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教育者身心健康的维护
- 格式:pdf
- 大小:69.33 KB
- 文档页数:2
护理员的自我护理与心理健康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护理员成为医疗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护理员的工作十分繁重,需要长时间的站立操作和面对病患的各种情绪,因此他们需要更多的关注自身的身心健康。
本文将探讨护理员在工作中的自我护理重要性以及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
首先,护理员在日常工作中要注重自我护理。
长时间的站立操作和不规律的工作时间容易造成身体疲劳和各种慢性疾病。
因此,护理员应该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保证充足的睡眠。
此外,护理员还要定期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魄,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其次,护理员在工作中要注重心理健康。
护理员长期面对病患的各种情绪,往往需要承受很大的压力。
为了保持心理健康,护理员可以通过参加心理咨询,学习压力管理的方法,培养乐观向上的心态,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此外,护理员还可以通过与同事和家人的沟通,减轻心理压力,缓解工作带来的紧张情绪。
最后,护理员在自我护理和心理健康方面需要重视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护理员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避免暴饮暴食,注意饮食均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此外,护理员还要保持良好的情感交流,积极参加社交活动,拓展社交圈子,增加社会支持,促进个人心理健康的发展。
综上所述,护理员在工作中要注重自我护理和心理健康,保持身心健康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通过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定期进行体育锻炼、参加心理咨询、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等方法,护理员可以有效地维护自身的健康,提升工作效率,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希望护理员们能够重视自己的身心健康,做一个健康快乐的护理员。
教育学生如何保持身心健康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不再仅仅局限于学术成绩的培养,而是越来越注重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身心健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挑战。
因此,教育学生如何保持身心健康已成为当今教育的重要任务。
本文旨在探讨一些方法和策略,以帮助学生保持身心健康。
一、保持合理的学习与休息时间学生常常面临繁重的学业压力,特别是在备考期间。
然而,过度的学习和疲劳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教育者应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并确保他们享有充足的休息时间。
例如,制定一个合理的作息计划,让学生每天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睡眠和休憩活动,以恢复精力。
二、鼓励参与体育运动和户外活动体育运动是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之一。
教育者可以积极鼓励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并提供适当的运动机会和设施。
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各类体育活动,比如运动会、足球比赛、登山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享受运动的乐趣。
此外,教育者还可以组织户外探险活动,让学生接触自然,放松身心。
三、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和支持身心健康不仅仅关注身体的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的发展。
心理健康的教育和支持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教育者可以通过开展心理健康课程、提供个人咨询和建立心理健康支持体系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并处理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心理问题。
此外,教育者还应树立一个友好、开放的校园氛围,让学生感到安全和被接纳。
四、鼓励社交交往与情感表达人是社交性的动物,与他人的交往和情感表达对于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教育者应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社交活动,与同学、老师和家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此外,教育者还可以通过开展团队合作活动和分享经验的机会,让学生学会与他人交流和表达情感,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情商。
五、营造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饮食和生活习惯对于身心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教育者应提供健康饮食的知识和指导,引导学生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营养。
此外,教育者还应关注学生的生活习惯,教育他们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合理的作息时间、适度的社交娱乐等,以维护他们的身心健康。
