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1)
- 格式:pptx
- 大小:1.41 MB
- 文档页数:16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质教案《蝉》 (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认识自然界》,详细内容为“蝉的一生”。
通过本章内容,让幼儿了解蝉的生长过程、生活习性以及与自然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蝉的生长过程,知道蝉的生命周期。
2. 学习观察、描述、记录蝉的特征,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关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蝉的生命周期、生活习性的理解。
2. 教学重点:观察、描述、记录蝉的特征,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蝉的实物、图片、生长过程图、观察记录表。
2. 学具:画纸、彩笔、记录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在校园或公园寻找蝉的踪迹,让幼儿观察蝉的外形特征,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蝉的实物和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描述蝉的特征,讨论蝉的生活环境。
3. 讲解蝉的生长过程(10分钟)教师利用生长过程图,讲解蝉的生长过程,让幼儿了解蝉的生命周期。
4.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出示观察记录表,以一个例题为例,指导幼儿如何观察、记录蝉的特征。
5.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观察蝉,记录蝉的特征,教师巡回指导。
7. 课后实践活动(课后自主完成)家长协助幼儿在户外寻找蝉的踪迹,完成观察记录表。
六、板书设计1. 《蝉的一生》2. 内容:生长过程:卵→幼虫→蛹→成虫生活习性:吸食树液、夜晚活动、叫声响亮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记录蝉的特征。
2. 答案:(1)蝉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2)蝉的翅膀透明,有脉络。
(3)蝉的叫声响亮,夜晚活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幼儿对蝉的生长过程和生活习性有了基本的了解,但在观察、记录方面还需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1)开展“保护蝉,从我做起”主题活动,提高幼儿关爱自然的意识。
(2)邀请家长参与课后实践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1课《蝉》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蝉的地穴特点和蝉卵的特征,把握蝉的习性和成长规律。
2.梳理课文的说明顺序,并体会其好处。
【教学重点】1.了解蝉的地穴特点和蝉卵的特征,把握蝉的习性和成长规律。
2.梳理课文的说明顺序,并体会其好处。
【教学难点】梳理课文的说明顺序,并体会其好处。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PPT出示诗歌蝉【唐】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萧疏梧桐之上,蝉儿低饮清露,蝉声清脆响亮,回荡树林之间。
身居高枝之上,可以傲视群虫,不用借助秋风,传声依然遥远。
PPT出示蝉的图片同学们见过蝉吗?你们知道蝉的成长经历和生活习性吗?今天就让我们透过法布尔的文字来了解一下蝉吧!设计意图:由诗歌及图片导入,创设情境,让学生对蝉有个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快速进入课文情境中。
二、夯实基础1.作者简介法布尔(1823—1915),法国昆虫学家、科普作家,著作10卷本《昆虫记》是世界最经典的十大科普名著之一,被世人誉为“科学界的诗人”,雨果称他为“昆虫世界的荷马”。
2.作品简介《昆虫记》又称《昆虫世界》《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或《昆虫的故事》,共十卷。
1879年第一卷首次出版,1907年全书首次出版。
该作品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生物学著作,记录了昆虫真实的生活,表述的是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时表现出的灵性,还记载着法布尔痴迷昆虫研究的动因、生平抱负、知识背景、生活状况等等内容。
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生命的尊敬与热爱。
3.整体感知(1)字词正音观看情境诵读及听课文录音,给读不准的字词注音。
轧(yà)蚋(ruì)鳍(qí)钹(bó)窠(kē)暴晒(bào)寻觅(mì)隧道(suì)恶劣(liè)倒悬(dào xuán)罅隙(xià)纤弱(xiān)纤维(xiān)折皱(zhézhòu)防御(yù)刹那(chà)顾忌(jì)跳蚤(zǎo)喧嚣(xuān xiāo)车辙(zhé)黏土(nián)懒洋洋(lǎn)无动于衷(zhōng)(2)概括各段内容给课文划分层次,概括各段内容。
蝉第一课时1.下列加点字注音和词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隧.道(suì) 恶.劣(è) 不怀好意无动于衷B.倒.悬(dǎo) 防御.(yù) 张合自如爬上爬下C.车辙.(zhé) 黏.土(nián)小心瑾慎沐浴阳光D.折.皱(zhé) 纤.维(xiān) 毫无顾忌动摇不定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嚣..的歌声,因为它掘土四年,现在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可与飞鸟匹敌的翅膀,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
(声音杂乱,不清静)B.幼虫再用它肥重的身体压上去,使烂泥挤进干土的罅隙..。
