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汇总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汇总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汇总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汇总

第三章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3.1 常见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3.1.1 钠及其化合物

单质钠的性质和用途

金属钠是一种柔软,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金属,是热和电的良导体;它的密度为0.97g /cm3,比水的密度小,比煤油的密度大,熔点为97.81℃、沸点为882.9℃。新切开的钠的光亮的表面很快变暗。用酒精灯加热:钠先熔成闪亮的小球,然后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的火焰,生成一种淡黄色色固体。

钠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钠原子容易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具有很强的还原性,是一种活泼的金属元素。

(1)跟非金属反应:

①金属钠放置在空气中,会迅速被氧化而生成氧化钠:4Na+O2=2Na2O,(空气中钠的切面变暗)

②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2Na+O2Na2O2(黄色火焰),以上反应说明Na2O2比Na2O稳定。可见,与O2反应时因条件不同而产物不同。

③在氯气中燃烧:2Na+Cl2NaCl(白烟)

(2)钠与水反应:2Na+2H2O =2NaOH +H2↑

现象:①浮:钠投入水中并浮在水面上②声:钠立即跟水反应,并放出热量,发出嘶嘶响声,产生气体。③游:同时钠熔成一个闪亮的小球并在水面上向各方迅速游动最后消失④红:反应后的水溶液使酚酞变红。

(3)钠与酸反应:钠与酸的反应比水反应更激烈,极易爆炸。

(4)钠与盐溶液反应:先考虑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再考虑NaOH是否与盐反应。

例如:①钠与CuSO4溶液反应 2Na+2H2O=NaOH+H2↑ CuSO4+2NaOH=Na2SO4+Cu(OH)2合并:2Na+2H2O+CuSO4=Na2SO4 +Cu(OH)2↓+H2↑

②钠与FeCl3溶液反应:6Na+6H2O+2FeCl3=6NaCl+2Fe(OH)3↓+3H2↑

由于金属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易与空气中的O2、H2O等反应,所以少量金属钠可保存在煤油里,大量的金属钠则存在铁筒中用石蜡密封。取用时一般先用镊子把钠从煤油中夹出来,并用滤纸把表面的煤油吸干,然后用小刀切下绿豆大小的一块再做有关实验。

自然界中钠只能以化合态的形态存在,主要以氯化钠的形式存在。钠是一种强还原剂,工业上用它还原金属钛、锆、铌等;反应如:4Na+TiCl4(熔融)=Ti+4NaCl,另外钠和钾的合金在常温下呈液态,是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钠也可用于制高压钠灯。

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性质和用途

比较内容Na2O Na2O2

颜色、状态白色固体淡黄色固体

氧的化合价—2价—1价(过氧离子O22—)

电子式

稳定性较不稳定较稳定

生成条件通过钠的常温氧化生成通过钠的燃烧生成

物质类别碱性氧化物过氧化物(不是碱性氧化物)

与水反应Na2O + H2O==2NaOH 2Na2O2 + 2H2O==4NaOH + O2↑

与CO2反应 Na2O + CO2==Na2CO32Na2O2 + 2CO2==2Na2CO3 + O2

与盐酸反应 Na2O + 2HCl==2NaCl + H2O 2Na 2O2 + 4HCl==4NaCl + 2H2O + O2↑用途用于少量Na2O2制取强氧化剂、漂白剂、供氧剂

保存密封保存密封保存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和用途

物质碳酸钠(Na2CO3) 碳酸氢钠(NaHCO3) 俗名纯碱或苏打小苏打

色、态白色粉末 (Na2CO3·x H2O为晶体),细小

白色晶体

白色粉末

溶解性易溶于水可溶于水同温度下

的溶解度

Na2CO3>NaHCO3

稳定性受热难分解但结晶碳酸钠Na2CO3·x H2O

易风化,不稳定

受热易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

与酸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NaHCO3+HCl===NaCl+H2O+CO2↑

反应速度NaHCO3>Na2CO3

与碱反应Na2CO3+Ca(OH)2===CaCO3↓+2NaOH 2NaHCO3+Ca(OH)2=CaCO3↓+Na2CO3+2H2O Na2CO3+NaOH—不反应NaHCO3+NaOH===Na2CO3+H2O

与可溶性钙盐、钡盐反应Na2CO3+CaCl2===CaCO3↓+2NaCl

Na2CO3+BaCl2===BaCO3↓+2NaCl

不反应

相互转化Na

2CO3CO2+H2O

①固(加热),②液(NaOH)NaHCO3焰色反应

(1)定义

很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

(2)操作

(3)几种金属元素的焰色

钠:黄色,钾:紫色(观察时要透过蓝色钴玻璃)。

3.1.2铝及其化合物

单质铝的性质和冶炼

铝的物理性质:铝为银白色金属,熔点为660.40C,沸点为24670C密度为2.7g·cm-3,导电性仅次于银、铜和金。

铝的化学性质

(1)铝跟非金属反应

常温下,铝被空气里的氧气氧化,在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内部的金属继续与氧气反应。铝在空气中强热:4Al+3O22Al2O3(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和耀眼的白光,因此铝可用于制造燃烧弹、信号弹、火箭推进剂等。铝与氮气在高温下反应:2Al+

N22AlN ,铝容易和卤素反应,常温下和氯气激烈化合生成三氯化铝;在溴中燃烧铝粉生成三溴化铝。在高温下也能和硫、氮气、碳直接化合成Al2S3、AlN、Al4C3(2000℃)。(2)铝跟水反应铝与沸水反应2Al+6H2O2Al(OH)3↓+3H2↑

(3)铝与酸反应

①与非氧化性强酸(稀硫酸、盐酸)反应 2Al+3H2SO4=Al2(SO4)3+3H2↑ 2Al+6H+ =2Al3++3H2↑

②常温下,铝、铁遇浓硫酸、浓硝酸发生钝化。

③加热时,铝与热浓硫酸、浓硝酸反应:2Al+6H2SO4(浓)Al2(SO4)3+3SO2↑+

6H2O

④铝与稀硝酸反应不产生H2

(4)铝与强碱溶液反应 2Al+6H2O=Al(OH)3↓+3H2↑,Al(OH)3+NaOH=NaAlO2+2H2O 上述两个反应叠加得:2Al+2NaOH+2H2O= 2 NaAlO2+3H2↑

(5)铝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2Al +Fe 2O 3

Al 2O 3+2Fe 这个反应称为铝热反应、铝粉和氧化铁粉末的混合物称为铝

热剂,铝热反应可用于焊接钢轨,可用于冶炼Ni 、Mn 、V 等难熔金属。如10Al +3V 2O 55Al 2O 3

+6V 等。

氧化铝的性质和用途

氧化铝白色固体,高熔点(2045℃),难溶于水,是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和碱反应时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反应为Al 2O 3+6H +

=2Al 3+

+3H 2O ,Al 2O 3+2OH =2AlO 2-

+ H 2O

氧化铝是冶炼金属铝的原料,也是一种比较好的耐火材料,它可用用来制造耐火坩埚、耐火管和耐热高温的实验仪器。 氢氧化铝的性质和制备

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与酸或强碱溶液都能反应生成盐和水。

实验室常用可溶性铝盐Al 2(SO 4)3与氨水反应制取Al(OH)3。 (1)离子方程式为:Al 3+

+3NH 3·H 2O===Al(OH)3↓+3NH +

4。 (2)现象:有白色胶状沉淀产生,氨水过量时,沉淀不溶解。 铝盐的性质

铝盐可以与碱反应,产物是Al(OH)3或AlO -

2 (1)Al 3

――→弱碱或少量强碱

Al(OH)3:Al 3++3NH 3·H 2O===Al(OH)3↓+3NH +4,Al 3++3OH

===Al(OH)3↓。

(2)Al 3+――→过量强碱

AlO -

2:Al 3+

+4OH -

===AlO -

2+2H 2O 。 铝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A .Al 3+

―→Al(OH)3或AlO -

2 (1)Al 3

+――→弱碱或少量强碱

Al(OH)3:Al 3++3NH 3·H 2O===Al(OH)3↓+3NH +4,Al 3++3OH

===Al(OH)3↓。

(2)Al 3+――→过量强碱

AlO -2:Al 3++4OH -===AlO -

2+2H 2O 。 B .Al(OH)3―→Al 3+

或AlO -

2

(1)Al(OH)3――→强酸Al 3+:Al(OH)3+3H +===Al 3+

+3H 2O 。 (2)Al(OH)3――→强碱

AlO -2:Al(OH)3+OH -===AlO -

2+2H 2O 。 C .AlO -

2―→Al(OH)3或Al 3+

(1)AlO -2

――→

弱酸或少量强酸Al(OH)3:AlO -2+CO 2(过量)+2H 2O===Al(OH)3↓+HCO -

3

或2AlO -

2+CO 2(少量)+3H 2O===2Al(OH)3↓+CO 2-

3 AlO -

2+H +

(少量)+

H 2O===Al(OH)3↓,

(2)AlO -2――→过量强酸

Al 3+

:AlO -

2+4H +

===Al 3+

+2H 2O 。

3.1.3铁铜及其化合物

单质铁的性质和用途

物理性质 银白色光泽、密度大,熔沸点高,延展性、导电、导热性较好、能被磁铁吸引。 化学性质

铁是较活泼的金属,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个,可失去2个或3个电子而显+2价或+3价,但+3价的化合物较稳定。 ①与非金属反应:3Fe + 2O 2

