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 一切从实际出发
- 格式:ppt
- 大小:291.00 KB
- 文档页数:7
马哲一切从实际出发作文
哎呀,大人们总说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我一开始还不太懂呢。
嘿呀,有一次我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游戏,我就想啊,我要当最厉害的那个角色,哈哈。
可是玩着玩着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呀,有些事情
不是我想怎样就怎样的呢。
后来呀,我慢慢明白了,就像我们做数学题,不能瞎想呀,得根据题目给的条件来,这就是从实际出发呀,嘿嘿。
还有呀,妈妈说带我去爬山,我就想着我肯定能一下子就爬到山顶。
哎呀,结果爬了一会儿就累得不行啦,这时候我才知道要根据自己的实
际体力来呀。
在学校里也是呢,老师说学习要一步一个脚印,不能空想自己一下子就变得超级厉害,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努力,嘿呀,原来是这样呀。
哎呀呀,现在我好像有点懂啦,一切从实际出发真的很重要呢,哈哈。
我以后也要学会这样做,不能再盲目啦,嘿嘿。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原理及方法论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内容: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意识也依赖于物质;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
2、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事物的运动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方法论:①遵循规律,不违背规律;②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规律,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3、物质决定意识原理内容: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4、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内容:人的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还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意识,克服错误意识。
5、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方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要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6、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即实践决定认识)的原理内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方法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勇于实践,大胆探索。
7、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内容: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方法论:既要参加实践,又要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8、认识反复性、无限性原理内容:正确认识的形成总是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回到实践不断上升和无限发展的过程。
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9、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孤立的事物是没有的。
方法论: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110、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内容: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①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②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马哲论文一切从实际出发(偏口语版)可以做演讲稿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论文作为一个21世纪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总想着用我们微不足道的力量去改变这个世界,但是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无法看清自己,也就用错误的方式去改变世界,所以这时候我们就得遵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导我们的: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初恋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
从实际出发。
就是要从发展变化着的客观世界出发,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而不附加任何外部的主观成分,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在这个竞争愈演愈烈的21世纪。
社会对我们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了,再加上多次的金融危机。
人才市场趋于饱和。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不得不重视的问题了。
这不仅仅是国家要重视,家庭要重视,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要重视,我们这样在读的大学生要重视,甚至连那些还没进入大学的学生也要引起重视。
大学是人生的转折点,所以大家都要好好把握。
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和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妥善安排好自己的大学生活。
比如说我们,为什么我们当初会选择现在的专业呢。
肯定是经过我们自己的深思熟虑的。
我还记得当初我选专业的时候,各种选择摆在我面前让我眼花缭乱的。
金融类的专业工资高待遇好,但是她的需求没那么多,科研类的专业高精尖,但是我对此没有兴趣。
我选择了现在的专业,是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家正在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需要大量的教育人才。
所以选择这个,满足社会需求和时代发展的要求,非常实际。
但是人生不仅仅只有那么一次选择,将来我们毕业了,我们还要做出考研,还是就业的选择。
那时候的情况又和现在不同了,我们又要因时制宜,考虑各种现实的情况,一切从实际出发,走我们自己的路。
选择很重要,但是能不能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更多靠的是个人的努力。
我们现在是已经是大学生了,虽然未来是未知的,但是我们对自己将来要走的路总有了一定的想法。
一切从实际出发知识点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观点,它强调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客观事实和实际情况来衡量和解决问题。
在学习和工作中,这个知识点也是非常重要的。
具体来说,“一切从实际出发”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
1. 研究和解决问题应该符合实际情况。
人们研究和解决问题时,不能脱离实际,必须考虑到实际情况,包括实际情况的特点、规律和变化趋势等。
2. 理论和政策应该与实际情况相结合。
理论和政策必须与实际情况相符合,才能产生实际效果。
因此,人们在制定理论和政策时,应该考虑到实际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和调整。
3. 认识和实践应该紧密相连。
人们的认识和实践必须紧密相连,不能脱离实际单独存在。
因此,人们在学习和实践时,应该注重结合实际情况,从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思考和行动。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观点,它有助于人们更加准确地理解和解决问题,促进实际生活和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理论依据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从实际出发指从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及其规律出发,从运动、变化、发展了的实际情况出发,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
是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根本原理在方法论上的具体体现。
在物质世界的团结的原则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原则,这是一个理论基础。
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但也从实际出发的哲学基础。
扩展资料
从实际出发要求人们在认识和实践中承认周围事物及其规律的
客观实在性,按照客观提供的可能性和条件,依据事物发展的客观趋势决定行动的方法和步骤,它是马克思主义一贯坚持的基本原则。
要做到从实际出发,必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各方面的情况。
在此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加以分析和综合,从而正确认识和掌握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常用世界观和方法论列表一、辩证唯物论:(第一课)(5)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世界观1: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
方法论1: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如无范围限定,可与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使用)世界观2: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自然界是客观的原理)方法论2: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世界观3: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方法论3:要端正立场,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为指导不断地充实科学知识,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
世界观4:意识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能有效地指导实践,促进事物发展。
