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
- 格式:doc
- 大小:402.50 KB
- 文档页数:8
2015-2016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中学高三(上)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2分)1.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绚丽缤纷的烟花中添加了含钾、钠、钙、铜等金属元素的单质或化合物B.食用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是人体所需营养物质C.臭氧、高锰酸钾溶液、次氯酸钠溶液、乙醇溶液均可用于消毒杀菌,且原理相同D.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与肺癌等疾病的发生相关2.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molAlCl3在熔融状态时离子总数为0.4N AB.2.2 g分子式为2H218O的水中含有的中子数为1.2 N AC.电解饱和食盐水时,当阴极产生H2 22.4L时,电路中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D.常温下pH=1的H2SO4溶液中,H+的浓度为0.2mol/L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14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第七周期第VIA族,属于金属元素B.晶体硅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作光导纤维C.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①有尘埃的空气②胆矾溶液③墨水④稀豆浆时,均产生丁达尔效应D.为了除去MgCl2酸性溶液中的Fe3+而得到较纯净的MgCl2溶液,可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MgCO3,过滤后,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4.分子式为C8H10O的某芳香化合物有多种结构,其中含有﹣CH2OH基团的有()A.2种B.3种C.4种D.5种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 B C D盐桥中的Cl﹣移向ZnSO4溶液a极附近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粗铜的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 正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A.A B.B C.C D.D6.已知A、B、C、D、E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主族元素,其中元素A、E 的单质在常温下呈气态,元素B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元素C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元素D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由元素A、B组成的化合物一定含有18mole﹣B.元素C、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不可能发生反应C.含D的盐溶液既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D.化合物AE与CE含有相同类型的化学键7.某溶液中可能含有下列6种离子中的某几种:Cl﹣、SO42﹣、CO32﹣、NH4+、Na+、K+.为确认溶液组成进行如下实验:(1)200mL上述溶液,加入足量BaCI2溶液,反应后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沉淀4.30g,向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盐酸,有2.33g沉淀不溶.(2)向(1)的滤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加热,产生能促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1.12L (已换算成标准状况,假定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由此可以得出关于原溶液组成的正确结论是()A.c(CO32﹣)=0.01molL﹣1,c(NH4+)>c(SO42﹣)B.如果上述6种离子都存在,则c(Cl﹣)>c(SO42﹣)C.一定存在SO42﹣、CO32﹣、NH4+,可能存在Cl﹣、Na+、K+D.一定存在SO42﹣、CO32﹣、NH4+、Cl﹣,一定不存在Na+、k+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43分)8.氯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产品,是染料、医药、有机合成的中间体,工业上常用“间歇法”制取.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图(加热装置都已略去)如下:已知:氯苯为无色液体,沸点132.2℃.回答下列问题:(1)A反应器是利用实验室法制取氯气,中空玻璃管B的作用是.冷凝管中冷水应从(填“a”或“b”)处通入.(2)把干燥的氯气通入装有干燥苯的反应器C中(内有相当于苯量1%的铁屑作催化剂),加热维持反应温度在40~60℃为宜,温度过高会生成二氯苯.①对C加热的方法是(填序号)a.酒精灯加热b.油浴加热c.水浴加热②D出口的气体成分有HCl、和.(3)C反应器反应完成后,工业上要进行水洗、碱洗及食盐干燥,才能蒸馏.碱洗之前要水洗的目的是洗去部分无机物,同时减少碱的用量,节约成本.写出用10%氢氧化钠碱洗时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写两个即可)(4)上述装置图中A、C反应器之间,需要增添一个U形管,其内置物质是.(5)工业生产中苯的流失情况如下:项目二氯苯尾气不确定苯耗流失总量苯流失量(kg/t)13 24.9 51.3 89.2则lt苯可制得成品为t(只要求列式)9.合理应用和处理氮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意义.(1)尿素[CO(NH2)2]是一种高效化肥,也是一种化工原料.①以尿素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NH2)2(s)+H2O(l)⇌2NH3(g)+CO2(g)H=+133.6kJ/mol.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关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a.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时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b.在平衡体系中增加水的用量可使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c.降低温度使尿素的转化率增大②尿素在一定条件下可将氮的氧化物还原为氮气.已知:图1结合①中信息,尿素还原NO(g)的热化学方程式是.③密闭容器中以等物质的量的NH 3和CO 2为原料,在120℃、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尿素:CO 2(g )+2NH 3(g )═CO (NH 2)2 (s )+H 2O (g ),混合气体中NH 3的物质的量百分含量[φ(NH 3)]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则a 点的正反应速率v 正(CO 2) b 点的逆反应速率v (逆)(CO 2)(填“>”、“=”或“<”);氨气的平衡转化率是 .(2)NO 2会污染环境,可用Na 2CO 3溶液吸收NO 2并生成CO 2.已知9.2g NO 2和Na 2CO 3溶液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0.1mol ,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恰好反应后,使溶液中的CO 2完全逸出,所得溶液呈弱碱性,则溶液中存在的所有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是c (Na +)> .10.工厂中用稀硫酸浸泡某矿石后的溶液中,除了含有大量硫酸外,还含有少量NH 4+、Fe 3+、AsO 43﹣、Cl ﹣.为除去杂质离子,部分操作流程如下图:请回答问题:(1)用稀硫酸浸泡某矿石后的溶液中,硫酸的浓度为4.9gL ﹣1,则该溶液的pH 约为(2)NH 4+在用稀硫酸浸泡某矿石后的溶液中以(NH 4)2SO 4和NH 4Cl 形式存在.现有一份(NH 4)2SO 4溶液,一份NH 4Cl 溶液,(NH 4)2SO 4溶液中c (NH 4+)恰好是NH 4Cl 溶液中c (NH 4+)的2倍,则c[(NH 4)2SO 4] c (NH 4Cl )(填:<、=或>)(3)向废液中投入生石灰(忽略溶液温度的变化),溶液中c (NH 3H 2O )与c (OH ﹣)的比值(填“增大”、“减小”或“不变”)(4)投入生石灰调节pH 到2~3时,大量沉淀主要成分为CaSO 42H 2O[含有少量Fe (OH )3],提纯CaSO 42H 2O 的主要操作步骤:向沉淀中加入过量 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5)25℃,H 3AsO 4电离常数为K 1=5.6×10﹣3 ,K 2=1.7×10﹣7,K 3=4.0×10﹣12.当溶液中pH 调节到8~9时,沉淀主要成分为Ca 3(AsO 4)2①Na 3AsO 4第一步水解的平衡常数数值为:②已知:AsO 43﹣+2I ﹣+2H +═AsO 33﹣+I 2+H 2O ,SO 2+I 2+2H 2O ═SO 42﹣+2I ﹣+4H +.上述两个反应中还原性最强的微粒是 .三.【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11.淡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水质优劣直接影响人体健康.天然水在净化处理过程中加入的混凝剂可以是(填一种物质的名称).但混凝剂难以清除溶解于水中的有机物、无机物、微生物,混凝剂沉淀后还需要.(2)硬水软化的方法通常有、、离子交换法和电渗析法.在使用离子交换法时,NaR型离子交换树脂使用一段时间后逐渐失去交换能力,将树脂置于中浸泡一段时间即可再生.在洗涤用水硬度较大时,洗衣粉与肥皂相比洗涤效果更好.(3)硬度为1°的水是指每升水含10mg CaO或与之相当的物质(如7.1mg MgO).若某天然水中c(Ca2+)=1.2×10﹣3mol/L,c(Mg2+)=6×10﹣4mol/L,则此水的硬度为.(保留整数)(4)若(3)中的天然水还含有c(HCO3﹣)=8×10﹣4mol/L,现要软化10m3这种天然水,则需先加入Ca(OH)2g,后加入Na2CO3g.(5)如图是电渗析法淡化海水的原理图,其中,电极A接直流电源的正极,电极B接直流电源的负极.①隔膜A是(填“阴”或“阳”)离子交换膜.②某种海水样品,经分析含有大量的Na+、Cl﹣,以及少量的K+、SO42﹣.若用上述装置对该海水进行淡化,当淡化工作完成后,A、B、C三室中所得溶液(或液体)的pH分别为pH a、pH b、pH c,则其大小顺序为.四.[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2.已知:G、Q、R、T、X、Y、Z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G的简单阴离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Q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两倍,X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与最内层电子数相同;T2R的晶体类型是离子晶体,Y原子基态3p原子轨道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其单质晶体类型属于原子晶体;在元素周期表中Z元素位于第10列.回答下列问题:(1)Z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2)X以及与X左右相邻的两种元素,其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3)QR2分子中,Q原子采取杂化,写出与QR2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的化学式:.(4)分子式为Q2G6R的物质有两种,其中一种易溶于水,原因是;T的氯化物的熔点比Y的氯化物的熔点高,原因是.(5)据报道,由Q、X、Z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晶体具有超导性,其晶体结构如右图所示.晶体中距每个X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Q原子有个.五.【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3.共聚法可改进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性质,高分子聚合物P的合成路线如下:(1)B的名称为,E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2)I由F经①~③合成,F可以使溴水褪色.a.①的化学方程式是;b.③的反应类型是.(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a.C可与水任意比例混合b.A与1,3﹣丁二烯互为同系物c.由I生成M时,1mol最多消耗3molNaOH d.N不存在顺反异构体(4)若E与N按照物质的量之比为1:1发生共聚生成P,则P的化学式为:.高聚物P的亲水性比由E形成的聚合物的亲水性(填“强”或“弱”).(5)D的同系物K比D分子少一个碳原子,K 有多种同分异构体,符合下列条件的K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a.苯环上有两种等效氢b.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一定条件下1mol该有机物与足量金属钠充分反应,生成1molH2d.该物质的核磁共振氢谱为1:2:2:2:3.2015-2016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中学高三(上)期末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2分)1.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绚丽缤纷的烟花中添加了含钾、钠、钙、铜等金属元素的单质或化合物B.食用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是人体所需营养物质C.臭氧、高锰酸钾溶液、次氯酸钠溶液、乙醇溶液均可用于消毒杀菌,且原理相同D.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与肺癌等疾病的发生相关【分析】A.烟花中添加的化合物中的金属元素在灼烧使发生焰色反应;B.食用植物油属于油脂,油脂的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C.乙醇破坏了蛋白质原有的氢键使蛋白质变性;D.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2.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molAlCl3在熔融状态时离子总数为0.4N AB.2.2 g分子式为2H218O的水中含有的中子数为1.2 N AC.电解饱和食盐水时,当阴极产生H2 22.4L时,电路中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D.常温下pH=1的H2SO4溶液中,H+的浓度为0.2mol/L【分析】A.氯化铝为共价化合物;B.2H218O中含有的中子数为12;C.气体状态未知;D.依据pH=﹣lg[H+]解答.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14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第七周期第VIA族,属于金属元素B.