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高一期末化学调研试卷选择题
- 格式:docx
- 大小:18.11 KB
- 文档页数:2
2024届吉林省德惠市实验中学化学高一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或原因相符的是A .AB .BC .CD .D2、已知反应①2BrO 3- + Cl 2 =Br 2 +2ClO 3-,②5Cl 2 + I 2 +6H 2O=2HIO 3 +10HCl ,③3ClO -+5Cl -+6H +=3Cl 2 +3H 2O,下列物质氧化能力强弱顺序正确的是A .3ClO ->3BrO ->3IO ->Cl 2B .3BrO ->Cl 2>3ClO ->3IO -C .3BrO ->3ClO ->Cl 2>3IO -D .Cl 2>3BrO ->3ClO ->3IO -3、下列关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 .二者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相同温度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B .二者热稳定性不同,碳酸钠的热稳定性强于碳酸氢钠C .二者都能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等质量时生成CO 2的量一样多D .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4、常温下,下列不发生反应的一组物质是( )①铜与浓硫酸 ②二氧化硅与NaOH 溶液 ③铜与浓硝酸 ④石英与水 ⑤铁与液氯 ⑥一氧化氮与氧气 ⑦硅与氧气 ⑧H 2S 与SO 2A .①②③⑥B .②③⑥⑧C .①④⑤⑦D .①②③⑦5、下列各组物质间的反应中,不属于离子反应的是( )A .镁片投入稀硫酸中B.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银溶液混合C.碳与氧气反应D.铜片投入硝酸银溶液中6、对四种无色溶液进行离子检验,实验结果如下,其中明显错误的是A.K+、Na+、Cl-、NO3-B.K+、NO3-、OH-、HCO3-C.Na+、OH-、Cl-、NO3-D.MnO4-、K+、S2-、Na+7、生产硫酸最古老的方法是以绿矾为原料,在蒸馏釜中煅烧。
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吉化第一高级中学校2024届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
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锌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Zn+Ag+=Zn2++AgB.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HCO3-+OH-=CO2↑+H2OC.金属铝加入到浓碱溶液中:2Al+2OH-=2AlO2-+3H2↑D.铜粉加入到氯化铁溶液中:Cu+2Fe3+=Cu2++2Fe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实验室制取Cl2时,为了防止环境污染,多余的氯气可以用澄淸石灰水吸收;②Cl2的化学性质活泼,它与H2混合后立即发生爆炸;③检验HCl气体中是否混有Cl2的方法是将气体通入AgNO3溶液;④新制氯水的氧化性强于久置氯水;⑤除去CO2气体中的HC1,可将气体通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
A.③⑤B.④⑤C.①②③D.②③④3、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常温常压下,11.2 L N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 AB.在常温常压下,1 mol O2含有的原子数为2N AC.在常温常压下,11.2 L O2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 AD.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相同4、用N 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11.2 LO2中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 AB.24 g Mg变为Mg2+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N AC.1 L 1 mol·L-1 CaCl2溶液中含有的Cl-离子数目为N AD.1 mol H2含有的分子数目为N A5、高温下铝粉与氧化铁的反应可以用来焊接钢轨,该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使置换出的铁呈熔融态,从而达到焊接目的。
吉林省高一下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 (共16题;共48分)1. (3分)化学与人类生活、能源开发、资源利用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塑料奶瓶比玻璃奶瓶更有利于健康,且更加经久耐用B .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解决和治理环境污染问题C . 硅燃烧放出的热量多,且燃烧产物对环境污染程度低,可做“未来石油”D . 秸秆的综合利用,如发酵制沼气、生产乙醇等,工艺复杂,还不如一把火烧光还田来得方便2. (3分)有机物A只含有C、H、O三种元素,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80,且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9.27%.已知A含有碳碳双键,且能与NaHCO3溶液反应,遇FeCl3溶液能发生显色反应,则A的同分异构体有几种(不考虑立体异构)()A . 12B . 13C . 16D . 193. (3分) (2016高一下·宁夏月考) 下列变化中,不需要破坏化学键的是()A . 