护理中的心理健康支持在护理中心理健康支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护理人员不仅需要关注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还需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
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会影响到他的身体健康,还会影响到他的生活质量和康复速度。
因此,提供心理健康支持对于护理工作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护理中的心理健康支持可以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
在患病或受伤的时候,很多患者会感到沮丧、焦虑甚至绝望。
这时候,护士的支持和鼓励可以帮助患者建立起积极的心态,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
护士可以通过倾听患者的心声,给予他们必要的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重新振作起来。
其次,心理健康支持可以减轻患者的焦虑和压力。
在医院里,很多患者会感到焦虑和压力,尤其是在接受手术或治疗的时候。
护士可以通过与患者进行交流,缓解他们的焦虑和压力,让他们感到放心和安心。
护士可以利用各种心理健康支持技巧,如放松训练、呼吸练习等,帮助患者减轻焦虑和压力,让他们更好地应对疾病的挑战。
此外,心理健康支持还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疾病和治疗过程。
很多患者在接受治疗的时候会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有时会感到无助和沮丧。
护士可以通过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疾病和治疗过程。
护士可以提供信息和教育,引导患者正确的应对疾病和治疗,让他们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健康。
总之,护理中的心理健康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护士应该注重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态,减轻焦虑和压力,更好地适应疾病和治疗过程。
只有这样,患者才能更好地康复,重返健康的生活。
用心呵护学生身心健康的教师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师是他们最亲近的人。
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身心健康的守护者。
教师应该用心呵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帮助他们在健康的环境下成长。
教师在学生身心健康中的作用教师在学生身心健康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教师是学生学习上的指导者。
他们教授科学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同时,教师也是学生情感发展的引导者。
他们耐心倾听学生的困惑和不满,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支持和慰藉。
此外,教师还是学生行为习惯的规范者,他们以身作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观念和价值观。
提升学生身心健康的方法为了更好地呵护学生的身心健康,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多种方法。
首先,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和心理健康。
他们应该留意学生的变化,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让学生了解并学会处理各种情绪和压力,增强心理的韧性。
其次,教师要提供健康的学习环境。
他们应该保证教室的通风、采光和卫生,合理安排学生的课程和作业量,避免学生因学业压力过大而导致身心不适。
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户外活动,让学生接触大自然,放松身心,增强体质。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体育活动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体育运动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锻炼他们的意志力和毅力。
教师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体育比赛,让学生参与其中,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教师的责任和挑战尽管教师在学生身心健康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这也是一个责任重大且充满挑战的工作。
首先,教师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技巧。
他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
只有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并帮助他们解决各种问题。
其次,教师需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
他们需要倾听学生的声音,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惑。
只有与学生建立起亲密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呵护他们的身心健康。
最后,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情绪智力和心理素质。
他们需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