晶体硅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作光导纤维C.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①有尘埃的空气②胆矾溶液③墨水④稀豆浆时,均产生丁达尔效应D.为了除去MgCl2酸性溶液中的Fe3+而得到较纯净的MgCl2溶液,可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MgCO3,过滤后,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分析】A.根据元素的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确定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B.光导纤维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C.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特有的性质;D.除去MgCl2酸性溶液中的Fe3+,可利用影响铁离子水解的平衡移动因素角度解答.4.分子式为C8H10O的某芳香化合物有多种结构,其中含有﹣CH2OH基团的有()A.2种B.3种C.4种D.5种【分析】分子式为C8H10O,不饱和度为4,又为芳香族化合物,苯环本身的不饱和度就为4,这说明与会考虑取代基时不用考虑不饱和键,同分异构体中其中含有﹣CH2OH基团,取代基可以是1个:﹣CH2CH2OH;取代基可以是2个:﹣CH2OH、﹣CH3;然后根据位置异构确定同分异构体.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 B C D盐桥中的Cl﹣移向ZnSO4溶液a极附近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粗铜的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 正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A.A B.B C.C D.D【分析】A、根据原电池中阴离子移向负极,阳离子移向正极来判断;B、电解池,a与正极相连是阳极,溶液中氯离子失电子生成氯气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C、精炼铜,粗铜作阳极,反应为Cu﹣2e﹣=Cu2+;D、吸氧腐蚀,正极反应为O2+4e﹣+2H2O=4OH﹣.6.已知A、B、C、D、E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主族元素,其中元素A、E 的单质在常温下呈气态,元素B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元素C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元素D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由元素A、B组成的化合物一定含有18mole﹣B.元素C、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不可能发生反应C.含D的盐溶液既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D.化合物AE与CE含有相同类型的化学键【分析】A、B、C、D、E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主族元素,元素C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则C为Na元素;元素D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则D 为Al元素;元素B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B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故B为C元素;其中元素A、E的单质在常温下呈气态,A的原子序数小于碳元素,A为H元素,E的原子序数等于铝元素,E为Cl元素.7.某溶液中可能含有下列6种离子中的某几种:Cl﹣、SO42﹣、CO32﹣、NH4+、Na+、K+.为确认溶液组成进行如下实验:(1)200mL上述溶液,加入足量BaCI2溶液,反应后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沉淀4.30g,向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盐酸,有2.33g沉淀不溶.(2)向(1)的滤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加热,产生能促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1.12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假定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由此可以得出关于原溶液组成的正确结论是()A.c(CO32﹣)=0.01molL﹣1,c(NH4+)>c(SO42﹣)B.如果上述6种离子都存在,则c(Cl﹣)>c(SO42﹣)C.一定存在SO42﹣、CO32﹣、NH4+,可能存在Cl﹣、Na+、K+D.一定存在SO42﹣、CO32﹣、NH4+、Cl﹣,一定不存在Na+、k+【分析】(1)取少量该溶液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盐酸后,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气体生成,说明白色沉淀为BaCO3和BaSO4,则溶液中含有CO32﹣、SO42﹣;(2)向(1)的滤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说明溶液中有NH4+.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43分)8.氯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产品,是染料、医药、有机合成的中间体,工业上常用“间歇法”制取.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图(加热装置都已略去)如下:已知:氯苯为无色液体,沸点132.2℃.回答下列问题:(1)A反应器是利用实验室法制取氯气,中空玻璃管B的作用是平衡气压.冷凝管中冷水应从a(填“a”或“b”)处通入.(2)把干燥的氯气通入装有干燥苯的反应器C中(内有相当于苯量1%的铁屑作催化剂),加热维持反应温度在40~60℃为宜,温度过高会生成二氯苯.①对C加热的方法是c(填序号)a.酒精灯加热b.油浴加热c.水浴加热②D出口的气体成分有HCl、苯蒸汽和氯气.(3)C反应器反应完成后,工业上要进行水洗、碱洗及食盐干燥,才能蒸馏.碱洗之前要水洗的目的是洗去部分无机物,同时减少碱的用量,节约成本.写出用10%氢氧化钠碱洗时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FeCl3+3NaOH=Fe(OH)3↓+3NaCl;HCl+NaOH=NaCl+H2O(写两个即可)(4)上述装置图中A、C反应器之间,需要增添一个U形管,其内置物质是五氧化二磷或氯化钙.(5)工业生产中苯的流失情况如下:项目二氯苯尾气不确定苯耗流失总量苯流失量(kg/t)13 24.9 51.3 89.2则lt苯可制得成品为t t(只要求列式)【分析】(1)玻璃管B伸入液面下,装置内压强过大时,可以用于平衡气压;采取逆流原理通入冷凝水;(2)①反应器C加热控制反应温度在40﹣60℃,应利用水浴加热;②由于苯易挥发,反应产生的HCl,且有未反应的氯气,都会在D出口导出;(3)催化剂氯化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HCl会与氢氧化钠反应,溶解的氯气也会与去氧化钠反应;(4)A、C反应器之间需要增添干燥装置,干燥生成的氯气,可以用五氧化二磷或氯化钙等;(5)根据苯的总流失量计算参加反应的苯的质量,再根据苯与氯苯质量定比关系计算.9.合理应用和处理氮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意义.(1)尿素[CO(NH2)2]是一种高效化肥,也是一种化工原料.①以尿素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NH2)2(s)+H2O(l)⇌2NH3(g)+CO2(g)H=+133.6kJ/mol.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2(3)(2).关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填序号).a.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时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b.在平衡体系中增加水的用量可使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c.降低温度使尿素的转化率增大②尿素在一定条件下可将氮的氧化物还原为氮气.已知:图1结合①中信息,尿素还原NO (g )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2CO (NH 2)2(s )+6NO (g )=5N 2(g )+2CO 2(g )+4H 2O (l )△H=﹣1804.7KJ/mol .③密闭容器中以等物质的量的NH 3和CO 2为原料,在120℃、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尿素:CO 2(g )+2NH 3(g )═CO (NH 2)2 (s )+H 2O (g ),混合气体中NH 3的物质的量百分含量[φ(NH 3)]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则a 点的正反应速率v 正(CO 2) > b 点的逆反应速率v (逆)(CO 2)(填“>”、“=”或“<”);氨气的平衡转化率是 0.75 .(2)NO 2会污染环境,可用Na 2CO 3溶液吸收NO 2并生成CO 2.已知9.2g NO 2和Na 2CO 3溶液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0.1mol ,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NO 2+CO 32﹣=NO 3﹣+NO 2﹣+CO 2 ;恰好反应后,使溶液中的CO 2完全逸出,所得溶液呈弱碱性,则溶液中存在的所有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是c (Na +)> c (NO 3﹣)>c (NO 2﹣)>c (OH ﹣)>c (H +) .【分析】(1)①化学平衡常数是指: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到达平衡时,生成物的浓度系数次幂之积与反应物的浓度系数次幂之积的比,固体、纯液体不需要在化学平衡常数中写出;a .混合气体中只有氨气、二氧化碳,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定值2:1,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b .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c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逆向移动;②尿素在一定条件下可将氮的氧化物还原为氮气,反应方程式为:2 CO (NH 2)2(s )+6 NO (g )=5 N 2(g )+2CO 2(g )+4 H 2O (l ),已知:①CO (NH 2)2 (s )+H 2O (l )⇌2NH 3(g )+CO 2(g )△H=+133.6kJ/mol ,由图可得热化学方程式:②4NH 3(g )+6 NO (g )=5 N 2(g )+6H 2O (l )△H=﹣2071.9 kJ/mol ,根据盖斯定律,①×2+②可得:2 CO (NH 2)2(s )+6 NO (g )=5 N 2(g )+2CO 2(g )+4 H 2O (l );③a 点未到达平衡,反应继续向正反应进行,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到b 点平衡状态时正逆速率相等;设NH3和CO2的起始物质的量为1mol,平衡时氨气转化率为x,表示出平衡时各组分物质的量,结合氨气的体积分数20%列方程计算;(2)9.2gNO2的物质的量为:=0.2mol,Na2CO3溶液完全反应生成CO2时转移电子0.1mol,反应中只有N元素化合价变化,则N的化合价分别由+4价变化为+5价和+3价,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O2+CO32﹣=NO3﹣+NO2﹣+CO2,在碱性溶液中应生成NaNO3和NaNO2,二者浓度相等,NO2﹣水解溶液呈碱性.10.工厂中用稀硫酸浸泡某矿石后的溶液中,除了含有大量硫酸外,还含有少量NH4+、Fe3+、AsO43﹣、Cl﹣.为除去杂质离子,部分操作流程如下图:请回答问题:(1)用稀硫酸浸泡某矿石后的溶液中,硫酸的浓度为4.9gL﹣1,则该溶液的pH约为1(2)NH4+在用稀硫酸浸泡某矿石后的溶液中以(NH4)2SO4和NH4Cl形式存在.现有一份(NH4)2SO4溶液,一份NH4Cl溶液,(NH4)2SO4溶液中c(NH4+)恰好是NH4Cl溶液中c(NH4+)的2倍,则c[(NH4)2SO4]<c(NH4Cl)(填:<、=或>)(3)向废液中投入生石灰(忽略溶液温度的变化),溶液中c(NH3H2O)与c(OH﹣)的比值(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减小(4)投入生石灰调节pH到2~3时,大量沉淀主要成分为CaSO42H2O[含有少量Fe(OH)],提纯CaSO42H2O的主要操作步骤:向沉淀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3洗涤、(5)25℃,H3AsO4电离常数为K1=5.6×10﹣3 ,K2=1.7×10﹣7,K3=4.0×10﹣12.当溶液中pH 调节到8~9时,沉淀主要成分为Ca3(AsO4)2①Na3AsO4第一步水解的平衡常数数值为: 2.5×10﹣3②已知:AsO43﹣+2I﹣+2H+═AsO33﹣+I2+H2O,SO2+I2+2H2O═SO42﹣+2I﹣+4H+.上述两个反应中还原性最强的微粒是SO2.【分析】硫酸废液中含有大量硫酸外,还含有少量NH4+、Fe3+、AsO43﹣、Cl﹣,加入生石灰,调节pH2~3,大量沉淀主要成分为CaSO42H2O[含有少量Fe(OH)3],滤液加入生石灰调节pH8~9,生成Ca3(AsO4)2沉淀,滤液主要含有(NH4)2SO4和NH4Cl,(1)硫酸的浓度为4.9gL﹣1,结合c==计算;(2)根据c(NH4+)越大,NH4+水解程度越小判断;(3)随着向废液中投入生石灰,c(OH﹣)增大,c(NH3H2O)减小;(4)提纯CaSO42H2O,可加入稀硫酸溶解Fe(OH)3,并洗涤、干燥;(5)①依据水解常数与电离常数及Kw的关系计算;②根据还原剂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判断.三.【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11.淡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水质优劣直接影响人体健康.天然水在净化处理过程中加入的混凝剂可以是明矾、硫酸铝、硫酸铁、硫酸亚铁(填一种物质的名称).但混凝剂难以清除溶解于水中的有机物、无机物、微生物,混凝剂沉淀后还需要消毒、杀菌.(2)硬水软化的方法通常有加热煮沸法、药剂软化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析法.在使用离子交换法时,NaR型离子交换树脂使用一段时间后逐渐失去交换能力,将树脂置于5%~8%的食盐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即可再生.在洗涤用水硬度较大时,洗衣粉与肥皂相比洗衣粉洗涤效果更好.(3)硬度为1°的水是指每升水含10mg CaO或与之相当的物质(如7.1mg MgO).若某天然水中c(Ca2+)=1.2×10﹣3mol/L,c(Mg2+)=6×10﹣4mol/L,则此水的硬度为10°.(保留整数)(4)若(3)中的天然水还含有c(HCO3﹣)=8×10﹣4mol/L,现要软化10m3这种天然水,则需先加入Ca(OH)2740g,后加入Na2CO31484g.(5)如图是电渗析法淡化海水的原理图,其中,电极A接直流电源的正极,电极B接直流电源的负极.①隔膜A是阴(填“阴”或“阳”)离子交换膜.②某种海水样品,经分析含有大量的Na+、Cl﹣,以及少量的K+、SO42﹣.若用上述装置对该海水进行淡化,当淡化工作完成后,A、B、C三室中所得溶液(或液体)的pH分别为pH a、pH b、pH c,则其大小顺序为pH a<pH b<pH c.