治疗进行综述。
在对各个治疗方法临床应用总结发现,目前对股骨头坏死还未确定某一种最有效、最适合的治疗方法。
在对股骨头坏死进行治疗时,应分居病情分期、坏死类型及治疗要求综合考虑,才能选择科学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ANFH);保守治疗;手术方法;综述[中图分类号] R68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4(c)-0197-02[作者简介] 陈清雄(1969.3-),男,广西贵港人,学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髋关节病变。
股骨头坏死(ANFH)不是一个单独的疾病,大都是由多种疾病或病因因素共同作用引起。
其临床过程主要包括骨内血循环受阻,骨细胞变形致使骨内活性成分死亡导致骨坏死。
该病的病理过程复杂,不同病变时期和类型的临床表现也呈现进展性特点,其治疗方法也有不同。
现对ANFH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1 非手术治疗1.1 减少或避免负重这类疗法以减少或消除股骨头的物理受压为主,实际效果平平。
大量该疗法的临床有效率均不足15%。
该法通常是要求患者严格卧床,常用于未塌陷的Ⅰ或Ⅱ期。
有临床统计[1]显示,多所医院共182例髋关节行减负重的随访,其改善率为,Ⅰ期35.7%,Ⅱ期31.2%,Ⅲ期12.8%。
但A型ANFH采取减负重疗法,其疗效较佳。
吴宏燕[2]曾报道,22例A型患者治疗后的短期塌陷率仅为9.09%(2/22),其长期疗效未有报道。
1.2 脉冲电磁场(PEMF)疗法上个世纪80年代,该疗法开始逐渐广泛应用于ANFH的治疗中。
其中Aaron[3]选取了100例ANFH Ⅰ或Ⅱ期病例,分别采取PEMF和髓芯减重,行2~3年随访。
结果证实,上述两法均有一定疗效,且PEMP疗效更佳。
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121例分析吴爱国;戴冠东;王修卓【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3(26)12【摘要】目的:探讨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8月-2011年3月我科采用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方法治疗股骨头坏死121例,其中FicatⅠ期29例,FicatⅡ期56例,FicatⅢ期26例,FicatⅣ 期10例.手术切除股骨头周边增生变形的骨赘和炎性反应的滑膜组织,将股骨颈前外侧凿成与腓骨外径相应的骨槽,C臂X光机监视下沿骨槽深达股骨头软骨下区,凿刮骨坏死囊变组织,取髂骨松质骨填塞,将游离腓骨插入股骨头骨洞内,嵌入股骨颈骨槽内,螺丝钉或克氏针内固定,吻合腓骨动静脉与旋股外动静脉.结果:随访1~9年,根据综合评价其优良率达83.5%.结论:该手术可在直视下彻底清除坏死囊变组织和减压,同时植入新鲜质骨,为坏死区再血管化清除障碍.植入的带血管游离腓骨可增加股骨头部的血供和支撑作用,防止股骨头进一步塌陷.此术式可用于FicatⅠ、Ⅱ和部分Ⅲ期的病例.【总页数】2页(P1614-1615)【作者】吴爱国;戴冠东;王修卓【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坪山新区人民医院骨科,518118;广东省深圳市坪山新区人民医院骨科,518118;广东省深圳市坪山新区人民医院骨科,5181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相关文献】1.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近期临床疗效分析 [J], 杨健;袁冰;韦卓;刘平;阮锋;李贺伟;姚弘毅2.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手术技巧和效果探讨 [J], 武殿伟3.影像学分析在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术中的意义 [J], 朱征威;蔡喜雨;董帅4.Heuter入路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应用 [J], 汪航;王磊;金东旭;唐明杰;陈云疆;唐云健;黄振海5.综合护理在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效果 [J], 王乐; 勾双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