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 史前时期的人类》课件 华东师大版
- 格式:ppt
- 大小:2.39 MB
- 文档页数:29
新石器时代这一时代的基本特征是农业、畜牧业的产生和磨制石器、陶器、纺织的出现。
严格地讲,这时已从领带天然赏赐过渡到生产经济阶段。
由于农业和畜牧业是新石器时代产生的标志,因而当出现陶器以前的阶段,也有人称之为前陶文化或原新石器文化。
从世界范围来看,地理和时代的因素非常强烈,像旧大陆和新大陆,无论在文化面貌、经济基础和生产手段等方面,都表现了显著的差异,可以分成不同的地区和群体,旧大陆以生产经济为基础的新石器文化,以伊朗、伊拉克、小亚细亚、叙利亚和巴勒斯坦一带的所谓“肥沃的半月形地带”为代表,前9000~前7000年的前陶文化开始栽培小麦、大麦,饲养狗、绵羊和山羊,但采集渔猎仍占较大的比重,已形成半稳定性的小规模聚落。
使用嵌镶几何形细石器的镰刀、半磨制的石斧、琢制的石容器,但还没有出现陶器。
前7000~前6000年的前期文化,农业、畜牧业已经确立,成为主要的经济来源,磨制石斧普遍使用,开始制作深钵形的圜底陶器。
前6000~前5000年的中期文化阶段,发现了彩陶和纺织技术,人形陶偶增加,作为家畜的牛也开始出现。
前5000~前4500年的后期文化阶段,已形成大规模的聚落,以制作精美的彩陶和营建神庙为其特征,社会分工显著,阶级分化萌芽。
不过其他各地的发展规律不尽一致,像中国的前陶文化,目前尚属缺环。
以华北为中心,前6000~前5000年的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和大地湾文化,已形成一定规模的聚落和成片的氏族墓地。
种植粟、黍一类耐旱作物。
磨光石器发达,细石器仍有残余。
以三足钵为代表的陶器,具有一定的原始性,其纹饰有素面、绳纹、篦纹,甚至到了晚期还出现个别花纹简单的彩陶。
前5000~前3000年的仰韶文化时期,农业、畜牧业有了更稳步的发展,农作物依然是粟、黍两种。
其后的龙山文化时期家畜的数量更多了,出现了羊、牛、马等新的品种,制陶工艺空前发达,不仅使用轮制,还出现胎壁薄达2毫米的蛋壳陶,社会分工明显,阶级萌芽,处在文明的前夜。
世界历史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一课: 史前时期的人类一:原始人类的出现;1,西方盛行:上帝首创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2:19世纪初法国学者拉马克指出人类源自动物界的类人猿.3,英国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揭示生物进化规律,指出人类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4,迄今为止最古老的人类化石出土于非洲.5,非洲南方古猿是今天已知的直系祖先.但不会制造工具.6,晚期猿人又称直立人,7,今印度尼西亚境内出土的爪哇直立人化石,是最早发现的猿人化石.二:三大人种的形成.1,根据体质形态的特征,人种划为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2.氏族社会分为母系和父系氏族社会两个阶断3,父系的后期,产生了私有制和阶级,也表明了没有文字的史前时代即将进入文明时代.第二课:大河流域的上古文明。
概说:大河流域孕育了东方上古文明,四大文明古国----埃及,古巴比伦,印度,和中国.一. 金字塔:1,古代埃及是世界历史上最早进入阶级社会的地区之一,大约在公元前3100年已出现了国家,2,法老是古埃及最高统治者,3,古埃及法老的陵墓—金字塔,被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4,三大金字塔-----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门卡乌拉金字塔.二,<<汉谟拉比法典>>: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私有制的法律.,也是迄今所知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三,种性制度:1,公元前14世纪前后,雅利安人征服印度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2古代印度分为四大种姓:第一种姓婆罗门,精神统治阶级,,第二种姓刹帝利世俗统治阶级,第三种姓吠舍自由民,第四种姓首陀罗,被征服的土著居民.3,种姓制度实质是古代印度的社会等级制度.四,佛教的产生:1,时间,公元前6世纪.2,创始人,释迦牟尼.3,早期的佛教倡导”众生平等”,力图在宗教领域突破四大种姓间的严格界限,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佛教宣扬的是极乐世界的平等,也产生了麻醉民众的消极作用.4,公元前3世纪印度佛教开始向外传播,主要是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第三课希腊罗马的上古文明一,雅典民主政治:1,西方文明---希腊文明-----爱琴文明.2,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奴隶制城邦国家代表:雅典和斯巴达3,斯巴达是.奴隶制军事国家.4,公元前443---前429年,伯里克利连续15年当选雅典将军,史称伯里克利时代,使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3,雅典民主政治的核心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核心:广大公民直接参与,原则上公民都有权决定和管理国家大事,通过选举担任各级政府官职.影响:这种先进的古代政治制度为公民创造了广泛的参政机会,激发了公民的自由开拓精神,推动了雅典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的进步性.同时,它对日后西方近代民主政治制度的演进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过,真正享有民主权力的只有少数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外邦人.奴隶都被排除于民主之外.二,罗马的兴衰:1,公元前509年,罗马开始建立奴隶制共和国.2,布匿战争:公元前3世纪,罗马与地中海强国迦太基展开了争霸战争,因罗马人称迦太基人为布匿,,因而这场战争被称为……3,公元前30年,屋大维实行军事独裁,罗马进入帝国时代.4,公元前509年----公元前30年,共和国时代公元前30年-----公元476年,帝国时代.5,罗马大帝国:到公元2世纪初,罗马西起大不列颠岛,东低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北越多瑙河,南至北非,地跨欧亚非三洲.6,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两部分,东罗马(也称拜占庭)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为都城.西罗马仍以罗马为中心7,476年,西罗马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制和西欧上古历史的终结.8东罗马则存续到1453年.三,早期基督教:1,时间,公元1世纪.2,地点,巴勒斯坦地区3,.创始人:耶稣.4教义: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倡导衣食互助患难相恤,鼓吹正义必胜.后来教义发生变化,逆来顺受,精神忏悔,希冀来世等宿命论思想成为教义的主调.2007-9-7 13:02 回复塘田吕刚林1位粉丝2楼5,392年基督教正式被定为罗马国教,开始向外传播.6,罗马文明对日后西方文明的形成有何作用?在民族冲突和交融的过程中,罗马文明因吸纳希腊文明及其他地区的优秀成果而愈显繁盛壮丽光彩夺目,并为日后西方文明的形成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