Fe 3O 4 2Fe + 3C12

2FeCl 3

说明 铁丝在氯气中燃烧时,生成棕黄色的烟,加水振荡后,溶液显黄色.Fe + S

FeS

说明 铁跟氯气、硫反应时,分别生成+2价和+3价的铁,说明氧化性:氯气>硫. ②与水反应:

a .在常温下,在水和空气中的O 2、CO 2等的共同作用下,Fe 易被腐蚀(铁生锈).

b .在高温下,铁能与水蒸气反应生成H 2:3Fe + 4H 2O(g) Fe 3O 4 + 4H 2

③与酸反应:

a .与非氧化性酸(如稀盐酸、稀H 2SO 4等)的反应.例如: Fe + 2H +

= Fe

2+

+ H 2↑

b .铁遇到冷的浓H 2SO 4、浓HNO 3时,产生钝化现象,因此金属铁难溶于冷的浓H 2SO 4或浓HNO 3中.

④与比铁的活动性弱的金属的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例如: Fe + Cu

2+

= Fe

2+

+ Cu

归纳:铁的化学性质及在反应后的生成物中显+2价或+3价的规律如下;

铁的氧化物性质

FeO Fe 2O 3(铁红)

Fe 3O 4(磁性氧化铁)

化合价 +2 +3 +2、+3 色、态 黑色粉未

红棕色粉未

黑色晶体

水溶性 均不溶于水

和弱氧化性酸反应 FeO + 2H + = Fe 2+ + H 2O Fe 2O 3 + 6H + = 2Fe 3+ + 3H 2O Fe 3O 4 + 8H + = 2Fe 3+ + Fe 2+

+ 4H 2O

和强氧化性酸反应 3FeO + 10HNO 3(稀) =

3Fe(NO 3)3 + NO ↑+ 5H 2O Fe 2O 3 + 6HNO 3 = 2Fe(NO 3)3 + 3H 2O 3 Fe 3O 4 + 28HNO 3 = 9 Fe(NO 3)3 + NO

↑+14H 2O 稳定性 在空气中氧化为Fe 3O 4 空气中稳定 在空气中稳定 制备

高温熔融,过量的铁与O 2反应:2Fe+O 2=2FeO

氢氧化铁加热分解 2Fe(OH)3=Fe 2O 3+3H 2O 铁在氧气中燃烧 3Fe + 2O 2 = Fe 3O 4 制备

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赤

铁矿是炼铁原料

铁盐与亚铁盐的性质

(1) Fe 2+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以还原性为主。

①Fe

2+――→

Cl 2、Br 2、O 2、H 2O 2、Na 2O 2、KMnO 4、HNO 3、ClO

Fe 3+

4Fe 2++O 2+4H +===4Fe 3+

+2H 2O(Fe 2+

空气中易被氧化,配制其溶液加铁粉或铁钉,防止被氧化)

?

???

?2Fe 2++Cl 2===2Fe 3++2Cl

2Fe 2++H 2O 2+2H +===2Fe 3++2H 2O (除去FeCl 3中的FeCl 2,可选Cl 2或H 2O 2,H 2O 2

为绿色氧化剂)

5Fe 2+

+MnO -

4+8H +

===5Fe 3+

+Mn 2+

+4H 2O(区别Fe 2+

和Fe 3+

)

②Fe 2

+――→CO 、Zn 、H 2

等还原剂

Fe Zn +Fe 2+===Zn 2+

+Fe (2) Fe 3+

只有氧化性。

①Fe

3+

――→

S 2-、HS -、H 2S 、I -、SO 2、SO 2-

3、Fe 、Zn 、Cu

Fe 2+

2Fe 3+

+Fe===3Fe 2+

(用铁除FeCl 2中的FeCl 3) 2Fe 3+

+2I -

===2Fe 2+

+I 2 ②Fe 3

Fe

3Zn +2Fe 3+

===3Zn 2+

+2Fe y CO +Fe x O y =====高温y CO 2+x Fe 2Al +Fe 2O 3=====高温

2Fe +Al 2O 3

氢氧化铁和氢氧化亚铁的性质和制备

Fe(OH)2 Fe(OH)3 颜色 白色 红褐色 溶解性 不溶于水

不溶于水

与盐酸反应 (离子方程式)

Fe(OH)2+2H +

===Fe 2+

+2H 2O

Fe(OH)3+3H +

===Fe 3+

+3H 2O 加热

Fe(OH)2=====△

隔绝空气FeO +H 2O

2Fe(OH)3=====△

Fe 2O 3+3H 2O

转化

化学方程式 4Fe(OH)2+O 2+2H 2O===4Fe(OH)3 现象

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

2教材中有关Fe(OH)2的制备方法,实际上只能观察到瞬间的Fe(OH)2白色沉淀(几乎分辨不出来)。要想较长时间观察到白色沉淀的生成,关键是怎样降低反应体系中氧气的存在量和操作过程中氧气的引入量。常采用的方法有:

①采用新制备的纯亚铁盐溶液(Fe 2+

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Fe 3+

); ②NaOH 溶液要先加热煮沸,以除去溶解的O 2;

③将吸有NaOH 溶液的胶头滴管插入新制备的FeSO 4溶液的液面以下,再缓慢挤出NaOH 溶液;

④在亚铁盐溶液液面上加隔氧剂(如加入苯等密度比水小,而又不溶于水的有机溶剂)。 亚铁离子与三价铁离子的检验 (1)观察法 浅绿色 棕黄色

(2)加碱法

①现象:白色沉淀――→迅速灰绿色――→最终

红褐色沉淀

反应:Fe 2+

+2OH -

===Fe(OH)2↓(白色) 4Fe(OH)2+O 2+2H 2O===4Fe(OH)3(红

褐色)

② 现象:红褐色沉淀

反应:Fe 3+

+3OH -

===Fe(OH)3↓(红褐色) (3) 加盐(SCN -

法)

现象:加入KSCN 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入氯水变成红色溶液 反应:2Fe 2+

+Cl 2===2Fe 3+

+2Cl

Fe 3++3SCN -===Fe(SCN)

3(红色),

现象:加入KSCN 溶液,溶液变为红色 反应:Fe 3+

+3SCN -

===Fe(SCN)3(红色) 特别提醒

① Fe 3+

与SCN -作用后的现象是红色溶液而不是红色沉淀,特别是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不能用“↓”符号。

② 其他方法:用KMnO 4溶液检验:分别加入少量KMnO 4溶液,振荡,能使KMnO 4溶液褪色的是Fe 2+

的溶液,不褪色的是Fe 3+

的溶液。 铁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铜及其化合物

3.1.4 其他金属及其化合物

镁性质和冶炼

镁是一种轻金属,它的密度只有铝的密度的2/3;另外,镁合金的强度高、机械性能好。这些特性使镁成为制造汽车、飞机、火箭的重要材料,从而获得“国防金属”的美誉。在冶金工业上,镁常用作还原剂和脱氧剂。