(缝隙)C.所以它工作好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做成一圈涂墁..得很坚固的墙壁,以求适于上下爬行。
(指幼蝉带着黏液涂抹、平整地穴)D.然而它仍然无动于衷....,让自己牺牲。
(一动不动)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对于学生逃课的行为,学校不能无动于衷....,必须坚决予以制止!B.有一回,年长的那个宦官回过头来,冲我不怀好意....地笑了笑。
C.使用公筷公勺成为潮流,倍受市民推崇,这种“新食尚”不言而喻....地成为时下餐桌文化。
D.沉静的心灵比暴烈的心灵要伟大得多,汪曾祺文如其人,他的文字自然隽永,耐人寻味....。
3.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说明方法。
(1)大多数掘地昆虫,例如金蜣,窠外面总有一座土堆。
( )(2)蝉的隧道大都是深十五六英寸,下面较宽大,底部却完全关闭起来。
( ) (3)危险来自一种极小的蚋,蝉和它比起来,简直成为庞大的怪物。
( )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法国昆虫学家、作家。
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文学界的“维吉尔”。
B.《昆虫记》又叫做《昆虫物语》,是一部十大卷的巨著。
它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
第21课 蝉学习目标 中考导航1.了解作者作品,了解蝉的特点、习性。
2.体会文章科学性与文学性兼具的特点。
3. 体会作者对昆虫的感情,感受文中蕴含的科学精神。
1.“臃肿”“锐利”“无动于衷”“喧嚣”等是中考易考词语。
2.分析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是中考说明文阅读的常考点。
3.结合语句赏析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是中考的易考点。
知识点01 文艺性说明文运用形象化的手法来介绍事物、阐明事理的说明文叫文艺性说明文,又叫科学小品文。
这类说明文具有较浓的文学色彩,写法活泼生动,富有情趣,容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微点拨】本文是一篇法布尔的科学小品,它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性。
科学小品的特点:内容真实,结构严谨巧妙,语言生动准确。
知识点02 作者、背景、文题、主旨1、作者简介法布尔(1823——1915),法国昆虫学家、作家,被世人称为“昆虫世界的荷马”,“昆虫世界的维吉尔”。
他从小迷恋花草虫鸟,在长达20余年的中学教师生涯中,他边教书边自学,立志为昆虫书写历史,坚持做动植物观察记录。
著有《昆虫记》、》《自然科学编年史》等。
2、背景链接本文选自《昆虫的故事》(商务印书馆1956年版)。
有删改。
《蝉》共有“蝉和蚁”、“蝉的地穴”、“蝉的音乐”、“蝉的卵”四部分。
作者用生动活泼、风趣形象的语言,详细阐明了知识精讲目标导航蝉的生活习性,具体介绍了蝉从卵到幼虫,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
课本节选自第二、四部分。
3、文题解读蝉也叫“知了”,居昆虫纲,同翅目,蝉科。
雄的腹部有发音器,能连续不断发出尖锐的声音。
雌的不发声,但在腹部有听器。
本文以《蝉》为题目,点明了文章的写作对象,简单明了。
4、主旨点睛全文以作者对蝉一生的观察进程为线索,以幼蝉夏至出洞开头,又以幼蝉入洞结尾,首尾衔接,将蝉艰难的生长过程清晰地呈现到读者面前,表达了作者对蝉的喜爱以及对生命的礼赞。
表达了作者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即学即练1】文中法布尔从蝉的地穴、蝉的卵两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蝉。
《蝉》教案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导入一(猜谜语导入):大家来猜一个谜语:唱歌不用嘴,声音真清脆,嘴尖像根锥,专吸树枝水。
说鸟不是鸟,躲在树上叫。
自吹啥都懂,其实全不晓。
这是什么动物?今天我们跟随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一起去了解这一小动物吧。
导入二(讲作者故事导入):有一位作家出生于法国南部圣雷翁村一户农家,童年在乡间与花草虫鸟一起度过。
由于贫穷,他连中学也无法正常读完,但他坚持自学,一生中先后取得了数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
1880年,他终于有了一间实验室——一块荒芜不毛但却是矢车菊和膜翅目昆虫钟爱的土地,他风趣地称之为“荒石园”。
在余生的35年中,法布尔就一直居住在“荒石园”里,一边进行观察和实验,一边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虫的观察笔记、实验记录、科学札记等资料,完成了《昆虫记》。
1915年,92岁的法布尔在他钟爱的昆虫陪伴下,静静地长眠于“荒石园”。
他被国人誉为“昆虫世界的维吉尔”。
他就是法布尔。
而《蝉》这篇课文就是出自《昆虫记》。
就让我们走进《昆虫记》,去看一看法布尔眼中的《蝉》究竟是什么样的。
1.作者简介法布尔,法国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文学家。
被誉为“昆虫世界的荷马”,他的传世杰作《昆虫记》是一部十大卷的巨著。
作者用富有诗意的文艺笔调向人们展示出一个绚丽多姿、光怪陆离的昆虫世界。
这与作者长期接触大自然和喜爱文学,酷爱诗歌分不开。
少年时期的法布尔家境贫苦,为了帮助贴补家用,便担当起给人放鸭的劳动。
正是在与大自然的长期接触中,少年法布尔爱上了昆虫研究这一行。
由于他对各种昆虫的精细的持久的观察,他笔下的昆虫故事都显得生动有趣,而且还带上了他对社会和人生的观察的烙印,使他的作品更富有深刻的意义。
2.知识链接科学小品科学小品又名知识小品,是一种用小品文的笔调介绍某一方面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体。
它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性。
科学小品的特点:内容真实,结构严谨巧妙,语言生动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