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第三章WTO规则-1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848.00 KB
- 文档页数:43
第三章 1994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 GATT1994定义构成:GATT1994仅仅是由一个简短的协议定义的,改协议列出了所涵盖的条款和一些解释性说明,因此GATT1994定义包含以下四个方面:1)GATT1947中的各项条款2) WTO成立前的关税减让议定书以及GATT1947所给与的仍然有效的豁免和其他决定3)乌拉圭回合谈判中达成的6个谅解:涉及对进口产品征收的其他税费、国营贸易企业、国际收支限制、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义务豁免、关税减让表修改。
4)《1994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马拉克什议定书》2. GATT1994 VS GATT1947:1) GATT1994源于GATT1947,但是又高于GATT19472) GATT1994是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框架的组成部分,不是临时适用的。
而GATT1947是单独的政府间协定,只是临时适用。
3) 1994在1947基础上进行了某些成为和条款的修正。
3. GATT1994主要条款与谅解1)主要条款:①最惠国待遇----注意,最惠国待遇的受惠方不一定是GATT的缔约方,而是其他任何国家,包括缔约方和非缔约方。
②国民待遇条款----GATT体制下的国名待遇条款只适用于货物贸易③透明度原则④关税减让条款----允许各成员使用关税手段保护国内产业,但要求通过谈判降低关税水平。
⑤取消数量限制条款----包括不能以配额、许可证等措施来限制或禁止货物的进出口。
⑥争端解决条款⑦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待遇条款2)重要谅解(6个):a.关于区域贸易协定的谅解----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繁荣,各种区域性贸易组织开始出现和繁荣,GATT对于这一现象表示理解和支持,允许区域性组织达成的组织内贸易优惠可以不用适用于WTO成员,但是GATT对于这些组织设定了总体限制水平。
b.关于国际收支条款的谅解----在成员方发生国际收支困难时,允许其采取贸易限制措施。
收支困难的范围为:(GATT1994第12条是发达国家唯一可以援引的国际收支条款)防止货币储备严重下降的迫近的威胁,或是制止货币储备的严重下降,或是恢复已经很低的外汇储备。
第一章从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到世界贸易组织1.关贸总协定成立的时间与历史地位是什么?GATT从1948年诞生,WTO 1995年诞生。
1)GATT通过多边贸易谈判,大幅度地削减关税、取消一半数量限制以及对非关税壁垒进行控制,促进缔约方之间的贸易自由化,继而推动世界贸易和经济发展。
2)GATT通过自身不断完善,强化多边贸易体制的法律规则,力图为世贸发展提供一个稳定的基础。
通过磋商和争端解决,较公正合理地解决国际贸易领域的纠纷和争端,避免贸易战争。
4)通过“特殊和差别待遇”,重视发展中国家利益。
2.关贸总协定经历了哪几个回合的谈判?1-5前五轮谈判仅涉及关税减让。
6肯尼迪回合谈判首次涉及反倾销措施。
7东京回合谈判开始涉及非关税措施与框架协议。
8乌拉圭回合谈判则广泛涉及规则、服务贸易、知识产权、争端解决、纺织品与服装、农产品、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等15项议题。
目标:制止和扭转保护主义,消除贸易扭曲现象;维护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基本原则和促进目标;建立一个更开放更具有生命力和持久的多边贸易体制。
3.世界贸易组织建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1.意味着一个强大的、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将在国际经济贸易领域发挥主导作用。
2.标志着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与共同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3.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巨大增长,并未各成员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投资机会和更高的福利水平。
4.突破了只注重于货物贸易的局限性,覆盖并完善了服务贸易规则、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
4.WTO 建立以来取得了哪些成就?1.落实乌拉圭会和协议与推进新协议谈判2.管理范围与成员方数目不断增加3.争端解决机制日益受到信任4.贸易政策审议机制积极发挥监督作用第二章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体系1.了解:WTO 的宗旨和目标是什么?宗旨:1.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大幅度稳步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2.扩大货物、服务的生产和贸易3.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世界贸易组织各成员方应当努力促进世界资源的最优利用,有责任保护环境,应以符合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各成员需要的方式,加强各种相应的措施4.确保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获得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应的份额和利益目标:建立一个包括货物、服务以及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等在内的更加完备、更具活力和永久性的多边贸易体制,以实现包括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在内的乌拉圭会和多边贸易谈判的所有成果。
WTO法律规则讲义第一章导论本次课的教学内容一、有关WTO的名词解释二、WTO多边贸易体制的形成过程三、WTO多边贸易谈判及其成果三、WTO的理论基础一、有关WTO的名词解释系统学习WTO的国际多边贸易规则,必须学习和了解一系列有关WTO多边贸易体制的基本的名词解释。
