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保卫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9
高校安全保卫工作总结高校安全保卫工作总结篇一一、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制约机制。
1、建立安全保卫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将安全保卫工作列入各有关科室的目标考核内容,并进行严格考核,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对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严肃追究有关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2、签订责任书。
在年初之时由保卫科牵头与学校各科室、各单位层层签订“一岗双责”责任书。
明确各自的职责。
将安全教育工作作为对教职员工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制度。
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人人参与,人人防范。
“”期间又和学校专职司机签订“交通安全”责任书。
确保“”期间学校车辆不出交通事故。
3、不断完善学校安全保卫工作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安全应急预案,定期进行安全检查,落实安全责任制度。
根据安全保卫工作形势的发展,我们不断完善和规范各项安全制度,用制度约束师生员工,从而达到管理的目的。
在制度建设方面注重时效性和可操作性。
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建立健全定期检查和日常防范相结合的安全管理制度,以及门卫值班、巡逻值勤、防火防灾的安全管理。
及学校安全保卫的各项工作,做到有章可循,不留盲点,不出漏洞。
二、完善各种安全预案并及时组织演练1、建立学校应急机制。
建全领导小组,建立各种安全小组11个。
制定了操作性强的突发性各类事件处置预案。
完善各种安全预案并及时组织演练。
2、特别针对学校人员密集场所这一特性,5月底上汛之前对防汛预案进行演练,以确保大汛来临时设备正常有效,人员及时到位。
11月又结合第22个全国消防日进行消防疏散演练,从而增强了师生们的消防安全意识。
3、今年八、九月份全国各地出现了因为日本在“购岛”闹剧,并不断采取伤害中华民族感情的错误行为而引发的游行示威等活动。
为了防止极少数社会闲杂人员借机进行打砸公私财物、扰乱社会秩序等违法活动,保卫科及时制定了“涉日维稳”应急处置预案,从而保障了全校师生的生命及财产安全,维护了社会稳定,保证涉日游行活动发现、报告、处理等环节紧密衔接,做到机构、人员、物资三落实,并积极争取各职能部门的支持,保证对安全事故和涉稳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和快速处理,最大限度地降低和控制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或危害,切实维护校园安全和社会稳定。
高校保卫处年终工作总结7篇第1篇示例:高校保卫处年终工作总结一、概述高校保卫处作为学校管理中一支重要的力量,负责维护校园安全和秩序,保障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过去的一年里,高校保卫处认真履行职责,努力打造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下面就我们的年终工作进行总结。
二、工作成绩1. 加强安全教育:加强校园安全教育是高校保卫处的一项重要工作。
我们通过举办安全知识讲座、开展应急演练等活动,提高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2. 提升巡逻力度:加大校园巡逻力度,确保校园的安全。
加强对重点区域和重点时间段的巡逻,加强对外来人员的管控,有效预防校园安全事件的发生。
3. 及时处置突发事件:在过去的一年里,高校保卫处成功处置了多起突发事件,如火灾、盗窃等。
我们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应急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损失。
4. 加强与警方合作:高校保卫处与当地公安机关保持密切联系,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警方对校园安全事务给予重视,并提供了及时而有效的支持,增强了我们保卫工作的实效性。
5. 完善管理制度:我们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如加强对安保人员的培训和考核,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各项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三、存在问题虽然高校保卫处在过去一年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主要包括:1. 人手不足:在校园保卫工作中,人手不足一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和校园面积的扩大,安保人员的工作压力也在逐渐增大。
2. 技术装备滞后:部分高校保卫处的技术装备还比较滞后,无法满足日益复杂的安保需求。
需要加大投入,更新换代技术装备,提高保卫工作的精准度和效率。
3. 应急处置能力有待提高:虽然我们成功处置了多起突发事件,但在部分情况下,我们的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仍有待提高。
需要进一步加强培训,提升队伍的处置能力。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 拓展宣传教育:加大安全宣传教育的力度,提高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高校安全保卫工作二、紧紧围绕“预防为主”的方针,扎扎实实地做好高校安全防范工作(一)增强广大师生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是做好安全防范的根本同违法犯罪斗争的基本对策,一是打击,二是预防。
打击是为了揭露、证实、惩罚犯罪;预防是防患于未然,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消灭在行为实施之前。