【分析】(1)混凝剂是溶液中水解生成胶体的盐类,净水作用是吸附悬浮杂质使其聚沉达到净化目的;除去难溶物后还有消毒、杀菌;(2)软化水是除去钙镁离子;用一定浓度的食盐水浸泡可以使NaR型离子交换树脂再生;硬水中肥皂易生成沉淀;(3)依据硬度为1°的水是指每升水含10mgCaO或与之相当的物质(如7.1mgMgO),将水中的Ca2+、Mg2+质量折算成CaO的质量计算得到;(4)硬水软化需要把钙离子和镁离子全部沉淀,加入氢氧化钙和镁离子、碳酸氢根离子反应,加入碳酸钠沉淀钙离子;(5)①阴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阴离子自由通过,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自由通过;电解池的阴极是氢离子放电,阳极是氢氧根离子放电;②电极A为阳极,电极B为阴极,电解池的阴极是氢离子放电,阳极是氢氧根离子放电.四.[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2.已知:G、Q、R、T、X、Y、Z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G的简单阴离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Q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两倍,X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与最内层电子数相同;T2R的晶体类型是离子晶体,Y原子基态3p原子轨道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其单质晶体类型属于原子晶体;在元素周期表中Z元素位于第10列.回答下列问题:(1)Z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84s2.(2)X以及与X左右相邻的两种元素,其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Na<Al<Mg.(3)QR2分子中,Q原子采取sp杂化,写出与QR2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的化学式:N2O(或CS2等).(4)分子式为Q2G6R的物质有两种,其中一种易溶于水,原因是乙醇分子与水分子形成氢键;T的氯化物的熔点比Y的氯化物的熔点高,原因是氯化钠属于离子晶体,四氯化硅属于分子晶体,离子晶体的熔点一般高于分子晶体.(5)据报道,由Q、X、Z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晶体具有超导性,其晶体结构如右图所示.晶体中距每个X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Q原子有2个.【分析】G、Q、R、T、X、Y、Z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G 的简单阴离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则G为氢元素;Q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两倍,则Q原子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故Q为碳元素;X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与最内层电子数相同,原子序数大于碳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2,应处于第三周期,故X为Mg元素;T2R的晶体类型是离子晶体,T为+1价、R为﹣2价,结合原子序数可知,T为Na元素、R为氧元素;Y原子基态3p原子轨道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其单质晶体类型属于原子晶体,则Y为Si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Z元素位于第10列,则Z为Ni元素,据此解答.五.【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3.共聚法可改进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性质,高分子聚合物P的合成路线如下:(1)B的名称为1,2﹣二溴乙烷,E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醚键、碳碳双键.(2)I由F经①~③合成,F可以使溴水褪色.a.①的化学方程式是;b.③的反应类型是氧化反应.(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填序号).a.C可与水任意比例混合b.A与1,3﹣丁二烯互为同系物。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化学期末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2分)21.(6分)(1)CO2H2O Na2CO3 (各1分)(2)Na2CO3 + CO2 + H2O = 2NaHCO3(2分)不是(1分)22.(12分)(1) MnO2 + 4H+ + 2Cl—Cl2↑+ Mn2+ + 2H2O(2分);MnO2(1分);2(1分);2(1分);(2)SO2+Cl2+2H2O=4H++SO42—+2Cl—(2分);(3)白烟(1分),HCl + NH3 = NH4Cl(2分)。
(4)2HCl + NaClO = Cl2↑+ H2O + NaCl(2分)23.(8分)(1)NO2NH3(各1分)(2)3NO2 + H2O = 2HNO3 + NO(2分)(3)NH4+ + OH—NH3↑+ H2O(2分)(4)4NH3 + 5O24NO + 6H2O(2分)24.(6分)一定有Na+、SO32—、SO42—,可能有Cl—、HCO3—。
Ba2++SO42—=BaSO4↓(各2分,注:前两空只要有错不得分,写不全扣1分)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25.(6分)(1)①④⑥(1分)2NH4Cl+Ca(OH)22NH3↑+CaCl2+2H2O(2分)碱石灰(1分)(2) CaO或NaOH或碱石灰(1分)浓氨水(1分)26.(12分)(1) 3Fe + 4H2O(g) Fe3O4 + 4H2(2分);(2)排除E中的空气,防止氢气与氧气混合加热时发生爆炸(1分)(3)黑色氧化铜变红,玻璃管右端出现无色液滴(2分)(4)①硫氰化钾(KSCN)(1分);溶液变红(1分)②2Fe3+ + Fe=3Fe2+(2分)(Fe3 O4 + 8H+=2Fe3+ + Fe2+ + 4H2O ;Fe + 2H+=Fe2++ H2↑若多写不扣分)③5Fe2++MnO4—+8H+=5Fe3++Mn2++4H2O(2分)④Cl2或H2O2(1分)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0分)27.(4分)解:3Cu + 8HNO3 = 3Cu(NO3)2 + 2NO↑+ 4H2O………………(1分)3×64g 8 mol 2×22.4L19.2 g c(HNO3)·0.5L V(NO)…………………………(1分)c(HNO3) =1.6mol/L…………………………………………………………(1分)V(NO)= 4.48L………………………………………………………………(1分)28.(6分)5.8(2分)0.5(2分)0.6(2分)。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可能用到的数据:H-1 N-14 C-12 O-16 S-32 Na-23 Mg-24 Al-27 Fe-56 Ba-137 I卷(共55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 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2.右图为农夫山泉矿泉水瓶上的部分说明文字,列出了该饮用天然水理化指标,这里的钙、镁、钾、钠是指() A.元素 B.原子 C.单质 D.分子 3.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 ①氢氧化钠 ②硫酸钡 ③铜 ④蔗糖 ⑤二氧化硫 ⑥浓盐酸 A.①② B.①②⑤ C.④⑤ D.①②⑥ 4.若NA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1 mol Cl2作为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为NA B.在0 ℃,101 kPa时,22.4 L氢气中含有NA个氢原子 C.14 g氮气中含有7 NA个电子 D.NA个一氧化碳分子和0.5 molCH4原子数相同 5.常温下,在下列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酸性溶液:Na+、Fe2+、AlO、SO B.滴加石蕊试剂呈红色的溶液:Na+、Al3+、SO、Cl- C.无色透明溶液:MnO4-、SO、K+、NO D.强碱性的溶液:CO、NH、Cl-、Ca2+ 6在10-9 m~10-7 m范围内,对原子、分子进行操纵的纳米超分子技术往往能实现意想不到的变化。
如纳米铜颗粒一遇到空气就会剧烈燃烧,甚至发生爆炸。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纳米铜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B.纳米铜颗粒比普通铜更易与氧气发生反应 C.纳米铜与普通铜所含铜原子的种类不同 D.纳米铜无需密封保存 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钠和冷水反应: Na+2H2O=Na++2OH-+H2 ↑ B.金属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Al+2OH-=AlO+H2↑C.金属铝溶于盐酸中:2Al+6H+=2Al3++3H2↑? D.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Al3++ 3OH- Al(OH)3↓ 8.今有0.1 mol/L Na2SO4溶液300 mL,0.1 mol/L MgSO4溶液200 mL和0.1 mol/L Al2(SO4)3溶液100 mL,这三种溶液中硫酸根离子浓度之比是( ) A.1∶1∶1 B.3∶2∶2 C. 3∶2∶3 D.1∶1∶3 9.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A.浓盐酸与铁屑反应:2Fe+6H+=2Fe3++3H2↑ B.明矾溶于水产生Al(OH)3胶体:Al3++3H2O=Al(OH)3↓+3H+ C.Ca(HCO3)2溶液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 HCO+Ca2++OH-=CaCO3↓+H2O D.Na2O2溶于水产生O2:Na2O2+H2O=2Na++2OH-+O2↑ 10.下列各组中的两物质相互反应时,若改变反应条件(温度、反应物用量比),化学反应的本质并不改变的是( ) A.Na和O2 B.Ca(OH)2溶液和CO2 C.Zn和稀硫酸 D.AlCl3和NaOH 11.R、X、Y和Z四种元素,它们常见的化合价均为+2价,且X2+与单质R不反应;X2++Z=X+Z2+;Y+Z2+=Y2++Z。
河北省正定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一化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二、填空题21. (每空1分,共9分)Ⅰ A 漏斗; B 蒸馏烧瓶;C 冷凝管; D 分液漏斗 Ⅱ ⑴100 mL 容量瓶(未写100 mL ,不给分) ⑵11.7 ⑶①③⑤②④ ⑷偏低 偏高 22. (15分) (1)① C (1分)② D (1分)③ S + HNO 3(浓)—SO 2 ↑+NO 2 ↑+H 2O (2分)FeSO 4 + HNO 3(浓)—Fe 2(SO 4)3 + Fe (NO 3)3 + N 2O ↑+H 2O (2分) (2) ①酸性碱性(各1分)②I 2SiO (1分)II3)(OH Fe 和2)(OH Mg (各1分,共2分)③O H SiO Na NaOH SiO 23222+=+(2分)O H NaAlO NaOH O Al 223222+=+(2分)23. (8分)(1)+Ag 、+2Ba 、+4NH (各1分,共3分) +3Fe (1分)(2)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紫色火焰(各1分,共2分)(3)O H NH OH NH 234+↑∆+-+(2分) 24.(9分) (1)CO 2(1分)(2)HCO 3-+ OH -= CO 32-+ H 2O (2分) (3)2CO 2 + 2Na 2O 2=2Na 2CO 3 +O 2(2分)(4)①Na 2CO 3和NaHCO 3(2分)② 2.65(2分)三、实验题25. (11分)(1)利用生成的二氧化碳赶尽整个装置内的空气,避免对NO的检验造成干扰。
(2分)C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分)(2)3Cu + 8H+ + 2NO3- == 3Cu2+ + 2NO↑ + 4H2O (2分)2NO+O=2NO(2分)(3)E中无色气体变为红棕色(2分)22(4)吸收多余的氮氧化物,防止污染空气(2分)四、计算题26. (4分) 0.04mol27. (4分) 2:3(计算过程略)。
河北省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理科)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3O2 2CO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X 的化学式是C2H4B . 该反应属于置换C . O 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D . CO 2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22. (2分) (2016高一下·襄阳月考) 下列除杂方案错误的是()选项被提纯的物质杂质除杂试剂除杂方法A C2H5OH(l)H2O(l)新制的生石灰蒸馏B NH4Cl(aq)Fe3+(aq)NaOH溶液过滤C Cl2(g)HCl(g)饱和食盐水、浓H2SO4洗气D NaCl(s)Na2CO3(s)盐酸蒸发结晶A . AB . BC . CD . D3. (2分) (2019高一上·鹤岗期中) VL Fe2(SO4)3溶液中含有a g Fe3+ ,取此溶液0.5VL,用水稀释至2VL,则稀释后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A .B .C .D .4. (2分) (2016高一上·沭阳期中) 实验室里有4个药品橱,已经存放以下列试剂:药品橱甲橱乙橱丙橱丁橱药品醋酸,乙醇CuSO4•5H2O,MgCl2白磷,硫黄镁条,锌粒实验室新购进一些碘化钾,应该将这些碘化钾放在()A . 甲橱B . 乙橱C . 丙橱D . 丁橱5. (2分) (2016高一上·广州期中) 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有关的是()①豆浆加入盐卤做豆腐②在河流入海口易形成沙洲③油水混合会分层④工厂采用静电除尘⑤CuSO4与NaOH溶液混合产生沉淀⑥血液透析.A . ①②④⑥B . ①②③⑤C . ③④⑤⑥D . 全部6. (2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明矾是常用的净水剂,可以杀菌消毒。
B . 分别向澄清石灰水溶液、氯化钙和偏铝酸溶液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过程中都有白色沉淀产生。
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e-20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Cu-64 Fe-56 卷I (共5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40分) 1.“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应该分类回收。