方法论4:要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规律客观性原理:世界观5:规律客观的,人有主观能动性,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也可用在辩证法、认识论)方法论5: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
二、唯物辩证法:(第二、三、四课)㈠、联系:(3)(联系的观点)世界观1: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任何事物都和周围其它事物相互联系着。
方法论1: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因果联系:(因果联系原理)世界观2:任何现象都会引起其他现象的产生,任何现象都是由其它现象引起的。
方法论2: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提高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整体和部分的联系:(整体和部分的联系原理)世界观3:整体主导部分,整体具有部分没有的功能;当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整体由部分组成,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性能状态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3: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㈡、发展(4)(发展的观点)世界观1: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原则之一。
首先,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求我们以客观存在的事物为出发点,而不是以主观臆断或个人经验为出发点。
在哲学上,这意味着要以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为研究对象,而不是以人的主观意识或精神世界为研究对象。
这是唯物主义的根本原则。
其次,一切从实际出发也要求我们在认识和实践过程中,要不断地进行调查研究、观察和分析,以获得对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
只有通过深入的调查和研究,才能真正了解事物的本质、规律和发展趋势,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和行动。
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强调的实践观的重要体现。
最后,一切从实际出发还要求我们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现实情况时,要有全局意识和战略眼光,既要看到局部的情况,也要看到整体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只有这样,才能在实践中更好地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战略和策略。
因此,可以说“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原则之一,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和方法论,为我们正确地认识和理解世界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思想。
谈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对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原理的认识【内容摘要】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规定。
实践决定认识,认识也反过来指导实践。
认识与实践是辩证统一的。
我们应该做到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循环往复以至五穷,一步步深化和提高。
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全面贯彻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关键词】实践认识一切从实际出发一、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原理的基本内容(一)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重要性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地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
(二)在实践中的坚持和发展真理坚持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必须坚持辨证唯物注意的真理观,努力做到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方法本身也是应当不断发展、深化和完善的。
在当代科技发展的大趋势下,应当将实践检验真理的方法与科学技术的方法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有效的操作系统,将这个方法规范化、程序化和清晰化,更为有效地发挥实践检验真理的作用,避免在这个问题上的含糊性、不确定性及主观随意性。
(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认识世界是改造世界的基础,认识世界的目的也是为了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既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是辩证统一的。
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要有效地改造世界,又必须正确的认识世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决定了理论与实践必须相结合。
二、对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原理的几点认识(一)对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认识从实际出发,关键是要注重事实,从事实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要求从“本本”出发还是从实际出发?从主观愿望出发还是从客观事实出发?这是两种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体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哲学世界观。
从实际出发,从客观存在着的事实出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要求。
它同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主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完全一致的。
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路线,就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毛泽东指出:“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而要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
”①这是在实际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路线的具体体现。
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人类提供了科学的、锐利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是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
作为这一哲学重要组成部分的认识论揭示了人类认识的本质和规律,我们党正是以这样的哲学认识论作为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的。
所谓思想路线,是指一个阶级及其政党作为指导思想并用以支配行动的认识路线。
也就是说,思想路线是表明一个阶级及其政党用什么样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观察和分析问题,指导改造世界的行动。
《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邓小平曾把这一思想路线简要地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所以,通常也把党的思想路线称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由于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内在地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我们也把党的思想路线叫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是这条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而党的思想路线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在实际中的具体运用。
党的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是统一的,具体表现如下:第一,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马哲原理及方法论总结第一篇:马哲原理及方法论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及方法论要求1.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要求】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
反对主观主义。
2.意识的反作用原理【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进程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既要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的观点,又要反对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错误。
3.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又具有能动作用。
【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客观事实决定我们的方针政策、计划方案等主观的东西,使主观符合客观;另一方面,又要充分重视和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用正确的思想和科学理论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
联系具有客观性、多样性。
【方法论要求】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对事物的联系进行具体分析,反对形而上学孤立地看问题。
5.因果关系的原理【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原因是引起某种现象产生的现象,结果是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
在每事每物的具体因果联系中,原因和结果有严格区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
【方法论要求】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反对倒因为果,倒果为因。