做好高校安全防范工作,首先要抓对人的教育和管理工作。
因为要有效预防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最关键的是要做好人的工作,提高人的安全意识。
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搞好安全法规宣传教育,采取集中上课,请有关专家作报告,举办专题讲座,观看图片展览和影视节目,利用校内宣传媒体等形式,广泛宣传和普及安全知识,强化师生的防范意识。
二是加强行为引导,帮助学生养成自觉遵守安全规定的好习惯。
引导学生文明上网,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腐蚀和影响;指导班级开展安全法规学习和自律教育,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自觉做到安全用电、安全出行、谨慎处事,依法维护个人的正当权益。
三是举办安全员和义务消防队员培训,多渠道、多方位强化、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逐步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一个人人重视安全防范工作的氛围。
(二)狠抓制度建设,规范师生的安全行为制度是规范行为的一种约束机制,没有制度就等于没有规矩,没有约束力。
高校必须建立一整套制约机制。
除了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外,同时还应体现自身的工作管理特色,制定出切合实际、操作性强的校纪校规,约束师生员工的行为。
只有这样,我们就可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本着法律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既约束了违法违纪行为,又可保证安全管理工作规范有序的进行。
(三)狠抓内部防范,从源头上构筑确保安全的防线(四)狠抓检查,强化整改,防患未然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必须加强监督管理,及时发现隐患,及时采取措施,及时解决问题。
要突出抓好三个检查。
一是要突出抓好重大节日,重要活动的重点检查;二是要突出抓好放假前、假期中、开学后的全面检查;三是要不间断对校园不放心部位实施突击检查。
科学发展观的“平安校园”保卫体系建设新形势下要加强高校内部安全保卫体系建设就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以现代安全理论为指导,落实防范第一的理念,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构建高校内部安全保卫防控体系。
高校的安全稳定不仅关系到高校日常教学、科研、生产、生活能否正常运行,而且关系到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安全稳定。
高校安全保卫体系建设为更好地保护青年学生、教职工和专家学者等的人身财产安全,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校园、平安校园的要求,努力实践“以人为本”的宗旨,有必要构筑高校校园安全保卫立体防控体系,改进安全保卫管理方式,增强忧患意识,预防群体性事件以及严重的治安案件的发生,维护校园稳定。
一、高校安全保卫体系建设的环境现状高校在承担着传播知识、探究科学和服务社会三大功能的同时,由于其存在人才聚集、人员密集、学生结构呈现多元化倾向、信息快捷、政治敏感、大量高科技装备和科研成果保密等特性,势必会成为某些不法分子、危害国家安全和破坏社会秩序的敌对分子、违法犯罪分子等别有用心的人的侵害目标。
从高校校园所处外部环境来说,伴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开放性办学等举措的先后出台,高校与社会的联系愈发紧密。
校园内聘用的各种临时工大量增加,高校校园内人、车、货物等流量剧增,周边餐馆、网吧、出租房屋、ktv以及流动商贩相应增多,治安形势错综复杂,各种不安全因素相互交织,使得校园安全保卫管理难度加大。
从高校校园内部环境来说,由于高校扩招,当今80后、90后的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自立自理能力相对较差,加之就业形势严峻,与自身心理预期差距太大,精神压力无形增大,进而导致自杀、盗窃、报复、群殴等恶性事件,这都是引发校园不安定的内部因素重要来源。
二、当前高校安全保卫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1、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缺乏必要的法律地位。
发生在校园内的各种治安问题,往往是保卫人员率先赶到第一现场调查、处理,但由于高校保卫部门没有执法权,造成工作的被动,对一些案件的处置,只能是欲管不行,欲罢不能,处境十分尴尬。
高校保卫处年度工作总结5篇第1篇示例:高校保卫处年度工作总结一、工作概况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保卫工作的任务日益繁重,工作内容也越来越多样化。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校保卫处坚持以服务师生为宗旨,全力以赴开展保卫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学校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我们在安全保卫、纪律管理、突发事件处理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二、安全保卫工作我们在校园安全保卫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通过加强校园周界的巡逻防范,做好入校人员的登记和排查,严格控制校园内外的出入口,确保学校师生的人身安全。
我们还不断加强对校园设施和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保障师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安全。
我们还组织开展了防火安全和应急疏散演练,提高了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逃生能力。