氯化氢气体溶于水B . 氯化钠溶于水C . 加热氯酸钾使其分解D . 碘升华4. (3分) (2016高二上·承德期中) 往2L密闭容器中充入NO2 ,在三种不同条件下发生反应:2NO2(g)⇌2NO(g)+O2(g),实验测得NO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不考虑生成N2O4)01020304050实验1/800 1.000.800.650.550.500.50实验2/800 1.000.700.500.500.500.50实验3/850 1.000.500.400.150.150.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实验2比实验1的反应容器内压强减小B . 实验2比实验l使用了效率更高的催化剂C . 实验1比实验3的平衡常数大D . 实验2和实验3可判断该反应是放热反应5. (3分) (2019高二上·公主岭月考) 如图是CH4、CCl4、CH3Cl的分子球棍模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CH4、CCl4和CH3Cl都是正四面体结构B . CH4、CCl4都是正四面体结构C . CH4和CCl4中的化学键均为非极性键D . CH4、CCl4的结构相同,性质也相同6. (3分)下列实验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选项目的分离方法原理A提取碘水中的碘乙醇萃取碘在乙醇中的溶解度比水中大B除去纯碱中的碳酸氢铵加热纯碱的热稳定性大于碳酸氢铵C分离KNO3和NaCl重结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D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分液乙酸乙酯密度大于乙醇A . AB . BC . CD . D7. (3分) (2016高一上·扬州期中)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反应属于丙区域的是()A . Cl2+2KBr═Br2+2KClB . 2NaHCO3 Na2CO3+H2O+CO2↑C . 3Mg+N2 Mg3N2D . 2Na2O2+2CO2═2Na2CO3+O28. (3分)下列卤代烃既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醇的是()A . ①③⑤B . ②④⑥C . ③④⑤D . ①②⑥9. (3分) (2019高一上·惠州期末) 实验是解决化学问题的基本途径,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 . 蒸馏实验中,要在烧瓶中加入沸石或碎瓷片,以防止液体暴沸B . 使用容量瓶前应先检查它是否漏水C . 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应冷却至室温再转移到容量瓶中D . 将热的蒸发皿用手拿离火焰,放在实验台上10. (3分) (2020高二上·扬州会考) 下列有机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 . CH2=CH2 + H2O CH3CH2OHB . CH4 + Cl2 CH3Cl + HClC . 2CH3CH2OH + O2 2CH3CHO + 2H2OD . CH3COOH + CH3CH2OH CH3COOCH2CH3 + H2O11. (3分) (2019高一下·江苏期末) 下列各组反应(表内物质均为反应物)刚开始时,放出H2的速率最大的是()编号金属(粉末状)酸的浓度酸的体积反应温度A0.1mol Mg6mol/L硝酸10mL30℃B0.1mol Mg3mol/L盐酸10mL60℃C0.1mol Fe3mol/L盐酸10mL60℃D0.1mol Mg3mol/L盐酸10mL30℃A . AB . BC . CD . D12. (3分)(2019·成都模拟) 环之间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称为螺环化合物,氧杂螺戊烷的结构简式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1mol该有机物完全燃烧需要消耗5.5molO2B . 二氯代物超过3种C . 该有机物与环氧乙烷互为同系物D . 该有机物所有碳、氧原子处于同一平面13. (3分)控制适合的条件,将反应2Fe3++2I-⇌2Fe2++I2设计成如下图所示的原电池。
吉林高一高中化学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工业上冶炼金属铝,经常采用的方法是 A .电解法 B .热分解法C .热还原法D .热氧化法2.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N 2的电子式:N NB .乙酸的分子式:CH 3COOHC .硫离子结构示意图:D .乙烷的结构式:CH 3CH 33.下列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 .B .C .CH 4和CH 3CH 3D .淀粉和纤维素4.关于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实验前,先向试管中加入2mL 浓硫酸,然后再加入3mL 乙醇和2mL 乙酸B .收集乙酸乙酯的试管中应加入的试剂为饱和碳酸钠溶液C .实验中需加入碎瓷片作催化剂D .导管末端要插入液面以下5.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见下表:A .L 、Q 形成的简单离子核外电子数相等B .L 、R 的单质与盐酸反应速率为R>LC .Q 、T 两元素的氢化物的稳定性为H n T<H n QD .M 与T 形成的化合物能与NaOH 溶液反应 6.下列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 .能使氢氧化铝迅速溶解的溶液: Na +、Fe 2+、NO 3— 、SO 42—B .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 Na +、NH 4+、 CO 32—、SO 42—C .含有大量SO 42—的透明溶液: K + 、Cu 2+ 、Cl —、NO 3—D .含有大量ClO —的溶液: H +、 Mg 2+、I —、SO 42—7.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