护理专业中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在护理专业中,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对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定义、目标和实施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述。
一、健康教育的概念与目标健康教育是指通过系统的方法,向个体或群体传授有关健康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的一种教育活动。
其目标是使受教育者在认识到个人的身体处境时,能够充分发掘和发挥自身的潜力,理解和接受适当的健康需求,并取得最佳的健康效益。
为了达到健康教育的目标,护理专业需要采取多种教育方法。
首先,通过直接沟通和互动,护士可以与患者建立信任和合作的关系,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服务。
其次,护士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教育手册和宣传资料等工具,向更广泛的受众传播健康知识和技能。
此外,护士还可以与其他医疗团队成员进行合作,共同制定并执行健康教育计划,提高患者的健康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
二、健康促进的概念与目标健康促进是指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提供支持和创建健康环境等措施,增加个体和群体的健康潜能,促进健康水平的提高和全面发展的一种行动。
其目标是使个体和群体在物质、精神和社会层面上达到身心健康的最佳状态,并以此为基础,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生活的要求。
在健康促进的实践中,护理专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方面,护士可以通过指导患者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适度运动和饮食调理等,以达到健康促进的目的。
另一方面,护士还可以关注社区层面的健康促进,参与制定公共卫生政策,并开展健康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健康问题的认知。
三、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联与实施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密切相关,二者相互支持、相互渗透。
健康教育是健康促进的基石,通过向个体和群体传授健康知识和技能,提高其对健康的认知和理解。
而健康促进则在健康教育的基础上,通过改变环境、制定政策和提供支持,帮助个体和群体更好地实践健康教育所传授的知识和技能。
在护理专业中,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需要紧密结合,以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护理人员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而作为医疗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护理人员在健康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护理人员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旨在深入剖析其重要性。
一、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作为医护团队中的一员,护士负责照顾病人的生活和健康。
所以参与健康教育活动并向病人讲解如何合理饮食、如何保持健康、避免疾病的发生以及如何正确服药等是其分内之事。
护理人员能够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帮助病人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并提供专业建议和指导。
二、传授健康知识护理人员不仅在医院内部开展健康教育活动,还会走出医院,前往社区、学校等地开展健康知识的宣传活动。
他们通过举办健康讲座、义诊等方式,向居民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大众的健康素养,防患于未然。
三、管理健康档案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负责病人的健康档案管理,他们能够通过病人的档案了解病人的基本情况及健康状况,并给予病人家属健康教育建议。
这样可以帮助病人建立正确的健康观念,预防常见疾病的发生。
四、协助医生进行健康指导在医院中,护理人员是医生的得力助手,他们了解病人的实际情况,能够协助医生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
他们可以向病人介绍一些预防性的科学健身方法、健康养生方法,并提醒病人及家属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等。
五、促进康复在病人出院后,护理人员还能通过通联方式、网络等方式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指导,让病人更好地进行康复训练,帮助他们尽快恢复健康。
六、预防职业伤害护理人员的工作环境相对较差,日常工作中容易接触到各种病原体,所以健康教育也包括了预防职业伤害。
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健康教育的方式,提醒自身及同事们要注意个人防护,避免职业伤害的发生。
总结:护理人员在健康教育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他们不仅在医院内部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传授健康知识,管理健康档案,协助医生进行健康指导,还能通过各种途径对病人进行康复辅导和预防职业伤害教育。
在未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护理人员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将更加凸显,他们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幼儿园身心护理园地儿童身心健康教育指南为了保障幼儿的身心健康,幼儿园应设立身心护理园地,提供儿童身心健康教育。
身心护理园地是一个特殊的学习空间,旨在帮助幼儿了解自己的身体和情绪,学会正确处理情绪,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习惯。