(1)镁跟非金属或氧化物反应

①常温下氧化生成氧化物保护层,具有抗腐蚀的性质。

②镁可以在O2、N2、CO2等气体中燃烧。

2Mg+O22MgO CO2+2Mg2MgO+C 3Mg+N2Mg3N2

③镁也能跟SiO2反应:2Mg+SiO2=2MgO+Si

④镁与冷水反应很慢,在加热时反应加快。Mg+2H2O=Mg(OH)2+H2↑

(2)镁跟酸的反应

与稀盐酸、稀硫酸等非氧化性酸发生置换反应。Mg+2HCl=MgCl2+H2↑

(3)镁与水解显酸性的盐溶液的反应 Mg+2NH4Cl =MgCl2+2NH3↑+H2↑

(4)镁盐与氨水反应产生Mg(OH)2沉淀,Mg(OH)2又能溶解在NH4Cl溶液中。

前者是由Mg(OH)2的特殊溶解性决定。在常见的难溶性氢氧化物中,Mg(OH)2的溶解度最大。故产生Mg(OH)2的条件是:浓的Mg2+ 盐溶液与浓氨水反应。后者是由Mg(OH)2的电离性质和NH4+的水解性质决定。通常简单认为Mg(OH)2完全电离,故能溶解在饱和NH4Cl溶液中。 MgCl2+2NH3·H2O Mg(OH)2+2NH4Cl

(5)海水提镁:海水提镁,最基本的方法是往海水里加碱,得到氢氧化镁沉淀,将沉淀分离出来后再加入盐酸把它变成氯化镁;之后经过滤、干燥、电解就可得到镁。反应原理

是 Mg2++2OH-==Mg(OH)2↓, Mg(OH)2+2HCl=MgCl2+2H2O , MgCl 2Mg+Cl2↑或把从海水提取出食盐、KCl、Br2以后留下的母液浓缩,就得到卤块,主要成分是MgCl2·6H2O,然后脱水 MgCl2·6H2O MgCl2+6H2O,最后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得到镁。

(6)镁的化合物

①氧化镁:白色粉末,高熔点(2800℃),碱性氧化物,能与水缓慢作用,与酸反应。

MgO+2HCl=MgCl2+H2O MgO+H2O Mg(OH)2

②氢氧化镁:白色粉末,难溶于水,与H+作用,与NH4Cl溶液作用,对热不稳定。

Mg(OH)2+2HCl=MgCl2+2H2O Mg(OH)2MgO+H2O↑

3.2 常见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3.2.1 碳硅及其化合物

二氧化碳性质

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有毒、难溶于水,能与人体中血红蛋白迅速结合,是一种严重

的大气污染物无色略带酸味气体,无毒,能溶于水,固态时俗称“干冰”。是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之一。

化学性质1.可燃性

2.还原性:(CuO、Fe2O3、H2O反应)

3.不成盐氧化物1.不能燃烧

2.与C、Mg等反应,表现氧化性3.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

实验室制法

HCOOH CO↑ + H2O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收集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

检验方法点燃后在火焰上分别罩上干燥的烧杯和

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用途燃料、化工原料化工原料、灭火等

相互转化 C + CO2= 2CO (高温) 2CO + O2= 2CO2(点燃)

单质硅的性质、冶炼和用途

晶体硅是带有金属光泽的灰黑色固体,熔点高,硬度大,又脆性,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晶体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用于制造智能芯片,另外硅是人类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常用

材料,高纯度硅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 化学性质:

①常温Si + 2F 2 = SiF 4 ;Si + 4HF = SiF 4 + 2H 2 ;Si + 2NaOH + H 2O = Na 2SiO 3 + 2H 2↑

②加热:Si + O 2 SiO 2; Si + 2Cl 2 SiCl 4 ;Si + 2H 2 SiH 4

硅的制取

自然界中无游离态的硅,工业上用焦炭在电炉中还原二氧化硅制取粗硅:2C + SiO 2 Si

+ 2CO ↑

硅酸的性质、制备和用途

硅酸不溶于水,其酸性比碳酸弱,硅酸不能(填“能”或“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①硅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H 2SiO 3=====△

SiO 2+H 2O 。

②硅酸能与碱溶液反应,如与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 2SiO 3+2NaOH===Na 2SiO 3+2H 2O 。

③硅酸在水中易聚合形成胶体。硅胶吸附水分能力强,常用作干燥剂。 ④常用硅酸盐与酸性较硅酸强的酸反应来制备硅酸,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与盐酸反应:Na 2SiO 3+2HCl===2NaCl +H 2SiO 3↓。

与CO 2水溶液反应:Na 2SiO 3+CO 2+H 2O===H 2SiO 3↓+Na 2CO 3。 硅酸盐

(1)概念:由硅、氧和金属组成的化合物的总称,是构成地壳岩石的主要成分。

(2)表示方法:硅酸盐矿物的成分复杂,多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它们的组成,如硅酸钠(Na 2SiO 3)写成Na 2O·SiO 2,钾云母(KH 2Al 3Si 3O 12)写成K 2O·3Al 2O 3·6SiO 2·2H 2O 。 三大无机非金属材料

水泥 玻璃

陶瓷 原料 石灰石、黏土 石英、石灰石、纯碱

黏土 设备 水泥回转窑 玻璃熔炉

陶瓷窑

变化

复杂的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过程 Na 2CO 3+SiO 2

高温

Na 2SiO 3+CO 2↑ CaCO 3+SiO 2

高温

CaSiO 3+CO 2↑

加水混合→成型→干燥→

烧结→冷却

组成

3CaO ·SiO 2、

2CaO ·SiO 2、3CaO ·Al 2O 3

CaSiO 3、Na 2SiO 3、SiO 2

硅酸盐

用途

重要的建筑材料

玻璃瓶、化学实验用玻璃仪器、

在工农业、科技生活、实

窗玻璃验室中广泛使用3.2.2卤素及其化合物

氯气性质及用途

常温下,氯气是黄绿色、有刺激性、能溶于水、比空气重、易液化的有毒气体。

化学性质:氯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1)与金属反应(与变价金属反应,均是金属氧化成高价态)

如:①2Na+Cl22NaCl(产生白烟)

②Cu+Cl2CuCl2(产生棕黄色的烟)

③2Fe+3Cl22FeCl3(产生棕色的烟)

注:常温下干燥的氯气或液氯不与铁反应,所以液氯通常储存在钢瓶中。

(2)与非金属反应

如:①H2+Cl22HCl(发出苍白色火焰,有白雾生成)——可用于工业制盐酸 H2+Cl22HCl(会发生爆炸)——不可用于工业制盐酸

②2P+3Cl22PCl3(氯气不足;产生白雾) 2P+5Cl22PCl5(氯气充足;产生白烟)

(3)与水反应:Cl2+H2O = HCl+HClO

(4)与碱反应

Cl2+2NaOH = NaCl+NaClO+H2O(用于除去多余的氯气)

2Cl2+2Ca(OH)2 = Ca(ClO)2+CaCl2+2H2O(用于制漂粉精)

Ca(ClO)2+CO2+H2O = CaCO3↓+2HClO(漂粉精的漂白原理)

(5)与某些还原性物质反应

如:①2FeCl2+Cl2 = 2FeCl3

②2KI+Cl2 = 2KCl + I2(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色,用于氯气的检验)

③SO2+Cl2+2H2O = 2HCl + H2SO4

(6)与某些有机物反应

如:①CH4+Cl2 CH3Cl + HCl(取代反应)

②CH2=CH2+Cl2→ CH2ClCH2Cl(加成反应)

氯气的用途

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工业物质。氯的化合物可作为制取高纯硅、锗(半导体)和金属钛的重

要中间物质。

在有机化工中,氯气是合成塑料、橡胶、人造纤维、农药、染料和药品的重要原料。氯气还

用于自来水消毒,制取漂白粉等作用。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MnO 2+4HCl(浓)=====△

MnCl 2+Cl 2↑+2H 2O

(1)发生装置(Ⅰ部分):

①特点:固体+液体――→△

气体。

②仪器: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圆底烧瓶、分液漏斗等。 ③试剂:A 中盛放浓盐酸,B 中盛放二氧化锰。

(2)净化装置(Ⅱ部分):

组成 盛放试剂 试剂的作用 C 饱和氯化钠溶液

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

D

浓硫酸

干燥氯气

(3)收集装置(①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②验满方法: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或湿润的淀粉KI 试纸放在集气瓶口。 (4)尾气处理装置(Ⅳ部分):

①导气管要深入液面以下;

②F 中盛放的试剂:氢氧化钠溶液(或其他碱液),作用是吸收过量的氯气,防止污染环境。 氯水的成分

(1)氯水中的化学反应及物质的电离:Cl 2+H 2O===H +

+Cl -

+HClO ,

HClO

H ++ClO -

,2HClO=====光照

2HCl +O 2↑。

(2)氯水的成分:

①三分子:Cl 2、HClO 、H 2O ; ②四离子:H +

、Cl -

、ClO -

、OH -

。 漂白液和漂白粉

卤素

卤素指的是第VIIA族的F、Cl、Br、I等元素。

拟卤素

有些多原子分子与卤素单质性质相似,其阴离子与卤素阴离子性质相似。如:氰(CN)2、硫氰(SCN)2、氧氰(OCN)2。解答这类题目时可用换元法,如把(SCN)2当作X2,把SCN-当作X-。

氯离子的检验

3.2.3硫及其化合物

单质硫的性质和用途

硫为淡黄色固体;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用于洗去试管壁上的硫);硫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如单斜硫、斜方硫、弹性硫等。

化学性质:硫原子最外层6个电子,较易得电子,表现较强的氧化性。

①与金属反应(与变价金属反应,均是金属氧化成低价态)

2Na+S===Na2S (剧烈反应并发生爆炸) 2Al+3S Al2S3(制取Al2S3的唯一途径)

Fe+S FeS(黑色) 2Cu + S Cu2S(黑色)

②与非金属反应

S+O2SO2 S+H2H2S(说明硫化氢不稳定)

③与化合物的反应

S+6HNO3(浓)H2SO4+6NO2↑+2H2O

S+2H2SO4(浓)2SO2↑+2H2O

3S+6NaOH 2Na2S+Na2SO3+3H2O(用热碱溶液清洗硫)

用途:大量用于制造硫酸、硫化天然橡胶,也用于制药和黑火药。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用途

①SO 2是无色而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容易液化,易溶于水。 ②SO 2是酸性氧化物,能跟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是中强酸。 ③SO 2有强还原性 常见氧化剂(见上)均可与SO 2发生氧化一还原反应 如:SO 2 + Cl 2 +2H 2O == H 2SO 4 + 2HCl

④SO 2也有一定的氧化性 2H 2S + SO 2 == 3S ↓ +2H 2O

⑤SO 2具有漂白性,能跟有色有机化合物生成无色物质(可逆、非氧化还原反应) 二氧化硫在加热和催化剂条件下,可以被氧气氧化成三氧化硫,工业上利用这一原理制取硫酸。 三氧化硫

SO 3在标准状况下为无色、针状晶体,能与水反应:SO 3+H 2O===H 2SO 4,放出大量的热,SO 3是酸性氧化物,它跟碱性氧化物或碱都能反应生成硫酸盐。 硫酸

H 2SO 4是无色液体,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溶解时可放出大量的热,浓H 2SO 4稀释的方法是将浓H 2SO 4沿烧杯内壁缓缓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硫酸是强电解质,稀硫酸有酸的通性,可以与下列物质反应: ①酸碱指示剂 ②金属 ③金属氧化物 ④碱 ⑤盐 浓H 2SO 4的特性 (1)

Cu +2H 2SO 4(浓)=====△

CuSO 4+SO 2↑+2H 2O 、C +2H 2SO 4(浓)=====△

CO 2↑+2SO 2↑+2H 2O 。

(3)常温下,铁、铝遇浓H 2SO 4――→钝化

可用铝槽车运浓H 2SO 4。

第三部分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第三部分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元素化合物的知识是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的载体和核心。将元素化合物的知识系统化、结构化是学习本部分内容的一个好方法;从多个角度来认识元素化合物能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元素化合物。 异。了解Na+、K+离子的检验方法。 铝单质及其重要化能说出铝的重要化合物的物理性质;认识铝的主要 化学性质(与氧气、酸、强碱反应);认识氧化铝和 氢氧化铝的两性;认识氢氧化铝的制备原理及加热 分解的性质; 化学 第一、二、三节 一、知识整理 1.常见金属元素的位置和物理通性 (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金属材料的物理通性 常用的金属材料主要有金属和合金两类,它们具有如下的物理通性:①金属具有金属光泽;②金属具有导电性;③金属具有导热性;④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2.比较金属性强弱的方法 元素金属性的本质是指元素的原子失电子能力。它取决于金属的原子半径、核电荷数、最外层电子数等因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比较元素金属性强弱: (1)根据金属的原子结构; (2)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3)根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4)根据与氧气反应的难易; (5)根据与水反应的条件难易; (6)根据与非氧化性酸反应的剧烈情况; (7)根据金属间发生的置换; (8)根据原电池反应,做负极的金属比做正极的金属活泼。 3.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在金属的复习中,充分发挥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在金属及化合物知识整合方面的功能对提高复习的实效性极为有利。 金属与氧气反应 常温极易氧 化,燃烧产生过氧化物或超氧化物 常温形成氧膜,点燃剧烈反应 常温与氧气缓慢 反应,高温下Fe 可在纯氧中燃烧 铜加热与氧化合,余难反应Mg 加热反铁与水蒸气反应 二、重点知识解析 1.钠及其钠的化合物 (1)钠及其钠的化合物的知识体系

化学必修常见无机物复习题有答案

江苏省苏州中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物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将正确的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第Ⅱ卷直接做在答案专页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各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B.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C.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大D.物体加速度很大,速度可能为零 2.小李讲了一个龟兔赛跑的故事:龟、免从同一地点出发,发令枪响后龟缓慢地向终点跑去,直至到达终点,兔自恃跑得快,让龟跑了一段时间后才开始跑,当它超过龟后便在路旁睡起觉来,醒来一看,龟已接近终点了,于是便奋力追去,但最终还是让龟先到达了终点,据此,我们可以将龟兔赛跑的运动过程用位移一时间图象来表示,在下图中正确的是 3.如图所示,物体相对静止在水平传送带上随传送带同向匀速运动。它受到的力是 A.重力、弹力、静摩擦力 B.重力、弹力 C.重力、弹力、滑动摩擦力 D.重力、滑动摩擦力 4.如图所示,质量为10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此时受到水平向右外力作用F=20N,物体与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则物体受到的合力是(g=9.8m/s2) A.20N,水平向右 B.,水平向左 C.,水平向右 D.,水平向右 二.多项选择题(以下各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答案正确)5.下列情况中的物体,哪些可以看作质点 A.研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的运行速度 B.研究汽车后轮上一点运动情况 C.体育教练员研究百米赛跑运动员的起跑动作 D.研究地球公转时的地球v F

完整版化合物英文命名规则

Nomenclature of Inorganic Compounds无机化合物的命名 (Prefix词头,前缀Suffix词尾,后缀Stem词根) 1.Trivial Names俗名 H2O water不说dihydrogen oxide NH3 ammonia不说nitrogen trihydride CaO quicklime CaCO3 limestone 2.Systematic Nomenclature系统命名 1)Oxide氧化物——先命名非氧元素 ZnOzinc oxide CaO calcium oxide CO carbon oxide Na2O2 sodium peroxide H2O2hydrogen peroxide 注:peroxide过氧化物 2)Hydroxide氢氧化物(base碱) Ba(OH)2 barium hydroxide KOH potassium hydroxide 3)Acid酸 Hydro acid氢酸General formula通式:HnX 命名:hydro- + stem of X + -ic acid H2S hydrosulfuric acid(英) hydrosulphuric(美) 氢硫酸S:sulfur(英)、sulphur(美) HBr 氢溴酸hydrobromic acidBr: bromine HCl 氢氯酸(盐酸)hydrochloric acidCl: chlorine HF 氢氟酸hydrofluoric acidF: fluorine Oxoacid or Oxyacid含氧酸General formula通式:HnXOm 命名:Stem of X + -ic acid 注:oxo-(oxy-) 含氧, 氧代 H2SO4 sulfuric acid(英) sulphuric acid(美) H2CO3 carbonic acid H3PO4 phosphoric acid P: phosphorus H3BO3 boric acid B: boron HNO3 nitric acid N: nitrogen If X has two oxidation states: -ic:the higher oxidation state -ous:the lower oxidation state H2SO4 sulfuric acid H2SO3 sulfurous acid 1/5 HNO3 nitric acid HNO2 nitrous acid If X (such as halogens) has more than two oxidation states: halogen卤素 per- (过,高) + -ic:the still higher oxidation state hypo- (次,在?下) + -ous:the still lower oxidation state HClO3 chloric acid HClO2 chlorous acid HClO4 perchloric acid