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制的易拉罐、铜导线等可以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它们属于( ) A.氧化物 B.盐 C.碱 D.金属或合金 2.现有3组混合物:①苯和水 ②汽油和柴油 ③碘和氯化钠溶液,正确的分离方法依次是( ) A.分液、萃取、蒸馏 B.萃取、蒸馏、分液 C.分液、蒸馏、萃取 D.蒸馏、萃取、分液 3.用NA表示阿伏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标准状况下,22.4 L H2O含有的分子数为NA B.常温常压下,1.06 g Na2CO3含有的Na+离子数为0.02 NA C.通常状况下,NA 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 L D.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NA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从1 L 1 mol·L1的NaCl溶液中取出10 mL,其浓度仍是1 mol·L1 B.制成0.5 L 10 mol·L-1的盐酸,需要氯化氢气体112 L(标准状况) C.0.5 L 2 mol·L1 BaCl2溶液中,Ba2和Cl总数为3×6.02×1023 D.10 g 98%硫酸(密度为1.84 g·cm3)与10 mL 18.4 mol·L1硫酸的浓度是不同的 5.下列物质的分类合理的是 ( ) A.碱性氧化物: Na2O、CaO、MgO、Na2O2 B.碱: NaOH、KOH、Ba(OH)2、Na2CO3 C.铵盐: NH4Cl、NH4NO3、(NH4)2SO4、NH3·H2O D.氧化物: CO2、NO、SO2、H2O 6. 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 A.向豆浆中加入盐卤做豆腐 B.一束平行光线射入蛋白质溶液中,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束光亮的通路 C.黄河入海口形成了三角洲 D.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一段时间后,石灰水变浑浊 7.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5.6 g铁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 NA B.100 mL 2.0 mol/L的盐酸与醋酸溶液中氢离子均为0.2 NA C.标准状况下,22.4 L氦气与22.4 L氯气所含原子数均为2 NA D.16 g氧气和16 g臭氧所含的原子数均为NA 8.将氯化铁饱和溶液逐滴加入沸水中,制得氢氧化铁胶体,为了除去其中所含的盐酸得到较纯净的氢氧化铁胶体,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入NaOH溶液进行中和 B.加入AgNO3溶液反应后过滤 C.插入石墨电极,通入直流电进行电泳后再过滤 D.装入半透膜袋内,将此袋浸入蒸馏水中,每隔几分钟更换一次蒸馏水 9.在某无色透明的碱性溶液中,能共存的离子组是( ) A.Na+、K+、SO42-、HCO3- B.NH4+、K+、SO42-、NO3- C.Na+、K+、Cl-、NO3- D.Fe3+、K+、SO42-、Cl- 10下列数量的物质中含原子数最多的是( ) A.0.4 mol氧气 B.标准状况下5.6 L二氧化碳 C.4 oC时5.4 mL水 D.10 g氖气 11.某同学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下列情况会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 ) A.向容量瓶中加水时俯视刻度线 B.所用NaOH已经潮解 C.容量瓶中有蒸馏水 D.溶解后未经冷却就转移到容量瓶进行定容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态HCl不导电,所以HCl是非电解质 B.NH3、CO2的水溶液均导电,所以NH3、CO2均是电解质 C.铜、石墨均导电,所以它们都是电解质 D.蔗糖在水溶液中和熔融时均不导电,所以是非电解质 13.下列变化需加入氧化剂才能完成的是( ) A.MnO2B.CO2 C.S2HS-D.BrBr2 14. 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OHˉ 有沉淀析出,加入H+ 能放出气体的是( ) A.Na+、HCO3、Ca2、Cl B.Ba2+、K+、OH、NO3 C.H+、Fe3+、NH4+、SO42 D.Mg2+、Na+ 、Cl-、CO32 15.下列实验设计方案中,可行的是( ) A.用加入适量铁粉的方法除去Cu(NO3)2溶液中混有的AgNO3 B.用洗气瓶中的NaOH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 C.向某无色未知溶液中仅加入BaCl2溶液,以检验未知溶液中的SO42- D. 16.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石灰石与盐酸反应:CaCO3+2H=Ca2+CO2↑+H2O B.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6H=2Fe2+3H2O C.氢氧化铜溶于盐酸:OH+H=H2O D.铁屑溶于稀硫酸溶液:2Fe+6H+=2Fe3+3H2↑17. 混合气体由N2和CH4组成,测得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00g/L,则混合气体中N2和CH4的体积之比为( ) A. B.14 C.41 D.87 18.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只能表示一个化学反应的是( ) ① Fe + Cu2+=Fe2+ + Cu ② Ba2+ + 2OH- + 2H++ SO42-=BaSO4↓ + 2H2O ③ Cl2 + H2O=H+ + Cl- + HClO ④CO32- + 2H+=CO2↑ + H2O ⑤ Ag++ Cl-=AgCl↓ A.只有③ B.②③ C.③⑤ D.①④ 19.金属加工后的某废液中含2%~5%的NaNO2,它是一种环境污染物。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Na:23 Mg:24 Al:27 Fe:56 Cu:64 Zn:65第Ⅰ卷(共4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是A.Cu丝B.熔融的MgCl2C.NaCl溶液D.蔗糖2.关于硅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且是制造光缆的主要材料B.SiO2不溶于水,也不溶于任何酸C.可以用焦炭还原二氧化硅生产硅:SiO2+CSi + CO2↑D.SiO2是酸性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和氧化钙反应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1.2L O2所含分子数约为3.01×1023个B.两个体积相同的容器,一个盛有NO,另一个盛有N2和H2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气体原子总数一定相等,分子总数和质子总数也相等。
C.等质量的O2和O3中所含的氧原子数目相等。
D.将98g H2SO4溶于500ml水中得到的溶液的浓度为2.0mol/L4.在碘化钾水溶液中加入少量氯水充分反应,并将反应后的溶液分成四份于试管中,编号为I、II、Ⅲ、Ⅳ,分别加入苯、CCl4、酒精、NaCl溶液,振荡后静置,下列关于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I中溶液分层.上层无色B.Ⅱ中溶液分层,下层紫红色C.Ⅲ中溶液分层,下层呈棕色D.Ⅳ中溶液不分层,溶液由棕色变成黄绿色5.不属于氮的固定的变化是()A.氨催化氧化制硝酸B.由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C.镁条在氮气中燃烧D.豆科植物的根瘤固氮6.下列实验设计方案中,可行的是()A.用加入适量铁粉的方法除去Cu(NO3)2溶液中混有的AgNO3B.用洗气瓶中的NaOH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C.向某无色未知溶液中仅加入BaCl2溶液,以检验未知溶液中的SO42-D.用加热的方法提纯含有少量碳酸氢钠的碳酸钠7.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区别,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溶液呈电中性,胶体带有电荷B.溶液中溶质粒子能通过滤纸,胶体中分散质粒子不能通过滤纸C.溶液中通过一束光线没有特殊现象,胶体中通过一束光线出现明显光带D.溶液稳定,放置后不会生成沉淀;胶体不稳定,放置会生成沉淀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过氧化钠溶于水:2O22-+2H2O == 4OH- +O2↑B.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CO32-+2H+=CO2↑+H2OC.硫酸铜与Ba(OH)2溶液反应:Cu2+ + 2OH-=Cu(OH)2↓D.碳酸氢钠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HCO3-+OH-= CO32-+H2O9.下列物质能直接用金属和卤素单质化合得到的是① CuCl2 ②FeCl2③FeBr2④MgCl2⑤FeI3⑥ FeI2A.①③⑥B.①④⑥C.①②③④⑥D.①③④⑥10.某学生配制0.1mol·L-1NaOH溶液100mL,下列操作会造成实际浓度偏高的是(A.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标线B.把烧碱固体放在纸上称量C.未冷却就将溶液转移至容量瓶D.使用的NaOH在空气中部分变质二、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1.如图所示:2个甲分子反应生成1个丙分子和3个乙分子,对此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1个乙分子中含有3个A原子B.该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C.反应生成的丙物质属于单质D.化学反应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考点:化学基本反应类型.分析:图示可以推出甲、丙的化学式可分别表示为A3B、B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可知3个乙分子中共含有6个A原子,则乙的化学式可表示为A2;分子由原子构成,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分子,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化合物分子.解答:解:A、据图可知,甲、丙的化学式可分别表示为A3B、B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都不变,可知3个乙分子中共含有6个A原子,即每个乙分子中含有2个A原子,则乙的化学式可表示为A2.用化学方程表示这个化学反应为:2A3B═3A2+B2,由一种分子变成了两种分子,故A错误;B、由一种分子变成了两种分子,属于分解反应.故B正确;C、丙物质的分子由2个B原子构成,即物质丙由元素B组成的单质;故C正确;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属于微观示意图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能够根据微观的分子结构分析物质的组成,然后结合相关的知识逐项分析;注意质量守恒定律和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区别.2.电化学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A.暴雨后遭洪水浸泡的铁门生锈是因为发生化学腐蚀B.白铁皮(铁镀锌)表面有划损时,不能阻止铁被腐蚀C.废弃的干电池不能随意丢弃,但可以土埋处理D.不能将铁制自来水管与铜制水龙头连接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A.钢铁中含有C、Fe,C、Fe和水溶液构成原电池,原电池中的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B.原电池中,作负极的金属加速被腐蚀,作正极的金属被保护;C.电池中的重金属盐和电解质都可污染环境;D.Fe、Cu和水构成原电池,Fe易失电子作负极,Cu作正极,负极金属加速被腐蚀.解答:解:A.钢铁中含有C、Fe,C、Fe和水溶液构成原电池,原电池中的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所以Fe发生电化学腐蚀而不是化学腐蚀,故A错误;B.原电池中,作负极的金属加速被腐蚀,作正极的金属被保护,Fe、Zn和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时,锌易失电子作负极,Fe作正极,所以Fe被保护,故B错误;C.电池中的重金属盐和电解质都可污染环境,用土埋处理,会污染土壤、地下水,故C错误;D.Fe、Cu和水构成原电池,Fe易失电子作负极,Cu作正极,负极金属Fe加速被腐蚀,所以不能将铁制自来水管与铜制水龙头连接,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以原电池原理为载体考查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把握原电池原理是解本题关键,可以利用原电池原理或电解原理保护金属,题目难度不大.3.某化学兴趣小组用铝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以下能够加快该反应速率的是( )①用98%的浓硫酸代替稀硫酸②加热③改用铝粉④增大稀硫酸的体积⑤加水⑥加入少量硫酸铜.A.全部B.②③⑥C.①②③⑥D.②③④⑥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根据升高温度、增大物质的接触面积、构成原电池等可加快反应速率,并注意利用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来解答.解答:解:①因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则铝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而得不到氢气,如在常温下,发生钝化反应,故错误;②加热能使反应速率加快,故正确;③改用铝粉,固体表面积增大,反应速率增大,故正确;④增大稀硫酸的体积,如浓度不变,则反应速率不变,故错误;⑤加水,溶液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小,故错误;⑥加入少量硫酸铜,铝置换出铜,形成原电池反应,反应速率增大,故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注意温度、浓度、压强、接触面积及构成原电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即可解答,难度不大.4.