锌—锰碱性电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液,电池总反应式为:Zn(s)+2MnO 2(s)+H 2O(l)==Zn(OH)2(s)+Mn 2O 3(s)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电池工作时,锌失去电子B .电池工作时,电子由正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负极C .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MnO 2(s)+H 2O(1)+2e —=Mn 2O 3(s)+2OH —(aq) D .外电路中每通过O.2mol e-,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小6.5g8.近年来,科学家研制了一种新型的乙醇电池,它用酸性电解质(H +)作溶剂。
吉林省“BEST 合作体”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化学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一 选择题(共45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D C D A C B A D B D A B C D二 非选择题(共55分)16.(共14分)Ⅰ. (1) ① 2H 2O+SO 2+2Fe 3+=4H ++2Fe 2++SO 42- (2分)(物质书写正确,未配平扣1分;写化学方程式不得分) ② BC (2分) (漏选扣1分,错选不得分)(2) ① 使SO 3凝结成固体与SO 2分离(2分) (其他表述合理均得分)5SO 2+2H 2O+2MnO 4-=5SO 42-+2Mn 2++4H + (2分) (物质书写正确,未配平扣1分;写化学方程式不得分)② SO 2+2NaOH ═Na 2SO 3+H 2O (2分)(物质书写正确,未配平扣1分;写离子方程式不得分) Ⅱ. (1) 50%(1分) 1.25 (1分)(2)1.8(2分)17.(共13分)(1) ① BC (2分)(漏选扣1分,错选不得分)② 2H ++CO 23−=H 2O+CO 2↑(2分)(物质书写正确,未配平扣1分;写化学方程式不得分;“↑”不写扣1分)(2) 石灰乳(1分) (其他答案不得分)MgCl 2(熔融) (2分)(未写熔融或者未写电解条件均扣1分,“↑”不写扣1分) MgO 熔点高,耗能高 (2分)(只写出MgO 熔点高或只写出耗能高 扣1分)(3) ① b (2分)② BrO 3−+5Br −+6H +=3Br 2+3H 2O (2分)(物质书写正确,未配平扣1分;写化学方程式不得分) 18(共13分)Ⅰ. 负极(写“负”不得分)(1分) CO 2+2H ++2e - =HCOOHⅡ. (1)a (2分)(2) AF (2分)(漏选扣1分,错选不得分)(3) ① ACE (2分)(漏选1项得1分,漏选2项不得分)②0.225-1-1mol L min ⋅⋅(2分)(未标明单位或者单位书写不准确均扣1分) ; 8:5(2分)19. (共15分)Ⅰ. A .②④(1分)(错选、漏选均不得分)B .①③(1分)(错选、漏选均不得分)C .⑦ (1分)Ⅱ. (1)①③ (漏选扣1分,错选不得分)(2)Δ32232Cu/Ag 2CH CH OH+O 2CH CHO+2H O → (物质书写正确,未配平、未书写条件或条件书写不准确均扣1分;乙醇和乙醛用分子式作答不得分)(3)BC (漏选扣1分,错选不得分)(4) (2分) (物质书写正确,同位素标记未写出、条件未写出、可逆号未写出均扣1分)Ⅲ. 4 (2分) ; AC (2分)(漏选扣1分,错选不得分)。
吉林省吉林市普通中学2024届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硅及其化合物的用途说法正确的是()A.硅胶可用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B.二氧化硅是一种良好的半导体材料C.晶体硅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D.玻璃、水泥、水晶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2、一块表面己被缓慢氧化的金属钠,其质量为10.8g,投入100g水中,收集到氢气0.2g。
则原来钠块表面被氧化的钠的质量是A.6.2g B.4.6g C.7.8g D.10.6g3、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面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11.2L CCl4所含分子数为0.5N AB.1L 1mol/L的氯化钠溶液中,所含离子数为N AC.常温下,4.4g CO2和N2O(不反应)混合物中所含有的原子数为0.3N AD.1mol Cl2与足量的铁发生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3N A4、碘在地壳中主要以NaIO3形式存在,在海水中主要以I-形式存在。
根据二者转化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IOA.氧化性:I2>-3B.Cl2在两个反应中都是氧化剂C.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2I-+Cl2=I2+2Cl-D.反应②中,每消耗lmolCl2,电子转移2N A5、在同温、同压条件下,两种物质的量相同的单质气体之间的关系是①具有相同的密度②具有相同的体积③具有相同的原子数④具有相同的分子数A.①③B.②④C.①④D.③④6、在探究新制氯水成分及性质的实验中,依据下列方法和现象,不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A .AB .BC .CD .D7、下列含碳的化合物中,碳元素的化合价相同的一组是 A .CO 2和Na 2CO 3 B .CO 和CO 2 C .CO 和H 2CO 3D .CH 4和CO 28、下列转化必须要通过加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不考虑电解) A .2Cl HClO →B .42KMnO O →C .2KI I →D .CuO Cu →9、已知氧化性Br 2>Fe 3+。