高考化学冲刺训练3.1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江苏省2013高考化学冲刺训练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类比关系正确的是( ) 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AlO2-,则与过量NH3·H2O反应也生成AlO2- 与CO2反应生成Na2CO3和O2,则与SO2反应可生成Na2SO3和O2 与Cl2反应生成FeCl3,则与I2反应可生成FeI3 与Fe2O3能发生铝热反应,则与MnO2也能发生铝热反应 2.(2011·福建高考)下表各选项中,不能利用置换反应通过Y得到W的一组化合物是( ) 3.(2011·山东高考)Al、Fe、Cu都是重要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者对应的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B.三者的单质放置在空气中只生成氧化物 C.制备AlCl3、FeCl3、CuCl2均不能采用将溶液直接蒸干的方法 D.电解AlCl3、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时阴极上依次析出Cu、Fe、Al 4.下列实验报告记录的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

是一种常见的单质,B、C为中学常见的化合物,A、B、C均含有元素X,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元素可能为Al 元素可能为Si C.反应①和②互为可逆反应 D.反应①和②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 二、不定项选择题 6.(2011·镇江模拟)A、B、C、D、E都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物 质,它们均含有同一种短周期元素,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 图所示的转化,其中A是单质,B在常温下是气态氢化物, C、D是氧化物,E是D和水反应的产物。下列判断中不合理的是( ) A.A可能是金属 B.由C生成D肯定发生了电子转移 C.A生成C肯定属于离子反应 D.B和E可能会发生反应生成一种盐

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区别

有机物与无机物最根本的区别 是否含碳元素是有机物与无机物最根本的区别 只有少数化合物例外 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碳酸盐属于无机物 【无机物】 无机物是无机化合物的简称 通常指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少数含碳的化合物 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氰化物等也属于无机物。无机物大致可分为 氧化物、酸、碱、盐等。 【有机物】 定义有机物通常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总称为有机物。 说明 1.有机物是有机化合物的简称。目前人类已知的有机物达900多万种 数量远 远超过无机物。 2.早先 人们已知的有机物都从动植物等有机体中取得 所以把这类化合物叫 做有机物。到19世纪20年代 科学家先后用无机物人工合成许多有机物 如 尿素、醋酸、脂肪等等 从而打破有机物只能从有机体中取得的观念。但是 由于历史和习惯的原因 人们仍然沿用有机物这个名称。 3.有机物一般难溶于水 易溶于有机溶剂 熔点较低。绝大多数有机物受热容 易分解、容易燃烧。有机物的反应一般比较缓慢 并常伴有副反应发生。 4.有机物种类繁多 可分为烃和烃的衍生物两大类。根据有机物分子中所含官能团的不同 又分为烷、烯、炔、芳香烃和醇、醛、羧酸、酯等等。根据有机 物分子的碳架结构 还可分成开链化合物、碳环化合物和杂环化合物三类。 5.有机物对人类的生命、生活、生产有极重要的意义。地球上所有的生命体中 都含有大量有机物。 有机物与无机物的主要区别 无机物与有机物在性质及反应上的差别只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不同的有机物 有其特殊的性质。例如 乙醇、乙酸、乙醛、丙酮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四氯 化碳、二氟二溴甲烷等有机物不但不能燃烧 反而可以用来灭火 乙酸及其金 属盐能在水溶液中电离 三氯乙酸是一种强酸 有些反应 如烷烃的热裂解和 三硝基甲苯的爆炸都是瞬间完成的 等等。 ==有机物即有机化合物。含碳化合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金

无机化合物英文命名

无机化合物的命名 (nomenclature of inorganic compound)讲授新课: (一)、元素(element)命名和符号 H hydrogen [?haidr?d??n] He helium ['hi:li?m] Li lithium ['liθi?m Be beryllium [be'rili?m] B boron ['b?:r?n] C carbon [?kɑ:b?n] N nitrogen [?naitr?d??n] O oxygen [??ksid??n] F fluorine ['flu?ri:n] Ne neon [?ni:?n ?ni:?n] Na sodium ['s?udi?m] Mg magnesium [m?g?ni:zi?m] Al aluminum [??lju?mini?m, ??l??mini?m] Si silicon [?silik?n] P phosphorus ['f?sf?r?s] S sulfur [ ['s?lf?] Cl chlorine ['kl?:ri:n]

Ar argon ['ɑ:g?n] Ca calcium [?k?lsi?m] Rb rubidium [ru:'bidi?m] K potassium [p?'t?si?m] Br bromine ['br?umi:n] I iodine [?ai?di:n] Ba barium ['b??ri?m 其他常有元素 Fe : iron ['ai?n] Mn : manganese [?m??g?'ni:z] Cu: copper [?k?p?]拉丁语:Cuprum Zn: zinc [zi?k] Hg: mercury [?m?:kjuri] 来源于古希腊人对它的称呼hydor argyros (水银) Ag: silver [?silv?]拉丁名Argentum 即来自希腊文argyros (明亮) , 元素符号Ag ,与英文名silver 毫不相干; Au: gold [g?uld] 金的拉丁名Aurum 来自希腊文aurora (灿烂) ,元素符号Au ,与英文名gold 也无关系。 Pt: platinum ['pl?tin?m] Mn: Manganese [?m??g?'ni:z] 钚(英语:Plutonium)原子序数为94,元素符号是Pu,[plu:'t?uni?m]东京电 力公司委托外部专门机构进行了检测,并从中检测出微量的钚-238、钚-239和钚-240。【钚-238的半衰期是80多年,钚-239是24000年,钚-240半衰期为6500年,钚-244达8千万年】

2021届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强化练二十 化学与生活、常见无机物的性质和用途(含解析)

专题强化练二十化学与生活、常见无机物的性质和用途1.(2020·江苏)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铝的金属活泼性强,可用于制作铝金属制品 B.氧化铝熔点高,可用作电解冶炼铝的原料 C.氢氧化铝受热分解,可用于中和过多的胃酸 D.明矾溶于水并水解形成胶体,可用于净水 答案D 解析铝的金属活泼性强与可用于制作铝金属制品无对应关系,A项错误;氧化铝熔点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铝是活泼金属,用电解法冶炼,选择氧化铝作原料,是因为氧化铝是离子化合物,B项错误;氢氧化铝具有弱碱性,可以中和过多的胃酸,C项错误;明矾的化学式为KAl(SO4)2·12H2O,Al3+发生水解生成Al(OH)3胶体,可以吸附水中悬浮的颗粒物,从而起到净水的作用,D项正确。 2.(2020·江苏)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室温下,Na在空气中反应生成Na2O2 B.室温下,Al与4.0 mol·L-1 NaOH溶液反应生成NaAlO2 C.室温下,Cu与浓HNO3反应放出NO气体 D.室温下,Fe与浓H2SO4反应生成FeSO4 答案B 解析室温下,Na在空气中反应生成Na2O,A项错误;2Al+2H2O+2OH-===2AlO-2+3H2↑,B项正确;室温下,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NO2,C项错误;室温下,铁遇浓硫酸发生钝化,D项错误。 3.(2019·江苏)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NH4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作化肥 B.稀硫酸具有酸性,可用于除去铁锈 C.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纸浆漂白 D.Al2O3具有两性,可用于电解冶炼铝 答案B 解析A项,因为NH4HCO3中含有氮元素,所以其可以用作化肥,错误;B项,铁锈的主要成分为Fe2O3,加入稀硫酸可以除去Fe2O3利用了稀硫酸的酸性,正确;C项,SO2漂白纸浆利用了SO2的漂白性,不是其氧化性,错误;D项,电解Al2O3获得铝,不是因为Al2O3具有两性,错误。 4.(2019·江苏)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Fe在稀硝酸中发生钝化 B.MnO2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l2 C.SO2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NH4)2SO3 D.室温下Na与空气中O2反应制取Na2O2 答案C 解析A项,常温下,Fe在浓硝酸中会发生钝化,错误;B项,MnO2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Cl2,与稀盐酸不反应,错误;C项,氨水过量,SO2与NH3·H2O发生反应生成(NH4)2SO3,正确;D项,室温下,Na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Na2O,错误。5.(2018·江苏)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Na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 B.SiO2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光导纤维 C.Al2O3是两性氧化物,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D.CaO能与水反应,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答案D 解析D项,CaO无毒,能与水反应生成Ca(OH)2,常用作食品干燥剂;A项,NaHCO3能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可用于中和胃酸,但与NaHCO3受热易分解无关;B项,SiO2制光导纤维是利用了SiO2可以对光进行全反射的性质,与其熔点和硬度无关;C项,Al2O3的熔点很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与Al2O3的两性无关。 6.(2018·江苏,6)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叙述一定不正确的是()