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组合是( )①氚:H ②S2﹣:③Na2O2:png_iVBORw0KGgoAAAANSUhEUgAAAJAAAAAsCAYAAACKTjG2AAAAAXNSR0IArs4c6QAAAARnQU1BAACxjwv8Y QUAAAAJcEhZcwAADsMAAA7DAcdvqGQAABWTSURBVHhe7VwHXFdV+wdBpoKIAzNz/J1luN7KQan5uneZmqXmP8PK ysydOFqomWWZaeTI0hRFBU1RnDlz4kBworJB2cj4re/7POfc+xssERzlh6+e+7v3jOee8zzf+zznnHvVCuUoRxlQTqBylAnlBHoc YFCSArPTB45yAj0OMCOQnpJOnj4UlBPocYAZgcxOHwrKCfQYgAmjNxhgoGTMeEgoJ9C/GUSYvLw8eSou6ShORNZDQTm B/kVgXrCnAbQ4uH8P+g0YiPZeXlj888/I0WglbwSJHh6Dygn0L4KcIOsRf+UMmtZ7Ei926YpRI0fAzd0Dm7bulgQjcj1MF1ROoH 8RaJZDzkWPqKtX8NXcuYi9lQhtZjLq1muI7374xVjrYeKREUiv14uk09EzpfxqtVpoNJoiE8d440TxMQCPl+cwhY2VE5ep+uG6er 0OBr0SqgR0mDHhIzxVtz7Onr0gynS6bGh1rCeOZA9eX4/UA6WkpGDMmDHo0qULevXqJVKPHj0KpK5du4p6GRkZjxWBAgI C0K1bN3Tv3r3AmHv27Cl+uYzHv3PnTmpBhNBTojONJgsTJ3wA9+p1sHbTZiFv0YI5aNPaEwNfHYaEhCSR91gTKDExEY0aNYKVlRW8vb2xadMmrF+/vkDy9/fHjh07kJubq7QsGqwuS5Xp6Zq31opSJOUXo2Q2gJ6MZmrPvyZ5HFLk7ESCHn4q4TJTXlG4d OkS1q1bJ8aXf8xMrpUrV6JmzZpCP8uWLRNtRFfJ08yZNQk1q7vj26WrEJV4G5kZWdgeuBETxo/DnHnf0cOZJuo/aDxyAnl6ego FrV69WsktGygw0lEalxUtfoTBiyARk4NCRFFgAum0GnkO+SvAxBHiFNkUXhhcQ8fnBvNQUzpwCGvdurXQD5NJRdjpv+HuY CvyPZ6oiyquteFHRHoU+McQSH3Cyg4DYqMvY+qEcRjYfyD8Vq1BJi1xpbUNCA09gVGjRmDw0NcRsvcA2b14Agmi6HIQEhy I1157BW+PGYvQ8MtKGRk5NxPLf/mB7tUf03xmIzL+llxqE4GKkV oiJCcno2XLlhYEYkKfDz2Ozz6dhBmfTsXEydMwaaIPDh86 JsolykrdkuMxJJAeX/h8LGRysnephYOnzouSvOw0DOzT3Vj2TOsOiImXc4XidB5/4xI8G9Uztuv/+hjkKaQ7/NcOONtXMJbNnLN Q5PNeTRE+r8QolEDC00lvVwAPjzdGPIYE0mH82JFGg1rZuGPP0TOiJCczES+3lSGB05ON2uB6XKIoE8ovwgCRl8PwVHU3Y 7vOvYcjRyFQyJ/rjPmcPp4+R+QzgWjdeN8JJMnzCJhSBO5KIMuu0pWI/aw8LlGSeioOPGmliSefkbtll8u54pkR7Uy4NwIZbyKgX lnmMihMnTqCPj17oHHjZpjy6edIu8OTb66Vi22b1qLd823Q3LMVlq5cC42YICvFlJQfBXymhyYvGz9+9zVaNH8Gbdu+jG27D8ti Ks9IjcYnH3uLxUCf/kNx5mKkIkNHFJJjF/IKntwVvEotSCCpQ1WKlCS0Lc6MUAo5mkqL8AXXKaxPlpC1Lf+okO1IjpJVLIEKy qcriu0iCUooHZe9VPI49hvAb2jy9DSlVJ7UHD7o5KRWxYMgkLpszcnJQVxcnDjPj9TUVNymp7sgzNRlPJj6nJSUhPT0dOWKwe WyTmzcDeMqUe0Dl1nIE/kl9yCFE+juML8V/wpPyEbXyQxjOZuGf/OBFyJsQzXxw2DQ0gNBdfO4IS9OeO5IsCQQ51kkJodpwP J+aiFfKUnU43NJLGOpQYOzhw/gS9+vEXr9hirGiLKFMHNhap/oyAoS2jGBN+JUyHdJhUGV odQV1eggxlVUGyoR+uEkwfcyJ5 CUp14LrV AqWp45ykIgQXs6Efbmc+W2XCZtSBmsFz7Nh8JUtGnVCgwePBJnrt2UGcKJGIogkBl40magG5kbQajMuDfC+SyME yuP64ruC6xc+A0pwAab9h9QcqiV0sN7IZCpa/RU6PhJNxlNlAhDq3Xol+6h7uDmh9HISmW5l2MujyHHYq5MbmMihwnqvVQdq df5odfnySV+CWFOoF9//VXJvTuYIFp6eM3BPBc7FoLwd4EYIh9MdedPm4AK1o44eOGKksMogkC5ObmIjopGSmq6QhZSDoW fjJQkREXdRHpOHjSsTK7MHRJ7HuKuZEcNecp0JCTcRFxMDBZ+PhuODk7w2+CPWLq+dYuWuYpyS0cgMioZIinmKr6f9yU WfDULcTdNg5J1LMGT0Zs3byKRQpAK3tFVK/MrAr0hD/v27MCsqZOw4Y+V0GoyJREKEagjXURHRwmZd+6I4GxxY+YYp/ S0FPgt+ga+s6fhQthxKiHdFEKsolB6D8RkzkNiTJTYwT53+YronngVYshFePgZ7Nq3F7czsmSD/ODOU19zc2/j0KE92BuyC2PeG AJnZ1d8s8QP23btwrkLF4VME4H4SnmKTx48RMvWRujRZyBiUjKFj2E2Lpr/JZo0bY7dR08p+uISE0s5POiJTFkZMXilf3dUc3d HrcqV4VCxIqrUqo4a7lXFKwnVK5SFQJPHvS/acXpr2GCa6Mr5B/eI1CfOkxJj8em0qXj66WdQs4YHmjRohDHe3jgfcVGUS0vL/l +6FIGG9esIeZXtKyJos7/IF/elg3xydfhrdwj69RuAJ2rXhkeNmmj3QjssWeyH7Gx1s5H+iLoGfLtgvrGPL3k9R3OvJGUMJUNpPZD sNRD0+2rY2lijZbv2iE7iOR/n5+KDd9+Ck3st7D+n6MHMhiZokBB/Cc96NoQ13d/J2goVKtrCpqKN6M97H00WtSwJRMIZx4KD UUUZuM+chYp4LaZPHkd5zgjce0TkKJFWmU/JWnzMyU7B0u+/xvhx49CvUyc42jmgLxn5k48/wm+rV okXhIzSEQhkrAx0aN9et OPUoH4DMk6KKOMe6ehPWuJNDOz5sijv0KEjJk6YgmF9B4jrhs+0xPEL10R96LLFT/CO3bCxMu3nzPCZKfL5pnodEzIPe7auR i0XZ9g7umPkKG8xvuZN64v6H37ogzsa/thCElxPnnjIkCFGec6OTrh2TblnCVH6ECbx54oVsCHDc/uJPl8quTqMfXsoKlR+AiHGc KQlb5OFqNh4JCYkKJYkPWemIHjnBmz0X4fRA/rDwcUFsxcswMb1Afj7RKh4TC1DGLGOcWJnMGo5OIgbV/Wog1PKjWZ9O hkVHFywZf/f4johOhKfzfRBt+490LtXT8ybPx+xyWk0ABYth/H7j9+joo09thw6JK4ZpQlhQhwl/iETwXfBItjYucKqgiPGT5luJKW cmhmweO7nQu6w4e8gPSNTlFF cwqJvvhD5r7z5LjJoZWEgj8m9iY5PgtdLXajMDrXqNML+A/IhMfDSg/qbmnITbT2bEhFcsX7L blHGiI+9iE5e/4GNrTOCdv4l8kR4JKxdFwAnFw8hc+jrIyjcEVllUYlQlkk0Y9vKFeT92WM4wrXqEzh0TG6ofuA9CPZVamGf8hC FbN+ELh07klethwZ162LU6HdxLTKWSkyd/Wb6JNjYO+NQhPl0wWIORJUVd35855/wsK+EJs3/gwq21hg8ZBT4bcBsn2mwJSF b/joGLc0Dhr3aH/a2tvD2HoOBfXuLgU6aPVf1S5QMWOe3GPXrNcLWw6rXMqE0BGJjM83T6GkP3HMIG7bvRjIZRg5VHvPS U9G7Uzs4OlbFo ZNhIk+2BDJvXUfLxvXg6lEP56LlJiKHXu7ttehYrN64DUdDwxRJBNHMgAMhAeShrNC7/3DFTxOUSut/Xyz GMGa8jxw151Nix7X7yGmsCwxBwu1UUVfpRolQWgKp2LrSDw7k/Xv3GAIHeyf06jcCmZpcjH1/MOzcauFgeCQy05LR8YXWa EFhPmDjJkyfInfxp361QBm6HOTaZYvQs9cAnLhyXXooPWvBgkCUbSRQEKpXcMGkad9gxBuvksAK8A/cga8+/xz2dpXIA0kC bVz7GzYGrKcWehw7uBtVqrii26DhSKeYxtNqLU1MMxLjEX4pEvH89OWbQN4TgYzgIFHQCkaDE5ITr6PNs/VQt15zRMZy7O dJsvJO/k4yXunYTnjS3acjRH1eBMiRF4SUq8e6FfNEPz+c8oUxT73psX3b4Gprhx6DRiCLvI+xPD/MO1kCFL4TXXJsWbmEVk4 OWLJwFT56bxTJs cHydf74cJw3bKo2wN7wq9Bpc3H+xFGEHjtBC6coLPlhLuzsyWOOm4g7LIRsxi+jNZpsaLIp1JGn19AfuXK1 CGGsEJl5asdmVLNyxYzPVuByxAl4uFdCq+e9MOadsXB0ckfQ3qOiXuTVMEydMhnt2j6POh5VYW1tjd7DRiFNEIg8BRNSIY0 IjmXaSCQIA/DSWl2iirvIUzMKJN+6jJaedfHk/7XAlTgmUC51g3eGSUR2KgZ1ao+KdpUR/LfinWjOIh8euoF4siR4FSal6rDml7m SQFNnG/NUQhzfFwK3ivbo/spwZNDYxTxI+CkeO9eWH76LvitnJUGZPdCvRCArItBPtAK+EYa6td3R9GlP9OhFkaNaM+yN4Jf CefD/dRk6duiEqu7VUbWSnbjfsMlTIQK/nl/J6OQIuPO8yqaVHI+ML80m0bx6kMM7u30jali7YPwMP7rSY4HvBNiRUDc3D9i71 Mb2v04gLu4GWjzTGE7OVTBi5GjM8Z0F9xrV0efN0cgUYiRxGEUp7d5CGEmhJDuuw/nQwxg1bACGD+mLk0f3Uq46JCArLQ bd27dExco1ycvwSoPa8a44ISMlCi2b1YW7+5MIpTgvaEOxRpedg2WL5+HV3l3x2fQJtARPFCsvSRZg15b1sKV+9nj1NWQoeSoC1qwgQ1nh7Q+mCDrzXg+T/MaNCLw/+k0M7d8TIVvW0o001I+itFEQZZ0DbScC2dP8x/dHujfhp+9mCjva0nzNtUZDHLkSidAj O+Fmb4tnW7fFijV/IGDtz3Cp7ILhk2YoHog/YlEfJAZLN43B0gMpT/Op4CC4WxGBfJaK67Tbkej0XCsxkIo0e99x5AyOHggWCh 08dLioc+LoHri4VEbfN94Gb/aXRE33PAdSfrSaPAwdPFC049SlkxetzOREWQ5Ui29nfiLKRrzzMXI0JjL7fS89Se9XRyI9lwyqhO3 TJ0/DzdXFKHPZL0tEvk7ZZExJjIRno7pwdqYQvmu/KGOk0mqvcwdaEVrb4Y+gnVK9oo0ekyfJPnBq2uApJMbzxLTkKPsc6Ceat 1XEl4t+E9eZybHo8dILQl6l6rWJQFHYFegv5naj33kPyalp+GHeZ6J85Phpcq6neOGi7GkkkHy25ZL2yLYtQugHk+aLXMb2zf6Cv VbkErfSHCgl4RpebNGE4qUTOnbtCa/nW8G2gjVae/0XCdm0jFXaFYfSzYHkRmfnzrxiksZ5+unmxndUHKb4Ib91PQzdXmgjyrv3 GoR5Xy/Ae2+9CUe6rlWnCfadlCsS3mVn7Nl/ABUorKkyfX3lW3VeMUoVasjTLIervT3cqlTDh59MxNwvZqBTm2dF/WH/Pw7p2blS0URK3sEfOeItozw3t2q4zq9z7gHmBCrNPlDgKj+yoy3m/mgi357gQFSu4kQEqokDtApLS4rHgG6d4WjniIaNn0avTi+iWlU3d Os3GFniO6riYSSQZFk2Gd6AaxHhmDFxMrbukMtS7o82Lw0/LfoWE6bMQNjV6yL7clgoZs2cjnETJuLgwQNY8ctSfDZnHpLSS vbt8r0QiKVJifLov2Er6jbwhEftRli0dIWxnB8EnfIqJeZaBMa/7436derDpVJluFevggGDXseB42cVT0Xkob8cblIy0zHC+2NUqfYU2r7UFWERl0QNJpgcCh0oDG7bHICXacnr5uoOV6fKaNaoCfhd3+104fAJJFnMqSC2Apo+8xzcPRpgykxf5Gj5A3l555Kg9B6IQ7 YOcdeuYrP/JkRcvgEtjYP1otXkYNfeYGwK2oyYVBmMk5NuYnNgAAL/DEZqUhIO7t+N7VtDcCdHvhhnHfFPYchHIJ4uyc0wI1h7YsymySVDW0wsF9v1JVBUaQmkdulKFK3wrkWJwKuOUezrECHyjN3T4lZcNC6cP4NLN6/JuE4wGPgVBPeT/tLEmb1MRp 4WpyOuIu629Gb8taLwUMabS6F5OVm4evEKwsIuIinZ9HZeenEiLxlKbj4CUfG3ce7KDWRRh4V3LCWB7tUDaZXQrEJLfeKvI9TVE4Nr6JUQXRi4iHwpVeILmZcfZnOgh4/ShrC7ggZbxHjNwFopRjMquNiiCrcpBMJgqsz7g9ITqHCoGwz3E48hgQoa0Xhl9vSp KJFKCwnHMoePRZWVHWWdRD8MPIYEojifl4Lg4M1Y/NMinAu/KF21MKsWmam38Mea3+G3fAWFl0SlTEVhpuc8PeKiI7H Mbyn+WB+A5Cx155uDkgZh505h8eLF2LFnn5zniDJG2ah0vz3Qg8BjSCADVvothLOD3BBr2vx5hF+VH0HptFmY8tEYkc+p76B huJWRpZhZEqUwpNyOw4Be/1Xa2WKCjy80opEBF88fR9OG8oN7h0ruWLlGvsUvTl5JUe6B7oIH5YG8Rw42GtvKyhXBys55d mo82ns2U8qsUKN2Y1yNVj97ZWOzPyroNS6Fn0ZNV2dju7adByCbPA0jaMPvxnxOYz+ZIvLvF4FatZL7b+UEKgTmBLp/LlqH DWt+Ro2qVUiuNbw690Fk7G1Rotdk4SufSXCyt4N1BXuMfn8S0rPzJGV4EkwruIIEMiAjLQEjhwxERWvyMk5VMe+H5cayyKsX8ULrFmIM1Ws3QGCw+qa+7A TKzMxEmzZyL6ucQIWACdSsmfQI8+fPR0JCAmJiYgqk6Oho8SF8SSCW8bo7OHf2FIKCgpC YlCw+BhfLV0MudDlpOPTXXmzfGYLUOzlKmWionFhCZBMRMtNuIyT4Txw8dAS5Ki/EykuH+NibCAzaiNM03xKvMmQhpeI JxB/+89gKGzP/g4Dz58+jadOmQj/Ll6uk/WfhkRPoxRdfhJubG5o3bw4vLy+0b9++QHruuefg6+urtCoevFTNTwO5GchMYA8jzatCf GTPDdSUD5wl5zv5IOrzhp18/aOCs0vqd0JDQ8V/LFHYmDt06IC2bduidu3aQj9r18r3Wf80PDIC8SsC/rffkZGRiIiIwNmzZ3Hq1C mcPn3aIp08eVKkGzdK/hrA0t7C0vI0PyzIw+eF1zPl8pn0OpYimTKcOLNwGYWB/7cRdYz5x62mCxcuIDw8XHjgkuzuP2w8UgK pXybeX1gasViTqjYXYGIU0R8LAQpZLPL4QskvSsZ9wIPRV9nwSEPYPwtMAgtWlOOuAP4Hh+Up2Ahxe9oAAAAASUVORK 5CYILoj4HkvJjnvZE=④⑤⑥N2A.①③⑤⑥B.①③④⑤C.①⑤⑥D.②⑤⑥考点:电子式、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及名称的综合;核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①氚的质子数为1、质量数为3;②S2﹣的核电荷数为16,核外电子总数为18,最外层为8个电子;③过氧化钠为离子化合物,阴阳离子需要标出所带电荷,过氧根离子还需要标出最外层电子;④该形成过程中左边氯原子错误;⑤氨气分子中含有3个氮氢键,用短线代替所有共用电子对即为结构式;⑥氮气分子中含有氮氮三键,氮原子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解答:解:①氚的质子数为1、质量数为3,该核素可以表示为:H,故①正确;②S2﹣的核电荷数为16,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硫离子正确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故②错误;③Na2O2为离子化合物,化学式中存在1个过氧根离子和2个钠离子,过氧化钠的电子式为:,故③正确;④氯化钙为离子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物质的形成过程为:,故④错误;⑤氨气为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存在3个氮氢键,氨气的结构简式为:,故⑤正确;⑥氮气分子中含有氮氮三键,氮气的电子式为:,故⑥正确;根据分析可知,正确的为:①③⑤⑥,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电子式、结构式、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符号等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常见化学用语的概念及书写原则,明确离子结构示意图与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区别,试题培养了学生规范答题的能力.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B.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C.化学键是物质中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D.共价化合物中各原子都一定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考点: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与性质;化学键;共价键的形成及共价键的主要类型.分析:A.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且伴随能量变化;B.离子化合物中可能不含金属元素;C.