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2025届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
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有600 mL某种混合物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4+、Cl-、Mg2+、Ba2+、CO32-、SO42-,现将此溶液分成三等份,进行如下实验:(1)向第一份中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2)向第二份中加足量NaOH溶液并加热后,收集到气体0.04 mol;(3)向第三份中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的沉淀6.27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g。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以下推测正确的是A.K+不一定存在B.Ba2+、Mg2+不一定都存在C.Cl-不一定存在D.混合溶液中CO32-的浓度为0.2 mol/L2、下列溶液中的离子—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含大量MnO4-的溶液中:Na+、K+、Cu2+、Fe3+B.在加入铝粉能产生氢气的溶液中:NH4+、Fe2+、SO42-、NO3-C.酸性溶液中:Ba2+、NO3-、K+、AlO2-D.含大量Fe3+的溶液中:NH4+、Na+、I-、SCN-3、某溶液中有Na+、Mg2+、Fe2+、Al3+四种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微热并搅拌,再加过量盐酸,溶液中大量减少的离子是( )A.Na+B.Mg2+C.Fe2+D.Al3+4、下列关于金属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反应中金属原子易失去最外层上的电子B.金属单质只具有还原性,而不具有氧化性C.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不可能为负价D.金属单质都能与盐酸溶液发生置换反应5、下列反应的现象均是溶液褪色,其中二氧化硫表现出的性质相同的是()①将SO2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褪色②将SO2气体通入氯水中,溶液褪色③将SO2气体通入含有氢氧化钠的酚酞溶液中,溶液褪色④将SO2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下列气体中,既可用浓硫酸干燥,又可用碱石灰干燥的是()A.O2B.Cl2C.SO2D.NH37、下列各组离子能够大量共存的是()A.加入Al粉后产生H2的溶液中:Na+、HCO3¯、SO42-、Cl¯B.滴加石蕊试剂变红的溶液中:Na+、Fe2+、NO3¯、Cl¯C.氢氧化铁胶体中:Na+、K+、S2-、Br-D.澄清透明的溶液中:Cu2+、H+、NH4+、SO42-8、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Cl2溶于水B.CaO溶于水C.MgO溶于盐酸D.CO2溶于NaOH溶液9、已知3.01×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32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A.16g B.32g C.64g/mol D.32g/mol10、在200mL含Mg2+、Al3+、NH4+、H+、Cl-等离子的溶液中,逐滴加入5mol•L-1NaOH溶液,所加NaOH溶液的体积(mL)与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mol)关系如图所示。
★绝密·启用前★吉林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度高一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化学说明:本试卷分Ⅰ卷、Ⅱ卷两部分。
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请将各试题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Al 27 S 32 Fe 56 Cu 64第Ⅰ卷 (共45分)一、选择题(15道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题3分,共45分)1. 化学史上每一次重大的发现都极大地推进了科学的发展,对于人类文明的进步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869年发现元素周期律的化学家是A. 侯德榜B. 拉瓦锡C. 门捷列夫D. 阿伏加德罗2. 化学与生产、生活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冬奥火炬中加入钠盐因发生化学变化而产生美丽的焰色,这是利用了金属元素的焰色试验B.“司南之杓(勺),投之于地,其柢(勺柄)指南”,司南的“杓”中含有Fe3O4C.活性炭净水的原理和“84”消毒液消毒的原理相同D.用红外线照射Fe(OH)3胶体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叫做丁达尔效应3.下列物质中,既含有氯分子,又含有氯离子的是A. 氯化钠溶液B. 新制氯水C. 漂白粉D. 液氯4.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必备知识,准确熟练的掌握和使用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质子数为92,中子数为146的铀(U)原子:14692UB.HCl的结构式为H―ClC.12C、13C和14C互为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D.CO2的分子结构模型:5. 下列关于合金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合金的熔点一定比各成分金属的高B. 生铁的含碳量为2%-4.3%C. 稀土金属可用于生产合金D. 在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是青铜6. 下列物质长期露置于空气中会变质且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NaClB. NaOHC. 氯水D. Fe(OH)27. 纯碱和小苏打由于其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需求,是我国较早自主生产的化工产品。