下面是一份儿童身心健康教育指南,供幼儿园参考。
1.身体常识教育幼儿园应向幼儿传授一些基本的身体常识,包括有关器官、身体功能和初步的卫生知识。
通过教育,幼儿应了解到人体的各个器官的名称和功能,学会正确洗手、刷牙等基本卫生习惯。
同时,应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营养饮食习惯,培养他们对健康食物的认识和选择能力。
2.情绪管理教育幼儿园应关注幼儿的情绪管理教育。
幼儿阶段是情绪波动较大的阶段,他们常常无法理解和掌控自己的情绪。
通过相关的教育活动,幼儿应学会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并学会正确处理和调节情绪。
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绘画等活动来帮助幼儿理解情绪,并提供情绪管理的指导和技能。
3.个人卫生教育个人卫生是保障身心健康的基础。
幼儿园应加强对幼儿的个人卫生教育。
包括洗手、刷牙、洗澡、剪指甲等方面的教育。
要注意在季节变化和疫情高发期间,特别加强疾病预防和个人卫生的教育。
4.运动和健康教育体育运动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至关重要。
幼儿园应提供丰富多样的运动活动,鼓励幼儿参与体育运动,并教育他们运动的好处和方法。
同时,应提供一些简单的健身操、活动,帮助幼儿适度锻炼身体,保持健康的体魄。
5.睡眠习惯培养充足的睡眠对幼儿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幼儿园应教育家长养成科学的睡眠习惯,包括规律的作息时间、合适的卧室环境等。
同时,幼儿园也应关注幼儿的睡眠情况,提供良好的睡眠环境,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
6.安全教育幼儿园应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提供安全教育,包括交通安全、火灾安全、食品安全、饮水安全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安全教育,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7.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对幼儿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护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已成为卫生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
护理健康教育作为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旨在通过相关知识的教育,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理念和行为,促进身心健康。
然而,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护理健康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本文将对护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护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1. 对健康教育认识不足受传统护理模式的影响,部分护士对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将其视为可有可无的环节。
这种观念导致护士在实际工作中缺乏主动服务意识,难以将健康教育融入到护理工作中。
2. 护理人员对健康教育内涵不清楚护理健康教育是指在护理工作中对护理对象进行健康教育、健康指导的工作。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护士将健康教育与卫生宣教、出入院指导等工作等同起来,没有针对病人和健康人群开展具有护理特色的健康教育。
3. 缺乏实施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护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应用学科,它不仅包含医学、护理学知识,还包括教育学、行为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知识。
然而,我国的健康教育起步较晚,没有形成科学有效的教育系统。
护理人员在实施过程中也就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
同时,目前状况下,护理队伍学历相对偏低,知识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实践中采用的方法也较简单,内容泛化,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
4. 健康教育内容与实际需求不匹配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护士在开展健康教育时,未能充分了解病人的需求,导致健康教育内容与实际需求不匹配,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5. 健康教育方式单一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护士在开展健康教育时,采用的方式较为单一,如口头宣教、发放宣传资料等。
这种单一的教育方式难以吸引病人的注意力,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二、护理健康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对策1. 提高护理人员对健康教育的认识通过加强培训和学习,提高护理人员对健康教育的认识,使其充分认识到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关爱护士心灵国际护士节心理辅导方案关爱护士心灵:国际护士节心理辅导方案引言:国际护理委员会将每年的5月12日定为国际护士节,旨在向全球的护士们致敬并表达对他们辛勤工作的感激之情。
作为医疗队伍中的中坚力量,护士们经常承受巨大的工作压力和心理负担。
因此,为了关爱护士心灵,提高其工作质量和幸福感,我们需要制定一系列心理辅导方案。
一、心理辅导的重要性护士是医疗团队中直接与患者接触最多的人员。
他们常常面对生死、疾病和悲伤,经历巨大的心理压力。