化学键是相邻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D.共价化合物中各原子不一定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解答:解:A.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且伴随能量变化,只有化学键的断裂不发生化学反应,如电解质的熔融,故A正确;B.离子化合物中可能不含金属元素,如铵盐,故B错误;C.化学键是相邻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相互作用包含吸引力和排斥力,故C错误;D.共价化合物中各原子不一定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如氢化物等,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实质、化合物和化学键的关系、化学键的概念等知识点,侧重考查基本概念,注意不能根据是否含有金属元素判断离子化合物,易错选项是B.6.人们对未发现的第114号元素很感兴趣,预测它有良好的力学、光学、电学性质,它被命名为“类铅”.以下对“类铅”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最外层有6个电子B.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七周期C.主要化合价为﹣4价、+4价D.电解硝酸铜与硝酸“类铅”的混合溶液时首先会析出“类铅”考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114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七周期第ⅣA族,利用第ⅣA族元素的相似性和递变性来解答.解答:解:A.其最外层电子数为4,故A错误;B.原子结构中有7个电子层,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七周期,故B正确;C.该元素为金属元素,没有﹣4价,故C错误;D.因氧化性Cu2+的大于“类铅”离子,则电解硝酸铜与硝酸“类铅”的混合溶液时首先会析出Cu,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及元素周期律,明确同主族元素的性质的相似性及递变性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选项D为解答的难点.7.J、M、R、T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J、R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已知J元素最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M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JRA.M和T组成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B.M单质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C.R、T两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R的气态氢化物更稳定D.J、M、R、T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HTO4考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分析:J、M、R、T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J处于第二周期,R处于第三周期,J元素最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故J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4,故J为碳元素,R为硫元素,T的原子序数最大,故T为Cl元素,M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则M为Al元素,据此解答.解答:解:J、M、R、T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J处于第二周期,R处于第三周期,J元素最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故J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4,故J为碳元素,R为硫元素,T的原子序数最大,故T 为Cl元素,M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则M为Al元素.A.M和T组成的化合物是AlCl3,属于共价化合物,故A正确;B.Al单质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氢气,氢气是一种可燃性气体,故B正确;C.R、T两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为H2S、HCl,Cl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的强,故T的气态氢化物HCl更稳定,故C错误;D.C、Al、S、Cl元素中Cl元素非金属性最强,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HClO4,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位置结构性质关系应用,推断元素是解题关键,侧重于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的应用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8.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元素的化学性质随着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B.元素周期律的实质是因为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由1→8周期性变化而引起的C.半径由大到小、氧化性由弱到强的是K+、Mg2+、Al3+、H+,而还原性由弱到强的则是I﹣、Br﹣、Cl﹣、F﹣D.某元素R的最高价氧化物化学式为R2O5,又知R的气态氢化物中含氢的质量分数为8.8%,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元素周期律的作用.分析:A.元素的化学性质由价电子决定,而不是相对原子质量;B.结构决定性质,元素周期律的实质是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D.由“某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分子式R2O5”可知,元素R的化合价为+5价;则它跟氢生成的氢化物的化学式为RH3,根据氢化物中含氢为8.82%,可以计算出R的相对原子质量.解答:解;A.元素的化学性质由价电子决定,而不是相对原子质量,故A错误;B.元素周期律指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的原子序数(即原子核外电子数或核电荷数)的增加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故B正确;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I﹣、Br﹣、Cl﹣、F﹣还原性由强到弱,故C错误;D.由“某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分子式R2O5”可知,元素R的化合价为+5价;则它的氢化物的化学式为RH3,设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则×100%=8.82%,解得:x=31,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应用,为高频考点,把握元素的位置、性质及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解答的关键,选项AD为解答的易错点,把握规律性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9.已知:H2(g)+F2(g)═2HF(g)△H=﹣546.6kJ•mol﹣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44.8 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22.4 L的氢气和22.4 L的氟气吸收546.6 kJ热量B.1 mol氢气与1 mol氟气反应生成2 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大于546.6 kJC.相同条件下,1 mol氢气与1 mol氟气的能量总和高于2 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D.2 mol H﹣F键的键能比1 mol H﹣H键和1 mol F﹣F 键的键能之和大546.6 kJ考点:反应热和焓变.分析:A、热化学方程式的正逆两个过程的焓变符号相反,数值相等;B、液态氟化氢的能量比气态氟化氢的能量低,根据反应热与能量关系判断;C、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吸热反应;D、根据化学反应的焓变和键能之间的关系来回答.解答:解:A、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44.8L即2mo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22.4L极1mol的氢气和22.4L即1mol的氟气吸收546.6 kJ热量,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不是体积,故A错误;B、液态氟化氢的能量比气态氟化氢的能量低,根据能量守恒,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大于546.6 kJ,故B正确;C、反应为放热反应,在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故C正确;D、旧键的断裂吸收能量,新键的生成释放能量,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2molH﹣F键的键能比1molH﹣H键和1molF﹣F键的键能之和大546.6kJ,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热化学方程式的理解、反应热与能量关系,难度不大,注意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吸热反应.10.下列实验装置符合实验目的是( )目的粗铜的精炼验证NaCl溶液(含酚酞)的产物在铁制品上镀铜构成原电池装置选项 A B C DA.A B.B C.C D.D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A.精炼粗铜时,粗铜作阳极,纯铜作阴极;B.根据电流方向知,碳棒作阳极,铁棒作阴极,阳极上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氯气能置换出碘单质,碘遇淀粉试液变蓝色,阴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C.电镀时,镀层作阳极,镀件作阴极;D.含有盐桥的原电池中,负极材料易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所在的电解质溶液中易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解答:解:A.电解精炼粗铜时,粗铜作阳极、纯铜作阴极,电解质溶液为可溶性的硫酸铜溶液,故A错误;B.根据电流方向知,碳棒作阳极,铁棒作阴极,阳极上氯离子失电子生成氯气,氯气能和碘离子反应生成碘单质,碘遇淀粉试液变蓝色,阴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同时阴极附近生成氢氧根离子而使溶液呈碱性,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色,所以该装置能检验氯化钠溶液的产物,故B正确;C.电镀时,镀层铜作阳极,镀件铁作阴极,铁应该连接电源负极,电解质溶液为可溶性的铜盐,故C错误;D.该装置要形成原电池,铁作负极、碳作正极,正极所在的电解质溶液为氯化铁溶液,负极所在溶液为氯化亚铁溶液,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和电解池原理,明确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及电镀和电解精炼原理即可解答,此考点是考试热点,有时考查原电池的设计,要会根据原电池原理设计原电池,难度中等.11.短周期元素X、Y、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它们均为金属元素,则x与氧元素组成的物质中一定只含离子键B.若它们的原子最外层屯子数之和为11,则它们均为非金属元素C.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大小顺序一定是Z=Y>XD.Z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不一定大于X元素的考点: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A.短周期元素,若均为金属元素,由X、Y、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可知,X为Na、Y为Mg、Z为Be;B.若Z、Y处于零族,不符合最外层电子数为11,故都是主族元素,令X的最外层电子数为a,则a+a+1+a+1=11,解得a=3,则X为Al、Y为Si、Z为C;C.若Z、Y处于零族,Z为He、Y为Ne,最外层电子数不相等;D.Z为氧或F是不表现正化合价.解答:解:A.短周期元素,若均为金属元素,由X、Y、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可知,X为Na、Y为Mg、Z为Be,过氧化钠中含有离子键、共价键,故A错误;B.若Z、Y处于零族,不符合最外层电子数为11,故都是主族元素,令X的最外层电子数为a,则a+a+1+a+1=11,解得a=3,则X为Al、Y为Si、Z为C,Al为金属性元素,故B错误;C.若Z、Y处于零族,Z为He、Y为Ne,最外层电子数Y>X>Z,故C错误;D.Z为氧或F是不表现正化合价,Z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不一定大于X元素的,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难度中等,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是关键,注意利用列举法进行的解答.12.①②③④四种金属片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都可组成原电池,①②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②流向①;①③相连时,③为正极;②④相连时,②上有气泡逸出;③④相连时,③的质量减少.据此判断这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①③②④B.①③④②C.③④②①D.③①②④考点: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在原电池反应中,负极金属较为活泼,电子从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一般来说,气体、金属在正极上析出,负极质量减小,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①②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②流向①,说明①为负极,应为较活泼金属,金属活动性①>②;①③相连时,③为正极,说明①较活泼,金属活动性①>③;②④相连时,②上有气泡逸出,说明④为负极,②为正极,金属活动性:④>②;③④相连时,③的质量减少,说明③为负极,较活泼,金属活动性:③>④,则金属活动性顺序为①>③>④>②,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金属活动性的比较,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根据反应现象和电流判断电源的正负极,负极金属较活泼.13.某分子的球棍模型如图所示.已知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原子间以单键相连.