吉林高一高中化学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实验操作:①取液体试剂,②取固体试剂,③溶解,④过滤,⑤蒸发。
一定要用到玻璃棒的是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⑤ D .③④⑤2.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磷酸(H 3PO 4)的摩尔质量与6.02×1023个磷酸分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相等B .6.02×1023个氮分子和6.02×1023个氢分子的质量比等于14∶1C .32 g 氧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2×6.02×1023D .常温常压下,0.5×6.02×1023个一氧化碳分子所占的体积是11.2 L4.相同质量的下列气体,在同温同压下占有的体积最大的是 A .H 2 B .O 2 C .Cl 2D .SO 25.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A .铁与FeCl 3溶液反应:Fe +Fe 3+="=2" Fe 2+B .小苏打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HCO 3-+ OH -="=" CO 2↑ + H 2OC .金属铝加入到NaOH 溶液中: Al+2OH -+H 2O====AlO 2-+2H 2↑D .钠与水的反应 2Na + 2H 2O ===2Na + +2OH - + H 2↑6.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 .使无色酚酞试液呈红色的溶液中:Na +、K +、SO 42-、CO 32-B .无色透明的溶液中:Cu 2+、K +、SO 42-、NO 3-C .含有大量Ba(NO 3)2的溶液中:Mg 2+、NH 4+、SO 42-、Cl -D .使紫色石蕊试液呈红色的溶液中:Na +、K +、CO 32-、NO 3-7.在含有Cu(NO 3)2、Mg(NO 3)2和AgNO 3的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首先置换出的是 A .Mg B .Cu C .AgD .H 28.已知还原性Cl -< Br -<Fe 2+<I -,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A .2Fe 3++2I -=== 2Fe 2++ I 2B .Cl 2+2Br -===" 2" Cl -+ Br 2C .I 2 + 2Cl -=== 2I -+ Cl 2D .2Fe 2++Br 2===2Fe 3++2Br -9.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相互作用时,反应条件(温度、反应物用量比)改变,不会引起产物的种类改变的是 A .Na 和O 2 B .NaOH 和CO 2 C .Na 2O 2和CO 2 D .C 和O 210.为鉴别K 2CO 3和NaHCO 3两种白色固体,下列4种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A .分别取样配成溶液,滴加CaCl 2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B .分别取样在试管中加热,将可能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有无白色浑浊C .分别取样配成溶液,滴加Ba(OH)2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D .分别配成溶液,用铂丝蘸取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的颜色11.下列有关Al(OH)3的图像不正确的是12. 在5mL 0.05 mo1/L 的某金属氯化物溶液中,滴加7.5 mL 0.1 mo1/L AgNO 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该氯化物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为 A .+1 B .+2 C .+3 D .+413.下列关于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Fe 3O 4是一种红棕色粉末,俗称磁性氧化铁 B .铁与水蒸气在高温下的反应产物为Fe 2O 3和H 2C .去除FeCl 2溶液中的FeCl 3杂质,可以向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然后过滤D .Fe 3+与KSCN 反应产生红色沉淀14.下列物质放置在空气中变质,不是因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的是 A .Na B .Na 2O 2 C .Na 2OD .FeCl 215.下列各组反应,最终一定能得到白色沉淀的是 A .向Na 2CO 3溶液加入CaCl 2溶液 B .向CuSO 4溶液中加入NaOH 溶液 C .向FeCl 2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 溶液 D .向Al 2(SO 4)3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 溶液16.硅及其化合物在材料领域中应用广泛。