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还积极开展了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通过这些工作,学校的安全状况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三、纪律管理工作在纪律管理方面,我们坚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认真维护校园的纪律秩序。
我们始终坚持依法办事,依规管人,依纪律育人,着力营造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通过加强对学生宿舍、食堂和公共场所的管理,及时纠正和处理各类违纪行为,维护了校园的良好秩序。
我们还加强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管理,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保障。
四、突发事件处理工作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也遇到了一些突发事件的处理工作,比如火灾、交通事故、校园打架等。
面对这些突发事件,我们保卫处及时组织处置,做到了迅速、果断、有力。
我们坚持“防范为主、突发事件处理为辅”的原则,不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有效地保障了师生的安全。
五、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打算在工作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安全设施设备的更新和完善、队伍建设和培训等方面的问题。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校园安全设施和设备的更新和维护力度,不断提高保卫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确保高校保卫工作水平的不断提升。
6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工作探讨总第12期C h in a P u b li c Se c u r it y .A ca d e my E d it io nW o r kDi sc u ssi o n3,2008,No.01和谐校园构建中的高校保卫工作新模式研究陈嵩莉(上海金融学院,上海201209)【摘要】现在高校保卫工作存在体制有缺陷、自我封闭循环、科技含量不高、工作内驱力不强等问题。
保卫工作如何与高校飞跃发展的大气候相适应,在和谐校园构建发挥保障服务作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以全面提升保卫工作层次为根本目的,运用综合分析、调查研究、比较研究、逻辑等科学研究方法,研究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时如何提高高校保卫工作模式的有效性、长效性、时效性等问题进行有益的探讨,试图研究和谐校园建构与保卫工作的关系,建立新形式下的高校保卫工作新模式,以此对高校保卫工作进行梳理和重塑。
【关键词】和谐校园;高校保卫;新模式【中图分类号】X9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396[2008]12-0116-03收稿日期:2008-02-21作者简介:陈嵩莉:(1978-)女,浙江湖州,上海金融学院教师,法学硕士,主要从事法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思想政治教育、保卫学研究。
和谐校园的构建与高校保卫工作有着密切的关联,确保校园安全与稳定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
用保卫学、管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和观点从安全保卫视角来研究分析,试图建立“安全与发展”模式对高校保卫工作进行指导和规范。
1、和谐校园的内涵在和谐社会的基础上提出了和谐校园这个概念。
所谓和谐校园是指校园师生员工、群体、阶层之间的关系融洽协调,成员各尽其能,各得其所,整个校园能够表现出一种公正的状态,校园能够实现安全稳定的运行和健康的发展。
建设和谐校园是高校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和措施。
构建和谐校园就要维护政治稳定,提升安全意识和防护水平,健全安全防范机制,不断推进师生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高校园文化生活质量,不断优化学校育人环境,坚持和谐校园创建工作与高校发展规划的一致性,体现全员化、全过程、全方位的基础性要求。
高校保卫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摘要:高校保卫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由保卫部门的工作职责所决定的。
高校保卫工作中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师生员工的利益为本,一切为了师生员工,紧密依靠师生员工,同时,要充分发挥保卫干部的骨干作用。
关键词:以人为本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维护校园安全稳定,保校园平安,为全体师生员工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科研、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和谐校园环境,确保师生员工能够安居乐业,是高校保卫部门的重要职责。
因此,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师生员工的安全需要,紧密依靠师生员工开展保卫工作,充分发挥保卫干部的骨干作用,是搞好高校保卫工作必须牢牢坚持的工作方针。
高校保卫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心系师生员工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高校保卫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以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为本,心系师生员工的安危,努力为师生员工创建一个安全稳定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为他们安心从事教学科研等工作保驾护航。
高校是我国知识分子精英聚集的地方,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是出科研成果的场所。