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X原子可能为第ⅤA族元素B.Y原子一定为第ⅠA族元素C.该分子中,只含有共价键D.从圆球的大小分析,该分子可能为N2F4考点:化学键;球棍模型与比例模型.专题:化学键与晶体结构.分析: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原子间以单键相连,由图可知,X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为第ⅤA族元素,Y可形成1个共价键,则Y为第ⅤⅡA族元素,以此来解答.解答:解: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原子间以单键相连,由图可知,X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为第ⅤA族元素,Y可形成1个共价键,则Y为第ⅤⅡA族元素,A.X原子可能为第ⅤA族元素,如N元素,故A正确;B.由上述分析可知,Y为第ⅤⅡA族元素,故B错误;C.原子间以单键相连,则只有共价键,故C正确;D.N原子半径大于F原子半径,则从圆球的大小分析,该分子可能为N2F4,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键及元素的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原子以单键相连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推断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14.下列图象分别表示有关反应的反应过程与能量变化的关系,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石墨转变为金刚石是吸热反应B.白磷比红磷稳定C.S(g)+O2(g)═SO2(g)△H1S(s)+O2(g)═SO2(g)△H2则△H1>△H2D.CO(g)+H2O(g)═CO2(g)+H2(g)△H1>0考点:反应热和焓变.分析:A.金刚石能量高于石墨;B.白磷能量高于红磷;C.依据图象分析固体硫变化为气态硫需要吸收能量;D.反应物CO(g)+H2O(g)的能量总和高于生成物CO2(g)+H2(g)的能量总和.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金刚石能量高于石墨,石墨转变为金刚石是吸热反应,故A正确;B.由图象可知白磷能量高于红磷,能量越高越活泼,白磷比红磷活泼,故B错误;C.由图象可知气态S的能量比固态S的能量高,所以气态硫放出热量多,由于△H为负值,所以△H1<△H2,故C错误;D.由图象可知反应物CO(g)+H2O(g)的能量总和高于生成物CO2(g)+H2(g)的能量总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综合考查能量变化知识,为高频考点,侧重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对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理解和掌握,难度不大.15.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或叙述正确的是( )A.1mol液态肼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642 kJ的热量:N2H4(l)+O2(g)═N2(g)+2H2O(g)△H=+642 kJ•mol﹣1B.12g石墨转化为CO时,放出110.5 kJ的热量:2C(石墨,s)+O2(g)═2CO(g)△H=﹣110.5 kJ•mol﹣1C.已知:H2(g)+O2(g)H2O(l)△H=﹣286 kJ•mol﹣1,则:2H2O(l)═H2(g)+O2(g)的△H=+572 kJ•mol﹣1D.已知N2(g)+3H2(g)⇌2NH3(g)△H=﹣92.4 kJ•mol﹣1,则在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0.5 mol N2(g)和1.5 mol H2(g)充分反应放出46.2 kJ的热量考点:热化学方程式;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分析:A、放热反应的反应热为负值;B、12g石墨的物质的量为1mol;C、根据盖斯定律来分析;D、合成氨的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彻底.解答:解:A、放热反应的反应热为负值,故A错误;B、12g石墨的物质的量为1mol,故热化学方程式应为:2C(石墨,s)+O2(g)═2CO(g)△H=﹣221 kJ•mol﹣1,故B错误;C、根据盖斯定律可知:反应热与计量数成正比,且氢气的燃烧放热,则水的分解为吸热,故C正确;D、合成氨的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彻底,故在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0.5 mol N2(g)和1.5 mol H2(g)充分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46.2 kJ,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应注意反应热与计量数成比例,且放热反应的反应热为负值,吸热反应的反应热为正值.16.在298K时,实验测得溶液中的反应:H2O2+2HI═2H2O+I2,在不同浓度时的化学反应速率见表,由此可推知当c(HI)=0.500mol•L﹣1,c(H2O2)=0.400mol•L﹣1时的反应速率为( ) 实验编号 1 2 3 4 5c(HI)/mol•L﹣10.100 0.200 0.300 0.100 0.100c(H2O2)/mol•L﹣10.100 0.100 0.100 0.200 0.300v/mol•L﹣1•s﹣10.00760 0.0153 0.0227 0.0151 0.0228A.0.0380 mol•L﹣1•s﹣1B.0.152 mol•L﹣1•s﹣1C.0.608 mol•L﹣1•s﹣1D.0.760 mol•L﹣1•s﹣1考点: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根据表中数据可知,速率与c(HI)成正比、与c(H2O2)成正比.解答:解:当c(HI)=0.100mol•L﹣1,c(H2O2)=0.100mol•L﹣1,υ=0.00760mol•L﹣1•s﹣1,c由表中数据可知,速率与c(HI)成正比、与c(H2O2)成正比,所以当c(HI)=0.500mol•L﹣1,υ=0.00760mol•L﹣1•s﹣1×5×4=0.152 mol•L﹣1•s﹣1,故选B.﹣1,c(H2O2)=0.400mol•L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题目难度不大,可对三组数据比较计算.17.温度为T0时,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a所示.其他条件相同,温度分别为T1、T2时发生反应,Z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B.若在第6 min时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图a中反应达到平衡时,Y的转化率为37.5%D.反应中某时刻各物质的正反应速率为2v(X)═2v(Y)═v(Z)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根据图a知,X、Y是反应物而Z是生成物,A.图b中,根据“先拐先平数值大”知,T1>T2,升高温度,Z的含量增大,说明平衡正向移动,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B.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正向移动;C.转化率=;D.参加反应的△c(X)=(0.3﹣0.05)mol/L=0.25mol/L、△c(Y)=(0.4﹣0.15)mol/L=0.25mol/L、△c(Z)=(0.5﹣0)mol/L=0.5mol/L,同一反应同一时间段内各物质的浓度变化量之比等于反应速率之比.解答:解:根据图a知,X、Y是反应物而Z是生成物,A.图b中,根据“先拐先平数值大”知,T1>T2,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升高温度,Z的含量增大,说明平衡正向移动,所以正反应是吸热反应,故A错误;B.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但正反应速率增大程度大于逆反应速率,所以平衡正向移动,故B错误;C.转化率===62.5%,故C错误;D.参加反应的△c(X)=(0.3﹣0.05)mol/L=0.25mol/L、△c(Y)=(0.4﹣0.15)mol/L=0.25mol/L、△c(Z)=(0.5﹣0)mol/L=0.5mol/L,同一反应同一时间段内各物质的浓度变化量之比等于其反应速率之比,所以X、Y、Z的反应速率之比=0.25mol/L:0.25mol/L:0.5mol/L=1:1:2,即反应中某时刻各物质的正反应速率为2v(X)═2v(Y)═v(Z),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以图象分析为载体考查化学平衡计算,侧重考查学生分析计算能力,根据“先拐先平数值大”判断温度高低从而确定反应热,知道反应中各物质反应速率与计算数的关系,题目难度不大.18.在2L的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2NO(g)+2CO(g)⇌N2(g)+2CO2(g)△H=﹣746.4kJ•mol﹣1.起始反应时NO和CO各为4mol,10秒钟后达到化学平衡,测得N2为1mol.下列有关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前5秒钟内,用NO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1•s﹣1。
石家庄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化学试题命题人:复核人:第Ⅰ卷(共50 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Si 28 Cl 35.5 K 39 Ca 40 Zn 65 Cu 64 Fe 56 Br 80 Mn 55 Ba 137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1.下列仪器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①漏斗②试管③蒸馏烧瓶④天平⑤分液漏斗⑥研钵A.①③④B.①②⑥C.①③⑤D.①③⑥2.胶体的最本质特征是A.丁达尔效应B.可以通过滤纸C.布朗运动D.分散质颗粒的大小在1nm~100nm之间3.下列关于金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所有的金属都是固态的B.金属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C.金属都能与酸反应,但不能与碱反应D.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都是以化合态存在的4.下列关于“焰色反应”的理解正确的是A.只有金属单质才有焰色反应B.只有金属化合物才有焰色反应C.只有某些金属或其化合物才有焰色反应D.只有金属离子才有焰色反应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合金是指由几种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一定金属特性的物质B.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晶体硅C.硅石、石英、水晶、玛瑙中都含有二氧化硅D.明矾净水是因为其具有杀菌消毒的性质6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的单质一定是由还原该元素的化合物来制得的B.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很强的氧化性C.阳离子只能得到电子被还原,阴离子只能失去电子被氧化D.在化学反应中,得电子越多的氧化剂,其氧化性就越强8.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不正确...的是A.纯碱:制玻璃B.烧碱: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C.过氧化钠:制氧气D.小苏打:发酵粉主要成份9.在10-9~10-7m范围内,对原子、分子进行操纵的纳米超分子技术往往能实现意想不到的变化。
高一年级第三次月考 化 学 试 题 时间:90分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Cu:64 Ba:137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关于焰色反应的理解正确的是 A.只有某些金属或其化合物才有焰色反应 B.只有金属化合物才有焰色反应 C.只有金属单质才有焰色反应 D.只有金属离子才有焰色反应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1.2L氧气含氧分子数约为3.01×1023个 B.两个体积相同的容器,一个盛有NO,另一个盛有N2和O2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气体分子总数、原子总数和气体质量一定相等 C.标况下,等质量的O2和O3中所含的氧原子数目相等 D.将98g H2SO4溶于500mL水,得到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0mol/L 3.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硫酸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NaHCO3 ②(NH4)2CO3 ③Al2O3 ④Al(OH)3 ⑤Al ⑥NaAlO2 A.全部 B.只有 C.只有 D.只有 4.甲、乙、丙、丁分别是Al2(SO4)3、FeSO4、NaOH、BaCl2四种物质中的一种,若将丁溶液滴入乙溶液中,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则沉淀消失,乙溶液滴入丙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发生,据此可推断甲物质是 A.Al2(SO4)3 B.FeSO4 C.BaCl2 D.NaOH 5.下列实验设计方案中,可行的是 A.用加入适量铁粉的方法除去Cu(NO3)2溶液中混有的AgNO3 B.用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 C.向某无色未知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检验未知溶液中的SO42( D.用加热的方法提纯含有少量碳酸氢钠的碳酸钠 6.某学生欲配制0.1mol·L(1NaOH溶液100mL,下列操作会造成实际浓度偏高的是 A.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线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未干燥 C.未冷却就将溶液转移至容量瓶 D.使用的NaOH在空气中部分变质 7.向含有FeCl2、FeCl3、AlCl3、NaCl的混合溶液中先加入过量Na2O2固体,充分搅拌后再加入过量盐酸,溶液中阳离子数目变化最小的是 A.Al3+ B.Fe3+ C.Fe2+ D.Na+ 8.下列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Fe2+、Al3+、NO3(、Cl( B.pH=13的溶液中:Na+、CO、K+、HCO3( C.在无色溶液中:Cu2+、Ca2+、SO、Cl( D.加入Mg能放出H2的溶液中:Mg2+、Cl(、K+、SO 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l3++4NH3·H2O=AlO+4NH+2H2O B.浓烧碱溶液中加入铝片:Al+2OH(=AlO+H2↑ C.用浓NaOH溶液溶解Al2O3:2OH(+Al2O3=2AlO+H2O D.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2 AlO+CO2+3H2O=2Al(OH)3↓+CO32(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含1.2NA个离子的固体Na2O2溶于水配成1L溶液,所得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6 mol·L(l B.Na在空气中长期放置变成Na2CO3粉末 C.