心理辅导可以帮助护士们有效应对压力,增强情绪调节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二、建立支持系统1. 同事间的支持:在工作环境中,护士常常能够相互理解和支持。
建立合作和友好的工作氛围,鼓励彼此倾诉和分享压力,以减轻心理负担。
2. 家人的支持:护士工作繁忙,常常无法与家人共度时间。
医院管理可以制定合理的工作安排,以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与家人交流和放松。
三、提供心理健康教育1. 压力管理:心理学家可以为护士提供有关压力管理的培训课程,教授他们一些应对压力的技巧,例如正向思考、呼吸调节和放松训练等。
2. 自我照顾:护士常常忽略自己的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提醒护士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例如良好的睡眠、饮食和锻炼习惯的养成。
四、建立心理咨询渠道1. 心理咨询师:医院可以聘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护士提供私密和专业的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个人生活中的心理问题。
2. 心理支持小组:组织护士参加心理支持小组或心理辅导活动,让他们有机会分享经验和情感,获得情感上的支持和帮助。
五、奖励与认可1. 员工表彰:医院管理可以设立表彰制度,定期表彰在工作中表现出色的护士,增加他们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2. 奖励机制:制定奖励机制鼓励护士参加进修课程、学术交流和专业发展,提高他们的工作动力和自我实现感。
结语:关爱护士心灵是保证他们健康工作的重要环节。
通过制定全面的心理辅导方案,提高护士的心理素质和幸福感,可以提升其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第16卷 第9期 2003年9月医学研究生学报Journal of Medical PostgraduatesVol.16 No.9Sep.2003・护 理・护理教育者身心健康的维护陈亚萍(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医学专修科,江苏南京210002)关键词: 护理教育; 心理健康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828199(2003)0920720201 知识经济时代是瞬息万变的时代,竞争性强、压力大和快节奏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是成功的机遇,同时还有无法回避的心理压力。
从事传授护理知识、精心培养护理人才的护理教育者,同样承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身心压力,重视护理教育者的心理健康刻不容缓。
1 护理教育者心理失衡的负性作用 科学的发展、观念的更新、社会的进步,给教育理论与实践带来了全新的挑战。
激烈的竞争、复杂的人际关系、职称评定的困惑及科研压力正伴随着快节奏向护理教育者迎面扑来,由此引发护理教育者心理上的局促和困惑是显而易见的。
随着职业范围扩展,责任增加,主诉身心疲劳的护理人员也在增多。
“现代文明病”、“慢性病与综合征”正影响其身心健康。
联合国专家预言“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1。
1.1 疲劳综合征 护理教育作为一种崇高的职业,比一般人有更高的要求。
在现代护理教育中护理教师要充当各种各样的角色:如知识的传授者,榜样,心理治疗家,人际关系的艺术家,朋友以及家庭中的角色等。
多种角色在转换中会出现心理冲突,加之各种其他原因以及没有良好的自我协调能力,就会出现疲劳综合征。
科学实验表明,脑部是不会疲劳的,我们平时所感到的疲劳,大多是我们的精神和感情引起的,实际上忧虑、紧张和情绪不安才是产生疲劳的三大原因。
有人调查,在教育者职业中患工作疲劳综合征的比例高达55%。
1.2 都市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组综合征,涉及心理及躯体两方面,专家认为遗传因素和人格因素与抑郁症的发病有关,而过度的精神刺激和过重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成为致病的重要因素。
护理教育者在遭遇重大的挫折、心灵受到严重创伤时,如得不到有效安慰、疏导和他人支持,或归因不当,没有进行有效调整,就可能形成反应性或心因性抑郁症,影响其身心健康。
1.3 应激反应综合征 应激是人体在遇到出乎意外或紧张情况下所引起的情绪状态。
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际关系紧张、心理不平衡是导致应激反应综合征的主要原因。
由于它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特有的时代性(伴随社会发展而出现的新的综合征),因而被称为“世纪病”。
有研究表明,教师及A 型行为者发病率较高。
2 护理教育者健康心理的自塑 卢梭说过:“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之前,自己就必须要先造就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
时代正赋予护理教育者一个全新的任务,在塑造下一代灵魂的同时,还要对自己的心灵进行自我塑造。
面对繁杂的现代社会,注意自己的心理保健,给自己的心理多一份呵护是不可避免的。
重视护理教育者的心理健康,注意教育者的心理卫生,对开发教育者的智力资源、增强教育者的创造力以及保护其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1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在人生的道路上,挫折与失败是难免的,生活就像一面镜子,就看你自己如何处理。
我们需要选择快乐的心境,明智的看待这一切。
作为护理教育者,应做到:①热爱生活,善于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乐趣,并在生活中尽情享受人生的乐趣。
②知足常乐,不苛求自己,也不苛求别人,能认可别人存在的价值。
③严于律已,宽以待人,不为小事而烦恼。
④适应环境,把生活中的逆境和失败作为正常的反馈来看待,这样就会帮助我们增强免疫力,防御有害的反应。
能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对周围事物、环境能作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清醒地认识到“学无止境”在今天比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
