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最新K12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鲁科版): 课时分层训练11 硫的转化 鲁科版
- 格式:doc
- 大小:267.00 KB
- 文档页数:9
小学+初中+高中
小学+初中+高中 课时分层训练(十一) 硫的转化
(建议用时:45分钟)
A级 基础达标
1.(2018·成都毕业班摸底)如图是硫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循环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硫在自然界中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
B.过程⑤宜在土壤的缺氧区实现
C.硫元素的循环过程中只有硫的还原
D.若生物体有机硫的成键方式为,则过程④中S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 [硫在自然界中有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存在形态,A项正确;在土壤中缺氧的条件下可实现⑤的转化,B项正确;题图循环过程中①、②均为硫的氧化,C项错误;结合生物体有机硫中S的成键方式可知,硫元素为-2价,则过程④中硫元素化合价未发生变化,D项正确。]
2.下列关于H2O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H2O2的电子式为
B.H2O2是一种绿色氧化剂的原因是氧化产物为H2O
C.H2O2的杀菌消毒的原理是H2O2的强氧化性
D.H2O2的漂白原理与SO2的漂白原理不同
B [H2O2作氧化剂时氧化产物为O2不是H2O。] 小学+初中+高中
小学+初中+高中 3.(2018·郑州模拟)下列各种溶液中通入足量的SO2,期间既无沉淀又无气体产生的有( )
①Ba(OH)2 ②Ba(NO3)2 ③Na2S ④BaCl2
⑤Ca(ClO)2 ⑥Fe(NO3)3 ⑦H2O2 ⑧NaClO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A [①中有BaSO3沉淀,②中有NO气体和BaSO4沉淀,③中有S沉淀,⑤中有CaSO4沉淀,⑥中有NO气体。]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SO2具有漂白性,所以它能使品红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石蕊试液退色
B.能使品红溶液退色的物质不一定是SO2
C.SO2、漂白粉、活性炭、Na2O2都能使红墨水退色,其原理相同
D.SO2和Cl2等物质的量混合后通入装有湿润的有色布条的集气瓶中,漂白效果更好
B [A项中SO2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是因为其具有还原性,能使品红溶液退色是因为其具有漂白性,SO2不能使石蕊试液退色;B项,能使品红溶液退色的物质有很多,如Cl2,不仅仅是SO2;C项中这些漂白剂的漂白原理都不相同;D项,SO2和Cl2等物质的量混合后在溶液中发生反应:SO2+Cl2+2H2O===H2SO4+2HCl,从而失去漂白能力。]
5.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物质性质的探究实验。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若品红溶液①退色,则说明产物中含有SO2
B.若溴水退色,则说明SO2具有还原性
C.若烧瓶中产生黄色浑浊和无色气泡,则说明Na2S2O3只作氧化剂
D.若品红溶液②不退色、Na2SiO3溶液中出现白色浑浊,则说明亚硫酸比碳酸的酸性强
C [A项,SO2能使品红溶液退色;B项,二氧化硫使溴水退色表现其具有还原性;C项,烧瓶中产生黄色浑浊和无色气泡,说明Na2S2O3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D项,品红溶液②不退色说明无二氧化硫,Na2SiO3溶液中出现白色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依据强酸制弱酸原理说明亚硫酸比碳酸的酸性强。]
6.(2018·苏北四市三模)在探究SO2水溶液成分和性质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小学+初中+高中
小学+初中+高中 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向SO2水溶液中加入少量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SO2水溶液呈酸性
B.向SO2水溶液中滴加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SO2水溶液中含有SO2-4
C.向SO2水溶液中通入H2S气体,有淡黄色沉淀产生,说明SO2水溶液具有还原性
D.向KMnO4溶液中滴加SO2水溶液,溶液颜色退去,说明SO2水溶液具有漂白性
A [A项,SO2溶于水生成H2SO3,H2SO3与NaHCO3反应生成CO2,酸性H2SO3>H2CO3,正确;B项,SO2溶于水显酸性,H+与NO-3结合成HNO3,HNO3会氧化SO2生成SO3,SO3与水反应生成H2SO4,错误;C项,发生反应:SO2+2H2S===3S↓+2H2O,SO2作氧化剂,错误;D项,KMnO4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氧化SO2生成SO2-4,SO2表现还原性,错误。]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导学号:95160063】
A.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氢气、氧气、氨气等气体,但不能干燥有较强还原性的HI、H2S等气体
B.浓硫酸与单质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O4(浓)+S=====△3SO2↑+2H2O,在此反应中,浓硫酸既表现了其强氧化性又表现了其酸性