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分别与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反应,现象不同 D.滴加KSCN显红色的溶液中可大量存在NH4+、K+ 、Cl(、I( 11.下列各组物质,不能按右图(“→”表示反应一步完成)关系转化的是 选项abcAFeFeCl2FeCl3BCO2Na2CO3NaHCO3CAlCl3NaAlO2Al(OH)3DCuCuOCu(OH)212.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A取久置的Na2O2粉末,向其中滴加过量的硫酸产生无色气体Na2O2没有完全变质B1.将少量溴水滴入FeCl2、NaI的混合溶液中,再滴加CCl4,振荡、静置,向上层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2.继续向上层溶液中滴加溴水至过量实验现象1: 下层溶液呈紫色,上层溶液不变红 实验现象2: 上层溶液变红氧化性:Br2>Fe3+>I2C将一片铝箔置于酒精灯外焰上灼烧铝箔熔化但不滴落铝箔表面有致密Al2O3薄膜,且Al2O3熔点高于AlD取久置的绿矾(FeSO4·7H2O)溶于水,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绿矾部分或全部被氧化13.右图表示AlCl3溶液与NaOH溶液相互滴加混合,由图中判断错误的是 A.线表示Al3+物质的量的变化 B.x表示AlCl3的物质的量 C.线表示Al(OH)3物质的量的变化 D.线表示AlO物质的量的变化 14.下列实验过程中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Y) 与加入试剂 的物质的量(X)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且边滴边振荡 B.向NaAlO2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且边滴边振荡 C.向NH4Al(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 D.向NaOH、Ba(OH)2、NaA1O2的混合溶液中逐渐通入二氧化碳至过量 15.有100 mL 3 mol·L(1的NaOH溶液和100 mL 1 mol·L(1的AlCl3溶液。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化学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Fe:56 Cu:64 Ba:137Ⅰ卷(58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1.“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已经深入人心,下列举措与这一主题不吻合...的是()A.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完全转化为产物B.推广燃煤脱硫技术,防治SO2污染C.推广垃圾的分类存放、回收、处理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粮食产量2.下列各组物质分类正确的是()3.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N AB.常温常压下,1.06g Na2CO3含有的Na+数为0.02N AC.通常状况下,N A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LD.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数为N A4.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且符合安全要求的是()5.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下列操作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的是()A.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B.溶液从烧杯转移到容量瓶中后没有洗涤烧杯C.定容时俯视观察液面D.胶头滴管加水时,有少量水滴到容量瓶外6.实验室保存下列试剂方法错误..的是()A.过氧化钠密封保存在广口瓶中B.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中C.少量的钠保存在煤油中D.氯水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并贮放在阴暗处7.氢氧化铁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A.胶粒直径小于1nm B.胶粒作布朗运动C.胶粒带正电荷D.胶粒不受重力作用8.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Na+、CO32-、SO42-、H+ B.K+、AlO2-、H+、Cl-C.Fe2+、K+、H+、NO3-D.Al3+、H+、NO3-、SO42-9.区别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气体的最佳方法是()A.通入澄清的石灰水B.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C.通入品红溶液D.通入CaCl2溶液10.氯化钠、氯化铝、氯化亚铁、氯化铁、氯化镁五种溶液,通过一步实验就能加以区别,并只用一种试剂,这种试剂是()A.KSCN B.BaCl2C.NaOH D.HCl11.检验干燥氯化氢气体中是否混有氯气可采用的方法是()A.用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B.用干燥的有色布条C.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D.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12.下列化合物与小苏打溶液反应,没有气体或沉淀生成的是()A.烧碱B.硫酸氢钠C.氢氧化钡D.过氧化钠13.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H2SO4反应, 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①NaHCO3 ②Al2O3 ③Al(OH)3④AlA.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全部14.硫酸亚铁溶液含有杂质硫酸铜和硫酸铁,为除去杂质,提纯硫酸亚铁,应该加入下列哪种物质()A.锌粉B.镁粉C.铁粉D.铝粉15.将等物质的量的SO2和Cl2混合后通入含有品红和Ba(NO3)2的混合溶液里,产生的现象是()①溶液很快褪色②溶液不褪色③有沉淀生成④溶液仍然澄清A.仅①和④B.仅①和③C.仅②和③D.仅②和④16.某学生做如下实验:第一步,在淀粉-KI溶液中,滴入少量NaClO溶液,并加入少量稀硫酸,溶液立即变蓝;第二步,在上述蓝色溶液中,滴加足量的Na2SO3溶液,蓝色逐渐消失。
下列叙述中该同学对实验原理的解释和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A.氧化性:ClO-> I2>SO2-4B.若将Na2SO3溶液加入氯水中,氯水褪色C.淀粉-KI溶液变蓝是因为I-被ClO-氧化为I2,I2遇淀粉变蓝D.蓝色消失的原因是Na2SO3溶液具有漂白性17. 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 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32¯B. 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C.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4+D. 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18.金可溶于王水(浓硝酸与浓盐酸的混合物):Au+HNO3+4HCl=HAuCl4+NO↑+2H2O,关于上述反应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盐酸作氧化剂B.HNO3被还原C.王水有很强的氧化性D.HAuCl4中Au的化合价为+3价19.将0.15 mol Fe3O4完全溶解在足量稀硫酸中,然后加入K2Cr2O7溶液250 mL,恰好使溶液中Fe2+全部氧化成Fe3+,Cr2O72-全部转化成Cr3+,则K2Cr2O7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0.05 mol/L B.0.1 mol/L C.0.2 mol/L D.0.3 mol/L20.常温下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①16H++10Z-+2XO4-=2X2++5Z2+8H2O②2A2++B2=2A3++2B-③2B-+Z2=B2+2Z-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Z2+2A2+=2A3++2Z-可以进行B.Z元素在①③反应中均被还原C.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XO4-、Z2、B2、A3+D.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2+、B-、Z-、X2+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18分)21. 有50mL某气体,可能含有CO2、O2、NH3中的一种或几种,将其通过浓H2SO4没有发现体积变化。
通过足量Na2O2后,体积变为30mL,则该气体可能为()A.CO2为20mL,NH3为30mL B.NH3为40mL,O2为10mLC.CO2为30mL,O2为20mL D.CO2为40mL,O2为10mL22.某溶液由Na+、Cu2+、Ba2+、Fe3+、AlO-2、CO2-3、SO2-4、Cl-中的若干种离子组成,取适量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溶液中一定只存在AlO-2、CO2-3、SO2-4、Cl-四种离子B.原溶液中是否存在Na+无法判断C.原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Cu2+、Ba2+、Fe3+D.生成沉淀B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OH-===Al(OH)3↓2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向CaCl2溶液中通入少量CO2气体:Ca2++CO2+H2O=CaCO3↓+2H+B.碳酸钠溶液与硫酸氢钠溶液反应:CO32-+H+=CO2↑+H2OC.Ba(OH)2溶液中滴加NH4HSO4溶液至刚好沉淀完全:Ba2++OH-+H++SO42-=BaSO4↓+ H2O D.向FeBr2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l2:2Fe2++4Br-+3Cl2=2Fe3++2Br2+6Cl-24.铜镁合金9.2 g 完全溶于浓硝酸中,反应中硝酸被还原只产生10304 mL (标准状况下)NO2 气体。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足量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为()A.16.51 g B.23.82 g C.24.84 g D.17.02 g25.将铝粉与Fe3O4粉末配制成铝热剂(铝与铁的氧化物的反应称为铝热反应,产物是铁和氧化铝) ,分成三等份。
①一份直接放入足量的烧碱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放出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V1;②一份在高温下恰好反应完全,将反应后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盐酸混合,放出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V2;③一份直接放入足量的盐酸中,充分反应后放出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V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V1=V3>V2B.V2>V1 =V3C.V1= V2>V3D.V1>V3>V226.Fe和Fe2O3的混合物15g,加入150mL稀硫酸中,标准状况下放出H21.68L,同时固体全部溶解。
向溶液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后,未见颜色变化。
若向溶液中加入3mol·L-1 NaOH 溶液200mL,恰好使铁元素全部沉淀。
则该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2.25 mol·L-1B.2 mol·L-1C.0.6 mol·L-1 D.0.3 mol·L-1Ⅱ卷(共42分)三、填空题(共4道题,共42分)27. (6分)将128 g 铜置于一定量的浓硝酸中并微热。
当铜片完全消失时,共收集到NO2和NO的混合气体44.8 L(标准状况下),(1)写出上述过程中,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完成该反应至少需要量取10 mol/L的浓硝酸_________mL。
(3)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为_________L,NO的体积为_________L(均为标准状况下)。
(4)将收集上述气体的容器倒扣在盛有水的水槽中,并向其中缓慢通入O2使其充分反应,若要使溶液恰好充满容器,则理论上需要参加反应的O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mol。
28.(8分)某溶液中可能存在下列离子:NH4+、Fe2+、Cl-、SO42-、CO32-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同学为了检验它们的存在,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取少量该溶液加入过量的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得沉淀和滤液;②向①的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发现沉淀不溶解;③向①的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未见白色沉淀;④再取少量原溶液加入2滴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继续加入氯水,溶液立即变成血红色。
(1)则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2)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3)可能存在的离子是,为进一步确定该离子是否存在,该同学还应补做的实验是。
29.(12分)下图中的每一方格表示有关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其中甲、乙、丙、丁为常见单质,其余均为化合物。
A是一种常见的液态化合物,B是具有磁性的氧化物,D和丁既能和酸反应又能和碱反应,乙在丙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H在空气中很容易被氧化成I。
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有些反应的条件和部分产物未注明)⑥(1)写出下列物质化学式:B ,F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3)H在空气中很容易被氧化成I,该过程的实验现象是;(4)将足量的CO2通入E溶液中,离子方程式是。
(5)将G的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得红褐色液体,该液体具有的性质有。
A.具有丁达尔现象B.红褐色液体可用过滤的方法纯化C.液体中分散质微粒直径小于1nmD.取适量液体加入K2SO4溶液会产生红褐色沉淀30.(16分)(Ⅰ)实验室中盐酸的用途十分广泛,常用来制备气体。
(1)某小组同学欲配制230 mL 0.4mol/L 盐酸,则需取用4 mol/L盐酸mL,实验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胶头滴管。
(2)下列实验操作使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