常见无机化合物英文命名

最无机化合物的命名绝对给力讲授新课: (一)、元素(element)命名和符号 H hydrogen [?haidr?d??n] He helium ['hi: li?m] Li lithium ['liθi?m Be beryllium [be'rili?m] B boron ['b?: r?n] C carbon [?kɑ: b?n] N nitrogen [?naitr?d??n] O oxygen [??ksid??n] F fluorine ['flu?ri: n] Ne neon [?ni: ?n ?ni: ?n] Na sodium ['s?udi?m] Mg magnesium [m?g?ni:

zi?m] Al aluminum [??lju?mini?m,??l??mini?m] Si silicon [?silik?n] P phosphorus ['f?sf?r?s] S sulfur [ ['s?lf?] Cl chlorine ['kl?: ri: n] Ar argon ['ɑ: g?n] Ca calcium [?k?lsi?m] Rb rubidium [ru: 'bidi?m] K potassium [p?'t?si?m] Br bromine ['br?umi: n] I iodine [?ai?di: n] Ba barium ['b??ri?m 其他常有元素 Fe :

iron ['ai?n] Mn : manganese [?m??g?'ni: z] Cu: copper [?k?p?]拉丁语: Cuprum Zn: zinc [zi?k] Hg: mercury [?m?: kjuri]来源于古希腊人对它的称呼hydor argyros (水银) Ag: silver [?silv?]拉丁名Argentum 即来自希腊文argyros (明亮) ,元素符号Ag ,与英文名silver 毫不相干; Au: gold [g?uld]金的拉丁名Aurum 来自希腊文aurora (灿烂) ,元素符号Au ,与英文名gold 也无关系。 Pt: platinum ['pl?tin?m] Mn: Manganese [?m??g?'ni:

第二章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碳硅及其化合物

第二章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第四节 碳、硅及其化合物 【考纲扫描】 了解碳、硅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考纲解读】 以新材料、新技术为背景考查碳,硅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是高考考查本部分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 【知识梳理】 一、知识网络 二、碳及其化合物 1.碳在自然界中的存在 (1 (2)具体形式:以存在于大气中。 2.碳的单质 主要有 4.碳酸盐

(1)水溶性 ①含碱金属阳离子(Li +除外)、NH 4+的碳酸正盐 水;酸式盐均 溶于水。 ②一般地,在相同温度下,难溶性正盐的溶解度 CaCO Ca(HCO 3)2;可溶性正盐的溶解度 Na 2CO 3。 (2)热稳定性 ①一般地,热稳定性顺序为: 如Na 2CO H 2CO 3。 ②可溶性正盐K 2CO CaCO (3)与强酸反应 碳酸的正盐、酸式盐、碱式盐均能与强酸反应产生如 : (4)与强碱反应 ①酸式盐均能与强碱反应,如:NaHCO 3与NaOH ②可溶性正盐均能与含Ba 2+、Ca 2+的碱反应,如:Na 2CO 3与C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与盐反应 三、硅及其化合物 1.硅在自然界中的存在 (1 (2)具体形式:以其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 居第二位。 2.硅的单质 (1)结构及物理性质 单质硅有晶体硅和无定形硅两种,晶体硅与金刚石结构相似,熔点硬度 (2)主要用途:可作 (3)化学性质 Si 与其它元素主要形成 化学性质不活泼,加热条件下与O 反应,方程 F 2、HF 、NaOH (43.二氧化硅 (1)存在形态有结晶形和无定形两大类,统称包括水晶和玛瑙等。 (2)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硅的性质比较

无机物的分类及相互关系

无机物的分类及相互关系 无机物的分类 表1 无机物的分类表一 氢化物(由氢和另一元素组成的化合 物) 非金属氢化 物 液态:水中性 气 态 碱性:NH3 酸性:HCl、HBr、HF、HI、H2S 中性:CH4、C2H4等 金属氢化物类盐固体氢化物,如NaH、CaH2等 氧化物(由氧元 一 般 按是否 成盐分 不成盐氧化 物 如NO、CO

盐强碱弱酸盐:如Na2CO3、KHCO 3等。 弱酸弱碱盐:如NH4Ac等。 表 2 无机物的分类表二 2、纯净物和混合物——分子 区别在于:分子是否相同,组成是否固定,性质是否一定。 混合物分子不同,组成不一,各成分保持原有化学性质。混合时无能量变化,一般可用机械法分离,是不纯物。如铁粉和硫粉的混合物。 纯净物是相对纯的物质。 物质(根据物质的成分) 纯净物 [两同(由相同 的分子构成,由同 种物质组成)、两定 (具有固定的组成, 具有一定的性质, 如熔点、沸点)] 化合物 (由不同种 元素形成) 根据是否含碳元素 无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根据化学键类型 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 根据其水溶液能否 电离 非电解质(不电 离) 电解质(能电离) 单质 (由同种元素形成)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稀有气体单质 混合物 (无两同两定) 气态的:空气、天然气、爆呜气、水煤气、煤气、焦炉煤 气、裂解气、高炉煤气、NO2等。 液态的:溶液、石油及其产物中的燃料油和润滑油、煤焦 油、天然植物油、自来水、氯水、氨水、双氧水、王水、盐酸、 氢硫酸、福尔马林、二甲苯、水玻璃、玻尔多液,等等。 固态的:漂白粉、过磷酸钙、碱石灰、玻璃、水泥、钢铁、 合金、煤、天然脂肪、黑火药、铝热剂、高分子,等等。 表 3 纯净物和混合物 焦炉煤气(H2、CH4及少量的CO、CO2、C2H4、N2等)、裂解气(C2H4、C3H6、C4H6及CH4、C2H6、H2、H2S等)、高炉煤气(CO、N2、CO2)。 注意:(1) 不能认为混合物必定含有多种分子式。其实,一种分子式(即相同组成)也能形成混合物,如同分异构体。 (2) 不能认为混合物必定是含有多种元素。其实,一种元素也能形成混合物,如同素异形体。如O2+O3,金刚石粉和石墨的混合物。 3结晶水合物是纯净物。 4空气是混合物,但组成基本一定。 5溶液的组成不固定,性质一样,组成均匀,但两种液体混合时常伴有体积、能量、颜色等的变化(物理化学变化),因而溶液是特殊的混合物。 (6) 高分子化合物是链节相同、聚合度不同,即组成相同,而具有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物质的混合物。 (7) 由于NO2与N2O4的平衡存在,故常说NO2的实际上是二者的混合物。因此,要看题意来决定是否将它看成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8) 二甲苯有三种:对二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其中对二甲苯是固体,其它二者是

2020届高考化学必背知识 常见无机物的性质与用途

2020届高考化学必背知识 常见无机物的性质与用途 一、常见无机物 1、混合物

2、纯净物 二、无机物质的特征性质 1、常见物质的颜色

全部颜色分类 O3红棕色;Fe(OH)3红褐色;[Fe(SCN)]2+红色(或血红色);Cu2O红色(或砖红色);被氧化的苯 2 酚(即苯醌)粉红色;石蕊在pH<5的溶液中呈红色;酚酞在pH8~10的溶液中呈浅红色;NO2红棕色;红磷暗红色;Br2深棕红色;品红溶液红色;充氦气、氖气的灯管红色;Cu紫红色;*甲基橙在pH<3.1的溶液中显红色。 -紫红色;[Fe(C6H5O)6]3—紫色;I2紫黑色;I2蒸汽紫色;I2的CCl4或苯或汽油等溶液紫红色 4 (碘酒褐色);充氩气的灯管蓝紫色;石蕊在pH5~8的溶液中呈紫色。 *甲基橙在pH3.3~4.4的溶液中呈橙色。 Fe(OH)2变成Fe(OH)3的中间产物灰绿色。 晶体棕黄色;FeCl3晶体棕红色。 2 、AgI、Ag3PO4、Fe3+、不纯硝基苯黄色;Na2O2、三硝基甲苯、AgBr、F2、硝化甘油、NaNO2黄色;*甲基橙在pH>4.4的溶液中呈黄色。 2+、Cu(OH)2、CuSO4·5H2O;石蕊在pH>8的溶液中呈蓝色;I2遇淀粉变蓝色;液态、固态的氧气淡蓝色; MnO2、CuO、CuS、Cu2S、PbS、Ag2S、FeS、FeO、Fe3O4黑色;Si 灰黑色;石油黑色或深棕色;煤焦油黑褐色。 绿色:Fe2+浅绿色;Cl2淡黄绿色;CuCl2浓溶液绿色(很浓黄绿色、稀则蓝色);碱式碳酸铜绿色。 O褐色;溶解了溴的溴苯褐色;碘酒褐色。 2 2、物质的状态: 常温下为液体的单质:Br2、Hg 常温下的常见的无色液体:H2O H2O2 常见的气体单质:H2、N2、O2、F2、Cl2、NH3、HF、HCl(HX)、H2S、CO、CO2、NO、NO2、SO2)[注:有机物中的气态烃CxHy(x≤4);有机化学中有许多液态物质,但是含氧有机化合物中只有HCHO常温下是气