创建安全稳定的高校校园环境,事关重大。
一方面,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和发展的重要机遇期,迫切需要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
“稳定压倒一切”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
高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事实证明,高校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否。
另一方面,教学、科研和学习迫切需要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
没有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学校就不可能有良好的管理秩序、教学秩序和科研秩序,师生员工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他们就无法安下心来搞教学科研学习工作,教学科研学习工作就无法正常进行,学校的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这就从根本上损害了师生员工的利益。
高校保卫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就应主动满足师生员工的安全需要,为师生员工做好安全服务。
要把师生员工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师生员工的安全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师生员工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师生员工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作为安保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时刻注意倾听师生员工的意见和呼声,虚心接受监督,主动为师生员工排忧解难,办好事,办实事,要让师生员工在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中专心致意的从事教学科研学习和工作。
2 紧密依靠师生员工随着高校的迅速发展,规模快速扩大,面积成倍增大,高校校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保卫部门维护校园稳定、保校园平安的任务越来越艰巨,责任越来越重大。
然而,保卫干部在数量和素质上都跟不上学校发展的速度,满足不了维护校园稳定、保校园平安的需要。
紧密依靠群众,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方法,在学校目前的状况下,要搞好学校安全保卫工作更加必须紧密依靠广大师生员工。
2.1 增强师生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增强师生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十分重要,重点是以下两个方面。
一要增强师生员工的警惕性,随时注意身边的人和事,发现可疑人员要主动盘查,发现有安全隐患的事要果断处理,并及时报告学校保卫部门。
师生员工都来维护校园稳定、保校园平安,坏分子随时随地都处于被监视的状态下,无处遁身,想搞破坏也无处下手。
这样,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就会被消灭在行为实施之前。
二要加强对师生员工的安全行为的引导,培养他们做事讲安全的好习惯,防范安全事故发生于未然。
如引导他们自觉做到安全用电、安全出行、谨慎行事,依法维权等。
师生员工自身不出安全事故,校园就基本平安了。
纵观高校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原因虽是多方面的,但人们放松了必要的警惕性,缺乏防范意识,却是主要原因。
因此,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增强广大师生员工的防范意识,使他们知道安全隐患随时随地就在身边,注意防范,必定大幅度减少校园内的安全事故的发生,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2.2 提高师生员工安全防范能力不仅要增强师生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还必须提高师生员工的安全防范能力。
一要向师生员工传授安全防范的知识。
要采取集中上课、请有关专家作报告、举办专题讲座,组织观看图片展览和影视节目、出安全板报和利用校内媒体等形式,广泛宣传和普及安全知识,使师生员工知道如何防盗防抢防诈骗,保护好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达到减少直至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之目的。
二要帮助师生员工掌握遇到安全事故时逃生自救和施救的技能,最大程度地减轻安全事故的损失。
要经常组织师生员工演练火灾、地震以及其他一些突发事件中如何逃生自救和施救,练就遇险不惊,临危不乱,死里逃生的本领。
2.3 努力创建和谐校园构建和谐校园是实现平安校园的必然结果。
和谐校园中,师生员工相互之间关系融洽,能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大家心平气和地干事业、谋发展,矛盾自然少了,即使有了矛盾,也容易化解,不至于使矛盾激化,形成不稳定因素。
保卫部门要构建校园信息网络,及时了解校内的治安状况,及时解决校内发生的各种矛盾纠纷,化解各种不稳定因素。
特别要做到早发现,早解决,早化解。
3 充分发挥保卫干部的骨干作用高校的保卫干部是维护校园稳定、保校园平安的中坚力量,必须充分发挥他们在高校保卫工作中的骨干作用。
3.1 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师生员工服务的思想保卫部门的工作职责就是维护校园的安全稳定,为师生员工营造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
因此,保卫部门的干部职工应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师生员工服务的思想,做好师生的公仆,为师生员工做好安全服务。