C.把足量的铜粉投入到只含H2SO4 2 mol的浓硫酸中,得到的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22.4 L
D.常温下能够用铁、铝等容器盛放浓H2SO4,是因为浓H2SO4的强氧化性使其钝化
D [A项,浓H2SO4会吸收NH3,不能干燥NH3;B项,浓H2SO4只表现强氧化性;C项,随着反应的进行当浓硫酸变为稀硫酸时不再与铜粉反应,故得到的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小于22.4 L。]
8.(2018·长沙模拟)已知X为一种常见酸的浓溶液,能使蔗糖粉末变黑。A与X反应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反应条件及部分产物均已略去,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X使蔗糖变黑的现象主要体现了X的强氧化性
B.若A为铁,则足量A与X在室温下即可完全反应
C.若A为碳单质,则将C通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一定可以观察到白色沉淀产生
D.工业上,B转化为D的反应条件为高温、常压、使用催化剂
D [由题意知X为浓H2SO4。A项,浓H2SO4使蔗糖变黑主要体现了脱水性;B项,浓H2SO4小学+初中+高中
小学+初中+高中 在室温下使Fe钝化;C项,CO2通入少量澄清石灰水中生成可溶性Ca(HCO3)2;D项,SO2与O2反应的条件为高温、催化剂。]
9.用下列两种途径制取H2SO4某些反应条件和产物已省略,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途径① S――→浓HNO3H2SO4
途径② S――→O2SO2――→O2SO3――→H2OH2SO4
A.途径①反应中体现了浓HNO3的强氧化性和酸性
B.途径②的第二步反应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增大O2的浓度来降低成本
C.由途径①和②分别制取1 mol H2SO4,理论上各消耗1 mol S,各转移6 mol电子
D.途径②与途径①相比较更能体现“绿色化学”的理念,因为途径②比途径①的污染相对较小且原子利用率较高
A [途径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S+6HNO3(浓)===H2SO4+6NO2↑+2H2O,属于浓硝酸和非金属单质的反应,产物中无盐生成,因此浓硝酸只表现氧化性而不表现酸性,A错。]
(2018·常德模拟)如图是检验气体性质的实验装置。向装置中缓慢通入气体X,若关闭活塞K,品红溶液无变化、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打开活塞K,品红溶液退色。据此判断,气体X和液体Y可能是 (
)
选项
物质 A B C D
X H2S SO2 CO2 Cl2
Y 浓硫酸 NaHCO3饱和溶液 Na2SO3溶液 NaHSO3溶液
B [H2S不能使品红溶液退色,A错误。SO2可与NaHCO3饱和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若关闭活塞K,则品红溶液无变化,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打开活塞K,则品红溶液退色,B正确。二氧化碳不能使品红溶液退色,所以打开活塞K,品红溶液不会退色,C错误。Cl2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错误。]
10.H2O2被称为绿色氧化剂,在生产工艺中应用广泛。请回答下列有关过氧化氢的问题:
(1)Fe3+可以催化H2O2分解,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初中+高中
小学+初中+高中 (2)酸性条件下,在FeCl3和Fe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H2O2以除去Fe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H2O2可用于SO2的尾气处理,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可以用酸性KMnO4测定溶液中的H2O2含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H2O2催化分解得O2和H2O。(2)酸性环境下,Fe2+被H2O2氧化为Fe3+,H2O2被还原,酸性环境下生成H2O。(3)SO2具有还原性,H2O2具有氧化性,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该反应也属于化合反应。(4)H2O2遇到强的氧化剂时表现出还原性,酸性环境下MnO-4被还原为Mn2+,由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可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答案】 (1)2H2O2=====Fe3+2H2O+O2↑
(2)2H++H2O2+2Fe2+===2Fe3++2H2O
(3)SO2+H2O2===H2SO4
(4)6H++5H2O2+2MnO-4===2Mn2++5O2↑+8H2O
1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实验过程(a、b为弹簧夹,加热及固定装置已略去)。
【导学号:95160064】
(1)验证碳、硅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已知酸性:亚硫酸>碳酸)。
①连接仪器、________________、加药品后,打开a、关闭b,然后滴入浓硫酸,加热。
②装置A中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能说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验证SO2的氧化性、还原性和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①在(1)①操作后打开b,关闭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