常见无机物质颜色表

常见无机物质的颜色表 卤族(VIIA): Solid:I2 紫黑;ICl 暗红;ICl3 橙;I2O5 白;IBr 暗灰;IF3 黄色;I2O4 黄;I4O9 黄. Liquid:Br2 红棕;BrF3 浅黄绿;IBr3 棕;Cl2O6暗红;Cl2O7 无色油状;HClO4 无色粘稠状;(SCN)2 黄色油状;(SCN)n 砖红色固体.Gas:F2 浅黄;Cl2 黄绿;I2(g) 紫;BrF 红棕;BrCl 红;Cl2O 黄红;ClO2 黄色;Br2O 深棕. 氧族(VIA): Solid:S 淡黄;Se 灰,褐;Te 无色金属光泽;Na2S,(NH4)2S,K2S,BaS 白,可溶;ZnS 白↓;MnS 肉红↓;FeS 黑↓;PbS 黑↓;CdS 黄↓;Sb2S3 橘红↓;SnS 褐色↓;HgS 黑(沉淀),红(朱砂);Ag2S 黑↓;CuS 黑↓;Na2S2O3 白;Na2S2O4 白;SeO2 白,易挥发;SeBr2 红;SeBr4 黄;TeO2 白加热变黄;H2TeO3 白;TeBr2 棕;TeBr4 橙;TeI4 灰黑;PoO2 低温黄(面心立方),高温红(四方);SO3 无色;SeO3 无色易潮解;TeO3 橙色;H6TeO6 无色. Liquid:H2O 无色;纯H2O2 淡蓝色粘稠;CrO(O2)2(aq) 蓝;纯H2SO4 无色油状;SO4^2-(aq) 无色;SeO2(l) 橙;TeO2(l) 深红. Gas:O2 无色;O3 低浓度无色,高浓度淡蓝;S2(g) 黄,上浅下深;H2S 无色;

SO2 无色;H2Se 无色;H2Te 无色. .卤化硫(未注明者均为无色): Liquid:SF6;S2F10;SCl4 淡黄;SCl2 红;S2Cl2;S2Br2 红. Gas:SF4;SF2;S2F2. 卤砜、卤化亚砜、卤磺酸: Liquid:SOCl2 白色透明;SO2Cl2 无色发烟. 氮族(VA): Solid:铵盐无色晶体;氮化金属白;N2O3 蓝色(低温);N2O5 白;P 白,红,黑;P2O3 白;P2O5 白;PBr3 黄;PI3 红;PCl5 无色;P4Sx 黄;P2S3 灰黄;P2S5 淡黄;H4P2O7 无色玻璃状;H3PO2 白;As 灰;As2O3 白;As2O5 白;AsI3 红;As4S4 红(雄黄);As4S6 黄(雌黄);As2S5 淡黄;Sb 银白;Sb(OH)3 白↓;Sb2O3 白(锑白,颜料);Sb2O5 淡黄;SbX3(X<>I) 白;SbI3 红;Sb2S3 黑↓;Sb2S5 橙黄;Bi 银白略显红;Bi2O3 淡黄;Bi2O5 红棕;BiF3 灰白;BiCl3 白;BiBr3 黄;BiI3 黑↓;Bi2S3 棕黑. Liquid:N2H4 无色;HN3 无色;NH2OH 无色;发烟硝酸红棕;NO3^-(l)无色;王水浅黄,氯气味;硝基苯黄色油状;氨合电子(液氨溶液) 蓝;PX3 无色;纯H3PO4 无色粘稠状;AsX3(X<>I) 无色;. Gas:N2 无色;NH3 无色;N2O 无色甜味;NO 无色;NO2 红棕;PH3 无色;P2H6 无色;AsH3 无色;SbH3 无色;BiH3 无色. 卤化氮(未注明者均为无色):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知识点

第三部分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一、知识整理 1.常见金属元素的位置和物理通性 (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金属材料的物理通性 常用的金属材料主要有金属和合金两类,它们具有如下的物理通性:①金属具有金属光泽;②金属具有导电性;③金属具有导热性;④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2.比较金属性强弱的方法 元素金属性的本质是指元素的原子失电子能力。它取决于金属的原子半径、核电荷数、最外层电子数等因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比较元素金属性强弱: (1)根据金属的原子结构; (2)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3)根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4)根据与氧气反应的难易; (5)根据与水反应的条件难易;(6)根据与非氧化性酸反应的剧烈情况; (7)根据金属间发生的置换; (8)根据原电池反应,做负极的金属比做正极的金属活泼。 3.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二、重点知识解析 1.钠及其钠的化合物 (1)钠及其钠的化合物的知识体系

2 2 2 O O 2 O O 22 (4)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3 HCl NaCl HCl NaCl 2HCl2NaCl NaOH 2 NaHCO 3 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玻璃、造纸、 食品工业,泡沫灭火剂等2.铝及其铝的化合物 (1)铝及其铝的化合物的知识体系

(2)铝 ①铝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物理性质 铝在周期表中第三周期ⅢA族,是一种银白色轻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它可应用于制导线、电缆、炊具,铝箔常用于食品和饮料的包装,铝还可以用于制造铝合金。 ②化学性质 2Al 2 2 6HCl Al O 3 (3)氧化铝 ①是一种白色难溶的固体,不溶于水。是冶炼铝的原料,是一种比较好的耐火材料。 ②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 与酸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 与碱反应:Al2O3+2NaOH2NaAlO2+H2O 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的物质:Al、Al2O3、Al(OH)3、弱酸的酸式盐(NaHCO3、NaHSO3)、弱酸的铵盐[(NH4)2CO3、(NH4)2SO3]、氨基酸等。 O Al 3HCl NaOH 3 (5)Al3+、- AlO、Al(OH)3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2 Al3+Al(OH)3- AlO 2 在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的现象:先出现白色沉淀,NaOH溶液过量白色沉淀又逐渐消失。 AlCl3+3NaOH=Al(OH)3↓+3NaCl;Al(OH)3+NaOH=NaAlO2+2H2O (两瓶无色的溶液其中一瓶是AlCl3溶液,另一瓶是NaOH溶液,采用互滴法可以对这两瓶无色溶液进行鉴别) 在NaAlO2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的现象:先出现白色沉淀,盐酸过量白色沉淀又逐渐消失。 NaAlO2+HCl+H2O Al(OH)3↓+NaCl;Al(OH)3+3HCl AlCl3+3H2O 3.铁及其铁的化合物 (1)铁及其铁的化合物的知识体系

2021届高中化学高三二轮复习——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专题测试

2021届高中化学高三二轮复习——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专题测试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于制铅笔芯B.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纸浆的漂白 C.FeCl3溶液呈酸性,可用于刻蚀Cu制电路板D.稀硫酸具有酸性,可用于除去铁锈 2.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与Y、X与Z分别同主族,四种元素形成的一种化合物Q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W<X<Z<Y B.X与Z形成的化合物均能被NaOH溶液吸收 C.W与Y形成的化合物属于离子化合物D.Q溶于水或熔化时电离出的离子相同 3.中国古代文明对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影响深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本草纲目拾遗》所载“强水”为硝酸,浓硝酸常温能溶解铝块 B.“凿开混沌得乌金”所载“乌金”为木炭,木炭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淮南子·万毕术》所载“曾青得铁则化铜”是现代湿法炼铜的先驱 D.《易经》所载“泽中有火”描述沼气燃烧,沼气的危险品标志如图所示 4.下列叙述没有涉及化合反应的是 A.自然界中石灰岩转化为Ca(HCO3)2 B.光照下甲烷与氯气生成一氯甲烷 C.潮湿空气中Fe(OH)2转化为Fe(OH)3 D.工业上由硫磺制备二氧化硫