(一)国际贸易与WTO的贸易体制1、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在世界范围内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不同国家地区之间进行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它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或依存,国际贸易的发展是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因此,国际贸易产生的基本条件有两个:一是物质条件,即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的出现;二是国家的形成,即出现了相对独立的政治实体。
在目前WTO对国际贸易的统计中,不仅国家之间的贸易属于国际贸易,单独关税区之间的贸易也按照国际贸易来统计、操作和管理,如我国的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虽然都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但是这些地区和祖国大陆不是一个共同的关税区,其贸易政策、金融及货币政策、海关政策、投资政策都不是一样,所以我们与香港、澳门和台湾的贸易也属于国际贸易的组成部分。
2、世界贸易世界贸易与国际贸易的概念基本是相同的,如果从文字内涵来看,世界贸易应该是全世界的贸易,既包括全世界的国际贸易,也应该包括全世界各国的内部贸易,如果这样来看世界贸易,就应该比国际贸易的范围大得多,其统计金额也应大得多。
但实际上,WTO公布的世界贸易总额就是我们一般理解的国际贸易总额,并没有把各国或各地区的内部贸易计算在内。
3、对外贸易国际贸易与世界贸易中从整体上来看国际交换,而对外贸易则是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角度来看国际交换,即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商品及服务的交换活动。
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分为进口和出口两部分,出口贸易是将本国生产和加工的货物因外销而运出国境;进口贸易则是将外国生产或加工的货物外购后因内销而运入国境。
每个国家的海关根据进出口商的报关资料汇总后统计成本国某一时期的进出口海关统计资料,报送给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再汇总后向全球公布贸易状况。
W T O规则的认识:加入世贸组织,就要遵守并执行世贸组织的原则和规则。
对政府而言,管理经济的方式面临着挑战;就企业而言,面对国内和国外在平等条件下的竞争,必须尽快完成适应开放型经济的经营管理方式及市场战略的转变。
1995年1月1日正式生效的《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议》及其若干附件是WTO各成员在制定国际贸易领域中有关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的政策和法规时所必须遵循的一整套规则。
WTO的主要目标是为各成员之间的贸易提供充分的竞争机会,并为此规定了两条基本原则,即最惠国待遇原则(简称MFN)和国民待遇原则(national treatment)。
最惠国待遇保证各成员享有平等的竞争机会,而国民待遇则保证出口国的产品和进门国的产品享有平等竞争的机会。
WTO有关条款规定,各成员间要对等的开放本国市场;各成员发展对外贸易不应采取不公正的贸易手段进行竞争,特别是不能以倾销和补贴的方式销售本国产品;各成员的贸易政策法规要有透明度;这些就形成了WTO的市场开放、公平竞争和透明度原则。
上限制定了规则。
非关税措施不允许普遍使用。
例如,一成员一殷不得禁止或限制货物的进口或出口。
实施此类非关税措施有明确的前提条件,而且只能通过规定的程序加以实施。
WTO规定了这些条件和程序。
例如,一成员可以提高产品的关税或实行数量限制,保护其国内产业免受进口激增的冲击。
若遇到国际收支困难,也可以采取措施减少进口。
同时,在有关协议中对采取上述行动的条件和程序作出了详细的规定。
为确保竞争机会的连续性,WTO反对不公平的贸易做法,并提供了保护公平贸易的措施。
例如,若某成员对其出口或生产进行补贴,或某公司通过不合理地降低产品价格进行倾销,受到不利影响的成员则可以采取措施,抵消这些不公平贸易做法所带来的影响。
在国际贸易中,有时存在变相的贸易壁垒,比如对产品的质量或性能规定不必要的高标准、或者高估进口产品价值以征收不合理的高额关税。
或用其他手段削弱进口产品的竞争能力。
WTO体制下竞争规则分析鉴于贸易政策和竞争政策的日益紧密相关,以及国际贸易领域中限制性竞争行为日益增多,WTO在1996年新加坡第二届部长级会议上做出决议,“建立一个工作组,研究成员提出的有关贸易与竞争政策相互作用的问题,包括反竞争行为,以便确认值得在WTO框架内进一步考虑的领域”。
据此,WTO成立了贸易和竞争政策互动工作组,几年来,在该工作组组织下,各成员国就如何在WTO体制下建立竞争规则进行了探讨。
在2001年多哈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我国加入了WTO。
与此同时,WTO第四届部长级会议通过的《部长宣言》确认了建立一个多边框架来加强竞争政策对国际贸易和发展的贡献的必要性,同意从现在到WTO第五届部长级会议这段时间,贸易和竞争政策互动工作组将就以下方面的澄清做进一步的工作:核心原则,包括透明度、非歧视和程序上的公平以及核心卡特尔(Hardcore Cartels)规定;自愿合作方式;支持通过能力建设逐步的加强发展中国家的竞争机制;对于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参与者的需要应给予完全的考虑,应就解决这些需要给予适度的灵活性。
而且根据第四届部长级会议《部长宣言》的部署:在WTO第五届部长级会议以后,将以《谈判方式会议》上经由明确一致达成的决定为基础,进一步进行竞争政策的谈判,并且谈判应在不迟于2005年1月1日前结束。
第五届WTO部长级会议将评估谈判中取得的进步,提供任何必要的政治指导,并采取必要的决定,当所有领域的谈判结果出台的时候,将召开一次部长级会议的特别会议,就这些结果的接受和实施做出决定。
竞争政策是WTO涉及的一个新领域,长久以来,人们对WTO的认识只局限于WTO是消除关税与非关税贸易壁垒,各国进行市场准入谈判的场所,而对于WTO体制在竞争法律制度方面的地位和作用则尚未有从学理上进行系统的认识和研究。
根据竞争法的基本原理,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力、禁止限制竞争性协议(尤其是卡特尔)、审查企业合并是竞争法的三大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