安全保卫工作要从管理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变,安全管理工作要实行人性化管理,从管理制度到管理过程都要以人为本,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好安全管理工作。
要消除一切消极因素,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化解校内各类不同矛盾纠纷。
要提高安全服务意识,对师生员工实施安全服务。
要转变观念,自觉实施安全服务,主动适应学校和师生员工的安全需要,建立起安全服务制度,并将安全服务纳入保卫部门和个人岗位职责中去。
安全服务要落实到热情服务、周到服务,使保卫部门与学校各部门、各班级与师生员工和谐相处。
3.2 提高保卫干部的素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高校的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对保卫干部的要求越来越高。
高素质的保卫干部,是做好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的基本保障。
要不断提高保卫干部的素质,使他们能够与时俱进,适应新形势下所赋予的使命,努力开创保卫工作新局面。
首先要提高保卫干部的政治素质。
政治素质是高校保卫干部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是做好安全保卫工作的根本保证。
高校保卫干部要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用正确的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其次,要提高保卫干部的职业道德素质。
保卫师生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校园平安和谐的环境,是高校保卫干部的工作职责。
遵纪守法、大公无私、作风正派、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不贪赃枉法、廉洁奉公、爱岗敬业、坚持原则、甘于奉献是高校保卫干部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
三要提高保卫干部的心理素质。
高校保卫干部心理素质要沉稳。
目前高校保卫部门尚无执法权,保卫干部履行工作职责时,会有许多困难和不便。
同时,保卫干部经常要处置各种突如其来的危险的和难以应对的事件。
这就要求保卫干部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挫折。
要克服各种畏难情绪,培养乐于吃苦,勇于奉献,敢于拼搏,不怕挫折的精神,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中磨炼自己的工作意志,做到处变不惊,临危不惧,镇静自如,以健康的心理状态做好校园安全保卫工作。
四是要提高保卫干部的作风素质。
保卫干部要养成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作风;求真务实,雷厉风行的办事作风;奉公守法,清正廉洁的自律作风。
具有这些优良作风,才能对师生员工热情服务;对犯罪分子打击有力;对突发事件果断处置;对生与死视死如归。
真正成为让师生员工满意、领导放心、犯罪分子惧怕的保卫干部。
五是要提高保卫干部的业务素质。
高校保卫工作是一项集执法、教育、管理、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很强的工作,要胜任这些工作,必须具备娴熟的查案破案能力和制定实施保卫工作方案的能力;熟知保卫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各项规定;熟知违法犯罪和各种灾害事故的预防、预测和综合治理;具备良好的观察思维能力、信息捕捉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快速反应和应变能力、开拓创新能力。
具备这些能力素质,就需要保卫干部有较高的文化基础,要善于在工作实践中学习提高,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善于向同行学习,取长补短、注意经验积累,刻苦钻研业务知识,自觉提高专业本领。
六是要提高保卫干部的身体素质。
强壮的身体素质是其他一切素质发展与事业成功的生理基础。
保卫工作具有突发性、连续性、紧张性、危险性等特点,工作条件比较艰苦。
因此,保卫干部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这是做好保卫工作的必要条件。
这就要求保卫干部平时要正确处理工作与身体锻炼的关系,在繁重的工作中,也不要忽视身体的保健和锻炼。
高校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也要关心保卫干部的成长进步,健康状况,落实福利待遇,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校安全保卫工作中去。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指导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的方法论。
高校保卫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师生员工的利益为本,一切为了师生员工,紧密依靠师生员工,充分发挥保卫干部的骨干作用。
只有这样,高校保卫工作才能做好,才能取得成效,才能为高校的建设与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1]科学发展观[A].干部学习读本.北京:红旗出版社,2006.[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R].人民出版社,2007.[3]李艳,陈家来.改革创新开创高校保卫工作的新局面[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6).[4]张策华.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提高高校干部素质[J].扬州大学学报,1998(1).[5]徐维民.谈高校安全保卫干部素质[J].继续教育研究,2000(4).[6]周明贵.浅谈科学发展观视野下高校保卫工作[J].[7]许德泓.提高高校干部素质的思考[J].海峡高教论坛,2000(2).[8]张杰.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高校安全保卫工作[J].考试周刊,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