5.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0.010mol?L -1NH 4Fe(SO 4)2溶液与0.040mol?L -1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NH 4+ +Fe 3++4OH -=Fe(OH)3↓+NH 3?H 2O B .石灰乳中通入Cl 2:2OH -+Cl 2=Cl -+ClO -+H 2O C .过量铁粉与稀硝酸反应:Fe+NO 3- +4H +=Fe 3++NO↑+2H 2O D .酸性溶液中NaI 和NaIO 3反应生成I 2:5I -+IO 3- +3H 2O=3I 2+6OH - 6.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工业上用二氧化硅在高温下与焦炭反应制得高纯硅 B .Na 、Mg 、Fe 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与水反应都生成H 2和对应的碱 C .将混有少量SO 2的CO 2气体通入饱和NaHCO 3溶液,可达到除杂的目的 D .过量的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只有NO 2 7.X 、Y 、Z 、M 、W 为五种原子序数递增的前20号元素。X 、Y 是同周期元素,原子序数相差2,族序数之和为10;Z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最内层电子数,M 在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W 的某种盐常用作加碘盐的碘制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原子半径:W >Z >M >X >Y B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X >M C .ZXY 3含离子键和共价键,0.1molW 2Y 2含有0.4mol 离子 D .Z 与XY 2反应可置换出X 单质,X 与MY 2反应可置换出M 单质 8.进行化学实验时应强化安全意识。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金属钠着火时使用干粉(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钠)灭火器灭火 B .实验时剩余的钠块,应放回原试剂瓶

2021年高中化学二轮专题卷——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含答案)

2021年高中化学二轮专题卷——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物质用途不正确的是( ) A .Al 2O 3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B .Na 2CO 3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 .氯气可用于自来水消毒 D .FeCl 3可用作蚀刻铜电路板 2.有一种铁的“氧化物”样品,用5 mol/L 盐酸140 mL 完全溶解,所得溶液还能吸收标况下0.56 L 氯气,恰好使其中Fe 2+全部化成Fe 3+,该样品可能的化学式是 A .Fe 2O 3 B .Fe 3O 4 C .Fe 4O 5 D .Fe 5O 7 3.在铁的氧化物和氧化铝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2 mol/L 硫酸65 mL ,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Fe 2+能被标准状况下112 mL 的Cl 2氧化, 则原混合物中金属元素和氧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为 A .5:7 B .4:3 C .3:4 D .9:13 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Na 与CuSO 4水溶液反应:2Na+Cu 2+=Cu+2Na + B .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CO 2:CO 2+OH -=-3HCO C .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稀硫酸:Ba 2++OH -+H ++2-4SO =BaSO 4↓+H 2O D .向Fe(OH)3悬浊液中加入醋酸:Fe(OH)3+3H +=Fe 3++3H 2O 5.下列生产、生活中的变化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泡沫灭火器的使用 B .手机充电 C .明矾净水 D .侯氏制碱 6.某些物质的制备原理在工业上和实验室中不一定相同,下列各物质的工业生产过程不正确... 的是 A .N 22H ??→NH 3?????????→饱和NaCl 溶液2CO ???→NaHCO 3Δ??→纯碱 B .NaCl 电解????→Cl 2????????→澄清石灰水漂白粉

2020届高考化学人教版第二轮专题复习选择题强化训练:常见无机物的性质和用途(含解析)

2020届高考化学人教版第二轮专题复习选择题强化训练 常见无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1、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鲜花运输途中需喷洒高锰酸钾稀溶液,主要是为鲜花补充钾肥B.草莓棚中使用的“吊袋式二氧化碳气肥”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利用纳米铁粉的物理吸附作用可除去水体中的Cu2+、Hg2+等重金属离子 D.氧化膜使得性质活泼的金属铝成为一种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 答案 D 解析A项,喷洒稀KMnO4的目的是除乙烯,延长花期,错误;B项,在常温下CaCO3不能分解产生CO2,错误;C项,是利用纳米铁的还原性,错误。 2、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现象或事实解释 A 用浸有酸性高锰酸钾溶 液的硅藻土作水果保鲜 剂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氧化水果 释放的催熟剂乙烯

B 用氢氟酸刻蚀玻璃 SiO2虽然是酸性氧化物,但能溶 于氢氟酸 C 过氧化钠作呼吸面具中 的供氧剂过氧化钠是强氧化剂,能氧化二 氧化碳 D Al(OH)3用作塑料的阻燃 剂Al(OH)3受热易分解,产生水吸 收热量 答案 C 解析水果储运过程中会产生乙烯,乙烯是催熟剂,酸性高锰酸钾能氧化乙烯,A正确;氢氟酸能与SiO2反应生成SiF4,B正确;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中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故C错误;Al(OH)3受热分解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且生成的Al2O3熔点高,附着在可燃物表面,能阻止可燃物的燃烧,D正确。 3、下列有关化学反应过程或实验现象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NH3的水溶液可以导电,说明NH3是电解质 B.在高温条件下,C能置换出SiO2中的Si,说明C的氧化性强于Si C.在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CaCl2溶液,溶液褪色,说明CaCl2

无机化合物的命名法

IUPAC Rules for Inorganic Nomenclature IONIC COMPOUNDS Positive Ions (cations) Monatomic positive ions take the names of the metal from which they are derived: When a metal forms to distinguish between these ions. The accepted practice today is to indicate the charge of the ion by a roman Negative Ions (anions) Monatomic negative ions are named by adding the suffix -ide to the stem of the

The nomenclature of polyatomic anions is more complex. The names of the most Ionic Compounds For ionic compounds, the name of the positive ion (cation) is given first, COVALENT COMPOUNDS For covalent compounds involving metals, the above rules are still used when metals are involved: AlCl3 aluminum chloride SnCl4tin(IV) chloride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版高考化学专题辅导与训练)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能力梯级提升·思维高效训练 一、选择题 1.(2011·临沂模拟)下列对生产、生活中有关化学问题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医疗上进行胃部造影前,患者服用的“钡餐”是BaCO3等不溶于水的物质 B.铝合金的大量使用归功于人们能用焦炭等还原剂从氧化铝中获取铝 C.明矾净水是利用了Al3+的水解性和氧化性 D.液氯罐中的液氯泄漏时,可将其移入水塘中,并向水塘中加入生石灰 2.(2011·福建高考)下表各选项中,不能利用置换反应通过Y得到W的一组化合物是( ) 3.(2011·山东高考)Al、Fe、Cu都是重要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者对应的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B.三者的单质放置在空气中只生成氧化物 C.制备AlCl3、FeCl3、CuCl2均不能采用将溶液直接蒸干的方法 D.电解AlCl3、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时阴极上依次析出Cu、Fe、Al 4.下列实验报告记录的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

5.(2011·西南师大附中模拟)A是一种常见的单质,B、C为中学常见的化合物, A、B、C均含有元素X,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X元素可能为Al B.X元素可能为Si C.反应①和②互为可逆反应 D.反应①和②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 6.(2011·株洲模拟)根据下图海水综合利用的工业流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已知:MgCl2·6H2O受热生成Mg(OH)Cl和HCl气体等。 A.过程①的提纯是物理过程,过程②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可产生2种单质

2021届高中化学二轮复习卷——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附答案)

2021届高中化学二轮复习卷——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物质用途不正确的是( ) A .Al 2O 3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B .Na 2CO 3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 .氯气可用于自来水消毒 D .FeCl 3可用作蚀刻铜电路板 2.有一种铁的“氧化物”样品,用5 mol/L 盐酸140 mL 完全溶解,所得溶液还能吸收标况下0.56 L 氯气,恰好使其中Fe 2+全部化成Fe 3+,该样品可能的化学式是 A .Fe 2O 3 B .Fe 3O 4 C .Fe 4O 5 D .Fe 5O 7 3.在铁的氧化物和氧化铝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2 mol/L 硫酸65 mL ,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Fe 2+能被标准状况下112 mL 的Cl 2氧化, 则原混合物中金属元素和氧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为 A .5:7 B .4:3 C .3:4 D .9:13 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Na 与CuSO 4水溶液反应:2Na+Cu 2+=Cu+2Na + B .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CO 2:CO 2+OH -=-3HCO C .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稀硫酸:Ba 2++OH -+H ++2-4SO =BaSO 4↓+H 2O D .向Fe(OH)3悬浊液中加入醋酸:Fe(OH)3+3H +=Fe 3++3H 2O 5.下列生产、生活中的变化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泡沫灭火器的使用 B .手机充电 C .明矾净水 D .侯氏制碱 6.某些物质的制备原理在工业上和实验室中不一定相同,下列各物质的工业生产过程不正确... 的是 A .N 22H ??→NH 3?????????→饱和NaCl 溶液2CO ???→NaHCO 3Δ??→纯碱 B .NaCl 电解????→Cl 2????????→澄清石灰水漂白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