护理教育者要保持良好的心境,正确对待自己,扬长避短,保持愉快、开朗、满意的积极情绪。
生活的质量靠自己提高,生活的格调靠自己把握,生活的色彩靠自己点染。
2.2 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文明社会的精髓。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走向成功不可缺少的条件。
在人际关系中,健全的心理适应是保证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积极的心理适应使人心情舒畅、生活充满希望,有助于人的身心健康。
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工作效率也有极大的影响2。
护理教育者首先要了解自己,正确地评价自己。
其次要了解他人,了解他人的特点,包括他人的兴趣爱好、工作习惯与生活习惯等,这样与人相处才能融洽,彼此尊(下转英文目录后)・27・The relation between changes in electrocardiogram and the culprit vessels in patients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YAN G Xiao2fan,GON G Jian2bin(699)……………………………………………………………………The study of the oxytocin antagonist atosiban in the treatment of preterm laborPAN lan,OU J un,WU Xiao2ke, L U Kang2ming(702)…………………………………………………Research progress of lung injury following cardiopulmonary bypassWAN G Chang2tian,J IN G Hua(705)………………………………………………………………………The development about activation of protein kinase C and diabetic vascular complications L I Hong2liang,YU Ye2rong(708)……………………………………………………………………………Recent advances of autologous stem cell transplant in malignant lymphomaYAN G Ji2hong,YU YA2ping(710)…………………………………………………………………………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following acute brain injuryHAN G Chun2hua,SHI Ji2Xin(714)…………………………………………………………………………(上接第720页)重。
要真心地欣赏和感激别人,对别人表示出真正的兴趣,做一个好听众,鼓励别人说出自己的想法。
另外,还要注意积极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这样可以与人建立友好的人际关系,而且可以开阔眼界和增强心理上的安全感。
2.3 心理松绑 在开放的世界,开放的教育中,护理教育者不可能生活在完全没有压力的封闭环境中,面对压力,要设法维持内心的平衡,驾驭自己的情绪,为劳顿的心灵解困,这正是在快节奏生活时代我们护理教育者所要做的。
面对烦恼,回避、畏惧、悲观和怨天尤人都无济于事,聪明的选择就是用积极的心态去迎接它,并消除它。
①不苛求自己,对无法得到的东西不过分贪求,争取在社会允许的范围内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对自己得到的一切感到满意,这样心情才总是开朗的、乐观的。
制定生活和学习的目标要切合实际,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并积极努力,这样才能尝到教育的乐趣。
②暂离困境并学会自我嘲解,当失落时,不妨自我嘲解一番,并适时迁移兴趣,做自己感兴趣的事;不妨将烦恼暂置一边,或找人倾诉一番,这是缓解心理压力,寻找心理平衡的有效途径。
③不懈努力、克服忧虑、释除烦恼,才能取得成功。
2.4 慎防妒火 心理学家认为,嫉妒是一个人因别人超过自己而引起的抵触情绪的体验,是一种恐惧和愤怒的混合心态。
强求公平是一种攀比心态,有时也是一种嫉妒心理。
在竞争的社会中,护理教育者要敢于竞争、参与竞争,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在竞争中展示自我、展示才华。
要培养、激发和维护自信心,不能以消极的思维来定势自己。
护理教育者应以平常心和宽容来对待公平问题,尽可能淡泊名利,剔除虚荣,找寻自己在学校教育中的准确位置,努力培养豁达大度、诚实谦逊等良好性格特征,防止嫉妒。
3 为护理教育者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 各级护理管理人员和教学主管,不仅要为护理教育者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设备,更要注重为其创造一个心理相容、美好和谐的心理环境。
要建立有效的引导和疏通机制,注意改进工作与管理3。
引导护理教育者正确对待压力,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给予关怀和鼓励。
让护理教育者的内心压力有机会得以释放,以保持心理平衡,真正做好情绪压力的疏导。
社会节奏的加快,无情的竞争,个性迥异的教育群体,正日益影响着护理教育者的精神生活。
当处理不好、调整不当、认知偏差时,不良情绪就会侵扰护理教育者的生活和工作,透支快乐与健康。
护理教育者的职业严格来说是不能有闪失的,现代社会对教育者的心理素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一个优秀的教师若忽视了对人格的塑造,那么必然导致工作上的失败。
所以护理教育者必须做好心理健康的维护,注意心理自塑,调整自我认识,提高教师的自我价值感,正确处理奉献与索取的关系,培养自信心,掌握竞争技能,这样才能培养出有良好素质的学生。
参考文献:1 柳友荣.教育者心理保健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8. 2 苏东水.管理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3792 380.3 朱衍馨,夏合金.浅淡医患关系与医疗质量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3,2(2):1582159.收稿日期: 2003203205; 修订日期: 2003206218(责任编辑 石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