2024届吉林省德惠市实验中学、前郭五中等九校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1mol Fe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N AB.常温常压下,18 g H2O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N AC.标准状况下,22.4 L的CCl4中含有的CCl4分子数为N AD.1 L 0.1 mol·L-1硫酸钠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4N A2、对于反应3Cl2+6NaOH=5NaCl+NaClO3+3H2O,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Cl2是氧化剂,NaOH是还原剂B.每生成1mol的NaClO3转移6mol的电子C.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被氧化的Cl原子和被还原的Cl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 mol氢的质量是2 gB.0.5 mol H2SO4中H2分子的数目是3.01×1023C.1 mol水与44 g二氧化碳所含原子数不相等D.0.5 mol氧分子约含6.02×1023个氧原子4、下列各组中,两种气体的的分子数上一定相等的是( )A.温度相同,体积相同的O2和N2B.温度相等,压强相等的CO和N2C.压强相同,质量相同的O2和O3D.体积相同,密度相等的CO和N25、将一定质量的铜与100 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硝酸反应,铜完全溶解时产生的NO和NO2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 L。
待产生的气体全部释放后,向溶液中加入100mL 6 mol·L-1的NaOH溶液,恰好使溶液中的Cu2+全部转化成沉淀,则原硝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6mol/L B.10mol/L C.11mol/L D.12 mol/L6、实验结束时,熄灭酒精灯的正确方法是( )A.用灯帽盖灭B.用水浇灭C.用嘴吹灭D.用干抹布盖灭7、根据胶体的相关性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当光束通过Fe(OH)3胶体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B.制备Fe(OH)3胶体,将NaOH浓溶液滴加到饱和的FeCl3溶液中C.存在于污水中的胶体物质,则常用投明矾、硫酸铁等电解质的方法进行处理D.胶体化学的应有很广,是制备纳米材料的有效方法之一8、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等物质的量的CO和Cl2所含分子数为N AB.在标准状况下,N A个任何分子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C.46gNO2和N2O4的混合物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一定是3N AD.2.24LN2和O2的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数为0.2N A9、一定能在下列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K+、Na+、S2-、MnO4-B.Na+、NH4+、SO42-、Cl-C.Fe3+、Mg2+、NO3-、SCN-D.NO3-、H+、Fe2+、Cl-10、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氧化铁能与酸反应,可制红色涂料B.氢氧化铝具有弱碱性,可作胃酸中和剂C.二氧化硅硬度大,可作光导纤维D.小苏打能与碱反应,可作糕点焙制的膨松剂11、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一瓶是饱和氯化钠溶液,一瓶是蒸馏水。
吉林高一期末化学调研试卷选择题
吉林高一期末化学调研试卷选择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 —23 mg—24
al—27 fe—56 cu—64 zn—65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计40分)
1.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6g的ch4中含有的电子数0.1na
b.1 mol 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或na2o2均失去na个电子
c.1 mol al分别放入足量的冷的浓hno3、稀hno3中,反应后转移电子均为3na
d.标准状况下,11.2lh2o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5na
2.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o2和o3具有相同的
a.密度
b.原子数
c.质量
d.分子数
3.下列图示装置的实验中,操作正确的是
a.图1配制250ml0.10mol•l-1盐酸
b.图2稀释浓硫酸
c.图3称量氯化钠固体
d.图4 ccl4萃取碘水的分液操作
4.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a.都能透过滤纸
b.都呈红褐色
c.分散质粒子具有相同的直径
d.都具有丁达尔效应
5.某溶液中加入铝粉有氢气产生,该溶液中肯定可以大量共
存的离是
a.na+、no3-、cl-、so42-
b.na+、k+、ba2 + 、hco3-
c.fe3+、h+、so42-、cl-
d.na+、k+、cl-、so42-
6.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日科学家,他们由于研究“有机物合成过程中钯催化交叉偶联”而获奖。
钯的化合物氯化钯可用来检测有毒气体co,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pdcl2+h2o===co2+ p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